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十五卫士-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危险……不过不要害怕;我在您身边,”
儿子和母亲在同一种恐怖和同一种威胁中互相理解了。公爵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他的队长们。他进来时头昂得高高的,尽管他的眼睛不论是在寻找国王,或者寻找国王弟弟的灵床时,都带着一些局促不安的神色。
亨利三世威严地站着,尽管他如此富有诗人的气质,也许只有他一个人能在某些时刻找到这种至高无上的威严气派。他用一个君主的手势,指着那张临终时弄皱了的床上的王族的尸体,使公爵停住脚步。
公爵弯下腰,慢慢跪下。
他周围的人全都低下头,腿弯了下去。
只有亨利三世和他母亲仍旧站着,他的眼睛里最后一次闪出高傲的光芒。
希科看见了这道目光,低声念着《诗篇》中的这另一节:
Dejiciet potentes de sede et exaltabit humiles。
(他将从王位上推倒那个强者,把匍匐在地的这个强者扶上去。)
译后记
十六世纪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法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延续三十多年的胡格诺教派与天主教派的内战,正是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与法国内部政治纷争交相错杂的结果。我国读者熟悉的法国作家大仲马,早在一八二九年创作剧本《亨利三世及其宫廷》时就对这段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从这段历史中截取了短短的两天时间,写出了这部浪漫主义风格的成名作。时隔十多年之后,这场宗教战争的题材,重又激发起了处于创作高峰时期的大仲马的创作欲望,他以这段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写下了一百六七十万字的三部曲《玛戈王后》(1845)、《蒙梭罗夫人》(1846)和《四十五卫士》(1848)。
一五七O年,持续了八年的交战双方暂时休战。一五七二年八月胡格诺派的主要领袖纳瓦拉国王亨利和法国国王查理九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即玛戈王后)举行婚礼。在法国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和天主教派主要领袖德·吉兹公爵的阴谋策划下,八月二十四日夜间天主教徒残酷地杀戮了二千多名前来巴黎参加婚礼的胡格诺教徒。八月二十四日是圣巴托罗缪节,所以这次惨案在历史上又称为“巴托罗缪之夜”。
《玛戈王后》写的就是“圣巴托罗缪之夜”前后两年多,即一五七二年到一五七四年查理九世去世这段期间的事情。
“圣巴托罗缪之夜”后,两派内战更加剧烈,整个法国陷于分裂的局面。胡格诺派控制了法国南部和西部,代表人物就是纳瓦拉国王亨利,他属于瓦罗亚家族的旁系波旁家族。北方的天主教贵族以洛林家族的亨利·德·吉兹为首,于一五七六年成立“天主教联盟”。这两股势力,与在巴黎掌握中央政权的瓦罗亚家族的亨利三世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至此,宗教战争演变为瓦罗亚家族、洛林家族和波旁家族之间争夺王位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三亨利之战”。
《蒙梭罗夫人》的故事发生在一五七八年,即查理九世去世、亨利三世即位后的第四年。小说里不仅描写了三亨利之间的斗争和勾结,还描写了亨利三世的弟弟安茹公爵(在《玛戈王后》中他是阿朗松公爵,受封安茹采地后改称安茹公爵)觊觎王位,处心积虑与哥哥为敌的阴谋活动。
《四十五卫士》和《蒙梭罗夫人》的故事之间,又相隔了七年时间。这部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三亨利以及安茹公爵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斗争:亨利三世忧心忡忡,招募四十五名悍勇的加斯科尼人充当贴身卫士;德·吉兹公爵兄妹翻云覆雨,纠集巴黎的天主教联盟势力密谋刺杀亨利三世;亨利·德·纳瓦拉韬光养晦,终于一举攻占要地卡奥尔城;安茹公爵骄纵淫逸,企图占领弗朗德勒自己称王,结果却落得死于非命。
这些历史事件和场景,只是小说的一条线索:政治的线索。围绕这条主线的发展穿插着另外一条线,那就是爱情的线索。在大仲马的小说里,这两条线索总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因而他的小说不仅用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紧张曲折的情节吸引着读者,而且用缠绵诽恻的爱情故事不时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在《玛戈王后》里我们看到了玛戈和拉莫尔的动人爱情;在《蒙梭罗夫人》里我们又看到狄安娜·德·梅里多和比西的至死不渝的爱情。在《四十五卫士》里,亨利·德·布夏日伯爵苦恋狄安娜的那种绝望的爱情,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狄安娜这个人物,我们有必要将发生在《蒙梭罗夫人》里的爱情故事简单地叙述一下:比西·德·昂布瓦斯本是安茹公爵的宠臣,有名的击剑高手。一天他在巴黎遭到亨利三世手下人的袭击,受伤后夺路而逃,仓皇间躲进一座宅邸;那里住着一位名叫狄安娜·德·梅里多的美丽的女人,令他着迷。他在那府邸里养伤,受到精心的照料。却不料有一天在昏睡中突然被抬出宅邸,搁置在远处的街头;醒来后,他一心牵挂那美貌而又善良的女人,到处寻找那座神秘的住宅,但一无所获。原来这座宅邸是狄安娜隐居的处所,几乎没有人知道有这个女人和这座宅邸。狄安娜出身贵族,一次在安茹公爵举行的宴会上,不幸被好色的公爵所垂涎,自此行动受到公爵手下人的监视;奋而逃出家门后,为公爵掳获。国王的猎犬队长蒙梭罗伯爵救出狄安娜,并要挟她嫁给他,那座神秘的宅邸就是蒙梭罗为她安排的一个僻静的住所,狄安娜不爱蒙梭罗,但又无法逃出这个精致的樊笼。就在比西四处寻找狄安娜一无所获的当口,安茹公爵在一个教堂里偶然发现了她,并一直跟踪到她隐居的住所门前。他暗地里探知狄安娜在心中崇拜比西并对比西怀有诚挚的爱情后,即向蒙梭罗密告此情。蒙梭罗派出二十名剑客,欲置比西于死地。比西击倒十四个刺客后,受了重伤,奋力从窗口跳下,落在一个栅栏上;偷偷守候在近旁的安茹公爵非但不援手相救,反而命令宠信奥里依开枪将他打死。
在《四十五卫士》里,狄安娜和受伤未死的、比西的医生雷米隐姓埋名,一直在寻找为比西报仇的机会。雷米研制了当年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掌握配方的毒药,在《玛戈王后》里王太后原想用这种毒药毒死亨利·德·纳瓦拉,结果却阴错阳差地毒死了亲生儿子查理九世。苦苦等待了七年之久的狄安娜,终于用这种毒药毒死了安茹公爵,为自己心爱的人报了仇。了却这人世间的最后一桩心愿以后,她断然拒绝了始终单相思地苦恋着她的年轻善良的亨利·德·布夏日伯爵的爱情,进修道院当了修女。
这位玉洁冰清、坚贞不渝的美丽的女人,以其视死如归的非凡勇气令人敬佩。同时,亨利·德·布夏日伯爵的绝望的爱情也会使我们由衷地感到同情。
大仲马的历史小说都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人物也大都是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作家的主旨不在于重述历史,而在于渲染主人公的冒险奇遇,情节通常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人物也往往并非原来面目,这大概就是大仲马所谓的“把历史升华到小说的高度”吧。但是尽管如此,他的小说还是包含着许多可贵的、引人入胜的东西。大仲马的崇拜者之一,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用“大仲马情趣”一词说明他的小说的吸引人的一面。确实,大仲马是个讲故事的能手,他善于安排饶有情趣的情节,组织层层迭进的动人故事,一环又一环地扣紧读者的心弦,我们相信读者也一定会喜爱《四十五卫士》这部小说的。
译者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