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傻子成亲以后-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顾阁老也惊呼出声。盐场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被冯阁老管理盐场这些年,盐价一年比一年高,百姓都快吃不起了,现在虽稍稍回落一些,但离真武年间还差得远。
  皇帝直接拿起了吴轩的考卷,对他道:“跟朕来。”
  杜阁老这时候终于从巨大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了,再次阻拦,“陛下,这不合规矩。您如此行事,会让天下学子质疑殿试不公!”
  顾阁老道:“杜大人这话就言重了,殿试本就由陛下主持,陛下亲自考教考生,何来不公之说?”
  杜阁老道:“顾朴,我辈臣子应对陛下尽规劝之责,你事事顺着陛下,恐有佞幸之嫌。”
  顾阁老笑道:“咱们做臣子的,本就应该事事以陛下为先。”
  听到这里,皇帝扯了扯嘴角,拿着吴轩的答卷朝龙椅上走了过去。
  他之所以拿走吴轩的卷子,除了确实对吴轩所写的晒盐法感兴趣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些稍稍出格的事情,以此来试探杜阁老的态度。
  虽然此次冯阁老事件,杜阁老倒向了他们。但皇帝并没有忘记,过去的十几年间,杜阁老是如何阻挠新政的施行,又是如何为守旧派势力争取利益的。
  陛下召他上前,吴轩自然不敢反抗,乖乖地跟着走了。
  考场中人高马大的侍卫得了陛下的示意,竟然还把吴轩的书案和座位整个搬了过来,放在御座的正下方。
  吴轩瞬间变成了坐在最前排的考生,而且离御座极近。就连第一排的顾瑾一行人,都被他甩出了不短的距离。
  皇帝把吴轩的答卷放在御案上,开始仔细观阅。
  吴轩在书案前站好,立得笔直。
  虽说座位都给他搬过来了,但在现在这种情形下,直接就座未免有些太不客气了。为了给陛下还有同科留一个好印象,他还是谨慎些为好。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皇帝看完了吴轩的答卷,道:“你文中所说晒盐之法,可真能实行?”
  吴轩道:“虽还没在盐场真正实践过,但学生保证,此法的确可行。”
  皇帝道:“好,朕给你这个机会!”他看了一眼卷头的名字,“吴文轩是吧,你的名字朕记下了。”
  “咚——咚——咚——”代表殿试结束的钟声响起。
  早已准备就绪的殿前侍卫分立两侧,另有专人上前,收取考生的答卷。
  考生们按顺序退出大殿,不得四处张望,不得刻意逗留。
  等到顾瑾几人也开始往外走了,吴轩抬头看了看和顾阁老说话的皇帝,看来陛下应该没时间理会他了。
  吴轩后退几步,一直退到了和顾瑾一排,跟在后面出去了。
  一行人规规矩矩地在侍卫的带领下出了大殿,又走过长长的甬道。大家都低头走路不敢乱看,只有顾瑾悄悄靠近了吴轩,问道:“你和陛下说了什么?”
  吴轩轻声道:“顾兄,我后悔了。”
  “后悔什么?”
  “我那一盒子金首饰,白贿赂你们了。”看陛下的态度,他去盐场的差事应该稳了。


第89章 
  殿试后第三天; 也就是三月十八日,进士放榜。
  进士榜用黄色绢布书写; 所以也称金榜。名字出现在这张榜上; 才叫金榜题名。
  金榜不由差役报喜; 而是所有贡士进宫,至奉天殿外; 肃立两排,等待宣读进士名次。
  吴轩站在人群中央; 望着奉天殿前长长的台阶。
  “金榜传胪——”远远的高台上,响起传胪大典开始的声音。
  “景元十六年三月十八日; 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共录三人; 赐进士及第。甲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顾瑾——”
  “第一甲第一名,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顾瑾——”
  “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顾瑾——”
  名字连唱三次; 随后有专人引顾瑾出列; 站立在御道左侧。
  “甲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二名; 江源省南安府涪中县符苏——”
  依旧连唱三次,随后符苏出列; 站在顾瑾身后。
  此时,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杜传枥身上,只有吴轩; 略有些担心地看向杜传枥身后的柳思源。
  “甲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三名,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柳思源——”
  吴轩注意到柳思源的身子猛地一僵。
  “第三名……柳思源……”唱名的声音还在继续,但众人已经没有心思听了。
  虽然身处御阶前; 没有人敢大声喧哗,但大家都忍不住朝前排看去。因为探花的人选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殿试虽说会重新排列名次,一两名的名次变动也属正常。但杜传枥是谁?是当朝杜阁老的儿子。就算处于公正的考虑不能给他往前提一个名次,但直接往后降一名,还是从一甲降到二甲,也着实有些过分了。
  一甲三人唱名完毕,有专人引着他们进奉天殿,接受陛下单独召见。
  负责唱名的官员,展开另一张绢布,继续道:“第二甲共录一百四十九人,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一名,顺天府杜传枥。第二甲第二名,大明府汤迎瑕。第二甲第三名——”
  “第二甲第五十名,真兴府吴文轩……第二甲第一百四十九名,南庆府吉宸。”
  二甲只唱名一次,也不用出列。等一百四十九人都宣读完毕,由二甲第一名带头,一起入奉天殿。
  吴轩会试的时候排在第九十九名,殿试的时候竟然是第五十名,换做往年,这么大的名次波动,一定会引起注意。
  但今年,众人的关注点都在杜传枥身上,根本没人在意他了。
  ——
  杜传枥带头,一百四十九人进了奉天殿,除了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两侧还分立着三品以上的朝中重臣。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乱看,跟着杜传枥一起向陛下行礼谢恩。
  陛下长篇大论地勉励了这些新晋进士一番,又单独拎出了吴轩,“吴文轩,暂任工部司掌固一职,钦派至昱沽盐场,三日后启程。”
  话音刚落,当即有官员以不合规矩为由出列反对,马上又有另一位官员反驳了回去。
  吴轩假装自己是个透明人,看着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一直吵到三甲同进士都唱完了名,进殿谢恩了。
  陛下照例长篇大论地勉励一番,然后吩咐礼部官员安排三鼎甲跨马游街。
  至于给吴轩派官一事,就这么含糊了过去。
  吴轩左右看了看,也不知道自己这差事算已经定了,还是被搁置了。
  顾瑾柳思源跟他走的又不是同一条路,吴轩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好跟着大部队往外走。
  从奉天殿出来,又走过长长的甬道,直到出了宫墙,又被带上门口早已备好的马车。
  一辆马车里四个人,吴轩刚坐进去,另外三人就朝他拱了拱手,“吴兄,久仰大名!”
  “诸位同科客气了!”吴轩回礼。
  因为有吴轩这件事打开话头,原本不认识的四人倒是也有了话题可聊。众人分别报过姓名籍贯以后,纷纷询问吴轩为何独得陛下青睐。
  吴轩道:“可能陛下看我字写得好。”
  吴轩知道,陛下之所以表现地对他赞赏有加,频频为他破例,其实只是利用他,来试探杜阁老一派的容忍度。就算没有他,陛下也会选择另外一个人,做出类似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选择他。可能因为他出身真兴府定山县,算是在改革派的势力范围内考出来的学子。也可能因为他出身寒门,没有任何家世背景。当然也可能单纯看他字写得好,非常适合用来打击同样以书法见长的杜阁老。
  另外三人赞道:“能得陛下夸奖,吴兄的字必然如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不敢当,不敢当。”吴轩连连摆手,做足了一个谦虚学子该有的姿态。
  三人对他的印象更好了一些。
  其中一名留胡须的中年男子又提起了另一个话头,“咱们只能坐着马车去琼林苑,三鼎甲却能打马游街,风光无限。”
  另外两人纷纷赞同,吴轩也跟着羡慕了几句。
  中年男子又提到了杜传枥,却是点到即止,众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没有继续往下聊。
  ——
  琼林宴也无非是一场正式一些的宴会,尤其是在皇帝不出席的情况下。
  吴轩他们早早坐到了席位上,等着三鼎甲游街完毕,又等着三位阁老来露了一面,剩下的就是宴饮交际环节了。
  一甲三人,自然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顾瑾周围,围了一大圈人。
  榜眼符苏据说是江南一位非常有名的学子,也有很多人慕名而去,上前结交。
  只有柳思源,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一来他名声不显,家世也不高。二来,他这探花的位置相当于是从杜传枥手里抢过来的。
  虽然陛下提了一句,选柳思源当探花是因为他长得貌美。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场陛下跟杜阁老的博弈。
  他们只是还没入朝堂的小小进士,自然不敢得罪杜阁老这种朝中重臣。
  吴轩可不在意这些,他从座位上起身,拎着酒壶往前排柳思源的位置走去。结果还没走到,竟然看到杜传枥去了柳思源的座位前,还主动敬了一杯酒。
  柳思源脸上带着明显的诧异,“杜公子?”
  杜传枥道:“乡试放榜的时候,在状元楼,咱们曾见过一面的。”
  “那真是,十分荣幸。”其实柳思源当时只顾着紧张了,根本没注意到杜传枥。还是后来吴轩跟他提起,他才想起来那天有一个名次比他高的人,是杜阁老家的公子。
  “思源贤弟能得中探花,想必除了容貌,才学也定有过人之处。”杜传枥赞扬道。
  “不及杜公子。”明明杜传枥笑得十分友善,但柳思源就是感觉面前的人十分可怕。
  杜传枥脸上依旧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明日杜某打算办一场家宴,邀请三五好友共聚,不知思源贤弟是否——”
  “思源!”吴轩拎着手里的酒壶往桌上一放,“恭贺你得中探花!”
  “文轩兄——”柳思源朝他投去求救的目光。
  吴轩转过头,像是才发现杜传枥似的,道:“杜公子,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杜传枥道:“吴兄独得陛下青睐,才真是让人十分钦佩。”
  两人皮笑肉不笑地寒暄了两句,吴轩就以有事情商谈为由,直接带着柳思源走人了。
  琼林苑是皇家别院,除了是举办琼林宴的场所,它还是一座景色优美的园林。
  两人走了一段路,找了一个亭子坐下来。
  看了看四周无人,柳思源才小声道:“文轩兄,陛下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点我为探花?”
  “应该是朝堂里的派系斗争,咱们只是被殃及的小虾米。”吴轩道,“你放宽心,既然点了你,你就收着。进士及第三鼎甲,多少人求而不得呢!”
  “嗯,我明白。”柳思源点了点头,顿了一下,又道:“这些日子,是我太矫情了。”
  今天被得中探花的事情一吓,柳思源突然从前段时间那些迷迷糊糊的日子中清醒了过来。
  会试之前,他一直告诉自己,必须考中状元,只要考中了状元,一切事情就都解决了。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不管他能不能考中状元,姜姑娘都不会嫁给他。不管他能不能考中状元,母亲也都会日复一日地催他成亲生子。
  他把考状元这件事当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却无端牵连了别人为他担忧。
  “文轩兄,多谢这段时间的照顾,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柳思源站起身,端正地朝吴轩行了一礼。
  “确实添了不少麻烦,吃我家的住我家的,还天天催着我去读书。”
  柳思源面露愧色。
  “还打扰我跟豆豆的二人世界。”
  柳思源头更低了。
  “不过,也多亏了你的教导,我才能考出这么好的名次。”
  “不是教导,只是互相探讨而已。”柳思源连忙反驳。
  “咱俩有多大差距我还不知道吗?我也就背诵的好一些,一写文章就不行,都是你在教我怎么改——”
  两人把话说开了,柳思源也恢复了往常的样子。
  ——
  宴会一直持续到下午,结束前,才有礼部官员过来宣读了陛下的旨意。
  依例,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至于其他进士,则要参加一月后的朝考,考中者入翰林院学习,考不中者,则外派各地为官。
  除了这道常规的旨意,还有一道是专门给吴轩的。让他明日到工部报到,三日后,启程去昱沽盐场赴任。
  吴轩在众人或是羡慕或是幸灾乐祸的目光中,接下了旨意。


第90章 
  当天回家后; 吴轩把去昱沽盐场的事情和豆豆说了。
  豆豆听完道:“大后天走吗?那咱们是不是要去一品楼,多买点好吃的放玉佩里?”
  “就知道吃!”吴轩轻轻弹了一下他的脑门; “我连入翰林院的机会都没了; 直接被发配出京了; 你都不知道担心我!”
  “啊?”豆豆捂着脑袋疑惑抬头,“可是; 轩哥你不是一直都想去昱沽盐场的吗?”
  吴轩装可怜道:“昱沽县那么偏远,以后要吃苦了。”
  “轩哥你说什么呢!昱沽县离京城也就两天的路程; 而且昱沽是大县,很富饶的; 还有码头——”说到这里; 豆豆突然激动起来,
  “轩哥,咱们不用去一品楼买吃的了!昱沽县有码头; 肯定有南来北往的各地特色美食; 而且又靠海; 海味一定也很鲜美。”
  豆豆光是想象就已经对昱沽县兴趣满满了,恨不得现在就启程。反正他们收拾行李很快; 随时都能出发。
  又一次装可怜失败,晚饭吴轩怒吃三大碗,终于成功得到了豆豆担忧的目光。
  “轩哥; 晚上吃这么多不好消化。”
  “那你帮我揉揉就好了。”
  “怎么揉?”
  “这样揉。”
  ——
  第二天一早,吴轩去工部报到。报上名字以后,直接被领到了工部尚书谭闻面前。
  吴轩躬身行礼; “见过尚书大人。”
  尚书大人态度十分亲切,“坐吧,桌上有茶水。”
  吴轩就座,端起桌上的热茶饮了一口,就听尚书大人道:“阿延跟我提到过你,说你厨艺极佳,还——”
  “咳咳——”吴轩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卡在了嗓子眼里,咳得惊天动地。
  天知道,他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控制住自己没有把茶水喷出来。
  “茶水太烫了吗?”尚书大人关切道。
  “没——咳——没事,第一次得见尚书大人,咳——有些紧张。”吴轩道。
  “是不是你不知道阿延是我的儿子。”谭尚书自以为找到了答案,道,“阿延是我的小儿子。这小子读书马马虎虎,一颗心都扑在了吃上,最喜爱各色美食。能得到他的夸奖,你的手艺肯定很好。”
  “令公子过奖了。”吴轩十分谦虚。
  谭尚书又跟吴轩唠了几句家常,才说起了公事。
  “陛下旨意上要求三日后启程,这是陛下对你的看重,你需得把晒盐法落实下来,方能不负陛下圣恩。”
  吴轩认认真真听着,边听边点头应是。
  “开春了,各地官道要重新修整,河道沟渠也要深挖,还有几个新的驿站要动工。所以工部能空出来的人手也有限,只安排了两个文书,随你一同去昱沽。”
  “多谢尚书大人。”能有两个帮手,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谭尚书又叮嘱了几句,就叫了人进来,让他带吴轩出去认识认识同僚,顺便给吴轩讲解一下工部的下辖部门以及具体差事之类的。
  吴轩在工部衙门待了整整一天,也跟那两位一起去昱沽的同僚见了面。
  三人约好后天早上,一起从衙门启程。
  ——
  吴轩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豆豆道:“大田叔一家来过了,带了不少吃的,他们走后我都放玉佩里了。大田叔还送来了一辆马车,他说马车是按照你的要求做的,你看过后要是有哪儿不满意,就去找他。”
  吴轩换下外出穿的衣服,道:“他们什么时候到的京城?”
  “昨天下午。文寿去接的。”豆豆道,“对,还有马,就是以前咱们用过的小黑。文寿说这匹马喜欢你,他喂不熟了,索性直接给你了。”
  “哈哈哈,小黑有眼光!”吴轩换好居家的细棉布长衫,“还有别的吗?”
  “还有一封文韬给你的信,我放书房桌子上了。”
  “嗯,等吃完饭再看。”吴轩起身往门外走,并问道:“思源还没有回来吗?”
  “没有。”
  “那咱们自己吃,不管他了。”没有柳思源,他们吃的更自在一些,可以直接从玉佩里往外拿东西。
  等吴轩和豆豆摆满了一桌的饭菜,刚准备动筷的时候,柳思源回来了,还带回了三张请帖。
  “顾瑾给我的,他明天在家里办宴,庆贺得中状元。”柳思源把帖子递给吴轩。
  吴轩拿过来看了一眼,果然,给豆豆的那张照例是有族徽的,而他和柳思源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