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干什么的?”看门的一位终年妇女问道。
  “大姐”应该这样称呼吧,“我想买那些”冰兰指指废料堆里的木料和一旁堆积的铜铁锡器。
  “单间不卖,要买成堆走”
  “这些多少钱?”
  “哪些?”
  “那些木料和铜器”
  “五十一堆”
  “我每样要一半成不?”
  女人没想到胡乱说的价居然还有人要,心里自然高兴,这些本就不值几个钱,想废料堆就是城市规划拆迁出来,暂时放着的。别处更没地方放。
  “拿钱,去挑吧,不过别弄乱了”
  冰兰真的给了那女人五十,进去仔细挑选,守门的进去也不再看她了,五十到手,任由她挑呗!怎么挑也是她赚。
  冰兰力气大,看到上手重,木质坚硬的便收起来,有的扔一边等着用车拉走。里面很多是雕刻花纹的廊柱、窗户、家具的一部分。那些铜铁器物更是品种繁多。连藏再选就是一堆。看到纸质书籍更是痛心,纸张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居然就这样被扔掉!
  她要学习这个时空的文化,就要书籍,这些正好。挑挑选选一上午过去,给送料的司机五元钱,把那些东西全部拉出去,卸到一块空地,等车走后,东西一晃不见。
  回到市场,卫青的东西已经装箱打包等她了。大东西放票车顶,小的放车厢,也就是多给几块钱的事。车一直开到县城,卫青租了一个小院子,那里只有两间房。地方小,放这些东西还是可以的。
  出去买了一些米和菜回来,卫青已经把东西分好类。冰兰看到球鞋、袜子、书包、水壶等等,都是基本生活用品。“明天我就去赶早市,妈你就回去吧”
  “我让卫平过来帮你一下,顺便带一些梅干菜和酸笋来,家里你就别惦记了”冰兰道。其实她更想留下来收废品,在那些废物中总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她一百多年的经验,她还有一种独有的观察判断物品年代的特殊能力。
  据那些节目里的博士说,有些文物年代越久越有保存价值。某些节目是专门介绍外星球的历史变迁和文物价值的。他们同样也会带回一些样品。这个地球盛产的珍惜物种还是有些印象。
  她决定做一个拾荒者,寻找那些不被人重视的文物。那将是一笔财富,因为海狼星就有一个展览馆,专门展览那些历史悠久文物。或许她应该带一些东西去找识货的看看。
  但这些都要在基本生活没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去做。眼下还是先保证地里的稻谷和卫青的生意。冰兰买了一些盐和酱油等调味品。一袋一百斤的大米和一块猪肉。这次她为了减少麻烦,在租的房子里做好。
  给卫青留了一半米和肉才带着给孩子的书包鞋回去。远远就看到胡凤英站在窗口看向她这里。一晃又不见了。一会儿人已经走出家门,“大嫂这是有发财了?我家的钱什么时候还?”
  “晚上我会送去”冰兰冷冷回答,她觉得这里的人诚信很差,不可理喻。还钱最好给孟国顺,别到时候还了没人看到说没还。这也是她经过思考得出来的结论。
  “真的有钱了?大嫂买了什么这么重?我帮你拿吧!”胡凤英想看看背筐里有什么。娘俩两天没见,今天只有嫂子一人回来,卫青该不会也找到了工作吧!
  “不用”冰兰冷硬闪身,用手挡住胡凤英上来的手。“我家的事你最好少操心”
  被冰兰一挡,胡凤英差点摔倒,恼怒道:“真是不是好人心!”人却不敢上前,这个嫂子比以前变了很多。恋恋不舍又回到家里,大嫂家哪来的钱还债?“卫阳,晚前去找卫东玩,问问他妈给他买啥好吃的了?”
  “妈,我也上学去,卫东、卫凤都去了,三婶也说送卫永也去”卫阳嘟着嘴,卫永再去上学,自己都没伙伴玩了。他又不想跟一群丫头片子玩。
  “上什么上!天天跑十几里地,你不嫌累?”胡凤英一吼,卫阳哼唧着出去找卫永捞小鱼去玩。在屋里织布的卫文长长出口气,如果能出去她也想出去。
  晚上等孩子们回来看到柱子上挂着的三个新书包,一个个兴奋欢跳:“妈,这是给我们的吧?”
  看到孩子们高兴,冰兰心中一暖,“每人一个,里面有铅笔盒和铅笔橡皮。都给我好好学,谁学好了谁出去上学”
  “妈,我们都会用功!”三个孩子道。
  “洗洗手吃饭吧”晚上一样是米饭,最后从锅里炖出一碗肉,众人又是喜悦。卫平多次想问问要不要给爷爷奶奶送过去,看冰兰没这意思,便没再说出来。
  吃完饭冰兰带着三十块钱去了老二家。一家人已经吃完了,当面点清,孟国顺还是在胡凤英逼视的眼神中开了口:“大嫂怎么这么快就把钱凑上了?”
  “林子里的鲜笋还有家里的酸笋、笋干我跟卫青都卖了。卖的地方远,价钱贵点。”冰兰找了最好的措辞。
  “卫青还没回来?”
  “还有一些看着卖卖”说谎很是伤脑筋的事,冰兰面对麻烦,不得不用头脑编造谎言。她一项是一切靠自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卫平第二天带着东西去了县城,冰兰按培训的技能照顾水田。杂草不能有,水量要控制。施肥怎么施?她没看到天然废料。看到孟怀山过来巡视儿子的田地就去请教。
  “你这水稻还不用施肥,等秸秆拔高一节统一施一次肥水。叶片发黄了就是严重缺肥。那时候就需要加一些化肥了”
  “肥水?”冰兰仔细思索肥水是什么?猛然想起家里的粪坑,她欲呕吐。刚来的时候很不习惯又臭又脏的粪坑。每次解决生理问题都是一种刑罚。难道要把那些又臭又脏的东西倒进水田?那大米还能吃?话说大米没吃到那种味道啊?
  孟怀山没去看儿媳妇纠结痛苦的表情,仔细讲说着怎么照料水田。儿子没了,他要不照顾,娘几个一定很艰难。看看吧,连最基本的田间管理都不明白。
  冰兰嗯了几声,算是回应公公的好心。等孟怀山一走,她跑上山大口呼吸。山上香榧树长势良好,新栽的都活了下来。野果树繁茂的枝叶被她砍了一部分。为什么这里的人面对这么多的土地水源和植物还会挨饿?


第7章 初为人母  6
  冰兰不理解,在海狼星,土地是多么珍贵的东西!这里遍地都是却没人珍惜。山就这么荒废着,他们村子远近都是山,只是大小不一。人家零零散散住着,房前屋后不都是自己的地方吗?
  但是她对种植还是不了解,这个问题只能通过请教别人和看书获得。她开始没事在田间地头山上溜达,有时候遇到老农就上前问问。原来这里的土质贫瘠,粮食作物的产量都不高。
  也就是自己再努力也不会获得更多的粮食了?难道就让山地荒芜?
  “山上最适宜生长的就是竹林和香榧,你看果树都只是长一些小小的果子”李大爷耐心说着。“万物都有它生存的条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这儿祖辈都是这样过来的,年轻人出去闯闯,老了落叶归根”
  冰兰算了一下,即使再勤劳,竹笋也卖不了几个钱,水田也不能让一家人富足。大儿子离开家了,老二让他出去闯闯。闺女怎么办?如果嫁一个本地人家,就要重复祖辈的生活。
  她要给他们一个选择人生的权力。油菜熟了,那点东西两天就被她收拾了,还有土豆,好小!种了好几块梯田,收货的也没多少。
  一个星期后,卫平回来,带回一个存折,“二哥让我给妈”卫平第一次出门帮着二哥赚钱,开心的不得了。
  冰兰一看,里面已经存了五百块,小心收起来。“卫平,妈问你,你是愿意留在家过这种种地、做饭、洗衣服、织布的生活,还是愿意像你二哥一样在外面过些生意?”
  “当然是愿意跟二哥在外面,我们一年辛苦还不如外面赚几个月的钱实在”
  “那你以后就跟你二哥打下手,你们哥俩赚的钱每月给家里二十块,剩下的你们看这分”
  “妈说的是真的吗?”卫平不敢相信。
  “真的,以后谁有能力谁出去,不过你跟卫青没文化,这是你们的硬伤。为了以后也要学会写字算数。不然被人骗了还不知道”冰兰叮嘱道。
  “我跟二哥上夜校,这是我听别人说的。二哥也有这个想法”
  “你们大了,外面要靠自己”
  卫平没想到她妈如此开通,很多父母都希望儿女在身边。娘俩唠了阵子,卫平告诉冰兰,卫青给大哥寄去一百元。卫民那边就不用惦记了。冰兰倒是没想到卫青想的那么周到。
  第二天卫平就去了县城,他们除了赶早市,白天也要出摊。生活紧张充满刺激。田里的事情不忙后,冰兰开始跟孩子们学习这个时空的文字。她觉得自己记忆力很好,一般孩子们教一两遍就能记住。
  后来嫌跟孩子们学得慢,自己开始自学,很快就能阅读书籍。偶尔过县城去看看,卫青买了三轮车便于带东西。
  生意看着还算红火。卫青偷偷跟她说每天都能卖出一百多,能赚一半,儿子两眼闪着光。“您那本钱我会分批还,不然进货会受影响”
  “你不是已经给了我五百吗?年底再把剩余的给我就行”
  卫青一呲牙,“谢谢老妈,要是这样我就租一个货摊,再加几个品种。”
  “如果没时间进货,我帮你进”冰兰想再次去省城看看。有空间戒,根本不需要雇车。
  “不用,我还是自己去,还可以了解新货源。卫平现在就能自己看摊了,等收稻谷的时候我们一起回去帮忙”
  “帮什么!谁也不用你们,就这点东西还不够我一人干的,你妈是大力士了。”卫青无奈,到时候再说,现在先把摊子做起来。
  “大嫂,怎么一直没看到卫青和卫平?”过来串门的蒋招娣问道。
  “他们哥俩在县城弄了一个摊子卖东西,想着快把你们几家的钱都还上”冰兰道。
  “你就让两孩子出去了?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
  “他们不小了,卫青过两年都要结婚了!”这是书里说的,男子二十可以领结婚证。那就是成家了?成家的男子就是成年人,他们不需要父母照顾了。
  “说的也是,我们家的钱不着急,先紧着二嫂家吧”蒋招娣道。
  “还上了,谁的不还也要先把她家的还上”
  蒋招娣笑了,冰兰看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不免担心起来。“你这身体是不是要看看医生?”
  “不看了,看了也没用,药吃了不少,不管用”
  蒋招娣为人很善良,冰兰搜了一下自己带来的药物。大部分是伤药,还有就是感冒药。海狼星除了外伤就是气温变化时感冒,一般没其他毛病,她还真没蒋招娣对症的药物。
  夏季的雨季一过,第一茬水稻可以收割了,除了那两亩。十一亩地,冰兰一天收割三亩。第二卫青回来帮着收了两天。割好割,背回来就是问题了。
  学校放了假,卫华带着弟弟妹妹帮着拾稻穗、做饭。娘俩挑了两天才算完工。这两天基本上就是起早贪黑。还多亏了冰兰超强的战斗力,当然也有戒指的功劳。
  收完还要把老爷子家的收了。这次除了老二家,没看到的还有蒋招娣,孟国斌说是媳妇病了。老太太哼了声,四亩地两天基本上完工。稻田泡上水,秧上稻秧,就要犁田准备下一茬。
  家家没牲口,全靠人力。一头水牛两百块,对农户来说太贵了!卫青私下跟冰兰商量一下,水牛还是要买。卫青做为家里的男人跟老爷子商量,毕竟是大事,不跟老爷子说就是眼里没老人。
  “这样吧”孟怀山道,“你们家出一百,剩余的我们三家出了”
  “爷爷,不用,您也知道这事一搀和就有矛盾,钱我有,就是欠您和叔叔的先不能还呢”
  “那就这样吧,你二婶事多,你做小辈的就别去计较了”老爷子嘱咐道。
  冰兰抽空过去看了看蒋招娣,这一看心里忍不住难过起来,蒋招娣面色枯槁,精神不济,已经不能下床。“你怎么病成这样子?”
  “没啥,早晚的事”蒋招娣道,声音很低微。孟国斌一脸戚色:“都是我不好,不能好好让她养身子。这次收稻有累着了,加上着凉,她的病更严重了!”
  四个孩子红着眼围着他们的妈妈。最小的卫红吧嗒吧嗒哭。冰兰被感染,心里某一处被触动了,也跟着难过起来,忙拿出一百块钱“这钱早该还你们,是我粗心大意了。能不能去城里看看”
  “不用了,国斌带着我去看过,已经晚了”蒋招娣道,“大嫂要用就拿去用吧,家里还有呢”蒋招娣努力往外推。手瘦的有如鬼爪,青筋暴露,却没一点力气。
  冰兰把钱塞进枕头下面:“那就拿着买些想吃的,那五十是我给你的,不要还”
  “这怎么可以,你们赚钱不容易,我们不能要”孟国斌想拿出来。冰兰道:“三弟不要让了,招娣身体也是亏的,趁她还能吃喝就别舍不得了”
  孟国斌只得收下,媳妇跟着自己受委屈了。冰兰回来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就是人的情感。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牛买回来,冰兰跟儿子把自己家的土地犁好,无视胡凤英借牛。又把老三家和老爷子的地犁好才借给了那俩家。老爷子再次一心育秧。
  高温天气很快把谷穗晒干,几家开始投入打稻当中。蒋招娣没等到吃上一口新米饭就撒手离去。孟家在忙中简单办了丧事。
  生活还要继续,悲痛过后就是淡忘。插秧后不久,那两块水田也到了收获季节。谷穗饱满,颗粒比平时的多了一倍,而且大了很多。
  “这是哪儿来的种?”孟怀山激动地道。
  “我也不知道,好像是孩子爸带回来了。是从阁楼里找到的”冰兰不会把麻烦放在自己身上。
  “你这两亩加上国斌家的都留作种吧,家里用不了换给亲戚和村里人。我看一亩地能出七八百斤”
  “一斤换一斤半行不?”冰兰不想做亏本买卖,自己家明年能用多少种?还不大部分给外人?
  “他们会愿意的,这样的一亩地相当于两亩。一般人家都够吃了”孟怀山没觉得儿媳妇事故,就是出去卖也能卖上好价。
  冰兰家的稻田成了村上的一道风景,各家看后纷纷定种。孟国伟从孟国斌那儿定了二百多斤,说是给丈人送去。左邻右舍一分,就没剩啥。人们都跑到冰兰这儿来。胡凤英狮子大开口,“大嫂,我们可是亲兄弟,我们家要一千斤,你可得给我们留出来”
  一千斤!吃那!冰兰冷冷道:“你家就十亩地,给你们一百斤,已经是用不了的用”
  “别啊大嫂,我娘家还要,我妹妹家、姐姐婆家都要的。少了哪够?”胡凤英忙道。
  “我也有娘家,也有姐姐妹妹。按你说的谁也不给了,我娘家分分正好”
  “那可不成!没谁的也得有我们的!”
  冰兰不予理睬,刚才胡凤英一提娘家,冰兰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有娘家?回忆——娘家离这里三十多里地,娘家姓周,自己有爸妈、有兄弟姐妹。
  这么一想,按这里的人情世故,她也要为自己娘家留种。那就更不能分了!村上每户多少给上一两亩的,本来不多,剩余的还是要先紧着娘家。
  胡凤英没闹到种子,只得让孟国顺出马,一般冰兰还是要给孟国顺面子的。但这次冰兰只给了他们二百斤,她要给娘家留出来。
  没等她去,娘家就来了人。来的是老爸周绍坤和大哥周维青。冰兰第一次接触娘家人,两人给人的感觉很质朴、纯善却不愚钝的那种。


第8章 初为人母  7
  可能有原主的感情在里面,冰兰对两人从心里是亲近的。上辈子孤独惯了,这回一下子给她做了补偿。但她不会与亲人相处,好在来的二人话也不多。
  周维青放下背篓拿出一包白色条状的东西,冰兰知道那是糯米打成的糯米糕,她在县城吃过,口感很糯。“昨天刚打出来了的,妈说你爱吃”
  “真是麻烦大哥了,爸,你们不来我也要回去一趟。给你们留了稻种,再不送去怕是要被人换走了”冰兰道。
  “我们正是为稻种来的”周绍坤道。
  “你们怎么听说的?”冰兰奇怪。
  “你们四兄弟媳妇不是咱们隔壁村的吗?前俩天捎信说给娘家换了稻种让去拉。听说亩产能到七八百斤,我们这一打听,才知道是你们。一听到信就来了,还剩多少?你叔他们都想要呢”
  冰兰算了算,一亩地按八斤算,自己家就需要一百多斤,“爸,今年种子可能不多,你给我叔他们每家一两亩地的,明年都够了。咱们家算算需要多少?我看能不能留出来”她这里基本上已经换出去一亩地的了。剩下的还有人盯着,只是她还没松口。
  周绍坤算了一下道:“我们加上你妹妹姐姐的最少也得要三四百斤,少点也无所谓,明年都够用。”
  “够了,我给你们四百斤,这是我给家里的,你们不用给我稻谷”
  “家里够吃,要是几十斤我们就要了,四百斤可不成”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