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道无尽-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逸风,意图实在已经昭然若接。

    这时就是表忠心的时候了,上官逸风上前一步,单膝跪下,朗声道:“食君之禄,担君之事,微臣愿披挂上阵,出征漠北,为皇上分忧。”

    朱元璋面露微笑,似乎对上官逸风的回答十分满意,抬手示意其起身,点头道:“爱卿果然忠心,朕心甚宽,但此事虽急,却终究是明rì之事,眼下朕却还有一件烦心之事,希望爱卿能先为朕解忧。”

    “来了”朱棣心中一棱,明白今rì的正菜要上场了。

    上官逸风抬头拱手,不卑不亢的道:“愿为皇上分忧。”

    “好!”朱元璋轻喝一声,面上笑意尽敛,换上一片愁刹之sè:“今rì朕偶观天象,突然发现天有异变,实令朕不解。”说到此,朱元璋语气稍顿,双目凝视住了上官逸风,似乎要从此时开始看穿上官逸风心中的一切想法。

    原来如此,上官逸风登时恍然大悟,对朱元璋今rì召见他的意图已是了然于胸,更加明白了此时自己的危险处境,心底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不过心虽惊,面上却丝毫也看不出来,从容的道:“不知皇上所讲的是何事。”

    朱元璋凝视了上官逸风好一会儿,似乎什么也没看出来,才接着道:“就是今rì天生异象,竟同时出现红rì当空的情景,实在令朕忧虑。”天无二rì,民无二主,自古已然,现在天现巨大红rì,对朱元璋而言确实非吉祥之兆。

    上官逸风明白朱元璋的意图,当下也全无隐瞒,将今rì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如实相告,甚至连南风不竞报恩的缘由,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元璋细细凝听上官逸风所奏,面上原本深锁的眉头渐渐松开,看来极是满意其所言;而朱棣更是听的心荡神驰,难以相信世上会有如此幸运之事。

    听完上官逸风的话,朱元璋突的开怀大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也是爱卿多种善因,今rì方得善果,真是值得恭喜啊,哈哈。”此时的朱元璋看来已是完全相信了,再无试探之意了。

    上官逸风恭声道:“谢皇上抬举。”

    朱元璋笑够了,突的脸sè一变,严肃得道:“上官逸风接旨!”

    上官逸风心中一惊,跪下道:“微臣接旨!”

    朱元璋道:“朕封定远侯上官逸风为征北大将军,领十万大军,十rì后兵发漠北,铲平蒙古部落,钦此。”

    无惊无险反有好处,上官逸风心中稍定,恭声道:“微臣接旨,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笑道:“爱卿此次前往,当奋勇杀敌,不负我大明国威啊。”

    上官逸风道:“是,皇上。”

    朱元璋接着道:“派你去还有一个原因,现在长城守关的守将正是你以前的部下邓曲和李敢,相信你此去必定可以如臂使指,运用自如的。”

    上官逸风闻言真正大喜,拜倒在地,道:“谢皇上关爱之情,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报效皇恩。”

    朱元璋道:“好了,也就是这些事,爱卿可以回去准备准备,好起身出发了。”

    上官逸风当下谢恩告退,心情舒畅的回去了。



………【第六章 神秘组织】………

    上官逸风退下后,朱元璋双手交叉于胸前,竟开始了闭目养神,悠然自得,神情极是自在,似浑然已经忘记了仍然伫立于面前的朱棣和李公公。

    朱棣对朱元璋刚才的表现大惑不解,但是君威大如天,朱元璋不加解释,自己也决不敢发问,对于刚才一切也只能归结为四个字--君威难测。

    李公公的头仍然耷拉着不曾抬起,就好象永远也抬不起,此时这个见风使舵的奴才的心又在想些什么呢?

    过了良久,朱元璋终于睁开了双目,微笑的看着朱棣,:“皇儿可知朕为何如此做?”

    朱棣心中暗暗叫苦,猜度皇上心思的问题是最难回答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怎样回答都难以十全十美,但是话已临门,只得硬着头皮答道:“父皇的神机妙算,儿臣如何可以猜到。”对于难回答的问题,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回答。

    朱元璋面露得意之sè,明显对这种好象无法猜度自己心思的回答非常满意,他喜欢这样,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自己是得天独厚,无人能及。

    朱元璋慢慢的从袖子中拿出一束卷纸,朱棣认得此物,这东西正是由内廷太监送来,朱元璋召见上官逸风之前刚看过的,朱棣心中不禁疑惑重重,难道就是此物使得刚才暗藏杀机的朱元璋xìng情大变的。

    朱元璋将卷纸递给朱棣,示意他看看此卷纸,朱棣不敢抗命,随即接过卷纸细细阅读,哪知道一看之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此卷纸上清清楚楚的讲明的上官逸风府中今rì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异变的原因,和上官逸风所说的完全一致,竟然没有丝毫偏差。

    朱棣这才明白朱元璋为何会突然改变主意委以上官逸风以重任,正是因为他对皇上实话实说,没有丝毫隐瞒,所以显得其忠诚无私,绝无异心,如果方才上官逸风对此事有半分隐瞒,就是心怀不轨,那时只怕抄家灭族,就近在眼前了。

    想到此,朱棣不禁心中为赵伯谦暗暗庆幸。

    但是不一会儿,朱棣就被巨大的恐惧感所包围。他知道,朱元璋因为担心大臣怀有异心,在很多重臣的府第上都安排了特殊的密探,以打探各位大臣的意图和动向,当年胡惟庸意图谋反,正是这些密探的情报使得他折戟沉沙,功亏一篑。朱棣身为皇亲,也素来知道这些密探的厉害,但是直到今时今rì,他才明白这些密探的真正厉害实在远超出他的想象之外。

    他此时不禁暗自揣测,是否自己的一举一动,朱元璋同样也是了如指掌呢?

    朱元璋出身草莽,深知江湖力量的强大,所以登位之后,建立了两个以江湖力量为主的势力团体,这两个团体,dú lì于六部之外,不受任何阶层的管束,直接受命于当今皇上朱元璋,朝中绝少有人知道这两个团体的存在,朱棣贵为王爷,也只是知道个大概,而至于这两个团体的详细情形,普天之下就只有朱元璋一个人知道。可以说,这两个团体是隐藏在朝廷之后的黑暗力量。

    这两个团体,一名为‘天眼会’,专门负责搜集各种情报,无论是大小官员的府邸,或是很多江湖门派之中,都有天眼会的耳目,可谓无所不在,神通广大,会内成员论武功极少有一流高手,但所有会员都无一不是匿行藏影,跟踪追查,易容改装的绝顶好手,他们分布于整个天下,其名为‘天眼’正是意为皇上的眼睛,自古皇dì dū喜欢自比为天之子,有的更直接就自比为天,‘天眼’正是好比皇上的眼睛无所不在,万物尽难逃其法眼。

    此派系直接由朱元璋统领,一切情报也是直接交由皇帝本人,决不会经过其他任何人之手,会内没有设置总的统领一职,只有分部的小统领,他们权职有限,所知也甚少,天眼会的成员无论人数还是身份都是绝顶机密,除了皇上,任何人也不得而知。

    而另一个团体则名为‘天诛盟’,顾名思义,这个团体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杀人;所有朱元璋想其死而又不方便公开制裁的人,就由天诛盟的高手将其诛杀,朱元璋凶残暴戾,对大小功臣无不以血腥手段统治,之所以有不方便公开杀的人,主要是以江湖中人而言,因为江湖是dú lì于朝廷之外的势力,芸芸江湖武林,奇人异士多不胜数,即使是朝廷也难以统治。

    所以天诛盟应需而生,成为了朱元璋以江湖治江湖的思想产品,天诛盟的人除了专门由朝廷训练的死士外正规武林中人的为数也不多,总共也不过百人,但是盟内的成员无一不是江湖中的绝顶高手,他们不但包括**巨寇,白道名侠,甚至一派掌门也为数不少,可称的上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

    不过天诛盟的组成体系却和天眼会不太一样,能完全了解天诛盟的所有成员资料的不止皇帝一人,天诛盟有它的最高统领----盟主,一个身份神秘莫测的绝世高人,他不但掌握着天诛盟所有成员的生杀大权的人了,而且连天下间除了皇族以外所有的官员他也有权先斩后奏,在他的统领之下,天诛盟曾诛杀无数武林豪杰,挑起无数武林纷争,搞的江湖上人心惶惶,堪称神通广大。

    而这两个团体的建立,却是因为一个朱元璋屈辱的历史。大明建国初期,朱元璋终于借助明教之力扫平**,一统天下,可他并未因此满足,曾想再以天子之威一统江湖,完成少时的另一个梦想,成为武林至尊。

    于是乎朱元璋便开始采用了血腥高压的方法对付武林中各大门派,以求逼迫各大门派就范,可谁知道造成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武林中人,不但个个心高气傲,而且派别林立,正邪有别,原本无法统一,所以开始时难敌朝廷的疯狂攻势,被各个击破,各大门派死伤惨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yù吞并整个武林的狼子野心终于完全暴露,为了生存,由当时的武林泰斗---武当创派真人张三丰主持协调,以其绝世武功,连败当时三十二大主要门派掌门,使其心悦诚服,终于促成了武林各大门派破天荒的首次合作,放弃了门派之别,正邪之分,空前绝后的接成了武林同盟,不但各大门派高手初次开始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他们更请出了很多已经退隐江湖多年的前辈高人,一齐对抗新立的大明皇朝,图穷匕现,一场朝廷和江湖的大战终于惊天动地的展开了。

    团结就是力量,当整个江湖团结起来的时候,朱元璋才真正了解江湖力量的可怕;江湖中人,一不攻城,二不掠地,三不会沙场对峙,在避开了朝廷的千军万马后,成千上万的江湖黑白高手齐齐的向金陵皇城攻来,在大明皇宫中和皇宫禁军大战,皇宫禁军虽然人多势重,但是除了面对绝世武功之外,巨毒,暗器,奇门大阵等层出不穷的江湖奇技都令禁军束手无策,最终一败涂地,武林众豪杰直杀到朱元璋面前,yù将他碎尸万段,朱元璋走投无路,不得不屈尊乞降,求众豪杰罢手;而当时天下初定,人心浮动,四方蛮夷仍在对中原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侵犯,当时确实需要一个强权zhèng fǔ稳定局势,武林众豪杰也绝不愿天下苍生刚得享太平就再度陷于战火之中,最终仍由张三丰主持,答应了朱元璋的请求,但要他立下毒誓永远不再插手江湖之事,更要赔偿各大门派的一切损失,朱元璋别无选择,只能全部接受以求活命,但是虽然保住了xìng命,大明却也元气大伤,朱元璋更留下了永生难忘得耻辱和恐惧,无力再度征战天下,开疆阔土了。

    至此之后,朱元璋痛定思痛,一改从前重智不重力的想法,大肆收集江湖中各门各派的武功绝学,更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部自上古流传下来,传说只有帝王才能修炼的绝世武功----皇极至尊功,勤学苦练,十余年终得大成,登上了绝世高手的殿堂。

    而对于江湖武林,朱元璋则放弃了强占的野心,创立了天眼,天诛二派,已求制衡和分化江湖势力,令其不能团结,使其无法再有威胁到朝廷的机会。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的确用对了方法。

    从此朱元璋对江湖中人恨之入骨,但是碍于毒誓,又不得公开对付武林中人,惟有将气撒到曾经是武林中人的各位开国功臣的头上,是以朱元璋后来对付诸位功臣的手段令人发指,多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朱棣捧着这张密报,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双手不住的微微发抖,抬眼偷看着朱元璋似再度闭目养神的神情,内心充满了对这位无论武功及智慧都深不可测的帝皇的无穷恐惧和无奈。



………【第七章 意外连连】………

    自古以来,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似乎也有一些道理,但是事事无绝对,有时好事同样也是结伴而来的,这就叫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自从奇景之后,先是重病的公子死里逃生,后是上官逸风被皇上委以重任,定远侯府可谓喜事连连,好事成双,各位达官贵人都前来道贺,真是热闹非凡,喜气冲天。

    为了庆贺这些喜事,上官逸风下令,将整个定远侯府大大的打扫一遍,以期彰现除旧迎新,一扫衰气的好兆头。

    侯爷一声令下,整个侯府就立即开动起来了,大家都是干劲十足,开始打扫起侯府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

    而那些到访的达官贵人,自然都聚集在侯府前庭,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而在侯府中庭中,只是侯爵府的各位管家,仆从的子女嬉戏玩耍的地方,而此时这些孩子之中却还有一个特殊的,因为他就是上官逸风之子---上官煜天。

    上官煜天安静的坐在台阶上,默默的看着在他的面前的那一群孩子在那里打闹嬉戏,尽情玩耍,而他自己却完全没有要加入他们的意思。

    他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他决不可以有激烈的运动,否则他随时会在运动中倒地不起,从此再也不会起来。

    十年来,他只能看着别人,羡慕别人的那强健而健康的身体,因为他知道他自己十永远不会拥有这些的。

    多年来,他愤怒过,诅咒过,有过希望,但更多的是失望,当一切都因次数太多而淡薄后,他似乎看开了。

    他虽然看开,但是却没有绝望,就算明知自己可能在任何一刻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为了他的亲人,他家族的光荣,仍然努力的让自己的生命放出光彩,天生的病体令他无法习武,他就运用他那没有生病的头脑,努力的寻求他存在的价值。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身体的先天不足并没有影响他拥有一个异常聪明的头脑,他无法从武,那他就习文,三岁熟读论语,四岁熟背四书五经,七岁已经可以通背整篇资治通鉴,到今天,琴棋书画已经无所不能。

    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他的一切都可能在下一刻完全消失,一切对他来说,也许只不过是一场梦。

    一个随时会终结的梦。

    “喂!”突然,一个人重重的拍了拍上官煜天的肩膀,终结了他感怀自身的冥想,把他重新拉到了现实生活之中。

    上官煜天十分奇怪,是谁来打扰他,决不会是侯府之人,因为他们决不会有这个胆子,如果说有的话,那就一定是侯府以外的人。

    带着疑问抬头看去,当他看清了打扰者时,脸上露出了释然的微笑,因为来人正是他最好的朋友---贾王朱贾子之子朱小毅。

    贾王朱贾子虽然是王爷,但是却并不是朱元璋亲生的,而是朱元璋所受的义子,当年朱元璋被敌寇追杀,被一张姓农夫所救,更连累此农夫全家惨死,朱元璋感其救命之恩,就收了那个农夫唯一的遗孤为义子,后来封为贾王。贾王者,不是真王也。

    因并非朱氏正统血脉,朱贾子就没有资格修炼已经被朱元璋定为镇国神功而非皇室子孙不传的---皇极至尊功,但是他少年习武,更曾投入少林门下,因天资卓越而得修炼少林五大神功之一的---佛门狮吼功,武功之高,更远胜很多修炼皇极至尊功得皇室子弟,据说其武功在皇室中只在朱元璋之下。

    朱贾子在王室之中辈分不小,除了太子外,他比所有皇子皆年长,但是除了太子和燕王外;其余诸王都不太看得起他;所以他和大臣的关系反而更加亲密;因其在军中多年;和上官逸风更是交情过命;他的儿子朱小毅自然和上官煜天交好;朱小毅从小天资聪慧;勤练武功;身手在同龄人中甚是不凡;因身体强壮;从来都十分呵护上官煜天;两人虽非血亲;却自小情同手足。

    朱小毅老气横秋的摸了摸上官煜天的头;装着老大人的口气教训上官煜天:“小家伙,楞楞的发什么呆啊,哦,我知道了,一定是sè心初动,想大姑娘了,对不对。”言语之间竟派头十足,宛如长辈和晚辈说话一样。

    上官煜天心里好笑,真不知道朱小毅这个没事就喜欢充老大,死要面子的臭脾气什么时候改,没好气的道:“是啊,我是在想大姑娘,不过现在被你打搅了,大姑娘也不见了,你得赔一个给我。”

    两个孩子对望了一会,都哈哈的笑了起来,上官煜天也只有和朱小毅这个朋友面前,才能笑的这么开心。

    朱小毅笑的眼泪直流,又拍了拍上官煜天的肩膀,说道:“大姑娘有什么好想的,别想了,喂,我听说我爹和你爹正在后院切磋武功,我们要不要看看去?”

    上官煜天心念一动,虽然自己因为体质不能习武,但是从小他最喜欢的就是武功,自己的父亲因长年闲居在家已经很久未曾出手,而朱贾子的武功在朱小毅的吹捧下也被称的是天下无双,这两人的比武,对他实在是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