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风韵-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十二,关键时刻不许妄动。”李易对蒙古人强取豪夺心中愤怒,却依旧强压着怒火,面带风淡云轻地笑容。

    “六哥放心,我是粗人却也明白事理。”叶开恨恨地咽了口气,李易是对的,他扭过头不去看悲惨景象。

    “老六,他们真的太贪婪了,我都有些忍不住要杀人。”许杰也跟在李易身后,强压着火气低声说道。

    “没有办法,还是叶先生说的不错,成王败寇不可说,既然战败就该有破损的觉悟。”李易说着话心态渐渐平稳,仿佛成功说服自己要看淡,战败者就应该有损失的觉悟,哪怕你终有一天会讨回来,此时也要忍辱负重,心平气和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卧薪尝胆二十年?”许杰瞥了眼李易,态度相当的玩味,似乎在捕捉某些迹象。

    真实情况知道的人很少,哪怕兄弟们也大半不知,李易并不想太早说出来,面无表情地道:“能做好一方诸侯,也不错!是不是,五哥?”

    许杰眼角深处掠过不悦地光芒,牙齿咬得咯嘣响,淡淡地道:“我去压阵,可惜,今个真是可惜了!”

    李易没去看许杰离去背影,他知道兄弟心中的不平和怒火,却只能强忍下来,面色平静地来到阔端那里。

    “在下,恭送大王北归。”态度不亢不卑,却也显得有下位者的恭敬。

    阔端心情很不错,双手虚抬李易躬身,笑呵呵地道:“好了,万户长不必多礼,万事就托付给你了!”

    “大王放心,在下必竭尽所能不负所托,会让大王满意。”李易语带双关地道。

    塔海在旁边看着李易,倒也算是满意,他并不太重视两路的守御,可既然握在手里那就当成缓冲地带,发展成为东进的跳板。夔州路可不是那么好打的,他们席卷蜀川抵达大江时能感到,宋军在水战和山地上的优势,需要李易这种汉将为他们冲锋陷阵。

    阔端很满意李易的态度,开心地笑道:“好了,万户长不用谦虚,我知道你必然能剿灭盗匪,为我拿下夔州路。嗯,只要万户长平定两路盗匪,我将禀报大汗任万户长为征行元帅,统率各部夺取夔州路。”

    塔海眉头微动,阔端许诺的东西可不轻啊!统军都元帅级别的大将,几乎都是授予蒙古人或色目人,就算汪世显为总帅,那也仅仅是巩州各部族兵马的元帅,相比统军都元帅并不算什么,实际上等同于行军万户长,征行元帅的地位仅次于统军都元帅啊!

    不过,能够稳定地方,又率军经略夔州路,就需要协调各万户长的进退,给个征行元帅也不为过,他还能接受的。

    李易淡淡地笑了,他并不把狗屁征行元帅放在心上,不过是个虚名而已,完全不如实权万户长来的实在。就算他任征行元帅,那也是阔端的笼络手段罢了,有哪个蒙古万户长或色目万户长会听命于他?尚书左右司却是他看重的。

    不过,阔端给的脸他得兜着,面带激动地道:“多谢大王,在下必然肝脑涂地,也要报效大王。”

    “呵呵,要报效的是大汗,万户长不仅要征战,还要为大汗上贡财帛人口。”阔端很享受李易的谦恭。

    “那是自然,两路要为大军东征提供充足粮饷。”李易心里暗骂蒙古人贪婪,嘴上却郑重承诺。

    “时辰不早了,也该赶路了。”

    “上酒。”李易作为行四川尚书左右司事,自然要做足声势,尽到派驻地方官的本份。

    当然,酒水是阔端的人端上,竟然还是熟人扎刺海。

    连饮三杯,阔端好不快活,拿下了四路又得到大批的人口财富,还能保持前进的据点,里子面子都有了,笑道:“扎刺海也是伶俐人,跟着我不少时日,我就把他放在万户长军中,让他冲锋陷阵立些战功。如何?”

    除了内外监控的上万兵马,这又是要安插眼线啊!看来阔端对他防范甚严,李易心情格外的沉重。

    (本章完)

第386章 压制心底的魔鬼() 
    阔端似乎察觉李易神情异常,不由地蹙眉道:“万户长,扎刺海是我家那可儿,还望万户长能照料一二。”

    说没有动趁机杀阔端的心,那绝对是自欺欺人,这可是大好时机啊!

    李易恍惚的失神间,正是犹豫要不要斩杀阔端,甚至有把握杀了塔海,当不悦的声音传来,忽然警觉了过来,自己在想些什么啊!斩杀阔端乃至塔海又能怎样?不过是博人眼球的匹夫之勇,就算成功自己也会成为专屠要离,于人于己于家国天下并无半点益处,后世必然评价他勇而无谋。

    话又说回来了,那几刀的痛快之后会怎样?他的部队会全军覆没,整个蜀川陷入空前的大屠杀,成@都内外数百万生民将被屠戮殆尽,本应该进入岔道的历史,将回归他所熟知的进程,汉家人历经几次惨烈的屠杀,再也无力抵抗,华夏的骄阳将彻底沦入黑暗!

    可恶,我在想些什么,为何还会有如此冲动的打算,他瞬间将刺杀的念头压制,脸色阴沉地道:“扎刺海是勇士,我会让他享有勇士的荣耀,但他必须有勇士的风范。”

    当看到李易不悦的脸色,阔端淡淡地笑了,全然在自己意料之中,李易必然察觉他的防范。

    当然,他既然敢明目张胆安插钉子,就不怕李易的反感,这是上位者的特权和权谋,赤裸裸地阳谋,我就是再重用你的同时防范你,就算你不悦也无可奈何。

    另外,他还有别的意思,那就是把两路的重任交托给李易,完全的放权反倒是会引发不安,没有任何上位者会无条件信任别人,尤其是握有重兵又有行政权的大将,你不设置几个牵制手段,不安插几个监视力量,真让人寝食不安。

    所以,扎刺海的留下,即是给李易的警告,也是某种程度的承诺,老老实实为我卖命。

    “那是当然,哪个勇士不是尸山血海里淌出来的。”他错误地理解李易刚才的犹豫,失去最佳判断时机。

    “我看也是。”李易心下松了口气,真是好惊险的心路历程,看来自家还要静心养气,决不能喜形于色,目光转到扎刺海的脸上,嘴角挂上邪笑。

    扎刺海被李易目光扫过,忽然感觉阵阵不友好地气机,心下不免苦笑不已,他自然明白阔端的意图,大日辉辉下的间人可不好当,李易无论是言辞还是态度,都毫无掩饰地散发出冰冷的杀气,真不知自己会是怎样的死法。

    小人物真的很悲哀,那是可有可无,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还是故意落在死局的棋子。

    “对了,夔州路山川险峻,万户长要慎之又慎,断不可有任何的大意。”塔海作为资深的大将,自然要考虑军事方面的得失,生怕李易做出莽撞举动,导致战败影响全局。

    各路蒙古大军深入连战连胜,却也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南朝各处守将吸取了教训,以江水作为联系纽带,各自拒险而守,让各部付出了极大地代价。

    就算蒙古军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源,却也不是做无谓牺牲的,何况根本就消耗不起。李易以区区一个万户兵马,压根不要妄想夺取夔州路,在他看来只需要不断骚扰即可,大事等到来年他再行南下决断。

    阔端深以为然第点了点头,淡淡地道:“万户长用兵谨慎,你可不要轻敌冒进。”

    “都元帅放心,在下会谨慎从事。”李易压根就不想碰硬骨头,夔州路主要军州哪个不是地形复杂,他摇的是保存发展力量,绝非冲上去死命的消耗。

    “嗯,还要选择道路建立大军南下粮道,保证来年各部的供给。”既然保存两路各军州的生民,塔海当然不会放过好机会,自然要大大的盘剥当地民众,为蒙古军提供军粮。

    “潼川府、果州建立两个粮仓。”李易毫不犹豫地道。

    塔海满意地点了点头,认为李易很有眼力头,知道自己该能什么,名义上的四川行尚书左右司事,定在潼川府、果州建立粮仓,就说明对方明白自己仅限于两路,还把粮仓靠近利州路,那就更加有眼色了!

    当然,不会向利州路延伸也有别的原因,本身利州两路人口就不算多,经过几次大战的屠杀,早就是市面凋敝十室九空,生民连存活都很困难,哪有能力提供蒙古人。

    “好了,真的该走了,万户长好为之。”阔端很满意李易的态度。

    “也好,大王请。”

    当李易目送阔端和塔海车驾远去,各部蒙古军依然分路撤退,他的目光是清冷的,待转首看向扎刺海,淡淡地道:“扎刺海,你先回城,明天去行省。”

    那是绝对上位者的矜持,扎刺海非常习惯这种气势,他忽然发觉阔端北上,李易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可以决定他命运的人,急忙谦恭地道:“遵命。”说罢,转身快步上马而去,没有半点犹豫的动作。

    “还挺机敏的。”叶开瞥了眼策马离开的扎刺海,又转首看向李易,玩味地道:“六哥,刚才为何不动手?”

    “什么动手?”李易眉头微蹙道。

    “你有杀气,我能感觉到。”叶开笑眯眯地道。

    “你为何没有暴起杀人,刚才可是最佳时机。”李易眯着眼看向叶开。

    “我看六哥未动,所以才按捺下来。”叶开捏了捏鼻子轻声说道,态度相当的暧昧。

    “还算你识趣!”李易心下暗自侥幸,他都差点控制不住,就别说杀意凌然的叶开了。何止是他和叶开感到可惜,刚才许杰无限感慨可惜,未尝不是为放弃斩杀蒙古宗王和元帅感到惋惜。

    有所图必有所弃,有所失必有所得。

    从现在开始,他将作为四川五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蒙古人的断事官,实际控制成都府、潼川府两路,作为整个四川最富饶的地区,他有信心发展壮大,实现自己的志向,届时真能给阔端绝大的惊喜。

    “六哥,现在我们该怎样做?”

    “安抚各军州,剿抚各路反抗力量,然后静静地发展。”

    (本章完)

第387章 蛰伏() 
    整个四川局势似乎趋于稳定,自从阔端和塔海北归,蒙古军主力也撤退完毕,乌赤温似乎精明许多,并未干预李易正常权力,反倒是三番五次过来,商议所部那可儿就田。

    没有办法啊!李易身为四川行尚书省左右司事,牢牢把握民政事务,实际成为时下为数不多的汉人世候,权力相当的厚实,没有行台的公文,就算蒙古人也寸步难行。

    当然,李易抓紧发展自己的力量,开始对两路进行控制,他以各地盗匪猖獗为借口,不仅没有把士卒归田,还不断编练各军州的地方军。

    大郡有两个千户,小郡一个千户,统辖数目不等的郡县兵,呼延信坐镇潼川府,各位兄弟除了许杰和叶开,其它都统帅兵马镇守要地,并加固各处关防。

    乌赤温似乎很忌惮,李易所用州县官吏,都是未能逃脱的大宋官吏,可以说蒙古人派出的人,大多都没有派上用场。李易的理由相当的充足,那就是蜀川经历战火洗礼,生民本就艰难困苦,不能再加以盘剥,要让他们休养生息,尽快恢复生产才能满足蒙古人的征战需求。

    关乎这个问题,连阔端也支持李易,听说消息传到汗廷,得到耶律楚材的支持,让他也无可奈何。

    当然,民政上的事情还好说,关键是李易军事上发展太快,不断向塔海请求战马,简直是狮子大开口,有时竟然要战马五千,骡马万六千匹,就在放在蒙古人那也吃不消啊!

    换成李易的角度来看,战后百业待兴,让百姓有喘息之机才是正途,军事也要适当的发展。

    呼延信承担秘密扩军和练兵职责,整个行军万户部队兵员万人,加上明面上的偏军、那可儿万人,也就是两万人左右,也是蒙古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不过郡县兵的建立,实在是增强李易的实力,他的借口也非常充实,那就是布置天罗地网,让盗匪无所遁形,而且郡县兵并非正规军,可以理解为乡军团练力量,战时可以签发充当蒙古军的炮灰部队,才让蒙古高层保持了沉默。

    当然,阔端也并非全然放心,当时他北归抵达沔州,就传令把李易签发的黔州、思州四千归顺土兵击中,成立黔州万户,由当地大族担任行军万户长,正是分割李易兵力。

    却不想,李易早与各族首领相谈甚欢,这些人多认可大宋行朝,对蒙古人阴奉阳违,自然会亲近李易。

    “学士,如今蜀川罢兵,百姓仍惊魂不定,需要善加安抚才行。但是,阔端各处留兵寓意深长,时下又增加了监控,我们当务之急是伺机堵住道路。”

    四川制置使司衙门,李易召集叶知秋、呼延信、许杰、叶开会商。叶知秋作为主要智囊,自然要从战略上给予阶段性总结,他正式称呼李易为学士,以示自己的尊重,暗示别人统一口径。

    李易不言不语脸色庄重,目光转到许杰身上,有些军事行动没有辎重支援是不行的。

    呼延信显然未曾发觉,李易并未关注他,当先道:“蜀川刚刚历经大战,当务之急应是安抚百姓。我军兵力达三四万余,只要不彻底决裂,以虏人留守兵力未必敢有异动。”

    李易嘴角微抽暗自否决,呼延信太过正统又有些迂腐,彻底决裂,在未曾部署完毕前何来决裂?就算是部署完毕,借力发展还是必要的。

    三四万兵力在呼延信眼中,或许算是兵强马壮,他却深知远远不够,无数万骑无关口险要,拿什么和蒙古人周旋,阔端能给他多少时间?

    许杰敏锐地感到李易目光,呼延信说完话他才道:“六哥,小弟认为,叶先生之言大善,当务之急是稳定各州郡,暗中发展,对蒙古人小心周旋,利用恰当时机,尽可能夺取各条蜀道控制权。”

    李易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是缓缓地颔首,许杰说的道理是兵家大势,两路本就不占有地利,却也有几处重要的通道,能够把道路截断就能拖延蒙古军南下时间。

    王柏受到鼓舞心下振奋,继续道:“生民好安顿,关口难过,当今,虏人两个万户长在侧,沔州、兴元府又有按竺迩、汪世显部留守,我军难以与之对抗。”

    “时不我待,如我必需夺取道路,如何筹划?”李易也明白厉害所在,蒙古人占据绝对优势,内外线都布置了力量钳制,不然阔端也不会放心留他镇守。

    李易的问话,连叶知秋也很感兴趣,周旋并不难,难就难在关键转折点上。

    蒙古人给蜀川的时间并不充裕,如何打破被压制的局面,争夺战区主动权,干系到全局兴亡,绝不容半点侥幸,他稍加沉吟说道:“学士还要忍耐谋划。”

    李易心中闪过些许不甘,最终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有理,阔端留按竺迩、汪世显在利州,分明是向东窥视夔州路,南压成都府,他们的存在直接给予我们压力。若不破除,我纵有十万大军,也无法与阔端对抗。”

    “现今,有利有弊,阔端采取怀柔策略,吐蕃,尤其是西山野川诸部,对蒙古人有依附之心。一旦有事将是我等后方大患,断不可等闲视之。”

    “西山野川诸部,实力并不强悍,吐蕃诸部隔断大山,很难对蜀川造成突袭。举兵之日,只要留下数千精锐,签发万余壮丁布防雅州,必能让吐蕃寸步难行,就怕虏人入吐蕃。”呼延信战略眼光不足,对战术上却有一套,由于蒙古扶持黄教政策,吐蕃日益趋向投靠蒙古,对成都府路西部威胁很大,近期又风闻对方整军备战,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李易微微一笑,不屑地道:“吐蕃诚不可畏,却需我军分兵,阔端布局狠辣,实在令人头疼。”

    “六哥,我等有马军五千,一旦有事以雅州防御,大兄率马军直驱新井,总需要来几场血战,只要打败阆州虏人,普州便是瓮中之鳖。”叶开不以为意,他真想厮杀一番。

    “呵呵,吐蕃应谨慎,而不是过份忧虑。”叶知秋没有理会叶开,又道:“学士,当务之急应是练兵,抚民、屯垦,却又要给虏人个不得不认可的理由。”

    “先生,已有妙计。”李易眼前一亮。

    (本章完)

第388章 刘贾之论() 
    先不说四川有四路沦陷,单凭李易成为四川行尚书左右司事,成为蒙古人的封疆大吏,在临安如巨石入潭,激起阵阵激荡,甚至比赵彦呐失职和曹友闻殉国,蜀川军州沦丧还要令人震惊,简直就要翻了天。

    缘由是很简单的,这是个怎样的人物,竟然被蒙古人如此重视?竟然引发朝野上下的好奇。很快就把李易的身份给查了出来,北归人加上神宵道真虚观真传,跟随南霁云来到临安挂单太乙宫,曾在佛道士林引起争论的人物,更是太湖上殴打蒙古使臣的人,这种人竟然背弃了家国。

    临安内外处处哗然,道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