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8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财帛女子收其心,用良田美宅服其才,以中国文化,暖其心。

    他们将被作为官员和贵族的预备役来培养。

    只是这样的人很少很少,整个安东都护府颁布《归化令》三年以来,总共只现了数十个紫符人才。

    这还是元德五年,如今的归义单于带着十余万部众侵犯安东,皆北收复后的结果。

    但这些人,每一个都为安东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人甚至被薄世准许他姓薄。

    譬如,现在的安东崇化牧场的牧监薄牧就是一个这样的代表。

    薄牧是丁零人出生,而丁零人是草原上最臭名昭著的族群,连匈奴人都恨他们入骨。

    但,就是这样一个惯偷的族群,却出了薄牧这样的异类。

    他可以辨认几乎可以为牲畜治病的草药,他熟悉牲畜身体所表现出来的异状,并能做出准确判断。

    在他的部族被一支乌恒骑兵袭击并俘虏后,他被卖给了韩国的一个贵族,本来只是打算拿他当苦力使用的。

    但,在入境审查的官吏现了他对牲畜的特长,于是上报到了都护府。

    都护府旋即派人审核,现他果然有着特长。

    薄世听说后,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屈尊降贵,亲自前往招揽。

    经过一番解衣衣之,推食食之,此人被感动的稀里哗啦,誓誓死为薄世效忠。

    薄世先将他安排到了太仆在安东开设的牧场学习,与兽医和牧场者交流,一年后,连长安的太仆都被惊动了!

    因为此人在牧场期间,帮助太仆衙门现并且及时确诊数个可能导致传染的疾病。

    更改良了几个兽医的药方,将一些原本根本都不清楚可以为牲畜治病的草药参与其中,大大提升了生病牛马的生存率!

    据说,太仆衙门曾经派人来挖墙脚。

    可惜没挖动……

    如今,崇化牧场在他的下,牛马健康,特别是马驹,被照顾的无微不至。

    三五年后,安东地区就可以摆脱不产战马的尴尬境地,具备自产战马的能力!

    而除了黑、白、紫,这三个等级的人才之外,余者,全部被归为‘其他类’。

    所谓其他类,就意味着入籍的难度成倍增加。

    先,他们必须能够安东境内,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夷狄入境,基本都是被人抓了卖给了诸如真番、韩国的贵族商人,成为派遣工。

    这派遣工,是规避归化令里规定安东不可有奴工的条例而产生的制度。

    也是杂家在经过极力倡导后,退而求其次的产物。

    所谓派遣工,名为派遣,实则依然是奴隶。

    不过,相比过去的奴隶,派遣工还是有希望的。

    他们只需要努力工作,同时认真学习汉话,经过一到三年,表现突出者,可以由其雇主向都护府提出申请归化,一般申请都会被批准。

    不过基本上没有人会给自己手下的奴工们申请什么归化。

    但,不要紧,只要你干满三年,期间没有犯法,同样可以自己申请。

    只是这个自己申请,就需要审核。

    审核通过,才能被视为归化民,赐给户籍、土地和宅院当然是贷款,不过这个几率同样小的几乎可以忽略。

    过去三年,都护府只批准一千四百人的归化申请。

    但不要紧,还有路可以走。

    派遣工经过三年工作,提出归化申请,不能通过者,虽然不能入籍,但依律可以准许自赎。

    这个自赎的费用,可以贷款……

    利率非常良心,三年期十三之息而已……

    自赎以后呢,他们当然就还债,本着仁德之心的都护府衙门自然不会坐视这些‘良善之人迫于无奈不得不以身犯法’。

    所以呢,这个时候,制度就来了。

    这次,这些人将被都护府给安东各地的贵族、工坊以及工程之上。

    他们现在享有许多法律的保护,被禁止随意伤害和虐待,且雇主和用工方,还得为他们的安全负责,假如不幸死了,就要赔钱,赔偿额度是其自赎费用的十倍。

    另外,他们还可以选择——假如说他觉得雇主太苛刻了或者太霸道了,可以申请换一个地方工作。

    不过呢……他们依旧没有薪水。

    但却有了温饱和希望,因为依照都护府规定,这些工人可以根据表现,每年每十人中表现最突出的那一个可以自动获得归化身份。

    另外,雇主也可以花钱,替他们申请。

    这个费用是每人五百钱的归化费,只要缴纳了这个费用,人都可以立刻获得归化。

    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制度。

    但这两年来,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上了这个制度。

    因为这个制度是最好的收买人心和拉拢工人的手段。

    每年只要花个几千钱万把钱,就能让几百个工人,你死心塌地的干活,不辞辛苦的劳作。

    怎么样都值了!

    更何况,这些被你花钱申请归化的人,依照制度其户籍是挂在申请者的名下。

    换句话说,这些人转了一圈,还是在你手里。

    他们的命运,依然受你影响。

    只要不是傻子,稍微做做样子,玩玩心态,他们就会心悦诚服,感激涕零的跪在你身边,与你生死相随,不离不弃,再没有比这个模式更容易筛选家臣和家仆的方法了。

    而许九,则不得不感叹:“真乃是人杰啊!想出此策的薄公以及其他诸公……果非等闲……”

    安东都护府全境都受杂家影响,相信众智可越圣贤。

    所以,基本上大部分政策,都是集思广益,与各方商讨,并召集无数人讨论后总结出来的,并非一人之力。

    但越是这样,许九才越佩服薄世。

    因为薄世并非杂家的人,甚至,许九知道薄世其实对杂家思想并不是太感冒。

    他是黄老学的弟子。

    但即使如此,他依然愿意从善如流。

    从此可见,这位太后的侄子,当朝外戚的心胸了。

    而除了这《归化令》剩下的‘被盗贼令’与‘驰黄金矿山令’,也都是可圈可点,有着严密的体系和逻辑。

    许九深思良久,觉得,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在这些事情上有所改进和改良的。

    他只能在其他方面想辙。

    但安东的情况,却远他想象,比他曾经设想的更为复杂。

    毕竟,他不过是来过两三次安东,与伍被虽然时常书信交流,但书信文字所限,能知道的也比较少。

    这样一想,他便提笔写信,然后叫来一个官吏,叮嘱他道:“去,给本都督邀请平壤学苑的诸公,来新化一聚……”

    现在,他只能向伍被等人求助了。

    好在,这种都督邀请地方名流,询问境内之事,是每一个新任官员到任后的必做功课。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节 众智 2() 
平壤学苑,安东境内的巨无霸,当之无愧的第一学派!

    经过漫长的五年耕耘与经营,发展到今天,整个平壤学苑占地超过了一万亩!

    建立了包括图书馆、习武场、学舍等建筑在内的一个超级学苑区。

    有着教授、学生数千人。

    如此庞大的一个学苑,开销自然是超乎想象的。

    维持平壤学苑的正常运作,学苑从元德五年开始,每年的预算都是数以千万!且逐年递增!

    譬如今年,才不过六月,平壤学苑的开销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钱!

    没办法,教育是最耗费的事情。

    特别是平壤学苑,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一个学苑。

    学生不仅仅被要求,掌握杂家的理论和知识,同时还被要求具备骑马、射箭、使用各类主流武器的技能。

    这还不止,其中最杰出的那一批人,还将被送入护濊军,接受军事训练。

    然后,他们还得学习包括数学、几何、农稷在内的诸多杂学。

    杂家嘛,本就是要博采儒法,兼黄墨,并百家之学,加诸己身。

    对于杂家来说,贯通百家之学,只是一个开始。

    就像打好地基,才能建房一般。

    是以,其培养弟子,自然是耗资巨大。

    好在,平壤学苑支出虽多,但进项也不少。

    依照先帝时期颁布天下的《嘉学诏》规定,各地学苑,经过官府备案,可以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

    其补贴量,按照师生来计算。

    这笔钱虽然不多,不过一年每人五十五钱。

    但平壤学苑体量大啊,所以从这个上面,一年可以拿到数十万。

    此外,当今天子即位后,在元德三年,曾经制书给少府,命令少府将各地学苑师生缴纳的算赋返还至学苑,以此鼓励地方乡贤和名士办学。

    虽然说,各大学派一般都认为,用不着这么麻烦,直接下诏免除读书人的算赋,岂不是美滋滋?

    但奈何天子不许,还为此将几个说了类似的话的博士捻起来臭骂了一顿。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天子?

    再说,有得返还,比没得返还要强!

    而具体到平壤学苑头上,这就是每岁数百万的算赋返还了。

    而除了国家层面的补贴,地方上也会对当地的学苑进行各种补助。

    以平壤学苑来说,安东都护府每年都会补贴三百万左右的助学钱,这笔钱不是直接交给平壤学苑来使用,而是由都护府派员监督使用,用于给学生购置各类书籍、笔墨。

    而朝鲜君、韩王、真番王、扶余王等藩国诸侯,每岁也都会自其王宫收益之中,拨一部分钱给平壤学苑,作为奖学金。

    这笔钱不多,一年加起来不过三百万。

    但,用来做为补贴贫寒学生,奖励优秀老师已经足够了。

    因而,每年,平壤学苑从各个官方渠道,就可以获得超过一千万钱以上的各项资金。

    这些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且是固定的进项。

    但,很显然,平壤学苑靠这笔钱,是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作。

    所以,其实,这个学苑收入的大头,还是与其他学苑一般,基本来自地方名士、贵族和豪商的捐献。

    与内陆的稷下学宫、广川学苑、邯郸学苑等知名学苑一般,平壤学苑也实行捐献推举制。

    简单的来说,就是谁给的钱多,谁的子侄就可以更快入学,并得到师资教育。

    这些年来,随着安东大开发和淘金潮,造就了一大批的新兴富豪与中产阶级。

    暴发户们比比皆是。

    像游侠、行商以及捕鲸业从业者,他们在发达了以后,有了钱以后,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子嗣跟自己一样去过刀头舔血,提着脑袋搏命的日子。

    兼之,平壤学苑的口与理论,特别贴合这些人的诉求和目标。

    所以,各地的豪商、大贾、贵族,纷纷慨慷解囊。

    仅仅是西北都尉陈嬌、西部都尉陈须兄弟,每年都会捐献数以百万的钱财和价值差不多的物资。

    朝鲜君刘明,深受其辅佐大臣韩安国的影响,也是杂家思想的拥泵。

    所以,不仅仅给钱给人给政策,还给地!

    最初,平壤学苑只是一个在平壤城外的一个山岗上建立的寒酸学苑。

    但如今,学苑占地超过一万亩,名下拥有的学田超过数万亩。

    而这些土地都是朝鲜君历年所赐。

    有时候,朝鲜君一年甚至会十几次赐地。

    打着的名目也是花样繁多。

    什么天子千秋啊太后千秋啊太皇太后千秋啊,梁王千秋啊,梁王后千秋啊。

    总之,逮着名目就送田送地送钱。

    剩下的韩王、真番王之类的藩国君王,自然也不敢怠慢,逢年过节,都得做做样子,捐献财货。

    靠着捐献,平壤学苑一岁可以入账超过三千万!

    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庞大的捐献来源,使得平壤学苑的各位巨头,能够吸收来自民间的平民子弟甚至赤贫家族中的人才。

    今天平壤学苑,称有弟子三千,门徒五千,贤者八百!

    在师生的数量上,傲视诸子百家,几可与风头最劲的公羊学派广川学苑争锋。

    不过,与其他学派一般。

    林子大了,纷争自然也就多了。

    当年,伍被、左吴、晋昌三人带着门徒弟子、家臣随从三十五人,乘着四辆破旧的马车,以及许九赠送和天子赏赐的三十万钱来到平壤。

    他们自己动手,开辟荒山,挖掘壕沟,伐木建校,立起了平壤学苑的牌坊。

    那个时候,众人团结如一人,有着共同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但现在……

    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杂家一统安东,影响力向着辽东、辽西辐射。

    甚至跨越山海,打进了儒家的大本营齐鲁吴楚。

    在安东地区,杂家的影响力,无可置疑!

    随着门徒弟子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杂家的贵族、商贾越来越多。

    不可避免的,几位创始人之间的分歧慢慢出现。

    当然,因为左吴、伍被、晋昌三人,曾经同甘共苦,经历过磨难,所以,这个分歧还没有变成裂痕。

    各方还可以坐下来,一起讨论。

    哪怕相互都不认同,也可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予以包容。

    然而,在第二代和第三代之中,分歧却已经变成了矛盾。

    左吴、伍被、晋昌,三人的徒子徒孙以及各自的拥泵,现在已经明显的化成了三个不同的派系。

    目前的平壤学苑之内,已经隐隐分作了两个看似相同,实质上截然不同的不同的派系。

    左吴和晋昌及其者,是一派,伍被以及其者则是另外一派。

    两个派系之间,都发生过争辩甚至是激烈的冲突。

    没办法,思想道路的争辩,是关乎真理的辩证问题。

    是正道与旁门左道之间的纷争,是正统与异端之间的竞争。

    每一派都想踩死另外一派,但因为左吴、晋昌以及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感情,所以这两个派系,暂时来说还没有撕破脸皮。

    此刻,这三位平壤学苑的巨头,聚首在一起,商讨着谁去新化城与许九会面。

    “许公相邀,晋兄去走这一趟吧?”伍被提议道:“昔年,晋兄与许公最为亲密,以晋兄去,最为合适……”

    晋昌却是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严词拒绝,道:“不妥!吾若去了新化,恐怕会让儒法诸派警觉,毕竟,昔年吾曾做过许公的家令……”

    伍被闻言,呵呵一笑,他自然知道,晋昌在顾虑些什么?

    还不是担心,晋昌自己走后,左吴在这平壤学苑之中独力难支?

    对于老朋友的担心,伍被心知肚明,但伍被同样清楚,现在的杂家,还远远没有资本内讧。

    左吴、晋昌倡导的东西,与他追求的方向,其实只是道路不同,但各自的追求和追求的目标依旧相同。

    还是主张‘众智’,还是以‘民富’为目的,依然是向往着‘天下为公’的理念。

    所以,伍被就顺势说道:“既然左兄这样说,那吾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别看伍被只是一个人,但他的派系的力量,却是最强大的,而且名声也是最高的。

    甚至,除了安东之外,天下其他地方的人,都只听说过他伍被的大名,而不曾闻左吴、晋昌之名。

    这是有道理的。

    因为伍被的者,是清一色的贵族、官僚、豪强子弟。

    伍被主张‘集众贤之智,开万世之太平’,与左吴、晋昌追求的‘集天下之智而举圣贤之行’,已经渐渐渐行渐远。

    在他们三人之中还好,还可以有说有笑。

    但弟子门徒之间,许多人现在已经是势同水火,两不相容。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例子也发生过许多次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他们甚至明知道会导致学派分裂,却也不得不如此。

    原因很简单,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前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他们要走的道路,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道路。

    寻找这条道路,这些年来,他们尝试过种种努力。

    伍被甚至亲身蛮荒,与夷狄野人生番为伍,又借真番之地,做了验证。

    最终,现实让他头破血流。

    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理想实现的曙光,他们就只能冒险进行分裂。

    主动的分割彼此的道路。

    伍被开始主动倡导‘集众贤之智,开万世之太平’,由此创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系统和理论。

    而左吴和晋昌,则与之相反,追求‘集天下之智而举圣贤之行’。

    这两条道路,一条通向贵族、豪强和士大夫之中的精英治国,另外一条通向天下事天下人共同决定,与《吕氏春秋》的贵公思想遥相呼应。

    毫无疑问,现在看来,伍被这一派,得到的和赞誉更多。

    贵族士大夫官僚们纷纷点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