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历史走向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偏移,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架子还在,而幽州在刘和父子的治理之下却将北方的鲜卑人打得没有了还手之力,轲比能想要在北方建立起统一的鲜卑政权,只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过孙礼提出的这个建议,却是与历史上的幽州刺史王雄不谋而合,也算得上见识过人,手段狠辣。孙礼的这一招,放在后世,那可是有个十分牛掰的军事行动术语的,便是“斩首行动”。如果计算行费效比,毫无疑问的,斩首行动绝对是要排在第一位。

刘和想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自己如今这么“牛逼”轰轰的,发展势头这么迅猛,像袁绍、曹操等势力会不会暗中选拔死士和杀手,瞅准机会给自己来个斩首行动呢?想到这里,刘和终于明白郭嘉当初为什么会因为研究火药的事情跟他生气,想必郭嘉对此早就有了深刻的考虑和认识。

为了不打击孙礼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积极性,刘和认真思考片刻,才郑重说道:“德达刚才提到的主张,我觉得有很大的价值,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思考。如果单从手段和目的而言,毫无疑问,德达提出派人前往漠北行刺轲比能的做法是最省事省力的办法。但是,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讲究一个时机,我与轲比能有难以化解的血仇,这次让他顺利逃走,并非说我心里不恨他,不想将他千刀万剐,只是我觉得现在让轲比能逃回北方重整中部鲜卑各部落,却要比中部鲜卑被西部鲜卑和东部鲜卑吞并蚕食要好一些。”

孙礼经过刘和一番引导,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点头说道:“末将明白公子的意思了!轲比能就好比是个狡猾的羊倌,公子让他逃回北方,是想让他把中部鲜卑这群羊养得肥大一些之后,到时候咱们再出兵将肥羊全部杀了吃肉!”

众人听得孙礼如此理解刘和意思,虽然有些儿戏,于是一阵哄笑,但却无人说孙礼这么领会是错误的。

因为,刘和本身就是这么想的!

刘和才不怕轲比能将来会卷土重来,因为正向他出兵之前就说过的那样,既然幽州可以打败轲比能一次,两次,那么今后不论轲比能如何了得,但他还是赢不了刘和。

时间,永远站在刘和这边,只要刘和不犯重大的失误的话。

众人聊完轲比能的事情之后,郭嘉出语说道:“公子,如今北方胡人的威胁已经全部解除,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事情有两件需要解决。第一件,轲比能在并州北方四郡还留了少量的兵力,并州四郡之地我们是否趁势而为将其取之?第二件,袁绍军这次一直静观战事发展,若是被逢纪获知鲜卑人大败北逃,他要么趁着吾军主力尚未返回幽州从高柳至班氏一线发起进攻,要么趁着吾军返回幽州的时候,坐收渔人之利,将并州北方四郡顺利收回。两件事情其实紧密关联,而无论我们怎么决定,似乎最终获利的都是袁绍。”

刘和让人拿来并州地图仔细观看一番,说道:“我完全赞同奉孝的分析,一直隐忍不发的逢纪绝对不是在打瞌睡,说不定此时他已经收到了我们在北方获得胜利的消息,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了。”

张郃面带愤慨,说道:“幽州将士浴血奋战,前后鏖战了数月,战死和重伤的士兵更是超过万人,而袁绍军却是开门揖盗,坐视鲜卑人控制了并州北方四郡而无动于衷,这次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袁绍军白白捡回北方四郡!”

田畴、徐邈、慕容平、牵招等文武官员纷纷点头,都是支持张郃的这个意见。袁绍军与胡人暗中勾结本来就是吃里扒外,不得人心,如果幽州将士经过浴血奋战之后获得胜利果实被袁绍军窃取,让成千上万的将士们心中如何想?

刘和紧紧皱起眉头,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

“还真是个难题啊!”刘和用手摸着下颚上冒出来的胡茬,自言自语。“如果我们此时出兵攻占并州北方四郡,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估计鲜卑人不等我们的大军逼近,都会自己向北向西逃跑。问题是,我们拿下了这四郡之地后,需要留驻大量的兵马进行防守,而且是要南北两线进行防守,我们不仅要对付南面的袁绍军,还要对付北方的鲜卑人,估计四万兵马都未必够用啊!”

田畴接着刘和的话往下说道:“近日辽西鲜于明辉将军传来消息,称攻打辽东的准备基本就绪,如果此时我们将西线兵力投入到并州北方,那么幽州西线的防守势必就要从镇北军和度辽军中抽调兵力,如此一来就会再度推迟进攻公孙度的计划。”

“攻打辽东公孙度的计划不能改变,我们得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震慑和敲打一下袁绍,又不必使我们陷入到被动之中去。”刘和经过反复衡量,最终做出了取舍。

郭嘉似乎早就知道刘和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立即建议说道:“公子,这次我们不如好人做到底,先帮着袁绍军将北方四郡的鲜卑人全都赶走,然后坐等袁绍派人前来索要北方四郡。”

“奉孝的意思,是逼着袁绍放点血?”

“嗯,是这个意思,如果能逼着袁绍割块肉下来,那就更好。”

正文 第三五八章 滚!

驻军于马邑城内的逢纪,时刻关注着北方这场大战的结果。当他得知刘和亲自率军进入草原与鲜卑人进行正面对决时,高兴的好几天合不拢嘴。然而,逢纪的这种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当刘和在弹汗山以北大败轲比能的消息传来时,逢纪心中除了震惊便是沮丧,因为这样的结果,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

对于逢纪而言,幽州与中部鲜卑之间的战事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最大程度地消耗交战双方的兵力物资,而并州却可以坐收渔利,置身事外。又或者,轲比能率军攻入幽州,在刘和的地盘上肆虐破坏,给幽州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样的结果对于并州而言,也是有利的。

逢纪唯独难以接受的结果,便是刘和获胜,而且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胜。

幽州这几年发展的实在太快,已经给紧邻的并州造成巨大威胁,如果没有一场战争来阻挡幽州的脚步,逢纪觉得刘和迟早会带着部队从幽州打进并州来,而且是以那种势如破竹的速度一口气将并州的北方数郡全部夺下。

逢纪本来指望着祸水东引,让轲比能跟刘和打一场持久战,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不仅将并州北方四郡拱手让给了轲比能,还继续向南退缩,放轲比能的部队前往幽州。

如今,刘和获胜的消息传来之后,逢纪顿时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是趁着幽州西线空虚的时机挥师东进,还是趁着鲜卑人被刘和大败的时机收复并州北方四郡?”

逢纪在心中反复进行思量,一时之间难以作出取舍。

并州北路军的几员重要将领却没有逢纪这么多的犹豫,当他们得知刘和在北方打败了鲜卑人之后,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佩服和高兴的,毕竟身为汉人,从民族感情上而言,还是希望汉人能够压着野蛮凶狠的鲜卑人一头。

颜良向逢纪提议,趁着北方四州留守的鲜卑人兵力薄弱,人心惶恐之际,立即出兵收服朔方、五原、云中和雁门四郡,焦触、吕旷、吕翔、马延等武将也支持颜良的主张,这令逢纪感觉自己在北路军中的地位和威信受到了挑战。

逢纪为了收拾颜良,命令颜良率领一万五千步军从马邑向东进军,直接攻打幽州西线紧邻剧阳县的班氏城,几名支持颜良主张的将领也被逢纪派给颜良,一起前往东线。颜良心中很是不满,他与逢纪分辨,坚持认为幽州西线留守的兵力并不空虚,仅凭一万五千步兵攻打幽州班氏,不仅无法达成预定目标,反而会耽误了收服并州北方四郡的时机。逢纪料到颜良会这么说,于是告诉颜良,他将亲自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兵马,带着张旭、张南、张凯等将领北上驱逐鲜卑残余。

颜良一听逢纪要分兵,当时就急眼了,坚决不肯同意逢纪的决定,他毫不留情地指责逢纪此时分兵实为不智,结果把逢纪惹得大怒,竟然以颜良违抗军令为由,要将颜良军法处置。张旭等人急忙阻止逢纪,替颜良说情,结果颜良虽然没有被斩,但并州北路军还是分为两路,一路由颜良领着向东进攻兵力空虚的幽州,一路由逢纪领着向北收服被鲜卑人占据的城池。

几天之后,刘和在返回马城的途中获知袁军的动向,他冷笑着对郭嘉和田畴等人说道:“我一直以为逢纪还是有点脑子的人,这次竟然做出这么没脑子的事情,当真以为我幽州西线是泥糊的么?”

郭嘉也是面带轻蔑地说:“如果逢纪此时尽起北路兵马进攻幽州,或许还能给幽州带来一些麻烦,不过也就仅此而已。我们的步军在几日之后便可抵达马城,就算没有骑兵掩护支援,也足以应付袁军。可叹逢纪贪心不足,竟然想着鱼与熊掌兼得,到最后只怕是什么都得不着。”

原来前几日刘和定下出兵并州的计划之后,便在草原上将部队分成两路,其中所有的骑兵归于赵云统率,进入并州收拾鲜卑残余盘踞的北方四郡,而所有步兵则护送着牺牲士兵的遗体和伤兵随主将刘和一起返回幽州。

田畴建议说道:“既然袁军想要趁火打劫,这次不如好好教训一番,省得日后他们再来惹事!”

刘和点头,恨声说道:“正该如此!留着这帮吃里扒外的家伙,不过是浪费并州百姓耕种的粮食!”

郭嘉见刘和决心已定,于是说道:“公子既然想给袁军一个教训,可令张郃将军率领一万步兵直接向南夺取平城,对东进幽州的颜良部进行打击和威慑。”

刘和有些犹豫地说道:“若是此时让张郃率领一万步兵单独行动,吾军便只剩数千步兵,队伍中一万多的鲜卑俘虏一旦骚动,岂不危险?”

郭嘉笑着说道:“公子所虑确实有理,不过这个麻烦其实不难解决,便让张郃将军带着鲜卑俘虏一起去平城好了。这次张将军的任务不过是威慑颜良军,前往平城的人马越多,对袁军的威慑就越大,反正颜良又不知道张将军带过去的兵马中还有一万多鲜卑俘虏。”

刘和觉得郭嘉的建议可行,于是派人去队伍的后方将负责殿后的张郃请到中军帐内,然后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张郃。张郃听完之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新的命令,并向刘和保证一定会顺利完成任务。

如此一来,东归的队伍再次分作两支,其中一支由刘和带着继续向马城靠拢,另外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则由张郃率领改道向南,向着三百多里外的平城而去。

又是几日过去,颜良带着一万五千步兵抵达班氏城西二十里外。

留守幽州西线的夏侯兰早在袁军出现异动之时,便从高柳方向带着部队赶至班氏进行增援,如今班氏城内的兵力加起来虽然不过四千步兵,但夏侯兰却是丝毫不惧,不把颜良的一万五千兵马放在眼里。

并非夏侯兰盲目自大,实在是他对颜良这个老对手太过熟悉,别看袁军现在的兵力超出守城班氏留守兵力的数倍,可他们想要攻破牢固的班氏城还是痴心妄想。

一座班氏城,在过去的几年之间,不知吞噬了多少袁军士兵的性命,无论是颜良、文丑、还是其他袁军将领前来,都是饮恨城外,从未攻下这座不起眼的城池。

颜良将军营扎在班氏城外十五里,然后组织部队发起一轮试探性的进攻,结果自然是遭受了城上守军的无情打击。

夏侯兰虽然不如赵云和张郃那般名声显赫,可他如今可是蓟城司令署内务司司长,专门负责着军纪纠察和奖赏惩处,城内士兵在他面前人人紧张,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守城作战时更是拼命的表现,希望能够引起夏侯兰的注意和重视。

颜良攻打班氏受挫,便立即停了下来,然后再无其他动作。逢纪的命令他无法违抗,可如今他率军在外,如何攻打班氏却得由他说了算。颜良对于攻下班氏城根本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出一个姿态之后就停下来,目的自然是想保全麾下一万多步兵。

三日之后,刘和这路人马顺利返回马城,入城之时受到城中军民的夹道欢迎,人们不分老幼都在庆祝前不久幽州获得的那场大胜。

刘和入城的时候,赵云率领的一万多名骑兵已经进入云中郡,他们仿佛一场狂烈的风暴,将残留在云中郡境内的鲜卑人驱赶着向西逃逸。当鲜卑人得知轲比能已经大败并且逃向北方的大漠深处时,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心思,而当他们得知率军前来收复失地的是赵云之后,惊恐之下根本不敢有半分的停留,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便向着西北方向逃亡。

也就是说,赵云率军所过之处,根本不非一刀一枪,只凭他的名号,便将残留在各县之内的鲜卑人吓跑了。

当赵云带着幽州骑兵狂飙突进时,逢纪也带着一万五千兵马进入了定襄郡,这里的鲜卑人残余早已不见踪影,所以逢纪毫不费力便收复了中陵、骆县、善无、桐过和武成五县。只是,当他率军继续向云中郡挺进时,却与赵云的部队在箕陵附近不期而遇。

赵云率军离开时,并不知晓并州北路军的行动,但刘和在返回马城途中派出张郃之后,却曾派出快马向西将这个变化通报给他,所以赵云此时出现在箕陵城南,却是有意为之。

赵云,是在此地等着逢纪的到来!

因为赵云率领的全是骑兵,而骑兵只有在开阔的野外才能发挥全部战力,所以他不屑于将部队进驻箕陵城内,而是堂堂正正地列阵于野,要与逢纪来一场正面的大战。

当逢纪得知前方是赵云拦路之后,当时便弱了气势,他不敢直接与赵云对战,而是小心翼翼地派出使者前来与赵云谈判,要求赵云率军离开并州,免得引起并州与幽州之间再启战端。

赵云恼火于逢纪的卑鄙无耻,明明这厮已经派颜良率军东进,此时却说什么“免得引起并州与幽州之间再启战端”,他寒着脸对前来谈判的使者只说了一个字。

“滚!”

正文 第三五九章 喜当爹

逢纪派来谈判的使者被赵云一个“滚”字差点吓破了胆,他连滚带爬地返回逢纪营中,将赵云强硬无比的态度向逢纪进行汇报。逢纪听完之后,倒也没有为难这个倒霉的家伙,因为他知道到仅凭几句话根本就不可能将赵云打发回幽州去。

逢纪没有底气跟赵云正面对决,于是将部队向南撤退数十里,进入桐过城内驻守。桐过城位于定襄郡紧邻云中郡的边界位置,向西则靠着黄河,逢纪退回这里驻扎,却是打着不可告人的算盘。

在逢纪看来,己方兵力与赵云的兵力相当,如今赵云虽然势头大盛,但并州毕竟属于袁绍的地盘,赵云在并州北方威风抖过之后,迟早还得返回幽州。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赵云这次率军占据了并州北方,不再撤回幽州,对于逢纪而言也没有太大的损失,因为这些地方屡经战事,如今荒芜贫瘠不堪,就算被赵云占据了,不过是多了一道屏障而已。

并州北方的鲜卑人这次虽然大败,可他们的根基没有毁掉,以后还会不时前来冒犯,如果幽州骑兵占据了并州北方,自然是要替并州把守北方门户,抵御鲜卑人的南下。

最关键的是,赵云的兵力有限,如果继续向西收服五原郡和朔方郡,那么云中郡的地盘就会白白落入逢纪手中,而且还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

逢纪撤回桐过之后,派人火速赶往晋阳向高干报讯,将并州北方的情形通报给高干,希望他能派出一支奇兵直扑朔方郡,趁着赵云被自己拖在云中郡的时候,顺利夺下朔方,再向着五原郡靠拢,逼迫赵云撤回幽州。

逢纪这边暗中小动作不断,赵云却也没有闲着,他一眼就看穿了逢纪的心思,于是率军撤回箕陵城内,然后命令副将孙礼和慕容平各领五千骑兵,在半夜时分悄悄的离去。

赵云给孙礼和慕容平下达的命令是以最快的速度赶至朔方郡的临戎城,将盘踞在那里的和连残余势力赶走,然后再由孙礼率领五千骑兵折返五原郡的治所九原城,防止西河方向的袁军前来捡漏。

正当赵云和逢纪在箕陵至桐过一带对峙的时候,张郃率领着一万步兵押着一万四千多鲜卑俘虏逼近了平城。颜良派出的细作将北方有大军逼近的消息报回来来之后,颜良本想出兵前往平城,可他心中对逢纪抱着很大的不满,于是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部队向南撤入剧阳县城,再也不派一兵一卒攻打班氏。

颜良这边想要保存实力,张郃却没跟他客气,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进驻了平城,然后立即与驻守班氏的夏侯兰取得联系,在颜良的眼皮子底下将一万四千余鲜卑俘虏分作三批押回了幽州。这些俘虏可是最大的战利品,今后都会被送进各种场坊和矿山生铁作坊内充作劳力,从事最辛苦的体力活,而且还不用给他们发什么工钱。

并州方向暂时处于拉锯和对峙形势,幽州方面却是形势一片大好,当北方大捷的消息传遍各郡各县之后,人们敲锣打鼓、奔走相告,共同庆祝这场大胜,而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