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为谋_乔小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来,可是,这义务,你却没有担起来。”

    “其实本宫却是也要谢上你一谢,若不是你这般的动作,那么赵煦就不会选择在这样内不平的时候就向北漠开战,从而分散了他在新政上的注意力,给了我宋家一个喘息的机会。”

    “你想着边关十万将士们将因为你而重新刀口舔血,你觉得你在这禁宫里锦衣玉食可是安稳的?”

    攸宁说了很多,把连日来的苦闷都发泄进了这番话中,她的眼神凌厉,没想到受到她那般指责的崇华,心绪无半点的波动,整个人就是一汪死水。

    “哦,是吗?”崇华勾起嘴角,“我是不负责任的公主,那么,阿宁你呢?你的母亲呢?”

    “你的母亲是嫁出去的女儿只顾夫家不顾母国,这就是所谓的大周公主的典范吗?攸宁,呵呵,乐安郡主。武懿太后逾制给你封了亲王女儿才该有的郡主爵位也就算了,公主待遇,难道你没有享受吗?”

    “幼时的我们是怎么样的?我为了在宫中生存,得到武懿太后赏的几个眼神,好让宫女太监们记得,广明殿还有一对先皇后所出的嫡公主。我啊,崇华公主啊,要跟在乐安郡主的后面,小心翼翼的讨好你啊!”

    “便是如此,我担着个公主的名分就活该被牺牲吗?那么,阿宁,别忘了你今天所在的位置,所要承担的责任,可不该是你现在这个样子的。”

    多年的挤压在心底最深处的那点子,生恨上天安排命运不公的想法,一股脑的都吐了出来,好似只有这样,才能开始,才能在这个地方,从头来过。

    两人眼神撞在了一处,立刻尴尬的错开了,谁也说不了明天会发生什么,今日的果是昨天种下的因,而今日种下的因,谁又知道结出来的果是苦还是甜呢?

    再略坐了一会,相对无言的,实在是坐不下去了,崇华才起身告辞。

    送崇华出去的谷雨回来之后,感叹:“长公主当初多妍丽的女子啊,怎么就成了那样了呢?”

    所有人都埋头做着自己的事,半夏端着茶水盘经过谷雨时,偷偷拉了下她的袖子,眼神朝着静坐沉思的攸宁那儿示意了一下,这种时候,慎言啊!

    谷雨这才反应过来,从刚才圣人和崇华长公主剑拔弩张的说完话之后,伺候的下人们,就力求走路也没有声音了。

    “崇华长公主来之前,先去过曲台。”一个尽责尽责的情报员就没有半夏她们那样多的忌讳了,张德顺直接打断了攸宁的沉思,回禀。

    原本还静坐端正着的人,这下干脆躺倒,枕在倚靠上,闭目假寐。崇华不可能是一回来就和萧清瑜亲近起来的,交集绝对发生在崇华和亲之前。

    可是,会是怎么样的交集才能使两个人走的那么近,能够让崇华会先去曲台再来椒房殿。

    以前的自己真的是太依赖外祖母了,那些小事总是不愿去理,导致现在什么也不知道的局面,前几日竟然还能找出那么多的,别宫眼线。

    不可否认,崇华的一番话,也引起了攸宁的反思,她一直说要做好皇后,做好一国之母的角色,到底还是没有做好啊。

    官家如此忙于国事,她这个当一国之母的是不是也应该表示表示了?

    立夏已过,酷暑就要来了。天上的日头可是毒的很,又没到用冰的时候,看来可以送些解暑的东西过去。

    当攸宁提着半夏做的解暑的绿豆汤出现在宣室殿的时候,赵吉祥差点没将眼珠子瞪出来,活像大白天见了鬼的样子。

    好在智商还在线,还记得请安问好,也记得拦人。如果官家知道在这么重要的时候,他在里面跟着一群大老爷们说着怎么乘势削藩,会不会后悔下达了谁都不见的诏令呢?

    江山还是美人啊,赵吉祥想起以前的看过的话本子,内心荡漾着,面上还一本正经面不改色义正言辞的拦着攸宁的路。

    天知道以前他拦住了人,官家只有夸奖的份,今日若是真的把圣人给拦回去了,官家会不会剥了他的皮?

    “官家在里面接见大臣,圣人娘娘是否要到偏殿等候一番?”这种情况,赵吉祥拦是在拦,只是显的很没有底气,心中不知默念了多少遍,答应啊答应。

    他可是还记得这位乐安郡主刚刚入主中宫时,派半春和他说的一番话,这位后宫之主,压根就没有想着要拉拢他这个皇帝亲信,反而告诫他要克己及身。

    那盆龙葵,还被官家担心照顾不好烂了根,使人想方设法制成了干花。

    “那就不了,官家谈起大事来向来是不分昼夜的,你好好的在旁边伺候着,到饭点了也要提醒官家。便是官家不需用膳,大臣们也是需要的。”攸宁自身后跟着的碧柔手里接过精巧的竹编篮子,

    “这是小厨房熬制的绿豆,如今天气也热了,门窗紧闭的里面还指不定多少的闷热,叫茶水上的侍女端进去,好去去身上的暑气。”

    交待完了,回身就要走。赵吉祥忙上去拦着,嘻嘻哈哈的陪着笑,也不知道要干啥。

    “赵公公。。。。。。”碧柔上前一步,“赵公公,您这是,还有事吗?”

    “这个吧,这个,那个吧,那个。。。。。。”支支吾吾的,也不知要说些什么。

    “有什么事就快说,后宫的那一摊子事还等着娘娘做主呢?”碧柔道。

    “就是吧,就是。。。。。。”刚刚还在想着怎么留住攸宁的赵吉祥,灵光一闪就想到刚刚被从正殿挪到偏殿的那只绿毛畜生,怎么说也曾经是圣人放在心尖尖上的宠物不是,千万要留住圣人啊!

    “因着要谈事,官家把圣人娘娘的绿舌鹦鹉给移到西偏殿了,娘娘要不要移驾去看一看?”

    提到那只可爱的小鹦鹉,攸宁也的确是有几分想念了,那只畜生,最是知道她的心思,学骂赵煦的话可是一次也没有令她失望过。

    “既然这样——”攸宁扭头向碧柔吩咐,“去西偏殿把绿舌给带回去吧。”

    完全没有像赵公公预想的样子留在西偏殿,还把近来颇得官家宠爱的“红人”给送了出去,这是不是就叫——

    “赔了夫人又折兵”?

 
五六|
    管着茶水的大宫女接到圣人给绿豆汤时,看着时间也是到了换茶水的时间了,于是立刻就温上了绿豆,等到刚刚起上热泡的时候,拿出。

    又轻手轻脚的揭开帘布,走进议事的小厅,端走官家手边的茶杯,全程没有发出一点的声响,甚至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她出去之后,又有三个小宫女鱼贯而入,一样的落脚无声,没有丝毫的存在感。快速的就收走了大臣们手边的茶杯,添换上新的用具。

    “不用换茶了,给我一杯白水就成。”青宴笑言着,宣室殿的茶是按照官家的口味来炮制的,味苦。惯了两杯,实在是再不想喝一口了。

    被唤住的小宫女,明显受到过严格的训练,手上收拾的动作未减慢,头也未偏动一分,只是一板一眼的回答:“下一道水,碧青姐姐说了,不上茶了。大人可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不上茶了?那上什么?”这样一说反倒提起了青宴的性质,这宣室殿也是难得有茶和水之外的东西了。

    说着正事,青宴倒是给一个喝的东西和引了过去,赵煦很是不满意的看了一眼那个回话的小宫女。

    似是感受到了官家那个压迫性的目光,小宫女手上的动作加快了数倍,第一个走了出去,另外的小宫女们是再不肯回答青宴的问话了。

    直到那位最先出去的大宫女进来给每人添上绿豆汤时,青宴依旧是满含怨念的盯着赵煦,活脱脱的就像发现哥哥藏起了很多吃的却不给他吃的弟弟。

    好在绿豆汤成功的吸引了青宴的目光,狗鼻子的青宴一下就闻出了那个清香味。

    “是圣人娘娘亲自送过来的,娘娘担心官家气火太甚,亲自熬了送来给官家降火。”大宫女柔声解释了一遍,俯身告退就出去了。

    本来就不是能待太久的情况,若不是大理寺卿一直追问着的,她早就退出来了。

    青宴喝着绿豆汤,依旧堵不上一张嘴:“臣打赌这不是圣人娘娘做的,一定是娘娘身边的半夏姑娘做的。”言下之意也是告诉着黑下一张脸,正苦恼要不要护食的赵煦——

    这不是攸宁亲手做的,用不着那么伤心。

    被曲解了意思的赵煦:“。。。。。。”

    谁在乎绿豆汤了,朕在乎的是,为什么你一带的,大家的关注点就全跑偏了,这时候不应该是义正言辞的在研讨的吗?就算是一时半会的削不了藩,那么总该说些怎么把北漠打的落花流水,怎么让就要开始的第一届科举,红红火火起来吧!

    说个绿豆汤是什么玩意。。。。。。赵煦愤怒的舀着汤水,一口饮尽,虽不是攸宁亲自熬的,好歹是亲自送来的。

    像青宴这样的,就该给浓茶,越苦越好的那种。

    攸宁亲自送来的绿豆汤,也好过给他糟蹋啊!

    好在青晏吃了点心,也知道正事还在,算是有些良心的说。

    其实这次攻打北漠,弘扬大周国威为主要目的不假,但是也是希望借这次的战事来削弱藩王的势力。

    大周开国以来,裂土封疆,和大汉一般的实行半郡县半分封制,而世家做大以后,名义上的郡县也似一个分封的小国。

    想废除世家制的优越,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废除分封制。

    让大周的地方,彻彻底底的安定下来。

    这就是,怎么说服封王出兵而不起疑了。

    是以,召诏王名为去相助王启将军守城,实际上也是去劝说几大封王放弃属地的兵权。

    封王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盲目的就交出属地的兵权,可是若是中央有令攻打北漠。

    封地对中央所要实行的义务,必然是要教出兵权以供大周踏平北漠的。

    只不过一旦帝王的目的被封王有所察觉,那就必然要造成内忧外患。

    北漠只要对此尚加利用就能够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这的确是一招险棋。

    成则内外双安,败则生灵涂炭,乱世将起。

    便是再圣明的君主,也不能够做出万能的保证。

    如此,他们所讨论的,便是,到底是借此彻底的削藩还是先拭行的走出一步。

    封王比之世家,可是更难掌握的,不可控的因素。世家壮大,因着暗里豢养发私兵,但是封王之所以为封王,因为他掌握着所属地的兵权、赋税等等重要大权。

    明里手中的兵权就足以令中央的帝王坐立难安,那么,暗里如世家一样私自豢养的呢?

    “这是一场赌局,但朕不希望它输,尔等可有不输之法?”赵煦问。

    今日密议的,莫不都是赵煦信重之人,谈不上都是心腹,都是可用的就是了。

    “但凡是赌局,便一定有其风险性。官家要求一定要赢,莫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说话的人声音清雅,小口舀着碗中的绿豆汤。

    墨绿色的衣着上绣着的是青翠欲滴的翠竹,十分的符合他竹轩主人的形象。

    第一次,几人议事的地点,从城南竹轩的二楼,变成了宣室大殿。

    “是以,朕才召老师进宫详议。”在赵煦的眼里,几次为他献计献策,且不在乎君臣之礼,教导于他的竹轩主人,已经配得帝王一声“老师”的称谓了。

    “原先我们所想的手段,借北漠战争削弱藩王兵权,可行之处有,但是风险极大。”说正事时的青晏还是比较靠谱的一本正经。

    “是否可辅以别法来降低藩王的疑心?”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竹轩主人淡淡挑眉,吐出了八字。

    这八字,赵煦熟悉的很,却是不懂如何适用在千里之外的封王身上。

    “老师之意是要培养封王的野心?可是这般的情况,若是盲目点放纵他们,后果只怕同样的不可预估。”

    “必先予之,并不是一定要给其十分大的好处去助长他的野心啊官家。”一直将自己当做局外人的青晏笑言提醒,几乎是第一时间的,他便明白了竹轩主人话中深意。

    看来还是他这个真正的弟子更懂老师的想法。

    “仁宗和恭帝虽然都是子嗣缘薄,但是其叔伯兄弟们倒是都是儿孙满堂。嫡长承继的祖制其实都令几个封王觉得愧对其他心爱的儿子。”

    “在这种愧对的心理之下,必然更加对喜爱的儿子加以看重。可是又苦恼于家业只能传与嫡长子。若是官家提出次子庶子亦能如天子之子一般受到分封。那么,封王封地的土地必将被大幅度的分封出去。实力同样会大减。”

    食指无意识的敲打在桌面,这是赵煦思考之时惯常用的动作:“此法虽是可行,但是时间跨度太大,不适用于现在的情况。”

    攻打北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些都还需要封王的支持。此时提出这样推恩的举措,只怕封地之内必先乱了。

    兄弟倪墙,家国不保。

    “没错,这就是一把双刃剑,端看官家怎么去使用了。”竹轩主人一撩袍袖,悠悠然的站起,跪坐久了,难免气血不畅。

    在这样尖端的时刻,中央对封国颁布推恩令,会引起封地的□□大争,无法分神与北漠抗争也是有的。

    可是这推恩中加上功劳的奉献程度来算,就会大不一样了。

    每个封地的王子,必将争先恐后的在大战中闯出悍马功劳,以期有更好的筹码换取更好的祖业。

    这样浅显的矛盾,若帝王都不能看出且尚加利用,那么他也只能承认这么多年,看错了人。

    可是事实证明,他的火眼金睛,从未看走眼过。

    送茶水的大宫女的确说的没错,宣室殿的门窗四面禁闭,憋闷的紧,他还是出去转转的好。

    刚回到椒房殿不久,逗弄着绿舌的攸宁就听到张德顺的回禀,说——

    新任的护国公进宫了,此时正往椒房殿走来。

    因着武懿太后掌权的缘故,外臣进后宫觐见皇后也不是什么大事,更何况这位新任的游手好闲的护国公,还是圣人的亲爹。

    以往都是昭阳大长公主进宫看她,今日父亲竟也进了来,攸宁忙叫人更衣,省的有洁癖的父亲又说什么。

    话说,自从入宫以后,父女两虽有相见,确一直未能坐在一处好好说话。

    宋珺一路畅通无阻的就进椒房殿,见到攸宁的第一眼。

    没有用满目珠翠来装饰自己的强势,不过斜斜的一根玉钗,挽住整个发髻。淡青色的流仙裙,便是这样素色的打扮也遮不住他女儿和其母亲一样流泻而出的姝妍丽色。

    总得来说,他还是十分的满意,攸宁在打扮上还能这样的无惧无畏,只不够眉眼之间被磨砺出的刚强却是瞒不过他的眼睛。

    心底叹了口气,如攸宁未出阁之前一样的摸摸她头上的发丝,也是做个安慰。

    “爹……”熟悉的动作,令攸宁不禁红了眼眶,自武懿太后走后,她便不能在如小女孩一般都撒娇痴缠。

    每次昭阳入宫看望,许是对后宫印象太过深刻缘故,就怕小女孩样的攸宁被生吞活剥了,每每都是提点的话语。

    关怀是有,但是再多的使攸宁放胆撒娇却是不行了。

    今日见到父亲,攸宁觉得自己也可重新的,好好的,撒上一娇,再不用管其他了。

    “好了,都是大姑娘了。”宋珺用手抹去攸宁脸颊上的泪水,三个儿女里,他最心疼的就是这个小女儿。

    金尊玉贵千娇百宠的养大,是怎么也没想过当初会送她入宫的。只不过既然已是既定的事实,必然是要做好的。

    “还记得为父当初和你说的吗?”宋珺问,“宫中若是有欺负你的,十倍百倍的还回去便是,不用担忧着什么,永远有父亲和宋家在身后。”

    到底也不是小女孩了,泪水流过也就好了,攸宁问:“母亲入宫时总说家里一切都好,可是官家一直猜忌着家里,如何能好了,父亲和女儿说实话吧。”

    “女儿虽不才,但添居在皇后的位置上,总是还能为家里出上一份力的。”

    宋珺听了当真是哭笑不得:“谁人告诉你官家猜忌我们家了?这个点上,丁忧才是对宋家最好的事。”

    攸宁不适合知道太多的前朝之事,是以宋珺也没有多言,就说上那么一点就斜斜的岔开话题。

    “我来时,听到你亲手给官家熬制绿豆汤的消息,为父这么多年可都没享受过这个待遇啊!”

    宋珺伤心的样子真是逼真极了,活脱脱的好似给别人养了一个闺女似得。

    这下,轮到攸宁哭笑不得了。

 
番外|关于青晏和妙真的事
    在多年之前,妙真还是一个待嫁闺中的姑娘,与护国公的世子有个婚约。

    谁都不知道有一天,清冷的世子会发疯的求娶昭阳公主,而她,原佳卿,会被当时还是太子的仁宗看上。

    嫁了之后,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