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火丹王-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旱恼莆罩辛恕�
    整顿军队的同时,圣皇的一条条谕旨流水一般传了下来。
    首先是处置参与叛乱的重臣的命令:忠亲王被正式认定为叛乱的首领,按律当抄家灭族,并且正式从皇族名单之中除名。虽然忠亲王畏罪自刎,但他的罪行依然不可免,该抄家抄家,该灭族灭族。只是,他本属于皇室血脉,灭族自然不能牵连到宋氏大家族,只是限于他一家而已。
    从皇子时代就权倾朝野的忠亲王,终于被彻底摧垮。圣狮帝国也从双雄争霸的局面,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靖王宋星光,康郡王宋星云,身为叛党的重要首领,谋逆的罪名同样跑不了。不过圣皇却对他们网开一面,并没有挥起屠刀将其灭门,而是削去爵位,判为终生监禁,子孙充军发配,永远不得再回帝都。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圣皇在这方面做得还不算太绝。最起码,他没有担负屠杀兄弟的骂名。

第409章 处置
    对于李维斯公爵一家的处置,圣皇同样保持了宽容的态度。只是将他们兄弟俩削去爵位,贬为平民,然后关押在天牢之中。同时也罢免了李维斯公爵在军方的职务,收回了李维康掌控的皇家商号,解除私家武装。对于李家的其余人等,该贬的贬,该流放的流放,该充军的充军。总之秉承这样一个原则,只抄家,不灭族。
    毕竟李家在朝野之中影响力太大,当年的开国元帅李将军简直就是帝国军人心目中的图腾,他天神一样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有关于他的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在绝大多数百姓眼中,李家的人就是“忠臣良将之后”,如果将他们灭族,不是民心所向。
    不管怎么说,圣皇对李家宽容的策略在朝野之中赢得了赞誉之声。百姓们纷纷说,以前觉得忠亲王是个“贤王”,没想到那都是假象。现在才发现,圣皇大人才是真正的“一代明主”。具备大胸襟,大气魄。
    能够看得明白的人,比如说宋立这样的人,自然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政治策略而已。不想杀靖王和康郡王?不想杀李维斯兄弟?开玩笑,圣皇一定比谁都想。
    宋立从圣皇的眼神之中就能看出,他对这些参与叛乱的人有多么憎恨。从争夺皇位开始算,忠亲王和圣皇纠缠了二十几年,而靖王康郡王和李维斯这些人就是忠亲王的急先锋,屡屡给圣皇制造麻烦,说圣皇不恨他们,路过的牛都会笑死。
    只是,优秀的政治家总是能够让理智驾驭情感。大乱之后,人心惶惶,如果他举起屠刀一通猛杀,可能就会加剧这种慌乱,忠亲王隐藏在朝野之中的党羽很可能会狗急跳墙,再闹出什么事情来。而且,屠杀自己兄弟和忠臣良将之后的骂名,也不太好听。
    圣皇选择了宽容,选择了只关不杀,在朝野之中赢得了“英明贤主”的好口碑,还可以让帝国以最快速度从兵变的阴影中恢复,何乐而不为?
    这些叛臣们虽然还活着,但是他们不可能再对圣皇造成任何威胁。
    宋立越来越觉得,圣皇这个人,确实不简单。忠亲王输得不冤。
    趁此机会,圣皇对于李家在军队中的党羽势力果断进行清除,这在全国各地的军队之中引起了动荡,但是这些军官们也无话可说。谁让你的老大参与了兵变,并且还失败了呢?清除了了李家在军方的势力之后,圣皇趁机将自己培养出来的嫡系塞进这些部队之中。
    从此之后,圣皇大人终于可以睡安稳觉了。因为他第一次有了将帝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感觉。
    以前,有忠亲王和李家联手,圣皇始终怀有一种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的危机感,可是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对于其余参与叛乱的贵族,生者都只是贬为平民,关押起来,死者也以平民之礼下葬。叛军的部分军官以及士兵,也是一样的待遇。
    这已经是格外地宽容了,试想帝国历史上的皇室政变,哪一次,成功者都是挥舞屠刀,把失败者斩尽杀绝。帝都血流成河的场面,历历在目。
    像圣皇大人这样只关不杀,已经是难得地厚道了。只不过此前大家还没把握清楚这位胜利者现在的意图,几个二百五着急拍马屁的贵族上书提议严惩叛逆,结果都被圣皇置之不理,这才明白自己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了。
    在城防军和近卫军处于整顿期间,帝都的防务工作主要是由卫千里的暴风野战军团以及帝都治安司联合负责。战龙的二十万大军在完成任务之后,为了避嫌,没等圣皇大人下旨,自己主动退到了圣河以南。
    圣皇再次下了一连串的谕旨,不过这次却是嘉奖了。毕竟,政变就犹如一场强盗大会,结束之后,也自然就到了胜利者分赃的时刻了。
    让大家意外地是,名列这份嘉奖令之首的,赫然就是暴风军团的最高统帅——卫千里的名字。
    无论怎么看,在这次政变之中,对于整个战局影响最大,出力最多的人,无疑是宋立。
    如果没有他出使南州,靖南王战龙便不可能被拉上圣皇的战舰,如果没有他的一系列谋划,忠亲王就不可能上当,从而将全盘计划告知战龙,让圣皇一方有了充裕的应对时间。如果没有他释放威力无穷的火雷击败那名黑亡灵法师,焚化那些怨灵,皇城很可能已经变成一座死城。如果没有他出手相救,赤英和几名侍卫高手很可能已经被亡灵之毒折磨成行尸走肉。
    他还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将忠亲王最神秘也最可怕的基地死士团灭,为帝国免除了后患。
    如果没有他和炼丹师公会良好的关系,圣皇绝不可能获得炼丹师公会的帮助。因为自开国以来,炼丹师公会对待皇室政变的态度都是保持中立的。这一次破例出手,完全是看在宋立的面子上。
    至于消灭那名毒师的功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case了。
    没错,卫千里在帝都保卫战中表现地也很英勇,但是他的工作是别人可以替代的。如果不是暴风军团,而是另外一支军队奉命前来驰援,很可能不会像暴风军团那么干净利落,但最后还是可以击败近卫军的防御的。
    也就是说,卫千里在本次政变中的作用,并不是不可替代的,而宋立却是完全无法取代的。没有他,皇城早就被那些怨灵吸成一座死城了。而且,卫千里只是部分计划的执行者,而宋立却是全盘战局的决策者,谋划者之一,孰轻孰重,还需要多说吗?
    可是,圣皇的嘉奖名单上,却把卫千里列在第一位,连圣皇最铁杆的嫡系都有些看不过去了。
    卫千里猎户出身,属于平民,凭借过人的能力在军队中爬上了高位,但是他的风光仅限于军队之中,事实上,他还不属于贵族豪门的范畴。
    因为他只有职位,没有爵位。
    对于上流社会的人们来说,拥有爵位,才是你跻身贵族圈子的标志。像卫千里这样只有职位没有爵位的人,在诸位贵族老爷心中,也就是个暴发户而已。哪怕一个最低等的男爵,都可以鄙视他一下。
    卫千里战功赫赫,始终没有封爵,除了他的出身所限,当然还有军队中那些贵族出身的军官加以阻挠的结果。奶奶滴,什么风头都被你出了,如果再给你一个贵族的身份,那我们岂不是没活路了?
    有了这些人的阻挠,卫千里想要封爵,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不过,这次政变,成了他最好的机会。
    圣皇大人的嘉奖令上写得清清楚楚:暴风野战军团最高统帅卫千里,本次平叛有功,擢升为兵部左侍郎,赐大将军衔,爵封威国公。
    最让所有豪门贵族几乎瞪掉眼珠子的是,卫千里得到的这个公爵的爵位,还是“世袭”。
    世袭!!!
    这消息几乎立刻就在帝都的贵族圈里刮起了一阵狂风。
    圣狮帝国的爵位分为两种,世袭爵位和终生制爵位。终生制爵位不过只是授予本人,并不世袭,也没有领地,不能组建私军。而一旦本人去世,爵位也就自然取消了。
    一般来说,这样的爵位是皇室经常愿意封赏出去的,因为花的本钱小,只有荣耀,却没多少实权。
    但世袭爵位,就绝对轻易不能封赏了。一个世袭的爵位,就代表着被封者可以得到自己的领地,在领地里自行征税,还能组建自己的私军,并且代代相传下去。就等于在帝国里又多了一个国中之国。历代圣皇不是笨蛋,当然明白这种世袭爵位越少,自己的帝国才能越稳固。所以,除非是皇室血脉和功劳极大的臣子,绝对不会封什么世袭爵位。
    否则的话,世袭爵位越封越多,赏下去的领地越来越多,就算帝国的领土再辽阔,也总有封完的一天。
    战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有从龙之功,再加上家世显赫,战功无数,被圣皇加封了一个世袭的王爵。到了现在,几乎成了圣皇心中的一根刺。
    可没想到的是,有了战龙这样的前车之鉴,圣皇居然再度封了军中将领一个世袭的公爵。
    本来只是白丁一名的卫将军,一跃成为帝都炙手可热的新贵族。
    而且不仅仅是爵位的封赏,他还被擢升为兵部左侍郎。这是仅次于兵部尚书的职位,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卫千里就成为帝国军方的第二号人物。按照宋立的理解,如果说兵部尚书就相当于他前世的国防部长,那么兵部左侍郎就是副国防部长。
    至于大将军衔,相对于前两条,反倒不算什么了。不过在此之前,帝国军方一共只有两个大将军衔,一个是战龙,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罗斌。从今日起,第三个大将军横空出世了。卫千里以二十八岁的年纪,成为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将军。
    每次政变过后,帝都的贵族圈子都会重新洗牌,一些站错队伍的老牌贵族会被清洗,而站在胜利者一边的新人也会适时地崛起。所有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卫千里就是这次政变的最大受益人之一,从此之后,一夜之间,威国公的大名将会响彻帝都的贵族圈。毫无疑问的,他就是帝都迅速崛起的政治新星。
    卫千里也正式取代李维斯,成为帝国军方的新贵。虽然罗斌的官位比他高,但是从综合方面来讲,卫千里的风头已经盖过了罗斌。毕竟,罗斌到现在为止还只是一名侯爵。卫千里的爵位可比他高。在贵族圈里,对于爵位的看重更甚于职位。

第410章 新贵
    不过,卫大将军的风范确实无人能及。尽管获得这样的封赏,他的表现依然很淡定,府中也没有传来什么庆贺的鞭炮声之类。
    好在圣皇没有做得太过分,嘉奖令中排名第二的,就是宋星海父子。
    虽然宋立在平叛之中功劳最大,但是宋星海毕竟是父亲,所以他的位置排在宋立之前。
    明王宋星海,平叛有功,爵位擢升为亲王,赐号“荣”。赏金币五十万,布帛千匹,粮食五百石。原三大特勤司,依然由其掌管。
    立郡王宋立,平叛有功,爵位擢升为“王”,继承乃父之号“明”,赏金币五十万,布帛千匹,粮食五百石。仍任九郡督抚使的职务。
    对于宋星海父子的封地问题,在嘉奖令中并未提及。
    自从出了战龙的事情之后,圣皇在封爵问题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办法。封爵可以,短期内不划封地,即便是世袭制的爵位,也不会马上就给你封地。像宋星海和宋立父子俩,爵位一直在升,但封地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落实。
    没有哪个臣子胆大包天,敢跟圣皇去讨要封地的。帝王就是这一点牛逼,即便本来就应该给你的,他如果不给你,你不能去要。
    他不守规矩可以,可假如你不守规矩,那后果可就难说了。
    诸位王公大臣清楚记得,圣皇在城楼上对宋立曾有许诺,如果宋立能消灭那些怨灵,解除皇城危机,圣皇会拿出帝国地图,任由宋立挑选封地,可是事过境迁之后,他好像是忘了这一茬一样,只字未提。
    对于宋星海父子,只是擢升了一级爵位,赏了点财物,和卫千里相比,确实寒碜了些。
    最关键的是,宋星海父子没有得到兵权。靖王,李维斯公爵下狱,城卫军和近卫军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依照宋星海父子立下的功勋,他们怎么也得分一杯羹,可是圣皇愣是没有搭理这一茬。
    明王府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唯独在军方没什么根基。这次政变之后,帝都防卫力量重新洗牌,凭借宋星海父子,尤其是宋立立下的功勋,他们父子俩本该获得这方面的实际利益,但是圣皇却没准备让他们染指军队。
    宋星海从明王升为荣亲王,作为本朝唯一的亲王爵,地位确实荣宠万分。宋立也从立郡王升为明王,由于此前他的父亲有明王的赐号,所以大家都称之为“小明王”,年纪轻轻就成为王爵,在整个帝国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可是,和他们在本次兵变中的贡献相比,他们还是被忽视了。尤其是和卫千里相比,这种刻意地打压就更为明显。
    枪杆子里出权势,话糙理不糙,无论在哪个时空,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圣皇不让他们掌握枪杆子,警惕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而且他们现在还没有封地,无法发展大规模的私人武装,充其量也就是在府邸里培养一些侍卫,按照圣狮法典,私人府邸的侍卫数量是有限制的,总数不能超过一千。这点人数,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圣皇此前在忠亲王身上已经吃了苦头,靖王掌握的十万城卫军,就是圣皇心头的刺。他决不允许这根刺再度出现了。
    能够在朝廷厮混的官员,哪个是省油的灯?圣皇在刻意打压宋星海父子,重点扶植卫千里的意图昭然若揭。帝王心术,重在平衡,忠亲王倒台之后,明王府一家独大,朝中再无可以与之抗衡的势力。圣皇一下子将卫千里推到这个高的位置,等于无形之中又树立了一股势力。
    以卫千里目前的得宠程度,蹿红程度,以及他在朝中的地位,他的身边很快就会依附一批官员,自然就会形成新的势力。以卫千里的能力,的确可以和宋立掰一掰手腕子。
    圣皇正是看到帝都再也无人是宋立的对手,才将卫千里这位惊才绝艳的将军调回来的。
    政治斗争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昨天还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很快就开始互相提防了。这种戏码每朝每代都在上演,大臣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略微有些唏嘘,曾经显赫无比的明王府,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战龙在本次平叛过程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不过双方事先已经协议好,他的行为只能抵此前之过,所以不再另行封赏。对此战龙也没什么异议,以他目前的地位,的确已经封无可封了。除非圣皇将皇位让出来。
    不过,政变过后,圣皇并没有明说要放他回去,也没有说不让他回去,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战龙摸不着头脑。然而,既然圣皇没说让他走,他还真不能就这么走。除非你准备给他翻脸了。所以他也只能留在帝都,看看圣皇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嘉奖令上,大皇子宋思明居然榜上有名,理由是作为人质,他很好地完成了迷惑忠亲王的任务,同样是为平叛出了力。想象一下大皇子在战龙大营中好吃好喝好玩,居然也成了平叛的功臣,不得不让诸位大臣感叹,干得好不如生得好,谁让人家有个牛逼的老爹呢。
    按照圣狮帝国法令,皇子成年之后可封郡王爵,可如果再想进一步擢升爵位,那就需要为国为民立下功勋,并不是圣皇想怎么封就怎么封的。比如说当年的宋星海,成年之后就是郡王,但由于他碌碌无为,爵位便一直原地踏步。直到后来开始崭露头角,才一路升到现在的亲王爵。
    圣皇的几个儿子,一直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按理说立军功是最容易的了,可是最近几年风平浪静,又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圣皇也不好厚着脸皮将自己的儿子往军队里塞,没有仗打,你让儿子往去军队干什么?想要军功也不能这样,吃相太难看了。
    这次平叛,对于大皇子来说也是个好机会。他只需要去战龙的营帐里待两天,就踏踏实实收获了一份功劳。
    大皇子宋思明,平叛有功,擢升王爵,赐号“福”。
    埋伏在忠亲王身边的十年卧底罗米,和治安司司长许万亭一起,共同负责十万城卫军,许万亭为统领,罗米为副统领。对于许万亭来说,从这是他仕途上的一次重大进步。城卫军比起治安司来,可就更为重要了。一个这是正规王师,一个是警备部队,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他同时也明白,副统领罗米才是真正的圣皇心腹,他虽然是正职,但凡事还要看这个副手的脸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许万亭和罗米,都获得了一个“伯爵”的头衔。当然,这个爵位不是世袭制,而是终身制的。算是他们为平叛立功后的荣誉封赏。
    无论是不是世袭制,有了爵位,他们也就从一名白丁正式跻身于贵族行列了。
    五万王城近卫军,则交给卫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