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贼-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致了,怕死是这些人的本性,不然才不会投降。

    “大王英明!”众人一致称赞这个决策,他们被这一招“杀鸡儆猴”吓到了。

    “报——”

    正在大殿内寂然无声时,一阵报捷的声音传了过来,身着甲衣的士卒身背漆盒匆匆而来。正是艾能奇派来的信使。

    “念!”朱启明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儿臣已平定川南,不日将率大军返回!”短短的几个字,又一次震慑了当朝人的心。

    川南叛乱是一个苗头,代表着反抗势力,这一次他们的希望消失了。

    “大王万岁,国运万年!”这次的称贺多了些认命的成分。

    “诸位爱卿,你若不负朕,朕必也不会负你。我的大西初立,需诸位一同努力。勠力同心,协力共进。功则赏,过责罚。赏罚分明,绝不偏袒徇私。你们都是聪明人,前明势弱,良臣择木而栖,何苦如此!”朱启明循循善诱。

    “大王英明!”汪兆麟率先出声赞同:“我等必定为朝廷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好!汪爱卿不愧为国之栋梁,朕心甚慰!”朱启明立刻加以表扬:“你有他事相奏么?”

    “陛下,臣有本奏。”汪兆麟确实想做一番事业:““因蜀之策,在先取汉中;治蜀民之策,在除革旧任官员;因人之策,在兴学校,选真才,黜冒滥,严悻进。请大王恩准,开科取士,以定四方!”他的话倒是和朱启明的想法不谋而合。

    “爱卿,此言甚好,就依你所奏。着吏部准备,朕要开科取士。“朱启明随即下令。

    “臣遵旨!“吏部尚书胡默出班接旨。

    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次的呼喊声倒像是发自内心的想法。

    解决了旧臣,抚平了士子的心。

    “下面就该处理那些商人们的事了!”朱启明暗暗说道。

    (本章完)

第14章 兑现承诺() 
蜀都的商人们交了巨额的财宝当保证金,又积极的主动接纳新商税政策,为的就是拿下朱启明口中所说的更大的利益。

    当晚的较量结果,盐商高少昌和茶商赵世杰成了最大的赢家。其他的商人们也分到了一小杯羹。

    但军械局意外的被天府酒肆的李铭言拿下,这个倒是出乎朱启明预料。不仅如此,蜀都钱庄由于竞争比较激烈,在朱启明的斡旋下,成了大家都入股的事业。

    朱启明感叹于这些商人的好眼光,银行这东西,只要国有,基本都是稳赚不赔的行当。四川在宋代就已有富商大贾联合发行纸币的先例,还获得了中央政府的许可。现在来看,这份天赋依然没有丢。

    但这样也好,聚的钱多了,大家都会认账,到时候还可以关联户部,做中央银行来使用。

    离大家拿下各自需要的东西已经过去两天了,该办的手续正陆陆续续的交接中。

    蜀都高府。

    。。。。。。

    高少昌得意至极,正在家里对着一群人训话。

    “派你们去,是看中你们的能力。希望你们把盐场好好的、妥妥当当的经营起来,不要辜负了王上的好意。更不要忘记我高某人对你们的恩情!”高少昌一句话包含两层意思。

    “放心吧,老爷。我们定会做好一切,绝不给高家丢脸!”瘦高的领头男人,年纪约摸有四十,中气十足的大声喊道。

    在他的带领下,账房、小伙计、工人都齐声高呼起来。

    这些人有很多,都是高少昌抽调的熟手,准备前往富顺盐场指挥生产的。

    那边的灶户长久以来被官府压迫的惯了,虽有技术,也没有活力去扩大生产。这次他们听说蜀都要来一批新管事的,而且不是官,是和他们一样的民。灶户们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觉得很好奇。

    这几日,朱启明让胡默派了吏部的人去收拾那些摊子,腾开地方办交接。

    眼看着守了他们多年,又欺辱了多年的那群人走了。有些灶户忍不住的泪水盈眶,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苦了。

    “刘老二,我们熬了这么些年的盐,可是第一次碰到这种好事啊!唉,可惜我那苦命的孩子啊,要是等到这一天该有多好啊……呜呜呜……”年近五十的陈灶户在向他旁边的老人哭诉着。

    “老陈哪,你还有个孙子和孙媳妇。我呢?儿子都快四十了,还在打光棍!大家一看我们是灶户,都不愿意结亲,我都要愁死了!眼看着我刘家这三代单传,这是要绝户啊!”老刘头说起来也是一肚子苦水。

    这些灶户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起这新下来的政策,他们很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地位能否提高一些。

    “灶户们,请静一下!”吏部新派来的盐务监督开嗓说话了。

    他制止了盐户们的议论声,将朱启明于他临行前交代的话重复了一遍:“食不可无盐,大王说了,前明的盐政对你们太过苛刻,诸位又都是穷人家,生计已成问题。因此大王特意调节盐政,从今日起,盐场由蜀都高家负责经营,由我欧阳直负责监督新盐政的实施。大王明令,若高家有怠慢各位或欺辱行为,可速速告我,我会为大家主持公道!”

    “欧阳大人,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们不缺手艺,不缺勤快,就缺个为我们说话的人呐!”又一个矮壮,皮肤黝黑的灶户说道。

    “你是?”欧阳直问道。

    “小人是灶户田保,谢大人的照顾!”田保嘴巴显然是比较会说的。

    “这个不要谢我,要谢就感谢大王!你们要努力工作,用最好的盐来报答大王!大家多多努力,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努力!”欧阳直大声喊着。

    “努力!奋斗!”灶户们也回应着。

    ……

    李铭言身为天府酒肆的掌柜,这次投了一大笔钱在军械局,是有原因的。

    那晚别人都嘲笑他一个搞餐饮的,瞎操心什么武器事业。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对火枪是多么钟爱。

    朱启明在向众商家介绍军械局时,特意提到了火枪生产。但包括高少昌在内,都觉得这项事业太费时,来钱又慢。而且没有技术,门道不清,因此没人愿意接手。

    而这一点却引起了李铭言的注意,所以,只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果断的拿下了军械局的份额。对于枪械,李铭言只是好奇,这份好奇心促使他去做研究,研究之后可以说又爱上了这门行当,即便这是和自己的本业完全没有关系,他也甘愿为此付出。

    朱启明在事后了解了一下情况,因为他并不知道这家伙到底能不能成事。然而了解了之后,朱启明还是有些放心了,单凭李铭言的这份热情和好学,也足以支撑军械局走下去。

    匠户老李头被安排带着军中的铁匠们归入军械局做事,他们的待遇一下子好了许多。

    朱启明额外拟了一个章程,将惠特尼的标准化生产及现代的生产线系统引入军械局,虽是初级方法,但也足以加快生产速度。

    。。。。。。

    茶商赵世杰没能竞争过高少昌,他原本想走自己前辈们的路子,成为扬州的大盐商。然而实力不足,退而求其次,当然也是在朱启明的谆谆教导下,拿下了蜀都附近铁矿的所有权。

    朱启明告诉他说,军械局会全部收购他合格的材料,不会让他比高少昌赚的少。而且,朱启明提供了一个土法高炉炼钢的法子给他,保证能取得很大的效益。因此,赵世杰也乐意的接受了。

    。。。。。。

    除此之外,朱启明打算发一笔银子给蜀都的贫苦百姓,号召他们来工厂做工,和屯垦周围的无主土地,以便积聚粮食。蜀都的粮商由于囤积居奇被朱启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了,罚没的粮食一部分充作军粮,一部分当成赈灾粮拨到了川南的战事区,用以安抚当地百姓。同时他严令艾能奇不得纵兵扰民,留下驻守的也尽量是纪律严明的力量。

    经过了一番布局,朱启明总算可以透口气,实现了他对商人们的承诺。至于今后,会是怎样的发展,朱启明也只能从旁观察了。

    。。。。。。

    晃眼间,半月时间就过去了。李定国率部秘密开赴前线,进驻遂宁与刘进忠合兵一部,伺机攻下汉中。

    李铭言的军械局还在孜孜不倦的研究朱启明提出的各种武器,试图提高它们的威力。富顺盐场的灶户们在经历了初期的适应之后,在高家人的带领下,正努力改进技术提高产量。赵世杰虽没有成为大盐商,但他发现铁矿这条路也比较适合,第一批炼出的钢铁被制造成了农具,供垦殖的流民使用,反响不错。

    一切,发展的还算顺利。

    只是,历史究竟改变了没有?

    (本章完)

第15章 搞定臣属() 
虽然朱启明觉得历史进程变慢了,但他仍不敢放弃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这些东西在他初中高中记了这么些年,加上后来看的各种历史类书籍巩固,想忘记也不那么容易。何况,这也是他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了。不然,还能依靠他这个化学专业的硕士所学的知识来保命吗?只能放手一搏。

    “唉,炼钢我可以帮忙。制造火药,我也可以帮忙。甚至我还可以制造出水泥当建筑材料。而且我还会搞定很多生活用品,只要它和化学有关。但苍天啊,苍天!你改变历史就不对了,万一这塑神的计划失败了,或者李自成扛住了清兵,又或者出了其他纰漏。我岂不是要完蛋了!”朱启明自言自语着,他最近非常担心那些历史事实会不会实现。

    西王府承政殿。

    “龚爱卿,算了,我还是叫你龚尚书吧!”朱启明找来大西的兵部尚书龚完敬谈事情:“这眼下四川境内大多都已平定,既然找你做兵部尚书,我自然会给你权利。不过,你知道,我这个人也喜欢打仗,所以我那几个义子以及宿卫的兵你就不要动了。”

    “臣万万不敢动大王的兵马!请大王放心!”龚完敬诚惶诚恐的回答。

    “那就好,龚尚书,各地的驻守兵员将领名册我会让他们向你报来,之后这些地方上的兵马就有劳你掌管。我知道,很多的地方豪强对我们义军有歧视之心,所以希望你能好好的安抚控制他们。告诉他们,大西绝对不会为难顺从者。”顿了顿,朱启明补充道:“但我们也不会放过忤逆者!”

    “臣明白!臣一定亲力亲为,合理选派人员,一定会为大王安定四方!”龚完敬感受到了一种受重用的气息,回答的格外响亮。

    “以后,本王打下的疆土,所有的卫戍士兵都同归兵部管理!”朱启明接着道。

    “大王英明神武,臣敬佩不已!”龚完敬赶忙拍了马屁。他心想,就算给我管理四将军那些士兵恐怕他也不会听我的,这次大王特意把他们分出去,留下较弱的力量,也比较好控制。这些人沙场征战不行,保卫地方应当是绰绰有余的。管的好了,还能落下和好印象。

    “英明神武什么的就不必称颂了,你我之间以后不要讲这些虚话,有一说一就行。我有不对的,一定要提出来!”朱启明深知在这里他只是个历史的尘土,以自我为中心早晚要玩完。

    “大王可真是有太宗风范,臣今后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大西鞠躬尽瘁!”龚完敬没想到面前的人会这样说,他心里一震:难不成我遇到了传说中的明君?

    “罢了罢了,你下去吧,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即时和我商议!”朱启明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看他的模样,也知道这话当是半真半假。

    “那容臣告退!”龚完敬一边思虑一边退出了殿外。

    “龚大人,你这是在想什么呢?走路都要撞到柱子了!”

    突如其来的说话声把龚完敬吓了一跳,他抬头一看,原来是户部尚书王国宁过来了。

    “王大人,你也来了?”龚完敬疑惑地问。

    “什么叫我也来了,你我同殿为臣,难道我不能来面见西王?”王国宁对龚完敬的话莫名其妙。

    “那个……我的意思是,西王是不是召集了很多人过来?”龚完敬突然有些想法:原来自己不是唯一被西皇如此心腹待遇的人啊!

    “这个我倒是不知道,西王近期日理万机,叫我们臣下相见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龚大人难不成对此有意见?还是说想独占恩惠?”王国宁倒是有些明白这人的意思,揶揄道。

    “呵呵,王大人说的什么话,我还要去办西王交代的事,就不奉陪了!”说着,龚完敬匆匆离去了。

    看着龚完敬的背影,王国宁叹了一口气:他还是太注重王上的眼光了!

    “臣王国宁参见大王!”须臾间王国宁就到了殿内。

    朱启明正在等他。

    “免礼!免礼!王尚书不必客气,今后你我之间就随便一些为好!”朱启明依然是那一套。

    “大王找臣来可是为了银子之事?若真如此,恕臣不能帮助大王了!”王国宁倒是个爽快人,颇有些东林士子的风气。

    然而这家伙明明是知县出身,底气倒是很足啊!

    “哈哈哈!”朱启明反倒笑了:真有有意思啊!

    他想着。

    “王尚书是个爽快人,本王喜欢!但本王真不是来找你要银子的!”朱启明正色道:“我是来和你谈一谈有关赚银子的问题的。不知你可有兴趣?”

    “大王说能赚钱,那臣自然求之不得了。还请大王明示!”王国宁很想听听有什么法子赚钱,现在府库可是一点都不充足,他这个户部尚书徒有其名而已。

    “我已下令不再征收各州县府库银子,以前征用的银子不日就会退回。蜀都内的银子也是如此。这样说来,你是不是赚大钱了?!”朱启明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臣代万民谢大王!”王国宁万万没有料到如此结果,当日汪兆麟提起开科取士之事,他认为是朱启明为了拉拢人心才做的。今日之事却是真的刷新了他的观念。

    “大王能为百姓着想,实在是我大西的福分。臣自愧不如!”王国宁认真的说道。

    “这是自然,百姓们是咱立足之本,断不能怠慢。户部的银子多了,才能更好的为他们做些事情。我也是太迟明白这点,才会有以前的错事发生。这也是我的不对,现在弥补希望来得及。”朱启明早就收到了关于为什么会有叛乱的原因,原来军队的饷银全来自各地府库银子和吃大户。不会团结各个阶级,别人不反抗才怪。

    “大王严重了,今日之事可见大王待百姓如子女,何错之有!”王国宁诚恳的说道。

    “罢了,不谈这个了。回头你安排一下,发银赈济各地流民,及时和工部商议,本王有和他们说些以工代赈的法子,到时你们可以合计一下。”朱启明断开话题,引入他要谈的正文。

    “以工代赈?”王国宁显然不明白。

    “你要是明白,你就是罗斯福了!”朱启明心里偷笑,这一招是他回忆起历史课本中说过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做法时,拿来用的。

    “你不用明白这个,我也一时半会和你说不清楚,总之一句话,工部安排工程,你户部出银子,用征发工人做工的方式,来达到赈济他们的目的,这可以避免了他们吃光赈济之后又没有收入的事情发生,这就叫以工代赈。你回头和王应龙的工部好好合计合计,拿出个章程给我看看,咱们也的让百姓们享受到大西的关怀!”

    “臣明白!那臣就先告退了!”王国宁回道。

    “对了,那朱氏宗藩的财产,你就别想了,我是不会还的。”朱启明又冒了一句:“现在它们都是我的私房钱了!”

    “额,臣明白!”王国宁一个踉跄,差点绊倒。

    送走王国宁,过了一会,刑部的道士尚书李时英和五城兵马司都督白文选也来了。

    朱启明又照例嘱托了一番,拉近了关系。对于这些人,自然是要朝着大赦天下和控制蜀都局势的手段方向来安排。

    朱启明觉得,今日过后,他倒是可以好好的进行一下自己本职工作的活动了。他有预感,最近将要有大事发生了。

    “大王,可以休息了!”方不同轻声提醒着。

    从早上到现在已过去了两三个时辰,朱启明这一下才感觉到困倦,是该睡个午觉了。

    “历史啊,你快点来吧!”他在入睡前祈祷着。

    (本章完)

第16章 本王很缺钱() 
午觉醒来之后,朱启明忽然又想起了一点东西。于是,王国宁也又一次被叫了过来。

    “王尚书,本王忘记和你说了。那个,关于农民兄弟的税收,我有个想法。你听听。”朱启明寻思着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哦,大王吩咐便是。”王国宁对此已经适应了,他也想不到面前的这位主儿又有什么新想法。

    “是这样的,前明的税法,我还是觉得太繁琐了。若是把丁税和田税合二为一,再征收银子,岂不美哉?!”朱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