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除了收购药材之外,我还想请一批山民来炮制这些药材。”
  炮制药材的目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加强疗效,也使其便于制剂和贮藏。
  从北方到天京就要近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能将一些能够炮制的药材先处理了,这样在路上会比较安全。
  “等这条线被开辟出来,相信对北境的百姓,尤其是雪岭周围的百姓,都是非常有益的。”
  简晓意看着晓年说出的构想,不禁在心中暗叹:原本以为自己这段时间成长得很快了,却没想到看似在外游玩的堂弟,成长得更快!
  ……
  除了对雪岭的事有了计划之外,晓年还因为今天早晨写字的事情,有了新的想法。
  “你说乖乖和崽崽应该已经五岁了,这若是放在寻常诗书之家,正是开蒙的年纪。”
  夜晚,晓年跟刘煜商量道:“虽然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可以控制先祖返魂、恢复人形,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准备。”
  若是过个两年、三年就恢复人形那还好,再启蒙也不算太晚,可如果过了五年、六年,它们已经超过十岁了,再去谈认字的事,虽说不会学不会,但到底是晚了些。
  独眠了一夜就立刻把床铺搬回来的煜亲王原本想着快些抱他的小大夫睡觉,突然听到晓年说起这件事,不禁沉默了片刻。
  一开始他对两个小崽子是“放任自由”的,别说打算教它们读书认字,就是看都不曾多看它们两眼。
  在这一年时间里,因为有晓年的维系和促进,刘煜对两个小崽子生出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如今晓年想给它们“开蒙”,刘煜想了想,也由得他去。
  “你打算如何给它们开蒙?”
  “现在让它们认字还是有些困难,不如我给它们念念三百千的内容。”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都是启蒙读物。
  晓年想了想,补充道:“然后再给它们讲讲一些寓言故事,让这些东西潜移默化。”
  之前他也偶尔会给小虎崽讲些“睡前小故事”,但都偏向于温馨的小故事,现在要给小虎崽考虑开蒙,自然要重新考量。
  小虎崽这时候已经睡着了,侧躺在旁边呼呼,晓年给它们盖好小毯子,突然有种舍不得它们长大的感觉。
  ——家长的感觉,应当就是这么复杂吧……


第91章 启蒙
  晓年觉得找煜亲王商量; 应该得不到什么实质上的建议,于是他找来蒋长史,跟他商议了一番关于给小虎崽开蒙的事情。
  在九州; 一般殷实的人家; 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会给他们开蒙。
  学童从最初级的三百千开始; 再逐步熟读诗文经史; 有的十几岁就下场考了童生试; 顺利的话弱冠前就能中秀才。
  梁州有位林相; 十三岁于童生试得案首; 十六岁中了探花; 成为九州历史上最年轻的三鼎甲;
  还有位韩相; 同样是十三岁得案首,之后连中三元,亦是年少成名。
  冀州历史上虽未有十六岁的探花,但在弱冠之前就连中三元的人就有几位,而立之年拜相的人亦有一些,可见在九州大陆上; 年少进学十分寻常。
  晓年不打算让自己的小虎崽跟别人家神童比; 只是寓教于乐; 未雨绸缪罢了。
  “也不是让它们现在就开始读书认字; 先做个打算而已,咱们该玩的时候还是玩,如果它们不喜欢,我就不准备了。”
  晓年现在是非常明显的家长心态; 又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又怕给小虎崽的压力太大。
  所以他也决定,如果小虎崽们对这件事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乐意,他就暂时先放放,等他们大一点,或者还是等它们恢复人形之后再考虑这个问题。
  和蒋长史商量了一下,最后晓年决定每天早上给小虎崽念一刻钟的《三字经》,每天睡觉前再给它们讲一、两个寓言故事,教教它们“人”的人情世故。
  简小大夫自己也是九州长大的,考过童生试,《三字经》这样启蒙的经典倒背如流,所以不用劳烦蒋长史,自己就能给乖乖和崽崽念书。
  他是个行动派,刚商量好了事情,第二天就开始执行,为了不让小家伙对这种念书产生厌烦情绪,晓年先招呼小虎崽吃了奶糊糊和肉,免得它们空着小肚子念书,那就太虐心了。
  事实上每次用完膳后,原本就要休息一下才能出去玩,所以小虎崽被哥哥抱在怀里坐在榻上的时候,并不觉得奇怪,它们自己扭动了一下小身体,找了个最舒服的位置窝好,把小爪爪搭在晓年的手臂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因为《三字经》整齐的句式,念起来琅琅上口,再加上听到的是哥哥的声音,小虎崽听着听着,竟然跟着晓年的节奏点起头来,煞是认真。
  晓年从上方看着它们的小脑袋一动一动的,不禁莞尔,但没有停下来给它们解释这些字句的意思。
  现在小虎崽对人的语言尚有反应,但还不足以支撑它们对任何语言都能理解透彻,与其让它们费劲去学这个,还不如多念几遍,先留下一个粗略的印象。
  先背诵后理解虽然不如先理解后背诵效果来得快,但对于现在的小虎崽来说,却更合适。
  《三字经》的全文对于小虎崽来说明显太长了,晓年就将其分解来读。
  最开始从人之初到不知义,接下来再读为人子到宜先知,等第一部分念上个十天、八天,让小家伙听熟了,再加第二段,这样循循渐进,耳濡目染。 
  这个“工作”简单是简单,就是日复一日甚至要年复一年,难免枯燥了些。
  拂冬在旁边看了几天,就跟简小大夫道:“要不就让婢子来念给小公子听吧。”
  晓年笑着摇头:“没事,我喜欢陪着它们。”
  等乖乖和崽崽长大了,恢复了人形,不知道会不会继续在王府生活,而他以后说不准也越来越忙碌,能够陪小虎崽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他虽不想错过它们的每一个成长过程,却不能保证自己能常伴其左右……所以现在能陪伴的时候,就多陪伴。
  出乎晓年和其他人的意料,小虎崽对于这种饭后的“念书”活动并不感到排斥,简小大夫一连念了好些天,它们不仅没有表现出不开心,反而很听话地坐在他怀里,认真听书。
  到了后来,它们偶尔还跟着晓年念书的节奏叫唤一下,当作回应。
  晓年念一句“人之初”,小虎崽就嗷呜一下,再念一句“性本善”,它们再嗷嗷一下,把简小大夫稀罕到不行,每只小虎崽亲好几下额头,把围观的煜亲王都给亲郁闷了。
  于是,为了让他的小大夫休息一下,煜亲王偶尔也会代劳。
  不过这个时候读书的一方和听读的一方,就没什么特别的互动了。
  刘煜面无表情、语气平淡地道“人之初”,小虎崽则坐在晓年怀里、同样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完全没有哥哥念书时的雀跃积极。
  晓年想活跃一下气氛,就跟刘煜一起念,还捏着小家伙的小爪爪轻轻打起了节拍。
  小虎崽昂起小脑袋看哥哥,过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开了尊口,跟着他附和起来。
  ——跟哥哥一起念有亲亲,但谁会想要“大家伙”的亲亲啊!嗷呜~
  从煜亲王的方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它们一边拍着小爪子,一边嫌弃地瞄他几眼,似乎是觉得这“合唱”不和谐。
  刘煜:“……”孤还没有嫌弃你们只会嗷嗷嗷呢……
  ……
  给小虎崽念书的计划走上了正轨,晓年也开始着手准备在兴安雪岭的事情。
  在这件事上,他没想过仅凭一个人来努力——毕竟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单单靠他一个无权无势的大夫,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不仅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刘煜,也第一时间告诉了北境的新主人,葵郡王。
  无论如何,怀安三郡都是刘葵的封地,他们要在兴安雪岭做任何事,都应当先与刘葵商议,最起码获得对方的同意……当然,若是能获得帮助,那就更好了。
  刘葵原本就在寻思如何报答皇叔和两位简大夫的救命之恩,在听了晓年的想法后,立刻表示会全力支持。
  只是兴安雪岭山麓的情况十分复杂,哪怕他已经在蒋长史的帮助下变得熟悉起政务来,但却还不足以树立像祖父那般说一不二的威信。
  这与他的能力有关,也与年纪有关,除了慢慢累积,别无他法……只是这样一来,他能够提供给简小大夫的帮助,就十分有限了。
  “据我所知,兴安雪岭东麓和北麓原本是汤氏和牛氏独大,如今他们皆已不在,余下的小世家恐怕都在盯着,想要分一杯羹,甚至想要这个聚宝盆。”
  刘葵说兴安雪岭是聚宝盆,一点都没有夸张的,因为大半北境的百姓都受益于这条山脉。
  而汤氏和牛氏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世家中“脱颖而出”,皆是因为他们与苗家有亲,而汤氏还是刘炫的妻族。
  刘炫之所以能够以庶子身份在王府横行多年、锋芒盖过世子,继王妃苗氏功不可没。
  心知没有苗王妃,刘炫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汤家才先后嫁女,同时把从雪岭所得一分为三,分别以嫁妆的方式带入瑥亲王府和苗家,借以维系他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狼狈为奸,完全垄断了雪岭的药材生意,像简家都不能直接从当地的山民手中收药材,而必须经过汤氏和牛氏的手,等这一层一层的叠加,等药材到了稍远的地方,价格翻几倍都不止。
  结果就导致了山民冒性命危险还只能维持温饱,外面的穷人却依然无药可用。
  “趁现在还没有人敢立刻控制雪岭,殿下可以官府的名义张贴告示,网罗药师和采药的山民,安定民心,这样一来所有盯着雪岭的人,都知道殿下的态度,就更加不敢在此刻出头。”
  苗氏、汤氏和其余一同颠覆的世家的前车之鉴尚在眼前,而且如今世人皆知葵郡王是陛下亲封的郡王,若与之作对、分薄了原本属于葵郡王的利益,万一被打成乱党,那就不是银钱的事情了。
  所以一旦刘葵表示要接手雪岭,临近的小世家就会更加谨慎。
  刘葵点点头,但他又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只是这样一来,外人皆不知这等利国利民之事,乃是简大夫您所提。”
  “此事能落到实处就好,”晓年并不在乎是否能声名远播,他笑笑道:“募集的山民成群结队进山,身边有怀安军,这样会更加安全。”
  但他心里也清楚,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被招募,为朝廷和官府做事。
  有些珍贵的药材长在隐秘的地方,只有经验丰富的山民才知道怎么进山、走哪条路,大概在什么位置找。
  这些心得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甚至豁出性命换来的,是掌握在山民手中至关重要的“秘密”,他们不可能轻易与旁人分享。
  所以这部分人之后恐怕还是会独自进山,一旦遇到什么野兽和困难,依旧没有人从旁保护,只能自生自灭。
  不过转念想想,要想拯救所有的人是件不现实的事情,不要说他和刘葵了,就算是煜亲王殿下,恐怕也不能做到……既然这样,竭尽所能,但求问心无愧就好。
  “募集山民是为了更好、更安全地就地取材,找来药师则是请他们来商议一下,看能不能拿出个具体的方案。”
  兴安雪岭中的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常见的黄芪、苍术、赤芍、沙参、龙胆等药用植物就有几百种,珍贵的药材也不少,对于大夫来说简直就是圣地。
  可是,并非所有的药材都能通过人工种植,所以才要列出一份清单出来。
  晓年不是怀安人,简晓意大夫虽然出生此地,但由于一直在醉心研究自己的事情,所以对雪岭的情况并不熟悉。
  他们需要的是对雪岭的情况非常了解的药师,然后才好请他们一同研究种植什么药材、效果又是如何,最好还请他们一同建造官家的“苗圃”。
  虽然煜亲王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在此处网罗药师和山民,但却容易引起冀州皇帝的注意,他原本就不想过多掺和北境,所以晓年见葵郡王愿意出面,感到十分高兴。
  “过段时间我要再去雪岭一趟,或者几趟,希望能够尽快实现我们想到的事情。”


第92章 药厂
  葵郡王以都督府的名义贴出告示之后; 陆陆续续有不少药师和在雪岭采药的山民来询问。
  他们中如果有意向长期做下去的人,就会被登记在册,等专人进行考核后; 方能与都督府签订契约。
  晓年看了几日的名册; 不禁有些惊讶——竟然还有不少人呢!
  葵郡王安排协助简小大夫的人解释道:“汤氏、牛氏虽不是医药世家; 但靠的是兴安雪岭的药材发迹; 他们名下不仅有药铺; 也开设医馆; 东麓和北麓不少药师就依附于这些大医馆。”
  虽然汤家和牛家因为谋逆罪伏法; 但还不至于祸及这些医馆和药铺的药师。
  只是没有了医馆和药铺; 他们暂时无处可去; 空有一身医理医术,却因为曾经在汤家和牛家门下做事而让人心生忌惮。
  倒不是旁的医馆觉得他们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了——毕竟都是得养家糊口的,谁也不容易。
  他们不过是担心受到罪人牵连,不敢接手这些药师罢了。
  这些药师原本在北境最好的医馆,如今跌落尘埃,自己同样怕受到汤家和牛家的牵连。
  他们中大部分人很是过了一段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生活; 有些甚至已经为了避祸远走他乡; 估摸着再也不会回北境了。
  这一次都督府贴出的告示; 也就是代表了北境新主人的意思; 这些流离的药师自然有心归顺葵郡王,于是纷纷去录入名讳等信息,期望可以为葵郡王做事,受到其庇佑。
  至于那些采药的山民; 则是看重了告示上提到的“护卫”二字。
  他们大多都是散户,也不像有些采药的山民积累了几代人的经验,已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还能更快发现更好的药材。
  每次进山对他们来说其实都是拿命相搏,现在都督府贴出了告示,称届时集中采药会有府兵相护,他们自然对上面描绘的事情有所期待,想来一试。
  由于兴安雪岭北起冀州,西南至雍州,属于冀国的山脉大多在葵郡王和烁亲王的封地,这告示上的内容一传十、十传百,竟然把不少没有收到牵连的人也吸引了来,所以人数很快就增长起来。
  晓年闻言,立刻拱手道:“那就有劳曹大人先请人筛选一遍,然后咱们再着郡府的名医集中看选。”
  时坚立刻回礼道:“不敢不敢,吾等受都督所托,皆听简大夫调派,您安排的事情,吾等立刻去办。”
  冀州边境的都督府是由镇守的亲王或郡王担任都督,除从五品的长史和司马之外,还有录事参军事一人、录事两人,另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一人,分管郡府内外事务。
  刘葵令司仓和司田两位曹参军协助简小大夫,同时也安排郡王府的长史廖凌全力配合他,代表郡王府支持简小大夫的具体行动。
  时坚就是司仓参军,年纪稍长,十分有经验,不仅熟悉北境的事务,又因为祖籍在雪岭东麓的泰城,所以对那里的实际情况也比较清楚。
  有他们这些当地官员的配合,晓年觉得事情推进得比他想象得迅速,从开始准备到贴出告示、再到整理名目卷册,前后不过十来天。
  时坚带人先进行了一遍筛选,按照简大夫的要求留下了有经验或有潜力的人,然后葵郡王府和煜亲王府再请兴安城的名医对录入在册的药师进行了考核,找出了合适的人选。
  按照晓年的计划,围绕雪岭的工作主要有三条线,要在近几年中依次展开。
  首先是将这些采药的山民集中编整队伍,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定期的演练,然后让他们分区域、分时间段,在府兵的护卫下进山。
  由于整个雪岭山脉绵延千里,光是在冀州的一段就深不可测,是漫无目的地进山,还是有计划的寻找……显然是后者更有效率。
  正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时候的人们已经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之所以要分区域和时间段进行采药活动,晓年只要稍稍提些原因,他们就能意识到这项安排的重要性。
  时坚跟简小大夫禀报了编整队伍的进展,然后道:“现在有煜亲王殿下和葵郡王殿下两位皇族坐镇我怀安,只要山民不太深入密林,妖魔可暂时不用担心,有府兵相护,寻常猛兽亦不用惧怕,如此就比较稳妥了……只是煜亲王殿下到底是要回去的,也不知道以后是个什么光景。”
  这样好的局势,对于怀安来说却不是永久性的,一旦北境安稳,煜亲王殿下势必会返回天京,到时候只有葵郡王一人,对于妖魔的震慑会小上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