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斗]嫡长子-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为皇孙不是第一次进宫了。不过还是很拘谨,他们最大的也不过四岁,最小的才两岁,还被奶嬷嬷抱着。
  淑妃多年没带过孩子了,就算是二皇子,她也不过是每天去看看,有下面人照顾,淑妃并没有费什么劲。所以对小孩子问了几句就没什么耐心了。
  因为怕小孩子打扰到她,淑妃把三个小孙子安排在了偏殿。她对自己宫里还是很放心的,毕竟她掌宫权这么多年,要是这点能耐都没有,早就坟头草长多高了。
  二皇子也速度快的来到皇宫请罪,他虽然害怕皇帝的责罚,可也有恃无恐,毕竟现在皇帝除了打打他骂骂他,也不会真的伤了他性命的。
  皇帝接到了文蔷的死讯,心中总算好受了些。不过对二皇子却更加的忌惮,一个人对枕边人说动手就动手,可见二皇子平时的那些会不会是他故意装的,就是为了降低别人的警惕,给人致命一击。
  二皇子的到来,让皇帝为难。他还没想好怎样的对待二皇子,毕竟,二皇子的的确确的杀了大皇子和三皇子,要是不重惩,如何安慰大皇子和三皇子的在天之灵?
  可要是杀了二皇子,皇帝心中还是有些犹豫的。杀子这样的事一般人还真做不来,既然他是皇帝,他的心已经经历了磨练,可还是不能毫不犹豫的就痛下杀手。
  二皇子求见皇帝,一见面就痛哭流泪,忏悔自己治家不严,让侧妃文氏钻了空子,做了对不住大皇子和三皇子的事,绝口不提大皇子三皇子的死和他有关,他只是管家不利而已,其他的毫不知情。
  二皇子负荆请罪,一片诚恳,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被蒙骗,是个无辜的。可皇帝是什么人,他都要被二皇子的无耻和狠毒气笑了。
  二皇子一直偷偷的观察皇帝,可他的父皇没有他想象中对自己横眉冷对,心中一阵窃喜,想到:果然父皇还是顾忌自己成了皇室唯一的成年男丁,否则以他父皇的脾气,现在他一定要被打的屁股开花了。
  二皇子心还是放早了,皇帝本来是有些不舍得的,可看二皇子一副把过错推给别人的模样就一阵恼火,更过分的是,二皇子的有恃无恐更让皇帝心寒,大皇子和三皇子是他的兄弟,害了兄弟一点悔过之心也没有,还沾沾自喜,这让皇帝太失望了。
  他生气到了极点反而心平气和了,对着二皇子说道:“哲儿,你后悔过杀了你大哥和三弟吗?你曾顾忌过朕的心情?你是不是觉得朕只有你一个孩子,就拿你没法子了?”
  二皇子听到皇帝这样问他,本能的生产一种恐慌,他强撑着,安慰自己:别怕,你现在是他唯一的继承人,他就是再不喜你,也不会拿你怎么样的。
  二皇子还是分辨道:“父皇,您误会了,我没有想过害了大哥和三弟,是文氏她痴心妄想,自作聪明。儿臣要是知道了,怎么会不阻止?毕竟血浓于水啊,我们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怎么会去害他们。”
  皇帝看着还在巧言令色的二皇子心中失望,最后对着旁边的宫人说道:“来人,拟旨:二皇子齐哲,不忠不义,弑兄杀弟,枉为人子,朕下密旨,赐毒酒一杯,白绫一挑,匕首一把,二皇子自行了断。”
  皇帝想了想觉得捂着这件事,家丑不可外杨,秘密处决了二皇子,保住皇室声誉。
  同时也想着给二皇子留个体面,毕竟二皇子还留有三个皇孙。
  二皇子惊呆了,不可置信的看着皇帝,过了一会看人要把他拖走,才反应过来,大声说道:“父皇,为什么?我不服!难道你登上皇位时没有沾了兄弟的血,皇家哪有什么亲情可言,要是有机会,他们照样会解决了我。父皇,你不能这样做,皇孙们还小,难道你想把皇位让给淮南王一脉吗?父皇,我再不好,还是你的血脉,是你的儿子,难道比不过淮南王?”
  皇帝听着二皇子的话,心中更为的失望,他心灰意冷的让人把二皇子拖下去,自己则是疲惫的坐在龙椅上,心中起伏不定。
  淮南王这时走了进来,他看着皇帝的模样,自然知道皇帝的心事,开口道:“既然你不愿意亲手杀子,就把他软禁了,废为庶人就罢了。”
  皇帝知道淮南王是劝说自己,不过还是没好气的说道:“你也知道,二皇子这样的性子,只有有命在就会折腾的天翻地覆,到时候鸣儿这么办?要是鸣儿有个三长两短,我会后悔死了的。”
  淮南王心中也明白,不过他觉得完全可以不用皇帝自己动手,自然有人解决二皇子,于是说道:“无妨,我们正当壮年,二皇子就是再怎么样,还能翻了天去。要是真的让你杀了自己的孩子,你一辈子也不会心安的。”
  皇帝心中也有不舍,有了淮南王的话,皇帝像找到了一个借口,说道:“罢了,罢了!来人,把二皇子押入宗人府,终身□,遇赦不赦。”
  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大体是二皇子以下犯上,窥视皇位,所以被废了。
  二皇子心中无比绝望之时,传来皇帝的旨意,免了一死,二皇子心中来不及高兴就被押入宗人府,过起了囚犯生活。
  淑妃知道后打翻了茶杯,心中一阵惊骇,明明要做太子的儿子被废了,怎么会这样?她想到一定是大皇子和三皇子的事情皇上发现了。
  淑妃急的六神无主,她家世一般,这时候二皇子触怒了皇帝也没人能给二皇子求个情,淑妃这才想起了孔氏来,毕竟孔氏是二皇子的正妃,孔尚书再怎么样也不会见死不救的。
  淑妃急急的去招孔氏进宫了。
  孔氏也是一阵心急,大皇子和三皇子的事她虽然不知道具体,可也知道这和二皇子脱不了干系,可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是二皇子的妻子,二皇子真要有个好歹,孔氏和她的两个孩子首先遭殃。
  孔氏接到淑妃的信也不磨蹭,马不停蹄的赶往了皇宫,早点了解情况,也好早做准备。
  淑妃看见孔氏来了,也没拐弯抹角了,直接说了二皇子的处境,让孔氏会孔家让孔尚书帮帮二皇子,至少把二皇子弄出,宗人府是什么地方,二皇子要是呆在了里面是什么前途也没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连命都没了。
  孔氏刚刚准备回去,突然淑妃宫殿的嬷嬷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对着淑妃说道:“娘娘,娘娘,不好了,三位皇孙不知道怎么了,浑身冒汗,口吐黑血,眼看着就不好了。”
  孔氏一听自己的孩子有事,心急如焚的就跟着淑妃一起去看。
  到了偏殿,三位皇孙已经全身发紫了,身子都要僵硬了。孔氏一把抱住大儿子喊着:“儿啊,母妃来了,你看看母妃啊,你睁开眼看看母妃啊。”
  不管孔氏哭的再肝肠寸断,三位皇孙也眼看着没了气息。
  太医到的时候,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太医还是为三位皇孙把了脉,发现三位皇孙是中毒而亡的,宫中出了如此丑闻,太医们心中直哆嗦,就怕被牵连了。
  皇帝刚刚才失了儿子,心中悲痛刚刚好些,就有人传来了三位皇孙的消息。皇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不用说一定是德妃或贤妃一脉干的。
  可皇帝不明白的是,在层层守卫的皇宫,淑妃又不是死人,怎么好好的孩子就中毒了呢?还是说德妃和贤妃的势力已经嚣张到了如此的境界?
  不管孔氏如何伤心,淑妃如何怒火冲天,三位皇孙还是去了,因为最大了也没到六岁,还不能进皇陵。为此,孔氏抱着孩子不撒手,痴痴呆呆的,一副没了生气的模样。
  太医去御书房把三位皇子的死因告诉了皇帝。三位皇子都是中了毒死的,这是一种混合的毒素,要三种药一起才能生效。
  三位皇孙身边的贴身嬷嬷有一位自杀了,很明显是别人的探子。
  皇帝心中苦闷,也知道凶手,毕竟这么明显的下药也明摆着是要同归于尽的。
  没等皇帝去找凶手,贤妃就来了御书房求见。
  皇帝想:好了,自己没找她,她到送上门来了。可想想自己的三皇子,皇帝心中一叹,还是把贤妃宣了进来。
  贤妃是个淡雅的女子,最知道分寸不过,所以才能在宫中得了这么高的分位,毕竟按分位算,贤良淑德,贤妃是皇宫中妃位最高者。
  可就是这么一个知道分寸,心机谋略都不差的女子,在自己孩子死后也会不顾一切的报复,她应该知道,现在示弱才是上上之策。
  贤妃见了皇帝,没了以往的谨慎,她淡淡的开口说道:“皇上,你都已经知道了吧。”


☆、同62同归

  皇帝虽然和贤妃没什么感情;可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了。他们中间还有个三皇子,皇帝也给贤妃留了面子。说道:“三皇儿的事;是二皇子对不住你;你恨他情有可原,可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他们还那么小,他们知道些什么。”
  贤妃嘲讽的一笑;说道:“是啊,他们是孩子;我的启儿就不是了?我的启儿今年才不到二十岁;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可是二皇子还不是没放过他。我为什么要放了那些孽种?坐享其成,渔翁得利?”
  皇帝也不想和贤妃说这些无用的话了,说道:“你自行了断了吧,三皇儿留下的女儿,朕会好好照顾,以后富贵平安一生的。至于二皇子,他一辈子也就在宗人府呆着了。”
  贤妃笑的凄凉,她保养如二八的脸蛋上流露出一股疯狂,说道:“皇上,你这一辈子最喜欢的不一定是乔氏,可最敬重最在乎的女子里绝对有乔氏吧。是啊,多好的人啊,为了你和别人生的孩子,不惜拼了名节,也要给您的四皇子正名,臣妾也很感动啊。”
  皇帝被人提到乔氏,心中有些恍惚,但听着贤妃说的话却绝没有夸赞乔氏的意思,他惊讶于赵天鸣的身份被贤妃察觉,不动声色的说道:‘贤妃,你在说什么,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贤妃快意的说道:“皇上,你以为把四皇子放在了乔氏名下,臣妾就不知道了吗。您不知道吧,其实四皇子当年为何小小年纪就没了,您不好奇吗,您不是怀疑我们吗?臣妾今天就来为您解惑。”
  皇帝心中直跳,说道:“是吗,你说吧,如果消息属实,朕会照顾你娘家的。”
  贤妃看皇帝给的价码不错,她现在已经了无生趣了,以后让德妃或淑妃翻出旧账,自己本就是待罪之身,留给她家族的就可能是灭顶之灾。而她死前和盘托出,即使皇帝再怎么恨自己,人死灯灭,加上对三皇子的愧疚,她的娘家才能有一线生机。
  贤妃也不想让乔氏那个恶心的女人被皇帝一直记在心里,同时她也要好好的给德妃留一后招,好好报答她的借刀杀人,自己虽然甘愿报仇,可也不能白给了她做刀。
  贤妃不急不缓的说道:“当年,德妃因为是您的侧妃,生有大皇子,是最有机会做皇后的人,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乔氏截了胡,自然不甘心,她把前朝秘药无生通过探子给了我,我心中有数,自然是不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德妃见我这边行不通,就挑拨了淑妃,当时为了接善缘,我去给乔氏卖了个好,暗示了无生这件事。当然也不乏让她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思,可乔氏装傻充愣,还反过来暗示我不要多管闲事。”
  “当时,我心中奇怪,毕竟我也是有孩子的人,能拿孩子做赌注的母亲毕竟是少,特别是您还那么的喜欢四皇子,太子之位就在眼前,乔氏的所作所为让我心惊,我自然就上心了,才知道四皇子并不是乔氏所为,而且还发现,要是没有乔氏的纵容,凭当时皇上您布置的人手淑妃根本不可能下毒成功。”
  贤妃看着皇帝吃惊的神色,心中快意,接着说道:“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我理解乔氏的做法,无非是您在外生了四皇子,四皇子的母妃身份不够,或有难言之隐,您把四皇子放在乔氏名下。或许还是乔氏求的,毕竟按当时的情况,我应该才是最好的人选,不过我有了启儿,您担心我不能尽心而已罢了。”
  皇帝也不说话,其实当年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可亲子和养子,皇帝也不敢保证贤妃还能不能保持她的分寸和理智,自然无子又对他一往情深的乔氏更为的合适。
  贤妃说道:“乔氏打的好算盘,等过上十几年,四皇子没了,而您也对乔氏上了心,有了情,没了四皇自然对她这个养母更为的上心,到时候再生个自己的孩子,把四皇子的中毒的事情抖出来,又废了德妃和淑妃,真是一箭双雕,好毒的心思啊。我怎么会让她如意,于是我拿住了当时为四皇子整病的吕神医养子的把柄,让他送四皇子一程。”
  贤妃知道自己要是不全说出来,皇帝也会顺藤摸瓜查出来的,接着说道:“乔氏见四皇子没了气息,您又急晕过去,自然又惊又怕,想制造为四皇子殉葬的假象,我就顺水推舟,把消息给了德妃淑妃,于是乔氏就真的自焚于殿内。至于四皇子,因为那太医怕被灭口,带着四皇子趁乱溜了,我不敢声张,就派人拿了别家刚埋的死婴,和乔氏一起灰飞烟灭了。”
  皇帝听完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当年大了肚子,可为人多疑的他,并没有把自己能生孩子的事告诉乔氏,只是说有一心爱之人出生不好,母后不容她,可又有了身孕,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
  恐怕当时乔氏就起了心思吧,特别是他虽然打着陪乔氏安胎的幌子,其实都是躲起来养胎,乔氏也见不着他的面,也一定以为他去了那个女子身边。
  虽然贤妃的话不一定是真的,可皇帝知道也有九分真,这样就解释了为何赵天鸣从小带着“无生”这样的前朝秘药,一直身体不好。
  贤妃说完,如释重负的笑了,说道:“这些年,我和德妃淑妃因为各自握有对方的把柄,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启儿去了,我也没了指望,我一生谨慎,为着启儿安危从来都让他附和大皇子二皇子,他从来就没有过过随心所欲的生活,唯一违抗了我意思的娶了叶氏,最后成了催命符,这就是命啊,启儿,娘来了!”
  贤妃突然倒了下去,皇帝知道是事先服了毒药,看着贤妃的模样,皇帝也却如贤妃所料起了恻隐之心,吩咐按妃子礼仪入葬。
  皇帝没想到他把仇人当恩人当了这么多年,自然气难平,他这时才想起了淮南王说道话:“在皇室有个真心相待的人才是真正的福气,不关男女。”
  头一次,皇帝不得不承认淮南王确实比他看的清。
  孔氏先是丈夫二皇子被押入天牢,现在自己的孩子又死于非命,整个人都像丢了魂似得,提不起如何精神,她回了娘家,因为二皇子府中处处是她孩子们的身影,触景生情,孔氏自然不愿意呆着。
  孔氏睡在床上,浑浑噩噩,觉得生无可恋,要不是顾忌着父母的生养大恩早就随着自己的孩子去了。
  孔夫人和孔尚书经历了一场争吵。起因很简单:德妃派了人告知孔尚书要份投名状。现在二皇子被废,皇子们算是都没了,而皇孙也就剩下了大皇子那一支,孔尚书为二皇子做事多年,现在一下子没了指望自然害怕德妃得势要了孔家上下的性命。
  孔尚书这时去向德妃投诚,虽然不能捐弃前嫌,可也总好过什么也不做,等着算账好吧。本来只是试试,可出人意料的是,德妃同意既往不咎,只要看看孔家的诚意。
  得了暗示的孔尚书像是抓到了最后的一根稻草,回来就让孔夫人去孔氏那里让孔氏按德妃的意思办。
  孔夫人自然不肯,孔尚书只说了一句:“你想要孔家遭受灭顶之灾吗。想想儿子,孙子,他们好了,我们就是下地狱了也安心了。”
  孔氏虽然心疼女儿,但儿子孙子更是她的命根子,自然不说话了。
  孔氏是被一阵吵架声吵醒的,她听到她的父亲孔尚书说道:“要不是二皇子和文氏那个贱人,我的两个外孙能遭了横祸,现在外孙没了,二皇子还是活的好好的,可怜了我们孔家,当牛做马了这么多年,要是没按德妃说道做,以后抄家灭族是一定的了。”
  孔夫人接道:“可你也不能让女儿谋杀亲夫啊,那女儿还能有命在,她还这么年轻,你不能这么狠心。”
  孔尚书疲惫道:“可不这样做,孔家就没了,我能怎么办,这是德妃给的,要么我们一家人吃了,要么二皇子吃了。”孔尚书拿出一个白色的瓷瓶放在了桌上。
  孔夫人只是呜呜的哭泣也不做声。
  过了一会,没了人,孔氏自嘲的笑道:“看,现在连父母都要你去死,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孔氏知道父母故意在她旁边说的,他们的意思她也清楚,只不过好笑的是,她的一生都为孔家做了贡献,最后也为孔家死去,也算是还看孔家的生养大恩了。
  孔氏原先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哥,可孔父看上了二皇子的权势,她嫁了,后来不得宠,她认了,她那时候想至少还有孩子,在后来孩子没了,她想着父母大了,自己还要进孝。现在父母不需要她了,也好,她可以去陪她的孩子了。
  其实去杀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