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第二条,就是番训所说的那道训令: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这条训令的意思非常浅显。

    那就是国家税收,应该是在先行计算了官员俸禄和国家开支后,再向百姓征收。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呆板、僵硬且缺乏灵活性的政策。

    但,正是这样一条呆板、僵硬的训令,保护了天下大多数的农民,使他们不至于连最后一口吃的都要被当官的抢走。

    数十年来,这条训令,一直就是汉室的国家税收指导精神。

    历代天子轻徭薄赋,最大限度的减免百姓负担和祛除不必要的浪费。

    如今,刘彻要加征车船和矿税,却可能在这条铁律身上开一个口子。

    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今天皇帝能不顾祖宗法度,只为自己爽,加征商税,那明天换个皇帝,想修个园子啊池子啊,是不是也能绕开这条训令,加点税到农民啊商人啊什么的身上?

    裂痕自然就会一天天扩大,最终,崩溃。

    而这是有良知的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也是长期以来,黄老派们所担忧和惊惧的事情。(。)

    ps:感冒还没好~难受~

    另外,这段剧情也好烧脑啊

    第六百八十一节法度:请访问et

第六百八十二节 笼子() 
“大农中丞的担忧,确实很有道理!”在经过片刻的沉默后,刘彻抬起头,微微笑着表扬道。←,

    “臣不敢……”番训立刻就匍匐在地,用最谦卑的姿态来表明自己绝对不是来找茬的:“只是身为人臣,为陛下拾遗补缺而已……”

    就是殿中的其他大臣,此刻不做一声,全都跟乖宝宝一样眼观鼻,鼻观心,但偷偷的密切观察和注视着番训。

    大家都想知道,天子今天是真的要‘广开言路’还只是想要做做样子。

    只有确定了这个基础,之后他们才能进行站队和选择。

    一看这个情况,刘彻就在心里摇摇头,苦笑一声。

    这是去年秋天列侯串联后造成的后遗症。

    大臣们,开始变圆滑了。

    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是:这些家伙终于正视刘彻这个天子,而不再将他看成是一个可以被忽悠的少年郎。

    对这个情况,刘彻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赐大农中丞帛一匹,以嘉其进言直谏之功!”刘彻对王道吩咐一声,用实际行动来告诉群臣:朕没跟你们开玩笑,放心大胆的直谏,提出意见,甚至是批评罢!

    反正,朔望朝向来就是嘴炮的地方。

    “臣谢陛下隆恩!”番训闻言立刻就拜谢。

    其他大臣见了这个情况,也纷纷把心放回肚子里。

    甚至有些人在心里想着:“陛下,这可是您让我们大胆的说的啊……”

    胆略瞬间max。

    “至于中丞所忧,却是不必担心……”刘彻微笑着对番训说道。

    回过头来。刘彻对一直侍立在他身侧的尚书令汲黯吩咐道:“尚书令,宣诏吧!”

    “诺!”汲黯严肃的大礼一拜。然后,恭敬的从一个玉盒之中。取出一份早就已经拟好的帛书。

    捧着这卷帛书,汲黯慢慢的走到御阶之上,双目平正,一丝不苟的将那帛书摊开来。

    “陛下诏,群臣恭听!”汲黯朗声说着。

    于是,群臣中,除了少数几个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的巨头外,大部分人都是懵懵懂懂的跟着其他人匍匐到地上:“臣等敬闻圣命!”

    汲黯低下头,看了看这个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帛书。

    他嘴角微微有些抽搐。

    这道诏书里的法家思想。简直要突破文字的掣肘,跳到这个世界上来兴风作浪了。

    只是……

    哪怕如此,汲黯也依然对这些文字爱的发狂。

    为什么?

    汲黯,曾经悄悄的拿着这道诏书的部分草稿去请教他妻子的祖父大人,汉室的章武候。

    章武候看完以后,给了汲黯一句话:此法饰《诗》《书》,不足为奇。

    章武候觉得不足为奇,但对汲黯来说,却等于给他打开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汲黯忽然间发现:黄老无为跟尽地力之教之间的共同语言还真多。

    若是能搁置争议。共同进步。

    那这汉家政坛,谁能抵挡黄老与法家合一的威力?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连脑子里的某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排挤出去,汲黯抑扬顿挫的照着帛书上的念了起来:“朕承先帝遗命。获保宗庙,以渺渺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今已三年有余。朕即不敏,不能远德。是以方外之国,或不安宁。四荒之外,不安其生……”

    这诏书的开头,平淡无奇,跟过去汉室天子的多数诏书没有区别。

    汲黯稍微顿了一下,似乎是吸了一口气,将腰杆也挺的更直一些,念诵:“朕即不德,常畏过行,以羞先帝遗德,是故尝三省其身,简衣物,省车马,兴教化,立甘棠、武苑、太学,崇武备,赖群臣努力,上帝嘉惠,海内升平,靡有兵革!”

    “今天下安定,海内升平,朕唯念生民之艰难而已!诗曰: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汲黯念道:“其令丞相臣亚夫,并廷尉臣禹等,上参前代得失,中和公序良俗,制《税律》以献朕前,自今往后,县官加征,所必由法!”

    当汲黯念完最后一个字,整个宣室殿立刻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这个诏书,前面的文字,基本都是废话,关键就在最后那一句。

    命令丞相和廷尉牵头,组成一个汉室的税收律法编篡工作小组。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汉室这么多年了,推出来的法令跟修改的律法,加起来能铺满整个长安的街道。

    但,最后那‘县官加征,所必由法’这八个字,却在瞬间,引爆了几乎人的激情。

    所谓县官,指的是皇帝、国家。

    而这八个字的意思自然就很好理解了。

    刘彻下达的这道诏书的意思就是:朕将委任丞相和廷尉主持和编辑一部有关税收的法律,并且从此以后,官府想要加征税收,都必须要先颁布一个配套的法律,不然,就不能加征。

    面对这条诏命,法家笑了。

    因为法家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黄老派也笑了,因为黄老派觉得,这是他们的胜利。

    黄老最怕的就是上面一天一个新想法,那样他们会疲于奔命,现在好了,一部《税律》就可以打底,以后也不用再烦这些琐事了,照着规矩办就好了。

    至于儒家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因为,天子自己给自己做了个笼子,然后自己钻了进去。

    虽然这个笼子连纸都没放一张,纯粹是空气在构成,天子只需要不要脸皮,就没人能奈何得了他。

    但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伟大的进步啊!

    想想看,把皇帝关进一个纸糊的笼子里,儒家死了多少人?疯了多少人?最后还没关成,反倒把自己带到了沟里。

    现在,皇帝自己动手给自己织了一条链子。

    儒家哪里会反对?

    四肢都举起来!

    刘彻笑眯眯的看着番训,道:“卿现在该放心了吧!”

    他敢不放心吗?

    虽然作为一个老财会,番训觉得,这个事情没这么简单,只是,天子都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当臣子的还要鸡蛋里挑骨头,那就是找死了。

    况且,番训也只是出于职业道德出来提醒一下而已。

    “卿的第二件担心的事情是什么?”刘彻好奇的问道。

    “陛下,市井子孙,不得为宦……”番训叩首道:“此亦祖制,然……”

    好吧……

    刘彻也瞬间秒懂了。(。)

    ps:  明天恢复正常更新~u

    <;/br>;

第六百八十三节 压力() 
想当年,刘邦坐了天下,对商贾执行的是跟秦始皇一样的政策。

    将商贾全部打入另类,连户口本,商人们都是另立一册,为‘市籍’。

    不止如此,刘邦还通过法律和命令,布下重重束缚和约束。

    刘邦活着的时候,商贾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只高于刑徒,甚至不如赘婿。

    当时的天下,假如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不然,没有人愿意走上经商这条道路。

    刘邦这么玩,他自己当然爽了。

    但却给国家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因为商贾被强力打压,天下经商的贩夫走卒都几乎绝迹了。

    所以社会商品流通几乎为零,国家经济面临崩溃。

    到惠帝时期,在吕后的统治下,汉室废除了‘商贾之律’,不再严格控制和束缚人口流动。

    但,汉室依然有‘市井子孙不得仕宦’的潜规则。

    简单的来说,那就是商贾和他的子孙,不得出仕为官。

    只是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初刘邦对商人的严刑酷法,消失的无影无踪。

    现在,就连最后的遗留‘市井子孙不得仕宦’的潜规则,也早就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

    旁的不说,刘彻的尚台里,那一堆的赀官,就基本全是商贾子侄。

    而朝堂之上的千石甚至两千石、九卿大臣里,也早就开始出现了商贾子弟的影子。

    故廷尉张释之,就是典型的商贾子弟出生。

    而在民间,兜里有钱后,商贾们也早就不满自己是‘市籍之人’,备受轻慢的现实了。

    于是,有钱的大商贾,开始了买爵。

    晁错‘输粟捐爵’制度,简直是对准了这些家伙的胃口。

    上造六百石粟米,五大夫四千石。大庶长一万两千石。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面对这样的价格,商贾们毫无抵抗能力。

    在后世的地球上,有钱的任性总裁。捐个几百上千万,换个名校毕业证,不也是稀松寻常的事情吗?

    于是,原本紧紧扎在商贾头上的紧箍咒,瞬间支离破碎。

    对真正的大商贾来说。这样的世界,于他们而言,真是天堂一般。

    后世,太史公用一篇货殖列传,将他们的这个黄金时代的点滴,描绘在世人面前。

    当此之世,自长安到江都,从新化到云中,从高山到平原,从沿海至荒漠。

    有人的地方。就有市集,就有商贾,就有名震一方的巨贾。

    甚至,汉室的商贾,出现了分工合作和产业化展的苗头。

    天下郡国的商贾们,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色,展出了能被交易的商品种类。

    甚至,在雒阳还出现了师氏这样,仅靠物流和中转赚取利润的垄断商人。

    而邯郸的特色歌姬业务。甚至终两汉不衰。

    当年,李悝相魏,主持魏国变法,对魏文侯形象的描绘道: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居邑3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矣。

    通过数据。李悝告诉魏文侯,尽地力之教后,国家国力,会有怎样的增强。

    这番话说的魏文侯大为心动,从此鼎力李悝的变法政策。

    而刘彻则始终记得,后世,太史公在货值列传中,同样用数字,详细的描绘了一个城市的商业需求: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浆千甔

    太史公甚至说:假如某个行当的利润不足二成,那,我觉得,这就不是我所说的财致富的行业杂陀业不中什二,则非吾财

    这样详细的记载和描述,很难让人不得不确信,太史公本人,确曾长期与商贾打交道,与市井有往来。

    想到这里,刘彻抬起头,迎向番训,拍着胸脯,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卿等放心,朕亦不会改祖制,商贾市井子孙,不得仕宦,此汉官威仪所在也!”

    其实,这也不算废话。

    市籍之人,及其家族子孙,确实不得仕宦。

    但假如对方脱离市籍呢?

    天下聪明人这么多,塞点钱,换个户口本这么简单的事情,早就被人现啦!

    更何况,朝廷还曾经多次下诏,许民卖爵。

    如今,天下的大贾,财了以后,谁没个合法的高爵身份?

    关中的田氏主家,可有一男半女是市籍之人?

    子钱家无盐氏,可是市籍之人?

    所以,汉室的这个潜规则,堵塞的其实是那些没钱没势没背景的商贾的道路。

    真正的有钱人,人家连列侯宅邸都能出入,甚至成为三公九卿座上宾,还会怕没官做?

    太史公就说了,假如你比对方的财富少十倍,那你就比他地位低,百倍你就会害怕他,千倍,则要被他奴役,万倍,你就是他的奴才。

    对这话,刘彻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财富确实是衡量地位的标准。

    谁能离得开钱呢?

    皇帝要是没钱,皇帝都是个傀儡!

    刘彻心里面,对天下商贾的情况,已经摸的差不多了。

    他已知道这些家伙的软肋和弱点,明白了他们的运作方式和财富积累方式。

    刘彻深深的明白,对商人,要分别对待。

    要打击和削弱大商人,尤其是垄断性的大商人和从事高利贷以及其他不直接从事生产制造的商人。

    不然,天知道,这些家伙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另一方面,刘彻要扶持中小商人和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作坊、工场。

    因为,商业达,一方面能带来财税,另一方面能消化多余人口。

    最近两年,汉室因为刘彻鼓励和奖励生育,已经迎来了一波生育高峰。

    仅仅是关中诸县,在两年内,就已经多了数十万人口,平均每对夫妻在过去两年,生下了两点几个小孩。

    放在天下,等于人口起码增加了两三百万。

    而且,这个数字还会不断滚雪球。

    可能二十年后,汉室人口就将翻上一番,达到可怕的一亿人口的门槛。

    现在,整个地球,除中国之外,其他大6和岛屿以及深谷中的人类数量可能加起来,也不过如此!

    这种级数的人口,对中国来说,是进化的源动力,引擎。

    但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毫不客气的说,假如百年之内,中国能顺利突破文明的限制,工业时代,那么,这庞大的人口,足以保证,中国未来必然主宰全球,君临天下,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哪怕全世界联合起来,以中国的体格和人口基数,也能轻松吊打和奴役他们。

    反之,这就将是汉室王朝崩塌和毁灭的导火索。

    正是这种空前的压力刘彻不得不选择,在南阳的重工业基地完工前,就开始对商业布局。(。)

    ps:最近低血压啊

    今天量血压8o/6o

    我去,难怪一直头晕乏力

    明天还得吊针,医生我这个貌似只能慢慢来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请访问et

第六百八十四节 这波不亏() 
“陛下圣明!”番训得到了天子明确的答复,立刻就跪下来说道。

    群臣也纷纷跟着拜道:“陛下圣明!”

    这才是现在汉室群臣对刘彻的商税政策最大的疑惑或者怀疑所在。

    但不是因为大家都仇商!

    仇商这种事情,喊喊口就好了。

    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了朝堂上面,真信的还剩下几人?

    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当李悝在魏国变法的时候,整个魏国对商贾喊打喊杀,结果呢?

    最后魏国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官商——白圭。

    哪怕是现在法家的标杆,天天嚷嚷着‘上农除末’的晁错。

    你去看看,每月晁错家里开家宴,座上宾之中,几人姓田,几人姓杨?

    老刘家自太宗以来,废吕后《金布律》又驰关津之制。

    这天下商贾已是繁华似锦,烈火烹油。

    手握着无数和财富的商贾们,早已经对着官场,对着政治,蠢蠢欲动。

    不会有人想过朝不保夕,身不由己的生活。

    尤其是当你的财富累积到了一个让你自己都难以相信的数字后,你必然不会安于现状。

    战国时期的商贾们,早就给现在汉室的商贾们好好的上一了课,什么才是商人的最高境界?

    答案当然是官商合一,我即是市场的主人,也是官府的主宰!

    管仲通轻重之权,缴山海之业,将齐国成春秋第一位霸主。

    其后范蠡由官而商,等于书写了第一篇启示录,为后来者指明了道路。

    到白圭之时,终于大成,商人们从此知道了‘卧曹,原来钱还可以这么赚啊!’

    于是,郭纵。乌氏倮跟寡妇清相继学习。

    吕不韦甚至成现在商贾的偶像——以一商贾而成一国宰相,期间,睡了王后,甚至让国君喊爸爸。

    试问。有了如此多的偶像,如此多的榜样,天下商贾,谁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