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进击的生活流-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的风格泾渭分明,一个比较传统、朴素、保守,一个新奇、酷炫、现代感。
  稍微了解过流程之后,接下来就是他们学员分组,两人一组。
  可能很多人觉得青川会手工,这个时候一定是抢手货。恰恰不是,正是因为他太强了,和他同组会被抢光风头,所以大家反而不太愿意和青川同组。
  后来分组结果是,青川和何岩一组,肖义和王超一组,张丽和江雪一组。
  一开始就是两位女同志凑一块儿说她们已经有了想法,要做仕女,所以她们两人一组。然后王超笑着说人群里隐藏了一个手工大佬,他怕被吊打,所以找一个差不多水平的,他就找了肖义。
  两人的组合被王超戏称作‘酱油组’。
  经过半小时的心理工作,出现在镜头前的肖义还行,只是不太多话,有些心事重重,但至少没有一脸惨白。
  青川和何岩自动变成一组,反正他们是忘年交,都养过猫,都会美术,说得来。
  节目组不是让他们随随便便做泥塑的,而是要求,必须按照某一首古诗去设计,作品要能体现那句诗的意境。
  这就给嘉宾增加了难度,本来他们一个个就不是那种动手能力强的,时间有限,早上是构思,下午动手制作,几个小时就得出成品,作品还得有诗句的意境……
  “甭想了,咱们先去吃饭,地道农家饭,一整只大笨鸡炖了,这味道可真是太香了。”王超嘻嘻哈哈过来。
  原来已经到了饭点。
  今天的饭菜都是节目组请附近一间餐馆做了送过来,都是本地菜色,看起来很家常,每个人一大碗的白米饭。当然,南方人,这个大也很有限,北方人一个吃两那种。
  桌子中间是个大砂锅,里面是炖鸡,刚烧好一路用保温箱包了过来的,咕咚咕咚的冒着泡,里面汤汁是浅褐色的,散发着酱香味,边上还有小云笋和夏草。
  最有意思的是,边上下了很多宽宽的粉条子。都软软浸泡在浓香的鸡汤里,看着就很美味。
  “这个看着像是蛋饼的,是本地麦贴锅。面粉加水调和成糊状,加入鸡蛋、虾米、腊肠片、菜丁、葱和调味料,然后倒入平底锅,用油把两边煎成金黄色,切开后就能吃。外面酥脆里面软嫩,有嚼劲,喷喷香。这可是刚出炉的,大家快尝尝。”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极力推荐这道本地特色美食。
  青川夹了一块,果然咸香可口,十分美味。
  除了要保持身材的几位,其他人都很给面子,一人几块就给它光盘了。
  除了砂锅鸡汤和麦贴锅,还有本地黄牛制作的牛肉片、蛏子炖蛋、醋芹拌豆干、红烧茄子等等。
  青川没有半点偶像自觉,别看吃得斯文,可是没少吃。看着就油的麦贴锅吃了两大块,牛肉片吃了几个,蛏子炖蛋吃出一小堆蛏子壳……
  甚至那一碗的饭也吃得干干净净的,一粒米都没剩下。
  完了,还勺了一大勺鸡汤,吃了好几块鸡肉,粉条也吃得很开心。一边吃一边点评,“鸡汤熬得又香又稠,里面加了两粒荔枝干,所以鸡汤还带着一点甜味儿,做汤泡饭我能吃两碗。”
  小花江雪眼睛都直了,她用筷子戳着碗里一点点米和几根小云笋,各种羡慕。
  一开始摄影师拍了,中间不会拍,也就是最后拍一点残羹冷炙。青川没有必要为了拍摄效果拼命吃,所以这不是做戏,是真的能吃,还特别不挑食。
  “月明你是不是早上没吃啊?来来,汤还要不要?哥再给你勺点。”王超作势要勺鸡汤。
  “差不多了,再来就吃不下了。”青川一下喝完碗里的汤,“奔地老母鸡熬的汤就是特别香,回头我也养两只。”
  王超一下就笑了,他是去过夏月明的家的,“别闹了,养哪儿啊?你家那精装房可别糟蹋了。”
  “早搬了,现在住在乡下呢,乡村别墅。依山傍水,环境清幽。”青川想着自己家,心情更好了,“那边有大院子,别说鸡,就是再养两只羊都行。”
  王超一愣,他知道青川这两年到处找专家治疗应该花了不少钱,但没想到房子都卖了,脸上却笑着,“那多好啊,我就喜欢乡村别墅,养狗养猫,多自在啊。回头我去你家蹭可别嫌弃我。”
  “哪能呢?大家来,我肯定欢迎。”
  吃完了,几个人出门散步消食,时不时遇到几个好奇的老乡。张丽和何岩是最容易被认出来的,这边好些老人认得他们演过的角色,都特别激动,还记得好几年前的剧情。倒是几个年轻人没有这样的知名度。
  因为这边多是老人,年轻人很少。
  “村里年轻人很多都去外面买房子了,这边偏僻,路不好走。就那一条大路,还是前年修的,之前的路可没这么好。不过路通了之后,就有老板在后面那块承包了鱼塘,养那个什么观赏鱼,很多人来这里进金鱼,人就多起来了。”
  黄老爷子的老宅对面就是清澈溪流,这水是从山里流出来的,正宗的山泉水,时不时看到一尾小鱼从鹅卵石上游过。
  这边水质很好,工业气息淡,难怪那个老板来这里承包鱼塘养观赏鱼。环境好了,鱼儿不容易生病。
  顺着溪流一直往前走,他们还看到了路边垂钓的人,并不都是本地人,一些人是开着车过来钓鱼的,甚至是全家出动,爷孙一块儿甩鱼竿。
  瞧着那小小的孩子像模像样的拿着钓鱼竿,旁边爹妈声音稍微大一点,他就急得一直把手指放在嘴边做‘嘘’的动作,青川忍不住要笑。
  旁边何岩也瞧见了,他想起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青川接上去。
  何岩回头看青川,“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做他们泥塑的题材。
  “合情合景。”青川回了四个字。
  何岩便像是找到知音一样,看青川更像是看自家小辈了。
  做泥塑,不是上手就来,得先了解自己要制作的材料。再根据这个材料的特性设计造型。
  节目组提供的泥块比较硬,质地细腻,比较适合雕刻,容易做精细造型。不过泥块本身韧性、黏度都不高,如果有镂空、悬空的部件,里面还是要搭架子。
  下午节目开始之后,大家分组设计做造型了。
  青川和何岩凑一块儿设计造型,这两人都有绘画底子,青川擅长速写风格,何岩擅长国画风格,两人画好了一对比:何岩的更有诗的意境,但青川的人物造型更富有童趣。
  “就选你这个造型。”
  “何叔的线条好看。”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接着便是相视一笑,这一老一少这会儿跟忘年交一样,何岩笑道:“那就取你的这个造型,我来重新画一遍。”何叔用软毛的签字笔开始画新的造型。
  两人合作异常顺利。
  旁边王超凑过来偷看,以拳击手心,“完了完了,这边是强强联合啊,肖义,咱们没戏了。”他拿起自己的画稿对着镜头抖一抖,上面一团扭曲的墨迹,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
  “看看人家,再看看我这个……对了,我画的什么来着?怎么愣是对不上号了?肖义啊,你有没有后悔和我组队?”王超哭丧着脸,可怜兮兮看着自己队友。
  这会儿肖义应该接一句,随便什么都行,可以严肃可以俏皮,都能引出一个看点。这就是和主持人做搭档的好处,主持人的职业习惯让他们喜欢捧队友热气氛。
  可是今天的肖义不知道怎么了,神不守舍,一路不在状态,这会儿愣了一下,“啊?”
  白白把一个抛来的话题给丢了,没给搭档任何抖包袱的机会。
  而女性团队,她们早上就商量好了做什么,如今已经做造型了。江雪蹭得鼻子上全是泥,“我们组的口号是,永不言弃,争做第一!”她飞快瞥一眼青川组,追加一句:“速度第一也是第一。”
  口号要有,退路也要有。
  她们组特别和谐,别看江雪这姑娘长着一张大小姐脸,人很随和。组队后基本听前辈的,张丽说什么是什么。张丽也照顾后辈,什么都问问她的意见,这样你让我,我让你,气氛自然越来越好。
  张丽还和江雪讲自己的趣事,说自己打小手就不巧,包包子总是露馅儿,被家里人嫌弃说白长了一张聪明相,“就指望你啦小雪。”
  结果江雪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两人说要捏仕女,旁人看了半天都像是棍子上面安了一个球。
  王超那组别提了,设计稿还是幼儿园水平呢,好歹女士组的设计图已经是初中生级别。
  看来看去,也就青川那一组像那么回事。
  王超自己撕了纸,见青川那一组还在涂涂写写,又蹭过去看,这一看,差点没有把冷汗吓出来,“这,这什么呀?”
  青川歪过头,“小儿垂钓啊。”
  何岩也一脸‘你真是少见多怪’的表情,是啊,小儿垂钓啊。
  王超这反应太大,别的人也蹭过去看,一看都愣了。
  只见青川那张纸上,两幅画,左边是骨架,右边是覆盖了肌肉的骨架。都是一样的动作,倒确实是个孩子坐在那里,一只手拿着鱼竿,侧头把手指放在嘴唇上的模样。
  当然,嘴唇是没有的,一个是暴露的牙齿,一个是收缩的唇部肌肉。
  鸡皮疙瘩不要钱一样在身上冒。
  会艺术的都是疯子吗?
  你们管这叫‘小儿垂钓’?
  “这样更直观,待会儿做泥塑就好做了。”青川认真地说,“如果连人体骨骼和肌理都不知道怎么个排布情况,想要把人物画好,把泥塑做好,那肯定不容易。”
  “张丽姐,要不我给你们也画个骨骼图和肌肉图?这样做仕女就快了。”
  张丽倒退一步,紧紧拉着江雪,手摇得和扇子一样,“不了不了,我们这样挺好的。”再好不过了。
  何岩忍不住开口了:“你不能只看到表象,得看到本质。这有什么可怕的,我记得有部戏你不是演了医生么,办公室里还放着骨骼模型和大体老师呢。”
  然而说什么张丽姐都不干,带着江雪立马就溜了。
  何岩又看向王超,王超反应比张丽还大,拖着搭档一溜烟跑了。
  画好了设计稿,两人开始用竹条搭架子,上面盖一层湿麻布,一层层的抹上泥巴,抹出个大致的形状。这个时候何岩就不插手了,他画画还行,雕塑是真不会。
  青川则是真会,几辈子的水平,手就没生过。
  高手做泥塑,气场都是不一样的,隔壁两队本来只是偷瞄,慢慢慢慢就挤到了边上,伸长了脖子看。
  青川直播捏手办那个他们都看过一些视频剪切和图片,但是隔着屏幕看,远没有现场的震撼。人家那手是怎么长的,想让泥块变什么样就能让泥块变什么样子。
  连本来在一旁辅助的黄老爷子都忍不住过来看。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看青川做泥塑,其实比别的人看更惊讶。
  这手法太老道了,而且对这个材料,也就是泥的特质,了解非常深。
  奇怪,一个明星,怎么会这样熟悉泥塑呢?
  要知道,职业的和非职业的区别,一个是早就变成了日常的一部分,所以动作起来如行云流水,有种韵律,特别享受。非职业的,偶尔玩一玩,他制作的时候,动作没有办法像是前者一样流畅。
  这样的水平,还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黄老爷子不知道想到什么,有了主意。
  黄老爷子不追星,认不得青川,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就问他,“小伙子,你学这个几年啦?”
  青川用竹片修模,听到他问,就放下手里的竹刀,“以前都是玩的,这两年才沉下心好好学。”
  “了不起啊,这个没有水磨功夫学不到你这个水平。”黄老爷子忍不住赞叹道,“别个不说,我孙儿也不如这个。他在你面前啊,还是个小孩子。”
  他外孙子本来一直在看,听到这话有点不乐意,“哪个不如?”
  “你还不服气,要不然你也捏一捏,你们两个比一比嘛。”黄老爷子说出真实目的了。
  他外孙子一听,知道这是外公故意激他,但年轻人压不住骄傲,明知是故意刺激他,还是忍不住起了好胜心。
  青川可不想因为这个和人斗气,才要开口,几个嘉宾开始起哄。
  “比,叫他们比比。”
  更坑的是摄制组,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个木牌子,上面写着:一局定胜负。那字螃蟹爬一样,节目组那么激动吗?
  那个叫小宝的年轻人是真年轻人,被这么一起哄,鸡血一上涌。
  “比比就比比。”
  作者有话要说:  青川:我不想打你脸。
  年轻人:你必须打我脸!
  冲动是魔鬼。


第168章 
  外孙子要和青川比赛; 黄老爷子特别开心,乐呵呵的。
  甭管是激将法还是什么法,只要有用; 怎么都行。
  他孙儿是觉得自己有天赋,又努力,还是打小耳濡目染的功夫,心里其实把自己看得挺高。从他最近的作品也能看出一二; 这孩子有些飘了,作品全是走高难度路线,在那里炫技。
  这种心态一年两年还行; 毕竟是年轻人; 就是傲气十足的。再长一点; 几年; 十几年,那就掰不回来了。多少天资出众的年轻人; 都毁在自己的骄傲上?
  黄老爷子早就想要磨一磨自己孙儿的性子; 让他知道天高地厚,有一个让他追赶的目标。
  可惜这么些日子,愣是没找到合适的。
  磨这小子的性子; 不能找年纪很大的,人家觉得就是占了时间的便宜; 也不能找有家学渊源的,人家觉得这是占了祖宗的便宜。就得找个更有天赋更努力的,刺激一下。
  结果; 踏遍铁鞋无觅处,这一次拍节目,嘿,人选出现了,再没有更好的了。
  青川算是看出来的,这老爷子看出了自己孙儿性子傲,想要磨一磨。正巧青川来了,多好一个磨刀石?
  这么被人赶鸭子上架,青川是不乐意的,他想着怎么拒绝了好。就看到黄老爷子走过来,假意和他说比赛的事,两人就出去了,走到一个小角落。
  这会儿摄像是暂告一段落,因为还没商量好比不比。他们出来,也没有别的人追过来,适合说些真心话,比如‘我真的没有兴趣比赛’。
  “我知道,这事儿难为你了。你要是真不愿意也没关系,我也没打一声招呼,是我不对。我这里跟你说声对不起,是我自作主张了。”黄老爷子开口就是这一句赔礼道歉。
  人家这么说,青川反而不直接拒绝了,他觉得很奇怪,“你这么确定我能把你孙儿打败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艺术品和文学一样,主观性很强,说不好的。”这才看了他的半成品,怎么就敢肯定他就是能磨他孙儿性子的人?
  黄老爷子就笑了,“一出手就知道了,你说你才仔细学两年,我看不止,打小摸泥巴才有这样的手感。”笑到一半他就止住了,“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就想不开去娱乐圈了呢?”
  那感觉像是上好的泥塑泥巴抹猪圈了一样。
  “喜欢演戏。”
  黄老爷子更是重重叹气,“也是,干这个也不挣钱,没名没利。能出名的,几万个才有一个。”
  他说的没错,但凡能干别的,也不会做这个,真不赚钱,还累还脏,像他孙子那样执着的年轻人真不多见了。青川想到这个,倒是莫名起了一点对泥塑这个行业的后辈的怜惜之情。
  “老爷子,我要是下手狠了,你不会怪我吧?”
  诶?听这意思竟是答应了?
  青川向工作间看去,“我自己是喜欢演戏,可要是有年轻人就喜欢玩泥巴,愿意玩泥巴,那也是好事。”说白了,浮华社会还能坚持梦想,不容易,青川惜才。
  黄老爷子大喜,“哪能怪你呢?越狠越好,不狠不知道这世界有多大。……你和我孙儿差不多大吧?你自己都年轻人还叫别人年轻人?要我说,你这天赋才是难得,可惜了。”
  “不是我吹,等闲年轻人不是我家小宝的对手。但是你,肯定行!”
  “这小子去年获得了一个什么奖,就飘得厉害。你看那些作品,好看是好看,没有魂,就像是工厂里出来的花瓶,能和人家师傅做出来的花瓶比么?”
  黄老爷子摇着头,忽然想到什么,把一张纸条塞给青川。
  “这是什么?”
  “报酬。”老爷子说,“他爸是个导演,拍得还行吧,我是不爱看,年轻人倒是喜欢。你不是喜欢演戏吗?专业对口。”
  没听说过这么个专业对口。青川边笑边打开纸条:苗辉,后面一串号码。
  苗辉,百度上有他的名字,去年一部片子选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了,是非常成功的一个商业片导演,也是如今名声最响的导演之一。属于当年巅峰流量时期的夏月明都摸不着的大导演。
  这报酬有点重。
  等于一张签了字没有填写数字的支票,虽说不能拿着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一个电影男主角,但是蹭一个男三男四没什么问题。若是王导那部剧出来,他名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