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风韵-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素素轻轻颔首,有几分犹豫地道:“二姐,有些事,不知可曾方便?”

    “好啊!”南玥经历何曾的丰富,自然看出宫素素心思。

    两人来到幽静的小花园,他们都是府邸的常客,仆人也不会来过问。

    宫素素似乎是难以启齿,俏脸也是犹豫不决,不知怎样说出话来。

    倒是南玥心里敞亮,有些事情既然想开了,那就不能退让,这可是关乎自身终身的大事,不想争也得争,当下悠悠地道:“说来还是精巧,官人那天和我去夜市,妹子。。。。。”

    欲言又止,似乎含有三分羞涩。

    宫素素却听得入五雷轰顶,那张俏脸煞白无色,大大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几乎不敢相信地捂着嘴。

    “妹子,你这是怎么了,是否昨夜没有安歇好?”南玥心下也很难受,毕竟跟宫素素之间也是手帕交,用心计实在是于心不忍,却又不得不如此。

    “哦,二姐,不是。。。。。。只是、只是想些别的事情。”宫素素猛然觉醒,却又是心乱如麻,不知怎样说才好。

    看南玥的神态语气,还有李易不曾说过的过往,再联想到自己的疑惑,分明是双方述说了真情,那她又算得了什么?难道李易和他只有同门情谊不成?心似乎有点痛。

    “怎么了,真是不舒然?”南玥的心很不好受,却依旧强忍着内心的折磨,面带温柔地询问。

    “忽然想起道观还有些事,二姐。。。。。。”宫素素似乎恢复了正常,说话也顺畅了许多,只是美眸焦虑哀伤犹在。

    “哦,我陪妹子回去。”

    “不用了,二姐还是去忙。”

    宫素素神色恍惚而去,南玥却久久凝视空无的前方,脸色却由复杂逐渐变的平静,盏茶的功夫轻轻叹息,甩下袍袖转身轻盈而去。

    李易对这些并不知晓,他是讲究效率的,‘四川路农田暂行条例’、‘四川路盐铁暂行条例’、‘四川路工商暂行条例’、‘四川马政暂行条例’已然制定完毕,就要选择成@都府、潼川府实施,工商条例更是直接全路实施。

    且军制早已实施,五大都统制司进行了扩编,与其它条例不同的是,新军制实施得到全军将校拥护,几乎没有反对声音。其实,反对才是笑话,军制改变中有划定各级将校俸禄,有更多的官职可供他们争取,无形中扩宽他们仕途道路,谁还傻不啦叽地反对。

    再说了,军中中坚力量,无不出自拱辰军,那可是随李易出生入死的原从,是人都有欲望,尤其是武人更希望追随明主,建功立业,标榜青史。

    无论是士人还是武人,都看出五大条例的横空出世,代表着李易与朝廷的背离,文人尚有许多犹豫,虽说有良禽择木而息,忠于朝而非君的思想,但毕竟赵家优容士人二百余年,在读书人心目中,早就形成集英殿唱名的荣耀,不是朝夕可以更改。

    他们不如受压抑武人的直接,李易也在刻意提高武人地位,更得到武人的拥护,这也是他们忌惮所在。

    李易深蕴士人之心,他也没有过份强逼士人,只要你不给我公开捣蛋就成,是官吏老老实实治理地方,是闲散士人,你骂骂人可以,在小报上论是非可以,但绝不可交通朝廷,还散布出消息,凡是过类省试的士人,均可委任地方官职。

    书院也已经搞好了,基本上是现成的地方,不过是修修补补。当然,这也仅仅是权宜之计,更大的书院正在建设中,就在成都府华阳县城南面,紧靠着岷水河畔,规模还是相当庞大的,代表了他对读书的重视,显然是某种信号。

    他并未直接面向士人招学子,第一批学子选拔,是在因战乱失去家人的孤儿,或是流民家庭的子女。

    这些孤儿年幼,让仍流落民间是很悲惨的,既然有了自己的地盘,也有了收拢经验,不再选择纳入军中,而是放在各县小学校,或是直接选入书院,便于灌输自己的思想。

    同时,也给那些士人隐晦地告诫,别以为非得依靠你们,人才也可以自己培养,更是占据了大义的高峰,让你也说不出话来,儒家取仁义,你总不能占流离失所百姓的便宜,至少拿不到明面上来说。

    当然,书院也不是仅仅一个书院,它具有半官方性质,李易多方号召募集钱财,购置四周土地百倾,作为书院助学所用,土地属书院所有,任何人无权进行买卖,可以租赁给农户耕种,收取租金。

    其中一笔仅次于官方投资,来的是非常神秘,甚至无人知道是谁。

    (本章完)

第640章 刘胖子来了() 
    李易非常重视书院建设,他亲自题名“岷水”书院,取义“上善若水、利为民生”寓意,希望学子们能够成为有用之人,而不是埋苦读的书呆子,书院设置经义、诗赋、博物、格物、算、天文等堂斋,也算是门类比较齐。

    第一期生员孤儿和流民子弟占了很多,共计一千二百学子,有九百余人是孤儿和流民子弟,其他的学子并不多,军人子女比例较大,第一批土地半数给予流民耕种。

    规定的也特别宽松,年必须上缴四成的收入,用于抵消官府给予的耕牛和工具,从第二年开始按照正常赋税缴纳,也算是给予流民定居权。

    更令人惊讶的是,岷水书院开学典礼,他亲自到场,并聘请叶知秋担任任山长。

    闲云野鹤,放肆不羁的叶知秋,竟然连迟疑也没有就应诺下来,落落大方地出任山长,反过来又聘任李易为名誉山长,并担任格物堂堂长,相当的吸引人的眼球,两位好像是互相吹捧。

    格物堂的学业分的很细,有化学、理学、经济学等设置,学子也众多,几乎都是孤儿,极少有成a都府书香门第子。也是,大宋时代的读书人并不反对博彩,甚至很多人都会几种技能,但那多是陶冶情操所用,并非用于生平的追求,那些官宦书香门第,自然不会对格物堂有太大兴趣。

    当然,要是学子本身就喜欢,那就另当别论了!

    就在岷水书院幽静地格物堂堂长小院内,李易在座、李慕白作陪,一壶酒,几点果品,接待从临安秘密赶来的刘斐。

    刘斐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肥胖油腻的脸上,挂着商人地奸笑,温声细语地道:“子明,你是放着制阃不干,跑来当教书先生,倒是好雅趣!”

    李慕白翻个白眼,看着死胖子就像看白痴,肚子里吧这厮骂成不学有术,不会说话就别献丑好不好!

    李易为刘斐斟了杯酒,这可不是任谁都能得到的待遇,哪怕他再平易待人,那也是四川五路的实际掌控者,真正的上层人物,这点大家心知肚明,却见他淡淡地笑道:“你这不是骂人嘛!也就是你来,我才腾出几天空,倒被你说成雅趣,实在是汗颜啊!”

    刘斐兴趣盎然,呵呵一阵大笑,才说道:“年许不见,你倒是奸猾很多,不过我要的好处,一点也不能少。”

    “你这个泼皮破落户,要好处要到这里来了,真想找好打不成?”李慕白指着刘斐鼻子笑骂。

    刘斐翻个白眼,不屑地笑道:“你这措大,竟然成了蜀川的率臣,坐拥富饶之地,倒是能说别人穷酸。”

    李易也不接他们之间的话把子,玩味地看着刘斐,笑道:“我能给你什么好处?”相当的直接,简直就是赤果果的。

    “当然是天大的好处,能让人养兵还不行?”刘斐大大咧咧地回答,口吻也是相当的大,兄弟间直截了当岂不是更好,强过虚与委蛇万倍。

    “你就自个看着办?”李易端起一杯酒浅尝即止,刘斐的回答让他满意,同时也明白商业对蜀川的重要性,实际上别看死胖子口气大,实际上是小心谨慎,至少把利益压缩到了相当的层次,也算是商人的逐利秉性。

    要知道那么大的天府之国,无论是高端还是中低端产品,只要转运出去都会获取丰厚的利益,光是盐就能获利百万贯,那是因为海盐的制作尚不普及,人们吃的大多是井盐,把这些大宗物品控制手里,可想而知暴利几何!

    “我在蜀川设立商号,对外贸易由我来办,还有铁矿的开采,我要夔州路选择处铁矿开采。”刘斐是大开狮子口,直接要起了铁矿开采权,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情。

    这个时代是允许在官府监督下,私人对铁矿是有开采权的,只不过需要优先供应给官府各地的将作,能够承办铜铁矿山的人,哪个不是天下有名的巨贾。

    李易‘嗤’了声,给刘斐个鄙夷的目光,不屑地道:“你也不怕被撑死。”

    李慕白目光是相当的鄙夷,挖苦道:“你那点家业能成?现在可是你大兄掌家门。”

    “我肚大能容万物,呵呵。”刘斐脸色稍变,旋即悠然自得,就在去年的时候,他的家族正式确认刘斖为继承人,也就是说他老爹刘明鑫的家业,大半药归了长兄。

    李易何尝不知道其中多少,既然刘胖子够兄弟,给他多吃点又有何妨?当下翻个白眼正色道:“不跟你扯淡,蜀川对外贸易可以给你,你有本事吃多少就多少,我不会干涉,你也不能打压别人。”

    “成,只要你这句话就成。”刘斐很满意,以他与李易的关系,谁比他更有竞争力?

    “至于矿山,可以由你选择一处矿山,三十年的开采权,由官府监督,赋税半分都不能少,怎么样?”李易也是斤斤计较,这可是关乎官府收入的大事,断不能意气用事。

    刘斐点了点头,笑道:“还算够意思,不过我要自己选,你可不能后悔。”

    简直就是青菜萝卜葱,李易看着刘斐那张胖脸,并不觉得对方过分,蜀川割据势力已成,对外贸易肯定有人主办,刘斐是最佳的人选。不过是一处矿山,又按定额缴纳赋税,给谁开不是一样。

    “有什么可后悔的,蜀川矿山众多,如果合适我还会给你。”他并不觉得矿山在私人手中的不妥,反倒能节省官府开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那好,关陇、三京有很多矿山,既然晋卿说了,我也不会客气。”刘斐笑的五官都挤在一起。

    李易大笑道:“老兄面皮不是一般地厚,我看用不着我的备身军上,你一人便能收复秦州。”

    刘斐知李易玩笑,淡淡地道:“商人而已。”

    “好个商人而已。”李易轻挑眉头,淡淡地道:“关陇、三京,那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刘斐露出鄙夷的神色,不屑地道:“老弟,别给我打马虎眼,你那点心思,老兄又岂能不知。”

    李易干咳两声,放下酒杯,道:“那就借老兄吉言,不过兄弟还有一事相求。”

    //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641章 利之所在() 
    刘斐有些愕然,李易此时的地位,能求得事绝非儿戏,当下谨慎地道:“尽力而为。”

    “好个奸商。”李易摇头笑了,旋即正色道:“老爷子不是有对外贸易的嘛!我想蜀川出资,秘密组建海船队,进行海外贸易,经费和人员由我来出,挂靠你家的船队。”

    刘斐眼珠子一转,莫测高深地道:“有意思,蜀川距离大海数千里,你要海外贸易作甚?”

    李易翻个白眼,朗声道:“海外之利,数十倍于国内,我正在积蓄钱财,自然要多方开辟财源。”

    “川西有茶马小道,可从大山中直入天竺,获利亦大。”

    刘斐撇了撇嘴,要海外贸易交给他不就算了,还要刘家做个什么?要知道刘明鑫看在刘明骏的说法上,实际把海上贸易给了他,也算是从家族分了出去。

    原来,刘明鑫最终下定决心,选中大儿子继承家业,刘斐自然注定要成为旁支,分给为数不多的财产。好在此时的刘明骏出面来说,要把临安的产业划出来给二侄子,刘明鑫不好驳了老大的脸面,把临安的店面和海上贸易交割出去。

    也就是刘家在海上贸易刚刚起步,何况还是和住唐番人合办,并不被刘明鑫放在眼里,也就便宜了他这胖子,更重要的是李易又给了机会,这可是整个蜀川的支持啊1

    “不是跟你说了,我要积蓄力量,朝廷不敢做的事,我来做,有两条道路绝不抓一条,海上还要指望老兄。”李易说的很直白,那真是赤果果的利益。

    刘斐触触鼻尖,虽说其中有利益算计,他却能听出李易的信任,不免试探地道:“多大的规模?”

    “这要视情况而定,或许船队还要武装。”李慕白没有要李易回答,具体的事项还是由他负责。

    刘斐并不在意,海船队进行武装,这是大宋商船上的必然,远赴重洋有时会遇到海盗,没有抵抗力是不行的,他最关心是李易下步的动向,不仅在于兄弟情义,还有他的利益所在,这可是崛起的本钱所在。

    先不说是运营周期长、风险颇高的海上贸易,他最上心的还是夔州路铁矿,那才是短期能够获得巨利的买卖。

    “海上贸易自然要说,现在四川各路经过战乱,百业萎靡不振,你作为商贾是何看法?”李易见刘胖子双眼精光闪闪,意识到别看胖子不着调,却是个理财的高手,蜀川经历战乱和数次大战,想要快速恢复很不容易,能否从这厮脑袋里获取点东西,哪怕是些许灵感也行。

    “呵呵,那还不容易啊!钱,造钱。”刘斐发现李慕白鄙夷的眼神,立即又说道:“可不是那坑人的交子,而是钱。”

    “铜钱?”李易试探着问道,似乎有点拿捏不稳。

    “是铜钱,你可知道汉时明相诸葛武侯?”刘斐摇起了肥头大耳,竟然做出掉书袋的模样。

    “你这厮就算读过几年念书,也不需要故作读书人。”李慕白见刘胖子装蒜,立即开口狠狠地讽刺。

    “好了,成章兄好歹是贵客,子圭就不能留下三分薄面。”李易颇为戏谑地笑了。

    刘斐也明白他们没有恶意,却依旧翻个白眼不屑地道:“不要看你们坐镇蜀川,生钱的事真不如我。”

    李慕白不可置否地摇头,李易却是心念微动,不错啊!能赚钱的高手定是省钱能手,这可是八九不离十的,当下颇有些不耻下问地道:“还望成章兄教我,救生民于水火。”

    “嗤。”屁的救生民于水火,还不是要养兵备战,刘斐心里跟明镜似地,压根不信李易全然为了生民。

    李慕白见刘斐模样,嘴角抽抽地道:“你这什么模样?”

    “嘿嘿,我们兄弟就不要拿大义压人。”刘斐那长胖脸着实欠揍,笑呵呵地道:“你这可是十余万大军,又不能屯田自养,蜀川就算是天下一等一的富饶之地,也经不起长久的折腾,何况还有边远堡寨。”

    李易不能不赞叹死胖子眼贼,虽然没有估计准确,却也是大差不离了,他要的是职业精兵,不可能让士卒屯田务农,也就是划定少部分军田,雇佣农夫也耕种,养兵的压力确实很大,毕竟十余万大军不光是吃饭,还有甲仗牛马都是大头。

    不要看四川各路通过户籍查勘,民众还有接近千万口,精壮劳力又能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出现历代戍卒同样的问题,对于边远山区堡寨驻扎的军人,提供粮草甲仗是非常困难的,哪怕守军在当地也有屯田,只是那些边地大多土地贫瘠,耕种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大多还需要转运。

    更何况利州两路遭受祸害最深,很难支撑边军的庞大开支,需要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的粮草,这就出现了问题,转运的成本太大了,搞不好真会拖垮财政。

    商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给他们同等价值甚至高些的利益,换取让这些人筹集转运粮草,是个很不错的办法。

    “成章,不要卖关子了,有话就赶紧说。”李慕白明白刘斐的意图,不免鄙夷地歪歪嘴。

    “我来供应利州两路粮草。”刘斐非常利索地索要,更是恬不知耻地道:“至于好处,相信子明心里有了计较。”

    能够不动摇脆弱的经济民生,解决当下紧迫问题,李易自然不会拒绝,淡淡地笑道:“好了,我自然是应允,具体事项你个子圭兄商议,蜀川家业太小可经不住折腾。”

    “呵呵。”刘斐就等李易这句话,闻言放生欢悦地大笑道:“就知道你会答应,放心好了,我也不是贪得无厌的人。”

    李慕白气的歪歪嘴,咬着牙道:“你这个贼厮鸟,简直就是贪得无厌,子明能亏待你吗?”

    “呵呵。”刘斐端起玉杯满饮,脸色颇为得意。

    “对了,你说振作蜀川百业,如何?”李易根本不关心具体事务,他想要听听刘斐大方向上的见解,死胖子也并非一无是处。

    “钱。”刘斐眉头飞扬,鉴定地说了个字。

    “钱?”李易若有所思地道。

    (本章完)

第642章 论钱粮() 
    “快些说,不要卖关子。”李慕白没好气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