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色,天气还有点热,这个臭味还没到不能忍受的地步。满满一船舱的首级,足够他恢复官职了。

    “啥都不说了,当哥哥的多谢老弟给面子。”吴襄拱手致意,这一次真的是真心谢谢。

    陈燮无所谓的摆摆手:“谢就免了,天热,不好放太久,不然我能给你拿来更多。首级这玩意,我要的再多都没用啊,朝廷是一两赏银都不会给我。”

    吴襄点点头,一起上了马车之后,只有两人在车厢内时,吴襄才低声道:“老弟,我可是听说了 ,朝廷那些文官弹劾你的折子,能有一人高了。”

    陈燮听了这话一点都不在意,淡淡一笑道:“祖总兵跟我现在都是藩镇了,这天下要是太平了,估计天子也容不下我等。这一次来,就是想跟祖总兵要个面子,大家合伙做买卖,把货物卖到科尔沁。我出货物,你们出渠道,大家合作,赚的银子你们拿三成。”

    别看吴襄打仗不行,谈到买卖,他来劲了。立刻讨价还价道:“这个,不合适吧?我们可是担了不小的风险。怎么也得五五开吧?”话是这么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关宁军担个蛋的风险,这些年没少往草原上走私物品吧?范文程的买卖,过长城如入无人之境,不全是靠着关宁军保驾护航么?为了银子,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陈燮啧啧两声,一副“情深意重”的语气道:“老哥哥,明人不说暗话。说句掏心窝的话,要说打仗,整个大明,也就是关宁军能跟登州营打个平手。我是真的希望两家好好合作,不然宣大那边也不是走不出去。这样吧,你也别为难了,我去跟祖总兵谈吧。”

    吴襄脸上的肥肉抽了几下,陈燮说那个话,不是什么情真意切的表白,那是在威胁啊。凭什么要走你关宁军的地盘?除了比较近之外,还能拿出什么来?大家境遇相当,这是真话。要说打仗,关宁军这么能打,还找人要什么首级啊?一千个首级,这是白送的。

    “既然老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老哥哥也坦白了说。走这条道的,可不止老弟一家。如今这个草原,可是听后金招呼的。关宁军做的都是放行的买卖,睁一眼闭一眼,面子上是一定要说的过去的。”这大概就是底线了,小规模的走私,关宁军经常干,大规模的都是商队。关宁军的性质,就是收费。

    陈燮知道他的意思,就是面子上一定要过的去。勾结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在桌子底下的,别上台面就行。“老哥哥,什么时候见买卖人打着小弟的旗号来着?都是正经的买卖人,是吧?下面的兄弟长年累月的戍守边关,辛苦的很,收点银子喝酒,不算大事。”

    吴襄一听这个就笑了,点头道:“行,让主事人来找我。回头他说让谁过去,那就让谁过去。”陈燮笑着拍了一下大腿:“好,就这么说定了。海上的事情,交给登州水师了,保证一条船都过不去。如果有自己人,老哥哥让他找我派来的人联系,挂一面旗帜,高丽的海面保证好使,东瀛的海面,那就不一定了,得等明年了。”

    这话里头带着别的意思,吴襄听的明白,还是有点犹豫。毕竟大海上的事情,更加不受控制。邓州水师拿住渤海湾,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要说别的海面,真不好说。

    就当是年轻人喜欢吹牛吧,欺负一下建奴就算了,想跟东南那些人掰腕子,吴襄不看好。

    两人一拍即合,谈好条件,安顿在城里住下,自然要热情接待一番。最好的风、月场所摆酒,最红的姑娘叫来。谈情唱曲左拥右抱的好不快活。必要的应酬,陈燮一点都不矫情,微醺之际,抱着身边的姑娘大占便宜是必须的。

    正玩的高兴,门打开了,进来一个粗壮的男子,看岁数可不年轻了,头上都有白发了。陈燮见了松开身边的姑娘,站起拱手道:“祖总兵,在下陈燮,有礼了。”

    吴襄还准备介绍呢,这些全免了。祖大寿趁夜而来,自然是为了避人耳目。要被人知道他夜会陈燮,朝廷就得滚油开锅。

    祖大寿倒也干脆,陈燮做买卖信誉一项良好,这一趟别的不说,一千个真奴首级,足够吴襄官复原职了。就冲这个,怎么客气都可以。至于买卖上的事情,那都是小节了。

    “陈总兵客气了,远道而来,招待不周,多多包涵。”该有的客气不能少,落座之后,祖大寿很给面子,一连干了三杯酒,放下杯子才道:“关宁军不比登州营,朝廷每年那么多银子,不能不要啊。这次在下太谨慎了,没有抓住机会捞一笔,太遗憾了。”

    这个开场白倒也诚实,祖大寿是真后悔了,没抓住这个机会捞一笔。既然通过战斗,验证了陈燮的战斗力,今后的合作就必须抓住机会了。

    “二位哥哥有没有想过,这建奴要说真的被灭了,我们这些人该如何自处?”陈燮丢出这么一句话,祖大寿和吴襄都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以前这话就当笑话来听,现在陈燮说这个,大家都当真的来听了。没法子不当真。登州营登陆,盖州、耀州的建奴,望风而逃。这放在以前,谁敢去想这个局面?击中兵力守海州,也不过守了7天,实际上只守了5天。剩下两天是清场耽误的。

    “此言有理,关外的鞑子和建奴要是没了,狡兔尽、走狗烹。这种事情,可不新鲜。”祖大寿深有同感,陈燮说的直白,他也不藏着掖着。事关身家性命,这个问题不能不说开。

    “关宁军守住关宁一线,登州营今后就不打算过复州了。就算是过去,也没什么好抢的。”陈燮这话说的直接,在场的两位都知道,这是实话。这一次陈燮玩的太凶残了,连人家的屋梁都拆下来拉走,丧心病狂啊。按照这两位的估计,五年之内,盖州、耀州甚至海州,都没啥可抢的。要抢就得往里去,陈燮不会冒这个风险。

    达成私下的协议之后,陈燮住了一夜,早晨起来太阳晒屁股了,身边两个女子,不知道是昨夜被折腾惨了,还是在装睡,反正这会没睁眼。一夜风流的陈老爷,可没心思花在这上头。起来之后自有丫鬟伺候,梳洗一番,清理一下思路,吴襄哈哈哈大笑的声音传来。

    这时间抓的还真准啊,陈燮也不在意,人家的地盘嘛。

    说实话,吴襄巴不得陈燮快点走,这事情真不能被人发现。一番客气,吴襄亲自给陈燮送到码头上,之前的福船已经开走了,就在吴襄纳闷的时候,海面上出现一艘大船,看见这艘船的时候,吴襄举起了望远镜,登州营的红旗是独此一家。

    “呵呵,接我的船来了。”陈燮很及时的一句话,吴襄的腿有点抖了。登州造船厉害,这个不是新闻了,早就知道了。500料的福船跟下饺子似得,每年大批进口的木材,关宁军就没少在这里挣银子。现在这艘船真不一样,这不是福船,这是泰西的大船。

    “这是定远级战船,来的这艘是登州水师旗舰定远号。”陈燮洋洋得意的看着吴襄跟吃了狗屎似得表情,心里那么美啊。为啥要取定远这个名字,那是另外有想法的。定远号、镇远、致远这些历史上的名字,出现在江户,然后炮轰江户,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啊。

    战船在一千五百米的海面就得停下,不然这海面吃水不够了。陈燮告别吴襄,上了小船。临走时还不断的挥手,真是一对好“基友”啊。等到陈燮消失了,吴襄的表情也变了,匆匆的上了马车,吩咐车夫往回赶。

    同样,登上战舰的陈燮,脸上的表情也变成了不屑。关宁军,不足为患。

    甲板上,两排水兵列队,登州水师这个名字,暂时还不能换,陈燮只能先凑合着。水师指挥官西劳经,晋升游击的奏折,已经上呈兵部。这么大的功劳,弄几个游击没问题。主要还是为了满足这些洋鬼子的虚荣心,需要盖了兵部文书的打印,才有说服力。

第三百一十六章随行() 
第三百一十六章随行

    接到命令的常时仁,不等兵部的命令,便准备踏上了归途。登州营在郧阳待了两个月,离开的时候已经九月中旬。这一次出来,检验了登州乙字营的战斗力,并且被贴上了“藩镇”的标签,常时仁和王贲“功不可没”。反正陈燮也不在意这个标签就是了。

    登州营不是别的明军,在郧阳呆着的时候,流贼基本都是绕着走的。车箱峡脱困后,流贼往多个方向跑路,其中一路就往湖广来了,听到登州营在郧阳,吓的停步不前。之前在郧阳六县肆虐的流贼,也跑的干干净净。

    登州营军纪森严,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个名声早就打响了。驻军郧阳,自然要跟地方上的商户打交道,炒面那是给流民吃的,运走了两万流民后,消耗的也差不多了。饼干罐头早吃腻了,从地方上采购肉食蔬菜,都是买卖公平。不少百姓靠给登州营买菜,都挣了不少。

    邓老二就是其中之一,普通的自耕农,家里有十几亩地,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登州营驻扎郧阳,本来日子不好过的他,通过买蔬菜和倒卖肉食,挣的比种地多的多。类似的人很多,都盼着登州营别走了。这么好的军队,自古以来也就是岳家军能媲美了。

    这不天黑前,赶紧给登州营送了一车蔬菜,结账的时候还是那么干脆,银圆吹的能嗡嗡响。心情不错的邓老二,正准备离开时,被后勤的军官叫住了:“那个,明天别送了。”

    邓老二一愣,还以为要贿赂呢,正盘算着送多少的时候,人家告诉他:“别误会,我们接到了军令,要开拔了。”啥?登州营要走了,对于邓老二来说,真不啻晴天霹雳一般。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怎么登州营就要走。

    稀里糊涂的赶车往回走的时候,同村的候二见了羡慕的招呼:“邓老二,又挣了多少?你小子,发财了。不像我,只能在码头上搬运当苦力。”

    邓老二看看这个同村的家伙,没好气道:“你赶紧去吧,明天就没这些活做了。登州营要走了。”啥?候二也傻眼了,这怎么回事?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一夜之间整个郧阳周边都知道了。城内的蒋知府也知道了,连夜出城找到吴直。别看他是文官,登州营这种军队,可是巴不得在他的任期都留在郧阳的。理由?这还需要理由么?登州营在郧阳呆着,流贼不敢来。当兵的军纪森严,买卖公平,从不扰民。抛开登州营不服文官的管教这一点,别的都是最佳军队的典范了。

    “蒋知府,别说了,咱家都接了令,要回京师去了。”吴直哪有心思理睬他哦,直接给打发了。要说这些年过的舒坦,但是架不住那帮文臣作怪,非要往陈燮的脑门上贴藩镇的标签。现在皇帝下旨严厉斥责,他只好告辞常时仁回京师去。这回去,还不知道怎么地呢。

    蒋知府找到常时仁,也说了留人的话。你都藩镇了,别在乎别人说啥了嘛。反正拐着弯说话,就这个意思了。蒋知府是真怕,上一任巡抚本家也姓蒋,就是被流贼搞下台的。

    常时仁叹息道:“不是我们想走,是朝廷里有人容不得我登州营。”

    第二天一早,登州营上路的时候,再次上演了百姓十里相送的场面。登州营在郧阳驻扎两个月,愣是没一次扰民的事件发生,非但如此,麦收的时候,帮着干农活修水渠。借住在百姓的家里,给了房钱就算了,多少户人家的房子这俩月被当兵的给翻修了?数都数不清楚啊。这些当兵的真是太好了!这么好的兵,怎么就走了呢?

    送行的数万百姓一边走一边哭,本地文人记载:九月十三,登州营去,郧阳五万父老十里相送,哭声震天,依依不舍之情感天动地。当日夜,久旱之郧阳下了小雨,有父老云:此苍天怜郧阳生灵之意。

    表面上看起来,登州营不被文官阶层接受,实际上则是另外一个景象。河南地方官员,那是盼着登州营过境啊。只要登州营来了,流贼就得掉头就跑。现在的中原战场,流贼有两个不敢惹的对手。一个是卢象升,流贼起了个外号,“卢阎王”。另外一个就是登州营了,外号倒是没起。不过只要看见登州营,五十里以内的流贼,望风而逃。

    登州营刚入河南,正在焦头烂额的元默就接到了好消息,流贼不见了。过分的是,登州营还在河南的最南边,洛阳那边的流贼也跑了。传说是因为登州营进了河南,生怕被惦记上。

    常时仁率部在河南境内走了半个月,流贼生生的半个月没入河南。登州营离开郧阳才五天,流贼的斥候就在郧阳境内活动了。

    登州营的行军,出现了一道奇怪的风景线。登州营在前面走,万余百姓拖家带口跟在后面。怎么劝都不听,常时仁只能下令部队减缓行军速度,愿意跟着就跟着好了。这些百姓有一千多人是郧阳百姓,沿途不断的有百姓加入其中。常时仁担心百姓被官兵骚扰,把骑兵派过去,权当提供保护吧。剩下的炒面,都给了这些百姓,没吃完的粮食,也经常给一点。

    即便如此,这些百姓在路上也死了几百个,离开河南境内的时候,跟着登州营的百姓过了两万人。一看这个阵势,常时仁也傻眼了,开始的时候一两千人,跟着就跟着,现在那么多人,还有增长的趋势。好多都是饥民,瘦骨嶙峋,饿的路都走不动的,能走回登莱么?

    常时仁赶紧下令停止前进,派人会登州汇报这个情况。同时把携带的银圆都拿出来买粮食,在营地边熬粥给饥民吃。好歹吃几天的饭,才有力气上路。

    坦白讲,常时仁对于这个决定还是颇为忐忑。毕竟他没有先请示就带了这么多人回来。还有一点,这么多人每天两顿粥的消耗也是惊人的。常时仁就算把全部银圆都用上,也撑不了半个月。但是他还不能就这么上路了,多数流民的身体太差,就这么走到登州,真不敢想象还能剩多少人。

    上午九点左右,长长的队伍排起来。登州营的兵是和气,但是有前提,你得守规矩。但凡有人插队,被执勤的士兵看见了,立刻揪出来一顿揍,然后绑在营地边的桩子上示众。这个威慑效果很明显,一些饿的难受的饥民,眼巴巴的闻着空气中的香味,缓缓的往前移动。

    常时仁特意来看了一下,一锅粥筷子插上去不倒是必须的,粥里加了午餐肉丁。说起这个午餐肉,当兵的一开始爱死了 ,现在看见个个反胃。天天吃这个,真是很惨的 。

    一家三口打了热粥,走过常时仁的身边时,突然发出欢呼声:“有肉啊 !”

    这个场面让常时仁心里很舒坦,觉得就算回去被骂死也是值得的。

    陈燮没有让常时仁等太久,不过休整了10天的时间,联合商号这个商业机器高速运转的威力体现出来了。炒面一次送来二百车,按人头一人发一袋,背着走上路。身体不好的,还可以坐返回的马车上路。

    就这么着,回到登州的时候,跟在队伍后面的饥民,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五千多人。走到黄县的时候,常时仁看见前方有骑兵上来,立刻迎上去。一看旗号就知道,这是总兵老爷来了。十几步之外,陈燮就下马了,大步上前。

    “敬礼!”常时仁一声口令,身后军官整齐立正。陈燮面带微笑,上前来时抬手回礼,站在一众军官面前。“辛苦了!干的漂亮!”陈燮对常时仁如是说,伸手拍拍肩膀,表示亲热。

    看见王贲,陈燮乐了, 抬手在胸前轻轻的一锤:“你小子,有种!不错,没丢老子的脸。”

    军官们挨着都说了话,陈燮这才算完,之后宣布大家回到登州,全部放假十天。

    常时仁还颇为不安的低声道:“老爷,卑职没有请示,就带回来那么多人,请老爷责罚。”

    陈燮笑道:“责罚什么?我该好好奖励你才是。你看见的是负担,我看见的是民心。这么多人跟着走回登州,说明你小子这一次出去,活干的漂亮。王启年那边荒地多的是,就缺人口去种。而且那边搞的是集体农庄,这些外来人口最合适不过了。”

    车箱峡脱困之后,李自成尽杀安抚官,鼓行而西,破陇州,进至凤翔、宝鸡、泾阳、醴泉一带,洛阳农民军数万来会,关中大震。奇瑜遣将贺人龙往击之。闰八月十九日,自成反围贺人龙于陇州(今陕西陇县)。贺人龙,陕西米脂人,初隶洪承畴,后随奇瑜。自成以人龙同乡里,乃遣将高杰遗书约人龙降,人龙不肯,固守陇州两月。总督洪承畴檄将左光先驰援陇州。李自成才率军解围而去。

    国内战局正如陈燮预料的那样,因为失去了总指挥,一时间对流贼围剿出现了混乱,战局急转直下,变得难以收拾。

第三百一十七章吃两头,还得分一份保护费() 
第三百一十七章吃两头,还得分一份保护费

    陈奇瑜被逮后,洪承畴以兵部尚书受命兼摄陕、晋、楚、豫、川五省军务,准备更大规模地围剿农民军。崇祯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