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仅仅凭着一万手拿古董前膛枪的甘军,就想阻止第1军的步伐,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现在估计第1军已经击溃了蓟州的清军,很可能就在奔赴通州的途中。
——必须尽快和第1军联系,赶在通州得到消息,清国的皇帝逃跑前,堵死燕京城门!
黑木为桢在这一瞬间就想明白了这一切,满脸正色的开口说道:“为了东亚和平,为了清日两国世代睦邻友好,不再发生战争;我去蓟州,请给我们备上战马,立即出发!”
“好,果然痛快!”
看到鱼儿咬饵上钩,孙毓汶不禁高兴的大笑起来。
清日两国,这两个东方国度,皇上大臣将军各有各的计谋算计,嘴里面却个个满嘴仁义道德,礼仪条约和平,其实都是喊着自个都不信的废话,鬼话。
到了最后,还是得刀子见高低!
要一直把对方打残打服干得半死,这场血腥的东亚王者争霸赛,才能算是暂停一个回合。
等待双方继续积蓄火力,将来再战!
暮色苍茫,头顶星汉灿烂。
“哒,哒,哒——”
在一队骑兵举着火把的护送照耀下,黑木为桢,神尾光臣,藤井茂太三人骑马跨过潮白河,走上一处驿道的山坡。
举目东望,一个小镇里面点点灯火,之外就是一片漆黑,天地星垂平野阔。
此时已经是夜晚九点,四周一片清冷透骨的寒霜寂静。
“哈哈——”
黑木为桢忍不住放声大笑,这些愚蠢似猪的清国官吏,还有这万里富饶的华夏大地,就生当为帝国奴役!
“几位——,嗯,嗯,”
带队的哨长柏兴彦不愿意喊这三个倭夷为‘将军’‘大人’,就含糊着糊弄过去,苦着脸叫苦说道:“前儿三里就是燕郊镇了,这天寒地冻的,兄弟们实在跑不动了。”
“军务紧急,为了清日两国伟大永久的和平,还得请几位兄弟再辛苦辛苦;”
神尾光臣一脸的笑呵呵,在柏兴彦变脸之前,又掏出一大把白花花‘叮叮当当’的银元:“今夜劳累兄弟们过了燕郊镇,到东十里的西小胡庄村歇息。”
“好,大人果然一直就豪气!”
柏兴彦高兴的接过银元,大气的说道:“这时冲着大人你的面子,不然就是谁来说破嘴巴都不行,当兵就是图个吃饭有银子,不然我亲爹来了老子的金腿儿都不带动的;兄弟们,加把劲儿,赶紧到西小胡庄村。”
“哈哈,哨长,到了你可得分银子,这天寒地冻的有了银子总得找一个小媳妇暖暖炕头。”
七八个兵痞子纷纷一脸的色笑。
“他们在说什么?”
藤井茂太忍着怒火,好奇的用日军问神尾光臣,然后神尾光臣笑着说了一遍。
“真是一群猪!”
藤井茂太的脸上洋溢着哈哈大笑的神情,笑着说道:“等和第1军汇合,我一定要把他的两条‘金腿’切下来,好好的欣赏欣赏。”
“他在笑什么,这么高兴?”
柏兴彦一脸狐疑的望着神尾光臣。
“藤井少佐说你是好人,是帝国大大地好朋友,等找到第1军,一定要好好的拿出银子来感谢你。”
神尾光臣一脸的温和笑容。
“哈哈,老子就是为人热情,心软看不得别人着急。”
柏兴彦在心里骂着‘傻壁’,脸上带着笑容朝藤井茂太点点头。
而藤井茂太也一脸友好的朝着柏兴彦点头示意。
燕郊镇。
在这个时候,一路风尘仆仆的聂士成和他的亲兵,终于赶到了燕郊镇。
“兄弟们辛苦了,今晚就在这里歇息,明日清晨去通州。”
这里离着通州,大约还有四十里的路途,经过两天的高速急行军,包括聂士成都累的快虚脱过去,看到前面客栈的红灯笼,所有人都再也没有力气行进了。
况且现在已经是深夜,就算死命赶到通州,也已经是下半夜了。
依着聂士成对大清规矩的了解,除非大火已经烧到了屁股,不然就算是天大的事儿,也得等到明早再说。
一群武毅军下马,把战马交给两个晕头转向的伙计,蜂涌着冲进客栈酒肆大门。
“——”
聂士成似乎听到南边发出了一些声音,不过听不清楚是什么,他回头望了一眼,然而被街道的房屋堵住了视线。
于是,他大步走进了炭火熊熊的酒肆。
聂士成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的南边,隔着一排街巷门面房,一群清军举着火把护送着黑木为桢,正在经过这里。
燕郊镇东15里,西柳河屯。
1300余日军骑兵经过连续两天的高强度行军,终于赶到了西柳河屯。
一片火把集中在一处山凹之中,如同一个大碗里面装满了火苗。
前方55余里处,就是通州城。
“今夜在此宿营,明日清晨5时,分兵前进!”
日军第1骑兵联队长长冈外史中佐下令道:“第2骑兵大队由吉桥德三郎少佐率领走北线,扰乱顺义,昌平,西三旗一带,记住——,不要和大股的清军拼消耗;我将率领第3骑兵大队走南线,扰乱房山,大兴,马驹桥镇一带。”
“嗨!”
第2骑兵大队长吉桥德三郎少佐,第3骑兵大队长三浦一合少佐,联队参谋江口猪四郎大尉,都是高喝应令。
三河镇西10里,通州东100里,李旗庄。
在星空夜色之中,山县有朋的第1军已经经入了深深的睡眠之中,按照计划,在17,18号两天,他们将继续一路强行军。
部队在18号夜黑之前,抵达通州城。
从蓟州之后,第1军就下达了禁屠令。
下面第1军就要用骑兵的凶残来吓住大清的皇帝,然后用第1军的严明军纪来告诉大清的皇族,只要老实听话,帝国军队也会很‘温柔’的对待他们。
第六百八十三章 鸦鸿村()
玉田镇东南30里,鸦鸿桥村。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在苍茫暮色之中,抗倭军进关主力抵达鸦鸿桥村。
部队将在这里宿营一夜,然后在17号清晨继续西进。
预计17号近夜能够抵达大安村附近,处于假如还没有奔溃的甘军蓟州防线南部,日军第1军的后翼。
鸦鸿桥村依然被日军第1军蝗虫过境一般,祸害的满村废墟,要么一家死绝冷冷清清,要么都是户户戴孝,恸哭动天。
抗倭军都没脸进村,只是在村外搭建驻地,高高竖立起在晚风中招展的红旗。
士兵们默默的取水劈柴,升火做饭。
而在抗倭军营地的外围,东一群西一堆的到处围拢着大约近两千名青壮汉子,都是一些带着血仇家恨来投军的百姓。
因为抗倭军拒绝接收,而这些汉子又不愿意离开,就在营地四周围着打柴烧火,烤着红薯玉米窝头土豆,什么乱七八糟的杂粮充饥。
“长缨,我看这些汉子真不错,个个带着血海深仇立誓要杀倭夷,给他们枪教他们怎么放,就绝对是一群打仗不怕死的好兵。”
徐邦道还想劝说何长缨。
“就是,没看刘坤一那里竖着大旗,打开一箱箱的雪花银招兵,都招不到人;人家就认准了咱们抗倭兵的牌子,可别寒了这些勇士的心。”
一边坐着的夏青云也苦口劝说。
“不是不要,咱们现在是轻装行军,多余的就带着两千来条步枪,三十万发子弹,等沿途把他们训练出来了,子弹也都打光了;而且服装,被褥,水壶,军粮,强行军所要的军靴,什么都没有,招收他们进来夹入军队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单独成军一时又根本没有什么战力,——”
坐在一大堆熊熊燃烧的篝火边,何长缨正说着话,就看到鲁招妹,罗明磊两人,大步走了过来。
“报告!”
鲁招妹,罗明磊两人立正敬礼。
何长缨站起来回了一个军礼,一看鲁招妹的眼神,就知道他为的是什么。
而且这家伙现在居然把罗明磊也拉了进来,让何长缨一看就有着狠踹鲁招妹屁股一脚的冲动。
“又什么事,不是已经说了,真想参加抗倭军就去大沽兵站?”
何长缨含着脸色说道:“你们有操这心的时间,不如好好的和队伍整合,考虑着就要来的大战!”
何长缨这一句话,就把鲁招妹,罗明磊两人给训得话都说不出来。
在山海关的连番大战中,抗倭军连缴获到旅顺海运过来的供给,在山海关总决战前,手里储备了大约2300余支步枪。
在决战后,又和争得要脸红脖子粗的刘坤一均分,得到了2500余条步枪。
这样一来,抗倭军山海关军团总共储存了4800余支步枪。
此次津门旅南下回津,带走了2000支。
这剩下的2800支步枪,除了一部分作为部队的日常战斗损耗更换外,其余的何长缨都准备装备给不久将要收编的甘军溃军。
何长缨通过从通州电报局转送到滦州,那些甘军将军们的牛皮大话,他就知道甘军随时都会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的崩溃。
绝无任何侥幸的可能!
要知道在历史上的5年以后,董福祥率领着由数千甘军改组的‘纪律败坏,积极凶横,博弈好饮,横行都市’的武卫后军,装备了现代后膛线枪,又经过了西式的操练。
结果攻打使馆区东交民巷,断断续续打了五十多天都攻不下来。可见战力是何等的垃圾。
就现在甘军这个情况,前膛枪对后膛枪,再加日军三个火炮联队,两军之间还有接近3倍的兵力差距。
——虽然山海关日军俘虏的口供说是一万军夫,然而日军这一万军夫本来都是预备役军人,而且从汉城,平壤走到山海关,这四五千里走下来,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在这种绝对实力的巨大差距下,仅仅凭着一两场局部的小胜利,是根本无法改变力量失衡下的碾压大势。
就像去年在朝鲜战场,力量弱小的援朝军打出了‘舍人关大捷’,‘顺安驿大捷’,‘栽松院大捷’,可是上万清军照样是被日军轻易而举的赶出朝鲜。
何长缨始终都坚定不移的认为,大清的很多士兵都是好苗子,只是大清的将领们太废物,几乎个个都是‘吃喝贪赌淫怯’,‘混吃等死’拖后腿的造粪机器。
要不然在每一次的整军之中,他都会强硬的把所有的哨官以上的大清将领全部驱逐出军队,就是为了清除这些瘤毒,纯洁队伍。
而且在后来的战争中,也完全证明了他的正确。
所以按着何长缨的设想,抗倭军将在不久以后,将寻机吃下两千左右‘可用’的甘军。
再多了,抗倭军手里也没有武器提供给他们。
一头是经过多年西北军事生涯的甘军,另一头是一群没摸过枪的普通老百姓。
两者之间的选取,假如是对长远的战争考虑,甚至是守城战,何长缨都会选择后者。
然而他现在面对着是即将到来的野外大战,就算甘军再不堪,短时间内也要比这群百姓要强上很多。
“长缨,听听他们想说什么,哪有你这样人家还没说话,你就一棍子把人家打死的道理?”
看到鲁招妹,罗明磊红着脸不敢说话,贾起胜连忙笑着打圆场。
在不知不觉的时间里,何长缨的威势愈重。
现在除了徐邦道,李经方,这几个抗倭军里面地位超然的大佬,别说鲁招妹和罗明磊,就是刘明阳,李风瑞这些团级军官,都不敢在何长缨的面前随意说笑。
何长缨自认为他一直都没有什么改变,也没有刻意的展现自己的权威,或者高高在上的与众不同。
然而一种从普通士兵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爱戴感,信任感,崇敬感,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渗透进抗倭军这个群体肌体之中,与之一起茁壮。
“说吧。”
何长缨站着望着手下这两个不敢吭声的爱将,让他们说话。
“嗯,嗯——”
主意是鲁招妹提的,罗明磊也是鲁招妹拉过来的,不过到了此时,鲁招妹却‘嗯’了半天,硬是‘嗯’不出来话来了。
何长缨懒得搭理这家伙,望着罗明磊。
“报告总指挥,属下猜测总指挥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这些青壮百姓,而是让他们自行去津门兵站投军,不外是一个原因;”
罗明磊笔直站立,望着何长缨大声回答道:“而这些百姓几乎都是生来从未出过三五十里远的门,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进过玉田,乔山镇的城门,让他们独自去两百里外的津门投军,似乎很难实现。”
听了罗明磊的回答,何长缨的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望着他问道:“你是说,这两千青壮没有人能独自去津门投军?”
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
“报告总指挥,不是没有,而是一定会有,而且这些人不出意外,将来很多可能都会成长为抗倭军的中级甚至高级将领;不过现在咱们抗倭军不仅需要优秀的军官,更需要大量普通坚定的士兵。”
罗明磊大声的说道:“在咱们抗倭军刚到山海关的时候,四处征兵都招收不到,属下认为这个机会失去了会很可惜,而且也会寒了这些一心向往咱们抗倭军,要立誓杀敌的百姓的人心。”
在空阔的原野营地里,罗明磊的声音引起了很多抗倭军官兵的注意,纷纷屏声静气的侧耳倾听。
“说得好!”
徐邦道历来性子直,听了罗明磊的话连连点头认可,老怀欣慰的对何长缨说道:“长缨,军心可期,民心可期啊!”
“说说那个原因,你认为该怎么解决。”
对于属下勤于思考,而且思考出症结后,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法,何长缨显然很高兴。
在未来的天下征伐中,抗倭军的摊子将会越铺越大,仅仅凭着他何长缨一个人的精力是根本不行的。
这就需要大量像林云瑜,吴威扬,陈世杰,沈兆翱,熊凯玉,徐如那样,能独当一面的人。
在从永平府到唐山的路途中,何长缨就接收到了熊凯玉的连续几封报告,大体搞清楚了现在各处的情形。
离开了旅顺快两个月的时间了,结果旅顺在林云瑜他们的努力下,整合了各部势力,又招募了3000辽南当地的百姓,军力大增。
除了被曲德胜带走的骑兵团,不算宁珠那的一营捷胜营旗兵,旅顺军团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可怖的26000人。
在两个月的严酷训练和教导队不断讲解的‘道理’下,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意志急速提升,此时甚至已经初步具备了和大山岩的第2军,进行野战单挑硬抗的能力。
而鸭绿江中朝友谊友好示范区,在徐如的苦心经营下,也是日新月异。
示范区布局鸭绿江沿线,南联安州方大海部,北联宋庆,章高元,并且宋飞的情报二处对凤凰,营口,辽阳,奉天,都进行了大量的渗透。
示范区的模范团,长白山抗倭团,抗倭军骑兵团,总军力已经扩张到近5000人。
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独自解决安州以北,除了雄城奉天,金州,大连日军以外,所有沦陷区的能力。
在安州平壤一线,虽然因为物资紧缺,方大海部一直控制在一千人左右。
然而长期的游击战,使得这部中朝联军战力非凡,即使东洋又从国内运送过来3000凶残的浪人到平壤,现在也照样被安州游击大队压制着打。
而且每次浪人的集体出门作恶,都会让整个平安道的百姓们更加的拥护游击大队。
在不知不觉间,抗倭军这个集体,已经增长到四万余兵力,直追之前的北洋军。
况且何长缨对军队的绝对掌握,要远超任何时期的李鸿章。
这些隐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虽然没有露出全部的峥嵘,然而已经引起了朝廷的警惕,就像朝廷这次撕破脸一般对津门旅和大沽兵站的抢夺,就是一个再也明确不过的信号。
而何长缨在对此事的处理上,似乎是无声的默许,才使得朝廷暂时不再对他下手布局。
“报告总指挥,属下认为原因就是军队此次携带的资源有限,而这些新兵短时间之内无法形成有效的战力;资源需要用在刀刃上面,极快的形成可观的战力,来对应即将到来的大战。”
一边的抗倭军高层都连连点头,不免对这个独立营的营长刮目相看。
看到何长缨鼓励他继续说下去的眼神,罗明磊的思路就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属下认为对于这些常年生活在苦寒山区边缘的百姓,都是未来丛林战的好苗子,不妨先收编起来独立成营连,并不直接参与一线战斗,暂时也不分发服装武器,可以做一些辅助的事情,一边行军一边练兵。”
“在行军中优势劣汰?”
何长缨听了有些心动,清日之战非一时之事,而且就算打完了这场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