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风韵-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易轻轻叹息,脸色淡然地摇了摇头。此时,他已隐藏太久,心下的激动,早就被时间所淡化,荡漾不起半点波澜。

    呼延信不满地瞪了眼吴天佑,大大咧咧地挥手,厉声道:“老四,给我坐下说话,你们都给我坐下。”

    “大兄。。。。。。。”

    “难道你们还不明白,老六忍辱负重,一人抗下背叛家国的骂名,你们还不明白他所忍受的屈辱?”呼延信脸色激动,他等这一天实在太久了,说话间也难以自持。

    众人一脸激动,齐齐注视李易,目光是那么的热切,大家心中全部明了,难怪李易不断抢占各地甲仗库,竭力攻打各路税赋重地,占据各处府库粮仓。难怪不断夺军下州制止杀戮,还要隐藏自己的实力,原来一切都为了恢复家国。

    李易站起身来环顾众兄弟,平静地道:“忍辱三年,今日终有实力恢复蜀川,不负三将军和三哥性命换来的成就。”虽说曹友凉和上官平兵变,却也给了他契机,在蒙古人眼中的真实归降,无论怎样说他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哪有不牺牲就能平白得到好处的?不要把别人当成傻瓜。

    “虏人在京湖,两淮节节败退,我军已拥有与虏人较量的实力,再也不用隐忍,我们要正式回归朝廷,收复失地。”那么久不忍气吞声,知道兄弟们很不满,碍于生死情谊和不得已理由,不得不跟随他忍受背后的非议,现在终于可以挺着胸脯说话了。

    “好啊!我早就等着一天了。”

    “这几年憋屈死了。”

    “六哥赶紧发令,小弟愿为前锋破阵。”

    “老六好样的,瞒得好、瞒得好啊!”

    未等李易再说话,眼睑深处闪过一抹阴郁的叶知秋,慢慢站起身来,懒散地道:“各位稍安勿躁,现在谈反攻,似乎还有点早。”

    “公事,你这是何意?”吴天佑当即不满,他早就看不惯这厮的懒散悠闲,真是装圣人的模样。

    叶知秋眉头微蹙并不接话,微微挑动的眉头深深出卖了他,绝不屑和粗人说话。

    李易挥了挥手,沉声道:“四哥不可造次,没有先生居中谋划,你我根本走不到今天。”

    叶知秋摇了摇头淡然一笑,似乎并不在意。

    “先生说的不错,反攻为时尚早。现在,各位兄弟要做的是,秘密整顿兵马等候调遣,一旦有事,大家能配合行动。”

    李易环顾激动不已的众人,平静地道:“我们且看地形图。”

    说着,他当先走到地形沙盘前,众人也围了上来。

    “阔端设普州、阆州两万户长,是拿捏我等的两把尖刀,利州路的两支虏人主力。。。。。。”李易一一道来,众人脸色逐渐变的凝重,蒙古军布局环环相扣,他们一个环节脱钩,将会造成困顿山口,让蒙古军从容调兵反扑。

    呼延信注视地形图,沉声道:“所幸老六与公事运筹帷幄,早就谋划利用忠孝军,极大消弱普州虏人,使之无法对我侧翼产生威胁,再利用此次征伐夔州路集结大军,让虏人不会对我们产生怀疑,兵分两路拿下两处要地。”

    “好算计。”许杰由衷感叹,他身在成都府治城华阳县,却错过了很多精彩,不免对李易有了些许怨言。

    成轩嘴角上挑,眉宇间流出浓烈的战意,笑道:“我军集结主力围剿忠孝军,伺机拿下阆州,同时奇袭剑阁打通大安的道路。”

    李易对成轩投去赞赏的目光,正是他就要采取的部分策略,当下挥手说道:“不错,此番召集各位兄弟正有此意。要打破僵局,必需连环出招,环环相扣,断不可有任何闪失,要以最快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剑阁,同时要控制石泉,绵州一线,切断阴平小道,方能大举北进沔州。”

    “各位,不要有任何的轻蔑之心,我等虽有心,但夔州路的朝廷兵马,绝不会轻易相信我等,一旦潼川府路空虚,他们必然轻兵东进。还有,西山等处吐蕃已归附蒙古,阔端设帐凉州,加强对吐蕃的控制,两路就在他们兵锋之下,若无万全之策,还得被牵制上万兵马,我们就不得不坐等他们大军汇集。”呼延信为李易拾遗补缺,给兴奋地众人,浇上一盆冷水。

    众人注视地形沙盘,他们都是领兵将帅,自然知道轻重缓急,四面受敌的局势不能不让人慎重。

    “我军兵马已有数万之众,但堪称可战者不过三万人,相比之下兵力还是略显单薄。”

    李易拿过软鞭,虚指地形沙盘,沉声道:“雅州,乃成都西陲门户,吐蕃若举兵来犯势必争夺。我意,在灵关寨设置第一道防线,调眉州、隆州、嘉定府内军驻泊严道县,集合四军州兵力,一定要给我守住雅州。”

    “至于夔州路朝廷兵马,调资州、昌州等处郡县兵利用山寨给我死守。普州的虏人被忠孝军钳制,已无多少战斗力,林老兄率潼川府路本部兵马,会同宣武军一并解决。”

    众人点头称是,就算不愿背叛家国,那与朝廷兵马作战,他们并未有太大抵触,人家把刀驾在你脖子上,总不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我将秘密集结背嵬、云骑军奔赴果州前线,宣毅军留守后方为全军策应,宣武军和神机军一部出汉州,堵住阴平小道,待我军挺近剑阁伺机夺取龙州。如顺利的话,半个月内,我军将推进到利州,在大安与虏人决一死战。”

    (本章完)

第400章 全局眼光() 
    阆州驻扎蒙古军是一支精锐,拥有马军三千余人,步军五千余,蒙古人在利州两路绝对主力,这根骨头不好啃,在场众人心知肚明。

    “如果阆州蒙古军不出战,死守路口,如之奈何?”王孝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李易瞥了眼王柏,认真地道:“老十,作为前方节制将帅,就说说看。”

    王柏明白李易实在给他机会,如今正是脱离蒙古人,大肆发展的时机,各军必然要扩大兵力,谁有能力谁就能上位,让他担任前方的大将,那可是比人先走一步,心头热切下道:“六哥,我部集结主力稳扎稳打,把忠孝军逼入果州北部,争取一战把赶入新井,扎末台就是再狡猾,也不得不出兵。”

    八都鲁自然不可能长久在南方驻扎,他可是正儿八经的蒙古高层贵族,前不久就北上会和林了。

    扎末台是新任的阆州万户长,当然不能和八都鲁相提并论,人家八都鲁是正儿八经的左翼万户长,属于那种在宗王治下又封户的万户长,而此人属于探马赤军万户长,虽说也算是位高权重,却并非那么的显眼。

    既然万户长换人了,那支由蒙古人组成的精锐部队,自然不可能驻扎在阆州,毕竟自从分封各大汗国,庞大的蒙古马队四分五裂,就算窝阔台夺取拖雷系守家的兵马,也不得不对各大汗国付出代价,导致中土的原蒙古军马军不足鼎盛时期的半数,打仗完全靠抽调探马赤军和汉军。

    那就不可能在南方维系蒙古族万户队,在去年就换成了由家奴和色目人组成的探马赤军,只是战斗力也相当强悍。

    李易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地道:“忠孝军战力却是非常,两年来只是听说首领是个妇人,却神龙见首不见尾。”

    “小娘子又如何,待我军驱逐虏人,忠孝军必然归附,要是那位首领长的秀美,就娶来给六哥当娘子。”苍进之言引的众人阵阵大笑。

    呼延信微蹙眉头,沉重地道:“扎末台出兵,忠孝军必损失极大,即为友军还是不要攻伐太甚。”

    王柏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道:“大兄,古往今来有舍有弃,决胜关头岂能有妇人之仁。”

    呼延信脸色微变,尹宗正却厉声道:“老十,怎么跟大兄说话的,难道友军是给你牺牲的?”

    李易却暗自一叹,他也有不忍却着眼于全局,引出阆州蒙古军主力,让他们与忠孝军消耗,他才能渔翁得利,以最快的速度北上夺取剑阁。

    不要说扎末台万户队战斗力强悍,就算是忠孝军态度,他心中也没有底气。孰知,乱世出豪杰,能在兵荒马乱中,拉起一支队伍,哪个不是枭雄似的人物,他们虽号称忠孝军,谁知日后会不会真心归附他,就算真心那也是对大宋行朝的。

    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他没有说,心中却很明了。历朝历代,所谓的农民起义或是‘义军’,说白了就是一帮流寇,甚至可以说有奶便是娘的群匪。

    他来的那个时代,所谓的历史书常见的造反理由——农民阶级被封建地主压迫,官逼民反,英勇地举起了反封建的大旗。

    他作为蒙古驻地方的高等官员,是有资格了解战场局势的,根据京湖、两淮的官塘,那些所谓的‘义军’,实在让人失望,甚至让他忍不住要出手消灭。

    先抛开国难当头,民族危亡这些大道理不说,自蒙古军南下以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宋朝廷对流民做到仁至义尽,动辄几十万缗钱,几十万石粮米赈济。

    那些所谓义军,蒙古军到来就躲到大山,蒙古军撤退就出来抢劫。甚至占据州府城池,成为一方诸侯。当朝廷大军打退蒙古军进驻时,这些占据州府的流寇,居然拒绝开城。有的甚至直接投靠蒙古军,充当开路先锋,其残暴程度,连蒙古人也目瞪口呆。

    蒙古军在两淮、京湖全线撤退,这些人摇身一变,又响应大宋朝廷招抚,成为朝廷边地的守军。但是,他们仍然占据城池,不断索要钱粮,却拥兵自重,横征暴敛,实为毒瘤。

    若非,蜀川忠孝军对待民众尚有收敛,对他还有大用,他早就出动力量,把忠孝军歼灭在合州。“老十,把你的计划说出来。”李易语气坚定,决定给予王柏最大的支持。

    王柏得到李易的肯定,面对呼延信有了底气,道:“所谓忠孝军,还有那些聚众山寨之人,不过是一群盗匪。是想,六哥占据两路,民生早已安稳,他们本应下山来投,却依旧占山为王,为祸乡里。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是友军,而是一群盗匪,若无六哥,他们比蒙古人更加凶残。”

    “忠孝军是为最大的一支义军,相比下算是温和,但这不是留他们的理由。此我军生死攸关一战,必须要以最小的牺牲,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扎末台部直驱剑阁,夺取各处道路,才能和虏人在大安对抗,妇人之仁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王柏之言颇为尖刻,让呼延信颜面很不好看,作为将帅的他的确很有见识,得到李易与叶知秋的赏识。兄弟间是义薄云天,同生共死,但人心是复杂的,内部难免有不服,既然有了不服,便会产生些许矛盾,哪怕是才略高低或见识不同,最终都会走向分歧。

    李易也有一些担心,他非常不希望阵营出现小团体,更不希望功成名就前就有矛盾。但是没有办法,人人都有思想,都有理念,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斗争,君子不党纯粹一句屁话,阵营中兄弟之间已隐隐有分化的苗头。

    正如叶知秋所言,一个高明的统治者,不需要害怕部下结党,反而要会加以利用,让各个团体始终服务于统治者的目标。

    李易不经意瞥了眼王柏,淡淡地道:“老十之言甚善,此战干系重大,断不可有妇人之仁,只要成功夺取剑阁,控制阴平小道,牺牲忠孝军是值得的。”

    蜀川的血色,经年的杀戮,已经把他的心锻炼成铁,掌控两路的经历,令他眼光跳过了人情,直接定位于全局。

    (本章完)

第401章 乌赤温怎么办?() 
    呼延信深深叹口气,正色道:“老六,忠孝军与其它匪军不同,他们纪律严明善待生民。我想,一旦我军重新回归朝廷,他们必是我一大助力。”

    “统制,放过忠孝军?你有何办法拿下苍溪,能在虏人警觉之前,直驱剑阁夺取关口?”叶知秋淡淡地回了句。

    这才是关键,王柏驱赶忠孝军进入果州北部,意图是引出扎末台的阆州主力,并利用忠孝军歼灭普州敌人,让他们消耗实力减少北上助力,这是在蒙古军体系内的作战,不会引起对方高层的关注。

    一句话,时间,时间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你感悟的起嘛!

    呼延信哑口无言,忠孝军数万人,阆州万户七八千余精锐,一旦他们扼守险要,短期内李易根本无法夺取道路,随即而来的,将会是蒙古人犀利的报复,整个西川将陷入绝望的战火中,李易的家人也会被屠杀。

    许杰看了眼呼延信,慢吞吞地道:“大兄,不要说能否扛得住蒙古人南下,单是钱粮储备便不足以应付,只有拿下沔州,以少量代价赢得时间,才能积累日后所用。”

    他作为李易全军的后勤主管,职事为成都万户辎重千户,实际上主管两路军需辎重,在军中颇有发言权。从钱粮物资上的判言,对军事行动有绝对的否决权,你连军需都供不上,还打哪门子仗,趁早洗洗睡吧!

    也是,要真不能以时间争取空间,他们将无险可守,遭到蒙古军主力全线反扑,根本无法坚持下去。

    呼延信面有不忍,却又不能不承认,叹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

    李易望着地形沙盘,诙谐地道:“大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扎末台力量强横,一旦守住苍溪,我军大事便去。”

    呼延信沉吟半响,望着李易道:“我去主持前方军务。”

    不料,李易摇了摇头,坚定地道:“阆州前线还是由我亲自节制,大兄居中坐镇调度,待我和老十功成,你率马不均文、阶屏护我侧翼。”

    呼延信沉吟不语,虽不能指挥主力作战,偏师也算独当一面,李易对他还是看重的。

    “乌赤温怎么办?”王孝仁面色阴沉,语气冰冷。

    那么大的军事行动,达鲁花赤不过问简直不敢想象,李易早就知会了乌赤温。

    此时,就在广都县的北部,靠着治城华阳县边境都水的一片连营,那是蒙古军的营寨,他们还没有习惯房屋,数百蒙古人组成的军队,依旧住着粘帐放牧。

    “李易的动静不小,准备那么久既要打流寇,又要征讨夔州路,未免有些大题小作了。”乌赤温很不屑,在他眼中李易所部精锐并不多,一直攥在手中不舍得用,仿佛一个土财主怕丢光了财产。

    那些州郡兵更不用说,简直一群废物,近两年还拿不下盗匪,蒙古人的脸面都让他们丢尽了。

    一名扁脸矮壮的蒙古百户长,细看不是库勒还是谁,更是一脸不屑地道:“乌赤温那颜,大王连翻发官塘,看来李易是急眼了,拿出家底子拼命。不过也好,让他与流匪两败俱伤。,我们得了好处就是。”

    他在阔端面前出了丑,好歹也是功勋家的嫡系,被塔海求情戴罪立功留在军中,好歹在去年被乌赤温提拔官复原职,心里把李易恨到了骨子里。

    几年来,李易竭力避免与乌赤温冲突,却对蒙古族士卒约束很严。任何事都可以在原则上妥协,民生问题一步也不退让,让乌赤温也无可奈何。

    毕竟,蜀川的巨大潜力,已经入了蒙古高层眼中,尤其是耶律楚材屡屡放言,希望经过几年休养生息,蜀川能为蒙古提供巨大的财富,李易是合适的经营者。

    限制李易军力,优容他的施政成为汗廷主流,乌赤温不得不有所忌惮,才尽可能约束手下骄兵悍将。色目人还好说,那些蒙古族士卒大为不满,作为高人一等的蒙古人,却无法作威作福,只能本本分分的生活,实在难受至极。

    乌赤温岂能不知库勒挑拨离间心思,说白了他们都是李易的仇人,当下笑道:“行了,你要想发财,我给征行元帅说说,调你去兴元前线。”

    库勒脸色有几分呆滞,鸟毛,在成都虽限制过多却生活安定,有酒有肉,到了前线是能建功立业,却整日过着刀尖上舔血日子,吃的是肉肠,喝的是马奶,过惯了安逸日子真不想去受苦。如今,蒙古族的士卒呈现出堕落势头,不算太严重却快速发展,急忙说道:“那颜哪里话,在下誓死跟随那颜,李易也不老实,那颜担子不轻。”

    乌赤温冷冷一笑,库勒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软蛋,那是怕去献血浇筑的前线,当下道:“李易想扩军便让他扩军,州郡兵看是规模宏大,其实都是一群羔羊,扎末台万户长精兵一出,他们就是软蛋。”

    “李易东去,带去的都是精兵,要真立了大功可就不好办了。”库勒心存不良,那是嫉妒汉军将校立功,又恨不得李易去送死,酸酸地道:“昨日,李易所部千户长之上将官,全部汇集在治城,那颜不可不过问啊!”

    李易召集各部将帅,乌赤温是知道的,却未曾往心里去想,难不成李易还敢作乱?如此,他真的很欢迎,不过是正常的战前军事会议。

    “商议出兵,也不需那么大的阵势。”乌赤温不动声色,库勒有些不甘心地道。

    “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