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齐欢_云霓-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庆功宴上,薛沉身边的位置一直空着,众人在皇帝的提议下举起酒杯,目光流转中,所有人都看向那个位置。
  宋大人一直没有前来。
  安义侯终于忍不住道:“皇上,不知宋大人的伤如何了?”
  大殿里气氛为之一滞。
  皇帝一脸担忧地看向冯顺:“太医院那边怎么说?”
  冯顺立即道:“奴婢方才一直在那边侍奉着,宋大人的伤不轻。”
  “都是一群废物,”皇帝立即放下酒杯眉宇中带着几分怒气,“平日里在太医院里养尊处优,到了关键时刻推三阻四,朕留他们何用?”
  说话间,太医院院使急忙上前道:“皇上息怒,微臣等即便尽力而为,只是……宋大人伤的时间太久,加之一路颠簸,伤口已经溃烂,恐怕这手臂……”
  太医院院使不敢再说话。
  皇帝怒道:“说……”
  太医院院使这才颤声道:“若是休养不好,手臂一时半刻不能提拿重物,会落下病根。”
  安义侯就要起身,却看到薛沉向他摇了摇头,安义侯攥起拳头,宋成暄有没有伤,他心里很清楚,捉拿那些山贼,宋成暄还拉弓射箭,宋成暄用的两张弓他都看过,普通的府军弓手用一石弓,宋成暄那张最轻的也有三石,一个人不加喘息地弯弓射箭,怎么可能有重伤在身。
  皇上要做什么?该不会真的就废了宋成暄一条手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年在朝堂上见过太多风风雨雨,安义侯虽然不知其中内情,也能猜出一二,皇上如此为难宋成暄,定然是宋成暄有事不肯向皇上低头。
  若在平时安义侯会忍下来,在这个关头触怒圣上不会有好结果,可他还是起身道:“皇上,微臣担忧宋大人的伤,能否跟着太医院院使一起去看看。”
  太医院院使急忙道:“太医正在处理伤处,现在不宜让人前往。”
  “那微臣就在外面等,”安义侯躬身行礼,“不瞒圣上,若非宋大人,微臣已经命丧倭人之手,宋大人这伤也是因微臣,宋大人年纪轻轻就遭次重创,微臣心中难安,早知如此,微臣情愿不要这条性命。”
  皇帝眉宇为皱,却还是道:“安义侯是大周股肱之臣,岂可有半点闪失。”
  “微臣老迈,”安义侯道,“已经不堪用了,常州此行微臣发现已经力不从心,恐怕再也不能带兵了,大周如今边疆不稳,缺少的是为国征战的将领。
  宋大人一条手臂,比微臣的命更重要。
  若是能多几个如宋大人这样的将军,不管是外敌还是贼子都不敢再作乱。”
  安义侯声音沙哑,嗓子愈发的干涩,一双眼睛恳切地看着皇帝。
  皇帝眯了眯眼睛:“宋爱卿这样的忠臣良将,朕比谁都更看重,朕的江山就要有这样的臣子,才能繁荣稳固,朕已经命太医院全力救治宋爱卿,安义侯这样说是不信任朕的太医院?”
  “老臣惶恐,”安义侯道,“老臣只想尽尽自己的心力。”
  安义侯说出这样的话,让宴席上众人全都变了脸色。
  洪传庭也不禁为安义侯捏了一把汗,如此顶撞皇帝,皇帝很有可能会治安义侯藐视圣威之罪。
  思量至此,他又明白了安义侯的用意,皇帝就算再有不满也不能将常州回来的功臣全都治罪,只能责罚一人。
  宋成暄官职最低,安义侯是害怕皇帝向宋成暄下手。
  气氛一时僵住。
  冯顺见状,轻轻地挥了挥手,很快就有内侍进门禀告:“皇上,宋大人的伤已经处置好了,奴婢们已经将大人安置在偏殿里休息。”
  皇帝脸色阴沉不定,终于还是看向安义侯:“安义侯就代朕去看看宋卿的情形,朕知道宋家远在泉州,朕赐给宋卿一处宅院,让宋卿安心在京中养伤。”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躬身行礼。
  皇帝起身道:“朕还有政务要处置,这里就交给洪爱卿,爱卿务必要让朕的功臣尽兴。”
  洪传庭领命。
  皇帝快步走了出去,冯顺忙上前侍奉。
  到了养心殿,皇帝坐在御座上,内侍关上了殿门。
  皇帝伸手将桌案上的奏折丢在地上:“安义侯想要造反不成,朕要治他的罪,将整个徐家满门抄斩。”
  “皇上,不可啊,”冯顺立即道,“安义侯差点在常州为国捐躯,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您要惩办徐家总要有个理由。”
  “朕知道不能,”皇帝咬牙道,“朕这个皇帝做的束手束脚有什么意思,朕就不信,没有安义侯和宋成暄,朕朝中再无人可用。
  拟旨,让兵部、吏部立即举荐合适的官员前往常州。”
  ……
  安义侯府。
  徐清欢听到消息:“侯爷回来了,宋大人也一起来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王世子爷
  徐夫人陪着徐太夫人说话,听到这个消息有些吃惊。
  徐夫人立即站起身:“侯爷怎么会将宋大人请过来,再说……这时辰也不太对啊。”按照往常的惯例,庆功宴至少也要到寅时末,卯时初才能结束。
  皇上宴请功臣,宴席散的越晚这功劳就越大,酒到酣处,皇上可能还会安排一场角抵戏,让宫中的侍卫也纷纷下场,皇上为胜者准备彩头以示君臣同欢。
  这次前往常州,侯爷是九死一生,宋大人还抓住了倭人的贵族,这些已经很有分量,更别说之后还抓住了前朝余孽、拿下慧净,保全了先皇的颜面。
  薛总兵和侯爷还没有进京,这一桩桩事就已经传开了,大家都津津乐道,总之这些都是近年来少有的功勋。
  除非……
  徐夫人看向徐太夫人:“难道宫中出事了?”
  管事禀告道:“宋大人因为赶路牵动了旧伤,没能入宴,侯爷就陪着宋大人一起出了宫。”
  如果是寻常时候,徐太夫人定然不会让宋成暄这样进门,可如今的情势看起来不太寻常,她皱起眉头道:“让人收拾出客房,暂时安顿宋大人。”
  徐夫人应承了,立即就要带着管事妈妈去安排。
  “还有,”徐太夫人道,“不要让清欢到前面去。”
  徐夫人点点头:“媳妇省得。”
  徐夫人快步走出门,就在前院看到了匆匆进门的安义侯,安义侯身上的甲胄尚未除下,脸上透出紧张的神情,正吩咐管事:“快去请郎中来……”
  “不用了,”宋成暄道,“伤得不重,太医院也用了药,休息几日也就好了。”
  安义侯皱起眉头:“那些药,不知能不能用。”
  宋成暄神情淡然,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皇上没必要让太医院下毒,他说我重伤未愈,我就永远都好不了。”
  这是实话,皇帝金口玉言,没有谁能够质疑。
  宋成暄上前向徐夫人行礼。
  徐夫人怔怔地看着宋成暄,宋大人只穿了一件普通的长袍,看起来不太像是得胜归来的将军:“这……”
  “先去让人打水,让宋大人梳洗一下。”安义侯提醒徐夫人。
  徐夫人这才回过神,立即道:“客房都收拾出来了,快请宋大人过去。”
  管事前来为宋成暄引路。
  徐夫人看向安义侯:“到底出了什么事?宋大人不应该跟侯爷一样,为什么会穿这样一身衣服。”凯旋归来的将士,都是甲胄加身,威风凛凛,宋成暄却……
  安义侯面色深沉,望着宋成暄的背影,半晌才道:“成暄身上的甲胄,被皇上卸在宫中了。”
  徐夫人没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何皇上要这样做?”
  安义侯摇摇头:“成暄也没有说,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朝廷要让他卸甲,不准备委以重用了。”
  徐夫人动了动嘴唇,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安义侯道:“我先去见母亲。”说着向徐太夫人院子里走去。
  ……
  徐太夫人坐在屋子里,安安稳稳地喝了半杯茶,才等到安义侯进了门。
  安义侯进了门立即向徐太夫人行礼:“母亲,儿子回来了,这些日子让母亲担忧,是儿子的过错。”
  安义侯身上甲胄未除,就这样跪在地上,让徐太夫人沉不下脸来:“去吧,将衣服换下来,再与我说话。”
  “儿子不敢,”安义侯低头道,“儿子擅作主张许诺了宋家婚事,来向母亲请罪。”
  提起这档子事,徐太夫人就冷声道:“你还知道有错,欢儿是我心头肉你不是不知晓,为何要这样做?
  我不管你之前答应了什么,这门亲事我不同意,你尽早与宋家推了吧!”
  安义侯没有抬头:“母亲,这门亲事推不得。”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看向杨妈妈。
  杨妈妈会意立即带着人退了下去。
  屋子里没有了旁人,安义侯向前走几步,到了徐太夫人身边,然后再次郑重地跪下来:“母亲,这门亲事早在十四年前就定下了,我们退不得。”
  徐太夫人听到这话不禁睁大了眼睛,失声道:“你说什么?”
  安义侯抿了抿嘴唇:“母亲可还记得当年欢儿已经与人换过了庚帖,那时候……欢儿就已经有了婚约,儿子这样做也只是兑现诺言。”
  屋子里片刻安静,徐太夫人睁大了眼睛盯着安义侯,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胡说,”徐太夫人因为惊诧整个人微微颤抖,“你莫要骗我,我还没有老糊涂到这般地步,当时与欢儿换庚帖的是……他早就没了,你现在想要张冠李戴,蒙混过关……你这个不肖子……”
  徐太夫人说着拿起拐杖打在了安义侯肩膀上。
  安义侯没有动,也没有做声,任由徐太夫人打下去。
  见到这样的情形,徐太夫人的手更加颤抖,眉宇中惊诧的神情愈发浓重,打了十几下,徐太夫人已经气喘吁吁,再也下不了手,想要站起身来,不禁脚下一软一个踉跄。
  安义侯忙上前搀扶:“母亲,您消消气,不要因此急坏了身子。”
  徐太夫人想要将儿子甩脱,奈何安义侯力气大,硬是将她重新扶坐在椅子上。
  “母亲,儿子不敢欺骗您,这件事是真的,欢儿也知晓,我没让欢儿说,就是要自己向母亲禀告。”
  徐太夫人深深地喘一口气,想起清欢和她说过,关于宋成暄还有些事,要等到长兴回来再向她禀告。
  所以宋成暄根本不是宋家的长孙,而是……魏王世子爷。
  徐太夫人仍旧不能相信,朝廷当年到处抓捕魏王府的人,怎么可能漏下一个世子,可这样事关重大的事,长兴不会乱说,她紧紧地攥住手中的拐杖:“你们如何知晓的?”
  安义侯道:“是欢儿与成暄一起查案时发现了蛛丝马迹,儿子……也感觉到成暄有些像故人之子。”
  “你们不会被人骗了?”徐太夫人道,“有人想要冒充,你们随随便便就相信。”
  “不会,”安义侯斩钉截铁,“母亲也见过世子爷……您多见几面,也就明白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责骂
  徐太夫人抿住了嘴唇,她知道宋成暄很厉害,能拿下倭人,在常州没有总兵官的情形下破敌,斩杀倭人将领,生擒倭人的贵族,这样的人自然不同寻常。
  没必要在这样的时候为自己扣上反贼的帽子,魏王世子爷如果活着,年纪也差不多二十来岁。
  即便长兴是个没谱的,以清欢的聪明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徐太夫人问过去:“那薛总兵……”
  安义侯点点头:“薛沉知晓此事。”
  也就是说,泉州是魏王府兵马了,要知道边疆卫所,识将不识君,如果早早就有所筹谋,卫所的将士都会变成魏王世子爷的亲信。
  这样一思量看来一切都是真的了,假冒的人不可能做成这么多事,更不会网络住薛沉这样的人。
  徐太夫人知道事情不简单,却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虽然整个人乱得很,却从心底里欣慰。
  魏王世子爷还活着,这背后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才能为魏王府留下这样个希望。
  “真是高洁。”
  徐太夫人不禁说了一句,与他们相比,安义侯府的作为令人唾弃。
  徐太夫人目光再次挪到安义侯身上,怀疑地看着儿子:“该不会是你逼着清欢答应婚事,要用清欢来向魏王府赎罪……”
  安义侯脸色大变:“母亲……儿子在您心中就如此不堪吗?”
  徐太夫人冷哼一声:“好不到哪里去。”
  安义侯又是羞愧又是尴尬:“儿子怎么会这样做,成暄提起两家的婚约,儿子也犹豫要不要答应,儿子当时就想好了,如果清欢不愿意……”
  “我若是你就臊死在这里,还好意思说这些,”徐太夫人道,“清欢会告诉你她不愿意吗?在此之前她就已经想的通透,以那孩子的性子会将里里外外都想的周全,那会儿你只怕根本不知道宋成暄是什么来历。
  如果后知后觉,好意思在这里大放厥词,摆出父亲的架子。”
  安义侯被说得羞愧难当。
  徐太夫人接着道:“你是什么心性,除了我,就是清欢最了解你。
  当年的事你一直念念不忘,若是知晓魏王后人还活着,定然食不安寝,夜不能寐。”
  徐太夫人越说越生气。
  安义侯再次跪下来:“都是儿子不好,当年是儿子对不起魏王爷,虽然让徐家侥幸活下来,也没能让母亲过上安稳的日子。”
  安义侯垂着头,整个脊背都弓了下去,显得愈发的老迈,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是一件事都没有做好。
  “当年的事也不能全都怪你,”徐太夫人态度缓和了些,“整个安义侯府都有错。”
  安义侯道:“儿子也没想到,还会有机会与魏王后人站在一起。”
  徐太夫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着安义侯:“当年你向皇上低了头,朝廷内外又都说是你带兵将魏王府反贼正法,若我是魏王世子爷,定然恨极了你,再次遇见你,就算不将你杀了祭奠魏王府死去的冤魂,也绝不会再理睬你,最好看着你自取灭亡,逃兵就该死的窝窝囊囊才对。
  世子爷怎么会旧事重提,愿意再与你结亲?与你结亲有什么好处,你现在手上没有兵权,不受皇上信任,得罪了太后和张家,安义侯府就算现在没有倒下来,也离落魄不远了,怎么算,世子爷都没道理将你当做岳丈。”
  安义侯听着这些话,不安地挪动着身子,原来在母亲心中,徐家已经快要倒霉了,作为一家之主,他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
  徐太夫人显然还没有说完:“你与倭人打仗,也是宋成暄救的你?”
  安义侯点了点头:“若是没有世子爷,儿子恐怕真的要葬身海上。”
  想一想安义侯差点就为国捐躯,徐太夫人方才的怒气消了一些,仔细地向安义侯看去,只见安义侯下颌上有一道红痕,显然是她手中的拐杖所打。
  “起来说话吧,”徐太夫人道,“我这样低头看着你,也累得很。”
  安义侯应了一声,站起身来。
  徐太夫人端起茶抿了一口,半晌才道:“魏王世子也不止救过你,还救过清欢和青安,怪不得欢儿会说他品性好,这样想一想的确是难得。”
  安义侯刚要点头。
  徐太夫人又一眼横过来:“不过他做这些事也与你无关,世子爷会这样做八成是因为欢儿。”
  安义侯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被堵在了嗓子。
  徐太夫人道:“我怎么养了你这样一个窝囊的儿子,亏你还整日里教训青安,你还不如青安贴心。”
  安义侯想到自己那不肖子,心中隐隐有些不服和委屈,无论怎么算,他都不至于与那不成器的东西相提并论,他的目光落在徐太夫人手中的拐杖上,母亲什么时候多了这样一个物什儿,他总觉得与他不肖子脱不开干系。
  徐太夫人道:“你就准备这样了?”
  安义侯郑重地道:“当年许下承诺,不可失言……”
  “你许诺的事多了,又做成了几件?用得着的时候就提起,用不着的时候就将脸藏起来,还好意思说这样的话,我都替你羞臊,反正嫁去宋家的人不是你,你自然说的轻松。”
  安义侯听着徐太夫人的话,老脸不禁一红:“母亲,好歹也给儿留些颜面,儿子怎么会轻松,儿子宁愿自己抵命,也不愿欢儿受苦。”
  “说得好听,我给你留了颜面,你却将欢儿给我这样许了出去,”徐太夫人冷声道,“这样重的一副担子,我欢儿那么单薄的肩膀,怎么能扛得住……
  有一点你说的对,换成是你,我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可怜了我欢儿,她为何要替安义侯府担起这样的事。
  她有父亲又有兄长,但凡有一个能靠得住,也不会是今日的结果。”
  徐太夫人的话说的很有道理,让安义侯无法辩驳。
  徐太夫人接着道:“欢儿将来会面对什么局面,你可知晓?
  见势不好,人人都能逃脱,她作为魏王世子爷的妻室,就要与魏王府同生共死,这不是小事,这是与朝廷和皇帝作对的大事啊。
  当年你自己做不到与魏王府同生共死,现在你却将女儿送了上去,让她替你完成这些。”


第四百二十九章 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