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计就计!”樊梨花指了指外面,说道,“刘大人可以假意答应宇文花及的要求,把威定城暂且让给鲜卑人,却在城中布下引火之物,暗藏数百敢死之士,一把大火可定乾坤!但要快,必须拦住何稠的随从,不能让他们把消息传出去!”
    樊梨花是军户之女,她不仅自幼习武,还常听父亲讲那些军旅中的故事。她虽然没有读过兵书,久而久之,对行军布阵、兵韬战策却也能略知一二,有时甚至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子秋点了点头,说道:“刘某明白了,樊姑娘是让刘某去学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故事。”
    “诸葛亮火烧新野?”樊梨花诧异道,“我怎么没听说过有这回事。”
    “没有吗?兴许是我记错了。”刘子秋打了个哈哈,掩饰了自己的尴尬,话锋一转,却又说道,“樊姑娘的提议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刘某却不能这样做!”
    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刘子秋大多是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就会有大量虚构的成分,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火烧新野的故事也极有可能。不过,这倒给刘子秋提了个醒。且不说图木鲁、角里延等人,就是自愿留在西海的那六千二百名大隋将士,也以普通士兵和中下层军官为主。他们大多没有读过兵书,冲锋陷阵没问题,但要指挥作战,就抓瞎了。在后来的某个年代,《三国演义》曾经被一些农民出身的将领当作军事教课书来使用,那些通俗易懂的战争故事,完全可以运用到实战中去。刘子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写一本“盗版”的《三国演义》,来向自己的将士普及军事知识。
    樊梨花当然不知道刘子秋心里想的什么,但自己这么好的主意却不能被采纳,她还是很不服气,追问道:“为什么?”
    刘子秋摇了摇头,说道:“西海族的老老少少信任我,推举我做了他们的首领,我就有责任保护他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拥有一座城池,族人们就更容易挨过漫长的寒冬。樊姑娘,你知道在西海这里,修建一座城池有多困难吗?这座威定城,只怕花费了鲜卑人几十年的心血,刘某又岂能一烧了之!”
    樊梨花见刘子秋语气坚决,也不再相劝,叹了口气走出了书房。
    书房外面,吉仁泰和达愣都已经不知去向,唯有文昊站在那里,一脸笑意地说道:“樊姑娘,你的身体尚未痊愈,还是让文某送你回去休息吧。”
    文昊被刘子秋视为兄弟,当然可以随意出入府衙。但现在是士兵晨练的时候,他本该出现在校场,却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樊梨花当然不知道这是刘子秋的刻意安排,没好气地说道:“本姑娘去哪里,用不着你管!”

第66章 攻克她(七更)
    每次见到文昊,樊梨花总有股怪怪的感觉。
    那天,樊梨花是被文昊横担在鞍鞒上带回威定城的。战马奔驰,一路颠簸,两个人就难免有些身体接触,而且会异常亲密。再后来,樊梨花更是被文昊抱进抱出。虽然当时樊梨花正处在半昏迷状态,却也不可能全无知觉。长这么大,除了她的父亲,再没有一个男人与她有过如此亲密的接触,就连杨广都不曾有过。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令樊梨花意外,眼前这个粗手粗脚的大男人,居然能够熬出香喷喷的小米粥,一勺一勺地喂她吃下。也正是有了文昊的悉心呵护,樊梨花的伤势才能恢复得这么快。
    只是,从被选进西苑的那天起,樊梨花就把自己视为杨广的女人。虽然明知文昊对她的情意,她还是不假辞色。
    尽管遭了冷遇,文昊却浑如不觉,依旧笑容可掬地说道:“樊姑娘,你看文某给你带来了什么?”
    不知什么时候,文昊的手上已经多了个鸟笼,笼中一只长着五彩羽毛的小鸟正在啾啾地鸣叫。
    樊梨花脸上异样的神采一闪而逝,转瞬又恢复了冰山般的冷艳,淡淡地说道:“这,哪来的?”
    文昊感觉出樊梨花态度的微小变化,心头一喜,说道:“这是文某在西海湖那边捉来,专门送给樊姑娘的。”
    其实,刘子秋一直在帮助文昊创造与樊梨花单独相处的机会,结果好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进展,令刘子秋彻底无语。昨天晚上,刘子秋特意把文昊叫过来面授机宜,告诉他要动动脑筋,比如送送花什么的。刘子秋也不是泡妞的高手,但看过电影、电视,总知道一些小手段,点拨文昊一下还是行的。文昊果然大清早便出了城,只是冰雪尚未消融,花儿自然无处可寻。还好文昊知道变通,在西海湖边捉住一只不知道的漂亮小鸟,没想到却勾起了樊梨花的心思。
    初入西苑的时候,樊梨花便做了迎晖院的主事夫人,带着一众美人儿整日歌舞弹唱,日子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她既执掌迎晖院,派入院中的各样物件自然先由她拣选。这些物件包括各种用具、衣服、首饰、乐器,也包括一些宠物。宠物种类很多,有狸猫,有小猎犬,有小松鼠,当然也少不了各色鸟儿。樊梨花当时挑了一对比眼前这只还要漂亮许多的金丝雀,每天练完剑便拿着鸟食坐在窗前逗鸟玩,成了她最大的乐趣,直到后面阴差阳错成了御前侍卫。
    看到眼前这只鸟儿,樊梨花仿佛又回到了迎晖院中,神情一阵恍惚。忽然。樊梨花叹了口气,伸手轻轻一拨,竟打开了笼门。那只小鸟窥见空隙,扑愣了两下便振翅飞上蓝天,转眼变成一只小黑点,越来越远。
    文昊微微一怔,说道:“樊姑娘,你怎么把它给放了?”
    说实话,他捉这只小鸟可费了不少心思,就这样给放跑了,多少有点不舍。
    樊梨花幽幽地说道:“文将军有所不知,关在笼子里的鸟就好比进了宫苑的女人,看似衣食无忧、风光无限,心里又何曾真的开心过?你看这只鸟儿,如今自由自在,那才是它真正想过的日子。未请求将军便擅作主张,将军勿怪。”
    “不怪,不怪!”文昊连连摆手道,“这只鸟儿本来就是文某送给姑娘的,如何处置,自然由姑娘作主。”
    能够听到樊梨花说出这样一大段心里话,文昊早就乐不可支,哪里还会在乎一只鸟儿。
    放走了这只鸟儿,樊梨花的心情仿佛好了许多,虽然依旧没有笑容,却已经不似原先那般冰冷。她盯着文昊手中的鸟笼看了两眼,说道:“这只鸟笼是刘大人给你的吧。”
    威定城中现在几乎没有商铺,匆忙之间哪里能买到鸟笼?应该只有这座昔日的吐谷浑王宫里才有。樊梨花虽然喜欢舞刀弄枪,终究是个女人,女人的感觉总是比较敏锐。刘子秋让一个大男人来照顾她,用意明显不过。樊梨花能够猜出来刘子秋在撮合她与文昊两个,但她还想通过鸟笼的来源再证实一下。
    文昊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是我自己编的。”
    “你编的!”樊梨花一双俏眼瞪得溜圆,不可思议地看着面前的“武夫”。对,在樊梨花心目中,文昊就只是个武夫。
    “小时候家里穷,”文昊见樊梨花不信,连忙解释道,“每到夏天,我就会捉些蝈蝈到集市上去卖,贴补家用。不过,以前编的都是蝈蝈笼子,编鸟笼还是头一回。编得不好看,叫姑娘见笑了。”
    其实,樊家和文家一样,都是军户。军户的日子比普通百姓稍好一些,却也属于社会的底层,遇到灾荒年景,一样食不裹腹。小时候每到夏天,樊梨花就会捡些蝉蜕去药铺换钱,和文昊是何等的相似。
    想起儿时的情景,樊梨花脸上竟有了淡淡的笑意,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温柔了一些:“将军过谦了,我看编得挺好。不知道将军可肯把这只鸟笼送给我?”
    这么多天来,樊梨花还是第一次对文昊露出笑脸,文昊双手将鸟笼呈过去,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这,这本来就是为姑娘准备的,当,当然要送给姑娘了。”
    看到文昊局促的模样,樊梨花心头一甜,但很快,她脸上的神情又黯然下来,接过鸟笼默不作声地朝自己的住处走了过去。其实,樊梨花和文昊现在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这也是刘子秋为了让他们多接触而特意安排的。只是见到樊梨花的脸上重又恢复冰冷,刚刚还满怀喜悦的文昊不禁有些泄气,竟忘了追过去。
    刘子秋忽然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笑着问道:“文昊,才遇到这么一点点挫折,就灰心了?”
    刚才文昊和樊梨花在书房门口说话的时候,刘子秋一直躲在里面偷听,以他过来人的经验,这件事已经很有戏了,自然要继续给文昊打打气,鼓鼓劲。
    “主公,唉。”文昊摇头叹息。
    刘子秋板起脸来说道:“文昊,刘某交代你去攻打一座城池,你屡攻不克,会怎么样?”
    “啊?”文昊一愣,旋即挺起胸膛说道,“文某就是豁出命去,也要帮主公将城池夺下!”
    刘子秋呵呵笑道:“这就对了。樊姑娘就是摆在你面前的一座城池,你有没有信心攻克她!”
    “有!”
    “那你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点追上去!”
    ……
    日上三竿,王桂枝伸了个懒腰,轻轻倚在榻上,朝窗外望去,忽然便看见湖面上有个粉红色的东西随着波涛上下飘荡,好像是个人影。王桂枝大吃一惊,连声喊道:“不好了,又有人落水了,快救人!”
    经过最初几天的慌乱以后,既没有人被送去出家,也没有人被当作礼物赏赐给功臣将士,上林西苑已经逐渐恢复了平静。但是这种平静只是表面上的,大家的心里却越发没底。不知道什么人传出的消息,绮阴院逃走的美人和翠华院逃走的洒扫宫女,都是从水路逃掉的。于是,一些略通水性的女子便动起了心思,也想从水路逃出苑去。
    但冰冷的湖水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这两天,已经有一位美人和四位宫女淹死在湖中,结果还是有人前赴后继。
    闻讯赶来的太监、宫女手忙脚乱地撑过船去,把那名女子捞上来,却已气绝多时。
    从衣着看,这次淹死的又是一位美人,只是还不清楚是哪一院的。不过,和前面淹死的几位一样,这位美人临死前,手上仍然紧紧攥着一个包袱。包袱沉甸甸的,大概塞满了金银细软。王桂枝暗自摇头,如果不是贪图这些钱财,或许她们还真能从水路逃出苑去了。人为财死,的确是一点不假。
    杨杲还未满周岁,坐在大殿上呆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又哭又闹,早朝其实已经毫无意义。反正大权现在都被李渊掌握了,李渊索性在宫外另寻了一个议事的地方。朱雀大街上有座豪华的府邸,那里本是杨家的一处别院,如今已经被朝廷没收,空着也是空着,李渊便选定了这里。现在,群臣都聚集在这里,商量着如何处置西苑中发生的事情。
    高士廉沉吟道:“宫女投湖是假,想要逃出苑外是真。如今先帝已殇,新皇尚幼,何不将西苑的美人、宫女尽皆遣散,发放宁家,自然不会再有投湖事件发生。”
    裴寂素知李渊心意,捋须笑道:“高大人此言差矣,西苑虽然不是皇宫,但里面的美人、宫女也是皇家之人,若是将她们发放宁家,皇家体面何存?要想让西苑的宫女和美人们不再投湖,唯有修建水闸,断了她们的念想。先帝当年颇有先见之明,曾经提出在上林西苑修建几座水闸,只是后来因为要同时修建永济渠和江南运河,工匠人手不足,这才暂缓。如今永济渠、江南运河皆已畅通,李大人何不复召工匠,修建水闸?”

第67章 惹出祸端
    李渊抚掌道:“对啊!裴大人言之有理,高大人,这件事就交给你吧!”
    修建水闸应该由工部负责,而高士廉却是吏部尚书,这件事原本与他无关,但李渊却偏偏将这件事交给了他。其实,李渊这样安排,还有另外的用意。与刘文静和裴寂不同,高士廉并非李渊的亲信。尽管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已经定下亲事,两家从此便是亲戚,但李渊还是决定再试探他一下。
    刚才高士廉所提建议其实与李渊心中的想法相左,现在李渊把修建水闸的事情交给高士廉,如果高士廉能够认真履职,那就说明高士廉是真心投靠他李渊的,否则便难说了。
    上林西苑几千名佳丽,再加上许多太监和外面的守卫,每日所费不知枚几。再加上大敌当前,还要把有限的财力、人力花到修建水闸上,这种做法高士廉实在不敢苟同。但高士廉也是聪明人,自然能够猜出李渊的想法,也只得点头应承,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中。
    高府前院中,李世民正和长孙无忌兄妹蹴鞠游戏。力大无穷的李玄霸却并没有上场,而是站在一旁充当观众。见到高士廉回来,几个孩子都迎上前行礼,唯有李玄霸依然神情木讷地站在那里。若是平日,高士廉肯定要拉着几个孩子叙谈一番,但他今天的情绪明显不高,只轻轻点了点头,便朝厅堂走去。
    在几个孩子当中,长孙无忌年纪最长,也最为成熟。他觉察出高士廉的异样,赶紧跟了进去,问道:“舅父,你莫非碰到了什么难决之事?”
    高士廉对自己这个外甥最为看重,倒没有丝毫隐瞒,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然后问道:“无忌,如果碰上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置?”
    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其实舅父的建议最符合当前的局势,但李大人这样决定,也肯定有他的原因,舅父也不宜违拗他的意思。只是现在修建水闸,确实费钱费力,于国无益。要想阻止宫女出逃,何不另想他策?”
    高士廉皱眉道:“舅舅也想过,除了多派守卫,似乎别无他法。无忌,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正在这时,那只皮球忽然从院子里滚了进来,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争着来抢。长孙无忌忽然心中一动,有了主意,拱手说道:“回舅父,无忌想到一个办法。”
    “噢,快说!”高士廉兴奋得站了起来。
    长孙无忌说道:“可以在水道上设置几面渔网,渔网上挂着铜铃。若是有人想从水路进出,必然会触发铜铃……”
    高士廉大喜道:“渔网挂上铜铃,所费无几,一两日之内即可完成,同时还可以断了宫女出逃的念头,果然是个好办法!无忌,舅舅没有看错你,他日必成大器!”
    长孙无垢刚刚弯腰去捡那只皮球,听了高士廉和长孙无忌的对话,忽然站了起来,说道:“不羞,不羞,这可不是哥哥想出来的法子,我知道这个法子是他从哪里偷来的。”
    长孙无忌脸一红,将那日从江南返回洛阳,路遇水寇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到精彩处,高士廉忍不住连声叫绝,说道:“想不到那位姓刘的壮士身手如此了得,如果能为朝廷所用,当为天下万民之幸事!”
    “子秋大哥哥不仅身手好,还很讲信用呢。你们看,”长孙无垢转回头,却发现皮球已经被李世民捡去了,顿时不悦起来,大声嚷嚷道,“把球还给我!那是子秋大哥哥专门做了送给我的,街市上可买不到这么好的皮球。”
    虽然定了亲,但长孙无垢还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当然不会因为李世民是自己未来的丈夫就不敢违拗他。
    李世民却比长孙无垢懂事得多,乖乖地把皮球放下,说道:“难怪这只球踢起来非常舒服,原来和街市上卖的不同。”
    高士廉皱了皱眉头,刚想喝叱长孙无垢休要无礼,就听仍然呆在院子里的李玄霸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
    李世民神色顿时慌乱起来,连连拱手说道:“高大人、无忌兄长,弟弟他大概染了些风寒,世民需要赶紧带他回府医治,不敢久留,就此告辞!”
    高士廉看着这对孪生兄弟的背影,满腹狐疑,李家这位神童大力士,好端端的怎么就染上风寒了呢?
    ……
    却说韩世谔一行搭乘张三的客船,沿着运河一路南下,走了整整十天,倒也顺风顺水,眼看着就要抵达江都。运河两岸,杨柳飘飘,鸟语花香,景色甚是宜人。这些天,为了防止在人前露面,侯苏苏与陈芳菱一直都躲在船舱里。如今离洛阳越来越远,也不用再担心会有人查问她们的来历,一对丽人儿终于可以走上船头,欣赏起沿途的美景。
    忽然,岸边的杨柳后面黑影一闪而没。
    韩世谔始终保持着警觉,何况两个美人儿都在船头,他顿时起了疑心,问道:“船家,你可曾看见那边有些蹊跷?”
    尽管张三把自己吹嘘成了万人敌,但韩世谔、韩忠都是习武之人,又怎么会看不出他根本不通武艺?不仅张三,这船上的水手纵有几个会武的,也是稀松平常,如果有水寇来袭,恐怕还得靠他们自己。
    正在船头整理缆绳的一名水手抬头朝岸上看了看,笑道:“客官好眼力,果然不似良善之辈,大概是附近的贼寇看上了二位娘子的美貌。要照小人说,客官就不该让二位娘子出来抛头露面。不过,客官也不用担心,敢抢咱们长山车马行的水寇,只怕还没出世呢。”
    韩世谔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