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攻穿成农家媳-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天林敛下眸子,沉吟半晌方才说道:“这点我可以答应,但我也有个条件,要是卖价超过五倍以上,我要求提价,不多,只要始终维持在购入价是卖价的两成即可。”
听到这话,方掌柜眯起眼睛,这人比他预想中的还麻烦。他可以确定,此人并不清楚这些上品货的具体价值,却给作为合作方的他们系上了一根线,他们走得越远,沈家获利也越多。这个五倍估计是方天林随口所说,其实真要操作好了,最顶级的那部分鸡蛋卖的何止是这个价?数量最少、品质最高的这个档次鸡或鸡蛋所赚,很可能比其他所有加起来都多。
这事方掌柜不能做主,他跟两位东家递了个眼神,起身说道:“我得先和东家商量一下,这事稍后再谈。”
三人回到马车上,方掌柜再次确定道:“两位东家,这鸡和鸡蛋真有你们说得那么好?”
“嗯,比我们平日里吃的味道更加鲜美。”周毅想了想,说道,“我们吃到的好东西不多,但也不少,我能确定纵使有些卖相不那么好,味道属于上品这点不会有错。”
“要不这样,让他们烧两锅蛋花汤,一锅用普通鸡蛋,一锅就用沈家那些,除了油盐什么都不放,你尝一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张亭也不大董生意之道,觉得还是让方掌柜亲口品尝过,他心里才更有底。
“这法子可行。”方掌柜立即赞同,“只是两位东家,若真像你们说的那样,那方家小哥提的要求就有些麻烦。鸡还好说,因为本身价格就不低,要卖出两百五十文以上一只,一时间恐怕有些难度。这鸡蛋就悬了,很可能价格远超十文,你们想好了,是要赚更多利润,还是就限定在五倍这个数目内。”
“五倍还不够?”周毅和张亭都张大了嘴,齐齐惊道。两人不是什么都不懂之人,最好的那部分鸡蛋能卖出十文以上一点都不出乎他们的意料,但那只是极少数,其他那些在两人看来,能卖到五文钱就已经够厉害。
生意哪是这么好做的?否则农户们也没必要整日守在田里,早就一窝蜂去经商了。百姓们其实心里都清楚,商户明面上地位要比农户低,实际上却正好相反。就是经商要为人圆滑,还要有门路,不是人人都做得。更重要的是没有生意头脑,很可能血本无归。
周毅和张亭只知道经营当铺古董字画饰品等高档店铺能达到这般利润,其余那些,诸如粮店食铺等可远没到这等程度。
两人之前并不知道沈家到底养了多少只鸡,但从方天林不加掩饰的态度和那个树林子的规模来看,想必不少。他们大致估算过,等所有鸡都长成后,至少一天能收获两三百枚鸡蛋,再加上卖鸡所赚,一个月利润怎么也能有二三十两。付了方掌柜的月银之后,两人分一分,每人还能得个十两,再算上顺带而来的人脉,无论如何都值了。
原本以为的小生意,听方掌柜这么一形容,一下子便至少要翻一番,这让周毅和张亭怎能不吃惊?
乖乖,这等利润都快赶上金银珠宝买卖,两人心扑通扑通跳,不自知地吞了吞口水。在衙门里混了那么久,他们也算有点家底,但就之前他们以为的每人一个月能赚个十两左右,便已经让他们很是知足。衙役每月工钱不多,若不算油水,就那点钱银,怕是连一家老小都养不活,每月十两对他们来说也是大数目。哪知,这里面赚头竟然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大。
“方掌柜,你先下去,这事体大,我跟周毅再商量一下。”张亭定了定心神,声音微带暗哑。
“你说这事咱们要怎么处理?”周毅伸手指了指里头那个煞神,“那人可不好相与,他说五倍,难道咱就真照着五倍来?”
“先试水,若真大有赚头,那就提价,必须把他笼络住。”张亭两眼放光地说道。
周毅思索片刻,当即赞同。
若是普通农家,周毅和张亭有的是法子让他们乖乖听话。两人倒也没想过要断人活路,但能压榨多少是多少,这点准跑不了。这沈家吗,有那个煞星在,还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才符合双方利益。
方掌柜的要求并不为过,姚大嫂立刻起身带着大女儿沈梅去灶房忙活,沈松则小跑着去邻居家买鸡蛋。这是方天林特意要求的,沈家原先养的那些鸡放进树林子后,就一直在喝空间水,跟他养的那批鸡收获的鸡蛋对比起来,差别并没有那么明显。
两碗蛋花汤端上来,不仔细看压根看不出其中的区别。但在方掌柜眼中,却是色香味俱都有所不同。他就是吃这一行饭的,食材好坏一眼就能看出区别,之所以要亲口品尝一番,不过是他从未接触过,不好妄下定论。
方掌柜让人又去拿了几个空碗,外带一些清水。他先舀了一小碗普通蛋花汤,喝了一口便搁下,用清水漱口,确保没有残留味道之后,这才品尝起另一碗蛋花汤。这次,他回味的时间就有些长,喝一口,品味一下,接着喝下一口,直到将一小碗蛋花汤全都喝完,他才停手。
此时,周毅跟张亭也已经归座,两人早就尝过味道,只觉得味道比一般的要好上一些,也仅止于此,哪会像方掌柜这般细细品味?
方掌柜是个生意人,若无必要,喜怒不形于色,不管是喝普通蛋花汤,还是沈家提供那碗,神情丝毫没变。
但有些事情,不需要通过神态变化就能瞧出端倪。方天林便从方掌柜将前后两碗蛋花汤区别对待上知道,想必他对沈家鸡蛋是满意的。
之前方掌柜便和两位东家谈妥,只要味道符合预期,就按刚才定下的方案来。既然对方天林开出的价格没有异议,双方很快便达成协议,方掌柜起身去马车中拿过纸笔,开始书写契书。
方天林似是想起什么:“方掌柜,且慢,其他都没有问题,就是我家小门小户,没人找上门来那自是一切安好,要是有人仗势强买,我们不卖怕是不行,这事你们有没有办法解决?”
方掌柜跟两位东家一合计,说道:“要不这样,你就报县丞的名,暂时先缓一下,之后派人去县城通知一声,我东家会处理好。要是连东家都没办法解决,那就卖予他们,形势比人强,谁都没辙。”
不是方掌柜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东家后台也不大,和县丞倒是搭上了关系,但县丞同样不是多大官,在阜阳县城还能抖抖威风,出了县城,在上级官员眼中,那真什么都不是。
方天林接过契书瞄了两眼,契约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沈家谁都没进过学堂,他这个念了十几年书之人也只能当自己是睁眼瞎,这手印可不能随便按。不过他什么都没说,沈老爹买过地买过牛,那都是要签契约的,他知道该怎么做。
果然,沈老爹让方掌柜对着契约念了两遍,他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着,确认两次都是一字不差后,在契约上按下手印。他不是真一个字不识,起码数字还识得几个。
双方谁都没提去衙门盖印之事,这份契约便不是红契,而是私契。同样有效力,只是对簿公堂时会麻烦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双方在身份上并不对等,真闹起来明显沈家更吃亏,尽管衙差属于下九流,而沈家是农户,归于上九流。
方掌柜他们是坐马车而来,靖朝道路并不像现代公路那么平整,而鸡蛋又是易碎物品,必须用草垫子等物隔开才行。沈家人多,只是沈家河他们都不在,靠方天林姚大嫂等人,算上几个大点的孩子,依然忙了好一会儿,才搞定这些。有了这回经验,以后他们便可以提前准备。
周毅他们走之前,方天林说道:“你们怎么说来源都行,也可以不用打沈家招牌,但不能说成是他人的东西,包括你们在内。”
周毅和张亭都同意,源头掌握在沈家手中,他们这么做并无好处。一旦双方起龃龉,沈家不供货了,他们上哪找同样品质的货?
沈老爹他们都是实诚人,卖给方掌柜的那些鸡蛋都经过挑选,个头实在小的全被筛选出来,留着自家人吃。
这次鸡蛋攒了七八天,方天林就凑了个两百整,沈家一共得了三百文。这钱是少,沈家人却各个脸上都带着笑意。
前头一批鸡数量不多,再过一个多月,第二批鸡也将长成,到那时,即便已经是寒冬腊月,鸡不大爱下蛋,按着方天林的意思,给鸡也“烧炕”,产蛋量不会低到哪去。
正常情况下,那么多鸡一天至少能收获三四百枚鸡蛋,按着三文两个算,一天就能得钱五百文左右,那一个月就是十五两。刨除成本,怎么也有十来两,这么算下去,一年岂不是能有百两银子进账?
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方天林将这个往少估算的数目透给沈家人知道时,张婆子立刻震惊地站了起来,差点连椅子都带倒,连惯常很能端得住的沈老爹,都瞪圆了双目,嘴张得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这事你们谁都不能往外说,都烂在自己肚子里。”沈老爹知道事情轻重,这些都还只是预想,只有等钱财实实在在拿到手上,那才是他们的。要是谁眼红,往鸡场那边下药,那真是防不胜防,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以后你们多注意点,看看有没有形迹可疑之人。”
“嗯。”沈家人一致点头。
方掌柜大约十天来一次,每次都能带走三百多个鸡蛋,沈家每回都能入手半两左右。真金白银在手,这一段日子以来,沈家人干劲都特别足。
大家心里清楚,要是买卖能一直这么顺利进行下去,那即便明年粮食绝收,他们也不用担心会饿肚子。再说,旱情还没到这等地步,只要冬天能下几场大雪,明年雪一化,沙河水又会暴涨,只要运气不太背,怎么也能有些收成。
往好了想,若明年没灾没难,那说不定还能送个孩子去镇上学堂。这可是沈家多少辈人都没能达成的心愿,要是在沈老爹手上实现,这功绩足以上告祖宗。
有了这个期盼,沈老爹脸上那点郁气全都烟消云散,一天到晚都精气神十足,没事就爱到鸡场走道上看看。实在闲不住还去少冲山薅点茅草树枝,用来烧炕用。
其他人都这样了,沈家河更是每天都乐呵呵,不管做什么,嘴都向上翘起。好心情会传染,前段时日笼罩在沈家人头上的阴霾,再不能影响到他们,整个沈家都被欢声笑语充斥着。
很快便到了十月末,三胞胎即将迎来周岁日。
“二嫂,这次真不大办?”温氏眼里带着点可惜。
“嗯,孩子还小,经不起折腾,上回百日办得大,这次就自家人热闹一回。”张婆子微眯着眼,笑意明显。近年来她日子过得舒心,脸上褶子少了一些,面上暗沉色泽也被一丝红润代替。
温氏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心生羡慕。二嫂家日子也起来了,如今三家中,就她家最差,她得好好盘算一下生计。她是真愁,如今日子还算好过,若今冬雪不下足,明年指不定什么情况,要是真闹起灾荒,就她家那点家底,支撑不了多久,顶多熬到后年。
“二嫂,这是给孩子的周岁礼。”温氏将担忧收起,面上露出笑容。
张婆子打开瞧了瞧,笑意又添了三分,起身回房取了上等回礼递到温氏手中:“我也不留你了,知道你忙,记得明天晚上带家虎他们都过来吃席。”
“哎,肯定来。”温室拎起回礼笑着出了沈家。
刚送走温氏没多久,大伯家堂嫂就进了沈家。两家闹成现在这样,若不是上头两老还在,不好做太过,大伯家根本不会有人上门,沈家同样也不欢迎他们。堂嫂将东西放下,拿了回礼就走,两人谁都没交谈的欲望。
“大嫂他们送了什么?”沈老爹抬头问了一句。
张婆子一撇嘴,眼含讥诮:“一堆破烂玩意,还不如回礼值钱。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侄媳妇那脸皮也跟大嫂一样厚,她居然也好意思向我索要回礼。”
沈老爹随手一翻,几件小衣裳映入眼帘,摸着还挺软和,就是一看就有好些个年头,很是陈旧,洗得发白,有好几处都被磨得薄薄一层,用力大一点就能捅破。
即便对大哥家已经不抱希望,见到这样敷衍的周岁礼,沈老爹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
第39章
“公、阿公。”在沈家河示意下,沈璋摇摇晃晃走到沈老爹身边,一把抱住他的腿。
“哟,你这个小家伙怎么过来了?”沈老爹把手上的东西放下,拿过布巾擦了擦,将沈璋抱在怀里,转头对着沈家河说道,“怎么就璋儿一个,璧儿他们呢?”
“还在房里,媳妇看着他们。”沈家河眼底透着无奈,“二小子好动,太闹,被大小子嫌弃了,这不,我就带他出门逛来着。”
“这还真是,咱家娃子都皮实得很,但像璋儿这般活泼的还真没有。”沈老爹起身,双手托住沈璋腋下,让他下地慢慢走,“老三,你怎么想的?你媳妇虽然变相被亲家他们卖了,关系终究没有断彻底,一直不和他们往来会被人说成没良心,他私底下有没有向你说起这事?”
沈家河摇了摇头。
“你去问问吧,璋儿我和你娘照看着。”
沈家河应下,当即回房将这事说给媳妇听。
方天林眼里波澜不兴,娘家这回事他是真忘了。他虽然不清楚原主到底怎么没的,但和长期饿着干重活有关,若非他自己的身体逐渐替代了原主的躯壳,他怕是光养身体都要养许久,根本不可能还有心思想着发家致富这回事。
方天林沉吟半晌,这里不是现代,要是他说半点不想娘家人,怕是会被人说成冷心冷肺,不念一丝血亲之情,当即说道:“那就后天去。”
“孩子要不要带上?”沈家河看着一趟一坐,在炕上自得其乐的大小儿子,面带犹豫。
“不带了吧,我家挺偏,带着三个孩子就我们两人怕是照顾不过来。”方天林不想儿子们跟着受罪,那可是山里,牛车都无法通行,需要攀上爬下,现在天气也渐冷,受了风寒就麻烦了。
三胞胎很是健康,长到现在,连大夫都没看过,这可不仅仅是空间水的功劳。这点方天林心中最是明白不过,只是他没有找到其他缘由,只能归结于儿子们身体素质好。饶是如此,方天林也不敢掉以轻心,越是这样,生起病来就越发凶险,那里那么偏,连个大夫都不好请,他不想冒这个险。反正娘家就在那,不会跑,等孩子们大些再去也不迟。
“行,那就这么定了,我去和爹娘说。”沈家河并无异议,他也舍不得带着自家长得水灵的孩子,跟他们一起翻山越岭。
翌日一早,沈杜娟便领着丈夫孩子过来。虽说三胞胎周岁不大办,这么近的亲戚还是请的。
沈琳一家住得远,来得要晚一些。薛广林天刚亮就候在城门边,等城门一开,便让车夫驾着马车直往广延村驶去。
“广林,怎么就你一个?琳儿他们呢?”张婆子抻着脖子,向前张望,结果很遗憾,从马车里出来的只有薛广林一人。
“娘,琳儿这几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孩子们都嚷着要照顾她,便没来。”薛广林尴尬地摸了下鼻子。这事压根就没法瞒过去,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多此一举,想法子遮掩。他是可以逼着沈琳过来,可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冷着一张脸让岳家心生不快吗?那还不如不来。
本来听到这话,张婆子还有些担心,见到小女婿这模样,便什么都明了,她心里止不住失望。张婆子没想到小女儿的气性这么大,估计是上次说了她一顿,让她没脸下不来台,这回连见都不想见他们了。
今天是三胞胎的周岁宴,该高兴来着,张婆子只沉默了一会,马上又挂起笑容,掩去眼里的失落。终归是疼了十几年的女儿,闹到现在这样的地步,谁也不想。
三胞胎今天都穿上了新衣服,是张婆子早早就备下的,因着还小,被裹了一身红。早晨气温低,三个孩子穿得有些厚实,这妨碍了他们行动,就连沈璋也不叫唤着下地,在炕上闹沈璧和沈璜。
方天林跟沈家河一不留神,三胞胎便滚成一团,弄得衣服都皱了。
方天林见了,脸上笑容更大,也没管他们。孩子吗,就该无拘无束,随意玩闹,这不能那不能,那会束缚他们的想法,以后发展会受到限制。只要他们别闹得太过,他从来都不管。再则,随着三胞胎越长越大,就连最容易闹出格的沈璋都收敛许多,他用不着太过操心。
沈家河更宠孩子,只要不闹出事情,他是什么都答应。看着孩子们闹成一团,他乐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大姐二姐夫他们都来了,走,咱也去堂屋。”方天林一手抱过老大老三,将最为好动的老二留给沈家河。
这次只是家宴,没那么多讲究,沈老爹想着小女婿怕是住不惯农家,便将宴席提到中午,派家里几个大孩子去通知村里亲戚。
大家都一个村里住,眼下这个时节也不是走亲访友的时候,人一个没少,全到了。
张婆子肉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