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和见是当初讨伐董卓的名人张邈亲弟弟张超前来迎接自己,觉得很有面子,于是欢迎张超到自己军中饮宴和参观,还对张超说了一些奇怪的话语。为了表示重视,刘和让审配、李严和郭嘉出席作陪,被绑架过来的郭嘉在人前倒是没有揭露刘和的“犯罪行径”,表现出了极高的涵养和见识,尤其是口才极好,论辩犀利,席间无一人可以与他媲美。

等到送走张超,刘和终于将郭嘉单独留下,准备好好跟这位鬼才谈谈心,交个底。

刘和借着酒意,朝郭嘉躬身一拜,然后说道:“奉孝兄,请恕刘某这次唐突,未经你的同意,就将你强行绑至军中!”

郭嘉绷着脸,没接刘和的话茬。

刘和接着说道:“我知奉孝胸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一直隐于颍川等待可以投效的明主出现,不过今日我却要告诉你,其实你不必再等下去了,因为明主就在你的眼前!如果错过了我,你这辈子都要后悔!”

郭嘉朝刘和翻个白眼,还是没有说话。不过他在心里暗想:刘和这货也太自恋了吧?貌似比本帅哥还要自恋和臭屁!

“我知道你心里肯定在嘲笑我自大狂妄,不过我不解释,我只需你一路认真看着就行。如果一年之后,你还不愿追随于我,到时候我便放你离开,让人护送你返回颍川,同时给你家人送去一笔丰厚的报酬。”

刘和说完这些,也不管郭嘉心里怎么想,倒头便睡,不一会鼾声大起。

郭嘉一个人坐在帐里寻思了半天,然后起身,对着打呼噜的刘和说道:“本来我已经非常讨厌你了,不过看在你这么诚恳的份上,我就原谅你这一次。长安如今虽然暗流涌动,不过跟着你前去见识一番也是不错,到时候你要是混不下去,千万别拉着我当垫背的!”

说完这话,郭嘉起身出帐,返回自己的居处。

一直守在帐外的赵云,等郭嘉离去之后,来到帐里,轻声说:“公子,你就不要装睡了,哪有打呼噜的时候像你这么急促的?估计……郭奉孝肯定也听出来了。”

刘和一咕噜翻起身来,眨巴眼睛看着赵云,说道:“我的演技就这么差么?”

“呃……,这个……确实有那么一点。”

赵云老实回答。

正文 第一八一章 洛阳之殇

刘和率军从白马渡向西行进,一路上军纪甚严,不允许士兵们纵马踩踏任何一块眼看就该收获的农田,更不允许士兵沿路劫掠百姓的粮食和财物,若是谁敢违犯他定下的军规,轻则打几十军棍,重则直接砍头,毫无半点纵容。

五千乌桓骑兵起初还有些桀骜不驯,但在赵云和张郃两位统兵将领的震慑之下,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军法无情,一个个变得老实起来。

赵云枪挑锁奴、枪挑邹丹,连败关羽和张飞的故事如今已经传遍了北方,乌桓骑兵对他崇拜加畏惧,根本生不出什么反抗的心思来。就算他们真的敢反抗,另外五千汉骑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战力如今直逼白马义从,人人手上都沾过血,面对鲜卑骑兵和乌桓骑兵时,无论在心理还是战力方面都占据了上风。

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样的士兵,有赵云和太史慈这样凶猛的家伙做榜样,幽州汉骑如今已经可以与西凉骑兵一决高下。

刘和从阎柔手里抢来的这五千乌桓骑兵,属于内附上谷郡的乌桓人,为了让这些士兵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卖命,刘和不只是通过简单粗暴的军纪军规来约束他们,刘和在离开白山的时候就当众承诺过,只要乌桓骑兵勇猛作战,那么他们的家人在塞外遇到危险时,就可以进入上谷境内避难,当地官府还会给提供粮食和住处。

为了笼络住这些乌桓骑兵,刘和甚至还与李严共同制定了一个功勋点积累以及兑换的制度,只要这些乌桓骑兵今后获得了功勋点,那么他们就可以从刘和这里兑换到粮食、财物、兵器铠甲、甚至是外长城以内的土地,还有赐名。当然了,想要获得外长城以内的土地,得到刘虞亲自赐予的汉人名姓,肯定需要积攒许多的功勋值才行。

一旦他们得到了塞内的土地和汉人名姓,也就意味着获得了与幽州汉人相同的社会地位,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政治待遇。

为了让这支汉乌混编的部队尽快渡过磨合期,刘和在行军的路上调整部队的编制,将汉骑和乌桓骑兵完全打乱混编,要求同属一个什的十名士兵必须做到“五同”,即同训、同吃、同娱、同寝、同行。

乌桓骑兵现在身上穿的是与汉军完全相同的服装,配发的是汉军制式的斩马刀和通用性很强的骑弓,吃的是与汉军士兵完全相同的饭食,住的是与汉军相同的行军帐篷。若说他们与汉军士兵有何不同的话,大概就是样貌方面了,但也没有鲜卑人与汉人的区别那么明显。

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乌桓骑兵的积极性,刘和还让赵云、张郃和李严等人仔细挑选了一批能力出众的乌桓士兵,由他们担任队率以下的底层职位,让乌桓骑兵看到晋升的希望。

兖州紧邻司隶地区的河南尹,已经渡过黄河的刘和,率领大军只用数日时间便穿过了东郡和陈留,进入河南尹的地界,来到了原武县境内。

派往前方侦察的游骑相继返回,带来了一个让刘和感到焦虑的消息。

负责侦察的骑兵向刘和汇报,说前方近百里范围之内没有见到守备城池的部队,原本驻守在荥阳至京县一带的郭汜、李傕部队已经毫无踪影。

按照刘和的推测,郭汜和李傕既然离开了驻守之地,那么很有可能是已经获悉了董卓被杀的消息,如今正在一路召集兵马向长安方向逼近。

去年的时候,原河南尹朱儁在中牟县组织起一支讨伐董卓的义军,初始规模虽然不大,但发展却很迅速。朱儁当初与卢植和皇甫嵩三人并称戡乱“三杰”,在平定黄巾之乱时立下大功,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地方,都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徐州牧陶谦专门给他送来三千精兵,其他州郡也派了一些兵马前来支援。朱儁于是率领这些拼凑起来的兵马攻陷了洛阳,逼走了董卓任命的河南尹杨懿。

当时董卓尚未身死,他获知此事之后非常重视,立即命令部将李傕和郭汜率领数万大军前来攻打朱儁,朱儁率军迎击,结果被击败,只好带着残军逃往河南尹靠近兖州的中牟县一带。李傕和郭汜虽然打赢了朱儁,却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将部队驻扎在洛阳以东的荥阳至京县一带,防止朱儁再度起兵进逼洛阳。

刘和原本已经做好了狠狠地跟李傕和郭汜干上一仗的准备,没想到挟势而来却扑了一个空,于是急忙派出信使前往中牟联络朱儁,同时率领大军向西紧急行军。

随着大军向西挺进,刘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如今正是秋日收获的季节,刘和率军一路从幽州南下时,看到的都是连成一片的黄灿灿的庄稼,就连刚刚经历了战火的冀州,也没有对当地农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大多数田地里面也有待收的农作物。

然而,自从刘和进入河南尹的地界,连续数日的行军,映入他眼帘的是比人还高的蒿草,偶尔蹿出来的野狗,满头盘旋的黑色乌鸦,还有倒塌的房屋,失修的道路……

在这样的地方行军,士兵们再也不用顾忌刘和定下的不准踩踏庄稼的军规,因为放眼望去根本就没有多少田地可供他们踩踏!

就在前年,董卓挟持幼帝刘协撤往长安时,把洛阳城内的金珠宝器、文物图书强行劫走,并焚烧宫庙、官府和普通居民的房屋,胁迫洛阳地区数十万居民一起西行,致使洛阳周围两百里一片荒芜凋敝,原本繁华热闹的河南尹从当初的人口稠密变成了如今的人烟稀少。

刘和上次离开长安时,先到南阳,然后绕着伏牛山脉进入兖州,所以没有亲眼见到洛阳地区的凄凉景象。如今,他率军从洛阳地区经过,正好可以给麾下士兵们来一次无声的教育。士兵们只要看看现在的河南尹,再想一想刘虞经营下的上谷、代郡、广阳郡、涿郡四地欣欣向荣的景象,心里肯定会有深刻的感受。

随行的审配、李严、张逸、郭嘉、赵云和张郃等人,他们的脸色同样很不好看,大家心情沉重,沉默不语,感慨着洛阳地区的悲惨遭遇。

大军又向前行进数日,终于到了东都洛阳。留守洛阳的董卓旧部和士兵已经被李傕和郭汜带往了函谷关,据说他们是要前往长安为董太师报仇,所以刘和等于是白捡了一座无兵驻守的空城。

刘和让人亮出天子特使的旗号,率军威风凛凛的走进了残垣断壁的洛阳城,当日夜里便宿于被焚烧一空的皇宫之中。

洛阳城虽然被董卓毁的不成样子,但还是残留了七八万对死亡已经变得麻木的百姓,他们或是因为亲人全都埋在城外而不愿逃离,或是觉得这里虽然破败不堪,但总好过无家可归,所以留了下来。

当城中百姓得知进驻洛阳的部队是天子侍中刘和从幽州带来护驾的部队之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安稳下来。只要不是董卓麾下那群如狼似虎的恶兵,大家就还有一条活路,不用担心被凶残的西凉士兵杀头冒功。

军纪严明的刘和,当然不会让麾下士兵对这些可怜无辜的洛阳百姓造成任何的伤害,他让李严带着一群口齿清楚的士兵走街串巷,四处宣扬幽州将士善待百姓的政策,安抚大家不要四处逃散,静心等候朝廷委任新的河南尹和洛阳令。

城中百姓见到刘和麾下士兵一不烧杀,二不淫掠,只是规规矩矩地驻守在营盘之内,终于相信这次是来了一支好部队。

当日夜里,刘和带着众人来到了太学旧址,一起凭吊这座曾经创造了世界教育史巨大奇迹的神圣殿堂。

洛阳太学在鼎盛时期,曾有师生三万多人,就算放之后世,也是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这所当时全世界最顶级的大学学堂,培育出了王充、张衡、班固、蔡邕等等许多有名的大思想家、学问家,科学家、文学家……

站在已经变成瓦砾和废墟的太学旧址之上,众人心情十分沉重。

审配语气低沉地说道:“董贼未进洛阳之前,整个河南尹有住户近三十万,人口高达一百七十多万。董贼只在洛阳呆了两年,如今这里却成了十室九空,百无余一。”

曾经到过洛阳太学的郭嘉,也是一脸悲愤地说道:“初平元年,董贼挟持幼帝撤往长安,把洛阳城内的金珠宝器、文物图书强行劫走,并焚烧宫庙、官府和普通居民的房屋,胁迫洛阳地区数十万居民一起西行,致使洛阳周围两百里一片荒芜凋敝,从此暗无天日。”

从未在人前做诗的刘和,忽然想起前世那位诗圣的名篇,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道:

“国破山河在,城秋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燃不休,苍生泪沾襟。

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诗诵毕,直抒胸臆,众人只觉新潮起伏激荡,再无言语。

大家当然不会想到这是某个猥琐家伙剽窃了后世一代诗圣最伟大的作品,而且还将里面的一些不合时景和季节的字句做了修改。

刘和倒不是故意想要在人前卖弄自己的诗文,而是触景生情之下,不由自主的引用了杜甫的《春望》,稍微修改了一些字眼,然后将其变成了《秋望》。虽然有些地方经不起仔细推敲,却也足够令大家感到震撼。

诵诗完毕,刘和转身对众人说:“今日我在这里起誓,有生之年,必定恢复洛阳当初盛况,再建太学,让天下读书人都能来此感受我泱泱大汉的荣光!”

刘和这一诺,重若千斤,狠狠击打在了众人的心坎之上。

正文 第一八二章 李郭叛乱

当刘和率军进驻洛阳时,李傕和郭汜已经沿路纠集了上万兵马,非常顺利地通过函谷关,来到了董卓心腹大将牛辅的部队驻地陕县。

董卓手下有七位中郎将,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吕布、李肃、徐荣,在中郎将下面又有校尉李傕、郭汜、樊稠、董旻、董璜、张济、李蒙、王方等人。牛辅既是董卓的女婿,又在七位中郎将中排号第一,因此控制的兵马最多,像李傕、郭汜和张济等校尉,皆为牛辅的手下。

董卓在洛阳被孙坚率军打败,退往长安的时候,将凉州军团的大部分兵力布置在了长安至洛阳之间,防备虎牢关以东的群雄前来攻打。董卓把主力部队分为三个兵团,由他的三位中郎将分别率领屯驻在安邑、华阴、渑池一线,而这三个地方都是关东进攻长安的必经之路。其中牛辅屯兵驻守在河东郡的安邑,胡轸屯兵驻守在潼关附近的华阴,董越屯兵驻守在函谷关以西五十里外的渑池。

当时董卓带往长安的中郎将是吕布和李肃,徐荣则率军驻守于潼关,段煨率军驻守于武关。这个时候,李傕、郭汜、张济三人则跟随牛辅驻扎在安邑。

后来,丹水民变闹的动静很大,董卓得知之后,命令张济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前往武关接替了段煨,而段煨则率军来到华阴,与胡轸一起构成了长安城东部三道防线之中的最后一道。

董卓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正是他带往长安的两位中郎将吕布和李肃,最终却要了他的性命,而他让胡轸和段煨构筑的最后一道防线,却是在他死后最先向朝廷投降的部队。

前面已经提及朱儁在河南尹的中牟附近组织了一支义兵,打出了讨董卓的旗帜,并一度攻陷洛阳,董卓于是急调屯兵于安邑的牛辅南下陕县对付朱儁。牛辅到了陕县之后,派出手下猛将李傕和郭汜东出函谷关,将占据了洛阳的朱儁打回原形,逃回中牟。

正在这时,董卓在长安被吕布和李肃乱刀砍死。董卓死后,他留下的部将群龙无首,其中段煨、胡轸、徐荣相继投降朝廷,而牛辅和董越则不肯投降。屯兵渑池的董越急匆匆赶回陕县找牛辅商议对策,结果却被多疑善变的牛辅杀死,于是董越的部队被牛辅吞并,董卓的大部分主力尽归牛辅之手。

王允诛杀董卓成功之后,派皇甫嵩带兵攻打郿坞,诛杀董卓全家,当时皇甫嵩带的是自己的旧兵,不敢用长安城的禁军,因为这些禁军多为董卓旧部。王允又给吕布下令,要他派兵攻打驻守在陕县的牛辅,吕布于是派李肃率军东出潼关,进攻屯兵于陕县的牛辅。

当李肃带着部队攻打过来时,牛辅手下的两位猛将郭汜和李傕并不在陕县,而是奉牛辅之命屯兵在荥阳至京县一带。不过牛辅虽然没有李郭二人替他出战,但凭借手中精锐的飞熊军,依然轻松击败了李肃。

李肃兵败回撤至弘农县境内时,被长安赶来增援的吕布堵住。吕布以他作战不力为由,斩了李肃。可怜李肃当初劝说吕布反丁原,后来又帮着吕布杀董卓,如今却成了吕布卸磨杀驴的第一个倒霉鬼。

牛辅打败了李肃,于是自信心膨胀,也不等郭汜和李傕返回,就带着部队向西攻打吕布,结果被整顿好了军纪的吕布军打得屁滚尿流,逃回了陕县。

牛辅觉得自己无法战胜虓虎吕布,又担心自己杀死董越的事情败露之后引起军中将士不满,于是收拾金银珠宝,趁夜弃军而逃,随行的胡赤儿眼红牛辅这些金银珠宝,便将他杀死,然后将牛辅的头颅献给了吕布。

长安以东的战事打到这里,看似已经快要落幕。只要吕布率军前来攻打陕县,则牛辅留下的部队必定溃败,然而这时候李傕和郭汜却抢先一步赶回了牛辅的部队驻地!

在某罗和后世的许多记载之中,将李傕和郭汜描述成了只会杀人的莽夫和刽子手,其实却是大错,特错。

李傕、郭汜是董卓麾下最重要的两名青年将领,虽然当时地位在牛辅、段煨、董越三位中郎将之下,只是担任校尉,但其能力却被西凉军公认数一数二。据《九州春秋》等书记载,当时董卓军中将领以职位论则董越、牛辅、段煨较高,按名气说则李傕、郭汜较大,侍中刘艾曾言“孙坚虽时见计,却不如李傕、郭汜。”

刘艾是《献帝起居注》的作者,很多史料是靠他这本书传下来的,他说话自然是有依据的,就是按以往战绩来比较孙坚和李傕、郭汜,而他并没拿其他人来说事,证明李傕、郭汜确是董军最强的两员大将无疑。

李傕此人不仅有谋略,而且口才极好,能言善辩,曾经被董卓派为说客出使反董联军的孙坚军中,游说孙坚与董卓和亲结盟,但被孙坚拒绝。朱儁号称戡乱三杰,统兵作战的本事一点不差,却被李傕率军打得抱头逃跑,足见李傕是个有勇有谋之辈。

如果李傕无勇,岂敢作为说客前往敌对的孙坚营中?如果李傕无谋,如何打得过统兵经验丰富的朱儁?

李傕和郭汜获知董卓被杀之后,急忙向朝廷递上奏表,恳请得到赦免,结果王允一句“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将他们的退路彻底堵死。

李傕和郭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都凉了半截,于是打算解散部队逃回家乡,结果正在李傕军中的贾诩劝说二人:“听长安人议论说王允欲诛尽凉州人,你们如果弃军单行,则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事到如今,你们还不如率军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