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皇帝-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风险还是太大了。
万一建成后不如预期,朝廷就要背上沉重的财政压力。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个基地只要建成了。
那么,汉室就能在十年内收回全部投资,并且从此多了一个全新的财税来源。
所以,反对的声音很小。
谈完南阳郡后,在南阳郡的庞大投资计划面前,其他郡县的报告就显得很无力,甚至不值得太过了。
但随后的诸侯王朝请程序中,刘彻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今年,除了代王和燕王外,其他诸侯王没有朝请。
但是……
刘彻还有三个亲爱的弟弟至今没有封王,滞留在长安未央宫。
当然,还包括他们的老妈。
皇十弟刘彘,今年六岁,皇十一弟刘越今年三岁,皇十二弟刘寄更是未满两岁。
当三个粉嘟嘟,扎着总角辫,甚至还需要下人搀扶的皇弟,蹦蹦跳跳的来到殿中,脆生生的喊着:“臣弟等恭问陛下圣安!”的时候,刘彻的脸色,顿时就有些尴尬了。
倒不是别的原因。
而是因为,亲爱的弟弟们,尤其是刘彘,已然到了可以封王的年纪了。
他都六岁了!
去年还可以说‘朕幸爱吾弟,欲慰留长安,以尽长兄之责,享兄弟手足之情’。
但今年就不行了。
六岁的皇弟,还不赶快封出去。
世人看了,只会有两个念头:
第一,天子不喜其弟,故不封之,特辱其也。
第二:陛下恨屋及乌,因其母故,故不封。
不管哪种情况,都是要被人喷的。
以长凌幼,以大欺小,仗势凌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不齿的行为。
甚至东宫都有些忍耐不住了。
尤其是薄太后,已经几次三番催促刘彻,要早作打算。
但刘彻真不敢早作打算。
这三个弟弟倒是没什么,都还不懂事,能知道些什么?
且这么小的年纪,也不构成对皇权的威胁。
但问题是他们的老妈子啊。
万一出去了给皇帝老爹戴上一顶绿油油的帽子,老刘家的脸都要丢到爪哇国去了。
看着三个粉嘟嘟的可爱弟弟,刘彻在心里叹了口气,他清楚,已经拖不下去了。
再拖着,万一王娡姐妹跑去哭庙,这就要出大丑了。
而王娡姐妹绝对有哭庙的胆子和智慧!
挠了挠头,刘彻将视线移向了辽东、新化,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妥。
幼弟远封,本来就容易让人非议。
“看来,只能把淮南跟赵国拆了去封刘彘、刘越兄弟了。”刘彻心里想着。
也只能是如此了。
但王娡姐妹刘彻犯难了。
不是刘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实在是老刘家出奇葩的传统太悠久了,而王娡姐妹,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安分的主。
“罢了,罢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朕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刘彻登基后,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帝的无奈。
没有办法,皇帝虽然权力无限大,但面对家务事,却必须束手束脚,小心处置,不然,稍微出了点问题,天下人的议论,马上就要来了。
尤其是在有了淮南厉王刘长的故事后,老刘家对自己的兄弟的处置问题,就更加敏感。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什么皇帝敢在一些小问题上面,为难自己的兄弟了。
就像刘端吧,在自己的封国闹的鸡犬不宁,刘彻还不是得硬着头皮帮他擦,甚至连责罚都不能责罚。
好在刘端很聪明,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不然刘彻面对自己的问题弟弟们,脑袋都要被他们弄爆炸。(。)
PS: 过度一下先,最近两天怎么感觉状态不太好啊,,看看书先~
第六百五十六节 南巡 1()
天子在大朝仪上,面对三位皇弟的暧昧举动,迅速的引起了‘有心’大臣们的注意。
于是,第二天,就开始有人旁敲侧击的开始奏议:陛下即位以来,政绩斐然,施恩天下四海,连草木鸟兽都深受陛下雨露恩泽,只是,先帝在时,仅封八子为王,而皇十弟彘,十一弟越,并遗腹子寄,因为年幼,未得封国。
现在,陛下君临天下,嘉恩四海。
是时候将这样的隆恩也赐予皇十弟彘等了。
这些奏疏送到兰台,刘彻批示,留中不发。
天子的态度,顿时就刺激得朝野上下都激动无比。
对朝臣们来说,刘彘兄弟跟他们的老妈子,最好是马上滚出长安城,随便去那里都行!就是不要再留在长安城里碍眼了!
道理很简单——因为今上的长子,如今在宫中茁壮成长,其余几位妃嫔,也已经纷纷到临盘之时,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会陆续为天子诞下子嗣。
虽然都不是嫡子。
但至少,国家的传续已经得到保障。
这样,先帝的儿子们,呆在长安,呆在未央宫。
这成何体统嘛!
最的是,先帝的儿子们假如留在长安,那么,群臣表现自己确实是忠臣,连后宫都不敢随意去了。
一点都不方便大家暗中观察和勾搭皇子,更加不方便下注押注。
所以,对大多数的臣子们来说,先帝的子嗣和妃嫔什么的,还是赶紧有多远滚多远,别留在宫里碍眼了。
于是,宗正刘礼。太常窦彭祖立刻就跟进了。
刘礼甚至直接上奏,挑明了说: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御史奏堪舆地图,他如前故事。
虽然没有明白的直接了当的说要封王。但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让史官选日子,御史上地图,这就是要封国家建社稷的架势。
而这一次,刘彻的回答,再也没有了暧昧。
他在刘礼的奏疏中批复:祭统曰:古者于禘发爵赐服,于尝出田邑。故左传赏以春夏。朕当循三代!注
虽然没有明白的表示同意,但信已经非常明显。
那就是天子同意册封三位皇弟为王,但现在不行。要到夏天。
理由也是很高大上。
三代的先王都是这么玩的……
得到这个批示后,太常窦彭祖马上就请示:臣昧死请移皇十弟彘等于东宫静养。
假如不明白汉代传统的人,看到窦彭祖的这个请示,可能会以为东宫想插手了。
但实际上,诸侯王册封前,全部移居到东宫或者在未央宫的东门,为其找个宅子是非常正常且合理的行为。
因为东方属金,以金为卯,卯金合而为刘。
凡皇子、皇族封王,必先居东方。
刘邦最初大封诸子。就是在雒阳东门之外。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民间就有谶记说:刘秀发兵捕无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当然,这个很不科学的谶记,最后居然应验了。
这只能说明,阿秀确实是位面之子。
刘彻自然清楚这个传统,于是批复:可!
从此,在法理和程序上,确立了刘彘等三个弟弟的准诸侯王身份。
少府立刻就开始为三位准诸侯王制作朝服冠冕。
然后,事情的重点就从三位皇弟的封王,变成了封。
讲道理的话。三位皇弟,都是幼弟。以汉家传统来看,长子幼弟是最得便宜的两种人。
譬如齐王刘肥。在高帝诸子中,封国最大,最广,最富,而淮南厉王刘长,则最受太宗宠溺。
但如今中国,实际上传统的膏腴之地和富庶地区,都已经有主。
其实可供三位皇弟选择的空间都不大。
现成的可供选择的王国,只有一个赵国。
当然,实在不行,还可以恢复吴、韩这样的传统王国。
但吴国故地,有今上胞弟刘阏在坐镇,而韩国故土上,代王刘登向来与今上亲密,这两个地方,都是不可能也不会安置新王去跟两位跟天子关系亲密的大王抢地盘的。
于是,朝廷就有人说了:干脆以三位皇弟,坐镇朝鲜、新化、辽东,恢复过去的辽东王国,天家贵胄,为汉家守土,这是很赞的嘛,也符合成康之治。
还有人说:东海新服之地,可封镇皇弟,教化蛮夷。
但刘彻已经没空再理会这个事情了。
大朝仪后,各种国家政策,都已经被确定将要进行改革。
首当其冲的就是马政。
连续三天,刘彻把太仆和少府还有大农这三个衙门的主管马政的官员全部叫到一起开会,布置任务和商讨马政改革。
即使是他以皇帝之尊,亲自下场,将三个官僚集团的头头脑脑们全部强拉到一起开会、讨论。
但效果也并不理想。
刘氏的马政政策,已经执行了六十年了。
过去六十年,四代天子在这个制度上打了无数个补丁。
到今天,这个体制就像一台用了五六年的老式电脑,堆积了无数系统垃圾和各种亢余程序,每次运行,都是嘎吱嘎吱的响。
所以,假如你想在这台电脑上的dota2游戏,去跟小伙伴愉快的玩耍,这无疑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电脑这样,你可以选择换一台全新的笔记本。
但是,假如是国家制度。
那就只能慢慢的一点点的清理和理顺其中的弊端,给它按上一个全新的动力引擎它跑的又好又快。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想的很美好,但实际操作却很困难。
马政就是如此。
作为汉室定鼎后。始终不因朝局变化和局势转变,得到最多和最多政策的制度。
行至今日,汉家的马政系统上。已经趴满了寄生虫和吸血鬼。
整条利益链上,布满了各种地雷。一个不小心,就会踩到,引爆。
即使是刘彻,也只能小心翼翼的,蹑手蹑脚,去一个个拆除,那些地雷,清理那些趴在国家身上的寄生虫。
譬如说。汉室的马政,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算赋。
当年刘邦命令萧何制定律法,首先就规定了算赋的用途:为国家治库兵车马之用。
通俗的理解,就是国防军事税。
主要用于军队和马政系统。
时至今日,哪怕是刘彻承诺了‘永不加赋’后的今天,汉室一岁算赋收入,就高达近二十万万钱,几乎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财源,田税、商税。加起来也不如算赋的额度。
也就今年以后,盐铁收入可能将追赶上来。
这么大一笔钱,全部投入到军事领域?
真要是这样。那刘家就可以拍着胸膛对金三胖喊话:哥才是先军政治好不好?
所以,在实际上,这笔收入,在少府里一直是安静的呆着,作为皇帝的私房钱存在。
少府牢牢的掌握住了这笔财源,没有给外朝机会插手。
历代天子,对这笔钱的使用用途还是很清楚的。
基本上,目前汉室的马苑、牧场和马政系统人员的工资,都是从这笔钱里出。
但问题是。汉室负责马政的是太仆衙门……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太仆衙门怎么跟少府要钱?
这无疑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见识过后世天朝跑部进京盛况的人们应该都不会模式类似的情况——想从别人里撬东西吃?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过去六十年,汉室马苑。全部是皇帝下令,然后才建起来的。
太仆衙门只负责这些马苑的运营情况,而其资金来源,全部由皇帝特批后走少府的帐。
这固然避免了浪费,但也造成了另外一个后果:马政建设及其缓慢。
在历史上,汉军的骑兵化,在刘彻老爹上台前,几乎停滞。
大步兵主义,弓弩无敌主义,充斥军方。
这固然是保守主义在作用,但未尝没有马政不给力,国家根本无马可用的问题。
直至刘彻老爹上台,才大力营造马苑。
史载,景帝统治期间,总共新建了三十六处马苑,国家养马数十万匹。
而在这之前,汉家的战马,向来就是老大难问题。
如今,刘彻老爹早死,其主要的政绩,三十六马苑,只有四个得以兴建,总计养马数量,不过三四万匹而已。
刘彻即位三年来,倒也加快了养马速度。
但库存马匹数量,也不过十万匹上下,每年最多只能供给军队战马万匹左右。
这无疑是不行的。
而且,少府的官僚系统积重难返,很难的响应,又给马政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掣肘。
因此,刘彻决意改革马政,将更多的倾斜到太仆,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度。
但少府却是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力,刘彻自己也不会煞笔到了将算赋的资金使用权,从少府划归到外朝——一个没有钱的皇帝,还不如一个傀儡。
所以,刘彻就把少府跟太仆衙门叫到一起他们组织一个类似委员会的机构,专门审核和批准马政资金,并接受刘彻的领地。
刘彻以天子的威权,亲自下场,勉勉强强的按着少府和太仆同意了这个要求。
但随后的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太仆说,既然国家马政,是俺们负责,那这个机构,就应该是俺们做主,少府你只管出钱就行了。
少府回以四个字:干汝娘亲。
然后就打起来了。
然后,会议就被武力暂停。
一连三天,会议最终都是以扯皮开始,互殴结束。
太仆袁盎跟少府刘舍都在斗殴中被人揍的鼻青脸肿,衣冠不整。
看了三天戏,刘彻算是看明白了。
无论少府还是太仆。都不希望改革。
为什么?
因为改革会破坏现有秩序,导致很多人的利益受损,尤其是马政系统这样庞大的。复杂的,各种利益集团盘根错节的系统。
没有什么贵族官僚。敢以一己之力,来对抗整个系统上上下下的利益集团。
所以,他们干脆就以这个办法来拖,拖到实在拖不下去人无话可说的时候,他们就会顺水推舟,达成妥协。
这样,他们就完美的将锅甩给了刘彻这个皇帝——不是我们不给力。实在陛下压力太大,不得不如此。
好嘛,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还没深入到马政的敏感地带和核心问题呢!
这少府跟太仆,都已经用这样的方法来拖延了。
“若朕要动‘复马令’你们还不得跳起来?”刘彻腹诽着想道。
照现在这样的进度,刘彻觉得,要是让这些官僚扯皮下去,可能到明年这个时候,也未必能讨论到具体的马政措施和制度革新之上。
所以,刘彻决定。甩开这些官僚。
“准备好车马和仪仗,明日朕将巡幸骑马和承华两厩,传书给丞相和御史大夫还有执金吾。命令他们明日陪同朕一同考察,汉家马政!”刘彻对着王道下令:“命丞相等,不可将朕将巡幸之地泄露!”
“诺!”王道领命下去。
………………………………
翌日,刘彻的天子车驾,在元德三年的新年,第一次驶出未央宫。
随后,丞相、御史大夫与执金吾,相继率领自己的主要官员和属官各曹千石以上属官随同。
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出现在御道上。立刻就吸引了全城的注意。
天子大朝仪后,第一次巡幸。所代表的含义,使人都不敢松懈。
而天子仪仗出了御街后立刻直奔骑马厩。则让无数人立刻嗅到了一股诡异的味道。
汉家自定鼎以来,整个马政系统,就分两个部分。
其一是专门给皇帝、皇后、太后、皇子和百官公卿服务的内厩。
内厩在长安城中,内厩所养的马匹,基本都是给皇帝和大臣服务的公共用马或者御马。
素来得到最多,上级检查也最多。
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巧言释罪,就发生在内厩的未央厩中。
未央厩令上官桀,完美的用自己的机智和狡诈,给人上了一课,这个课程的名字就叫做‘如何扭转领导对你的不利印象’。
与之相比,可怜的义纵,因为同样的缘故‘汝以为吾不复行此道’而被小猪给杀全家了,就只能说明,义纵实在太老实了……
而跟内厩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外厩。
按照传统,外厩的马匹,主要是供给军队战马。
除了军方,很少会有人去。
就算想,也得要时间、精力。
因为外厩基本都在长安城外,最近的一个骑马厩也与长安城有着半天的路程。
丞相和御史大夫,能偶尔想起来,派个官员或者代表去检查一下就已经不错了。
至于皇帝?
那就更加鲜有去巡幸的。
一直以来,骑马、承华和路等三外厩,一直都是为太仆所掌握,缺乏监督,弊病丛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