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淘宝大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他平时的为人修养,而不仅仅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臣有一计,您不是说,得到了种植基地的消息了吗。您就把这件事散布出去。这件事既然是个秘密,当皇上知道消息走漏了以后,他会这么想?

    他一定会认为太子等人办事毛躁,不能够严守秘密。要是在皇上心中留下这个印象,太子他们有再多的功劳,有什么用?”

    李恪大喜,由衷地说道:“师父不愧是高人,学生拜服了。”

    研究所。

    李愔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突然,门开了,典军杨康进来说道:“王爷,太子殿下来了。”

    李愔心中疑惑:“这个时候,应该是刚刚散朝,他来干什么?”他对学生们说道:“你们先复习刚才我讲的内容。”说完,跟着杨康走了。

    一进客房,就看见了太子李承乾和长孙冲。

    李承乾满脸焦虑神色,看见李愔进来,站起来说道:“六弟,怎么回事儿?长安县种植基地的事情,不是再三强调要保密吗,怎么人人都知道了?”

    李愔一听,心里也“咯噔”一下,他问道:“你听到了什么消息?”

    长孙冲说道:“现在满大街都在议论新品种粮食的事情,大概就只有你不知道了。”

    太子满脸焦虑,他说道:“父皇一再交代,此事要严格保密,这可如何是好?”

    李愔迅速分析了一下事情的严重性,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深吸一口气,笑道:“我以为什么事情呢?这算什么事情。没事。”

    李承乾看到李愔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里也略微镇定了下来,他坐回椅子坐下,问道:“六弟,父皇要是问起来,怎么回答?”

    李愔说道:“没事,你就说不知道。”

    李承乾问道:“这行吗?”

    李愔说道:“行。你想想,这么大的种植基地,时间这么长了,走漏消息很正常的。再说了,这又不是什么军事机密,别人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确保种植基地不能出事儿,小麦收割在即,要确保按时收割。只要是粮食能够平安进仓,皇上不会说什么的。”

    李承乾完全镇定下来了,他说道:“明白了,我立即调派东宫六率(太子卫队总称),加强那里的防卫。”

    李愔说道:“发生了这样的事,肯定是咱们内部走漏了消息,一定要查出泄密的渠道。不过这件事要密查,不要搞得人人自危。”

    下午,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黄琪和杜荷回来了,他们是专门赶回来汇报粮食基地的事情的。

    黄琪老成持重,做事稳妥,自从小麦开始灌浆以后,他就住在了基地里面。他见到李愔,兴奋地说道:“殿下,基地里的各种蔬菜长势良好,尤其是小麦,啧啧,实在是想不到,采用了您教给的种植方法,还有这新品种子,小麦竟然能长成这样。

    据老农估计,产量翻上两番没有问题。”

    李愔说道:“辛苦了,要注意身体。”

    “谢谢王爷关心。”黄琪感激地说道。

    李愔说道:“你们准备一下,皇上要亲自听取你们的汇报。”

    “啊?”黄琪激动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有机会受到皇上的召见。

    接着,李愔向他们通报了种植基地泄密的事情,让黄琪加强基地的管理。

    黄琪想了半天,摇摇头说道:“臣敢肯定,消息不是从基地泄露出去的。能够进出基地的,就只有臣和杜公子,基地里的人没有机会接触外界的。”

    李愔说道:“我相信你的能力,问题一定是出在我们这边。”

    突然,杜荷站起来说道:“好你个杜构,我跟你没完!”

    李愔好奇地问道:“怎么了,三弟?”

    杜荷面目狰狞地说道:“愔哥,你等着,我这就回去找他算账!”说着,拔腿就走。

    李愔一把把他拉住,说道:“三弟,你急什么?坐下,慢慢说。”

    杜荷就把杜构如何去看望他和母亲,如何套取消息的事情,告诉了李愔。他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不起了,愔哥,我给你和太子添麻烦了。”

    李愔笑道:“没事,这不算是个事,你别往心里去,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杜荷说道:“你放心,我会去找他算账的,哼,论打架,三个杜构也不是个儿!”

    李愔笑道:“打个屁呀。他能阴你,你就不能阴他吗?”

    黄琪说道:“王爷说的对。杜公子,你不妨假装不知道,他能套你的话,你也能套他的话,还能给他散布假消息呢。”

    杜荷挠挠脑袋,想了想说道:“嗯,我明白了。”

    同一天傍晚,长安城外。

    三匹快马沿着官道疾驰,马上是两男一女,都是武人打扮。

    他们见到一条岔路,拐了过去,又向前奔驰了一段路途,见到了一条小路,下马步行来到了一个破旧的凉亭下。

    凉亭里,一个蒙面的黑衣人,看到他们过来,站起来说道:“你们来了。”

    三位武士中领头的中年男子问答:“大人有何差遣。”

    黑衣人拿出一张纸条,递给了他。那中年男子看完后,立即拿出火折子,引火将纸条烧掉了。说道:“大人放心。”

    说完,三人向黑衣人一抱拳,转身离开,到了路口,上马疾驰而去。

    黑衣人看到他们远去,也离开了凉亭。

    夜深了,夜风吹拂着麦田,摇曳着枯黄的麦穗。

    明天就要开镰收割了,程处默丝毫不敢大意,他仔细检查了整个种植基地的防务,直到凌晨1点,才睡下了。

    几名顶盔冠甲的士兵在不停地巡逻。

    突然,一个士兵喊道:“快看,那是什么?”

第62章 基地大火() 
士兵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东南面的天空中,出现了数十颗流星,流星在空中摇曳飞行,甚是好看。

    流星飞行速度很快,越来越大。

    “不好,是火箭!”士兵们反应了过来,火箭以及漫天飞舞过来。

    “啊!”“啊!”不少的士兵中箭了。

    “咦,我没死。”一个士兵喊道。

    “这箭没有箭头!”另一个士兵喊道。

    “哎呀,不好,麦田着火啦!”有士兵喊道。

    天气闷热,程处默睡觉的时候,就只穿着短裤(唐人穿兜裆布,裤衩是李愔带来的新穿法),上面光着身子,跑了出来。他一出房门,立刻傻在那里!

    干枯的麦田四处着火,无数的火箭仍然继续飞来。更可怕的是,今夜还有夜风,大火迅速蔓延。

    “快救火啊!”程处默带着哭腔喊道。士兵和农民们纷纷上前救火。

    在建设种植基地的时候,李愔就强调要注意防火,麦田中间留出了隔离带,并且四周开挖了水渠。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用。射来的火箭太多,不留死角,着火点也太多,凤借火势,迅速燃烧。

    大火熊熊燃烧,腾起灼人的热浪,士兵们根本就靠不到近前。

    程处默眼睁睁看着麦田被烧光了。他目眦欲裂,大声喊道:“上马,抓住那些纵火贼!”

    官兵们打开大门,快马向着火箭射来的方向冲去。

    黄琪和杜荷也住在基地里,他们来到麦田里,就看到金黄的麦子,已经被全部烧成了灰烬。

    “妈呀,这可如何是好,刚刚向皇上汇报了麦子的情况,明天皇上要亲自带着大臣们观看开镰呢!呜呜。”

    黄琪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哭了起来。

    杜荷恨得咬牙切齿,一拳打在身边的一根拴马桩上,拳头出血,也丝毫不觉疼痛。

    不久,程处默回来了,看到他灰溜溜的样子,就知道他一无所获。果然,程处默走过来,摇摇头说道:“****的纵火贼,都骑着快马,早就不见了。”说着,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黄琪止住了哭泣,说道:“赶紧向王爷报信儿吧。”

    程处默留在基地,防止再发生其它的意外。黄琪和杜荷快马加鞭,直奔长安城。

    此地距离长安城只有12里的路程,时间不长,两人就赶到了城门口。

    “快开城门!”杜荷大声喊道。

    “什么人?”城门楼上喝道。

    “我是大唐研究所的杜荷,快开城门!”

    “杜公子啊,不行呀,不到6点(为了阅读方便,采用现代时间),不能开门呀。”

    “兄弟,快开城门,我有要事禀报太子殿下。”杜荷急切地说道。

    “不行呀,没有将令,小的不敢开门。”城楼上答道。

    黄琪喊道:“我们是奉旨办差,皇上明天要出巡,我们有要事禀报,耽搁不得!”黄琪者不算是假传圣旨,他只是说是为皇上办事。

    城楼上沉默了,半天没有动静。大概是商量去了。良久,城楼上说道:“抱歉了,杜公子,找不到我们队长,小的不敢开门。”

    接下来,无论杜荷说什么,城楼上的人捂住耳朵,没人搭理他们了。

    杜荷喊累了,和黄琪坐在路边。他摸摸口袋,还好,带着烟呢。黄琪不会抽烟,也点上一颗,两人在夜风中熬时间。

    6点半,梁王府。

    “咣咣咣!”典军杨康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他是个武将,早起练功是必须的。他是王府卫队长,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在王府里面转一圈,检查一下夜间有没有事情发生,然后再去练功。

    他刚走到大门口,就听见大门被砸得“咣咣”响,他就上前喝道:“谁呀?”

    “是杨康吗?快开门!我是黄琪!”外面来人听出了他的声音。

    “是参军大人啊。”(黄琪原来是梁王府录事参军)杨康急忙打开了大门。

    黄琪和杜荷一进门,就急切地问道:“王爷起床了吗?”

    杨康笑道:“大人,您还不知道吗,王爷什么时候早起过?咦,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儿,出了什么事儿了吗?”

    看到二人一副狼狈相,杨康好奇地问道。

    黄琪和杜荷不理他,直接向李愔的卧室奔去。

    “愔哥,愔哥!”来到了李愔的卧室,杜荷大声叫喊。

    采纱听到有人喊叫,急忙出来查看。黄琪看到她,急忙说道:“快去叫王爷起来,有要紧事儿!”

    采纱就推门进去了。

    过了一会儿,李愔出来了,他伸了个懒腰,说道:“你们两个不在基地,跑这儿来干什么?”

    黄琪说道:“走,到客房去,臣有要事儿禀报。”

    李愔边走边揉眼睛,说道:“采纱,给黄大人泡茶!”

    黄琪那里还有心思喝茶,他冲着采纱摆摆手,跟着李愔来到了客房。

    进了客房,黄琪一下子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对不起王爷,臣惹祸了,呜呜。”按说黄琪年已不惑,经历过风浪,不应该如此惊慌。可是他刚刚亲自向李世民汇报了情况,今天皇上和大臣们都要去种植基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的压力太大了。

    李愔心里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问道:“什么情况?”

    杜荷直接说道:“基地被人纵火烧了!”

    李愔急忙问道:“伤人了没有?”

    杜荷说道:“没有,只有几名士兵轻伤,不碍事。”

    李愔松了一口气,说道:“还好,没伤人就好。”说着扶起了黄琪。

    黄琪心里很感动。在古代,人命贱如草。王爷不问其他,首先关心部属的安危,有这样的主子,实在是做下属的幸运。

    黄琪和杜荷向李愔汇报完了事情的经过,担忧地望着李愔,不知道他如何向太子和皇上交代。

    李愔笑道:“就这事儿?我以为有什么大事儿呢,看你们急的。喝茶吧。”

    黄琪和杜荷互相望了一眼,心道:“王爷是吓傻了吧,这么大的事情,他还笑得出来。”

    杜荷小心翼翼地问道:“愔哥,你没事儿吧?”

第63章 全面弹劾() 
黄琪和杜荷都很担心地望着李愔。

    “我有个屁事!你们坐下,喝茶!”李愔说道。

    黄琪镇定了下来,问道:“殿下,今天早朝后,皇上要带着大臣们去种植基地,这可如何是好?”

    “看就看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李愔说道。

    黄琪极其郁闷,说道:“殿下说笑了。麦子都烧光了,还看什么看?”

    “别慌,山人自有妙计。”李愔拖着唱戏的腔调说道。

    杜荷急眼了,他说道:“愔哥,您就别卖关子了。急死人了。”

    “等我先唱一段再说。”李愔说道。

    看到李愔如此镇定,黄琪和杜荷都知道他一定有了解决办法,心里也踏实下来。就不再催问他了,准备给他一个臭美的机会。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李愔唱了一句,看到这两位不着急了,也就没有了唱下去的兴趣了。他说道:“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跟我来!”说着走了出去。

    太极殿,早朝。

    老一套,各部说了说自己的事情,其他部门也例行汇报了一下,早朝就完了。

    但是,今天的早朝透着一股怪异,大家都隐约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唐太宗李世民看上去情绪很高,对于例行的汇报却不感兴趣,时不时打断他们的话,催促他们简短汇报内容。

    原来,他惦记着种植基地的小麦收割呢!

    自从黄琪向他汇报了小麦的长势,以及收成的预测,他兴奋得睡不着觉。他现在深深信服了李愔。试想,连传统的小麦都能够大幅度增产,那些北方种植的水稻,还有土豆、高粱、玉米、红薯等作物,就更令人期待了。

    他心不在焉,急于结束朝会,好前往种植基地。

    终于,常规的事情汇报完了,不等值班太监照例问话,李世民就替他问道:“列位臣工,你们还有什么事情吗?没有的话,朕有话要说。”

    就在这时,京兆尹(长安市长)说道:“皇上,今晨长安县令汇报,长安县公田(朝廷的自留地)发生大火,火灾是工部一个下属部门(种植基地为了保密,是以工部名义征的地),具体情况,只有问工部了。”

    李世民心里一惊:“难道是?”他预感不好。

    这时,工部尚书皇甫睿站了出来,他脸色难看,说道:“皇上,是种植基地。”事情已经这样了,他也不敢隐瞒了。

    “太子,怎么回事儿?”李世民喝道。

    太子出来说道:“父皇,昨夜,粮食种植基地,被人纵火,新品种小麦全部被烧毁了。”他表情沉痛地说道。

    李世民大怒,说道:“你们是怎么看护的,朕不是一再提醒你们,要保密,要小心,你们就是这样办事的,嗯?!”

    这时,魏王李泰的死党,御史牛路(从四品)站了出来,他说道:“皇上,臣弹劾梁王李愔。

    李世民正在愤怒,他说道:“你弹劾他什么?”

    牛路说道:“臣弹劾他妄言惑众,臣听说他在研究所搞什么新品种粮食。众所周知,小麦耕种的历史已经上千年了,大唐最富有经验的农户,最好的水浇田,产量不过280斤,平均不过250斤。旱田亩产更低,只有120斤左右。他竟然说可以翻翻,也就是可以达到400斤以上,这可能吗?

    因此,臣弹劾他妄言之罪,同时弹劾他搞种植基地,靡费朝廷钱财。”

    太子李承乾说道:“你怎么知道小麦产量达不到400斤呢?”

    牛路说道:“如果能够达到400斤,请太子殿下出示证据,那样臣才信服。”

    这时,蜀王李恪的死党御史赵万年和周锦,也站出来说道:“臣等赞同牛御史的意见。”

    “嘿”,李世民心中暗道:“今天这些人,好像早已经知道种植基地要出事儿似的,这件事有些诡异,要严查。”

    太子李承乾无话可说,麦子烧光了,拿什么证明?!

    接下来,陆续出来了十几位大臣,分别弹劾研究所私自经商的,弹劾研究所贪污的,弹劾工业学校招收商人子女入学,弹劾工业学校学生穿着奇装异服的,弹劾三害和李佑打架的,弹劾研究所私自任命官员的,弹劾……五花八门。

    李世民给气得乐了。现在,他看出来了,这些人一部分是针对太子来的;另一部分是对研究所羡慕嫉妒恨,想插手研究所的。他静下心来,要看看他们如何表演。

    他说道:“好啊,今天就来看看,朕的这个十恶不赦的儿子,究竟有多大的罪。各部派一位侍郎,其他部门派一位副职回去主持工作,其余的人,今天就讨论这个问题。”

    朝堂辩论开始了,工部尚书皇甫睿、户部尚书高静明、礼部尚书唐俭等人从各个角度,用翔实的数据,解释了李愔对朝廷做出的巨大贡献。

    大部分朝廷官员都对李愔的贡献表示钦佩。

    这时,也不知道是谁去把孔颖达请了过来。

    这位大圣人一出来,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来声讨李愔的,因为他们都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