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风韵-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不知当时是何种景象,军中征人子女也能随意买卖?”县尉把话转开,态度明显地变化。

    “还不是胡三那个泼皮破落户,竟然买卖自家的外甥,简直猪狗不如。”班头也是了解的,脸色呈现出浓浓的厌恶。

    “真不是东西,这厮还在班房关押?”县尉扶着胡须道。

    “他和贾六子都在。”班头小心翼翼地道。

    “公然贩卖征人子嗣,已然构成重罪,我看可以禀明知县县尉相公,至于贾六子那个泼皮,你看着打几板子。”县尉说着话,目光又转向李易,淡淡地笑道:“道长,孙家血案太诡异了,道长又是恰逢其时,有何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县尉相公见外了,我心坦荡,自然不会有任何误会。”李易见县尉服软,自然乐得做好人。

    “那就好,只能委屈道长在县衙班房,此事还要知县县尉相公过问,才能决定道长去留。”县尉总算说出了目的,要说刚才是强行押下,现在是委婉的留下,其实并没有区别。

    李易稍加思量,权衡现在的形势利弊,总体说对他不太有利,只是现在局部对他有利,坚持下去未尝没有胜算。再说,就算你不同意留下,还能走出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导致双方再次翻脸。

    县尉见李易犹豫不决,目光又变的阴沉,暗骂对方不识抬举,还真以为自己对他客气,那不是看在南县尉相公的面上。

    班头也是个机灵人,见气氛又有些凝固,急忙道:“县尉相公也是秉公办事,道长还要避嫌才是。”

    这话说的相当有水平,李易相当惊讶地看了眼班头,既维护了县尉的脸面,又给了他下来的台阶,隐隐还有某种威胁,告知他现在不得不屈从的缘由。

    他是嘎然而笑,既然决定来县衙,他就没想着直接回去,当下道:“自然要配合官府才是。”

    县尉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转首对班头道:“那就带道长下去,安顿下来再细问。”

    细问?李易真不知该说什么,告辞了县尉出来,才对带路的班头道:“节级,孙家血案竟会如此轰动?”

    “那可不是,这种灭门血案很少发生,就算有也是小门小户,孙家怎么说也是西水门的大家族,连建康府也被惊动了,知县和县尉县尉相公很为难啊!”班头倒是说的透彻。

    李易默默颔首,暗道事情有点不好办了,昨夜闹腾的动静太大,搞不好还真有些麻烦。

    “其实,道长也不用担心,虽说你有嫌疑,那也并非生死仇恨,现在我倒是觉得是江湖盗匪所为。”班头颇为和善,主动解释道:“自从李贼背叛家国,江北的判匪残部有人不甘心,都落草为匪,说不得是他们干的。”

    李易心下微动,班头说的方向能利用倒是不错,连南霁云也被残匪袭扰,人家打劫个江宁县大户,也没有太大奇怪。不过,班头也就是这样说,没有几人会信残匪劫掠,这可是陪都建康府,要被人闹到城里,天下岂不是大乱了?

    “道长,班房有间颇为干净的房子,还要委屈道长了。”班头颇为热心地道。

    “有劳节级了。”李易看左右无人,从顺袋里掏出一块不大的银锭子,悄悄给班头塞了过去,不能让别人白献殷勤。

    就在刘斐忙活的时候,老二刘斑兴匆匆来找刘斖,中年文士恰好在场。

    “大哥,好事啊!西水门孙家被灭门,那泼道被江宁县带走,老三正在托人营救。”刘斑没有避讳中年文士,那可是刘斑的心腹狗头军师。

    “嗯。”刘斖瞥了眼中年文士,不在意地点了点头。

    中年文士眉头一挑,这草包还当是新鲜事,他们早就知道了,刚刚都商量了,这厮才赶过来,看来大官人的对手,的确非三官人莫属。

    “大哥,这可是大好的机会,咱们决不能放过。”刘斑哪里知道自己实际就是个傻鸟,心里还打着小九九。

    “你想怎样?”刘斖不咸不淡地道。

    (本章完)

第90章 刘斐的态度() 
“只要能坐实泼道杀人,老三岂不是。。。。。”刘斑语留半截,自以为是地笑了,在他看来利用道士打击刘斐,就能少了个强力对手,至于兄弟亲情不过是虚妄,家主才是正道理。

    蠢货,刘斖眼角闪过不屑,并没有去回答,应该说不想拉低智商。其实,刘斑最应该做的是联合刘斐,两人共同来对付他,而不是想要利用他搞倒刘斐,这样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像是汉末三国,面对最强大的曹家势力,孙家和刘家合则利、分则亡同样的道理。

    中年文士也是目光鄙夷,却面带和蔼地笑容,温声道:“二官人,泼道是凶悍不假,却还没有能力灭孙家,官府也不能冤枉人不是。就算是要强加罪名,岂不是把刘家陷进去?到时候左右不是人。”

    “哦,我倒是没有想到,又平白奈何不了老三。”刘斑无不遗憾摇头叹息,似乎对失去机会遗憾,说实在的他也不相信,区区小道士能够。

    “好了,你回去待着,不要生出事端。”刘斖淡淡地道。

    “也罢,我先去了。”刘斑见刘斖很不上心,憋着心里的气就走,连最基本的礼节也没有了。

    “大官人。。。。”中年文士见刘斑出去,脸色很不悦地道。

    “哎,这小子想让我出头,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可惜太天真了。”刘斖面带不屑地道。

    “二官人志大才疏,心有余而力不足,却不知大官人如何打算?”中年文士目光如炬,似笑非笑地盯着刘斖。

    “呵呵,此事我可是置身之外,家和万事兴啊!”刘斖语气悠然地道。

    “大官人仁厚,二官人却不会听进去,可惜一番苦心啊!”中年文士常常叹息,那是悲天悯人的表情。

    刘斖嘴角轻轻抽缩,还是保持温文尔雅的淡定,笑眯眯地道:“准备给老二收拾烂摊子,如何?”

    “遵命。”中年文士眯着眼,发出会心地笑容。

    却说,刘斐有听了张二牛回来禀报,直接拍了桌子。

    原来,他没有通过担任推官的叔父,而是直接找了好友,时任建康府刑曹参军左良璧,哪想到人家委婉地拒绝帮忙,理由说是很合理,灭门血案太大,已经惊动了知府,任谁都不敢轻易介入江宁县办案。

    不过,他还是去了刘明骏那里,实在没有办法,叔父好歹是建康府大员,比找那些小鱼小虾有用的多。当然,他并没有放弃那些小鬼,要知道某种程度上,这些人帮不了大忙,却能干些鸡鸣狗跳的事,甚至能够拖后腿,有些还或不可缺。

    刘明骏对李易并无好感,这北方来的道士简直太猖狂,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简直和那群猪样胡虏无二。

    “二叔,妙虚道长对小侄有救命之恩,还请二叔相助。”刘斐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知道二叔对大哥颇为欣赏,只能硬着头皮求情。

    “老三啊!不过是个野道,不值得你劳心费神。”刘明骏扶着胡须,相当的不在意,他对李易的印象并不好。

    刘斐相当的无奈,苦笑道:“小侄野明白道理,却不能不弃恩人于不顾。”

    刘明骏目光闪烁,看着刘斐有了些许波动,嘴上却说道:“这可是灭门血案,连知府相公也惊动了。”

    刘斐心念一动,暗道刘明骏有了松动,看来还真有些门道,急忙道:“妙虚道长是有道真修,更是神宵北方道统真传,绝不会做下为非作歹之事,还望二叔明见。”他着重点了神宵道,就是希望刘明骏重视起来,毕竟道门还是有实力的。

    “人心隔肚皮啊!老三,你还是见识太少,要多跟大哥学学人情。”刘明骏淡淡地道。

    那是个伪君子,满肚子男盗女娼,刘斐心下腹诽不已,嘴上不得不说道:“小侄见识浅薄,却知道妙虚道长绝无可能,除非是天上的仙真,或是上百盗匪出动,哪有悄然无息在城里灭门的能耐。”

    “这话倒是真的,只是那道士就没有同党?”刘明骏到底是老头子,考虑的比较深。

    刘斐摇头苦笑,低声道:“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明白,他是跟随徐敏子太尉南下,又被南世伯作保跟随护卫,杀退了几波贼寇,孤身一人千里东下,哪里有什么同党。”

    “不得不防啊!”刘明骏依旧不松口。

    “妙虚道长应南世伯之约,是要去临安的,届时小侄也想跟随前往,顺便可以看看海陆买卖。”刘斐横下心,毫不犹豫地说了出来,旋即就盯着刘明骏看。

    刘明骏何等的老油子,立即听出刘斐放弃家主继承人争夺,这可是最大的让步,只是为了某个道士?他是看好刘斖不假,却对老三也不反感,只是认为老大合适成为家主,老三还是挺有商人天份的。

    按照他的设想,老大成为家主入仕途,老三自然把家族买卖接手,两兄弟同为奥援。

    他目光复杂地看着刘斐,沉声道:“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你还是老实待在建康。”

    “还请二叔主持公道。”刘斐并没有回答,反倒是坚持己见,态度相当的坚决。

    刘明骏摇了摇头,眼看刘斐坚决的态度,实在不明白侄子中了哪门子风,竟然为了个野道放弃继承人。

    不过,想想也不是坏事,家族内部竞争是必须的,只是两位哥的竞争太激烈了,这就不是他想看到,刘斐既然主动退出也是好事,至少不用家族头疼了,当下温声道:“算了,你先回去吧!要不是道士做的,官府自然不会冤枉人,至于你还要学学大哥,遇到事情要沉住气。”

    刘斐也是聪明人,立即明白刘明骏算半个答应,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他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心下不免叹息,代价实在有些大,也不知犯了那么门子昏,竟然说出放弃家主继承人竞争的话,或许是话赶话,只是说了出来不容易改变,难免有些不舒坦的后悔。

    (本章完)

第91章 各色交易() 
怎么会说这种话?再看到李易这家伙,也不值得放弃家主的竞争,真是犯了太岁了!

    先不说刘斐跑关系,却说天色渐渐晚了,李易在班房管辖的牢房里,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享受,晚饭竟然是粗鄙的小米,菜品就是两根腌萝卜,隐隐还有些许馊味,猪都不吃这些东西。

    “看来,外面情况有些变了。”他看着这些饭菜,心里跟明镜一样。

    外面,刘斑赫然在县尉的私宅,他的目的相当的明确,那就是无论李易是不是凶手,他都要给对方加点料,进而间接打击刘斐。没有说动老大,他并没有太在意,既然刘斖不愿掺和,至少他认为对方不愿,那就想办法创在条件,只要看到打击老三的机会,他不相信老大不会出手。

    如此,两虎相争他就能从中得利,这并非他能想出来的主意,自然是背后的人出的主意。

    县尉得知到了别人不知的秘密,当然真假水平就两说了,反正李易和南霁云并非关系密切,人家甚至没有下船就南下,而且这道士似乎得罪刘家的老大,两个消息加起来就让人回味了,他渐渐地有了倾向。

    张二牛出现在班房,肉痛地塞给了班头几块银子,才被吩咐抓紧时间见李易,哎,这年头行贿不是会子就是金银,铜钱拿出来不要说重,那也丢不起人不是。

    “道长还要稳住,三官人正在打点,说不得很快就能出去,千万不要承认孙家事。”张二牛仔细地叮嘱,似乎又想起什么,低声道:“三官人不便前来,还望道长见谅。”

    “多谢。”李易并不太乐观,先不说大家族的内斗,那两位岂不能利用好机会打压,就算不交代他也会咬紧牙关,这可不是寻常的鸡鸣狗跳。

    “小人不能待太长时间,道长还有没有交代的事情?”张二牛左右看看低声道。

    “让你家三官人看看徐家小娘子,她要是愿意就好生收留,我这里没什么可说的。”李易并不担心自己,不过是意志的较量,血案闹的挺大也有好处,当政者不可能随意操作,这就给了他坚持的空间。

    张二牛无语点头,都这样子了还惦记徐家小娘子,他却不知怎样去说,又听李易说道:“还有徐家大娘子的后事,烦劳你给操办,那些法事用度,等我出去再给你结算。”

    “道长不用客气,这是三官人吩咐的,小人自然会尽力操办。”张二牛只能点头,他哪里敢要李易的钱。

    “最后,带你你家三官人一句话,就说任他风高浪急,我自含笑凭栏,记住了?”

    “记住了,道长放心,小人定然带到。”

    待张二牛出去,班头却进来了,看向李易的目光有些躲闪,不好意思地笑道:“道长,可曾习惯?”

    “习惯?节级说呢?”李易瞥了眼班头冷笑道。

    “没办法的事情,上面。”班头放低了声音,手指指了指房顶,摇头道:“我们也有难处,还望道长体谅。”

    “呵呵,节级说笑了,谁又能没有难处,却不知何时能抓住凶徒,贫道还得南下太乙宫。”李易毫不在意地道,班头的做法他能理解,并没有任何怪罪的意思。

    “哦。”班头没想到李易通情达理,再看对方目光清澈,绝非那种违心之言,苦笑道:“此事很大,相信各位大人也会谨慎,道长不要太过担心。”

    “我又没做过亏心事,有什么可担心的?”李易脸色甚是不屑,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算宰了孙家父子,从良心上也没有愧疚。先不说徐慧娘的惨死,单从孙家在西水门无恶不作,鱼肉乡里,灭门完全是咎由自取,何况他只是斩杀首恶,其他事都是被孙家恶奴干的,管他鸟事啊!

    “那就好,道长先休息,在下还有事要办。”班头也无心留下,急匆匆地告辞而去。

    李易在昏暗如豆的油灯灯光下,盘腿坐在稻草木板上,仔细回味风向的变化,心下算计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一一做了对比性策略,认为自己被发现可能性并不算大。

    关键是,有可能被刘斖和刘斑利用,成为大家族内斗的牺牲品,这不是没有可能,而是现实存在的现实,搞不好比那些打劫孙家的护院家奴的下场害惨。

    想了很久很累,不知不觉倦怠的睡了过去,全然不知夜间各色活动的你来我往,那些利益纠葛会把他置于何地?都不是他能左右的了,唯一做的只是咬死口。

    第二天,他就早早被叫了起来,似乎是班头的愧疚,竟然给了他洗漱的水和用具,连早饭也好了许多,竟然有饼子和两碟小菜,消停好了就被带到大堂。

    县尉只是坐在了左侧,正中坐着的是穿青袍的中年人,脸倒是长的方正,有着三缕美髯,看起来就是读书人。

    两侧站着八九名皂衣公人,个个手持杀威棒,要上系着曲刀,身后就是各色刑具,端地杀气腾腾地模样。当然,少不了一名师爷打扮的人物,那是专门记录案子的书案,整个就是老学究模样。

    “妙虚,见了知县相公,还不见礼。”县尉见李易上来并不行礼,不失时机地打压一番,出出昨个太宽厚的气。

    “贫道神宵道妙虚,见过知县大人。”李易并没有矜持,却只是打了个稽首,不要说这年月没有跪拜的大礼,道士见了官更不用见礼,要是罪囚就另当别论了。

    “道长不必多礼,本县请道长问话,只要西水门孙家惨案。”知县说话颇有客气,没有把李易定位在嫌犯上。

    李易却心下倏然,这位温文尔雅的知县不简单,别看客客气气的,实际是暗含杀机,为何没把他当成嫌疑,还要来问孙家惨案?分明是暗有所指。

    他稍加酝酿情绪,平静地道:“不知知县相公有何事询问?”

    “听说,道长是华阴神宵道清虚山居道人,为何要弃观南下?”知县看着李易,态度是相当的温和。

    李易眼角深处闪过一道寒光,温和的脸色稍显僵硬,好毒辣的问题啊!

    (本章完)

第92章 知县的审问() 
这句话可以多重理解,可以说是直接给他设个套,回答不好的话,甚至会被以来历不详居心叵测拿下,届时人家想怎么炮制你,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知县相公饱读诗书,想必知晓终南捷径,更兼蒙古蛮族残暴,北方生民十不存一,道观也毁于战火,贫道只能千里迢迢,去太乙宫求取真道,却不想竟然横生波折。”他回答的也很到位,你不是下套吗?那我就将计就计,承认自己躲避战乱南下,更承认自己想要博取富贵,真实的不能再真了,你就是想说功利心思,那也会把先贤骂了大半。

    有时候,大家明白就行了,你要说出来那就挑战了规则。

    知县惊讶地看了眼李易,想过对方很多的狡辩,却没想到人家诚实的要命,连终南捷径都说出来,毫不掩饰想要讨个好的前程,还让他能说什么?

    县尉见知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