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风韵-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拿起刀是一回事,舞动又是一回事,何况是两石的硬弓。

    几次用尽全身力气都拉不开,男孩子的脸都憋红了,但他很不服气,再一次张弓时,仅仅拉动了弓弦的四分之一,就无法再张开了,弓弦强劲的回执,让他不得不放弃。

    “小子,老老实实的给老子上茶饭,高兴了教你几下子。”士卒的一句话,让男孩子脸色尴尬涨红了,更引起周边士卒一阵大笑,大家纷纷开口说些粗鄙的笑话,气氛一下轻松起来。

    由于有妇人和女孩子在场,李易本来想阻止士卒的粗口,但他看到现场气氛很热烈,士卒们在出口成脏的同时,精神也振作了许多,他忽然心中一动,暗道这样也好,至少能让几天来恶战的士卒轻松一下,提提精神,也好迎接下面残酷的战斗。

    “有这个心就好,现在你年纪还小,等打完仗,让你进‘寄望’部练武,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好军人的。”男孩子的情绪和心理还是需要安慰的,那么多军人的调侃,很有可能挫伤小孩子的自尊心,李易笑咪咪的安慰男孩子。

    “真的?”男孩子放下弓箭来到李易的身边,瞪大了眼睛,目光中尽是欣喜。

    “真的,一点不错。”李易也望着男孩点了点头,做出了自己的保证,道:“好好学武艺,练好身子打虏人,保护这些女孩子。”

    秦风来到李易身边,笑眯眯地道:“还不快去送饭去,连这点活也干不好,进了营队看我怎么收拾你。”

    “嗯。”男孩子脸色变的坚定起来,他回头看了看两个女孩,说道:“小青、小婉,咱们赶紧去送饭去。”

    李易玩味地一笑,对秦风道:“你小子当了押队,能耐了。”

    秦风嘿嘿一笑,挠了挠头红着脸道:“都是学士教导有方。”

    “小子,学会马屁了。”李易呵呵一笑,瞥了眼清波子,道:“赶紧送饭,自己吃饱喝足了,回去看书习武。”

    秦风脸憋的通红,犹豫再三,道:“都监,我要留在这。”

    “留下,就你这小小年纪,还想打仗?赶紧回去,把本队都给我带回去,好好读书练武。”

    秦风磨磨蹭蹭,虽老大不愿,却在李采萱的暗示下,嘟嘟囔囔退下了。

    随着男子们的离去,将士们一传十,十传百地调侃大笑,寨墙上的气氛很轻松,为一场让人绝望的战斗,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李易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轻轻松了口气笑了。

    “这小子,今后应是一名好士卒。”清波子的脸色平淡。

    (本章完)

第317章 苦战() 
十月中,蒙古军依旧无法攻占二道寨墙,但寨墙已破烂不堪,将士精神也到了极限,李易的眼眶深深地凹了下去。

    用不了几天,第二道寨墙也会守不下去,他已发动妇孺连夜赶工,加固第三道寨墙后的三座营寨,希望能坚持长久。

    从那些少年被填充到背嵬军第四队,拉到前方增长见识,当然那些男孩子并非真正的上前作战,而是负责供给。

    李易下了死命令,除非防御阵地上的人都死光了,男孩子一律不得直接参战,只是供应箭矢,或是担负不重要地点的警戒任务,要么就是帮助把用钝的兵器,重新打磨锋利。

    “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哪里的人?”李易疲惫地坐在寨墙下的一块大石头上,望着天天为他送饭的男孩子。

    “我叫陈庆云,今年十五岁,西和人。”男孩子并不害怕李易,反而觉得李易和蔼亲近。

    “陈庆云,不错的名字,很文雅、看来你家不是佃农了。”李易对陈庆云很喜欢,感觉这个孩子很讨他喜欢,并且能看出他率真背后的文雅。

    “学士说的是,我家是有几亩良田的耕读世家,但可恨的蒙古猪羊占领西和到处杀人,家中只有我一个人逃出来了。”陈庆云声音哽塞,小小年纪,实不堪回忆惨不忍睹的过去。

    “好了,不说这个了,不说这个了。”触动了陈庆云的伤疤,李易心下感慨,不能不把话题转过去。

    他面对流民,都小心翼翼的规避前事,避免引起别人伤心事,道:“看来你也是读过书的,等打完仗就让你好好读书,今后做个文武双全的人。”

    “学士,我们还要打多久啊!咱们能不能活着出去?”

    对陈庆云沉重的问话,那充满迫切的目光,李易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老六,你在这里,让我好找。”

    李易见包扎白布的呼延信走来,他立即站起身来,道:“大兄不在屋里休息,小心你的伤口。”

    “习惯了,死不了。”呼延信爽朗地一笑,毫不在乎。

    李易却摇了摇头,颇为无奈。伤口,他经历过,却没有呼延信严重,但他却知没有青霉素的时代,一个小小的伤口,霍克要人性命。这不是危然耸听,虽随着战争不断进步的疗伤术,能用草药抑制伤口感染,却无法做到百分百,脏兮兮的刀口,处理不彻底,真能要人性命。

    他一直要求,负伤将士安心养伤,包扎布匹要在酒或香料水中浸泡,尽量不要出汗,以减少发炎感染。呼延信仍坚持在一线,令他非常担忧。

    “估摸着要进攻了,老是呆在后面很不习惯,出来看看能不能顺手射杀几个,哎,清波子道长呢?”

    “道长正在为战死者做法事。”

    “上去看看,虏人有何异动。”

    他们一同上了寨墙,第一眼是寨墙外不堪入目的景象,由于蒙古军连日不间断的进攻,前方战死者的尸体根本运不下来,好在天气寒冷,倒是没有多大的气味,但那些横七竖八的尸体和残破的甲仗器械,让人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战场上的残酷。

    “真不想让孩子们看到这一切!”若非后方筑造防御营寨,占用了大量人力,李易绝不会让孩童登上寨墙,残酷的战场景象,会给这些天真的孩子,终身难以磨灭的恐惧心理。

    “能生存下去就不错了。”呼延信虽也不想让孩童参战,但他考虑的多是军事方面,守不住寨子大家一块完蛋,什么话都不能说,让孩童打打下手,也出于他的主张。

    “看。”李易的目光被寨外的景象所吸引,他看到蒙古军正在集结成几支小部队,并有上百人正向西峰艰难攀登。

    “他们竟不自量力,想夺取西峰堡寨。”呼延信颇为惊讶,看蒙古军集结兵力,也有六七百人,如此兵力进攻寨墙,或许不算大规模,但集中攻击西峰堡寨,却是最大的一次。

    东西山峰堡寨并不算大,各有二百名拱辰军将士,并二百名壮丁守御,堡寨中储备不少箭矢,粮食。

    “问题不大,没有数千人连续进攻,他们根本拿不下堡寨。看看情况,如果实在不行,从崖壁小道给予增援。”李易并不以为然,山峰上堡寨,若轻易能攻破,山地还能叫最复杂的战场吗?

    “嗯,哈哈。。。。。。”呼延信忽然高声的呐喊,又再次昂天大笑,他豪爽的笑声中充满了悲凉。

    “又出来兵马了。”李易淡然一笑,目光显得沉凝。

    却见除了几个向西峰慢慢开进的小队,被拆除的寨墙处,缓缓开过一队蒙古军。

    前面是十余步床子弩,五部抛石机,其中竟还有十余部小型抛石机。这种抛石机射程短,但很轻便,用马可以全部托运,在军阵作战中非常便利,虽对坚固的城墙伤害性不大,但对于临时的寨墙,却有一定的危害。

    上千蒙古军在寨外数百步停下,一名面平鼻塌的蒙古族千户长,露出残忍的笑,阴森森地道:“今个,一定要拿下寨子,鸡犬不留、全部杀光、烧光。”

    小型抛石机来源于夏军泼喜军,由汉人、党项人工匠改造,是蒙古军颇为犀利的攻防利器。

    看来。今天蒙古军要疯狂了。

    “传令,听到号令,不要吝啬箭矢,给我狠狠的射。”李易脸色很不好看,蒙古军还在抛石机射程之外。

    “不行,我率一队马军,去焚毁抛石机。”呼延信感觉不太妙,想率一支神机马队,拼死击毁对寨墙威胁大的抛石机。

    “不能做的牺牲,咱们兵少,每一人都得精打细算。他们毁了器械,还能再造,不到万不得已,断不可兵行险招”李易坚决不同意,匹夫之勇无济于事。

    呼延信何尝不明白,狭窄的战场环境,很难击毁抛石机和床子弩,即便有些许斩获,伤亡也是无法承受的。

    正在此时,蒙古军队形却发生微妙变化,一名蒙古族装束的马军将校,骑骏马奔驰而来。

    (本章完)

第318章 众议() 
整整一天,蒙古军未再进攻,连进攻西峰的蒙古军部队也退到山脚下,中军帅帐内,李易、叶知秋温酒对坐。

    “先生料事如神,本以为要山穷水尽才能有消息,却不想正如先生所料。”李易浅浅饮了口温酒。

    叶知秋淡然一笑,不以为意地道:“此正是决断之时,早则生变,缓则有变,尚需乾纲独断,断不可有片刻犹豫。”

    李易一笑,放下酒杯道:“谋划许久,却还是有掌控不了之力,万一将士不解,将会引发血战。”

    “青史流芳,固然是好,可惜你我晚生五百年。”叶知秋一脸诙谐,自嘲地笑了。

    “人生数十年,管他娘地,明日召集大伙前来商议。”李易抓起就酒杯一饮而尽,神色间尽是决然,能够胜在大唐盛世,率三千玄甲纵横西域,那是何等的风光荣耀。

    一卷白绢上,白字黑字,明明白白,几个月来蜀川之战过程,可以说是蒙古人的炫耀,更是蜀川将帅的哀叹。

    曹友闻退兵大安,兵不过两三万,除鸡冠隘外无险可守,升任四川制置司帐前总管的曹万,率军万人趋鸡冠隘守御;他率精锐七千余人,设伏自大安渡江逆上,渡江至刘溪、黑水一带谷地设伏,倒是击溃蒙古军前锋。

    可惜,蒙古军兵力雄厚,仗打到九月二十七日,蒙古军掠大安,曹友闻深知鸡冠隘关堡失守,他连一搏的资本也会丧失。

    立即连夜行军,在水牛岭分三路攻入蒙古军营地,转战至拂晓,破寨数十座,直插阳平关。防御鸡冠隘的曹友万等人,亦是率军夹击,蒙古军藩汉诸军伤亡惨重,伏尸万计。

    上天,似乎也与大宋作对,当曹友闻转战至蒙古军大寨,迫使阔端躲进了探马赤军营寨,不想竟下起了大雨。

    蜀川将士身穿的绵甲,抵抗刀枪相当不错,却最怕见水,一旦被水浸透,防御功能尽失。便是如此,御前诸军将士的战斗力仍是非常恐怖,近战中把那些蒙古军打的抬不起头。

    天公不作美又遭不美事,汪世显自大安率军前来救援,把曹友闻部进攻硬生生遏制。

    冷静下来的阔端,在汪世显的建议下,采用蒙古军经典战术,马军分为百队,向御前兵马轮番驰突。曹友闻兵力不支,撤退过程中中流矢,下马步战而死。曹友万、刘孝全率残兵五百余人退入却不见赵彦呐援军,城中无粮,突围至龙门全部战死。

    李易对战事心知肚明,却不得不由衷悲伤,历史的一幕,终于无可奈何地展开。一切,只能从头做起,没有最终目的,因为尚未开始。

    次日,大帐中的争论非常激烈,兄弟之间也产生巨大的分歧,以至于面红耳赤。

    李易神情有些尴尬,不是以之间触案,叶知秋坐在一旁,老神常在,看不清所想所思。

    “老六,绝不可以归附虏人,咱们拼了那么久,还有关山险峻可依仗。”呼延信态度虽温和却很坚决。

    “大兄说的是,大不了一死,拼他几个够本,我可不做辱没祖宗之事。”吴天佑几乎是喊出来,两个眼珠子几乎爆出,仿佛跟谁有不共戴天大仇。

    王孝仁瞥了眼李易,别样一味地道:“老六,虏人狡诈,曹太尉虽南下,却不一定如布帛上所说。”

    “是啊!去年在大安,不也给虏人迎头痛击了嘛,我绝不相信,曹太尉会失利。”上官平声音不太友好。

    许杰笑了笑,道:“别那么激动,让老六把话说完,事情还没到山穷水尽。”

    李易收敛心思,脸上无喜无悲地道:“制阃招曹太尉放弃沔州,此败亡之道。蜀川缘边兵马早被虏人蚕食,不复去岁盛容,恐怕这张布帛上写的却是事实。”

    尹宗正一惊,失声道:“这怎么可能,曹太尉用兵如神,如果占据鸡冠隘,与阳平形成犄角,应该能坚持下去。”

    “是啊!放弃沔州虽不明智,大安防御却不是全无可取,如能像去岁一般,胜算还是不小的。”明皓凭借去年经验,并不认为曹友闻全无机会。

    成轩却微蹙眉头,虽没说话却不很赞同,毕竟是背叛家国的大事。

    王柏眼珠子转悠,低声却道:“九哥之言差矣,我与六哥看法相同,曹太尉恐以殉国。”

    本就恍惚不定的曹友凉,闻言浑身一震,方才稍稍稳定的脸色,顿时一片煞白。

    “老十,说什么混脏话,曹太尉神勇之人怎么会殉国,再满嘴喷粪,小心老子揍你。”吴天佑恶狠狠地瞪着王柏,仿佛要吃人。

    王柏缩了缩脑袋,随口道:“四哥,我只是以事论事。”

    “四哥,我也赞同老十的看法。”成轩犹豫一下,弱弱地说了句。

    苍进脸色很不好看,瞪着吴天佑道:“四哥,此时不能逞匹夫之勇,半点犹豫将会葬送全军。”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谁都明白蒙古军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如果破釜沉舟,几道寨墙是撑不了太久的,拱辰军虽占据地形优势却消耗不起。

    李易瞥了眼呼延信,又看向王柏,沉声道:“老十,你说说。”

    王柏稍稍颔首,朗声道:“综合几方军情,虏人倾尽全力南下,并没有走沔州,定是入大散关直下兴元。”

    呼延信、王孝仁等吸了口凉气,他们虽不能与王柏相提并论,却也有沙场经验,担任将官后又恶补了军事地形,知入大散关直下兴元,分明是从侧翼进攻。

    王孝仁脸色严肃,问道:“老十,你如何判定?”

    “很简单,如果虏人自沔州南下,三将军还能顺利突围,还能带近千人转战成州?”王柏很平淡,转首又问吴天佑,道:“四哥,你可否在数十万大军攻憾中,率部脱离战场?”

    吴天佑不禁哑然,妈的,数十万大军,不由地暗骂王柏混账,可真看得起他。

    王孝仁无言以对,其他人也无话可说,杀透数十万人,还带着大部分部下,神仙啊!

    “还有,从虏人自山前东调来判断,不难看出,曹太尉尚在仙人关,虏人主力便入兴元。”

    王柏慢悠悠地,很谨慎地道:“由此可见,利州御前兵马,处于三面受敌,被动应战境地,凶险百倍于去岁。”

    众人一片漠然,叶知秋对王柏投去赞赏的目光,当李易正要说话之际,曹友凉却霍地站了起来。

    (本章完)

第319章 争论() 
李易眉头微蹙,冷冷地道:“三将军,稍安勿躁。”

    曹友凉转首看了眼李易,双目赤红地沉声道:“公事,在下偶有不适,先回去歇息。”说着,头也不回便向帐外走去。

    刚到了大帐出口,掀开帷帐身形一顿,临出去前扔出一句:“若公事决议,在下率本部入山,还望公事见谅。”

    曹友凉去后的态度很清楚,大帐中一片沉默,众人各有心思,一直不发一言的李庆更是忐忑不安。

    如李易决议归附,他一个降将回到蒙古军中,绝对逃不过被杀戮命运,如何能心平气和。可惜,他根本插不上话,只能暗自揪心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各位兄弟,如今朝廷丧师利州,已不容置疑,我军本是孤军,虽占据险要,却还能让虏人有所顾忌。”

    李易语气尤为沉重,悲愤地道:“时下,蜀川北部尽属他人,虏人必腾出手来,全力绞杀于我,若三日内拿不出定策,恐怕。。。。。。。”

    “战死而已,还有何定策。”不待李易说完,上官平出声打断,脸色极为难看。

    李易之意众人皆知,只是未说出来罢了,突然被吆喝出来,气氛顿时变的尴尬。

    李易脸色微变,瞥了眼上官平,淡淡地道:“三哥乃豪迈之士,在场兄弟那个不是视死如归。不过,你可曾想到,战死殉国容易,背后几万生民怎么办?”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各异。

    是啊!凭借山地优势,蒙古军再多,即便不死战殉国,大不了撤入深山。山中各谷地中,休养生息的流民,必会遭到蒙古军残酷屠杀,没有人怀疑这群凶残的豺狼会手软,尤其打了许久,伤亡大量士卒的情况下,可想对方血腥的报复。

    “无论如何,背叛家国,我做不出来。”吴天佑气鼓鼓地,一脸的不甘心。

    呼延信还要说话,一想到数万条性命却无法再说,他也无法眼睁睁看着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