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进击的生活流-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其中就有他,甚至还有夏月明。夏月明的肩膀比肖义宽一些,身高也高。但是因为信息里只有白净瘦长,夏月明也算得上。夏月明两年前还不是现在这种脱衣有肉的样子,也比较瘦。
  而且他们是同龄,那会儿经常是同进同出,连衣服偶尔也是兄弟同款。
  如果,能把方向往夏月明那里推……
  肖义像是找到了绝好的替罪羊。
  ‘只要把他推出去,自己就不会被发现了。’
  人皆有侥幸心理,总觉得不会那么惨的,却不知道有个叫墨菲定律的东西,就是某件事它有可能发生,那么它就一定发生,而且时间越长,这个发生的概率越大。
  肖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还没有想出怎么转移视线,网络上神通广大的粉丝已经排除掉了夏月明的嫌疑。
  因为——腿长。
  没错,夏月明的小腿比例更长一些,所以下半身长,这让他看起来比同身高的人要高,视觉效果一米九,实际身高一米八差半公分。
  粉丝直接把夏月明的全身比例拉出来,跟模糊照片上的年轻人对比,轻轻松松去除嫌疑。
  “抱走我家爱豆,我们不约。”
  居然还有这一招,身体比例?!
  肖义嘴唇颤抖,网友越是明察秋毫,真相离得越近,‘真凶’就越是惶恐。他自以为毫无破绽,但怎么可能毫无破绽?这么多人,只要有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出痕迹来。
  明天一早就要去参加节目,肖义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必须作出决定。
  他嘴唇发颤,牙齿发抖,手指麻木得感受不到一点知觉,好半天,才按下某个号码,“喂?”
  肖义的经纪人昨天才睡了三小时,今天本来很困很困,睡得很沉很沉,可是这一个电话把他活活震清醒了,比迎头一盆冰水的效果还好。
  肖义没有说出全部,他只是说他以前和这个人有过一段,那时候年轻,是谈恋爱,后来发现对方有老婆,就分手了。如此这般的粉刷了一遍。倒霉被小三的姑娘是什么套路,这就是什么套路。
  肖义的经纪人没信,带了两年,他会不知道肖义是什么秉性?
  不过他也没有戳穿,现在重点是怎么应付接下来的几种可能。经纪人没有肖义这么天真,以为真的就没人能把他找出来。
  当然,娱乐圈的事,事实从来不重要。
  就算大家心知肚明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可是只要没有确凿的无法推翻的证据,大家就能厚着脸皮说没有。
  远的不说,肖义和夏月明,谁不知道肖义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就算不是真凶,也是处心积虑的背叛者。那又怎么样呢,没有证据,还是有一帮子粉丝拼命洗白,还是有代言商和剧组找他。
  只要没有砸实了,就有操作空间。
  “这件事我来解决,你先休息,明天正常去节目组,小心别露出痕迹。记得,这件事和你没有任何关系。”经纪人挂了电话就从床上爬起来,他直接找到了几个水军头子。
  先把这盆水搅乱了。
  然后是找人联系那个司机,看看手里还有没有更多不利的信息和照片。其实最应该找这个该死的‘热心市民’,但这却是最难啃的骨头。
  不多时,什么‘这张照片根本就是假的,不知道哪里弄过来混淆视听’,什么‘专家验证,照片P过的,肤色、身体比例和特征全都不实’,什么‘我猜是某某某,嘿,你看这小腰细的’……等等全部上场。
  本来已经脱离嫌疑的再次被拖下水。不同小鲜肉的粉丝混战成一团,路人也迷惑了,到底是什么情况?
  更多吃瓜群人才不在乎真相,他们人云亦云。所谓三人成虎,谣言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
  经纪人抱着手臂看着水军效果,脸上露出微笑。
  第二日一早。
  “咦?这么热闹?”青川喝着热牛奶,看网上的议论纷纷。
  他没想把肖义曝光,怎么居然还有狗仔找到司机?青川压根就是吓吓肖义,并没有像用这种曝光私生活的手段去惩罚他,low是一方面,没必要是另外一方面。
  这事儿再闹下去,明天就得上热搜了。大众的关注就被绯闻艳闻给占据了。青川顺手清理了一波,关上电脑。
  然后网友就很悲伤的发现,他们下载的图片全部没有了,截图的和另外拍摄的也是一样。
  莫非这个小鲜肉居然还请了个电脑高手?自动搜索图片和销毁?
  “陆哥,是你?”肖义一直关注网络上的情况,看到图片消失后,最高兴的大概就是他。
  “不是,我还没让人清图片。”经纪人说。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肖义一想到这个热心市民和那个发图片的神秘人知道是他,他还是有些心神不宁。这种证据握在别人手里的感觉太糟糕了。
  他又问经纪人,“联系不到这个热心市民?”
  “找过了,找不到。之前几个公司都找他,还不是一无所获?你别想太多,他应该不想搞你,否则不会只留下一句话。只要你忘记这件事,就什么都没发生。”
  “现在最重要的是你接下来的综艺。”
  经纪人在那里远程指挥,“那个泥塑匠人的资料,还有他几个儿子的情况你都背熟了吧?对夏月明知道怎么做吗?”
  肖义想到夏月明,磨磨牙,“我明白,我必须低姿态。粉丝是健忘的,他们要是看到我伏小做低,夏月明还不给好脸色,就会排斥他。我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那就好,别像君玥一样看不懂脸色,他是被阿霞宠坏了,走不远的。”
  誓言旦旦一定能控制好自己脾气的肖义见到青川的第一秒就破功了——青川是走着来的。
  他怎么能走着来?
  一米八的大高个儿,背着一个双肩包,戴着深蓝色棒球帽。看到人了,他摘下帽子轻轻摇了摇,就朝着这边走来,走得又轻快又稳当,人群里一道风景线。
  那两条拉长比例的大长腿啊,包在浅蓝色的小脚牛仔裤里,穿着手绘猫脸的帆布鞋,露出一点脚踝,一根坠着一颗红宝石的细金链子在雪白的皮肤上直晃眼。
  他身上则是一件白T恤,中间同样一个猫脸手绘,是一只极为可爱的长毛狸花。另外,他手上戴着一个黑色的腕表,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饰品了,头发清清爽爽没有涂抹发蜡,风一吹就飘,和他胸口的猫脸一样炸毛。
  偏偏脸上还是灿烂的笑容,没有明星的样子,倒像是隔壁邻居家的淘小子,特别让人想亲近。
  一看就是十分讨中老年喜欢的清爽漂亮孩子。
  这会儿摄影师还没把摄影机架好,因为节目其实还不算正式开始,但是现场人很多,除了工作人员,不远处还有围观群众。肖义死死抠着自己的手心肉,才绷住了脸上僵硬的笑脸。
  其他人同样十分意外,他们心思各异,但脸上齐齐露出惊喜来。
  “月明,你好了?!”节目组一个嘉宾大喜道。他是一个综艺咖,主持人出身,如今混得还不错,前几年在别的节目组和夏月明接触过,彼此也是哥哥弟弟的喊。
  “超哥,好久不见。”青川走过来,一一打招呼。
  除了肖义、主持人出身的元超、国民妈妈的张丽、小花江雪,还有一个老戏骨何岩。加上青川一共六个,之后会各自分组进行竞技,两人一组。
  大家都来恭喜他痊愈的事。
  现在就能健步如飞,那么上次去海边那会儿应该就在复健中了。挺能瞒啊,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不知道找哪个医生治疗的。看着不像是动刀手术了,莫非是中医疗法?
  张丽看他一路快走过来,拉着他去一旁长凳上坐下,“就算好了也得多注意。”
  “日常没问题,只是注意不要激烈运动。”青川笑着说。
  “那也得多注意,年轻人好好保养自己,以后路还长着呢。”何岩忽然开口道。
  大家都有些惊讶,张丽姐也就算了,她就是这种性格,老妈妈一样,可是何叔可是圈里出了名的难相处,很严格一个人,他怎么突然也关心起青川来?
  “你胸口这猫和我家花花一模一样,哪儿定制的图?”何叔接着问。
  “我自己画着玩的。”
  “诶?”何叔眼睛一亮,“这画很有生活气息,以前养过?”
  “以前养过。”
  养猫的和曾经养猫的对上号了,不养猫的肖义内心冻成了冰雕。
  养猫了不起吗?
  作者有话要说:  猫:喵~


第167章 
  青川这一身装扮本来就嫩; 容易让嘉宾里两位上年纪的忍不住对他产生好感,这会儿还有猫脸加持; 自然越看他越喜欢。
  这是初印象; 能不能留住这种好感,就得看青川以后的表现。无论如何,第一战已经赢了。
  看着嘉宾里两个重量级都对青川和颜悦色; 肖义眉头一跳。
  因为他之前来了半天; 这两位对着他可不是这样的。张丽对谁都是笑模样; 就算不喜欢,也不会明明白白放在脸上。但人家会刻意避开他,离得远远的。何岩可就更加明显了; 他板着脸; 连给眼神都没给肖义一个。
  肖义上来问好; 得到的也就是何大爷冷冷淡淡的‘嗯。’
  这么个出了名的臭脾气,粪坑里的大石头,要不是演技好肯定没有出头一日的老演员,为什么见了青川就跟见了亲儿子似的?简直不科学!
  他想破了脑袋都没有想到,就因为何岩家里养了猫。
  没错,别看老爷子棺材脸,实实在在是个猫奴,他一见青川胸口那个大猫脸就觉得亲切; 因为他家里养的也是长毛狸花。
  至于青川,他以前养的猫就更多了,星际时代少说养了十几只; 生育后家族扩大到几十只,什么品种都有。
  这两人就着‘猫’的话题能说一天。
  “月明啊,你治好了怎么也不和我们说?几个朋友都想知道你的消息,他们肯定也得为你高兴。如今好了,咱们也聚一聚?好些年没会餐了。”肖义笑得一脸真诚。
  这演技比之上一次也没好多少,外行看不出来,内行的一看就觉得假。
  肖义非要招惹,那青川只好奉陪,他笑了一声,“真巧,我今天上网的时候还瞧见你的老照片了,几年不见,还是没什么变化,还是这么青葱挺拔,挺好的。”
  自个儿后面还有一堆破事儿,就想招惹更多麻烦?你招架得过来吗你?
  肖义笑脸一僵,“老照片啊,大概是哪个粉丝找出来的。谁还能一点不变啊,我都觉得自己长皱纹了。”
  “怎么会?也就是两三年,怎么就会变化大呢?我一瞧就认出你了,和现在一模一样,还是那个身材模样,咱们同寝室四年呢,别说背影,就是半个背影,也能认出来啊,是吧?”
  肖义勉强笑了笑,避开青川含笑的眼神。
  青川仿佛无意提起这个话题,转头就放下这件事,继续和何叔聊衣服上这个手绘猫脸。
  肖义的内心世界翻江倒海,心脏骤停。‘夏月明认出来了……他会不会?’脑子里翻来覆去就是这个想法,几乎不能呼吸,更不能思考。他的脸白了几分,就算旁人都看出了不对。
  他们把两人之前的对话琢磨了一遍,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肖义一副死了人的样子?
  因为这件事发酵时间还短,很多人还没去深入了解,嘉宾们还得准备这次录节目,没有心思管那些八卦,很多人压根都不知道这件事,于是一个都没猜出来。
  “这是你自己画的?会自己画画可真好。”江雪忍不住羡慕道。都说搞艺术的人审美都高,看看这一身打扮,走出去街拍没有任何问题,又特别,又好看,青春靓丽富有生活气息。
  张丽一听,逮着夸了又夸,“老何,你瞧瞧这孩子,手可真巧啊,合该来咱们节目。你看这猫儿脸,多好看啊,毛茸茸的,眼睛圆溜溜,好像随时能从里头蹦出来。”
  何岩面上颇高冷,点点头,又追加一句,“画画能让人静下来,这个兴趣可以保持下去。”因为他自己也是个业余画手,画国画的,圈里都知道。
  王超站在肖义边上,他知道肖义和夏月明不和,也知道肖义背信弃义被人排挤,不过王超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他很关心地问,“肖义,没事吧?看你脸色不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肖义干笑了一声,“可能起早了没睡好,谢谢超哥,一会儿就没事了。”
  这样子可不像是没睡好,倒像是被戳破了什么秘密。王超一边回忆这两人之前的对话,脸上不动声色,“那就好,实在难受可以先去医院看看,现在还有半个小时,之后节目开始录制就得大半天。”
  回头得了空,去查查是怎么回事——王超心下暗想。
  青川余光注意着肖义,也看到王超找他关心。
  还是沉不住气,这要换个脸皮厚的,一点痕迹都不会露出来。肖义倒好,两句话被吓得面色惨白了,本来无事,如今有事了。在场没一个傻子,都是人精,回头他们一打听最近网络上的消息,就全明白了。
  就这种胆子,也和人玩买凶杀人的把戏?
  自己几斤几两不清楚?
  怎么这些小鲜肉一个个都跟小宝宝一样?要没个能耐的经纪人带着,都不知道要糊成什么样。
  快八点的时候,几个嘉宾坐上加长商务车,拍摄就正式开始了。嘉宾们一一自我介绍,到青川这儿的时候,大家还一起宣布了青川治愈了这个好消息。
  这个节目是第一个正式告知大家他痊愈的消息的,大概能引来不少关注。
  这辆车开往泥塑匠人的老宅子。
  路不好走,弯弯曲曲走了小半个小时才到。
  那个老爷子如今就住在乡下,他们家里几代传下来的手艺,那房子也是几代传下来的老建筑。从外头看是南方的四合院,有个天井,种了几种南方的花和树,有一种岁月沉寂的古旧味道。
  老人早早就在门口等着节目组了,他身边还站着一个神情冷淡的年轻人。
  老人很热情的接待了节目组,带他们去里面参观。
  其实房子内部是翻修过的,一应现代设施都有,如今就爷孙两个住着,其他房间不是放着泥胚就是晾着半成品,还有个屋子改造成烧窑室,当然,是电气窑,方便安全。
  空气飘着泥土的味道。
  青川忽然想起了自己做泥人的时候的房子,差不多的规格,只是柴火窑变成了电气窑。
  他仿佛透过这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看到了流逝的曾经。
  “黄爷爷,如今这边就您和您外孙子一起住吗?”
  老爷子笑起来满脸皱纹,“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如今时代好了,也不是非得干这个才能养活家人。我不强求子女做这个,强求是强求不来的。”
  他拍拍身边这个冷淡年轻人的肩膀,“只有小宝这孩子,打小喜欢这个,他现在是京城美院雕塑系的,说不定在他手里,咱们这个老手艺还有不一样的发展。”
  原来这个没什么表情的年轻人还有小宝这么可爱的小名。
  “那您外孙子还是个高材生啊,前途不可限量。”王超夸奖道,到底是主持人,就是会说话,说得老爷子眉开眼笑。
  他们早上的任务,就是跟着老爷子认识一下制作泥塑的流程,对这个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了解一下这种传统艺术形式。
  每个流派的泥塑都不一样,黄爷爷家里这个,其实和当年青川学的其中一家差不多。粘性黄泥造型,晾干,烧过表面硬化,以某种特别的颜料上色,再烤一遍,就是成品了。
  出来的泥人因为胚色为黄褐色,表面粗糙有磨砂感,更像是陶制品,和陶制品又不完全一样。
  黄老爷子一路介绍,怎么把挖来的泥土制作成泥浆,然后把泥浆制作成泥块,雕塑成型,晾干,烧过,上色,再烧一遍。若是大型作品,里面还得先架木框子,裹上棉布,再上泥。
  听起来简单,从路边泥巴到成品,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青川又想起自己当年光着膀子淘泥浆的事儿了。没有机械的帮助,需要做的事情更多,要寻找合适的泥土,挖回来,打碎,过一遍粗眼筛子,水泡成泥浆,再过一遍细筛。选出来的泥浆需要经过晾晒蒸发……
  需要的时间长,赚的钱又不多,泥塑匠人越来越少,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泥塑渐渐被市场遗忘的原因。现代人被高速时代养出了急性子,他们等不到三个月。泥塑能做的,那些黏土、软陶都能做,做得还好看,且一两天就能出效果。
  泥塑在这个时代,更多的是传承的意义。除非继承者推陈出新,打破壁垒有新的发展,否则眼看着就要被抛弃在历史河流中。
  这屋子有个地方,是作品陈列室,这里也是拍摄的重点之一。
  架子上大部分都是黄老爷子的作品,大的小的,都是传统泥塑题材,像是宗教类的和传统故事类的,是最多的。还有小部分看着就不一样,融合了好几种风格的,有西方雕塑的影子,也有现代元素,据说是他外孙子的作品。
  两人的风格泾渭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