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泱泱大唐-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苏燕怀孕后,王易已经很久没尝过男女的情事了,在长孙凌的体内,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紧握感,在随之而来的进出间,他也努力把握好节奏,让初经人事的长孙凌,第一次时候就能享受到那种无以言表的美妙感觉。

    床榻在有节奏地摇摆着,并发出声音,伴杂着长孙凌那压抑的呻吟声,这一切更催发着王易的,也不知过了多久,在长孙凌全身痉挛并冒汗,紧抱着他发出很大的呻吟声时,王易也把一腔激情释放到了美人儿的体内…

    长孙凌好似听到王易了句“凌儿,现在是我的女人了,一辈子都是…”但因为剧烈运动过后全身疲惫,她连回应的力气都没了,很快就昏然入睡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超级丰收的贞观五年

    第一百四十四章超级丰收的贞观五年

    因自就喜欢满府疯跑,长大后也风风火火,还跟着两位哥哥练过几年武,长孙凌的身体还算强健,在与王易欢好后,睡了个把时辰,就能起身了行动,只不过步履间稍稍有些异样

    变成了王易女人的长孙凌,显得越加的娇媚了,对王易更是鸟依人的温柔,在从屋里出来后,敢当着随从的面,与王易的身子靠的很近,甚至当众挽着王易的手,粘到王易身上,让那些随从惊叹不已,事儿有些不简单了…但没有人敢议论什么。

    在回城后,长孙凌与王易告别时候,可是万分不舍的,这个早就打定主意非王易莫嫁的美人儿,丝毫没去想未成婚就失去了处子之身有何不妥,也一点不担心此举会不会被人家非议,被父母及其他家人知道后会不会受指责,她心里满是甜蜜,觉得这个世界真的美妙,能和相爱的人这般身心交融,实是太幸福了,在分别时候,她也一个劲地叮嘱王易,过两日还要带她出去玩的。

    长孙凌这般主动,王易惊愕之下也很是开心,一再保证会时常带长孙凌出去玩的。

    王易也实现自己的诺言,时不时带着初经人事,并在第一次与他最亲密的接触中,尝到了其中特别滋味的长孙凌,出城游玩,也可以是幽会,在长孙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这个庄院的楼上,颠鸾倒凤,体会两具年轻身体最近距离交融所带来的快乐,或者偷偷到府中私会。

    苏燕也隐约地知道了王易与长孙凌之间关系的变化,她在偷偷伤心的同时,也强迫自己接受下来,她知道,王易最终是要娶长孙凌的,现在只是关系进展的早一点而已,而她又怀着身子,不能陪王易,有个人代替她陪王易,也未尝不是好事,因此她就装作不知情,在王易带着长孙凌到府中来时,还特意为他们创造机会,把王昙叫过去,另外不相干的人也喝退。

    王易知道苏燕的用心,但被爱情和迷了心智的长孙凌,却并不知道苏燕是特意这样做的,她只是在庆幸苏燕没有来打扰他们,让她和王易有不少单独相处的时光。

    在她自己的府中,长孙凌还能将事儿装在心里,但到了王易府上,特别是在与王易单独相处时候,就没太多顾忌了,她能马上抛却少女的矜持,扮演“妻子”的角色。

    只可惜,这样的日子并没能持续多久,因为很快就天冷了,不方便出城,老是到王易府上也怕最终出丑,而王易又有好多事要做,没得空,再加上因为父亲与哥哥的管束,让长孙凌也不能想出府就出府,与王易单独相处的机会在减少,这让长孙凌很是怅然。

    不过王易教授给她的计策还是让长孙凌不去担太多的心,她相信王易会有办法,让她们的婚事终成可能的,即使是皇帝下旨让王易当驸马,只可惜,这段时间身体没什么特别的变化,让长孙凌有点担忧。

    在李道宗率出征的大军凯旋后,王易就被李世民“抓壮丁”,忙事去了,主要的事儿就是改进马掌的设计。

    李道宗率军凯旋后,盛赞了马掌这新鲜玩意儿在作战中帮了他们不少的忙,让战马的折损率大大下降,而且有了马掌的战马,在沙渍上行进,远比以往方便多了,让他们在追击逃敌时候,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他向皇帝提议,希望军中所有的战马,都钉上马掌。

    没有马掌保护的战马,很容易陷入沙堆中,行进困难,甚至马蹄被硌伤,但钉了马掌的战马,这些不利因素都消除了,受到保护的马蹄不怕被沙子硌伤,也不担心陷入沙子中,影响行进,战马可以在沙地上快速奔进。我大唐的将士,在平定斛薛人的叛乱中,正是凭借战马上的优势,将北逃的斛薛人,在沙漠与草原接壤地带,全部截获的,在截获逃跑的斛薛人时候,只发生了规模的战斗,歼灭了部斛薛人,其余大部斛薛人放弃抵抗,向我平叛的大军投降了。

    得到李道宗这般奏报的李世民,也马上宣布大唐境内所有的战马,都要钉上马掌,并成为军中的制式装备,可怜的王易,就被李世民勒令去负责这个事儿了。

    王易自然不敢违抗李世民的命令,和将作监的官员们一道琢磨更好用的马掌去了。幸好这玩意儿原理简单,在听取了军中极富经验的牧马人建议后,也很快得到了改进,并开始大规模打制。

    自己设计的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在作战中发挥这么大的作用,王易还是很自傲的,更让他自傲的是,大唐军队在此战中取得的辉煌战绩,李道宗率所领人马及灵州一带的边军,在付出了极的代价后,就将七八万斛薛人尽俘,唐军这样的战斗力,让王易都挺是吃惊,他对上战场领军打仗的恐惧也去了很多,甚至有点跃跃欲试,也想到战场上捞点战功回来。

    斛薛部数万人的叛乱,在短短的时间内即被平定,全部人马被押送到长安,再一次惊震四夷,连一些原本有异心的归附部落,也马上止了念头,上表表示了对大唐的效忠。

    数万斛薛人被俘虏,又为大唐的基础建设增加了劳力,额外的劳力,而且不需要付出什么报酬。

    斛薛人的叛乱被平,不只参加平叛战事的李道宗及麾下诸将得到奖赏,王易这个拒绝了李世民让他去参战的人,也得到了奖赏,奖赏还挺丰厚的。

    在奖励后,李世民除让王易和将作监的官员们,一道研制更好用的马掌,准备在来年大规模生产这种已经在实战中证明能很好保护马蹄的器物外,还要求王易,和孙思邈一道,要时常进宫,替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诊查身体。

    因为天冷了,又到了喘证容易发作的时候,再加上长孙凌产后身体比较羸弱,李世民怕有什么意外情况,要王易和孙思邈,在这个冬天多比照看一下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就是在上次生产后,没有非常好的调理与诊查,以致喘证加重,并时常犯病的,李世民不希望相同的历史再次重演。

    王易当然只能听命,因此又屁颠颠地在数个地方来回忙碌了。

    除了忙这些,王易又在琢磨一些朝事上的事,他想在新一年开始的时候,向李世民提出一些新的建议,非常实际又容易让李世民接受的事务,点子想出来了,如何行文,是件挺头疼的事,王易得费心思去琢磨,这很费时间,他废了几稿,也没写出很满意的奏本来。

    日子虽然忙碌,但王易却觉得过挺很充实,大唐在他通过李世民的影响下,与原来历史记载的,已经有很多的不同了,他希望,有他这个穿越人存在,会越来越不同,当然是向好的方面转向。

    时间过的很快,在王易忙碌间,严冬来临,年关将至。

    又是一个大朝会,朝中一定品级以上的大臣,还有诸外蕃的使节都参加了这次朝会,王易和大哥王昂一道站在朝臣班列的,位置相邻。

    今天的王易很是兴奋,因为他知道,贞观五年的一系列好消息又要在今日的朝会上公布了。

    此次朝会因此也出现了特例,为将好消息的影响最大化,原本只在新年大朝会时候在太极殿内列席的诸蕃使节,也被要求参加这次朝会,这也使得太极殿内有被挤暴棚的味道。

    朝会刚一开始,皇帝李世民首先令民部尚书戴胄宣布刚统计完成的一年收成情况。

    戴胄以中气十足的声音,向参加朝会的大唐朝臣及众多的外蕃使节,宣了民部刚刚前两天校对整理完成的一年粮食收成、赋税等方面的统计。

    贞观五年的粮食总产量,比可以用“空前丰收”来形容的贞观四年又有了没有人估计到过的增长,据民部的初步统计资料,贞观五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五亿七千万石,差不多是“空前丰收”的贞观四年的一倍,这个数据的公布,让所有参加朝会的大臣们都目瞪口呆,几乎大部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是因为人太多,发出一些杂想,让他们听错了。

    但戴胄用越加响亮的声音,将此数据喊了三次,众臣这才相信,民部尚书所报告的数据,他们并没有听错,确实是民部统计的今年的粮食产量。

    这个数据被确认,让许多人吸了口冷气,许多人接下来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数据会不会有假,有没有统计错误?贞观三年全国粮食产量才一亿四千多万石,贞观四年暴涨一倍,达到近三亿石,又过了一年,数据再次以惊人的速度暴涨,又翻了个番,这样的增长速度,太让人惊恐了,也太让人怀疑了,天下间,有这样的可能发生吗?

    不可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发生过。

    马上有人提出了质疑,那是秘书监萧璟,也就是萧瑀的哥哥,“陛下,此统计数据会不会有误?”

第一百四十五章 赐婚

    第一百四十五章赐婚

    萧璟的质疑得到了另外几人的应和,包括萧瑀,还有魏征等几位行事严谨的人。

    贞观四年比贞观三年的收成增长了近一倍,贞观五年再比贞观四年翻一番,这增长速度也太让人恐惧了。若照此速度下去,再过几年,大唐境内都没地方堆粮食了…

    或许殿内只有少数只个人对这个数据没有持怀疑态度,宣布此数据的戴胄当然是一个,亲自过问过这个数据真实性的李世民是一个,参加统计的民部一些官员也是如此,当然,王易也是属于相信数据是大概真实的少数人之一。

    天下间的田亩数量在各级官府各项优惠政策的鼓励实施下,有了大幅的增长,许多抛荒的田地被重新耕种,一些原本没人种的荒地也被人开垦出来,使得官方掌握的可耕种田地远比贞观四年多,这是收成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几乎能实行两季种植的地方,都开始了作物的复种技术,包括稻麦、麦黍、麦豆等作物的复种,原本一年只种植一季作物的田地,大部都种上了两季,甚至三季作物,单季作物的产量并未减少,反而因为优良种子的引进,耕作技术的改进,灌溉条件的改善而使得产量得到提高,一亩田地一年的总收成,翻上一倍,甚至好几倍,并不奇怪。

    贞观五年并没什么大灾,王易在没看到民部统计的数据前,就已经大概推测过粮食总产量有几成增长,他是做了最乐观的估计,在和李世民打赌间,保证今年粮食产量会有五成以上的增长,李世民当时并不相信,还和王易下了很大的赌注,但民部的统计资料却让两人都惊讶不已。王易一个劲地感慨,幸福来的太容易了,而李世民在叨念这个数据时,兴奋的嘴皮子都在发颤。

    天下间如此丰产,李世民这个皇帝是欣喜若狂,他知道,天下百姓已经不要为吃不饱饭犯愁了,王易所提的建议,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就解决了大唐两千余万人口的吃饭问题,他这个当皇帝的,再也不要为粮食问题,为天下百姓的吃饭问题担忧了。只就这么短短的两年,取得了神话般的奇迹,李世民即使心境再沉着,心内的这份兴奋,也是掩藏不住的,这样的喜悦,是需要与人分享的,也要把这份成就,当成威慑的手段让人知道的,因此也就有了今日让诸夷使节参加朝会的事发生。(w/w/w。。c/o/m更新超快)

    不过萧璟等人的质疑是必须要回应的,李世民也马上令戴胄解释数据的真实性。

    戴胄也马上解释了这个数据的来源,还把每州统计的粮食产量都在朝堂上报告了出来,众臣从这些数据上明白,粮食增长最快的地方都在南方,江南道、岭南道、山南道等地,特别是以往他们认为是蛮荒之地的岭南道,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地方。

    南方天气比北方热,年日常时间更长,平均温度更高,无霜期长,利于作物生产的时间相应也长,一些地方甚至水稻都可以种三熟,在朝廷推广多季复种的情况下,粮食增长这般迅速,还真的不奇怪。

    在听了戴胄更详细的数据解释后,没有人再出列提出异议,戴胄所举数据够详细了,可以将一切都明了,除非是各地上报的数据有水分,州刺史欺蒙皇帝,不过相信没几个刺史敢这般做的。

    没有朝臣站出来表示异议,但私下间的议论声却起来,一些忍不住心内惊奇的人,在悄悄地和边上的人着自己的惊喜,一些人甚至还,如此多的新增粮食,又要修建不少的粮仓了。

    看到众臣在听了这些数据后,不顾朝会的礼仪,在那里私语,满殿闹哄哄的,李世民意外的没有恼怒,也示意司礼宦官不要阻止,他在满脸得意地看了一会朝臣的表现后,站起了身,亲自要求众臣安静,准备听戴胄后续的报告。

    原本一向严肃的戴胄也是一脸掩饰不住的兴奋,在殿内重新安静后,随后报告了各种粮食的大概产量,不出王易的所料,粮食产量主要以稻米为主,水稻的产量增长率最惊人。接着又宣布了一年赋税的收入,贞观五年赋税的收入比贞观四年增长了四成,这个数据,更让百官惊喜。

    赋税增长能达到这般程度,比粮食成倍的增长更让百官吃惊,因为每丁的赋税并没有增加,赋税增长这么多,国库殷实了不少,实是很不容易!

    可以,如果民部尚书戴胄所宣布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那大唐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就从贫穷走向富强,这简直是神话故事里面才有可能发生的。

    接着戴胄又宣了一系列让百官惊喜,李世民自傲的数据,在戴胄宣结束后,又有其他一些各部的相应官员,在李世民的令下,站出来向百官及众使节宣这一年的成就。

    粮食极度丰产,其他各项基础建设进展顺利,运河全线贯通,连洛阳到长安的永通渠都可以方便地行船,平叛战事轻松取得胜利,这么多的成就,在一年内出现,真是让人不可置信的奇迹。

    今日朝会上公布的所有数据可以总结成一点,那就是贞观五年,是个极度丰收的年份,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大唐在“一夜”之间,从贫穷走向富强。

    在一系列的数据宣布完毕后,马上有一些大臣站出来,盛赞皇帝的英明,他们表示,正是因为有了皇帝的勤政,采取的政令合乎天意民心,在上天的护佑下,大唐在短短几年内,空前繁盛起来。

    在众臣和诸使节们鱼贯而出,以美丽的词藻盛赞了李世民一番英明后,嘴角都差不多笑歪了的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了身,摆手示意诸臣安静。

    在众臣都安静下来后,李世民也走到了殿下,带着笑容看了看站在朝臣队列最前面的几位重臣,又以众臣很少看到的亲切眼神扫了一遍密布排列的诸臣后,这才朗声道:“我大唐能取得这般成就,与一个人的提议是分不开的,正是他向朕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良策,我大唐才取得了这般的成就…”李世民到这里时候,故意停顿了一下,在许多大臣把目光投向比较靠后站立的王易时候,这才提着嗓子继续道:“此人就是通议大夫、右亲卫府郎将王易!王易何在?”

    “臣在!”好不容易才把自己表情控制住的王易,听到李世民如此大喝,应声后马上从班队上走了出来,快步走到殿前,在李世民两步远的距离站定,对依然站在殿下的李世民行了一礼。

    “王爱卿,免礼!”李世民上前亲手搀起王易,托着王易的手,面向诸臣,于次大声道:“正是王易王爱卿所提的诸多建议,才让我大唐取得了这般成就,朕不必再为天下百姓吃不饱饭,流民四起而担忧,朕也不必再为国库空虚,无力做一些事而无奈,朕会重赏王易爱卿所立之功…朕也希望众爱卿,都能与王易爱卿这般,向朕提献更多有利于国计民生之议,朕自有重赏…”

    被李世民当殿拉着手的王易,有点发窘,被皇帝当着众臣的面表扬,又被数百双神态各异的眼神注视,这滋味还真的不清是什么,但也赶紧将手挣脱出来,对李世民恭敬地行了一礼,“陛下,我大唐取得此般成就,全是陛下英明决策,和殿中诸同僚齐力做事之结果,臣只是提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已,万不敢当陛下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