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在黑土地-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用担心掉下去的。”

陈赓依然紧锁眉头道:“不瞒你说,我们团作为旅部的先锋团,同时也作为整个方面军的先遣部队,肩负着开辟北部战线的重任,切不可掉以轻心,对于整个部队而言,你我凡事应该想在前面,容不得半点差池。”

杜聿明道:“偷袭贝如得方案早已定下来,我猜测一会儿旅部就要召开军事会议,你我执行命令就是了。不过这次道米什哈没有见到蒋先云、陈明仁他俩,的确有些遗憾,没有想到他们早已在斯留丹卡热火朝天的干上了,真让人手痒痒。”

陈赓附和道:“是呀,紧赶慢赶还是落后一步,不知这哥俩到底怎么样了,真想他们呀。不知他们是胖了还是廋了,听说杜聿明在攻打那霸的时候负了伤,不知他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哥俩正在唏嘘不止,旅部的通讯员打马过来,通知他们速去开会。

旅长亲自主持军事会议,话说得非常简练。不一会儿军事会议进入尾声,旅长最后说道:“陈团长,偷袭贝如,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呀,由于我们对贝如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困难可想而知。你们必须保证在明天拂晓打响,快速占领贝如,保证我全旅人马顺利在贝如布防,为整个方面军,迅速开辟北现战场创造条件。”

赤塔攻坚战结束后,由于团长身负重伤,陈赓被任命48团团长,杜聿明任团参谋长,同时兼任一营营长。陈赓所在的48团首先到达米什哈,而47团、49团还在路上,因此48团要首先越过贝加尔湖冰盖,向贝如发动进攻,为全旅迅速在贝如站住脚创造条件。

夜幕降临,经过一个下午的休息,全团官兵沿着米什哈码头,悄无声息的踏上贝加尔湖冰面,向着对面的贝如方向前进。深入湖区,气温迅速下降。白天的阳光直射下,湖内的积雪变得十分粘稠。此刻积雪表面冻成一层薄薄的雪层,一脚踩下去便深陷其中。

因此,部队前行十分困难。米什哈到贝如的直线距离约有80公里,明天早晨必须到达贝如,接着又要投入战斗,时间紧迫不说,行军速度至关重要。部队分两路纵队,间隔约50米,所有官兵都披着白色的斗篷,远远望去几乎很难发现部队的行踪。

临晨4点左右,正是人们熟睡的时间段,部队终于望见前面黑乎乎的岸边。那长长地黑影如一条巨龙,绵绵延延似乎没有尽头。尤其是岸边的高山,有一股居高临下的压迫感,使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一夜急行军的官兵顿时陷入疲劳和紧张状态。

由于地壳运动和断层形成,造就了贝加尔湖——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他的淡水储量相当于世界淡水河、淡水湖泊的百分之20。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据考证,它已经存在了2500万年,至今依然保持它壮观的景色。

贝加尔湖西岸贝如所在地,处在贝加尔山脉西南末端。贝如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它的西南方向,有一条不足百米的狭长山谷,是和外部联系的唯一通道,也是通向伊尔库斯科的唯一路径。和贝如相比,米什哈的地势要平缓和开阔许多。

由于米什哈附近有一条流向湖区的小河,米什哈正是处在小河流的冲积地带,地势平缓视野开阔,最初成为连接远东的重要的水上通道。当初苏俄人到远东来,几乎都是沿着这条水道前往。后来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到贝如,使贝如到米什哈的水运更加繁忙。

再后来,西伯利亚铁路绕道贝加尔湖西南端的斯留丹卡,沿湖转到米什哈。这条水路才渐渐衰落下去,但是它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货运量。眼下一座壮观的码头,出现在官兵们面前,夜色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距离贝如码头还有1公里,陈赓命令部队停止前进。部队迅速成散兵线,我倒在冰雪之中,瞬间冰面上没有了人影。

陈赓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贝如和码头,视线相当模糊,什么也没有看清楚。陈赓命令团部的侦察兵前去侦察,必须抓两个舌头回来。冰雪中跃起几个矫健的身影,迅速向码头摸去。由于码头下方的湖面上,冻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船舶,为侦察兵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作用,不一会儿他们的身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大约40分钟后,几名侦察兵带回两名苏军哨兵。事不迟疑,陈赓、杜聿明亲自审问。一名团部的参谋用俄语问话,其中一名年青的苏军哨兵,显得异常暴怒,呜啦哇啦试图反抗。一个高大的侦察兵迅速上前,双手抱住苏军哨兵的脖子,没等人们看清楚怎么回事,只听咔嚓一声,这名苏军哨兵的脖子被扭断了,另一名岁数偏大的苏军哨兵很快就范。

苏军哨兵交代:贝如城里有一个营的苏军,西南山谷约20里地,有一个旅的苏军驻扎在那里。陈赓和杜聿明简单商量了几句,很快形成了战斗方案。当东边的天空露出一抹亮光的时候,陈赓发布了向贝如偷袭的命令。很快卧在冰雪之中的士兵向贝如包抄过去。

贝如城的最高长官苏军营长,此刻在一处俄式房屋里,正搂着情妇呼呼大睡。枪声突然响起,苏军营长被惊醒,情妇也吓得失声尖叫。这名苏军营长反应很快,迅速穿戴整齐。这时一名哨兵狼狈的跑进来大声说:城内出现大批中国军队。

震惊的苏军营长没有犹豫,迅速拿起电话,结果不通,电话线早已被掐断。接着他命令向旅部发报,可是为时已晚。枪声在门外响起,只见他的副营长,没带帽子、衣衫不整的从外面踉跄的跑进来。浑身是血的副营长扑通倒在地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披着白色斗篷的我军士兵冲进了营部……。战斗没有任何悬念,一个小时后贝如被占领,接着陈赓命令杜聿明带领两个营,迅速抢占西南面的山口,设置阻击阵地,防止苏军向贝如增援。与此同时,陈赓向旅部发报,贝如偷袭成功。

20里外的苏军,惊闻贝如传来的枪声,行动也很果断。在联系未果的情况下,迅速派出一个团的苏军向贝如增援。然后迅速上报伊尔库斯科司令部。布留赫尔司令官接到报告,大吃一惊。立即责令该旅火速向贝如前进,接着又派出一个师的兵力随后增援。

按说精明的布留赫尔,不重视贝如那是假话。关键是斯留丹卡我军发动的强大攻势,使布留赫尔忽视了贝如。还有一点,贝加尔湖将面临大范围解冻,中国军队不可能从十分危险的湖面上发动进攻。但是贝如传来的枪声,使他如梦方方醒。

早在中苏大战前,由于苏军的整体战略是放弃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因此在伊尔库斯科地区形成了大纵深防御体系。中国开辟第二战场后,这条防线还在不断的加强和完善。然而,布留赫尔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一旦在贝如开辟北部战线,将和斯留丹卡形成南北两条进攻路线,他的伊尔库斯卡防线,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贝如绝不可丢失。

天大亮后,陈赓接到杜聿明的电话:说发现一个团的苏军沿着山谷向贝如而来。陈赓命令杜聿明务必坚持到天黑。随后激烈的战斗开始,苏军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战至中午,杜聿明打退了苏军的四次冲锋,苏军的旅部外加两个团赶到了。

战况变得异常险峻,陈赓把另一个营也投入了战斗。由于我军所占的阻击阵地位置俱佳,苏军的攻势总算被遏制。天黑以后旅部和另外两个团赶到了,而苏军的一个师也增援上来。苏军在晚上没有发动猛烈的进攻,而是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激烈的战斗一直打了三天,就在全旅官兵危急时刻,我一个轻装步兵师又增援上来,然而苏军又拉上来两个师,战况变得越发激烈。由于考虑湖面解冻的原因,我重武器无法通过湖面,因此在苏军的炮火下,我防守官兵遭受了很大的伤亡,尤其是陈赓团,战损竟然达到三分之二,几乎被打残了。5天以后,米什哈新开辟的野战机场,我轰炸机群投入了战斗,战线才算稳定先来。10天以后,斯留丹卡被我军攻占,苏军被迫结束了对贝如的攻击。下一步,我南北两条战线将对伊尔库斯科防线发动新的攻势。

第五部走向辉煌 234章战友重逢

5月初,第四方面军顺利的开辟了北部战线。随着斯留丹卡被我军占领,武器弹药、装备和后续部队,沿着米什哈、斯留丹卡、的铁路线,源源不断的运到贝如。眼下苏军已经全部龟缩到伊尔库斯科防线,同样在做着应对中国军队新一轮的进攻。

不到10天时间,随着气温的升高,贝加尔湖已经不能通行。此时湖岸边已经悄悄冒出嫩绿的幼芽,它们较小的身躯似乎无声无息,在和大自然做着顽强的抗争。由于纬度的关系,贝加尔湖的春季将非常短暂,很快就要进入夏季,迎接温暖的怀抱。

此时,一群后勤部队的官兵正在拾掇湖岸边的船舶,为即将开通贝如到米什哈的水运航线做准备。偷袭贝如、接着又进行了一场残酷的阻击作战,陈赓所在的团处在休整阶段。今天陈赓早早来到湖边,站在码头上观看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打发闲暇的时光。

码头一侧,杜聿明急匆匆的跑过来,人未到声音先传过来:“好消息、好消息。”“什么好消息,看把你急的。”陈赓似乎心不在焉,扭头看着跑的气喘吁吁的杜聿明道。杜聿明依然喘着气道:“到处找你,没想到你跑到湖边来了,你可真有闲情逸致?”

陈赓笑道:“怎么。我上哪儿去,还得向你请示汇报不成。”杜聿明见陈赓一副悠闲自得的神态,反而卖起了关子道:“不想听拉到,到时候你可别后悔。”说完杜聿明拔腿就走。陈赓站在原地没有动,依然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杜聿明走出一段距离回转身大声喊道:“你不想听蒋先云、陈明仁的消息。”陈赓闻听精神一爽,拔腿就追杜聿明道:“你说什么,蒋先云、陈明仁?他俩怎么回事?”杜聿明反而扬起头颅,显得高深莫测的样子,同时加快了脚步。

陈赓一把扯住杜聿明笑道:“瞧你小心眼那,报复心到挺强的,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杜聿明嗔怪道:“你不是不想听吗?”陈赓投降道:“想听、想听,我给你赔不是还不行吗。”杜聿明道:“早上在团部,你出去后我接到来自斯留丹卡车站的电话,你猜怎么着原来是陈明仁和蒋先云从车站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坐一列8点始发的列车专程来拜访咱们。”

陈赓大喜道:“哈哈,真是好消息。你我四人南征北战,一晃快两年没见面了,这份思念之情始终折磨我。奥,这不时间快到了吗?”说完陈赓掏出怀表看了一眼。二人急迫的向车站走去,有关四人的话题一路上不间断的探讨着。

蒋先云和陈明仁与兄弟部队一到,艰苦的完成了斯留丹卡的攻坚作战。部队休整期间,进行了人员调整。叶挺就任25军军长,最让人眼热的是蒋先云就任88旅旅长,陈明仁也顺势荣升团长的位置。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和质疑,不满之声响起。

原因就是,蒋先云和陈明仁擢升的速度太快了。各种不和谐的声音最后汇集到方面军司令部。最后远在科布多的姜春波打来电报,说是国防部直接下达的命令,与方面军司令部没有关系,方才平息了一场风波。为此事叶挺军长亲自把蒋先云叫到军部,一来是安慰蒋先云,让他不要有顾虑,二来他也有许多困惑的地方,向蒋先云探寻。

眼下叶挺恐怕是全军最年轻的军长,不到三十岁就做到军长的位置,这在国防军序列里几乎是凤毛麟角。前几天兵团司令授衔时对他说道:“叶军长,祝贺你荣升。我可以私下告诉你,你的问题是卢总理亲自关照的。你千万不要辜负总理对你的厚爱,好好干前途无量。”

这位兵团司令,丝毫没有嫉妒的心理,话语显得很坦诚。叶挺哪里知道,这位兵团司令,是当年卢一鸣在哈军校招收的第一批军校学员其中的佼佼者。出于对卢一鸣的敬仰和了解,尤其是对卢一鸣不徇私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的高贵品质,这位兵团司令深有体会。

叶挺虽然内心高兴,但是心里依然无法解惑。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卢总理,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瓜葛。而且自己又不属于卢一鸣的嫡系,为何对自己这般呵护和重视?

眼下哈军校出来的学员,皆以此为荣。毕竟卢一鸣担任过哈军校第一任校长,尤其是哈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以军事素质过硬、战略眼光独到而著称。时下若想报考哈军校,其难度几乎和报考第一学府清华大学如出一辙。而自己作为保定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如此被重用,

几乎不合情理,可以说兵团司令的话,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还有一点,蒋先云和陈明仁也是保定军校毕业的,据说还是提前毕业。当初来部队之前卢总理还亲自召见了他们,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玄虚。如今蒋先云和陈明仁已成为自己帐下最勇猛的战将,其表现无可挑剔,带着疑惑叶挺把蒋先云找来排解。

一见面叶挺单刀直入道:“蒋旅长,首先祝贺你荣升。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我的擢升完全是国防部下的命令,你不要有所顾虑。但我想问你,你要如实回答,我听说你去年京城之行,卢总理特意把你留在府邸,就宿了一夜可有其事?”

蒋先云只好如实的叙述了一遍京城之行的经过,最后说道:“没想到,卢总理在百忙之中如此关心我这个无名小卒,既让我感动又让我终身难忘。卢总理的勉励和教诲至今在我耳边回响。今后我要用勇敢的战斗来报答总理对我的厚爱。”

望着蒋先云有些激动的脸,叶挺似乎找到了答案。一个以国家利益至上的人物,心底是无私的。今天的中国如此强大并且傲视群雄,就是最好的证明。况且自己的表现有目共睹,得到卢总理的垂青也在情理之中。排解了心中的疑惑,高兴之余,他和蒋先云聊了很久。

列车沿着贝加尔湖沿岸飞快的奔驰,掠过的湖岸、原野、山脉,开始出现大片的绿色。这是一列客货混编列车,一节客车车厢里坐满了军人。蒋先云和陈明仁身着崭新的将校军服,显得格外醒目和与众不同。如此年轻的将校军官,吸引了周围人们的目光。

蒋先云目光瞄向车窗外,似乎在想着心事。陈明仁面对来自周围羡慕的目光、窃窃私语的赞美之词,陶醉了好长时间。这功夫他耐不住旅途的寂寞道:“蒋兄,一路上你话语不多,想什么那?马上要见到陈兄、杜兄,难道你有什么心事?”

蒋先云收回目光,望着陈明仁兴高采烈的脸庞,自嘲的笑笑道:“我在想下一步,面对苏军大纵深防御阵地,恐怕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方面军主力在唐奴乌梁海迟迟不动,这说明什么?恐怕战役的规模你我都无法想象,我猜想布留赫尔的远东兵团要在劫难逃。”

将近两年的作战,蒋先云变得十分沉稳,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差甚远。从他深邃、坚定地目光里,可以看出这个年龄段不该有的成熟。陈明仁道:“命令下来,你我出征便是了,这不是你我所能考虑的问题。你能不能放松一下,否则我的陪你一起压抑。”

蒋先云叹了一口气苦笑道:“没有办法,已经养成习惯了,三句话不离本行。坦率说马上要见到陈兄、杜兄,我心里高兴,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们都毫发无损健在。”陈明仁附和道:“是呀,多少次我都以为自己要挂掉了,但是每次都死里逃生,看样子神灵也在保护我们,让我们在战场上重逢,也许这就是天意。”

兄弟二人渴望见到他们的心情越发的浓烈,他俩回味在军校的时光,那时候稚嫩而又单纯的想法,以及他们朝夕相处情景历历在目。尤其是在战场上彼此征战,想起他们当初的誓言,年轻人那股昂扬、澎湃的思潮,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陈明仁最先发现,站在站台上等候的陈赓、杜聿明,他大呼小叫的从车上跳下来,几乎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符。陈明仁疯狂的和陈赓、杜聿明拥抱,并且语无伦次互相捶打,那股亲热劲别提了。车上、车下的人们,惊愕的关注眼前发生的一幕。

蒋先云同样和二人热烈拥抱,彼此亲切的问候。热火劲儿过后,蒋先云道:“两年没见,我们兄弟四人别来无恙,但是都变得高大强壮了。”陈赓欣喜道:“是呀,我等四人变化确实很大。而且都活在这个世界上。今天我们要尽地主之谊,咱们四人一醉方休。”

在团部很快摆上丰盛的菜肴,四人一边谈笑风生,诉说别后的思念。一边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彰显出军人的豪爽之气。很快四人都喝得云山雾罩,战友重逢的激情,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顿酒从正午一直喝到深夜,方才罢休。

第二天早上,由于军务缠身,蒋先云、陈明仁不可能在贝如久留。站台上再次出现战友离别的一幕,四人眼里不约而同的沁满泪花,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随着火车的一声长笛,兄弟四人又将分隔一方,开始新的战斗。

第五部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