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上级还没具体下文,我是不敢说出来呢。就是觉得油田成立也是需要这些有知识的青年,我想这两天去省里探听一下,你留下安抚大家,有了准确消息我就打电话给你。到时候是去是留都随便了。”
  安平走了,肖立刚给知青开了座谈会,立场表明,村上绝对执行上级指示精神,遵循大环境。既然其他省有动静了,咱们省绝对不会落下。“为了能给大家一个交代,安书记已经动身去了省城,只要有准确消息,马上打电话过来。请大家耐心等几天”
  知青的心暂时安抚住,肖立刚一想亲家老二媳妇是知青,这事应该跟亲家说说去,别到时候儿媳妇走了,留下孩子,家不成家的。
  晚上夫妻俩唠嗑的时候肖立刚便提起这事,“明天你去找嫂子,让她跟儿媳妇说说别跟着那些知青起哄。安下心来等等,如果他们都成为工人回不回城有啥关系?回了城还不一定咋样?”
  ※※※※※※※※※※※※※※※※※※※※
  感谢:墨雨、兰妮、雪花飘飘留言


第48章 乡村纪事  25
  “曹队长临走倒是跟我和嫂子说了这事; 如果国家过来开发油田,咱们都可能跟着受益。最起码年轻人是要安排工作的,像咱爸妈年龄大的或许就直接吃劳保了。听说房子都给盖好了,没想到咱们也有这么一天!”孙红叶想想做梦都想笑。
  第二天听了丈夫的话; 晚上跑去田桂敏那儿串门,孩子们一走就是三,家里空落落的; 厢房干脆就给孙子住了。“孩子们一走是不是有些不习惯?”
  “是啊,家里的猪鸡突然没人管了,冷不丁还真不适应。今儿咋有空过来?”家家都有一滩事,一般很少有时间串门; 除非有事。孩子们刚走; 能有啥事?
  “嫂子,昨天立刚偷着跟我说了这么件事”孙红叶在田桂敏耳边嘀咕几句,然后道:“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曹队长不是也这样说过吗?我想着这事你应该背地跟老二媳妇说一声; 孩子都两个了,不如就留下踏踏实实过日子。要是能当工人,回不回去还不一样?”
  “真要谢谢你惦记着我家; 最近看知青闹腾的,我这心就没安生过。就怕老二家真要回城; 我家立军和孩子咋办?你先等一下; 我把老二家叫来; 你说了她会更相信。要是我说还以为我骗她!”
  田桂敏偷着叫来黄建英; 孙红叶再次说了一遍:“你叔的意思是让你等等,别着急,咱们这真有那么回事你留下不是很好?”
  黄建英心里充满感激,本来自己没打算离开,如果能当工人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谁愿意与丈夫孩子分离?再说立军把她疼在心里,女人还图啥?当即表了态,主要是让婆婆踏实。等儿媳妇一离开,田桂敏想了想道:“你说建油田会占几个村?”
  “不知道啊,没见过油田具体多大?嫂子想说啥?”
  “我是想着要是就占一两个村子,那我们娘家亲戚就沾不着光了吧?”田桂敏笑着看孙红叶。孙红叶马上明白过来:“就怕不好弄,嫂子有办法?”
  “别的不好办,把侄女外甥女嫁进来应该不成问题吧?”
  “我嫂子更希望我能把侄子带进来,估计是不能。女孩子落到庄户人家就是一辈子干不完的活计。能带进一两个也行,这两天我就看看谁家小子合适”
  “你可不能跟我抢,李家二小子我要给我外甥女”
  “行,让你给了”两人哈哈哈大笑起来。
  安平五天后才打了电话,“省里马上下文,各地知青可以返城,等我回去就把他们个人档案调出来吧!愿意走就走”
  肖立刚忙问:“那个油田的事咋说的?”
  “现在领导班子刚捋顺,油田的事还没研究。不过我跑了一趟首都,见到了勘探队的曹山,他说最迟年底一定有信。让咱们耐心等待,咱们那儿存储量高过大庆,开发是早晚的事。
  这次中央指定的十年计划里就有大力开发燃料一项议题。并在五年计划里着重指出油田,此事上面已经在研究了”
  “好的,这事就等你回来再说”肖立刚心里算是有了底,那群知青愿意回就回吧,只可惜成了家的还不知道啥样!
  随着安平的回来,知青正式可以拿着自己的档案签字盖章走人了。没结婚的拍拍屁股走人,结了婚的几乎都是连哭再闹。村委又成了大杂院。
  “都别哭了!”被吵得头大的安平对众人喊道,君子风度早就磨没。
  “书记,我们不想吵,可是我孙子不能没妈啊,他刚六个月啊”
  “书记,孙立生当初勾搭我闺女,现在孩子都有了,说走就走,那我闺女咋办?您可得给我们一个说法。像这种人就不能放走!”
  。。。。。。。。安平喘口气道:“现在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都给我进来开会”
  知青进去,家属留在外面。一个多小时后,里面的人出来,知青爸妈抱上各自的孩子带上丈夫(妻子)说着不回去了,往家走。剩下老的对安平千恩万谢。人散去,安平和肖立刚苦笑。利益永远是第一,希望他们遵守承诺,封住自己的嘴巴。
  七八年的整个社会都在变动,让人们应接不暇,冰兰与肖建国都没办法忍受宿舍里的环境。两人只想学好专业课,不得已,冰兰再次拿出一些收藏兑换人民币,在首都购买了一套四合院。
  不为别的,只为这里清净。但是这事两人都没跟家里说,因为钱的出处不好说。有了条件,冰兰在小院开始种菜养鸡,早晚两顿基本上自己做,肖建国便跟着学会了厨艺。
  肖建国见破烂能卖出天价,周末两人有空的时候便去做周边收购旧物件。手头紧了便去琉璃厂转转,多少总是有收获。当然两人还是以学业为重,就是收购的旧书也是以医书为主。
  住在首都最是能感受到外界的变化,冰兰记录着每个时刻。市场的放开,土地的承包,个体经济的诞生,工人的下岗,新的经济体制健全,新的行业诞生,市场的繁荣。。。。。。。。
  冰兰和肖建国两人毕业后在省城医院实习三年才回到老家。老家已经没了家,那里是一片油井,距离原来住处百里地之外的家属区内,已经退休的范大伟和田桂敏做了一桌子饭菜迎接老闺女、姑爷。
  孙红叶一早就过来帮忙,本来想在肖家办,田桂敏却执意在自己家。肖家两个儿子都在油田,就是工薪。每月领定量的粮食物品。而自己家的两个儿子却放着好好的工人不做,做起了买卖。
  为了这事他们没少跟儿子闹,可是那俩就是不听,闺女还帮腔。倒腾俩年后,老大两口子在活区开了一家饭店,老二俩口子开了一家综合超市。现在日子过得都很富裕。
  最省心的就是老三,自己找了对象,毕业后结婚留在省城,现在已经当上了科长。这还多亏冯萍等人帮忙,有他们几个老家伙相助,老三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老四范小军经过三年多的死缠烂打,终于把安然追到了手。现在整个老婆奴。倒是两口子都回到了油田,安平已经是一个生产单位的书记。闺女姑爷都做上了办公室。
  最沾光的还是闺女,田桂敏逢人边说闺女就是小棉袄。这话不假,冰兰虽然在外面,那一年四季的衣服穿用和吃食都是不断寄回家的。东西除外,钱也不少给。所以田桂敏夫妻的日子比一般人家都要强上很多。
  冰兰夫妻回来是开车来的,有钱也不能委屈自己。大家都知道两口子玩古董起家,谁也不会怀疑他们的能力。一儿一女抱下车,两个小家伙刚学会走路,没走两步就被田桂敏和孙红叶抱了起来。
  “都等你们了!你三哥没跟你们来?”田桂敏道。
  “三哥忙着呢,估计又得过年了”冰兰夫妻忙着往下卸东西。一辆黑色轿车开过来,众人站立看去。生活区很少有这么高档的车出现。
  车慢慢停下,司机先下来,打开后车门,前后下来俩人。两人衣着都是西装,年长者微胖,两人肤色都很白,一看就是保养的很好。
  众人看向两人,两人下来看他们。冰兰觉得年轻些的男子有些眼熟,似曾相识。范大伟盯着二人看后,指着他们道:“怎么有些像孙连喜?立刚,你看像不像?”
  两人正嘀咕着,那年轻男子过来朝着他们笑道:“叔婶子,还认识我吗?少年,孙少年,我爸爸孙连喜”
  “还真是你们啊!”范大伟惊喜道,上去与孙连喜握手,“多少年没见到了!你们这是——?”肖立刚一样与孙连喜握手后道:“当年一走就没音信了,可惜我们——”他没说下去。那个年代,谁也保护不了谁。
  孙连喜激动地与两人抱了抱,用手帕擦去泪水:“我不怨,少年与我相见后把事情都说了,我还要谢谢你们对他们兄妹的关照呢!怪只怪那个年代和她们母女命薄”
  “快进屋吧,今天正好我们都有空”范大伟拉着孙连喜进去,孙少年笑着对冰兰和肖建国道:“当年的小孩已经这么大了,你们已经结婚了吗?”
  “这俩小的就是我和建国的,少年哥,你好有风度,进屋跟我们说说你这些年都怎么过的?”冰兰让着孙少年进屋。
  范大伟夫妻住的的工房,六十多平米,人都进来显得拥挤。田桂敏和孙红叶客套几句忙着去厨房,人多赶紧给老大打电话加菜。家里准备的大多是凉菜和几个炒菜,大菜都让厨子做了。
  屋里两人说着各自的事,孙少年说起自己时,收敛了笑容,眼红了红,忍住泪水:“那天我太累,睡得沉了,听到声音不对过去的时候已经晚了。我看到那个畜生还趴在玉琴身上,激愤之下用门口放着的一把旧斧头就朝万宝山打过去,那畜生不禁打,一下子就死了。
  我把他扔地上,玉琴抱着我就哭,她怕别人听到,嘴唇几乎被她咬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在我耳边说的:哥,咱们走吧,留下只有死路,咱们去找爸爸。我当着抱着浑身发抖的玉琴心里难过至极。天下之大,难到就没我们兄妹的活路吗?
  我说:“好吧,等下哥哥去收拾一下,咱们这就走。我没想到——”孙少年哽咽,“等我在外间听到响声时,玉琴已经撞柜角没了呼吸。我不敢哭,哭了会招来人,这个仇我不知道向谁报。
  罪魁祸首是死了,可是真正让我们兄妹没活路的根源却是种种。我敲开冯姨、刘叔他们的门,跟他们说了刚才的事。冯姨后悔睡觉太死没听到,怪只怪白天太累,大家睡觉都死,加上外面挂着的厚厚草帘,外面有点动静根本听不到。
  说什么都晚了,他们把能给我的钱和干粮都给了我,让我连夜走了。刘叔还给我画了一副地图,路线和城镇都给我标注好了。他们行军打仗地图记得很深刻,也多亏了那地图让我避过很多危险。
  我是从广东偷渡到香港的,到了香港开始打工糊口,后来遇上跟几个同样偷渡过去的哥们,他们做走私生意。都是在刀口舔血的,我没办法,想见到父亲就要活着。
  那几年受的苦就不提了,后来我们合伙做生意,慢慢有了积蓄,又想办法去了台湾,最后才找了我父亲。不过我父亲在那边已经成了家,见到后跟他说了家里的事。父亲除了难过也是无可奈何。
  随后我又回到香港,现在与一个朋友合伙开一个小厂子。这次是趁着广交会才过来的,父亲想给爷爷奶奶,母亲和妹妹修坟,我们一来才发现村子那边已经成了油田。”
  孙少年说完仿佛轻松很多,他们想着在村上那几年,也就范家对他们伸出过手,尤其小冰兰没少接济他们。当然还有一层他不能说的,那就是范家老大和玉琴当年那段情愫。父子两商量后觉得还是找到范家来帮忙。
  冰兰道:“孙叔一定会问我爸爸和我公公,我公公那人很好,村上那些无主的坟都应该妥善处理了,等会就知道。”冰兰让肖建国陪着孙少年,她去厨房帮忙。
  正如冰兰说的,孙家的坟还真的是肖立刚经手处理的。当时孙少年一走,孙玉琴的尸体是冯萍等人帮着埋得,与她娘埋在一起。随后迁坟,肖立刚把孙家一家放到了一处。孙连喜感激万分,在本地留了半个月才回去,同去的还有范立军。
  与孙家父子相谈后,范立军决定出去看看,他要真实感受一下南方的变化。没想到回来便把油田的建筑公司承包过去。他建房,建楼房,建像大城市一样的楼房。不要一大家子挤在一套小院子。
  冰兰相信二哥能做好,她和肖建国回来成为油田医院的医生。能成为一名好医生是她这辈子的心愿。所以豪不羡慕二哥赚钱的速度,三哥升官的高度。她和肖建国过的日子也不差,都知道他们从那天就倒腾老物件。
  守着一名外科医生,冰兰慢慢也学会了基本外科常事和急救。如果还有机会,她将把西医学会,有时候一个病症中西医结合也许才是最好。但就中医一门,也够她学一辈子。除了沉迷医学,她闲暇时间大多用在饮食上。
  对美食仍旧沉醉,北方的饮食文化与南方有着很大差距,她学会了糖醋鱼、九转大肠、葱烧海神、油焖虾、炸酱面、东北乱炖。。。。。。。交通便利后,她才知道自己与大海是那么近。她迷上了海鲜。
  空间戒指再次发挥了作用,一箱箱处理好没处理好的海鲜都被她收集起来。干的鲜的都要,吸取教训,这回在孩子们长大后,她开始专注收集物资,从刚出生到老太太的使用全部准备齐全。
  时代变迁,她记录着历史的脚印,也收集了每个时代的书籍杂志。空间很大,这些经过整理依旧没占去多少地方。她不知道下一世等待她的是那段时间,钱总是有备无患。
  当她把一些老物件转化成人民币后,又用人民币兑换了一些如同废纸的旧币,银元、从一代人民币到现行币,甚至港元和美元。肖建国说她有收集癖,冰兰就当自己有。只有她自己知道,无助的感觉是多么痛苦!
  这一世,冰兰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她的丈夫是从小一起陪她长大的青梅竹马。肖建国用一生宣誓了他对冰兰的爱,两人虽然只生了一对双胞胎,这对他们已经足够。
  冰兰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她先送走了丈夫,两个月后闭上了眼睛,孩子们都说妈妈离不开爸爸,去跟爸爸做伴了。
  ※※※※※※※※※※※※※※※※※※※※
  《乡村纪事》今日更完,感谢大家一路走过,下一世界《就是年代幸福女人》


第49章 九十年代幸福女人  1
  一九九二年的五月; 冰兰坐在宽大的教室里透过窗户看外面的天空。天空湛蓝; 白云丝丝缕缕在上面点缀。“啪啪啪!”教鞭击打桌面几声; 唤回冰兰的走思。“赶快做题”耳边传来物理老师陆老师的声音。
  冰兰把思绪收回来; 重新看课桌上的物理卷子。卷子是高考模拟试题; 冰兰拿起笔; 几十年没做过题了,一下子很不适应。看到试卷上的题居然无从下手。眼前的题型比当年她参加高考难度大了不止一点点。
  原主的学习成绩很差; 在班上也就是中下游水平。现在高考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十,考上高校想都不要想。还有一个多月高考; 面对那么多的复习资料,冰兰觉得压力很大。
  好容易熬到下课,然后又是一节节模拟考试。冰兰头大,她刚来这里三天,三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做题。而做那些自己不知道怎么做的题就是痛苦。
  “董冰兰; 你爸爸找你来了”刚回宿舍; 外面回来的孙凤琴在门口喊道。
  “知道了!”冰兰说着出了宿舍,“我爸爸在哪儿?”
  “女宿舍大门口”
  冰兰跑出去;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原主的家人。在原主记忆中; 冰兰上面一个姐姐; 下面一个弟弟。她是中间的; 大姐董海兰高中毕业当了教师,已经嫁人。弟弟董凤武今年中考。爸爸董宝成在村上当会计; 妈妈何文秀是知青。当年插队到了村上; 年龄大了便与已经是会计的董宝成结婚。
  成了家; 孩子都生了,城里的家没人盼着她回去,所以返城的时候便没走。后来落实政策,何文秀要了一笔钱把三个孩子的户口转成非农业,自己做了农村人。不然一家子只有董宝成的两亩地根本不够吃,三个孩子有粮本不也得花钱买粮食?
  家里没收入,怎么买?而四亩地一家子勉强就够吃喝。好在何文娟能养鸡养猪,卖的钱基本上能供孩子们上学用。所以冰兰家的条件并不好。
  “爸”冰兰看到一个穿洗旧了的蓝布中山装,推着一辆半成新永久车子的男子喊道。
  “哎,下课了吗?”董宝成今年四十八,皮肤晒得成了古铜色。脸上皱纹已经一道道的了,看着比实际年龄都大。一看就是经常下地的农村人。
  “下课了,爸爸怎么来了?”冰兰带着董宝成来到一个花坛边上坐下。
  “我听你舅舅说咱们市在沿海新建了一个化工厂,正在招工呢,要高中毕业的。你舅舅想着你不是今年毕业嘛,就捎信说让你去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