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齐欢_云霓-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衙会按市价将东西卖出,银钱都会记录在账,然后分给那些有需要的百姓,之后衙门会将这些财物如何使用的明细告知府上,保证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郑大太太一阵心悸,脑子仿佛要被炸开了般,她看着徐清欢那双清澈的眼眸,只听宋老太太道:“这个主意好,我也带来些东西,一并让衙门拿去吧。”
  徐清欢笑道:“那我就去让人去衙门,”说完看向郑大太太,“婶娘觉得呢?”
  “好,”郑大太太握紧了帕子,只觉得自己尖尖的指甲将皮肉割开说不出的疼,可她还得用力地攥着,“这个法子……真好……早该如此。”
  徐清欢看向分凤雏,凤雏会意出去寻孟凌云。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
  郑大太太身上的汗已经湿透了衣襟,眼见向宋家求情已经无望,她在这里更加如坐针毡,现在她不敢去细想志哥会如何。
  宋老太太防备着她,徐清欢又出这种主意将衙门里的人都引了来,这桩事闹出去也是她丢脸,对宋家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更让她担忧的是,宋成暄回来之后,说不得真的会追究志哥从前的军功是从何而来。
  想到这里,郑大太太就要起身告辞。
  “婶娘别走,”徐清欢道,“等衙门里将东西领走了,您再离开不迟,到时候衙门还要给您一封文书。”
  郑大太太面色铁青,却只能硬着头皮等着衙差。
  郑家带来的东西都被江阴衙门抬走,郑大太太这才起身离开,来的时候满腹信心,走的时候如斗败的公鸡,踏出门的那一瞬间,郑大太太几乎站立不稳。
  徐清欢望着郑大太太的背影,郑家不走正途,再这样下去必然会尝到恶果。
  等到郑大太太离开,宋老太太看向徐清欢:“看来常州还有不少事要处置。”
  徐清欢点点头:“这仗还没打完,还有人想要趁乱暗中行事,不过宋大人已经定了大局……”
  不等徐清欢说完,宋老太太不禁一笑:“我那孙儿很是无趣吧!”
  没想到宋老太太会突然提起宋成暄,徐清欢愣在那里。
  仿佛在徐清欢脸上得到了答案,宋老太太点点头:“看来也的确如此,这个孩子整日里就在外面跑,眼睛里也没有旁的事,这两年亲友看他到了成亲的年纪,有意将女眷带来与他见面,他却仿佛什么也没瞧见似的,我都担忧将来恐怕婚配上要费脑筋。
  却没想到,他忽然送回消息,请我做好准备前来向安义侯府提亲。”
  听到提亲两个字,徐清欢不禁耳朵发烫。
  宋老太太笑道:“我这个孙儿事事都让我省心,年纪不大的时候就已经带着家人出去闯荡,就算受了重伤也不告诉我,总是清清爽爽的回来。
  这次,我却瞧出了他的急切,吩咐我要准备好,即便安义侯府不肯立即答应,也要想方设法留有转圜的余地。
  话虽然不多,可是他这些年里,唯一一次如此郑重地与我交代一件事,可见在他心中此事十分重要。
  所以我才没有等他来接我,就带上几个人先来常州看看情形,也瞧一瞧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让我孙儿如此,今日一见就觉得,我那孙儿不止打仗厉害,眼光也是极好的。”
  徐清欢更觉得脸上发烫,宋老太太这样夸赞她,倒让她不知该怎么去说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好在宋老太太没有仔细询问的意思。
  宋老太太道:“我那孙儿八成是个不懂得说话的,日后你要多多提点他,别看他表面上威风凛凛,却是个心软的。”
  徐清欢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宋成暄醉酒后的模样,没有了往日的冷漠,说起话来好像也多了几分温软。
  宋老太太指得是这个吗?
  “好了,好多话我们以后慢慢说,”宋老太太笑道,“你们这些孩子身子骨还没长开,可不能饿着,我们先去用饭。”
  徐清欢上前搀扶起宋老太太,宋老太太轻轻拍抚着徐清欢的手:“听说徐太夫人也是在常州长大,我们见面应该有许多话可以说。”
  宋老太太就像徐太夫人一样,吃过饭之后就要小憩,徐清欢也就坐车离开了宋家。
  坐在车中,徐清欢看着宋家人送上来的点心和吃食……就像宋成暄说的那样,两家议亲,不会让她受委屈。
  宋老太太没有为难她,事事都为她着想,让她觉得舒服又自在,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撑得起保护魏王遗孤的责任,徐清欢心中对宋老太太多了几分的敬重。
  马车一路回到卫所,雷叔立即迎过来:“大小姐,顺阳郡王来常州了,”说着看向了安义侯养伤的军帐,“正在与侯爷说话。”
  前世的凶徒和苦主都出现在了常州,那么前世那桩血案,今生还会发生吗?
  ……
  郑大太太一路回到郑家,整个人就像是丢了三魂七魄,她茫然地冲进房中坐在软塌上,好半天她的目光才重新凝聚在一起,她抬起头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郑大老爷,此时此刻,郑大老爷也正在仔细地端详着她。


第三百三十二章 案发
  郑大老爷的模样将郑大太太吓了一跳,整个人不由地哆嗦了一下。
  “老爷,您什么时候回来的?”郑大太太声音发颤,“妾身怎么没瞧见您?”
  “刚刚才进门,跟你说了句话,你没应声,”郑大老爷说着挪开了眼睛,“宋家那边怎么样?肯帮志哥说话吗?”
  提起宋家,郑大太太的眼睛就红起来:“老爷,出事了。”
  郑大老爷皱起眉头:“出什么事了?”
  郑大太太眼泪落下来:“宋家与安义侯府关系仿佛不错,妾身方才一直在思量宋老太太说的话……”
  宋老太太说,期望徐清欢能一直在她身边,还说徐清欢是比宋家女儿更要让她心疼的。
  郑大太太也不是个傻子,反反复复想了几遍就得出结论:“宋老太太来常州不止是要看孙儿,恐怕是看上了徐清欢。”
  郑大老爷一怔,宋家想要与安义侯府结亲?这他倒是没有想到,不过这也不是不合情理。
  就算宋氏的地位不高,宋成暄年纪轻轻就在军中有这样的声望,甚至在此战中力挽狂澜,已经在东南站稳脚跟,将来前程不可估量,安义侯本就是个天生的武人,也会对宋成暄生出几分爱才之心。
  宋、徐两家还真有可能要喜事临门。
  这桩喜事,对他们来说却不是个好消息,安义侯不肯帮忙救志哥,他们转头去求宋家,结果绕了一圈回到了原点。
  郑大老爷也有些灰心:“看来只能寻另外的法子,或者让母亲出面去向安义侯求求情。”
  “使不得了,”郑大太太面如死灰,“老爷……妾身说错话了。”
  往日里看到郑大太太这般模样,郑大老爷都会很心疼,立即就会开口安慰她,说些类似“任何人都不会事事都如意,让她想开些,天无绝人之路……”的话。
  可不知为什么,郑大老爷今日却张不开嘴,脑海中全都是崔颢的模样,那青年人从头到脚都是血淋淋的凄惨,闫家这样下手,显然是要将崔颢毁了。
  “你说错什么话了?”郑大老爷半晌才木然地开口。
  郑大太太满心慌乱,没有注意郑大老爷的异样只是道:“我……我不知道徐大小姐在宋家做客,也不知道宋老太太有提亲的打算,就说了一些安义侯不好的话……”
  郑大太太断断续续地将发生在宋家的事说了一遍。
  郑大老爷面色愈发的阴沉。
  郑大太太抽噎着道:“我只要想想志哥被打了板子就心疼的很,志哥哪里受过这样的苦,他可是被我们护在手心里长大的,从小到大,老爷没打过他一下,第一次受这样的伤……我心里就像被剜了一块肉,他们怎么能下得去手,若是志哥真的出了事,妾身要怎么活……志哥可是郑家的嫡子,老爷的长子,也是郑家长房唯一的子嗣啊……”
  “他不是长子。”
  郑大太太正说着,忽然听到一声怒叱,她后面的话顿时吞进了嗓子里,怔怔地看着郑大老爷。
  “我的长子是谦哥,你忘了吗?家谱上写的清清楚楚,志哥是嫡子,但不是长子,我是有错,不该抬姨娘生庶子,但孩子没有错,不应该因为这个就夺了他的名分。”
  郑大太太不明白,在这种时候老爷为何会计较这些,她不过就是一时口误罢了。
  郑大老爷显然怒气未消:“你去宋家送礼,为何要在宋老太太面前嚼舌根,如今让人握住把柄,还有什么脸面再去托人求情。”
  郑大太太彻底惊住了,这么多年老爷从来没用这般口气与她说话,她想要再辩解,郑大老爷仿佛不想要看到她似的,拂袖离开了屋子。
  管事妈妈在郑大老爷走了之后匆匆进门。
  “他可能怀疑了……”郑大太太轻声道,声音仿佛只有她和管事妈妈能听到,“去查查老爷今天都去了哪里,与什么人见了面,我要都知道……”
  ……
  顺阳郡王是太祖一脉,祖上曾建藩于顺阳,而后大周对宗室要求严苛,有不少宗亲获罪丢了藩地,顺阳郡王一脉也在其中,所以如今他们只是空有顺阳郡王的封号,而无治理顺阳的实权。
  先皇时,因怕宗室再作乱,曾将一些宗室挪出久居之地,顺阳郡王被迁移到常州,对常州算是有几分的了解。
  皇上在这个关头将顺阳郡王遣来,显然是因为皇帝因为苏纨,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除了安排刑部、大理寺的官员前来做耳目,顺阳郡王这样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宗室,也是收拾残局的最佳人选。
  可这样一个皇室宗亲,又怎么会卷入崔颢的命案之中,这是让徐清欢最在意的地方,崔颢就算心中有愤恨也该针对郑家和闫家,却为何偏偏杀了顺阳郡王。
  徐清欢思量着走到大帐外,听到里面传来父亲的笑声:“算一算我与郡王爷很久未见了。”
  然后是个中年人的声音道:“上次入宫是三年前,我与侯爷匆匆打了个照面,当时侯爷有要务在身,我们也没得机会说话,今年早些时候听说侯爷参倒了张玉琮,心中十分敬佩,本想着等侯爷回京之后,再与侯爷叙旧,没想到得了这份差事。”
  叙旧之后,顺阳郡王就与安义侯问起苏纨案。
  徐清欢走开了些,低声与雷叔说话:“只是顺阳郡王一个人来到了常州吗?”前世崔颢杀的是顺阳郡王一家。
  雷叔道:“听说郡王妃和世子爷也跟着来了,从前郡王府在常州有宅院,他们就在那里落脚。”
  这就奇怪了,既然是奉命办事,为何要带着家眷前来,而且这时候常州还有战事,顺阳郡王显然还有其他意图,徐清欢思量着又走回大帐,只听里面的顺阳郡王又道:“还有一件事想要问问侯爷,常州是否还有苏纨同党?”
  安义侯沉吟片刻道:“我在前面带兵,对此案知晓的并不多,不过若是有同党应该都被押入大牢,就算有漏网之鱼刑部、大理寺官员已到,应该很快就能查明。”
  顺阳郡王道:“常州遭此大难,朝廷也付出很大代价,我只是怕还有纰漏,”说着叹了口气,“若是侯爷还有什么线索,还盼告知,我也希望能尽绵薄之力。”
  顺阳郡王起身告辞,刚刚走出大帐之外,就看到一个少女站在那里,少女蹲身向他行礼:“见过郡王爷。”
  顺阳郡王立即想到路上听说的一个名字:徐清欢。
  安义侯长女。
  顺阳郡王正思量着要如何与这位徐大小姐说话,抬起眼睛就看到一个满身是血的人向这边匆忙赶过来。
  那是他身边的护卫。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必费心
  郡王府护卫被人带上前,顺阳郡王立即抬步迎了过去。
  “郡王爷,”护卫想要说话,却看到顺阳郡王微微皱起眉头,立即知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路上遇见了暴徒,那些人该是将我们当成了避祸的富商。”
  “死伤多少人?”顺阳郡王问过去。
  护卫道:“死了一个。”
  顺阳郡王似是松了口气。
  “郡王爷,”徐清欢上前道,“常州战事,有不少暴徒趁机作乱,衙门一直在缉捕这些人,不知郡王府的护卫有没有将那些人抓到。”
  听到徐清欢这样说,顺阳郡王神情一僵,他竟然忘记了这件事,不过很快恢复如常看向护卫:“那些人抓到了没有?”
  护卫抿了抿嘴唇:“我们突然被袭,等发现的时候那些人已经逃脱了。”
  顺阳郡王皱起眉头:“看来此事还要告知衙门,让衙差寻找那些人的踪迹,防备那些人再次行凶作乱。”
  顺阳郡王说完就向卫所外走去,徐清欢立即行礼相送。
  “父亲。”
  清朗的声音过后,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走过来,他穿着得体,手握长剑,面容俊朗,身上隐隐透着一股的贵气。
  那是顺阳郡王世子爷,世子爷长袍上有些殷红的血迹,仿佛刚刚与人有过一番打斗。
  “母亲让我向父亲禀告,家中一切安好,那凶徒也被我带人围住诛杀了。”
  听到这话,顺阳郡王皱起的眉头松开了些,连连颔首道:“那就好。”
  徐清欢向顺阳郡王世子爷行礼,世子立即还礼道:“安义侯爷可在军帐之中?我去给侯爷请安。”
  等到顺阳郡王父子离开,徐清欢才听到张真人的声音:“这位才像世子爷。”
  徐清欢当然知晓张真人指的是什么,她转过身果然看到哥哥脸上轻蔑的神情。
  “没见识的老杂毛,”徐青安道,“有眼无珠,亏你还自称什么老神仙,小爷告诉你,外表看着光鲜的未必就是好人,扒开衣服之后,里面不知道藏着多少肮脏龌龊……”
  张真人捋着胡须。
  徐青安瞪圆了眼睛:“怎么?不相信?等小爷找到证据,定让你这个老杂毛心服口服。”说着像是要得到支持般看向徐清欢。
  徐清欢点头道:“许多事的确不能光看表面。”
  徐青安不禁心中得意,果然宋某走了之后,他那可爱的妹妹就又回到他身边了。
  不但心疼他每日会送来汤水,还会在关键时刻支持他。
  徐青安扬起了头,一扫几日来的颓态。
  徐清欢道:“顺阳郡王方才没有问那些人有没有抓到,仿佛心中早已经有了定论,可见他很清楚护卫遇见的都是些什么人。
  而且作为郡王府的护卫,穿着一身深色的短褐本来就很奇怪。”
  徐青安道:“就是去做见不得人的事,”说着他满脸笑容,“小爷就说吧,看着外表光鲜,谁知道瓤是黑色还是红色。”
  “哥哥说得对,”徐清欢目光落在徐青安身上,“不过像哥哥这样表里如一,偶尔也该收敛一下。”
  徐青安快靴上满是尘土,身上还沾着草叶,他偷偷跟着妹妹一路去了宋家,又回到卫所偷听父亲和顺阳郡王交谈,这样一圈下来,虽然脸不红心不慌,但身上却留下了罪证。
  徐青安吞咽一口,伸手拽着衣衫:“我也是担忧妹妹。”
  徐清欢轻声道:“下次再去拜会宋老太太,哥哥可以跟我一起去。”
  “不去,不去。”徐青安不停地摇头。
  徐清欢接着道:“宋老太太人很和蔼,就像祖母一样。”
  徐青安脸色更加难看,那他就更不能去了,他害怕万一坚持不住,也被迷惑了,谁来保护妹妹,谁叫父亲是个不争气的,别人不过两三句话,他就默认了这个女婿。
  看着哥哥仓皇逃走,徐清欢不禁一笑,转身向军帐里走去。
  “见过宋老太太了?”安义侯看着儿女。
  徐清欢颔首道:“宋老太太是个慈祥、和蔼的人,说话也很直率,还为父亲带了许多伤药前来。”
  安义侯心中稍安,这些日子他反反复复地思量,最担忧的就是女儿嫁到泉州之后会被人轻视。
  如今看宋家人这样的态度,他总算得到些安慰。
  “我已经让人收拾好,明日就搬回城中住下,”安义侯道,“这样若是宋家想要商议婚事也会方便些,你也不用跑来卫所照顾我。”
  安义侯说着拿出一张大红帖子,他这是第二次在上面写上女儿的生辰八字,换给的却是同一个人。
  这样的结果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还没有告诉你祖母和母亲,”安义侯道,“我猜想既然宋家长辈已经来了,不会等到回京之后再提婚事,我就先做了些准备。”
  安义侯不禁又叹了口气。
  “父亲为何忧愁,”徐清欢端茶给安义侯,“宋大人是少有的英才,将来人人都会羡慕父亲得了个好女婿。”
  “你呀,”安义侯望着女儿,“只会为我宽心。”
  父女又说了会儿话,感觉到父亲的心情好多了,徐清欢才走出卫所,准备回到江阴城中。
  “徐大小姐。”
  徐清欢刚要上车,就看到李煦带人走了过来。
  李煦身穿官服,手中拿着文书,显然在为这桩案子忙碌。
  “李公子公务繁忙,就不打扰了。”
  徐清欢转身就要离开。
  “苏纨已经被抓,按理说白龙王的案子已经了结,郑家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