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钟岫松开刘荃的手腕,对他道:“陛下,保持一份好的心情,对您的身体是有好处的,睡眠是关键。您贵为国君,身边有无数能臣可用,不用自己殚精竭虑,须知陛下养好身体,才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刘荃听了秦太医的话,不免想起前几年自己的样子,还有先帝临终前油尽灯枯的模样,不禁背脊发凉。
  ——他可不能走父皇的老路……对对,要听秦太医的话,好好睡觉,好好吃药!
  “药的事情,臣已经与余总管交代清楚,大体没什么变化,陛下只要按时服药就好,”
  秦钟岫从自己的药箱中取出一套金针:“陛下今日有心火,睡眠不佳,臣这就为陛下用针,请陛下躺下。”
  刘荃看了看他的金针,大概是经历了太多次感到厌烦,话里就有了些抗拒:“何必扎针,朕用太医您开的药香就好,该精神的时候精神,夜里也能睡得好些。”
  说起药香的时候,他仿佛能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这让刘荃原本平复下来的心,不知道为何又开始躁动起来。
  秦钟岫闻言,点点头:“陛下既不想用针,用那药香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可用得太过频繁,一日一次就好……”
  “知道了,知道了,秦太医你跟朕说过很多次了,朕记得。”
  一旦心里生出了那种想要用香的念头,就怎么也控制不住了,现在他只想快点把秦太医弄走,他好享受片刻。
  秦钟岫听出皇帝的不耐烦,于是也很知趣地收拾东西、行礼退下。
  在快要走出殿门的时候,他从怀里递了一个小包,交给送自己出殿的余德:“这是接下来一月用量的药香。”
  先帝身边的周旗自愿为承皇帝守灵,已经离开了宫中到皇陵去了,所以现在内官总管是从东所开始就伺候着刘荃的余意,也是周旗的干儿子。
  他立刻恭敬地接过秦太医递来的药香:“劳烦秦太医了。”这药香对于陛下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有失。
  秦钟岫点点头,又嘱咐了一句“一日一次”,他想了想,补充道“若陛下确实难以入眠,晚膳后可多用一次”,然后就离开了太极殿。
  余德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是可以用两次的……免得陛下要求,他们这些人难办。
  他掂了掂手中的重量,发现确实比之前要重些,暗道秦太医周全,然后就捧着药香回到殿中,呈给年轻的皇帝看。
  刘荃爱不释手地翻看了一番,怕给弄撒了,所以没有打开,他对余德吩咐道:“快去取香炉来。”
  余德闻言,还是开口劝了两句:“陛下,秦太医吩咐最好一日一次,您已经……”
  “少说些废话,快去香炉来!”刘荃挺了内官的话,顿时觉得心头火气,对余德吼了起来。
  他这一吼,一扫平日里温和亲善的模样,脸上甚至露出了几分狰狞。
  虽然他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但毕竟是皇帝,余德被他的模样吓得瑟缩了一下,哪里还敢再劝,于是连忙应道:“是是是,奴才立刻去取,立刻去取!”
  他脚程极快,几步路就取了香炉来,然后按照平日里秦太医教导的方法,取了还未用完的药香放进去。
  期间因被皇帝催了一次,刮得稍微多了些,他偷偷瞥了一眼陛下,但刘荃此刻正在焦灼中,根本没注意他的失误。
  余德见状,松了一口气,他不敢当着刘荃的面把多倒的一点取出来,只能用火折点燃了药香,盖上了香炉的盖子。
  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刘荃恨不得抱着香炉,他惬意地躺回榻上,对余德道:“朕歇息一会儿,谁来都不宣。”
  “是,陛下。”
  很快,床榻附近就生出了一股特殊而熟悉的味道,余德吩咐下去,又轻巧地回到刘荃身边守着,殿中终于恢复了宁静,一派祥和。
  ……
  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虽然海上依旧不平静,但新帝的登基大典还是如期而至。
  新帝亲自至天坛祭祀天、地、宗社,祭告天下其正统受命之位,随后颁布诏书,宣布改元为永仁,并大赦天下。
  当刘荃着衮冕礼服端坐在正殿御座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只觉得心潮澎湃。
  ——原来,这就是坐拥天下的感觉……从今以后,他就是冀州之主了!
  刘荃的目光扫视殿中,不禁停留在高大得让人难以忽视的煜亲王身上,他心中的喜悦之情难免减少了些,脸上的笑意也歇了。
  只是文武百官此刻皆低着头,并无人注意到这位少年君主的异样。
  煜亲王虽有所察,但并没有在意少帝的目光。
  这个侄子显然还没学会他父亲百分之一的本事——无论人前人后,刘炘看他的时候,可随时随地都像看亲弟弟的模样……
  新帝并不知道煜亲王此刻如何想自己。他还在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先帝嘱咐过刘荃,在他刚继位的几年,一定要想尽办法把煜亲王留在天京,这样才能让蔡鹏等人可以密切关注煜亲王的动态,掌控局势。
  虽然刘荃并不希望这位皇叔在他身边指手画脚,因为海难的事情也对先帝的预测产生了些许怀疑,但他习惯使然,还是听从先帝的安排,开口请煜亲王陪伴在自己身边。
  先帝刘炘与这个异母兄弟你来我往多年,对他的脾性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虽然煜亲王看着冷漠、难以亲近,但交代他做的事情,或者煜亲王该做的事情,刘煜从来都是默默做完的。
  所以先帝让刘荃自己不以君臣之礼要求,而以血亲身份挽留自己的皇叔,先动之以情,再让蔡鹏等人拿大义做举,晓之以理。
  少帝现在示弱,而煜亲王心中对皇权尚有留恋的话,被这样一番挽留相劝之后,肯定会选择留下来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待不时之需。
  这样刘荃就可以把煜亲王留在天京,避免放虎归山。
  可惜,煜亲王并没有想象中的犹豫,也没有做他们以为的选择。
  本就频繁往返于天京和绥锦的刘煜,在陛下登基大典之后 ,以海事频发、立阳和临春皆有乱象为由,向帝王请辞,希望在武举之后就返回封地。


第160章 武举
  煜亲王的立阳和烁郡王的临春皆临海; 若没有海啸的时候,占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一旦海事频频,拥有绵延海岸线的立阳和临春就会面临巨大的威胁,曾经越是繁华的海港城府就越是危险。
  立阳与青州接壤; 临春又要镇住妖魔横行的徒太荒原; 不容有失。
  煜亲王以此为理由要求返回封地; 无论是少帝还是群臣,都没有更好的理由挽留。
  “今岁的武举是陛下继位以来的第一件大事,再加上又是选武官; 臣留下来兴许还有些作用; 之后臣就立刻返回封地; 好稳定立阳局势,以免烁郡王的临春还要接收昌隆的流民; 会不堪重负。”
  其实即便煜亲王不回立阳,当地的居民也不至于流离失所; 但封地之主对自己的昌隆紧张些,谁也说不出不许走。
  虽然刘荃听从先帝的安排; 极力挽留煜亲王; 也有蔡鹏等顾命大臣从旁相劝; 可惜最后都没能改变刘煜的态度。
  少帝这才深刻认识到; 为何先帝如此厌恶和警惕煜亲王——对方明明是个臣子,却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受帝王控制的感觉。
  因为无法控制煜亲王而产生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这种感觉确实让人十分憋屈,恨不得做点什么发泄出来才好。
  可惜,现在刘荃走得是仁爱的君主路线; 平日里对自己宫里的人发脾气都要稍微考虑考虑,更何况是对摄政王。
  所以他只能同意,但请皇叔务必陪自己选到良将。
  可不久之后,刘荃就意识到,煜亲王之所以留到武举,根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族虽可震慑妖魔,但却无法凭一己之力杀死或者驱离妖魔,这时候就需要大量镇守疆域的武将从旁协助。
  虽然九州大陆上国与国之间的征战极少出现,但由于妖魔的存在,九州五国的武将一直备受各国重视,武将的地位与文臣无差,所以每三年一次的武举,与科举一样,备受瞩目。
  按照惯例,冀州的文科和武试会交替进行,科举的第二年,就会有武举,也就是今年秋天。
  可今岁是永仁元年,由于新帝继位,大赦天下的同时也加设恩科,所以先有文科会试,后有武科,从夏末起,朝廷就忙碌起来,为帝王选拔人才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也导致了越是靠近科考的日子,煜亲王就愈加忙碌,每次往返于立阳和天京,都来去匆匆。
  大多时候,他似乎只是来看一样晓年,没几个时辰就又赶回去了。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小虎崽都已经习惯这种“大家伙”突然出现、一觉醒来又已经不见了的情况。
  所以当煜亲王再次走进屋子,刚刚用完晚膳、正靠在哥哥腿边消食的小虎崽站冲着来者嗷呜、嗷嗷一阵叫唤,当作对叔叔行礼,然后继续窝回去,贴着哥哥玩。
  晓年一边给它们顺毛,一边对着回家的刘煜笑,煜亲王立刻被勾了魂,大步走过来,面无表情地挤走了一只小崽子,好挨着自己的小大夫坐。
  乖乖被煜亲王挤得打了个滚,爬起来满心忿忿但敢怒不敢言,小白眼丢了好几个,才不得不绕到另一边,和自己的兄弟伙儿一起并排坐。
  “再过几日,令哥儿就要参加武举了,这几天他已经回了王府,但佟校尉还在边境抽不开身,所以他自己在外院准备,好在有郑大人帮忙看着。”
  晓年一只手被煜亲王握着把玩,只剩下一只手可以给小虎崽顺毛,所以只能交替进行,摸完乖乖再摸崽崽,如此循环往复。
  刘煜看小崽子把脑袋搁在晓年腿上,整只瘫在榻上,觉得小孩子家家就这样歪歪斜斜,一点精神气都没有,实在不成体统,于是用目光扫视了一番。
  可惜小虎崽被“大家伙”这么一盯,一开始炸毛是炸毛了,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它们有哥哥在旁,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没看到“大家伙”只敢用眼神示意,根本不敢开口说话了吗?哼,怂!嗷呜~
  它们装作没看到刘煜的眼神,小爪子扒拉一下,反而挨晓年挨得更紧了。
  小虎崽一边无声反抗,一边对煜亲王要它们坐端正起来、自己却还紧紧贴着哥哥、就差没整个人靠过来的行为腹诽: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本事自己坐端正了,别挨着哥哥呀!
  晓年正在说堂弟的事情,并没有注意他们的你来我往,他既没有抽回手,也没有停止给小虎崽顺毛,让两边都老实着:“我本想去看看他的情况,但又怕打扰到他,只能远远看了几眼。”
  煜亲王威慑侄子不成,也确实拿它们没有办法,而且得了小大夫的一只手玩,勉强满足了,于是也就不再跟小崽子一般计较,应晓年的话说:“令哥儿已经准备三年,武原和季威都道他有把握,你不用担心。”
  晓年哪里不知道郑大人和佟校尉对晓令的评价,只是关心则乱,比应试的人本人还紧张些。
  不仅是他,祖父、叔父和叔母又何尝不是这样,满心挂念,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结果,只是希望晓令努力三年,能够有所回报,能够开心。
  冀州的武举与科举一样,不仅是三年一次,而且也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样层层筛选下来,能够留下来在帝王面前过眼的,都是人中俊杰,
  所以殿试之后得“三甲”。一甲是前三名,与科举对应的鼎甲是武状元,武榜眼和武探花,赐武进士及第。二甲通常有十到几十名不等的资格,赐武进士出身。还有三甲之列,则赐同武进士出身。然后由兵部授予官职,这些新科武进士或留在京中,或分赴各郡,真正开始为国效力。
  “他在军中历练多时,比起寻常武秀才,绝对高人一等。到时候他通过了会试,还有我在京中陪他,一切都会很顺利的。”
  刘煜之所以归心似箭还要留到武举结束,就是知道晓年和简家人必定为简晓令的事情操心。
  他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夜里赶路往返于天京和绥锦,也要把武举等过,确定简晓令的事情无问题,才能安心返回绥锦。
  正因为如此,晓年一面心疼自己的煜亲王常常连夜赶路,一面也对堂弟可能要独自在京中应试的情况放下心来。
  ……
  永仁元年秋,在家人的殷切期盼中,习武三年多的简晓令终于到了要参加乡试的时候。
  他果然过五关斩六将,不仅在绥锦的乡试拿了头名,而且在会试中名列前茅,顺利获得殿试面圣的资格。
  和科举一样,武举的殿试规格自然是最高的,由新帝亲自主考。内场考策论兵书,外场考武艺,只是会试考武艺还分多场,但殿试的武试只考校骑射。
  在帝王面前,三轮共九箭决定自己的命运,对于这些准武将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但这对于简晓令来说,并不成问题,反而是个优势。
  他的兵法策论有军营里的老将指点,重实效不重辞藻,所以在文试的时候并不显眼,但他的骑射功夫实在边境历练过的,甚至与妖魔拼杀过,根本不是寻常武举人可比的。
  毕竟帝王威严,与生命之胁相比,显然是后者更能激发人的潜力。简晓令面对妖魔都不会射偏,又何惧在少年君主面前射一个红心。
  余德见刘荃在看场中英姿飒爽的青年,主动道:“此人名为简晓令,祖籍是宁安人士,之前在京中,后搬至绥锦。”
  他偷偷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煜亲王,继续道:“他的祖父,正是负责过您脉案的简太医。”
  刘荃当然记得简太医,而且也记得简太医和他的长孙治好了煜亲王的魇症。
  在徐家利用简遵友试探刘煜之前,刘荃对这个老太医的印象不错,但在简遵友去了煜亲王身边之后,他对简遵友就没什么好感了——攀附煜亲王的小人,有什么品德可言,过去那派正直不阿的样子,恐怕也是虚伪的假象。
  若是寻常听说有大夫家里的人弃医从武,他可能还有几分兴趣去听,但听说是简家的,就没那么多兴致了,连带着对简晓令自然没了好印象。
  可偏偏这家伙还格外优秀,不仅相貌堂堂,气质不凡,还成为场内唯一一个九箭都未脱靶的人,甚至射中红心两次,让刘荃想要给个差的名次都不行。
  殿试名次揭晓后,朝中官员会在太和殿唱名,并在宫城门外挂榜,天子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十六卫护送武状元归第,以示恩荣。
  第二天,在兵部还会举行盛大的“会试宴”,新科武进士皆会得到陛下赏赐。只是由于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鼎甲、二、三甲得到的荣耀却大不相同。
  虽然刘荃心中不喜简晓令,但其优秀众人皆见,做不得假,再加上还有煜亲王在旁盯着,他只能以其他人策论更佳为由,点了三鼎甲,让简晓令屈居二甲第一名。
  殿试以后,这些武进士通常会由兵部授予官职,但也有特别优秀的,会由皇帝钦点,留在十六卫。
  考虑到简晓令的身份,刘荃考虑着要把他留在京中,然而一向无欲无求的煜亲王却找刘荃要人了。


第161章 谈心
  “简晓令原本就在臣立阳军中; 如今回绥锦,也可再上阵斩杀妖魔,为陛下守卫边境。”
  煜亲王看向少帝:“陛下也说,简晓令比之瞿丰、易晗和王奚等人稍逊; 三鼎甲留在十六卫; 可保护陛下; 这也是惯例……至于这稍逊的,就让臣带回绥锦调_教吧。”
  简晓令在骑射一项中表现格外突出,但刘荃心中不喜他出身; 说其“稍逊”只是故意找茬; 没想到竟然被煜亲王拿来当做理由; 顿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他绞尽脑汁才想道:“简晓令确实优秀,又在立阳军历练; 自然不同凡响,朕甚爱之; 委实想留他在十六卫……”
  少帝一边说话,一边用眼神看向蔡鹏等人; 希望他们这个时候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可惜; 尚书令蔡鹏、吏部尚书陈雪和兵部尚书开元; 皆陪陛下经过整个殿试; 自然知道陛下对那简晓令并无多少喜欢,只是现在见煜亲王要人,才突然转口。
  蔡鹏在心中默默叹道:比之先帝来,陛下恐怕还是太年少了些; 喜怒皆放在脸上不说,还有些意气用事了……
  这个时候若是顺着陛下的话说,为陛下助阵,也未必能让他如愿,而且还会激怒明晃晃要人的煜亲王,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凡有些脑子的人都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开口。
  但臣子的苦心,年少的皇帝显然没办法领会。
  他只觉得眼前这些所谓的肱骨之臣皆是胆小怕事、懦弱奸猾之辈,根本不敢跟煜亲王对峙,哪里还谈得上好好辅佐他。
  心中莫名生出一股难以压抑的恼怒,刘荃只觉得自己这个帝王做得也太过憋屈了。
  刘荃想,若是在煜亲王这个臣子面前,他连一个武进士都留不下来,那岂不是告诉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