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师-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个老臣毕竟都是人精,也不知谁将这事泄露给李勣知晓,李勣在齐州平叛之时,已然对徐真刮目相看,又无私相授,心疼徐真前途,遂将徐真召入府中,劝说了一番,但求徐真马上取功,心无旁骛则已。

    徐真自然知晓自己已然得罪了长孙无忌,却是觉得这李治格局未免太小,哪怕最终登了大位,也要受长孙无忌把持,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不过毕竟同朝为官,这长孙无忌也不敢擅自加害,反倒魏王和晋王之间摩擦不断,今日你举行了文学盛事,明日我就来个全新举措,纷纷在圣人面前争宠。

    然而对于立储一事,圣人还是迟疑不决。

    三月未央,江山早已大好,到处莺飞草长,万里沃土生机盎然,眼看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徐真却收到了一封密信。

    自从胤宗和高贺术等人到了幽州之后,边境冲突不断,他们也是跟随着营州都督张俭,在高句丽的边境上探查地形和搜索情报,谢安廷和秦广、薛大义等将,皆有军功斩获,如今已成为军中之栋梁。

    密信上说高句丽和百济已经联合两国军队,开始了对新罗的战争,新罗对大唐多有臣服和朝贡,乃大唐忠实属国,其善德女王已经传书过来求援,圣人布局已久,说不得很快就会发动征伐高句丽的战争了!

    徐真收得密信,心里也是担忧,前大隋之所以灭亡,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隋炀帝对高句丽连年征战,使得国力锐减,民心丧失,大唐虽然富饶,但战争一旦掀起,又不知有多少儿郎要丧命了。

    虽然徐真清楚唐征伐高句丽的最终结局,但如今时局有变,圣人迟迟未立储君,这与史料记载完全不符,让徐真不得不担忧此次征伐的结局是否会因此而改变。

    若征伐高句丽之前,圣人还未立储,那么待得圣人亲征高句丽,晋王李治和魏王李泰,该如何处置?

    亦或者圣人必有远见,定然在御驾亲征之前,将立储一事给定下来,可以眼前局势而言,李治并无胜算,反倒是魏王李泰的赢面要多一些,若果真如此,那么历史的轨迹就将发生变动,而这一切,皆因为徐真给魏王奉献了一条好计策!

    如此一来,徐真又开始担忧起来,自己的一言一行,果真对这大唐产生了极为关键而密切的影响,自己又不得不尽力去消除这些影响,否则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可如今他已经得罪了李治和长孙无忌,就算自己有心改变局势,总不能厚着脸皮到圣人那里去给李治说情吧?

    再者,以圣人对李泰的宠爱,朝堂之上又有谁敢说李泰半句坏话?

    为今之计,只有找到李勣,让李勣说服圣上,推迟征伐高句丽,以期李治能够追赶上来,足以跟魏王分庭抗礼,否则这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就真要换了李泰去做了。

    李勣经历过隋唐战争,自然知晓高句丽的隐患,早在高祖年间,唐朝还未发展起来,高祖就努力与荣留王修好,双方交换战俘,荣留王更是接受了唐的年号,高祖遂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句丽王。

    而本朝圣人上位之后,也继承了高祖的策略,继续与高句丽维持着友好的关系,然而圣人毕竟是征伐四海的千古一帝,自以为高句丽占据之辽东,自古乃汉人领土,如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不安,圣人早已将征伐高句丽,作为统一华夏的最后部分。

    圣人尝遣使出访高句丽,却发现高句丽私藏众多前朝兵将,若非圣人担忧劳民伤财,动了山东之根本,早已攻打高句丽了。

    可前两年,荣留王高建武和诸多大臣密议诛杀渊盖苏文,却被设计反杀,渊盖苏文遂立其侄子高宝藏为王,自封大莫离支,操控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圣人本欲攻打,却被长孙无忌劝阻了下来,只能册封宝藏王为辽东郡王,授上柱国,虽是如此,圣人心中却早已决定,必征伐高句丽。

    直至去年,高句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沿唐边境修筑了高句丽长城,自扶余城至渤海,长千余里,想来圣人已经很难再容忍下去了。

    徐真听了李勣的分析之后,心中越发担忧,如今百济联合高句丽攻打新罗,圣人必定遣使,令得高句丽和百济停止战争,若渊盖苏文拒绝违抗圣人命令,圣人说不得就要对高句丽用兵了!

    李勣知晓徐真在担忧立储之事,但他本人是支持征讨高句丽的,若这次圣人御驾亲征,李勣必定请命而行,他也希望徐真能够一同前往,在辽东做一番大的功绩,故而宽慰徐真无需多虑,直言圣人心中或以有所决断,内患不除,圣人想是不会轻易出兵的。

    徐真只能苦笑,圣人倒是有了决断,就怕这决断是将魏王李泰推上太子的席位,如此一来,徐真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事到如今,徐真也只能给一帮军中兄弟回信,让他们好生争取,多打胜仗,好让圣人安心,不会太早出兵。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西边又传来战报,说是吐蕃蚕食了吐谷浑绝大部分领土,其新王松赞干布接连击败党项和白兰羌,直逼大唐境内的松洲,并派人前来求亲,扬言若不和亲,就要率兵大举入侵唐境!

    徐真得了这军情,不免想起吐谷浑之战后,逃亡吐蕃的大隋光化公主和谋士慕容寒竹,直觉总在骚动,使得徐真不得不认为,吐蕃此举,绝对跟这两个人脱不了干系!

    以圣人的脾性,又岂能容忍吐蕃这般跳梁小丑一样的姿态,说不得早已派了大军,将这吐蕃碾压成齑粉!

    然而这一次,圣人却有些迟疑,而这份迟疑,该是来自于还未在晋王和魏王之间做出抉择,又心挂着征伐高句丽。

    若不能尽快解决吐蕃和立储的问题,圣人又怎能安心去御驾亲征高句丽?

    这吐蕃前前后后已经求亲被拒六七次,也难怪会发毛,这一次选择的倒是好时机,若说没有绝世谋臣相辅,真教人打死了也是不信的。

    朝议了几次之后,圣人仍旧有些拿不定主意,诸多文武也是各持己见,整日争论不休,大有逼迫圣人先立储之势,徐真心里越发担忧。

    这日正与凯萨和张素灵小酌,神勇爵府却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竟然是李无双!

    虽然李无双从头到尾没看得起过徐真,但徐真也不在意,可这个节骨眼上,这丫头找上来门,该是圣人决定答应吐蕃的求亲了,因为李无双这丫头,不正是那嫁到吐蕃去的文成公主么!

    果不其然,李无双迟疑了一番,见得徐真将凯萨和张素灵遣散开,终于是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这李无双深得李道宗宠爱,在甘州之时,又见过松赞干布一面,当时虽然松赞干布只是跟徐真打交道,但她和李明达却知晓松赞干布的身份,故是不喜,不愿嫁到吐蕃这等偏远山野去。

    如今圣人果真有答应求亲的迹象,并已经在诸多宗室郡主之中搜罗人选,虽然郡主人数众多,但年岁和资历符合条件的却是不多,李无双无疑成为了最适合的人选之一。

    为此,李道宗会极力向圣人谏言,拒绝和亲,并将主动请缨,带军击溃吐蕃的挑衅,以彰显我大唐国的浩荡天威!

    然而如今圣人的心思显然不在吐蕃这边,诸多文武断然不会支持李道宗的提议,但如果徐真站在李道宗这边,圣人说不得就真的会拒绝和亲了!

    徐真听了李无双的请求之后,心里也是苦笑不已,他不希望发动战争,因为战争总会带来死亡和伤害,然而有时候,尊严却比生命更重要,若答应了吐蕃的求亲,固然能够避免战争,也能够为西北带来和平和安定,是的圣人能够心无旁骛地亲征高句丽。

    但若真的答应了和亲,也就等同于向吐蕃示弱,这样一来,吐蕃势必小觑大唐的勇气,又有慕容寒竹这样的谋士在挑唆,又怎敢保证他不会趁着大唐征伐高句丽,而大举入侵唐境?

    虽然李无双的想法有些幼稚,但徐真还是答应了下来,许诺她,待李道宗谏言之时,必定会站在他的身后,但徐真自己心里清楚,哪怕打退了吐蕃,为了怀柔安抚,使得后患无忧地攻打高句丽,到了最后,圣人还是会将一名郡主给嫁过去的,只是人选还是不是李无双,那就不敢妄言了。

    李无双听得徐真答应自己,心头也是大喜,她从未觉得徐真有这么讨喜过,临出门之时,终于扭过头来,红着脸说道:“喂,谢谢。。。”

第106章 道宗请战徐真力挺() 
自古父母多情深,岂不闻舐犊之深切,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若李无双嫁到了吐蕃去,今生今世,又如何再见一两回?这姑娘家虽然喜爱舞枪弄棒,到底是个思家思父母的娇贵丫头,真个儿嫁到了吐蕃去,虽荣宠尊贵,到底是孤独异客,免不得老死在外,怎叫父母不疼惜?

    河广难航莫我过,为之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李道宗舍不得这女儿,李无双又如何放得下自家父母?一时间凄凄切切,生在帝王家,多有身不由己,但作为皇家宗室,许多时候亦是做不得自家的主,为官多圆滑的李道宗,今次却不得不逆流而上,为自家姑娘争取一番!

    圣人近日多烦忧,二子相争无结果,心中兀自左右为难,高句丽之情势同样刻不容缓,如此才听取了朝臣的谏言,暂时任由吐蕃放肆一回,搜罗宗室之女和亲息事,心里头却颇不舒畅。

    他李世民征伐半生,何曾示人以弱,东西突厥吐谷浑回纥等诸多异邦,哪一个不是俯首称臣,偏这吐蕃如此逼迫,纵使寻常人家,以嫁女来求和,亦是一桩耻辱,又何况堂堂大唐天国上邦?

    为了这事情,李世民也是心中多有懊悔,然而君子一言九鼎,语出掷地有声,前日才说了同意和亲,又岂有今日反口之事?

    这日大朝,诸事议论完毕,李道宗终于出班而表奏曰:“臣有事启奏圣听,而今内外事多,实不该提及,然心中眷顾国威,却是茶饭不思多日,今日也就斗胆请圣人垂听…”

    李道宗说得真切严谨,诸文武无不侧耳,圣人也是心中疑惑,这李道宗前者因贪墨而被罢黜,过后才复用起来,到了吐谷浑又建立了好大一番功劳,这才重见于朝廷,凡事也不敢争先恐后,只顾着埋头低调,今日怎地如此作态?

    “皇叔有事尽管奏明,诸多爱卿一同参详则个。”

    长孙无忌等老谋臣见李道宗这软骨头居然硬朗了起来,心知他要提及吐蕃之事,一个个以眼色相沟通,多有联合抵制之意。

    果不其然,李道宗也不卖关子,开门见山道曰:“圣上英明,目下大唐声威并重,远播于四海,万国来朝,无不臣服,这吐蕃虽非弹丸之地,但也是一个个野蛮生人,无甚教化,堪称乌合之众,却寇边以求亲,臣以为此非求亲,实乃逼亲!若我大唐示敌以弱,今后少不得震慑不住,今日有吐蕃逼亲得果,他日必趁机侵犯我天朝国威,诸多番邦异族又如何看待?”

    “虽知陛下体恤子民,不愿劳师动众,伤了民力根据,然为了以儆效尤,说不得要敲山震虎,免得让这吐蕃开了先例,使得诸多小国野人都以为我大唐安生惧战!臣不肖,愿请为先锋,驱逐吐蕃野人,以振国威!”

    李道宗奏完,微微抬起头来,双目之中尽是热切的希冀和战意!

    李世民为这吐蕃之事,心中正懊悔不已,这几日也没个贴心的臣子提及,还以为诸多武将都偏安一隅,不愿征伐,今闻皇叔上表请战,心头顿时激奋,然表面上却不置可否,丢给了诸多文武。

    “众位卿家以为皇叔之言如何?”

    长孙无忌等一帮老臣早已沟通完善,此番一个个深埋着头,并不表态,却是暗中掇使几个不甚要紧的小官小吏,谏言圣上以立储和辽东大事为重,年前才平荡了吐谷浑,余威尚存云云。

    圣人见如此热血之时,一干武将竟无一人应答,心中不禁愤慨,正欲发作,却见一人长身而出,朗声道:“徐真附议,愿为李将军马前之卒,驱逐吐蕃,以振天国上邦之声威!”

    诸多老谋臣子听闻徐真之言,一个个咬牙切齿,心中暗骂道:“竖子恁地如此多事!”

    这些人经历风雨太多,深知大唐如今之繁盛得之不易,而国君乃根本所在,若立储之事久久无定论,其他事情再如何筹谋,也是无法心安。

    然他们却没有徐真这般的眼力,所谓立储,所立者无论是魏王还是晋王,皆为李家亲血,圣人虽左右摇摆,但心中或许早有底气,只不过尚需时日来缓和罢了,诸多臣子却为了自家权益而日夜相逼,又如何能得圣人欢心?

    李世民见徐真出列力挺,眼角顿时浮现笑意,拍于龙座之上赞了一句:“我道朝中已无英豪,徐将军果真让朕欣慰!”

    其时徐真虽平叛齐州有功,然出师之际已经封了上府折冲都尉,这年前年后不足四个月,却也不便于再次封赏,然而诸多弟兄和熟人,文武百官的面上,也都玩笑调侃,称呼一声将军。

    但今次却不同,今次却是圣人亲口称徐真为将军,这是要真个儿封他徐真一个将军不成?!!!

    长孙无忌本欲谏言阻拦,然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却发现自己错会了圣人之意,原来圣人也并非那么担忧立储之事,反倒对吐蕃耿耿于怀,却是早已动了战意矣!

    到了这等时机,长孙无忌却迟疑了起来,这徐真已经帮了魏王一次,虽然而后不再所有动作,但此子诡思异想实在太多,若真留在长安,怕是经不住魏王的拉拢,不如将他推到吐蕃战场上,远离了长安,这边才好排挤魏王!

    况且那吐蕃大军也并非浪得虚名,前方战报送将回来,说那吐蕃发兵横扫吐谷浑、党项和白兰羌,到了如今,号称二十余万进军松洲(今四川松潘,治嘉城)西境,遣使进贡金帛,强称迎娶公主,那都督韩威匆忙率军出战,却是大败而归,羌族首领、唐阔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相继降了吐蕃。

    这徐真虽有些伎俩,但胤宗和高贺术、薛大义、谢安廷等一众死忠护卫,如今都到幽州与营州,追随营州都督张俭,警戒高句丽方面的军情,身边除了周沧等一十四红甲卫士,再无他人保得他周全!

    若将徐真推到吐蕃去,给他个先锋军的职务,少不得亲冒刀矢,若再安插一两个得力的能人在军中,说不得这徐真就永远回不来长安了!

    短短眨眼之间,长孙无忌已经将诸多因素都考虑周到,待得出班之后,开口却转了个口风,不再阻扰李道宗,也不压制徐真,反而力排众议,支持道。

    “承范(李道宗表字)所言甚是,今日纵容吐蕃,必成他日之大患,我大唐当挥师荡寇,以壮国威!臣以为徐真都尉年少有为,前番征讨吐谷浑又有奇功,对周遭地势异常熟悉,今次足可独当一面!”

    长孙无忌此言一出,诸多文武却是不明所以,皆不知这老狐狸在耍些什么诡计,前番分明视徐真为肉中钉眼中刺,如今却又吹之捧之,莫不成学了那侯君集,打算捧杀这徐真?

    若果真是如此,长孙无忌也太过狭隘,需知侯君集当初也想着捧杀徐真,却让徐真在吐谷浑战场之上杀出一条血路来,屡建奇功,深得李靖和圣人赏识,却是平白为他做了垫脚石罢耳!

    然而他们也是转念来想,这徐真如今孤家寡人,也就剩下十四近卫在身,只要长孙无忌与契苾何力沟通一番,使周沧等人无法随徐真出征,又有谁人能保护其左右?

    念及此处,这些人一个个又开始活络起来,纷纷支持长孙无忌的言论,李世民顿时大喜,即命李道宗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注)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徐真为松洲诸府统军,加忠武将军,随军抗击吐蕃大军!

    前者李道宗亲自请战,得了大总管也无可厚非,执失思力等人都是能战的猛将,又有声名,同样是当之无愧。

    徐真已是正四品上的上府折冲都尉,可领兵一千二,统领一府军兵也是理所当然,可圣人加了个忠武将军给徐真,虽然只是一个武散官的号,但徐真却已然成为了实至名归的将军矣!

    事到如今,还有谁敢怀疑当今圣人对徐真的重视和恩宠?!!!

    李道宗并不知晓女儿李无双私下找过徐真,他只道徐真忠勇于国,这才力挺他出战,未免心怀感激,想起当初在鄯善与徐真相识,心中也是唏嘘不已。

    当初的徐真只不过是个亲兵队正,拼死了守护晋阳公主,如今终究是羽翼丰满,成为了统军一方的人物了!

    徐真也没想到自己真的得了忠武将军的衔,与李道宗等人慌忙谢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