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流贼-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自然是谁也骗不住的,朱启明也不傻。当初崇祯帝哭着喊着要求皇臣勋戚拿出银子犒劳三军,那些人也哭穷,结果在李自成的酷刑之下,掏出来的一个比一个多。
但朱启明虽然知道这些,他却不打算揭穿或者拷掠这些人。毕竟汉中还要依靠他们来维持运转。
“我要的不多,两万将士,每人二两银子。战死的额外多加十两。受伤的,额外多加五两。另,粮草要有城里的人去供应。怎么样?这个要求不过分吧。”朱启明说道。
“不过分,不过分。大王真的是为我等着想,这要求的确不过分。”一听不要求自己交出过多的财产,这些人自然高兴。两万人,每人十两银子,也不过二十万两,他们这些人之中,身家上万的多得是,凑一凑何愁拿不出。
“慢着,还有一件事。银子虽然不拿多少,但别的可少不了。”朱启明自然有自己的算盘:“我需要各位把各自拿手的行当或者手艺报给我。手下有铺子的,有作坊的,也要说与我听。今天已经晚了,你们回去好好想想,这汉中已是大西的天下。想要获得我们的保护,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出来。”
“这个自然,大王说的话,小人们铭记在心!”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能回去,对他们来说可比什么都重要。
“你黄老爷,你,还有你,你。。。。。。你们留下,其他人可以先行回去,我军事繁忙,就不送诸位了!”朱启明伸手送客。
“不敢不敢,大王留步。小人等告退了。。。。。。”一众人暗暗松了口气,逃也似的走掉了。只有留下的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
。。。。。。
“我可不是一个残忍的家伙,汉中在我手里,只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好处,这个你们放心。留下的诸位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以后这城里的一切还得靠你们来帮忙。不要害怕,我有好事情给你们说。。。。。。”
富商黄老爷脑袋里一直回荡着朱启明把他们留下来是说的话,他疑心自己听到的是不是真的。贺珍说大西的人会屠城,所以他才捐了很多银子帮助守城。城破之后他担心自己人头不保,而事实证明,贺珍可能错了。这西王并未过多的为难城里的大户们,反而只收取了少量的赎罪银子。这个可是从来未有过的啊!
“也许,和大西合作,才是最好的方式!”他内心有些激动。
朱启明送走了那些乡绅大户,又暗中安排了一些力量去监视这些人。才对着手下的将领们说道:“当初我们攻破城池的时候,百姓们都说我很残暴,必将会给他们带来灾难。这些人错了,所以他们付出了代价。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接下来的事情。众将听令,冯双礼去指挥甄别降卒,把他们集中起来。还要搜查叛逆,我要公审这些顽固不化的人。刘进忠,你要组织手底下人给我把城里所有医馆的郎中、木匠、石匠、铁匠,还有士子们,统统找来。白文选,负责统计所获战利品,判别军功。然后告诉百姓,我要开仓放粮!”
“末将遵命!”待朱启明安排完毕,将领们齐声应诺。
“好了,各自回去安排去吧!”朱启明示意他们可离去:“刘进忠,你留一下,我有话要对你讲。”
“是,大王!”刘进忠想不到还有这一出,他正要走,又把脚步收了回来。
其他的将领都走了,堂内只剩下两个人。
(本章完)
第78章 我可不是一个残忍的家伙()
刘进忠有些吃惊,他对大王和他说的事情感到不解。
朱启明倒是无所谓,这刘进忠不算是一个坏人,对张献忠也很忠心。但就好像李岩被李自成杀了一样,领导人的疑心病最终会将好的将领都逼到对立的一面上去。所以在后来,刘进忠投了清军,引导着豪格,射杀了张献忠。
这段历史早在朱启明跟着师傅准备寻找张献忠沉银的时候就烂熟于心,他此番的做法自有自己的道理:从人品上看刘进忠,这人颇有些胸怀百姓的意思。保宁在他的管制下,城市安定有加。当初他反了张献忠,是因为张献忠滥杀无辜,他劝了之后反被怀疑。而现在自己全面的拨乱反正,相信他会有所改变。
“大王要我作出不满意您的样子?”刘进忠疑惑极了:“末将对您可是忠贞不二啊!”
“你放心,你的心思本王知道。我这是一个计策,但眼下看不出他的效果。你且听我说就是了,此计若能成功,大西的江山会更加永固!你的功劳,比可望他们更高一等!”朱启明也是冒了风险,他得把一切确定好了。
“末将不敢说要什么功劳,能为大王效力,是末将的分内职责!大王要末将做什么,末将去做就是了!”刘进忠虽然奇怪,但看情形这似乎是一件大事,他不敢怠慢。
“好,我与你细说一番……”朱启明当下便仔细的将做法一一说给刘进忠。
第二天早上开始,汉中的百姓就接到了一个好消息:西王要开仓放粮了!
这一下,百姓们从对新占领军的恐惧中恢复了过来。按照以往的经验,能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的军队,怎么会是别人口中杀人的魔王呢!
当日的景象可谓万人空巷,诸多的贫苦之家拿着麻袋,端着米缸,用一切可以用的容器,争先恐后的朝着府衙涌来。为此,白文选不得不临时调集了一个斯的人来维持秩序。
此举旨在恢复人心,重塑大西形象。从人流量来看,效果很好!
白文选忙的不可开交,不时的大声嚷嚷着要百姓们排好队。后来他觉得实在太累了,一拍脑袋:特么的我是一营总兵,为什么亲自干这个活?
“你,来维持秩序!”他找了这个司的百总来顶替,自己一溜烟的跑回去休息了。
冯双礼的任务是让投降的士兵在城外接受甄别,同时对顽固不化的敌对分子进行搜索。俘虏中身强力壮的将编入战俘营,他们在回到蜀都经过思想教育和训练之后,就是新生的军力。那些弱小的士兵通通带回去当劳动力,蜀都的炼钢厂和其他的一些作坊需要大量的人手来支持。
府库里的金银财宝留足军需,放粮完毕之后的余粮当做军粮来用。
朱启明安排那些大户商人乡绅推荐手艺人才,今天也有很多来报道的。
刘进忠由于要负责镇守汉中,这些事情自然由他来做。
城里医馆的郎中,铁匠铺里的铁匠,做木匠活的手艺人,石匠……还有读书人,统统被找了过来。朱启明要将其中最好的人才带回蜀都,全面利用。
这些工作估计将持续七天左右,届时朱启明会整顿军马,准备班师回蜀都。
在回去之前,他开了一个公审大会,审判在战争中犯下罪行的人。朱启明要告诫城里的百姓,跟着大西有肉吃,反抗大西则是死路一条!
……
孙可望已经主持蜀都事务很久了。
李定国在重庆,艾能奇在川西,刘文秀在川南,蜀都内只剩下他自己和一班文臣以及兵马司的守备部队。
这段时间里他清楚的看到了城市的变化,新城的建设快要步入尾声了。如今他办公的地方,就是在新城的平东将军府。
这蜀都新城真叫人吃惊。孙可望想着,那些红毛人还是有些本事的,父王的眼光总是那么别具一格。城里的马路笔直通畅,每天街巷的建筑被安排得井井有条。现在的蜀都,除了军人以外,还有许多外来人口入住。令他想不到的是,来的人居然还是蜀都里的大户们。
李铭言和赵世杰合作的异常顺利,第一批的燧发枪和新式枪弹已经新鲜出炉了,他们正找人测试性能。黄大炮负责的大炮铸造有些困难,不过应该能赶在大王回来之前做出一门样炮出来。高少昌最近的盐场事务被被服厂占据了不少,军队的订单足够他吃上好一阵子的。
“父王已经拿下了汉中,不日就要班师了。你们礼部要赶快做好准备,给父王一个最盛大欢迎式。”孙可望和礼部尚书江鼎镇讨论着。
“平东将军放心,臣下一定办得好好的!”江鼎镇打了包票。
“如此甚好,大王征战多日,需要我等做好万全的准备。”孙可望赞许了一句。
“这个自然,平东将军如若没有其他的事情,臣就先告退了。”江鼎镇施了一个礼,说道。
“你下去吧!”孙可望回应着。
蜀都自然不可同下属各州县相提并论,它可是大西的本命所在,就好比大顺的西安。只是这西安城怕是朝不保夕了,而蜀都,则会长久的存在下去,越来越兴旺发达。
。。。。。。
对汉中的占领行动持续到了第七天。
黄老爷心里美滋滋的,正抱着他的小妾左亲右啃。他当然有理由高兴,因为西王的新政策,让他们这些乡绅大户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朱启明知道,大明朝对基层的控制是很失败的,多数的政策是由乡绅们代为解决。这是无可辨别的事实,也是不容易改变的现象。
四川的情况还好一些,吏部组织的开科取士工作年后就搞定了,一波新政权的大小官吏填充了基层的空白。但汉中不一样,朱启明要的是汉中丰富的物产,对城市的开发还要缓一段时日。这里是前线,李自成失败以后,汉中将会直接接受满清八旗的冲击。发展的太好,可能会是给别人做嫁衣。
因此,他的决策是先保留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加入一些新的事物,保持一种缓慢的进展。待消除了北边的威胁以后,再行大举前进。
当然,那些所谓的新政策,即是蜀都内通行已久的东西。
分配无主的产业给当地的士绅,让他们用比较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安抚中小弱群体,给他们解决温饱问题。这样一来,士绅们心会想着新政权。而最广大群众们生活变化也不大,相对于以前还稍微好了那么一点,也不会发生暴动之类的。
刘进忠所做的事情很简单:训练兵马;控制着商人作坊主将汉中的资源优先供给蜀都;积累粮草;监督城墙和房屋的修复;保持和保宁以及顺庆的联系;时刻记住朱启明给他讲的计划。。。。。。
“你可一定要好好替本王办好这件事,本王的计划就看你的了!”临走的时候,朱启明还不忘叮嘱刘进忠,他实在很害怕出什么变故,虽然暗地里他做了一些预防的安排。
“大王放心,末将定不会辜负大王!”刘进忠深感肩上责任重大,“铿锵”一声拔出配剑来,发誓道:“末将袁娜向上人头向大王保证!”
“好好好,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拔剑。让给别人看到还以为你要对本王有所图谋,本王相信你。”朱启明连忙按下他的剑,好言说道。
“大王恕罪,末将惊扰到大王了。。。。。。”刘进忠意识到失态,连忙谢罪。
“你我虽是君臣,但骨子里大家都是兄弟。这些小事无妨,本王这就回蜀都了。汉中的一切拜托诸位兄弟了!”朱启明交代着。
“为大王效劳,末将万死不辞!”刘进忠红了眼睛。
城外的营帐已经收拾妥当,阵亡的士卒就地安葬,只将遗物带回,留下一片墓碑。轻伤的士兵随军回去,重伤的留在汉中救治。
上万人静立这里,等待出发的命令。
(本章完)
第79章 对汉中的占领()
大西大顺二年。正月二十二。
话说这个年号朱启明是不想再使用了,它代表着李自成的大顺对他朱启明所占据躯壳的张献忠的胁迫。汉中之战,代表着大西和大顺的正式决裂,那他就完全有理由摒弃大顺年号重新再定一个。但事实上,改变一个年号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暂且只能先用着。
汉中城外。
“出发!”朱启明大手一挥,率先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上万名将士依旧寂然无声,沉默着踏上归途。半个时辰以后,汉中城外就只有当初入城式时那种震撼人心的脚步声还在萦绕。
刘进忠默默的看着大军远去,心里下定了决心。他的部下们,脸上带着憧憬,也望着班师的军队。
远处的城门处,大量百姓纷纷走出城外,目送大军离去。他们之中,有一些特别的人,这些人的目光不仅在大军身上,更紧紧的盯住汉中的守将……刘进忠。
……
秦淮河畔。
正是判断谁是自己的主要敌人上,朱由崧的政权出现了致命错误。它误将清兵当作可以团结的“友军”,不再将防止清兵南侵作为立国第一要务。
更为荒唐的是,他们还担心大西与大顺会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李自成会“先犯东南”,因此大多数的大臣们极力主张先灭流贼,再定中原,确定了朝廷的首要任务是“直指秦关”,攻打以西安为根据地的大顺……虽然这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
就实际来说,史可法并不是大明朝堂的第一号人物,朝廷的大政方针并不能完全由他决定。擎肘者马士英的存在让史可法有了借口,但是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都和其他当权者一样鼠目寸光,推行愚蠢的鸵鸟一样的对清和平政策,认错了敌人,低估了满清人意图和能力,埋下了南京大明政权迅速坍塌的祸根。
现在,河南一带的糟糕局面让南京城内的当权者陷入了迷茫:这些满人究竟要做些什么呢?自己示好也表示了,又不主动的攻击他们,说白了,河北之地不要也罢,只要保留南直隶和江北一线,朝廷也就满足了。
可眼下的局势让人有些慌乱,高杰死后,再无人可以扛起河南防务,只得大范围的缩小防御圈。眼下的江北四镇,真的就只在江北了。
但饶是如此,满清的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大军猛然南下,依然吓了河南一带官员一身冷汗。好在,他们的目标是沁阳附近的闯贼。日前,坐镇湖北的宁南侯左良玉上奏的消息所显示的现象表明,清兵正集中火力攻击潼关,看来是要消灭闯贼的样子。
北方两强相争,南京是否应该有新的动作,国策要不要改变?这是很多大臣内心的想法。
但不管其他的大臣或者皇帝怎么想,马士英和阮大铖着实被汪兆麟说的心动不已:有一支能听命与自己的军队做依靠,那他们绝不会再畏惧左良玉。对付那些东林,也会更有把握。
他们打算和皇帝说一说这个事情。
古老的南京城北倚长江,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水源充沛,运输便利,是水运集散地。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位于秦淮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地方,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开国功臣中的徐达大将军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郑和宅在马府街等。先皇命令建造的十六处大酒楼则分布在商市汇集的西南一带。
汪兆麟和方不同就是在此处蛰伏,等待时机。
今天是弘光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宜出行,宜交友。
汪兆麟接到了马士英的邀请,让他一同去皇城内同当今圣上谈一谈。
走在南京城大街上,汪兆麟和方不同心里五味杂陈,既恐慌又欣喜还有一些担忧。他们不知道未来如何,只能去搏一把看看运气。黄历不错,希望自己的运气也不会太差,这是二人心里的真实想法。
照例,到了皇城脚下,二人分工明确:汪兆麟主游说,方不同主探查打点。
太监韩赞周和田成均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尤其是韩赞周,眼下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位高权重。田成是老朋友,需好好维护关系。他们二人带来的口信将会决定汪兆麟和方不同下一步的动向,是撤回还是继续潜伏全在此一举。
皇城在城东侧,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方便,又和外城紧密相联,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风水术所追求的阳宅“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四面环山,为兵家要冲,唯一的缺点是地势低洼。这是护卫宫城的最近的一道城垣,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供人出入。
汪兆麟进了皇城之后,由马士英派来的宦人引导,继续前行,直到穿越午门,进入宫城。
宫城,也就是紫禁城,当前的大明帝国核心所在,偏于南京城的东隅,有御河环绕。南北长达五里,东西宽达四里,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后廷六宫两部分。宫城城垣上开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等几座城门,能出入这些城门的,非王公大臣及皇帝特招的人不可。
他边走边看,细细的品尝着紫禁城的滋味:作为一名地方官吏,他少有入京的机会。南京虽不是眼下大明真正的京师,但太祖皇帝时期,它也确实是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