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陕西坑-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靖宇还是好整以暇的沉声说道:“所以,等第四集团军开始进攻长春的时候,我们的任务就是不让日本的朝鲜驻军增援长春。第六师佯攻哈尔滨,就看沈阳的日军怎么应对了。”

指挥官们都很清楚,沈阳日军的确无法应对。他们最大可能就是北上长春,眼睁睁看着锦州日军全军覆没。而且沈阳日军北上长春,只能靠两条腿跑,而不是乘坐火车。抗联的部骑兵队已经在铁路线各处展开了袭击。铁路运输只存在纸面上可能性。如果他们不跑,那么解决了锦州日军的第一集团军,就会继续北上,将沈阳日军包围歼灭。

“所以,我让大家再等几天。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肃清中朝边界的日军据点。等待作战时机来临。”杨靖宇作了总结陈词。

解放军动用了80万兵力,目的就是要以泰山压顶之势,摧毁一切日军抵抗。就算是哈尔滨日军出击,第四集团军也有足够兵力,分兵消灭哈尔滨日军的同时,主力继续进攻长春。而且,有抗联第六师在北方威胁哈尔滨日军,哈尔滨日军要是倾巢出动,那么就会在野战中遭到前后夹击。如果他们也分兵,那么能够派出的兵力就无足重轻,会被轻易的歼灭。而第四集团军在消灭哈尔滨日军之后,就会和第六师一起围歼哈尔滨的残敌。

决定战争胜负的,就是共和国军队的行军能力。

“首长命令!加速前进!”通讯部队的战马在长长的纵队边驰过,每到一支部队指挥官身边的时候,都会大声传递最新的军情或者军令。

东北抗联和地方武装部队表现出色,各地的日本据点纷纷被拔掉。这让第四集团军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专心行军。

现在,只要能够早一天进入攻击出发地,就能够让胜利的天平向着解放军倾斜一分。林彪面色冷静,他乘坐的不是战马,而是军用吉普车。从士兵的纵队边经过的时候,士兵们都用欢呼声向着最高指挥官致意。听着这精神百倍的欢呼,林彪的脸上气色变得更好了一些。

作为一名威名赫赫的军人,林彪到达陕西之后,依旧能够成为所在部队的最高指挥官。陕西陆军学院的藏书,以及教员们的授课,给了这位天才充足的养分。多少个白天和夜晚,林彪都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无论怎么看书,看资料,这里都能够提供给林彪以惊喜。陕西陆军学院的图书馆,就是林彪的伊甸园。

在他指挥部队参与解放战争,解放了安徽之后没多久,一道命令突然就把他调来内蒙军区。林彪知道,收复东北的战争,将成为他下一个舞台。林彪除了下部队之外,所有时间都在司令部作战指挥室,以及作战指挥室旁边的小卧室内度过。为了进军东北,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和后勤补给计划用去的纸张,总重达到了数十吨。这套作战计划提炼出的最后精华,现在就在林彪的脑海里。计划完美无缺,部队训练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最高标准。唯一让林彪稍微感到遗憾的是,总参谋部制定的这个计划太过于完美。这让身为执行者的他,感到有些消沉。只要是一名合格的将官,谁来指挥这场战役,都不可能失败。

“防炮洞再挖两米!”工兵团团长一面巡视塔山阵地,一面对工程进行着评定。锦州战役马上就要开打了。不,如果把击溃了锦州日军派出的进攻部队也算上的话,锦州战役已经开始。现在要防备的就是日军的海军运输登陆援军。天空已经被共和国空军所掌握,但是日本海军如果不顾死活的靠近岸边射击,虽然无法对锦州有什么帮助,但是塔山还是危险的。

顾璐上将召开了战前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隶属于第一团军的军长,师长们基本全部齐了。“按照计划,一旦攻下锦州,第四,第五,第六军立刻北上。我们是要和日本人抢时间。无论如何,军委都希望在日本派出援军前,收复整个东北。现在关东军总数不过是24万。也就是我们兵力的1/4。空军已经掌握制空权,日军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我们在之前的会议中已经分析了日本的政治格局,他们如果决定派出援军的话,那么解放东北的战役,就非常可能变成一场长期战争。必须以雷霆之势震慑日本国内,让他们没有胆量和我们继续进行战争。”

顾璐上将锐利的眼神在部下的脸上扫过,“大家有信心么?”

“有!”异口同声的呼喊,异口同声的回答。意志坚定的眼神,这些都让顾璐上将很满意。

1939年7月11日,解放军第一集团军开始进攻锦州。

从1935…1939年,关东军和抗联的战斗中,伤亡了15万人。到了1939年中旬,关东军在东北的部队实际上只有不到18万。虽然组建了一些临时部队,但这些部队也就是欺压一下百姓,在战场上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加上这些临时部队,关东军的总数也只达到了24万。

解放军第一集团军负责进攻锦州的,是第二军。第二军的前身,是沈茂当年率领的陕西红军第二旅。第二旅的前身,又是沈茂当年指挥的陕西红军第二营。这支1927年就建成的部队,比起井冈山红军,在历史上也绝对不落下风。在解放军当中,第二军绝对是老部队中的老部队。

老部队自然有老部队的锐气,第二军现在下辖四个师,五万余人。守锦州的日军有两个师团,也是四万人上下。进攻方与防守方的比例1。2:1。解放军的火炮则呈现10:1压倒性的优势。炮兵司令常一文夸下海口,解决锦州日军,靠炮兵和空军就行了。

日本人明显已经知道解放军的总攻要开始了,他们的火炮玩命的发射起来。常一文看了看稀稀拉拉的日军炮火,用鼻子哼了一声。解放军的还击炮火立刻展开了回射。这两天双方炮兵的对射,就是在寻找日军的炮兵阵地,并且要努力摧毁它。

在锦州,日军的前线阵地已经丢失殆尽,两天来,中日双方为争夺这些阵地,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现在顶在最前面的部队是加藤大队。大队长加藤正二紧握着望远镜在观看对面的解放军阵地。

飞机投下的炸弹划破空气发出的凄厉声音,让加藤的心中生出一丝怯意。然后更多的怒意填充着加藤的胸膛。“该死的顾璐!”加藤心中骂道。

作为加藤男爵家的二子,他13年前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就认识顾璐。那时候,顾璐还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是加藤的姐姐——加藤美和所在学校的小提琴教师。有时候,加藤去姐姐的学校门口,和姐姐一起回家的时候,经常看到顾璐和自己的姐姐一起从学校出来。

顾璐很随和,有时候还会带姐弟二人一起去吃点什么小吃。席间,也绝对不会冷落了加藤。

加藤很爱自己的姐姐,因为在家里面,父母最器重的是大哥,而最疼爱的是三弟。自己的存在感,只有在姐姐身边的时候,才能够体现。

在顾璐和姐姐身边,加藤更感受到了一种年长者才能给他的温暖感受。顾璐博学多才,让加藤正二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传出顾璐和加藤美和绯闻的时候,加藤正二倒不觉得如何。但是,顾璐突然间就消失了。关于姐姐的风言风语更多起来。连加藤正二也成为了被嘲笑的对象。因为这些传言,姐姐嫁的丈夫颇不怎么样。本来对中国还没有恶感的加藤正二,在这种私人情绪下和后来接受的教育,对中国充满了憎恶。

加藤正二军校毕业,作为年轻的尉官在关东军服役之后。他就有幸得知了顾璐的消息。在陕西,顾璐作为“地方军阀”的高级军官,在中国小有名气。没几年,顾璐就成为了统一中国的干将。加藤作为关东军当中的激进份子,提拔的也很快。在东北战役前,成为了一名大队长。

但是,或许是在少年时代就留下的印象,顾璐那时候在加藤眼中太强大了。无论是文化还是武术,特别是顾璐在温文尔雅的举止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强烈自信。让少年加藤极为钦佩。

加藤之比顾璐小十岁,还在关东军当中得到特殊提拔,现在也不过是少佐。顾璐已经是上将,得知解放军统一了中国,加藤在心理的被压迫强烈很多。而叔叔加藤正清大佐指挥的华北派遣军的一个联队,在北京城下被顾璐麾下的部队包围歼灭,让加藤正二更是心情复杂。

在昨天的战斗当中,加藤第一次和共和国陆军交手,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关东军自诩训练精良,但是和面前的解放军相比,却没有丝毫优势可言。

一顿加藤前所未见的炮兵攻击,让所有日军都趴在战壕中不能抬头。地面建筑粉碎的飞翔在空中,偶尔落入日军战壕或者集结点的炮弹,掀出一蓬蓬人类的碎块。覆盖性炮击刚结束,日军的炮兵也发威了,解放军的炮兵和空军开始联手绞杀日本炮兵。加藤扶了扶刚才隐蔽的时候碰歪的军帽,举起望远镜,就看到好像对面有部队在进攻。那些部队进攻的正面更宽,行动更加迅速,用上了高倍望远镜,加藤才看到穿着迷彩服的解放军士兵依托了弹坑地面隐蔽物迅速向敌军阵地进攻。日军的重机枪火力点开始喷吐火焰,没多久就遭到了从天空而来的机枪扫射。更令加藤惊骇的是,那些飞机上还带着一种特别的武器,那是如同火焰的标枪一样从天而降的一种炸弹。准确度极高,一次攻击多数是三枚火箭弹齐下,杀伤范围不广,解决日军重机枪火力点却轻而易举。

日军的火力点遭到来自空中的攻击,很快就弱了下来,但是地面的解放军步兵们就更加活跃。他们如同水银泻地,对日军的阵地进行着猛烈攻击。在打开了进攻通道之后,人数上处于明显优势的解放军,就集中对其进行突破。这样训练有素的进攻下,日军的阵地就被一处处的沦陷了。

加藤无法忘记,一支突入日军阵线的解放军小部队,大概有一个班的兵力,因为冲得过于突前,被包围了。日军切断了这支部队的后路,一个不满员的中队力求围歼这支不足十人的小部队。一直被中国军队压制的日军,终于有活捉敌军的机会。这些勇敢的帝国士兵兴奋万分。

这支中国军队已经明知无法撤退,他们就地进行战斗。短短的三分钟内,他们就已经对占领的阵地进行重新挖掘,构建起适合自己作战的环形防御工事。接下来,日军疯狂的围攻这支部队,遭到了手雷,步枪,手枪等火力组织的反击。5分钟不到的战斗,日本军队伤亡了40多人。日军调动20门掷弹筒,猛烈对这支小部队射击。同时发动波状向心冲锋。付出重大伤亡后,日军终于冲进那支小部队构建的环形阵地,然后里面突然传来了几声猛烈的爆炸。

最后,带领手下突入解放军阵地的中队长变成了一具残破的尸体,被抬了回来。那支解放军小部队已经全部牺牲,最后的士兵引爆了捆在一起的手雷,又造成了日军十余人伤亡。

勇猛的敌人加藤不是没有见过,但是全军都是这种训练有素,视死如归的军队,加藤却从未见过。不仅如此,这个士兵的装备,也是超过加藤想象之外的。军用皮靴,中国人称为“牛仔布”的斜纹厚棉布军装,钢盔,皮质武装带,皮质绑腿,士兵除了步枪,刺刀,手枪,军用匕首之外,身上甚至还装备了指南针和怀表,纱布,止血粉这等物件。

加藤要面前的,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在两翼阵地被解放军攻克,后方援军遭到火炮和飞机的重大杀伤,不得不停止增援的时候。加藤不得不命令部下撤出阵地。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解放军开始包抄加藤的后路,再晚几分钟,想撤退都来不及。

但是加藤现在很清楚,锦州日军已经无路可退,不仅仅是锦州日军。或许是出于对顾璐先入为主的畏惧,加藤相信,现在整个东北的日军,也已经无路可退。

解放军自然不会考虑一个小小日军大队长的心情,所有进攻准备都已经完成,侦察机发回海上没有日军增援舰队的消息。常一文看了看手表,上午十点整。他高声喊道:“攻击!”

火箭炮部队再次对日军阵地进行了打击,在火箭炮落地的时候,加藤当时就被震昏过去。这样猛烈的火力,超出了日军的想象之外。日军构筑的工事根本不足以抵抗这样的炮火。在安装了爆破弹头的火箭弹发射完毕之后,下一波发射的就是重炮射击,火炮在日军阵地当中,硬生生辟出一条无人带来。解放军的进攻部队向着这条通道杀了进去。

机枪的扫射,大炮的轰鸣,飞机的尖利呼啸,都没有能够打扰蜷伏在战壕当中昏死过去的加藤正二。他是幸运的,不用亲眼看到日军被成片的消灭。解放军势如破竹,直接把日军防御阵地分割为两半。杀红了眼的解放军战士一面用走调的日语高喊:“缴枪不杀。”一面对着日军猛烈射击。

最后时刻的日军,从司令、警卫部队、还有残余的轻伤员组成的逆袭部队,高喊着“般哉!”冲到了解放军机枪前,机枪在最后一个日本士兵没有倒地前,始终在不断射击。

下午16时,锦州日军全军覆没,在包围锦州的时候,共和国工兵先头部队早已经进发,在抗联的协助下,确定安全路线,排除地雷。在锦州日军覆灭后,第一集团军的后续部队起营拔寨,向着下一个目标沈阳全速行军。

7月12日,解放军第一集团军先头部队强行军抵达沈阳,沈阳城的日军甚至还没有决定自己的移动方向。7月13日,解放军第四集团军兵抵长春城下。两个歼灭战从7月14日开始,7月17日结束。日本关东军除去哈尔滨日军之外,已经全军覆灭。与此同时,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骑兵部队挥师东进,在东北抗联的协助下,封锁了中朝边境。

7月20日,哈尔滨日军试图东逃,结果在被东北抗联的部队咬住了尾巴,第二天就被解放军第一集团军骑兵师堵住,全军覆灭。出逃的关东军驻哈尔滨部队,东逃途中,被共和国空军毫不间断的空袭打得连修阵地的时间都没有,在骑兵师的突袭下,溃散的一塌糊涂。

虽然最终彻底消灭关东军残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关东军10日内覆灭的消息,震惊了日本,震惊了世界。

无论日本怎么叫嚣要报复,共和国都不在意。反正日本也只会叫嚣而已。在朝鲜方向的日军,并不是准备进攻,而是玩命的修防线。日本政府的叫嚣,也没能让日本朝鲜驻军向解放军发射哪怕一枚挑衅用的炮弹。

1939年10月1日,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正式召开。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当国家主席太祖在天安门城楼高声说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广场上十万全副武装解放军齐声欢呼“万岁!”。据后住在北京城外的居民回忆,他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家听到那惊天动地的欢呼。

除了被检阅的部队之外,还有很多来自各地的官员,军人,党员,齐聚北京,他们在更远的地方观看开国盛典。军队开始欢呼的时候,这些共和国的中坚们一通开始欢呼,随着情绪的升温,不少人开始把手中的鲜花,军帽,或者能够扔起来的一切抛向天空。欢笑、泪水,都不足以表达此时的激动。

参与观礼的人大代表们,政协委员们,不少人激动的热泪盈眶。从1840到1939。一百年了,中国终于出现了一个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的政府。百年的耻辱终于划上句号。

解放军盛大的阅兵式进行的时候,在西看台上,几个人冷冷的看着雄壮的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墨三兄,听说你准备投靠土星共同体?”一个中年问旁边的同伴。

“不错,如此雄壮的国家,自然值得我效忠。”被称作墨三的中年人答道。

“只怕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先前说话的中年人低声嘲笑道。

“那些在主席台上的人,终将逝去。我们,我们的子女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等。什么都不为这个国家做,就妄图坐享其成。那里有这样的好事。”墨三中年微笑着答道。

先前说话的中年人听完,冷哼一声。再也不说话了。

第二部 扬帆东直下

上纲上线是一件性质可大可小,却又十分重要的事情。

收复东北,解放大陆地区之后,共和国宣布成立。整风运动不仅没有弱化,相反,以数倍的强度开始推行。

首先就是在中央的同志,开始了强化整风运动的行动。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各种工作多如牛毛。但是个部委的领导,带头开始接受整风学习。下面的同志自然也没有办法不参加。不过这样的整风会只搞了几次,就中央的同志们惊出一身冷汗。

会议上,马前卒对党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就是强化组织纪律。现在阶段,宁肯牺牲一定的效率,也绝对不能允许破坏组织纪律的情况发生。

在根据地时代,在解放战争时代,各地的负责人都有非常大的自由量裁权,不过陕西众出身的同志们整体素质较高,在处理事务的时候,还能够保证手腕和水平。更何况当时是军管时代,各地的情况还好处理。另外,当时的中国情况过于糟糕,解放之后,伴随着土改,很多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