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初搞慈善-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自己也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未来。
是他错了吗?是他没管好弟弟们,是他没把精力放在弟弟们的身上吗?
明知道他们外派为官会经受更多的诱惑,可他为什么一直笃定,他们弟弟们没有那个胆子?
然而事实上,他们有哪个胆子,而且早就有了,八年前就有了!
孟大郎深吸一口气,他让老仆看好孟老爷,自己去了书房,提笔写辞呈。
不知道上面……是个什么章程,他能不能保住一命。
皇城里,林渊坐在书案前,手里拿着快马加鞭送来的奏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都察院有铁证之后才送来的。
水清则无鱼,林渊明白这个道理,过度的压制只会得到更大的反弹,以前他的手段暴烈,抓住一个就是砍,现在他没有再这么干过了,关于贪官污吏的处理方式也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他按照经济条件给官员干部重新制定了俸禄,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
相当于在基本工资只有三千的时候,这些官员能有一万。
足够养活一家人了,而且官员们一般也有自己的铺子和田,日子能过得很不错了。
他们自己也知道贪会是什么下场,而且五年一任,要是当地的经济变好,人民幸福指度变高,上升渠道是看得着的,现在有硬性审核,他们谁不想回京城当官?
所以这几年来贪官污吏倒是比之前少了许多。
林渊翻看了一会儿,脸色越来越凝重,他紧抿着唇,就在二两以后林渊要发火的时候,林渊靠在了椅背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二两小心翼翼地问:“陛下,夜深了。”
林渊站起身来:“给朕上碗牛肉面。”
然后他想了想又说:“两碗吧。”
“是。”二两叫侍人去传膳,自己陪着林渊走回了寝宫。
陈柏松如今白天在军营里练兵,晚上回宫侍寝,自得其乐,正坐在寝宫的软凳上自己跟自己下棋。
这软凳还是林渊叫人弄出来,主要是硬凳子坐久了不仅屁股疼,还可能坐出坐板疮。
“我就知道你没睡,我叫御膳房送了两碗牛肉面过来。”林渊坐到陈柏松对面,拿起黑子和陈柏松下棋。
他们俩的棋艺都不怎么样,臭气篓子对臭棋篓子,最后还是叫林渊赢了。
陈柏松抬头问:“怎么了?一进来就板张脸?”
林渊笑了笑:“板得这么明显?”
陈柏松想了想,认真道:“也不是很明显。”
林渊叹了口气,嘴角的笑容消失了,他久居高位,哪怕是稍微皱一皱眉,都够叫人恐惧的了,也只有陈柏松现在不怕他,他说:“贪官污吏,从来都是杀不完的。”
陈柏松:“你才知道?”
林渊:“知道是知道,可是每隔几年查一次,我都累了。”
虽然每次查出来的都不多,但是里头总有贪得叫他都嗔目结舌的。
“有两个姓孟的,亲兄弟。”林渊面无表情,“哥哥贪完弟弟继续去贪,同一个地方,省府说任命的时候不知道,你信吗?”
陈柏松摇头:“不信,哪怕不是同宗,一样的姓也该好好查查。”
林渊:“现在红袖问我,省府要不要查。”
“省府啊……牵一发则动全身,就是要动,也要把影响降到最小。”林渊喝了口温水。
御膳房的侍人把牛肉面端进来,因为是夜宵,所以分量并不多,但因为是大碗装着的,所会给人一种吃不完的错觉,但碗浅,两口就没了,两大片酱牛肉在上面隔着,一点葱花和绿叶菜点缀,看得人胃口大开。
陈柏松吃了口面:“这么麻烦?”
林渊点头:“和朝政有关的,就没有不麻烦的。”
“那两个姓孟的不算什么,地方官员,贪的虽然多,但手里的权力不大,贪了赈灾银子,砍头抄家就是。”
“主要是省府……他们敢那么大胆,省府功不可没啊。”
陈柏松听林渊的声音,知道林渊已经起了杀心,问道:“要不然我跑一趟?”
林渊抬头看陈柏松:“你去?”
陈柏松笑道:“怎么?去不得?少爷觉得我不中用了?”
林渊皱眉道:“我原本想叫驸马去。”
驸马也算半个林家人,就算没什么本事,也能坐镇了。
而且本身就不是干这种事的材料,也好叫省府降低戒心。
“那你护送驸马去吧。”林渊喝了口面汤,“驸马那就瞒着,只告诉他是代表皇家慰问各省省府。”
陈柏松嚼着牛肉:“好。”
第189章 189
“将军。”亲兵从城墙下来; 走进边关守军营帐内; 他脚步匆忙,脸上带笑,一脸的喜气洋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捡了大笔钱财。
等他通报后进了将军的营长,朱元璋才放下手里的书; 天下太平以后他就来了边关,那时林渊也来信问过他; 若是愿意就继续当将军,驻守边关,守着大明的门户,若是不愿意就回京城,爵位是不缺他的。
朱元璋还是选了驻守边关; 他如今也和马氏成了亲; 夫妻感情很好; 又育有两个女儿。
眼看着是生不出儿子了; 朱元璋也不急,反正他现在位子在这儿,不怕挑不到好女婿入赘。
女儿在家招赘,生的孩子也是姓朱的; 老朱家的根断不了。
两个女儿也自小在军营边上长大; 马上功夫很好,臂力也练出来了,骑射不比普通士兵差。
朱元璋挺满意; 女儿这样他也放心,他百年之后,也不怕女儿管不住家。
还有马氏,未嫁娶前他也不知道她竟是个才智不输男人的女子,前几年边关有匪寇来犯,他忙着打仗,是马氏在料理后方,给朝廷的军报也是她在写。
家里也是一把好手,事事清楚,朱元璋回家歇息的时候,从不需要操心别的。
朱元璋看亲兵进来,笑道:“你急什么?”
亲兵连忙行礼道:“将军!卑职在城墙上看着,有使臣来了!”
朱元璋站起来,这个使臣就是京城派来的人,是代替皇帝来传话的。
这个时候来……
朱元璋脸上也带笑。
他以前推了回京,现在年纪也大了,想着自己戎马一生,该到回京享福的时候了。
再说,现在边关也有几个提拔起来的,如今手里都握着权,他这个将军一当就是这么多年,再当下去,下面的人也不好出头。
这时候走,正是天时地利人和。
皇帝亲自派人来请,又能大方让位,回了京是有从龙之功这样的大功绩的,一个公爵是跑不掉的。
就是不知道是辅国公还是勤国公了,但不论是哪一个,脸面和实惠都有。
早年他也想过说不定能捞个王爵,当上异姓王,当年陛下似乎也有这个意思。
不过现在看看,陛下这么多年就封侄子当了个王,还是个郡王,而且根据新法,这个郡王是不能传下去的,一代而止,下一代里头若是没有出众的人物,必然慢慢走向衰败。
陛下对自家人都这样,更别说对他们这些外人了。
有个公爵就算他运气好,朱元璋这点想的开。
他这个公爵也传不下去,不过他在,就能守着两个女儿给老朱家开枝散叶,到时候孙子辈里有个能干的,朱家一样能起来,他们起点就比别人高。
再说了,这几年陛下的手段婉转多了,但朝堂上的官员早就被已死的宋石昭调教好了,各个都是陛下的应声虫,让他们和陛下唱反调,比砍了他们的脑袋还难。
使臣很快就到了,朱元璋跪在地上听旨,等使臣念完之后,他才抬头接过圣旨,站起来后对使臣说:“张大人长途跋涉,不如去我府上坐坐?喝杯热茶?”
使臣笑道:“那就却之不恭了,朱将军请。”
朱元璋:“张大人请。”
两人军营离朱家宅院不远,两人也没有骑马,边走边说了一路的话。
使臣说:“下官来您这儿,杨将军和李将军那边已有人去了。”
朱元璋点点头。
他们几个都是陛下还没发迹那会儿就跟着的,年纪也大了,继续带兵也还成,毕竟没老,没见那些有经验的老将军,七老八十上阵的也不是没有,就壮个声势。
可要是真熬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别说公爵,死后估计也就是个大将军,大将军不值钱,死了一个后头还能填上来一个。
有了爵位才不同。
毕竟爵位是数得着的,就那几家,哪怕以后他走了,凭着公爵夫人,公爵女儿这两个名头,他的妻子女儿都能过得好。
不过他也只能庇佑她们,孙子辈的就不成了,孙子辈得看自己的本事。
使臣去驿馆歇息,朱元璋夜里才让妻子和女儿收拾行囊,家里的老仆愿意去京城的都带走,不愿意去的就给一笔遣散费,至于家里的家具,大件的都不必带走,京城已经备好了,体己的东西倒是可以。
朱大娘听说要去京城,不到二十的姑娘雀跃道:“爹?真去?”
朱元璋笑:“真去,爹到时候去求一求,看能不能给你们姐妹求个县主或郡主回来。”
大约是求不到郡主的,但县主还是有希望。
朱大娘连忙说:“那我明日就要去跟朋友话别!”
她还是有不少友人的,现在男女大防没有以前严重,友人里有男有女。
因是边关,为防意外,女儿也是要学骑射功夫的,除了身子不好的,大多骑射都好。
朱小娘不如姐姐胆子大,她怯生生地说:“去了京城,那儿规矩大……”
马氏在旁边笑:“规矩再大你们也是你爹的女儿,只要不犯大错,谁还治你们的罪?再且说了,等去了京城,正好给你们议亲。”
马氏这话出口,两个姑娘都有些羞涩,朱大娘胆子大:“那我要文武双全的,可不要只会读书的酸腐书生,也不要只会卖力气的傻大个。”
马氏一愣,无可奈何道:“咱们是挑入赘,你若是出嫁,这类的都不好找,更别提找入赘的了,只要是个老实孩子,脚踏实地,知道进退就差不离了。”
朱大娘眼珠子一转:“那也行,长得好才好!”
朱小娘低着头小声说:“我同姐姐一样。”
朱元璋大笑:“必然给你们挑两个如意郎君!”
朱家很快就上路了,朱元璋在这边挺得人心,不少人送行,朱大娘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看着后方缓缓消失的城门,不安终于涌上心头,她从小就长在这里,没有离开过。
对于京城她是向往的,京城是什么地方?是国都,是皇帝住的地方,那里的百姓都比别地的百姓更骄傲。
可是……
朱大娘忽然靠近了马氏,把头靠在马氏的肩膀上,手拉着马氏的手,低声说:“娘,京城里的小姐们……会不会看不起我?”
她不会女红,不会琴棋,书画也只是略懂,最擅长的是骑射跑马。
她在边关所有的优势,去了京城都会变成劣势。
朱小娘也很怕,靠到了马氏另一边。
马氏知道自己此时说什么都没用,她只能拍拍女儿们的后背,不发一言,沉默的安抚。
京城那边并不太平。
最开始,只是孟大请辞,上边也拦住了,官员请辞没那么容易,朝廷不会轻易答允,当然,官员也不会轻易请辞。
孟大的理由是父亲老迈,想要奉养父亲天年,不能再为朝廷尽忠,只想作为一个人子尽孝。
话说的冠冕堂皇,但上头根本就不信。
难道当官就不能尽孝吗?
孟大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告诉朝廷的官员,谁家父母老了,就赶紧辞官回去给父母养老?
就你是道德楷模,我们不辞官就是不孝?
反正上面把他的折子压了,孟大着急也没用,跑了无数人家,人家都只有一句:“上头才能决定,我们做不了主。”
于是孟大就这么等啊等啊,等到了自己二弟三弟被押送回京的消息。
罪名只有一个,渎职。
如果是贪腐还有救,可能关个几年或十几年。
但渎职……这就是大罪了,代表着除了贪钱以外,他们还鱼肉百姓,官商勾结,官官相护。
渎职是死罪。
孟大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一懵。
他们一家都被软禁在了府里,没有查出他是否和兄弟狼狈为奸之前,孟大和家人都不能踏出宅子一步,就连去见见兄弟也不行。
好在朝廷的动作很快,查出孟大确实没有给他们传递消息,没有助纣为虐,就取消了禁令。
但是孟大被革职了,今生不再被录用,他的子女三代内朝廷不予取用。
而兄弟的孩子们则是五代不予取用。
孟家的仕途到此为止了。
孟二和孟三被判了死刑,家产充公。
但祸不及家属,孟二和孟三的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孩子们也随母姓,不再随父姓。
虽然还是不能科举,不能为官,但出门以后不必被别人白眼。
孟大很快就带着全家离开了京城,去了一个小城生活,没人知道他曾是一个京官。
也没人知道他曾经有什么样的抱负。
孟大后悔了,他在收到信的时候如果想的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大义灭亲。
或许只是他被革职,他的孩子依旧可以科考。
孟大悔不当初。
他们一家从城门出去的时候,正好看见一队车马进城,声势浩大。
他的小女儿问:“爹,那是谁家?”
孟大脸色愁苦,看着那源源不绝的车队,说道:“应当是大将军。”
小女儿还不知道自家到底怎么了,只知道要搬家,她好奇道:“不是陈大将军吗?”
孟大摇头:“大将军有四个,这次回来的是朱大将军。”
两边人马错开。
一边往城里走,一边往城外走。
此生再不相逢。
第190章 190
几个大将军前后脚到了京城; 京城就闹开了,毕竟这几位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军; 打陛下刚起事时就跟着陛下,南征北战了这些年; 又在边关驻守,现在回京那都是最高规格的礼遇。
先说房子; 都是之前抄家抄出来的大宅院; 内务府早就着手收拾了,听内务府里的人说; 那池塘都是引的活水; 过个十几年都不会臭,除非源头干了。
再说屋子,相当于推到了重建; 木材全是好料; 更别说家具了; 老手艺的木匠打的; 别说毛刺,就是一点瑕疵也没有; 挨地的地方都磨得平平的。
全是时兴的款式,三开门的衣柜,除了仆从住的屋子以外,将军及其家眷住的屋子都大,跟寻常人家的堂屋一样大,里面还能摆桌椅; 地上还铺了织娘们用粗毛线织的地毯。
地面还是瓷砖——那可是瓷!
瓷砖也是新兴的,是哪家小少爷捣鼓出来的,摔打着容易碎,铺地上倒是不会,就是打滑,不过只要铺上地毯,那就美得很,又好拾掇又好看。
而且比寻常烧瓷便宜,一个大窑一次不晓得能少出多少块来,听说小少爷那家凭着这个挣了不少钱,如今在京里都能住大宅院了。
内务府的人说得兴起,听客听得也激动。
内务府还说:“就单说瓷器,烧得全是好瓷,要说白瓷,那就绝没有丁点杂色,说是花瓷,那色必是正的,再说锅碗瓢盆,这些都是备好的,虽说是买来的,但全是好货。”
最后内务府的人还总结了一下:“我要是能在那屋子里住几天,这辈子都值了!”
听客也羡慕:“陛下心里念着他们呢!”
“谁说不是?多少年前就跟着陛下,听说陛下那时候还只是个寨主,手底下就百八十个人。”
“咱们陛下才是真龙天子!”
朱元璋带着家眷到京,正准备找个客栈住下,他料想自己来得早,估计陛下赐的宅子还要派人洒扫,刚入城就有内官在马车外求见,朱元璋索性跳下马车。
内官是个面白无须的俊俏人,他生得好,只有眼尾有几条细纹,笑起来春风拂面,拱手道:“下官楚麟,见过大将军。”
朱元璋也不抬架子,他刚来京城,还没把这地方摸透:“楚大人可有要事?”
楚麟笑道:“陛下吩咐下官送您去府上,东西一应俱全。”
不用去客栈挤当然是好事,朱元璋点头,楚麟上马在前面带路,朱元璋的车架在后面跟着。
等到了大门口,楚麟才对朱元璋说:“陛下说了,等另两位大将军到了,才挂牌匾。”
朱元璋点头:“我知道。”
他明白这意思,肯定不会挂将军府,等陛下给他们封了爵位,这牌匾才会挂上去。
朱元璋带着妻子女儿先进去,仆从们从后门进院子,先把行李搬下来。
刚进了院子,朱大娘就闹开了,她拽着马氏的手,一双杏眼瞪得老大:“娘!这屋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屋子!”
地上铺着地毯,走着软得很,没地毯的地方就是亮晶晶的瓷砖,堂屋里的摆设全是精品,就说桌椅,都是她在边关没见过的款式,她找了张椅子坐下去,屁股下头是软的,垫了软垫,里面填的事棉花。
“小娘!咱们去房里看看!”朱大娘风风火火的牵着妹妹去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