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值得好好犒赏。

    刷刷刷,整齐的脚步声打断了欢声笑语,大头皮靴踩在地上,整齐如一人在行走,大地似乎都在颤抖。南直隶这些官兵们,很快就进入了目瞪口呆的状态。

    人不多,一共就四个方阵百十来人。每个方阵前面,都有一名带刀的军官。每一个人都是昂首挺胸,步履坚定,仿佛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照样一往无前。

    这支兵马真是太奇怪了,服装奇怪,帽子也奇怪,鞋子更是奇怪。所有的奇怪,都比不上最后一个奇怪,那就是人人扛着一只鸟铳,而且这支鸟铳也很奇怪,柄部没有弯曲。

    就是这么一支奇怪的兵马,让这些南直隶的战兵们羞愧的把头低下,飞快的在钱不多那里领了赏钱就站一边,生怕挡了这支兵马的路。

    “一班、二班,警戒,三班、四班负责秩序。”

    命令一下,前两个方阵的士兵快速越过数百米长的匠户队伍,剩下两个方阵的士兵散开,接管了原来南直隶战兵活,道路两侧数米一个,手里的鸟铳上多了一把乌蓝油光枪头(军刺)。

    匠户队伍一阵骚动,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一双一双麻木的脸,呆滞的眼神看着这些杀气腾腾的士兵。马车上下来的陈燮很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兵,心里也很清楚,这些兵暂时还是样子货。吓唬人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没有见过血,手底下没几条人命的士兵,肯定不能成为合格的士兵。暂时也就是这样了,严酷的军纪约束下,对所有指令做出条件反射的执行。一群新兵蛋子,能有这个素质就不错了。

    张家庄的青壮男子几乎倾巢而出,人人一辆独轮车。现在的张家庄,神医老爷的话非常好使,不听老爷的,不用家丁动手,自家老子就能给打断腿,然后丢老爷府门口,什么时候老爷出来看一眼,什么时候拖回家。

    200多辆独轮车推过来,端着上了寒光闪闪军刺的士兵,目光毫无感情,语气非常粗暴。

    “你,带上家人和家当,跟着这辆车走。你……。”

    交接过程简单粗暴,但是效率很高。一辆独轮车,就能装上一户人家少的可怜的家当,有的直接丢车上,青壮跟着车走,妇孺老弱被丢上随后过来的二十辆平板四轮马车。整个过程非常干脆简练,没有人敢质疑这些当兵的刺刀,甚至不敢有丝毫的迟疑,生怕刺刀捅过来。

    半个时辰后,四轮马车载着妇孺老弱先出发,马车上的老人和妇女,无不紧张的抱着自家的孩子,害怕的看着这些士兵。

    突然,一个孩子因为害怕,扯开嗓子哇的哭了起来,刚哭一嗓子,母亲就伸手捂着孩子的嘴,这孩子双脚乱蹬,菜色的脸上憋的通红。

    一为衣着光鲜的青年男子走到第一辆四轮马车跟前,冲那个孩子一笑,拿出一块纸包的糕点,撕开纸包后,递给孩子道:“吃吧!都有。”

    如此气氛之下,这个场面显得很滑稽。但是当这些匠户看看周围的士兵眼神都变的温和起来时,似乎一切变的都不那么真实了。年轻人背着个样子奇怪的包,从里面拿出一块一块的糕点,是个孩子就发一块,车子往前走的时候,还有士兵拿着水壶,做了个拧开水壶的示范后,塞给车上两位长者,丢下一句话:“给孩子喝的。”

    气氛变的有点诡异,一辆一辆马车从年轻人的面前经过,然后一个又一个孩子吃上了糕点,孩子们吃的都很急,水壶在孩子们之间传递。一路艰苦的行程,在这个经过那个年轻人面前的时候,突然变的不那么累了,人也有了精神。

    五百多人,拖家带口,就这么安静的继续上路,一点乱子都没闹出来。

    金老实作为这批匠户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手艺最好的烧窑匠人,小心翼翼的开口问前面驾车的车夫:“这位小哥,咱这是要出哪?”

    驾车的车夫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一脸和善的笑着回答:“老师傅,我们这是去张家庄。到了那,你们就知道了。呵呵,神医老爷就是活菩萨,好日子要开始咯。”

    目睹着大队人马消失在官道上,拿着南京兵部发的文书,摸了摸马背上包袱里的银子。陆成的心情也很不错,强兵什么的跟咱有啥关系。“兄弟们,回了,口袋里有银子,到哪都是吃香喝辣的!”

    明朝的武人挺惨的,作为战兵,就算是从南直隶来的,他们也不能进县以上的城。只能在城外才村镇落脚。这不,登州就在眼前,怀揣南京兵部开出的文书,也只能直接掉头回去。

    落在最后的王启年对陆成喊了一声:“兄弟,这里有点吃食,让兄弟们休息休息,吃点东西在走。”丢下这话,战马掉头走了,最后一组人马跟着走了。

    留下来的是一个一个纸箱装,陆成让手下上前去看看,刀子划开纸箱后,一名士兵惊呼:“包子,是包子,还是热的诶。”

    马车上,钱不多对陈燮道:“一群丘八,白瞎了猪肉馅的包子。”

    陈燮淡淡的斜他一眼道:“平时不好好的养着当兵的,等到天下出了乱子,这些兵手里的刀迟早落在官老爷们的头上。”

    语气很平淡的一句话,钱不多却狠狠的打了个寒战。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闻香教起事的时候,好多山东兵也加入其中。破了好几个县城,无数富户老爷被砍杀,妻女被辱。

    钱不多看着陈燮这些第一次亮相的“家丁”,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言之有理,难怪思华要练这些家丁,有虎贲之上在手,何惧这些杀坯!”

    陈燮知道自己的话白说了,钱不多根本就理解错误。既然没法正常交流,那就放弃好了。一门心思把自己的团练带出来,将来就指望他们看家护院,保住在大明的产业和亲人。

    随着对明朝的了解加深,陈燮的危机感越来越强。不说书上提到的孔有德了,明年的鞑子走喜峰口入寇,直接打到北京城下的突袭,成为断送袁崇焕的性命导火索。同时也开启了建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在华北大地如入无人之境的序幕。这一幕的**,是济南被攻破。可以说,彻底的撕下了明军的伪装,从此建奴对明军建立起了强大的自信。

    队伍绵延前行,前方突然停止前进,陈燮问了一句,很快有人来报:“老爷,是登州营。”

    “走,下去看看。”陈燮下车,钱不多也挺着肚子跟着上前。

    堵住去路的是十余骑,为首的一位面色凝重,陈燮一看,认识。

第七十六章安置() 
第七十六章安置

    挡在路上的是登莱副总兵张可大,前往黄县公干,出城没一会就发现了官道上的这支人马,打头的是一个三十人的方阵。看见这支“家丁”的时候,张可大狠狠的吓了一跳。他可是老行伍了,一眼就能看出这支军队的不同。

    登州营有水营5个、陆营12个,登州营共有官兵九千一百九十七人,饷银二十二万二千四百七十九两六钱。这么多银子砸进来,到底有多少兵能打仗,张可大心里很清楚。

    他手下能打的也就是一百多个家丁,其他的士兵当苦力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上了战场肯定拉稀。明朝的军队大抵如此,张可大也不例外。为啥会造成这个局面,根子在武将的地位低下上头。登州营所部的饷银,由户部下拨,正常情况没出北京城就得漂没三成。也就是说,二十二万多两饷银,能拿到手的不过十六万左右。

    勒住缰绳,张可大举起手示意,对面走来的三十人方阵,军官口令一声:“立定!”三十人整齐如一人,齐齐止步。就这个阵势,老带兵的张可大知道有多难。

    张可大知道神医陈燮捐了个团练大使的头衔,这事情他也管不了,王廷试收人银子,随便给兵部上一道文书,称登州乡绅兴团练以防寇贼,委任xx为大使。然后这事情朝廷就算知道了,也没人会当一回事。团练嘛,能崩天么?

    别说兵部那些文官无所谓,登莱海防道王廷试,那也是无所谓。谁能想到,不过半年多的时间,陈燮能把一百来团练收拾成这等精锐。张可大倒是不很在意鸟铳,他在意的是这支军队的精气神。就算没有一个人披甲,也不敢小看这支团练。

    所以,好奇的张可大才拦住队伍,要见陈燮。

    “燮见过副总兵大人。”陈燮已经搞清楚了,张可大是副总兵。登莱总兵是杨国栋。

    捐了旌表,陈燮也没穿那身衣服,不过以陈燮在登州的声望,穿什么都不重要了。

    “没想到,神医还是个练兵的好手,只是这些团练,为何不披甲胄?”张可大这话可不是随便问的,带着杀机的。越是老行伍,越知道练一支这样的人马有多难。只要陈燮说有甲胄么穿上,他就可以拿到陈燮的把柄。明朝民间可持有刀枪,但甲胄是绝对不允许的。就算你是团练,也不可持有甲胄。

    “张大人,陈某所练者,团丁也。披甲可不是闹着玩的。”陈燮不动声色的回答,张可大脸皮很厚,一点给人挖坑被识破的尴尬都没有。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张可大非但没有罢手,反而抬手指向那些匠户。这时候钱不多上来了,拱手一笑道:“见过副总兵张大人,此间不便说话,可否借一步?”

    张可大敢于刁难陈燮,那是因为知道陈燮身后就一个乡绅张瑶。只要不太过分,张瑶也不会太计较。但是钱不多这种手眼通天的大商人就不好为难了,这些人身后都是谁,你根本就不知道。搞不好就被人惦记上了,哪天找个罪名参一你本,抄家杀头不过寻常。这时候的明朝,军阀还没成型的。毛文龙牛把,明年(崇祯2年)照样被袁崇焕说宰了就宰了。

    钱不多也不知道跟张可大说了什么,走边上一顿嘀咕后,张可大就露出满脸的笑容,连声抱歉道:“原来如此,张某鲁莽了。”

    临行之前,张可大对陈燮道:“神医,听闻神医长于金创,可否帮忙教授登州军医一二?”这不是想找回场子,而是想弥补一下之前的拦路之举。

    陈燮笑道:“此事易尔,可请各营军医往张家庄医院,在下亲自教授。”这个话的意思呢,也不算不给张可大的面子,无非就是告诉张可大,现在的张家庄医院,可都是些什么人才能去看病的。那些人,我也得罪不起,你也得罪不起。

    张可大很清楚,张家庄医院现在是登州官员及其家属的定点医院,在那里看病,都是免费。而且还有一个神医坐镇,真把陈燮得罪狠了,真不是什么好事。要让陈燮去军营,那就免谈了。对此张可大也没往心里去,本来就是弥补一下,别记仇就成了。

    带着手下家丁,张可大策马远去,陈燮默默的看着这个历史上战死在登州的总兵,没有太多的恶意。此人战死于登州之乱,身为总兵,不能带兵保护一方安定,就是无能。而这样的将领,在明朝比比皆是。

    匠户金老实和他的同伴们,被马车送到了一个庄子。这是一个新庄子,专为匠户所修的瓦房,一排瓦房10户,门前都有院子一个。类似的房子还在继续建,已经住进来的工匠有不少,白天工匠去忙活,小孩子要去识字班,留下一些老人和妇女在家看着这些新来的住户。

    “都听好了,男的占左边,女的站右边。还在吃奶的跟着母亲。”

    喇叭遗憾,当兵的就把刺刀亮出来了,到了这里,一切都由不得自己了。金老实被人群裹着,排了一个长队,缓缓地朝前移动,两个儿子金良、金善,都没娶妻,跟在他身后缓缓往前。一个木栅栏围墙边上,有士兵端着枪维护秩序,偶尔有人不安的骚动,立刻被寒光闪闪的刺刀指着,呵斥一声:不许乱动。

    总算是轮到金老实了,一张长桌子前,一个衣衫光鲜的中年男子,拿着花名册问:“叫什么名字?”金老实如实回答,对方也不废话,在花名册上找到人,打钩之后在一个表格上刷刷的填下,不时还问他家里还有谁什么的。金老实婆娘没了好几年了,两儿子三十好几都没娶上媳妇,家庭成分还是很简单的。

    表格填好,让父子三人过来按了手印,一人一个木牌,交代一句挂手上别丢了,然后往里一指,进去吧。

    进了围墙内,忐忑不安的心情没有太大的改变,这里头又是另外一张长桌,还是一个男子询问,记录名字后,让他们按手印,领取各自的一份生活用具。东西有点多,梳洗用具一套,衣服、鞋子。负责发东西的是个裁缝,眼睛很毒,看一眼就知道穿多大的码子,然后拿衣服,丢兜里,递给金老实:“下一个!”

    金老实就跟做梦似的,拎着自己的东西,麻木的跟着人走进去,来到一个大房子外头时,门口有人检查木牌。进入之后,有人在里头照应着,会告诉你哪个箱子可以放领取东西。

    进了屋子,一排箱子,一条长通铺。墙上都是木箱子,每一条通铺边上都有人指点,该怎么放衣服,怎么拿鞋子,进去之后怎么洗澡。

    后来金老实才知道,这附近有山一座,山上有泉水。神医老爷让人在山上修了水池,把泉水引进水池,层层过滤之后,经水管把水倒入庄子内。

    这里是澡堂子,跟做梦似的,被人扒光了衣服,赶进澡堂子里,然后看见一排喷头,朝一个方向拧就是开,反过来就是关,跟做梦似的,热水淋脑袋上还吓个半死,不停的尖叫。被里头的管事一声呵斥,手里皮鞭差点抽过来才闭嘴安生的洗澡。

    热水加肥皂,身上的一层皮都被搓掉了,头发更是反复的清洗,地板山水都是黑的,又被清水冲干净。整整折腾了半个时辰,一家三口才走出澡堂,回到外有通铺上。外头的管事一顿呵斥:“都快点穿衣服,外面还有人等着呢。”

    撵狗子似的,穿好衣服就被撵了出去,带着自己的东西,沿着一个走廊出了澡堂子,进了一个院子,闻着了一股浓浓的小米粥的味道。

    “拿好各自的牌子,一个牌子一份伙食,没有牌子没吃的。”几个大锅热气腾腾的在煤炉(后来才知道)上坐着,锅里熬好的鱼肉小米粥,一人一碗。

    ……………………………………

    浓烟滚滚,恶臭难闻。带着口罩的陈燮,看着一群下人,穿着白大褂,带着口罩,将换下来的衣服丢在火堆里烧。整个程序都看了一遍之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陈燮才满意的离开这个庄子。

    这个庄子专门为安置匠户所建,原来这里就是一片乱石岗,趁着干旱,陈燮招工近千人,把这一代平整下来,然后修路盖房子。银子是花不少,但是现在的陈燮不怕花银子,就怕没安置好,引起不必要的人员损失。

    为了避免有人生病,还给余镰调来了,回春堂的学堂,也来了十几个。

    这个地方的建设还在继续,招来的工人在经过这此工程后,都会成为合格的工人。陈燮继续利用下去,修路,烧窑,修土围子。总之,陈燮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成为了登州著名的缙绅之一。因为拉上了一帮本地的地头蛇一起发财,陈燮的地位暂时是非常稳固的。

    c

第七十七章不就是些玩意么?() 
第七十七章不就是些玩意么?

    这个庄子的负责人是古三,陈燮发现自己实在是没人可用了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发展太快了。。23。等这个窑口开工后,就暂停发展吧。时空贸易的买卖,挣的银子够他用的,身家太多,未必是好事,一门心思投入军队建设,才是耽误之际。

    在此之前,陈燮还需要回现代一次。组织一批货源,赶在过年前回来。

    临行之前,陈燮特意走了一趟海边,这里一个码头已经建的差不多了,码头附近还有新修的军营一座。方圆二十里内的荒地,都已经被黑心地主陈燮用很少的银子买下来了。一条正在扩建的道路,把军营跟张家庄连接起来。

    “老爷,这条路要是都用水泥修,这可不少银子。”尽管有工程队和烧瓷砖的窑厂股份在身,文八斤在陈燮面前,反而更见恭敬。以前还神医老爷,现在直接上老爷这个称呼,就是以家奴自居的心态了。

    “愚蠢,张家庄是本老爷的老窝,没有了作坊,我可以再建,没了张家庄,就等于让人连根拔起。有这么一条路,到时候出点啥事情,军营这里最多半个小时,就能赶到张家庄。”陈燮强调了老巢的重要性,文八斤连连点头,讨好道:“老爷英明!”

    越有钱越怕死这句话,现在陈燮深刻的领会到了。尤其是在明朝这个乱世,身家越丰厚,越能吸引红眼病。决定放缓发展脚步的同时,陈燮也在谋划下一步,到底在明朝该怎么采取什么模式来发展?

    现在的大明朝肯定没救了,如果不是每年必须在明朝呆八个月,陈燮都想过不行就一走了之,关键时刻把张家人送走就完事。因为这个规定,加上张家人的缘故,陈燮不得不做长远的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