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流贼-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旗下的将军们骑着战马,聆听定国大将军的训话。
“大清的将士们!”
多铎头戴铁盔帽,身着甲裳。
他的这帽子油漆的发亮。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的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均绣有纹样,缀以铜泡钉。显得他面容越发的严肃。
他的铠甲分甲衣和围裳两部分。甲衣装有护肩,肩下有护腋。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
这标准的装束衬托着他作为主帅的风范。现在,他正策马奔驰在阵前,口中高呼着激励人心的口号:你们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
“万岁!”
“万岁!”
“胜!胜!胜!”
“虎!虎!虎!”
底下的阵列当中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响应声。
“诸将听令!”多铎满意的环视着士兵,又对着将领发号施令。
“臣等遵令!”将领们异口同声。
“命尔等率所部兵马俱出西安,往潼关而去。一路急行,不可懈怠!”多铎面色如一,厉声喝道。
“臣等定不误大将军之命!”又是一阵应诺声。
“出发!”多铎率先打马前行。
将军们随即跟上,接着是各牛录的人马,最后是包衣们和后勤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大军几乎抽空了西安城。
阿济格在城楼上望着多铎离去,心里还是有些不爽。他接下来要做的是追击李自成的部队,以弥补前月里犯下的错误。
孟子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但对于阿济格而言,他没得选,只有一条鱼可以吃。至于熊掌,是多铎的盘中餐。
城中剩余的军队都有些按捺不住了:再不开拔,好东西都要被其他旗的人抢光了!
阿济格也不想耽误时间,如果有可能,他将会在江南同多铎会师,到时南京城说不准他也可以分一杯羹。
因此,在多铎出发后不久,阿济格的队伍也出发了。
他们将沿着李自成撤退的道路,一路追赶过去,直到彻底打垮大顺。
……
仪真。靖南侯黄得功驻地。
“他娘的,高杰死了就死了,这史督师还把一个死人当宝贝起来了!”黄得功正咋呼着。
“对啊,侯爷说的没错!先前那翻山鹞子杀了我们好几百的弟兄,用的还是偷袭这种卑劣的手段。如今我们光明正大的挑战报仇,朝廷还不许了!”身边的亲兵附和道。
“奶奶的,要不是老子看着这滁州与和州,他皇帝做个屁!”黄得功想起了之前的事,恨的牙根发痒:
四镇初立之时,本各有防区,相互之间并无井河之犯。不过,史可法担心高杰蛮横无理,难以制服,所以让他移军驻扎仪真,借此暗中牵制高杰的势力。
他黄得功论爵位,是个侯爷,其他三位都是伯爵。论军功,南征北战可不算啥,少年即有勇武之名。从小兵到游击再到总兵,一步一个脚印,一刀一刀砍出来的。按理说他并不怕谁,也从不把高杰这个翻山鹞子放在眼里。
当时恰好登莱总兵黄蜚即将前去上任,他与自己也是以兄弟相称,关系密切。那****写信让自己为他派些兵防备意外,自己还以为是他多虑。只是看在朋友的份上才率骑兵三百从扬州出发到高邮迎接他。
没想到的是,黄蜚的担心居然成真了!那挨千刀的副将胡茂桢知道自己前去高邮,立刻飞马向高杰做了汇报。要说这翻山鹞子也是个有头无脑的人,竟然会怀疑他自己来高邮是要算计他,于是真的在途中埋伏了精兵偷袭自己……
黄得功一边回忆一边紧握自己手中的铁鞭,手上的青筋都暴突了起来。
当日他走到土桥正准备埋锅造饭,高杰的伏兵出其不意地打来,飞来的箭像下雨一样密集。只顷刻之间,许多弟兄被射成了马蜂窝。连自己的坐骑都被射死了,害得自己只好找来别人的马匆忙逃离。
左冲右突中,自己杀了一个试图突袭自己的骑兵,又杀了几十个人,然后翻身跳进废墙里边,骑马玩命飞奔才回到大部队中。
但没曾想,高杰这厮做的真绝。不仅埋伏自己,还暗中派兵去攻打自己的驻地,仪真。
这一仗,和自己一同前往高邮的三百弟兄都战死了,仪真大营也损失了很多的兵马粮草。这口气谁能咽的下去?!
自己向朝廷做了上诉,要和高杰决一死战。史可法不同意,派了监军万元吉来调解。调解个头啊!被人阴了还不能痛痛快快的****娘的一场,有这种事?!
黄得功想了许久,蓦地大喝一声:“老子不伺候了!谁爱怎么样怎么样,想让老子再去卖命,门都没有!老子就是想打高杰那个王八蛋怎么了!传令下去,整顿军马,准备出兵扬州!”
“侯爷厉害,是个大英雄!小的们这就去传令!”亲兵们纷纷拍着马屁。
“去求!老子本来就厉害!滚滚滚,去准备些酒菜来,让弟兄们也吃好点!”黄得功面色缓和了许多,他已决定要干掉高杰的家人和剩余的将士,一泄心头之恨。
……
扬州。督师府。
“你是说黄得功要进攻扬州?!”听着属下的报告,史可法十分震惊。
之前他调解过高杰与黄得功的恩怨纠葛,费了好大的口舌,才好不容易消停了。如今高杰已死,他黄得功怎么就是如此不明事理呢!
“这个黄闯子,胆子也太大,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史可法心里想着。
“兴平伯世子和其本部兵马就在扬州城里,我估计黄得功肯定是奔着这事而来。”他分析道。
“我要给朝廷上书,请求派人来调解。这一次,不能再让这些武夫放肆下去了!”
(本章完)
第103章 我要“单刀赴会”!()
史可法的奏报递上去之后,朝中又是一片争论声。
什么太大胆,什么目无军纪,什么不遵君令……总之,骂的人很多。
然而唯一没有的,就是拿主意的人。
皇宫内正在大保健的朱由崧得知黄得功又闹出了幺蛾子,也是头疼。
思来想去,又召见了阮大铖问对。
阮大铖的建议是让史可法自己去和稀泥,毕竟前几次风波都是他一个人搞定的。
不过朱由崧觉得,这次朝廷也得拿出点气势出来。不然四镇都不会把朝廷的命令当回事了!
“着卢九德去收拾!”朱由崧下令道。
这卢九德曾经在崇祯年间带过黄得功,对他也有提拔之恩,应当会起点作用。更重要的是,卢九德是个宦官,曾经作为监军太监,也懂些军中的道理。
朱由崧正是考虑这一点,才下召书让他去劝解。这也算是对皇权威力的显示。
南京。马士英府邸。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汪兆麟在这里也甚是无聊,嘴里念着汤海若的写的《牡丹亭》唱段,信步在马府后花园内。
算了算,他差不多在这里待了两月有余,平时外出游玩都有人跟着,在这府里倒是还自由一些,但也形同软禁。
好在方不同在南京城内的情报网基本成型,外界的东西能够通过这府里的内应传递进来。这些内应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保住护他逃走。
不过马士英的府里也是有好处的,不到万不得已,汪兆麟也不能走。
这不,最近他又得了一个消息:太子朱慈烺出现在了江浙一带,而且这件事在南京的大臣之间已然传遍,大家都在议论皇帝要怎么做。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猫腻在城中的方不同着实过了一把黑社会老大的感觉,战乱的世道最不缺的就是到处游侠的义士和本地闹事的泼皮无赖。而这些人,有的只需要一些银子就可以买到他们的心,虽然这种心不一定诚,但聊胜于无嘛!
在接到汪兆麟传出的消息后,一方面,方不同利用人手优势充分扩大这种言论风波,另一方面,他派了人回去给西王报信,告知最近的情况。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单纯的以来西王命令的时候了。有些地方来不及报告,他便会自己下了手段。
朱启明对这些也基本都知道,因为在信中方不同会提及这些。这也令朱启明感到幸运:莫名有一个如此忠心人,实在是在这世界上的幸事!
高少昌的商队一般会南京和蜀都之间负责信息的传递工作,方不同的消息传到的时候,二月已经快过完了。
在这一段时间里,巴蜀大地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蜀都。
朱启明的用在汉中的计划起了作用,杨展和王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来责问为什么。
朱启明就按照原先想好的那一套来敷衍,二人也没有什么办法。他们只好先行回去,报告在这里的一切事宜。
送走了两位前来试探的人,朱启明才能毫不束缚的展开他的下一步行动。
据刘进忠报告,高一功和李过已经顺利的通过了汉中地界,眼下已到达长江一线,准备东入荆州。
如此以来,那左良玉定然会按捺不住了。
历史上左良玉就是在李自成进入襄阳之后,迫于压力才以“清君侧”的名义向东进攻,意图挟持朝廷。那现在下一步基本就要逼到左良玉有所动作了,既然如此,他朱启明也要做好随时东进的准备。
西王府。
“李铭言,你们军械局把本王要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吗?!”朱启明询问着蜀都相关军事产业的负责人。
这军械局扩大了厂房,规范了流程,产量也应当是上升了不少。
如今既要准备开战,战备的工作必须要做好。
了解自己的实力,对对付敌人是很有帮助的。
“回大王,所需鸟铳均以打造完毕,火炮也都按量铸造成功。小人还额外多造了一些以备损毁,火药也是。”因为每次朱启明去看军火都是注重火器的原因,李铭言口中所提基本都是火器。
“那其他的武器呢?”朱启明难得关心冷兵器的生产。
“刀盾手长枪手弓弩手等所需刀枪以及箭矢数量目前富裕很多!”李铭言立刻回答。
“好!铠甲方面如何?”朱启明用赞许的目光看了李铭言一下,便又问高少昌。
“大王,高升记的铠甲被服都已经准备妥当,保证每位大西弟兄能够平安归来!”高少昌这个大话说的很妙。
“你心可嘉,甲胄就是为了保护人的,能活着自然是最好!”朱启明毫不吝啬的夸了高少昌。
“对了,大王。三眼铳,多管转膛炮,猛火油柜,九头鸟,一窝蜂,以及后膛榴弹炮,震天雷,神烟弹……”李铭言又一口气念了很多的武器装备:“这些也都按照大王的要求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分发到弟兄们的手上!”
“嗯,都很好!你们做的不错!每一位为大西作出贡献的人,本王绝对会让你们得到更多的利益!”
朱启明了解了一个个产业的发展情况之后。由衷的感觉到这一次他赢定了!
……
“献贼私自放了闯贼东进?!”王应熊听到回来的杨展这样报告,顿时怒不可遏:“我就说他不可能是真心归顺!果然,这马脚还是露了出来!”
“督师,末将倒是觉得,这献贼意思其实很明确!”杨展心里惦记着自己的计划,他想引诱王应熊加入进来,以备背锅。
“他能有什么意思?”王应熊上钩了。
“回督师,末将是这样想的。”杨展充分发挥了他的忽悠本事:“张献忠让闯贼进来无非是想说他还是蜀地的头目,朝廷一日不招安他便还是那副混世的做派。此举其实是在胁迫皇上,让皇上知道他不满意便会干出一些出格的事由出来。以末将来看,我们应该让皇上考虑督师大人您的意思……方能永绝了张献忠这种想法!”
“你是说,半渡击之?!”王应熊自然明白杨展的意思。
“没错,只有死的献贼才不会肆无忌惮!大人一向忠心与朝廷,若能立此大功,定可以留名青史,为诸臣所敬仰!”杨展继续拍着马屁。
“唔……你说的不无道理。实不相瞒,本督师曾收到皇帝秘旨,其中就提到了若献贼能用则用,不能则扑杀之的意思。前些日子我派你去也曾说的清楚,摸清他们的底细,好制定下一步的作战方略。”王应熊干脆和杨展交了个底,毕竟这家伙的队伍也算的上是武将中的一支劲旅,以后还要仗着他来打下军功。
“如此说来,皇上也曾料到献贼心可能不诚?”杨展倒没有预料到这一出,那这样子一来二去,事情反而变得简单了!他不用费心设什么套子,直接打着皇帝的名号就妥妥的!
“的确如此,你且先去整顿本部兵马,严加操练。待本督师奏明万岁,就着你去和曾英一起,解决了这一大明的心腹之患,让流寇从此消失!”王应熊在心里把奏疏的腹稿都打好了。
“谨遵督师之命,末将定会操练好兵马,为督师效劳,为朝廷再立功勋!”杨展获得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此刻,他脑子里想的全都是西王所展示的大批金银财宝,以及那些残破不堪的水师护送队伍。
“张献忠,我就等着你来了!”他不无得意的想着。
(本章完)
第104章 要变天了()
杨展在算计着如何阴了朱启明,朱启明也在考虑着下一步怎么做。
朱由崧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这一点从他安排了很多的力量来探查自己以及直到现在他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可以看的出来。
据方不同说,汪兆麟再也不能从马士英那里得到任何关于招安的消息,似乎朱由崧把这件事情给遗忘了。不过另外一件事倒是引起了朱启明的注意,那就是太子一事。
朱慈烺的出现不管是真是假都会引起南京的慌乱,尤其是对于朱由崧而言,太子可是一个大威胁。
因此,朱启明要求方不同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再给太子的事情添柴加火。这种方略和方不同自己所做毫无二致,总之,南京越乱,对自己越有利。
现在时间已经是大顺二年二月底,距离弘光朝廷的灭亡的日子也近了。
如果朱由崧不答应自己,那么这一切就只能靠自己去取了。
蜀都,西王府。
“父王,我们所有的弟兄们都已经准备完毕,就等您一声令下,即刻便能向东大举进攻,拿下江南之地!”
孙可望最近整理了一下所有的军备情况,又和各部的官员交接关于境内有关产业的产能状态。
了解了一切之后,他深知以大西现在的实力,是可能应对来自大明官军的攻打的。因此,他觉得,如果不能够被招安,大西自己也能够取得天下!
今天,西王找他来谈事情,除了听取汇报之外,就是询问有关招安的事情。
既然有实力,那他自然说话有底气了。
“这件事不能太过于武断的下结论,我早就说过,联合官军对我们有利无弊。他们不能很快的接受我们,那本王就亲自去让他们接受就是了!”朱启明现在也很自信,眼中透漏出对孙可望一直纠缠这个问题的不耐烦。
他已经全身心的融入到这一世界中来,对于他来说,现在的张献忠就是他朱启明。
这种代入感来自于一件喜事:经过这段时间的追求以及卖弄风流,陈菲絮终于答应嫁给他了!
能娶妻生子,扎根大明,博一个万世留名,难道还要时时刻刻想着回到现代社会?!
“可是,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不用再依赖官军……”孙可望还想辩说什么,但看到朱启明眼神不善,又换了一种说法:“那父王决定如何去做?”
“本王的意思,我去单刀赴会,看看南京朝廷还有什么可说的!”朱启明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万万不可啊,父王!”孙可望一听,这简直是要了老命了,怎么能行得通!
他立刻便劝说道:“儿臣不同意父王只身前去,太危险了!而且诸位大臣也不会同意的!”
“老子要去的地方还轮不到他们插嘴,况且,我也不是真的就傻不拉几的一个人过去。你放心,本王都已经安排好了。此去,为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招安,更是向天下人表明我大西也是这如画江山的一份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