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贵女-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没有证据,但事情到了这里,基本可以捋顺了,按照手头的资料,文谨推测:董进才的娘在庙会上丢了孩子,恰巧让妙家捡了。妙家的小姑娘摔下来死了,妙永君的妻子悲伤欲绝,并没有把捡来的孩子当回事,等那股悲伤过去,心里却担忧起来,她和丈夫不被公婆喜爱,但妙家却两代都男多女少,孙辈更是只有她一个闺女,故而,妙老太太对孙女特别疼爱,若是知道可爱的大孙女死于非命,还不知道婆婆会怎么发落她,妙夫人想来想去,便使了个李代桃僵之计,找借口在川流县住了两年,这才跟着丈夫回老宅,妙老夫人即使发觉孙女模样变了,也只能认为是女大十八变。
而且,妙家姑娘和董家的女孩,有几分像。
为了证实文谨的猜测,那边,妙家姑娘的乳兄描述妙姑娘小时候的容貌:很白,眼睛很大,黑溜溜就像一对龙眼核,眉毛弯弯的,一笑俩酒窝,这些特征,和妙德妃完全吻合,难怪没人发觉有问题。
再说,妙永君当时只是个主簿,家里只有一个做粗活的婆子,现在有六十多岁,耳朵完全听不见,根本打听不到什么,一个照顾女儿的奶娘,也病逝了,妙夫人还有个奶娘,当然活不到现在,只因为她们离世得很自然,没人怀疑什么,剩下女儿的乳兄,那时候懵懂无知,还是个孩子,而妙家老宅的人,根本不知情,什么也查不出来。
调查的人,也送过来妙永君的发迹史:就在接下来的大比之年,妙永君背着父亲,去省城参加了秋闱,这一次,他如有神助,中了个第五名亚元,父亲期望最大的弟弟却名落孙山,妙永君在第二年的春闱,又捷报再传,成为二榜进士,然后考上庶吉士,分派在户部观政。就在这时,他认识了命中的贵人,右侍郎左卫,左卫很能耐,一度有进内阁趋势,在他的帮助下,妙永君先是当了六品的同知,刚巧遇到当地灾荒,知府急病,他表现卓越,竟然一年便升为五品知府,再三年,是四品的道台,机缘巧合,两年又升到三品的按察使,却不巧,左老头故去,他的官运也不再那么好,妙德妃此时,已经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因为容貌美丽无匹,性子又贤淑端雅,妙永君便一心高攀,故而,妙德妃的婚事,一直没有着落。
这段时间,妙家为妙德妃请了个针线师傅,据说曾经在京城的绣楼做过绣娘,她无意中一句夸赞:“姑娘如此美丽聪慧,入宫当个娘娘都使得。”让妙永君夫妇动了心思,妙永君花了大价钱,辗转托人,让妙德妃得以进宫面圣,妙德妃果然不负众望,永昌帝对她十分满意,当即就封了美人。
妙永君时来运转,官位突飞猛进,引起满朝文武的关注,他正收拾东西,准备进入内阁,德妃却出了事情牵连到他,被发配到了西南边陲。
妙永君又花了很多钱,帮着德妃疏通关系,恰巧德妃检出有了身孕,被放出冷宫,后来一举得男,她人聪明,懂得审时度势,渐渐重新得了皇帝青眼,被封为德妃。
妙永君终于看到了希望,以为很快就能离开那片不毛之地,谁知一年又一年过去,上面却一点消息也没有,他也曾捎信给德妃,请在圣上面前美言,德妃答应得很好,却借口说皇帝嫌他这几年没有建树,妙永君有口难言,他所在的省份,全是山区,又多是异族,他能维持安宁,不给朝廷惹事,已经费尽心思,还怎么可能有更大建树?
慢慢的,妙永君看出了蹊跷,德妃还记得幼时的事情,根本和他妙家没有亲情,自然不愿意帮他谋划,妙永君让人捎信,想让德妃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德妃却凉凉的来了一句:“皇上不喜后宫的嫔妃有强大的娘家。”
妙永君心灰意冷,又唯恐欺君的事情暴露,便不敢有什么动作,老老实实在西南,准备再混几年,就辞职回家享清福。
这天,妙永君考进士时的一位同年忽然来访,他这里山高路长,地处荒僻,谁有这么好心来看自己?妙永君的意识里,这位同年肯定生活难以为继,来打秋风的,他叹口气,自己也不富裕啊,以前的钱财,都给德妃打点了,现在,百姓都穷得吃穿无着,他这个官儿也搜刮不来什么。不过,妙永君还是见了同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送他点山货茶叶的,也算是一点心意。但妙永君见了同年,心里的想法立刻改变了,人家的衣着打扮,还有谈吐气势,哪里是什么打秋风的模样?光是腰带上的那块玉带扣,就值好几百两的银子,简直比他妙永君还富裕。
第三百九十七章 郑妃心思
? 妙永君的态度不知不觉热情起来:“海诚兄一别经年,这是哪里高就啊?今天什么风吹得你大驾光临?”
来宝儿字海诚,他见妙永君态度殷勤,提着的心放下了一半:“我哪有什么高就?在京城给贵人做了门客,怎比得妙大人青云直上,成了封疆大吏,成就非凡?”
“嗨,别提了,窝在这兔子都不拉屎的角落,还提什么封疆大吏?比不得你在京城繁华傍身,唉。 品…文…吧”
来宝儿摇头:“我哪里能和你比?主子宽厚,金银赏赐虽然丰厚,但却籍籍无名,惭愧,惭愧。”
两人闲扯了一会儿,很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妙永君办了一桌接风宴,二人吃吃喝喝,便有些微醺。
来宝儿在妙永君处,住了半个月,摸清了他的心思,这才摊牌:“京城有大人看上了你的本事,就不知你心意如何?”
妙永君十分谨慎:“听海诚兄的意思,你的东家是个勋贵,京城里的勋贵,找我做什么?难不成他看上这里的矿产了?只怕这个,小弟实在不能效劳。”
“你把我的东家当成什么了?南海亲王啊,他想造反,还用等到今天?在西疆动手就行了,到今日,可就是已经坐上龙椅三十年了。”来宝儿的语言十分狂悖,神态却云淡风轻,“若说忠臣,没有比南海亲王更好的了。”
妙永君心悦诚服地点头:“有些人不是真忠臣,而是没那实力,南海亲王的确难能可贵,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值得我辈效仿学习,若是能为南海亲王效劳,那是吾辈此生的荣耀。”他虽然对官职权势追求的**很大,但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人,授人以柄作奸犯科的事情,还是能够把持住坚决不做的,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让德妃进宫,为此,他对一直蛊惑甚至借父母的力量威逼他的妻子非常不满,现在,令她留守祖宅,以示惩罚。
来宝儿松口气,他的观察判断,果然没错,妙永君的内心,并没有因为不得志而扭曲变态。
“南海亲王让我做什么?”妙永君半是疑问,半是自言自语,“我何德何能,得贵人青眼?所辖地区,又地荒人贫,愚钝偏远,心中着实惶恐。”
“南海亲王要我问你一句话:‘你可知,德妃的亲生父母是谁?’”
妙永君身子一闪,差点跪下,他嘴硬道:“德妃乃小弟长女,不知海诚兄如何问出这样的话。”
“呵呵,妙兄不要这样,咱兄弟又不是来害你的,而是来点拨一二,不让你再被人蒙蔽,你的长女,那一年在庙里摔下高台,不到一个时辰,就殒命西天……”
来宝儿说话的时候,盯着妙永君的双眸,饶是妙永君在官场历练多年,脸上并没露出慌乱,但他控住不住的眼角抽动,脸色泛白,便暴露了内心的极度惊慌。来宝儿乘胜追击:“想必妙大人到今天,也不知德妃的亲生父母是谁了,难怪被人陷害翻不过身来。想想您本来是一只高飞的鹰,到如今只能窝在山里,做个落于平阳的无齿老虎。”
妙永君见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知道对方也是有备而来,便不再遮掩,而是做了个揖:“海诚兄教我。”
来宝儿口气托大地说了一句:“这还差不多。”
至此,妙永君已经全无反抗之意,俯首帖耳,来宝儿继续道:“吾在京城偶然闻之,董进才董大人的母亲,在二十多年前川流县东的娘娘庙,遗失幼女,时年四岁零九月大,董大人的另一妹子,曾经是仁亲王的妃子,听说十分美貌迷人……”
妙永君的嘴巴都能塞下一只鸡蛋,他怎么能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妙大人,董大人的舅家,曾经开过绣坊,其母和姨母绣技高超,并且,容貌过人,不然一介小富商女,如何嫁给董大人的父亲——一个前途无量的秀才老爷?”
妙永君忽然想起,家里那个教授德妃的绣娘,果然和德妃有几分相像,并且,在他家期间,两人情同母女,非常投缘。”
原来,人家本来就是姨甥女,血脉相连,如何能不亲呢?
想到这里,妙永君倒吸一口凉气,从那个绣娘到来之后,德妃便和自己夫妇俩有了隔阂,不管对她如何关心爱护,她都一直若即若离,虚与委蛇。
来宝儿看到妙永君的脸色,忽阴忽晴变幻不定,便知道他听了进去,并且相信了,他伸手拍拍同窗的手背:“妙兄,你莫要生气,别人的肉贴不到自己身上,算你吃了一亏,还望妙兄能拿得起放得下,就别再对她有所指望。”
妙永君叹气:“我早就没了指望,只是董进才这厮,欺人太甚,既然知道我捡了他的妹子,前来相认,我难道还会耍赖不成?却用这样卑鄙的手段耍弄与我,让我耗费心力财力,供养德妃,他们兄妹却反过来咬我一口。”
“若德妃真是董家的女子,太子遇害,可就解释的通了,王爷查到,那个福神教的教主,原来是元神门的一个坛主,曾经在京城躲避过十年前的致命一击,却不知道是谁庇护的他。”
“王爷这就要把董进才绳之以法吗?”
“还不行,王爷不会拿妙兄的命来换取这样的结果,但先太子之死,又查无实据,那个元神门坛主,现在也不知道是真疯了,还是假装的,一直没有口供,王爷还没有证据那些是董进才一手操纵,因而,他只能步步算计,让董进才落入殻中。”
“王爷要妙某做什么?”
“呵呵,王爷准备给皇上建议,让你担任梁中省的巡抚,沈明昀沈大人想继续推行新政,梁中富庶,那里还缺个得力的民政官员。”
妙永君精神大振,双眼都忍不住开始闪光,虽然这只是平调,但再富裕能出政绩的省份做封疆大吏,和在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窝着,那可是两回事的,弄得好,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到内阁过把瘾,或者,封疆大吏也可以,但头上多加一顶太子太傅的帽子,就能从二品变一品,达到人生最辉煌的成就。
来宝儿走了,带走了妙永君满腔的期待……
自从南海亲王在南疆成功扑灭元神门的起义,郑贤妃的心情就没有好过,身边伺候的人,谁也不知道主子为何如此暴戾,个个小心翼翼,不敢出一丁点的错误,唯恐一个不小心,成了出气筒,上个月就有个内侍,被杖责二十大板,半夜发起烧来,被抬走再也没回来,估计是没命了,这让满宫里的人,个个战战兢兢,更加担忧,偏偏这天,小太监穗儿,失手打碎了郑贤妃最喜欢的天青底色绘牡丹花的小茶盅,眼看着郑贤妃的眉毛竖起来,屋里服侍的,全都跪在地上,祈祷着主子的怒火,千万不要牵连在自己头上。
穗儿吓得脸色苍白,虚汗满面:“贤妃娘娘息怒,穗儿,穗儿有话说。”
郑贤妃怒极,嘶声道:“你做了错事,还有什么好讲的?”
穗儿战战兢兢,爬到郑贤妃身边,低语道:“去年,燕红姐姐走的时候,和琉璃宫的孙公公说悄悄话,穗儿偶然听见了。”
郑贤妃脸色大变,琉璃宫是妙德妃所居,也就是说,她昔日的手下,有可能是妙德妃收买的奸细,她摆手让屋里人都退出去,又示意自己的心腹宫女守着房门,防止有人偷听,这才对战战兢兢的穗儿道:“他们俩说什么了?”
“奴才听不真切,但提到董大人,似乎董大人帮妙德妃做什么。”
郑贤妃双手紧握,长长的指甲上似乎都带着寒光,穗儿吓得抖如筛糠,却听到头顶上的声音,缓和了些:“你仔细想想,他们都说的什么?”
郑贤妃这时候,心里的怒意更甚,暗骂董进才这个老狐狸,一面口口声声说要扶持自己母子,暗地里却和妙德妃勾结,难怪这些年,她和妙德妃的争斗,不是平手,就是失败,胜利的时候很少。
穗儿的害怕少了些,眨着眼努力回想:“奴才真的听不清,因此才没敢给主子说,隐约中,说什么董大人是五皇子的亲舅舅,他拼死也会帮妙德妃和五皇子的。”
“亲舅舅?”郑贤妃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觉得这怎么可能?
穗儿看自己的话没有说清楚,唯恐主子不满,他为了活命,结结巴巴地许诺:“主子,我和琉璃宫的秦公公是同乡,偶尔有交往,不如,帮着贤妃探听一二?”
穗儿长相非常白净讨喜,十分招人喜欢,郑贤妃盯着他的头顶看了又看,觉得他的提议可以实施,便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好吧,此事除了你我,不可告诉任何人。”“是,娘娘。”穗儿退了下去,郑贤妃坐在窗前,脑子里混乱如麻,穗儿所说,是不是可能,她和董进才,是利益驱使才绑定在一起的,对董进才,她知道很少,可董进才知道她却很多。
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郑勾当
当年父亲去世根本不受继母约束一次外出游玩不慎碰上巡盐御史刘勤小儿子刘碧当地出名花花公子才二十六岁便了四个妾郑贤妃容貌在当地也一等一刘碧一眼就看上了出万金要娶做贵妾继母顶不住刘家压力不得已答应下来郑贤妃却觉得继母不安好心刚好家乡人传元神门教也加入了在坛主秦刚帮助下逃了出来。秦刚相好个花楼出来女人异想天开想借郑可可之力过上更好日子便建议男人想办法利用郑可可攀附权贵。
秦刚当时刚好听仁亲王世子要经过路盐家以为郑可可如此容貌一定可以勾上这位贵人便想办法郑可可送了过去路灿也不过郑可可父亲昔日同事关系并不亲近但个好人真收留了。
秦刚却没想到上司却安排了人袭击钱隽等知事情时便明白自己安排会落空没想到郑可可机遇依然来了盐总督孙齐孟孙女要入宫选美让郑贤妃去做丫鬟谁知阴差阳错郑贤妃让皇上看见了皇上那天点小酒糊里糊涂招幸了郑可可。
从家里逃出秦刚相好曾经倚翠楼红姐儿珊瑚便给郑可可教了很多房事技巧永昌帝活了半辈子吃腻了清淡小菜忽然尝了这样一顿滋味厚重大餐一时大感痛快问清楚郑可可父亲也曾经五官员好歹算得上书香门第第二天便破格给了个美人封号郑可可便在这宫里站住了脚跟。
食髓知味一连五天永昌帝都宿在郑可可这里第六天还因为郑可可月事来了才不得不去了贵妃那里。
永昌帝临幸美女像郑可可这样得宠以前就这样后来妙德妃异军突起才压住了郑可可。不久元神门被郭公公和钱隽联手铲灭如平地惊雷郑可可吓坏了战战兢兢等待厄运降临谁知宫里平平静静一点涟漪都也怀了龙种躲过了一劫后来秦刚还传进来信息刚好外出收债躲过了一劫现在不敢回家乡就在京城混呢。
郑贤妃想办法给秦刚了一个消息让去董府求救董进才果然秦刚安排到自己家农庄里躲了两年看看外面风平浪静便让回家乡继续传教。
后来秦刚还断断续续给郑贤妃送来消息告诉自己手下已经将近十万之众将来若四皇子争储手下就一股生力军。
可去年董进才忽然下令秦刚让在南方制造混乱还暗杀了太子。
郑贤妃一度以为这都为了自己儿子成为国君铺路虽然最后皇上选择了二皇子美梦成真可董进才安抚四皇子还小皇上龙体亦很健康机会还多得让不要急。
郑贤妃相信了知秦刚们只要老老实实地躲不乱出头教众便会越来越多儿子确还机会。没想到董进才忽然又让秦刚率众暴乱结果南海亲王出手了秦刚被俘福神教在江南成了邪教、异教、死亡之教再也成不了气候。
而二皇子却在北疆一战中崭露头角得到了皇帝和群臣拥护并且吃一堑长一智皇上特别给新太子配了一队侍卫对安危特别重视再想动手可就太难了。
郑贤妃心灰意冷但依然完全绝望觉得只要董进才在儿子便还机会。谁知董进才忽然惹怒了皇帝被连降三级。
郑贤妃这段时间实在忍不住满腔怒火觉得董进才就一蠢材若不瞎折腾如何能到了如此艰难境地?
坐在窗前郑贤妃脑子里一团乱麻越想越觉得董进才行为蹊跷正在这时心腹宫女淑兰提食盒进来:“娘娘董夫人让人送来一盒点心。”
这郑贤妃和董进才传递消息一个手段摆摆手让点心送上来便命人都退了出去淑兰自觉地在门口守。
郑贤妃捏开一块点心里面果然张小纸条董进才笔迹:“娘娘稍安勿躁伴君如伴虎哪个臣子不得三起三落?就沈明昭当年还被从三官连降五级成了一个副五西塞苦寒之地同知呢好歹还在京城证明皇上只给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