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致远天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只是能够随时借用的民用仓库,而军用码头上的众多仓库可是李鼎新花大力气修建布局的。上了军用码头,就是一大片的仓库区,整个布局也是沿用中国传统的对称格局,所有的仓库都是由极宽的马路连接着的,可以并排三架马车。这些就是为了最快的速度让所有补给的民夫,车驾将物资运送到军舰上所建。

现在需要给军舰补给最多的是煤,最难补给的也是煤,煤仓在军舰的最下层,在码头上还可以用马车独轮车去推,到了军舰上则需要民夫用肩挑手扛。

可以说煤炭是军舰的生命,所以为了保证煤炭最快的补给,煤仓既大且离码头很近,做成了圆圆的谷仓模样,为了快速装卸,李鼎新还设计了煤炭输送带,由蒸汽机带动,可以最快的将煤炭装入马车之中。

考虑到煤仓最怕失火,所以在它的周围没有任何容易发火的仓库连接,普通淡水仓库和他在一起。而象弹药,被服仓库则离码头更远一些,炮弹虽然离的远,补给也很麻烦,但距离码头方向太近容易遭到敌人舰队的攻击,所以炮弹仓库离的最远,而中间则是一些杂料仓库,被服仓库,工具仓库等。

将整个仓库区布置的合理,修通N多马路是非常有利于补给速度的,一艘船应该补给的东西太多,即便是仅出航几天舰船补给都可能需要几个小时以上,这就不难看出李鼎新的费心之处。

揉揉眉心,这码头的布局实在太费神,想要把他写出个一二三来,对李鼎新来说显然是个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在李鼎新脑中的更多的是这些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煤,这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清庭舰队的大难题。无烟煤,块煤的燃烧比显然比面煤,渣煤要强的太多,所以李鼎新一边伸手问福建船政水师要大量的免费煤料,一边通过德国人的关系,花着自己手中的银票大量囤积进口的无烟煤,两样加上现在共有上万吨,即便如此李鼎新还怕不够,一直都把自己生意,每月部分收益做为购买煤料的专向资金。

水的问题好解决,现在北洋有些舰艇已经开始使用淡水转化机了,福建水师的以后发展方向是同样的,而现在所要使用的普通淡水岛上就能解决。

炮弹的问题到现在为止都不存在,李家的炮弹装填工厂所制炮弹都是优先供应练军的,而且这些炮弹全部都是质量最好的。再加上李鼎新的刻意囤积,数量能够达到每门炮标配500发的水平,这是船上储量的十倍,足够使用到中法战争结束。即便不够,身后还有个炮弹工厂在不停的加工这些东西,足够啦!

至于杂料,皮,铜,帆,桅杆等东西,仅仅是从福建船政水师仓库搞出来的东西就足够使用了,别忘记了,自1883年12月,付家的人失宠于张成以后,他司库的位置则是由李家旁系接任的,搞些东西出来还是小意思的。

李鼎新双手撑在自己的脑后,只有这些东西吗?看着纸上写的有些阿拉伯数字。“难道一年的努力只是这几个数字?”

块煤4000吨,优质无烟煤3000吨,其余面煤,渣煤近3000吨。150炮弹2000发,120炮弹5800发,47速射炮弹20000发。各种被服1000套,杂料各计30套。

确实,过程即便异常复杂的建设,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将所有的物资加上码头的设施,再有练军水师的七艘军舰,这些才是能够胜利的根本。

“哦,差点忘记了,如果没有两大炮台的防护,平潭以后的日子不会那么安稳的。”

李鼎新从开始上岛之日,最注重的就是将军山,南寨山这两大炮台,光花在炮台工事上的钱就有十几万两白银,就连视钱如命的老爸都没有阻止他花这钱,如果没有炮台的防护,平潭所有的建设就如同没有防护的小舢板,只需要几炮就能把它干上天。

而这两大炮台也历时8个月,终于建成,炮位不少,每个炮台炮位都达到50个。可两个炮台到了现在共有火炮才50门,值得安慰的是这些全部都是后膛炮,大口径火炮并不多也不算少,其中280MM火炮8门,240MM火炮20门,其余都是150到210的货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280MM火炮全部都是地阱炮,自身防护不错,而且工事也少花很多钱,让老爸赞不绝口,完全认同这种设计,不过每当老头想要借此问老爸要些炮款的时候,老爸总会顾左右而言他。

“这样说起来,物资方面也算不错,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李鼎新自语道,突然他又面色一垮,下面就该最可怕的盘点,“希望不要亏空的太多。”

李鼎新这次要盘点的是自己的人才,民生,说白了就是检查自己的潜力和财政,看看情况到底如何?

PS:在老丈人家赶了一章,晚上如果没被喝趴下就上来检查一下,大家元旦快乐~~今天只有一更,抱歉~~~

第四十四章盘点(四)

李鼎新现在盘点的才是对自己势力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潜力,说白了就是人才和钱,只要有这两样,就算前面的实力全部在这次战争拼光了,那以后照样能挣回来。

人才和钱,是战争最离不开的东西,李鼎新想了半天,还是先从人才算起。

整个练军水师包括自己在内的七大管带,在前世历史上都算是一时英雄,现在也都在自己的熏陶下不再对朝廷死忠,要说忠,他们现在应该只忠于中华,如果要是他们嫌没有一个皇帝可以效忠,可以效忠我嘛!李鼎新很无耻的想到。

想到得意处又是一阵大笑。那知道远山处出现一声“嗷~~~~”的狼叫。李鼎新这才知道自己真能把狼招来,赶忙闭上了嘴。

在内政方面,目前看来老二李鼎津算是一把好手,在平潭建设初期的时候,对民夫的组织,对百姓情绪的安定,已经对人手的调配,都是做的井井有条。和福州官场上的关系也是非常融洽,对政治的敏感度不错。年关过后,从“福星”出缺的五人当中,有两人也作的不错,分别在福州附近两县做官,也都是兴中会成员,以后有必要的话都可以提拔过来做平潭的父母官,特别是李鼎津从平潭走了以后。

海军人才则是非常多的,从做大副的张春,到做了望手的郭家兄弟,做管炉的许安华,这些再各个的岗位上都算有所建树,经验丰富的。

并且李鼎新吸取了德国二次大战时候的教训(飞行员全部上了前线,没有人培训新的飞行员造成人才断档)。利用船只进入船台改装的时间,让参加过北部湾实战的各岗位人员成为临时教习,在水陆学堂对所有练军水师的水勇进行理论轮训,当一艘军舰改装完毕,就立刻将刚刚接受过理论教育的水勇送上军舰实习,这样培养出了一大批既经过船政学堂科班教育,又接受水陆学堂的实战教育的人才,在各个职位上都有突出人物的出现,而潘锡基,马应波,许济川,陈安明(全是历史人物)正是其中佼佼者。

本着不浪费人材的原则,李鼎新还挑选出部分由于年纪过大,或是身上有伤,已经不再适合上场拼杀的人,成为水陆学堂的教习。只要是经验丰富的人才,就算目不识丁也让他进入教学。这样还产生了不错的效果,那就是不需要太多的号召,很多船户也将自家子弟送进学堂,这样水陆学堂各种班共开设了七八个,学员人数也达到百人。

除了海上,当然还有陆上的队伍,陆战队现在除了罗氏兄弟之外,还有方小虎,段祺瑞,冯国璋在学堂表现出色的人分别担任连长,李鼎新没有更多的时间对陆军作整编,按照现在他们的规模整编成一个营有余,现在却受限于练军的洋枪队编制,所以迟迟不敢做出整编。

再看看,这些一个练军水师的附属单位。船厂的负责人则是李家旁系李鼎平其人,年轻有冲劲,最重要的是这人对李鼎新可以说是崇拜,所以把这里交给他李鼎新非常的放心。造船厂中他主管的主要是工人,而真正在里面绘事院起到技术方面的决定作用的则是魏翰和他的两个学生,李寿田、杨廉臣负责的,有的时候魏翰的朋友和同学也会来客串一下,郑清濂,陈兆锵就是来的最勤的两位。而且现在不光有中国的部分造船专家,而且还有德国的造船工程师,以及从美国来的专门研究潜艇的威廉霍兰。

不光如此,现在的绘事院还担任着研究院的任务,几个化工工程师,对白磷进行提炼的化学技工,以及美国来的几个化工系学生就组成了这个武器研究院,;李鼎新更是利用了,魏翰那爱专研的性格,现在所有的事情都让他负责起来,主要有两个,一就是尽快研究出白磷燃烧弹,二就是尽快研究出能够用于实战的燃烧瓶。至于新型铁甲舰的研究也在秘密进行中。

炮弹装填车间由李鼎玉负责,他和李鼎平是兄弟两个,同样的热血青年,同样是李家旁系的杰出人才,年纪虽小却比他的哥哥沉稳些,炮弹装填这种安全系数要求更高的地方就让他去负责。

李克勤,李克俭,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他们现在多数负责对外的联络。李克勤由于对军事指挥知识的缺乏,李鼎新把他派到了北京,让他成了联络人,联络王公大臣,联络内宫太监,联络一切和对李鼎新本身有关的人,而所用的东西大多不是银两,而是平潭特产,卷烟。

说到卷烟,李鼎新的卷烟厂就由李克俭负责。现在有两套机器在昼夜不停的进行卷烟加工。而这时候李鼎新最佩服的就是商人的创造性,过滤嘴的概念一被提出,就立刻用了各种方法,最后过滤嘴选用的是英国的一种皱纹纸,价格便宜,更能过滤大量的焦油和杂质,而使得口感更好,缺点当然也有,就是纸张的味道重了些,即便如此这种过滤嘴的专利,也已经在美国注册成功,正在准备大举进入美国市场。(历史上最早的过滤嘴好象就是纸制的。)

李克俭做这方面的生意果然是一把好手,了解到贵族们都需要什么的时候,他把一切的研究都放在提高口味和包装上,高级的香烟这么一包装,每盒的价钱都以成倍的上翻,多则百十两,少也要几两银子,不知道那些人知道这些东西的成本不过几十个铜板,心里会怎么想。

现在卷烟厂是李鼎新最大的利润来源,现在卷烟厂在李克俭的领导下,正在研究第二代过滤嘴,争取让口味更好,赚取更多的利润。

看着一列列,一排排写出的人名,所属的单位,以及他的位置,李鼎新得意的摸着下巴,笑了起来:“小五,把我的帐本拿进来,随便给我弄杯茶,我有点渴了。”说着话,李鼎新知道,自己已经回避不了资金的问题,终于要开始计算这一块了。

PS:实在是不好意思,昨天没有更新,没有办法啊~~~实在是没有时间,而且可能到5号也回不来,所以更新无法保证~~~~实在是抱歉~~

第四十四章盘点(五)

“钱还真他妈是王八蛋。”李鼎新啐了一声。李鼎新由衷的觉得这句台词真的很生动,自己就是个过手财神。

自从李鼎新接手李家最大的生意以来。经手的银两足足上了百万,大多数都流动到别人的口袋中,自己根本没有落下钱来。

其中最大的一块,还是李家军火盗卖这一块,不过这却不是利润增长点,每年近30W两那是挨的,多也多不出多少。今年算是不错,共计得银35W两,还是因为今年有会操的原因。

这35W两,刚好够买那些岸防炮的,一个子都没剩下。

和希肖老头前期买给朝廷的鱼雷艇,李鼎新也是赚了不少,根据差价,李鼎新能从中得到银两30W两。

这些出去的更快,平潭县令李鼎津李大人,三天两头的过来要钱,美其名曰:建设平潭,发展和谐平潭。李鼎新就算再翻白眼也只能乖乖的掏钱。

在平潭建设中,码头建设始终是个吃钱的大户,工人的工钱要钱,购买洋灰要钱,购买原木枕木要钱,雇佣船户清理航道要钱,和老二李鼎津打交道,只有一个字“钱”。更不用说还有建设炮台的各种费用不下8W两(这是因为中国的人工便宜的情况,英国有炮台建设炮位不过五十,光是工事费用需要十几万英镑,这个时候的英镑对白银的比价是1:3。5,可想而知这些基建有多花钱)

李鼎新对这个建设问题算是想开了,李鼎津要下钱来,过上没几日时候,在平潭就能看见成效,或是在石牌洋加了个灯塔,或是航道的宽度又有所扩大,李鼎新钱花出去了倒也舒心。

而自五月绘事院,研究院正式挂牌上市以来~呃~挂牌开始研究以来,银子材料花的象流水一样,但连一点成效都没看出来,李鼎新每次问到关于燃烧弹的问题,魏翰就会瞪眼道:“要东西,先拿钱来。”

问起进度,魏翰一样的嘴脸:“用于实战的东西还没成功,”接下来就是一句:“白磷的原料快没了,搞点来。”

这个时候就是李鼎新就算把眼珠子翻上天都没用,照样要给。不过说句实话李鼎新对魏翰的工作还是非常满意的,魏翰老爷子因为去美国留学的缘故,带起那些美国技工来到是非常的得心应手,相处的融洽之余还能人尽其用,到真是不错的好领导。

下来李鼎新的收入来自于鸦片的贩卖,这一块收入并不多,当李鼎新能够有正常收入的时候,他就把这块放弃掉了,而改着向高端深加工产品做发展,就是研究象吗啡,可卡因啊之类的东西,进献给我们敬爱的老佛爷。那东西虽然不怎么成熟,但是比起鸦片的卖象可好很多。在毒品这一块,李鼎新前后进帐不过8W两,鸦片的利润看起来不错,其实中间有人分润的太多,各地厘局之流都要在其中弄些。

这8W两,研究高级毒品用去了一大半,还剩3W多两全部用来养兵,那么多的陆战队员可不是朝廷开的军饷,那水陆学堂也不是朝廷购置的器械装备,全部都是李鼎新一手一脚创建起来的。

看到卷烟厂的帐本那是让李鼎新最开心的,卷烟机厂房前后虽也花了不少,白银最少也用去了8W,可是这收益却比这投入高出太多。光第一个月的所有产货全卖出去以后就已经将成本收了回来,后面的时间里,烟厂就是在扩充扩充,不停的扩充。特别是有了过滤嘴以后,国内所有附庸风雅之人全部都听说老佛爷也在抽,这可是宫廷御用的卷烟,除了名字差点之外其他都好,叫什么三五,你说这三五和烟他有什么关系吗?

想到这里,李鼎新才发觉自己扯的太远了,还是继续看帐本,这五个月的时间里,卷烟厂共计获利30W两,扩充厂房增加卷烟机一共用去20W两,还能给自己剩下10W。

这10W李鼎新则全部用到练军水师军舰的改装上,虽说练军水师现在能够拿到福建省的资助,每年有30W~50W的额度,但本身今年就是第一年,具体什么章程,怎么执行,李鼎新都不清楚,何况李鼎新对清庭的效率没什么信心,战争又迫在眉睫,还是先拿出来再说吧~这样下来,那10W也都投到船上了,这船就象现在的装修,死花钱还看不见东西,勉强把所有的军舰都改装了个遍,手里的银两也就化成了流水。

最后还有火柴厂,火柴厂的机器虽然是让老头友情赞助的,可这厂房工人还是要钱的,最出钱的地方还是原料,火柴厂产能一直都上不去的原因就是因为原料太少,大多数都被人拿去做实验,剩下点点才拿来做火柴,能够用才怪,这火柴厂到现在也才是持平。

看着帐本最后两个大大的汉字“壹两”的时候,李鼎新是欲哭无泪。NND,忙了一年时间,手里的银钱只有一两白银,还是只存在于帐面上,这要不是老爸把所有别院的仆人例钱,正常开销负担的话,现在李鼎新恐怕该卖房子卖地了。

李鼎新现在就想着开源节流,看到桌上的夜宵皮蛋瘦肉粥,登时火冒三丈的吼道:“小五,明天所有人不准再吃猪肉,妈的,猪肉现在比人肉都贵。”

%%%%%%%%%%%%%%%%%%%%%%%%%%

当李鼎新还在埋怨魏翰老先生的研究没有出成果的时候,魏翰正带着几个从美国来的化学技工在将军山北麓对新型燃烧弹进行试射。

这个山麓早就已经被平潭军方列为军事禁区,而且此地多是石材场地,周围植被并不多,面朝大海,地方偏僻。做燃烧弹试射场非常方便,既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也不会引起大火。

平时魏翰都是带人在白天的时候进行试射,这些天来被李鼎新催的太急,好象要天塌下来一样,所以新型的燃烧弹刚刚出笼就被他带着几个人前来试。

“不用叫上大少爷吗?”一直负责保护魏翰的陆战队员小声问道。

“试验成功叫小李子也不迟。”听见魏翰叫他们少爷为小李子,旁边的路战队员闭嘴不再说话。

“约翰,你们准备好没有。”魏翰为了保证机密性,连个炮手都没带,二十多发刚刚试制出的47MM炮弹也是人抬手扛上来的。

“好了,老师。”几人早已被魏翰的学识所折服,亲切的称呼他为老师。

“这次就让你来吧~84…3型纵火弹试射正式开始。”魏翰小声的宣布道。但声音却充满了激情,绝对不象一个四十不惑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