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炮灰成神之路-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我不清楚,我只是负责把孩子失踪案掩盖下来,然后把寒梅镇的孩子送出海江县,海江县之外有其他人接送。
  然后陈宗曾经在京城内看到过失踪的小孩,所以当他跟我说这件事时,我就用银子堵住了陈宗的嘴,让他这件事咽下去,并且也让他去搜集周边县城农家不需要的孩子或是拐卖孩子。”
  苏宁截住话问陈宗:“陈宗你见到孩子是怎样的情况说清楚。”
  陈宗:“当时是我去京城有事,结果路遇了一个小乞儿,问他话却是个哑巴,但看长相的的确确是像失踪的孩子,所以我找了彭大人讲这件事,结果彭大人给了银子给我。而且……”陈宗有些难以启齿。
  “而且后来拐卖孩子的利润极高,所以你加入了其中。”苏宁把陈宗说不了的话说出口。
  陈宗难堪的点头承认:“是。”
  苏宁冷哼一声,“你家中应该有存放的证据吧。”
  陈宗点头说:“有,因为这件事是个大案,我怕有天这件事泄露出去,也怕彭大人卸磨杀驴,所以我把我下线弄到的孩子都记在账本上。”
  “彭威你呢?”
  彭威也是点头回到:“我也有账本。”
  “你们所拐卖的孩子是否只有寒梅镇一块?还是有其他村镇?”
  “有,我做海江县县令,是有运送海江县周边村镇弄来的孩子,只是寒梅镇因为偏僻穷困,所以才拐的多了些,惹起了一些暴民。”
  “暴民!哼!”苏宁挥袖看着彭威冷笑:“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被你们称为暴民,你们才是一群为了金银丧失道德的畜生!”
  “彭威,陈宗暂且关押大牢,县丞主簿也暂且关押,等日后革去官职,其他捕快皆要罚款俸禄。”
  说完,苏宁一行人先是去把彭威和陈宗所记录的账本拿到手,并且让锦衣卫快马加鞭去往京城,把刑部尚书一事告知圣上再行处理。
  等着看到了账本,厚厚的一册子让人心惊。十年的时间够偷多少孩子,而那些孩子居然是在京城内当了乞儿。按常理来说,即便是乞儿也是挣不了多少钱,这些人都能渗透到刑部尚书那儿,是从那些乞儿身上获得了多少的利润才够,这样来说乞儿的数量是要有多大才能支撑的起。
  彭威到这里有五年时间,册子上大约记录了一百来个孩子。按照这些失踪孩子的名单,从地域划分,是以海江县为圆心朝着外面一千米左右的范围。所以不仅是寒梅镇,还有周边所包括的村镇,甚至连周边的县城也是有孩子被拐走。但由于地点写的十分分散,掌管的县令也不会联想到一起。
  “宁宁,他们拐卖这么多孩子是要做什么啊!”
  “大晋朝开朝以来,一直是对人口生育持有鼓励态度,就是因为之前常年征战。所以这些孩子的用途当然广阔,可以卖给需要孩子的人家,也可以把这些孩子当做奴仆训练,或是沿街乞讨,更甚至卖给勾栏妓院都有可能。这里面失踪最多的便是女童,农家人重男轻女严重,恐怕有些父母也不会介意女儿被拐。”
  苏宁把账本一合,眯眼严肃说:“刑部侍郎都牵扯其中,这里面的水恐怕更深。”
  陶弘毅点头赞同解释说:“彭威只是个小小下线,就能和刑部尚书相见。这件事如此严重,能够轻易出面的不会是幕后真正的人,拐卖孩子的人是刑部尚书之上的人。”
  “吴宰相?”
  “不会。”陶弘毅摇摇头:“当时皇帝盛怒要查此案时,吴宰相并没有反驳意见,反而是刑部侍郎抢着出手。所以要是吴宰相做的,他应该会阻拦皇帝,不会持有支持的意见。”
  韩子墨顺着陶弘毅的话,想了一会京城内比刑部尚书高的人不解问:“那会是谁?其余六部的人应该高不了刑部尚书吧,而与六部持平是大理寺,可大理寺的严科入狱了啊,现在宁宁跟这件事也没关系。
  然后就是侯爵,安平侯都不管朝政的,而且子修跟着皇帝表哥,他也不可能与这件事有关。齐平候府人丁单薄,只有个老太太主持府中要事,平时说话就颤颤巍巍的,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再然后是我爹,我爹更是不可能了。还有些太傅之类的帝师,在皇上登位后就退休了。”
  苏宁沉思后说:“现在我们先回京城审问刑部尚书,只是怕这人活不了了。”
  韩子墨慢半拍:“什么意思?有人要杀刑部尚书?”
  陶弘毅拍拍韩子墨的脑袋说:“刑部尚书肯定知道更上面的一层,更上面的管不了海江县,只能杀了刑部尚书了事。反而如果刑部尚书没死,是否有上一层就要待定。”
  苏宁结语:“这里其他锦衣卫先留着,根据账本把周边孩子确认一番。从海江县为中心朝外查,只要有报案失踪的孩子全都记录下来,能够渗透这么高层,肯定不止海江县。”
  几人在外吩咐一番,皆是要这些锦衣卫暗中行事,主要是让旁人觉得他们都回了京城,海江县一案定案。免得上层涉案的人不再出手,查不到任何线索。
  等着三人坐在了马车,苏宁突然回想起一事,扭头看着韩子墨心惊胆战问:“子墨,我记得上次你跟我说过,善学堂办了之后,你们去找皇城下的乞儿,结果这些乞儿都消失大半。”
  韩子墨反应过来,也瞪圆了眼睛:“宁宁,你的意思不会是……”
  陶弘毅道:“这些乞儿都是失踪的孩子!”
  “回去再查皇城下尚存的乞儿!”
  作者有话要说:  上次善学堂的伏笔。皇城乞儿。


第252章 16。48
  他们虽是赶着回去京城,但带来的随身物品还是放在了寒梅镇。此时先回京城; 主要是为了审问刑部尚书,再把人手分配暗查皇城下失踪乞儿的踪迹。
  等着快速忙完; 苏宁要再回海江县。主要是因为在海江县所得到的账本上,不仅存在着孩子的名单,还有从海江县发展而下的下线; 通过这些下线拐卖孩子。
  可这些孩子年岁小; 大的也是只有十二三岁; 所以必然是要安置在一个地点。根据日期而言,近期拐卖的孩子恐怕还没来得及送出海江县; 而此时消息已出; 接送人也不会冒着危险出现; 正是可以解救那些孩子的时机。
  三人刚是回了京城入了大理寺; 这刑部尚书的尸体也被送了过来。
  从锦衣卫报入皇宫; 皇帝得知刑部尚书牵扯其中,立马令人去刑部尚书的家中搜查,可却看到刑部尚书及妻子自吊悬梁,留下一封信,承认是贩卖孩子的主谋。
  他们以海江县为中心; 朝外收集孩子,然后把这些孩子分散卖出,若是卖不出的孩子便是由人看管,弄成乞儿获利。海江县县令是他派遣而出,此事已经揭发,只能自吊减罪。
  因为苏宁还在路上,所以皇帝让人把尸体送去大理寺,同时派着镇抚司抄了刑部尚书的家,把所获的证据都送入了大理寺,等待排查。
  两具尸体□□裸的躺在验尸台上,双目瞪出,面色紫胀。
  按照常法验尸完毕,苏宁脱着手套走出验尸房,手上拿着黄羽记录的验尸格目。
  韩子墨和陶弘毅在一一检查着送来的证物,里面是有一个账本,但记录的全是刑部尚书和彭威之间的利益往来,却无其他人参与的迹象。
  韩子墨见苏宁来了,连忙问:“是不是他杀的啊?”
  “两人都是自杀。”苏宁把格目递给韩子墨和陶弘毅,让他们自己去看。“账本找到了吗?”
  陶弘毅道:“找到也没用,是自己假做的,只有他和彭威之间的记录。按照常理,一个刑部尚书与一个县令,差的也太多,中间还无其他人真是奇怪的很。”
  苏宁摸唇点头说:“看来是有人想要我们结案,所幸彭威的账本还有不少下线。此日之后你们留在京城,子墨你是小王爷身份,正巧办着善学堂,趁着这个身份与弘毅去调查失踪乞儿藏在了哪里。我再去寒梅镇,把其他被藏起来的孩子找到。说不准那些下线有是知道接送人的身份。”
  韩子墨担心问:“宁宁,你一个人行吗?”
  苏宁微微一笑说:“寒梅镇还有十几个锦衣卫在,彭威已经伏法了,不会有什么大事的。反倒是这京城的水深,你可千万不要冲动。”
  正当三人讲着这皇城乞儿的事,外面有人匆匆来报,是吴宰相派人接苏宁去府上有事商量。
  听到吴宰相相邀,陶弘毅是没什么好脸色。苏宁给了来报人一些碎银子,跟两人告别赶上了去吴府的马车。
  吴宰相在府上是听了这拐卖孩子的事,这心一直都是上蹦下跳紧张的很。众人都知道这刑部尚书是在他管辖之内,也是他提拔上来的。刑部尚书与这件案子有关,就是明晃晃的打他的脸,间接也意味着他也有可能与这件事有关系啊。
  关键这一个月吴宰相又是要紧闭在家里,所得到的消息都是慢上了一点,还不知道现在皇帝到底是如何所想的。
  他们吴家虽然猖狂,但小皇子还未出生,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消灭现在的皇帝,皇帝要是真的有心对他们出手,还是说不清谁输谁赢呢。
  所以这会儿不仅是叫上了苏宁,就连以前的太傅也让他请了过来,趁着皇帝寿宴在即的时候,探探皇帝的口风。
  苏宁一到吴府,就见吴宰相和一名年长男子说话,年长男子身穿儒袍,宽袖大襟,留着胡子,有仙风道骨之气。吴宰相对这名男子还颇为恭谨,亲力亲为的端茶倒水。
  “林宁,过来过来。”吴宰相看到苏宁欢喜的挥手,让苏宁快点进来。并指着喝茶的儒袍男子道:“这是贾元熙太傅,曾是皇上的老师。”
  苏宁连忙拱手行礼。
  贾太傅虚扶一把笑说:“不用,我听说你是刚上任的大理寺卿,却是破了不少案子,真是不错啊。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反而是我们这把老骨头都该让位了。”
  吴宰相接话笑说:“哎,太傅大人可别这样说,你可是为天下学子都推崇的帝师,林宁怎么能比得上你。不过啊,这孩子的确是不错的。这次寒梅镇的事情也是他再查,这刑部尚书是自吊了罪了。”
  “哦?案子结束了吗?”贾太傅疑惑的看着苏宁。
  苏宁点头说:“刑部尚书的确是自缢而亡,也在他家中发现了账本,他是彭威的上线。只是寒梅镇的孩子还没救出来,所以下官还需要再去一趟寒梅镇。”
  吴宰相又问:“那禀告了圣上了吗?”
  苏宁摇摇头,“这刚从寒梅镇回来,验了尸体,还未向皇上禀告。”
  吴宰相颔首说:“嗯。既然如此,等着回去你就去宫中禀告吧。不过找孩子的事也不用你亲自去寒梅镇,让别人去办不就行。再过十天就是皇上的寿宴,你刚上任可有准备些寿礼?”
  “皇上寿宴?”
  “皇上寿宴你还不知道?!哎,你这小子真是不上道。”吴宰相拍了下苏宁的肩又问:“陶弘毅不是礼部调过来的,他怎么也没跟你说这件事。”
  苏宁难堪的笑了笑。
  “哼,这陶弘毅跟他爹一样,恐怕就是不想告诉你。幸好老夫看你刚上任,手上也没银钱,所以替你准备了个玉净瓶。”
  “学生多谢大人了。”苏宁喜出望外。
  吴宰相挑拨了苏宁和陶弘毅的关系,又是听这这件案子了事,苏宁上道的没有牵扯到自己,脸上的笑纹都多了些,唤人过来把玉净瓶送去大理寺,又催着苏宁去宫中把案子了了。
  在苏宁走后,还看着吴宰相还和贾太傅在密语些什么。
  宫中,苏榭是等候了已久,看到苏宁便衣过来跪下,连忙让他过来赐座。
  这御书房只有两人,也可以略微的放松下来。
  苏榭往苏宁的边上推推一盘糕点,“打赏你的,案子怎么样了?”
  “皇上可真小气,只是一盘糕点就想打发我。”苏宁毫不客气的咬下一块,御膳房做出的味道就是比外面卖的精致可口,甜而不腻,香而不重。
  苏榭又给苏宁倒了杯茶,免得他噎住小声委屈说:“上次不是说没的吃,这会儿我特意叫人多做了这么多,都不知道夸一下。”
  苏宁没注意听苏榭的小声抱怨,喝口茶润润嗓子说:“案子还没结,上面恐怕还有大鱼。只是我今日去吴成礼家,见有个贾太傅与他相交,是何人?”
  苏榭抿抿唇有些不满意,却听话的开口解释:“贾元熙曾是朕的老师,但是十年前就退休在京城养老。朕之前也没见他和吴成礼有什么交情。这次恐怕是因为孩子拐卖的事情,他怕牵扯到自己身上,所以让贾元熙来想要探探朕的口风。”
  “原是如此。”苏宁说:“京城善学堂开办,曾经想要把乞儿收成学生,只是乞儿大量的失踪,现在可能就是那些被拐卖的孩子,所以这些孩子是被圈在了京城的某个地方。”
  “朕会分派出一些暗卫去查。”
  “嗯。”苏宁眯眼笑了笑,说:“我从吴成礼那儿听说了,马上就是皇上您的寿诞了,只是下官才刚上任,手上没钱。”苏宁伸出手来。
  素白的小手指动动,勾着苏榭的眼神,让他不禁笑了出来,说:“朕身上也没现成的银票啊。”
  “唉。”苏宁噘嘴:“让我做双面人,还没有两倍的俸禄,我现在都是靠着子墨养我,要不然早就饿死了。”
  “韩子墨能给你什么。”苏榭果然吃醋了,“等着出去跟林少卿说,汇通钱庄有个无限制使用的令牌,让他给你。”
  说完见苏宁财迷的模样,又说:“不过啊,这令牌给你,你可要给朕好好挑个寿礼。别送个不用钱的东西。”
  苏宁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送上份大礼,心里已经决定就是那个玉净瓶了。吴宰相挑的肯定是好的,苏榭也看不出要不要钱。
  再聊了几句关于案子的事,苏宁从御书房告退,从张大了嘴惊愕的林少卿手里,顺走了那块无限使用的令牌。颠颠这块令牌的重量,苏宁眯眼笑的十分开怀,万事无钱难,有了这块令牌后,怎么说查案用线人都方便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把尚书写成侍郎的抱歉,两个不是一个职位啊,我打字顺手了。


第253章 16。49
  天色已晚; 苏宁先是回了趟大理寺,把彭威的账本拿回家。把所有下线的名字另列出来; 其中有些名字只是用代号相称,只能等着明日去往海江县; 让彭威把这些下线交代出来。
  第二天,天刚明,苏宁快马加鞭前往海江县。刚是去了牢狱; 那里有着重重侍卫看守; 并且绑住彭威的四肢; 塞住嘴,防止他自杀了罪。
  才是经过一晚上时间; 原本意气风发的彭威; 变得发沾枯草; 眼睛红彤; 胡子拉碴; 十分狼狈。同样也是心如死灰,此刻问什么话都会回答。
  苏宁也不废话,拔了彭威嘴里的布,问:“从你家搜到的账本,上面一共有十条下线; 证明你手下出了陈宗之外还有九个人; 这九个人分别是谁?”
  彭威被塞了一晚上的嘴,暂时合不上,留着涎水; 沙哑干涸的嗓音,如同指甲划着黑板的声音。“如果我说了,能保住我儿一条命吗?”
  “可流放。”这是苏宁最大的让步,别说稚子无辜,那些被拐卖的孩子同样也是无辜。
  咳咳,彭威咳嗽几嗓子,把那九个人的身份说了个清楚。那九个人都是在他手下发展,同样也是小头目,小头目手下恐怕还有些人。
  苏宁把那些人的地址写了上去,分派给外面的锦衣卫们,让他们去把这些人捉拿归案。
  以海江县为中心,分散出去寒梅镇一人、月牙湾一人、周家村一人、黄郦县两人、青河县两人、吴家镇两人。这事情从昨日开始,所有消息都是封闭在海江县县衙处,外面只是看到有不少捕快出入,并不清楚是拐卖孩子案。
  由此,这九个人在一上午时间都给逮个正准。
  苏宁拍着惊堂木,“本官从不废话,彭威已经被抓,你们涉案于拐卖孩子一案,家中的账本也全都搜到。现在所有人,有关于你们的上下线全给本官说个清楚。还有在这段日子内,未送出去的孩子现在在哪?以及送出去时接头人是谁送往了哪里?”
  九个人都是一愣,等着明白过来,皆是把所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去,以求减罪。
  而这些说出来的事情,让在场所有人感到心惊。
  九人分散而开,其中三人为主导,以三个县城开了三个院子,专门放置这些孩子。
  这九个人的上线皆是彭威,而下线则是分布于九流之中,贩夫走卒皆有他们的人。通俗来说,也是现在沿街叫卖糖葫芦的老爷爷,有可能就是拐孩子的犯人。
  而接送人则是不明,他们只负责把挑选好的孩子送出到接送人指定的地点,然后便自行离去。
  而这些下线不仅是把走失的孩子拐走,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监视这群孩子,防范这群孩子报案。
  而所拐来的孩子各分品次,会有专人来衡量品次优劣,专人有看脸,识骨之分。优者则是送出海江县,不知由何人接收,中等者则是卖去勾栏妓院小倌处,或是卖成丫鬟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