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贵女-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殿下,南海亲王府的大公子厉害,还是二公子厉害?”公主睁着圆圆的大眼睛,好奇地问兄长。
太子犹豫了一下:“这个,我可不好说了,南海亲王府的大公子,代仁郡王善于调兵遣将,识人用人,而且做事周密谨慎,滴水不漏,二公子钱朝辉谋略过人,常常奇思妙想,语出惊人。”
公主转头看着贵妃,轻轻道:“娘娘……”眼里有一丝渴望和羞涩。
梅贵妃叹口气:“不行啊,先祖定下规矩,驸马不可以担任高官,尤其是不能做武职,南海亲王府的二公子,不能因为你,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再说,你父王肯定不会答应的,西疆战事迫在眉睫,南海亲王府的两个年轻公子这一次名扬四海,莫说你父王,就是你的太子哥哥,也舍不得他做妹夫。”
公主低下头,没有说话,太子却看到她衣襟上,出现一个圆圆的水点,心里很替妹妹难过,他倒不是因为母妃的理论不帮妹妹,而是因为,钱朝辉的性格,如何能时时刻刻看着媳妇脸色行事呢?妹妹还小,肯定能找到合适的驸马,有个美好的人生,他不能为了妹妹一时兴起,便毁了钱朝辉。
就在同一时间里,文谨和丈夫正在讨论两个儿子的亲事,张澜遇难马上就一年了,张姑娘已经快十九岁了,是京城少有的“老”姑娘,她和金金的婚事,已经迫在眉睫。
金金和钱钱是孙子辈,他们一年除服,文谨和钱隽却是儿子辈,要为仁亲王服三年重孝,他们不能去别人家,但却不耽误给儿子娶媳妇。
钱隽点头,为了不至于累着妻子,他提议:“因为是孝期,婚事就让宗室的人帮忙办理吧。”
文谨略有些遗憾:“那就不能给儿子一个很好的婚礼了。”
钱隽很奇怪:“你一向不是不喜欢出风头吗?宗室办的婚礼,肯定中规中矩,很中庸,但不会差的。”
文谨笑着摇头:“咱这两个大的,能中庸得了吗?”
钱隽想起刚才在大街上,无数年轻女子看着儿子,恨不能把影像永远留在眼中,他忍不住低声笑起来:“是,是,是,他想中庸,别人也没法答应啊。”
两人笑了一阵,文谨说起钱钱:“老二既然归来,又有三十年的俗世生涯,肯定是得娶亲的。”
“嗯。”钱隽点头,“你先张罗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子。
“好!”钱钱比金金小四岁,和前年的金金比较,选择的范围要宽多了,十四五岁没订婚的女孩子多了,也就比他小三四岁,十六岁的女孩子不多,但也不算少,其中不乏好姑娘,而且,钱钱刚刚立下大功,虽然放出风去,虽然只有三十年俗世生活,依然有很多女子愿意跟他。
这个社会的人寿命短,五十岁的人已经算是老人了,婚后,能相亲相爱三十年,这对很多女子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南海亲王没有妾室,他的儿子婚前没有通房,很有可能也没有妾室,这已经让京城的高门贵女梦寐以求了,三十年,更是令人向往的一个时间长度。想想别的富贵人家,妻子进门三五年,便有妾室,最起码,妻子进门,就会有通房,那些在娘家千娇百宠的贵女,不得不打掉牙齿和血吞,人前装笑脸,人后掉眼泪,心里如黄连,还得做出贤惠状,那日子,别说一辈子,一年都嫌长啊。文谨刚刚透露出,给二儿子选媳妇的消息,家里的大门,差点让媒婆给敲破了,京城里,三品以上,女儿有些姿色,还有些才艺的人家,几乎都派人来试一试了,十天不到,文谨就有点受不了,她只好让来的媒婆,留下女方的姓名住址,回家等消息,她算是轻松了,但其他麻烦却来了,那些媒婆直接在路上甚至大门外就争起来了,这不,故意让人伤和气不是?
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
但这个,文谨可就管不过来了。
这天,文谨奉命进宫,探望梅贵妃,路上却和妙德妃不期而遇,她很客气地和德妃见礼,然后继续行路,心里却涌出一股特别的感觉。
当年,妙德妃因为郑贤妃早产的事情牵连,被打入冷宫,但不久后因为怀孕,永昌帝又给她放了出来,谁知妙德妃这一胎,还生了一个儿子,就是五皇子钱灏斌,皇上的其他孩子,名字都含有美玉的意思,只有他,却用了个文武全才的寓意,为了这个,前一阵太子被害,隐隐约约有人提议,让五皇子为储君呢,若不是皇上快刀斩乱麻,那股风声,说不定还真能刮起来。
虽然郑妃眼里,她的儿子四皇子钱灏瑱聪明绝顶,天下少有,但谁都能看出,那就一个书呆子,除了会背课文,没什么过人之处,但五皇子却不同,他比四皇子小一岁,但无论读书还是练武,甚至在皇上跟前的得宠程度,都是独一份,最好的。
文谨一路走,一路暗暗庆幸,梅贵妃幸好三个儿子,而且,新太子钱灏琳只是性格清高骄傲,没别的不好,尤其是,他聪明,在很关键的时候露了脸,入了皇上的眼,不然,这太子之争,还不知道花落谁家呢。
妙德妃刚才,脸上显得落寞疲惫,是不是因为太子之位没争上?她不会早就有这样的准备吧?
文谨被自己的臆想吓了一跳,如果这样,太子钱灏瑥就不是死于意外,而是有人刻意安排的?这人是谁?
文谨没来由的觉得,这人肯定是董进才,想想钱钱透露的,关于上一世的那些信息,钱钱重生的时候,姓妙的,已经在宫里风生水起,力压那个贵妃,前世,宫外的事情,都是董进才捣鬼,这宫里的事情,他是不是也要插一手呢?
以董进才的性格,还真太有可能,但妙德妃和董进才,能有什么关系?郑贤妃和董进才,因为元神门的人牵线,组成了统一战线,那么,这个妙德妃,会不会也通过某个关系,和董进才有关呢?她为何明明被打入冷宫,为何后来又混得这么好,从一个美人,升到贵嫔,再到德妃呢?是她能耐过人,还是有人帮助?
文谨一路胡思乱想,到了贵妃宫殿门口,还是一副蔫不拉它的样子,令迎接的内侍都忍不住,轻声询问了一句:“南海亲王妃是不是不舒服?”
“哦?”文谨摇头,“身子倒是没什么,就是,二公子的婚事,让我劳累了。”
年轻内侍忍不住笑了:“南海亲王府的二公子,京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他的婚事,娘娘还有什么发愁的的?”
“唉,你是不知道,每个女孩子,都有优点,到底哪个才是儿子的绝配呢?担心识人不准,可把我愁坏了。”
“呵呵,王妃这是挑花眼了。”
“可不是。”几句闲话,文谨已经恢复了平静,进了宫殿,给贵妃行礼,两人坐下,喝茶聊天,皇上招她进宫,主要为了陪伴贵妃,逗她开心,自然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谈,贵妃也不屏退左右,宫娥内侍,送茶送点心,都没什么忌讳。
她们说的最多的,乃是儿女的婚姻事,文谨发愁给儿子挑不出好媳妇,贵妃发愁女儿没有好驸马,宫娥内侍听了,没人觉得这是秘密,也没人对她俩的话感兴趣,直到贵妃累了,文谨搀扶她进卧室,只有心腹宫娥彩凤跟着。
“彩凤,我已经让王爷把你父亲调到了雁北大营。”
彩凤惊喜莫名,若不是扶着贵妃,都给文谨下跪了,她父亲的顶头上司的小儿子,觊觎彩凤的美丽,逼着父亲答应把彩凤嫁过去,不然,彩凤一个七品小武官的女儿,为何要进宫呢?和父母一别,便是经年,还不知道有没有命从宫里出去,当时,她也是被逼无奈。
梅贵妃觉得彩凤这姑娘特别细心,又体贴温婉,便着力培养,前不久,拜托文谨,帮彩凤父母一把,这一是施恩给彩凤,另一目的,也是为了让彩凤铁了心跟着她。
趁彩凤给梅贵妃端茶,屋里没人之际,文谨低声问梅贵妃:“妙德妃你知道多少?此人似乎不是表面那么平常。”
贵妃眼皮霍得一跳,低声道:“的确有蹊跷,我查不出,章护和郭公公不一样,我也不敢说实话。”
“想办法培养几个人,盯着她,你把她宫里得力的人手名字给我,宫外,我来盯。”
“好的,你认为外面,谁顶她?”
“董进才。自从他故意让郑妃把儿子养成书呆子起,我就一直觉得特别蹊跷,刚才碰上妙德妃,心里才豁然开朗,若是郑妃只是个幌子,一切为了妙德妃,这事才解释的通,包括郑贤妃当年早产。”
彩凤的脚步声传来,两人交换了个眼色,都不再说话。
贵妃不管如何信任彩凤,文谨都要防一手,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
出宫回家,文谨让钱隽帮忙,到妙德妃老家那边调查,寻出蛛丝马迹,看看妙家和董家,到底有没有关系。
钱隽虽然答应,但却给文谨一个信息:“当年妙德妃的父亲,可是被董进才踩了一脚,调到西南的,这么多年也没能跳出那片蛮荒地呢。
“可这个妙德妃,为何不帮着说说情?似乎她和娘家的关系不好,是不是妙大人嫌女儿拖累了他?父女反目了?”
钱隽摇头:“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蹊跷,你放心,我会让人打听的。”
文谨点头,这事情,努力也不见得有结果,别人的秘密挖掘起来,若是那么容易,也就不是秘密了。金金当时,请求皇上把刘安放到了雁北大营,而他则带着石振宗训练出来的兵,在北疆取得大捷。这把刘安气坏了,他认为,若不是那样,这立功受奖的,还有他一份呢,可现在,不仅丢了军功,还不能在京郊大营过舒服日子。
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金结亲
石振宗练兵手狠,管理也非常严格,刘安在京郊大营,虽然官儿不那么大,但头上的领导,都是一些不管事的贵族,放手让他折腾,他自由惯了,猛然天天卯时去军营,应卯操练,弄得浑身酸困,这样的日子,他实在过不惯。
刘安在京郊,也当了十几年的官儿,京城的人脉也不少,他辗转托人,想把自己调回去,这七送礼八托请,最后竟然走到董进才门前。
董进才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皇上不待见,日子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他不敢受刘安的礼,却给他介绍了一个更有面子的人——董家的亲家石宗汉。
没想到石宗汉毫不留情,一口回绝,而且还给董进才写了一封措辞严肃的信件,让他谨守本分,不要做出格和违法的事情,牵累了亲戚。
董进才气得在家大发脾气,董夫人听了孙子好些次的哭诉,说石家女子粗俗不堪,就一村姑,实在顶不起董家宗妇的责任,董夫人很后悔这门亲事,便撺掇丈夫退亲。
董进才便给石宗汉写了封信,说他泥古不化,不知变通,不然,当了十多年的北疆元帅,这一次大捷,也都没能再进一步。
石宗汉的回信,很干脆提出退亲:“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就不该是亲家,那件事,就算了,请您退回小女的帖子,鄙人也命贱内,将你爱孙的帖子送回去,包括定亲礼。”
京城里也有人同情董进才的,说石家看董家失势,落井下石,石夫人这两年,很少出门交际,这件事,也一句解释都没有,很快,石宗汉就把女儿许给了手下一员猛将,二十岁的年轻人,八品的小武官,很多人对此十分不解,董进才再落魄,也是副二品,孙子已经恩荫了一个七品的执事,在户部做事,怎么比,也比北疆苦寒之地、没有家事的小武官强。
钱隽听说此事,一笑,他早就猜出这桩亲事石宗汉不愿意,无奈夫人自作主张定下了,他肯定约束妻子不许再长袖善舞,老老实实在家,宁可吃亏,也不许攀交贵人,然后,找机会退亲了事。
这两家,根本就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
文谨听了钱隽的解释,高兴得一笑,反正能打击到董进才,她都乐意见到。
刘安没想到自己一番折腾,钱花出去不少,没有任何效果,还引起两个大佬由亲家便仇人,董进才心情不爽,不仅没有帮忙,他的一个门生,为了给座师出气,还把刘安的档案,正式转到了雁北大营,刘安希望破灭,人都蔫吧了。
雁北大营的兵,等于和以前京郊大营的兵来了个大换防,永昌帝干脆下令,让钱朝辉为京郊大营的副都督,专门负责练兵,而钱朝阳在兵部的官职,也由六品,一下子升了三级,成了副四品。
这官职和爵位不同,后者是虚职,除了领钱,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权利都没有,这个副四品,可是实打实得为皇帝处理军政大事的。
接下来的日子,钱隽父子三人,在朝廷忙碌,文谨则在家忙碌——给钱钱找媳妇,又准备给金金成亲,这个时代,繁文缛节多不胜数,一道一道礼仪,没有一步可以缩减轻忽的,这还不算,亲家那边,还出现各种麻烦。
张家姑娘只有重病在床的祖母,没有父母和祖父,由一位庶出的婶母张罗,文谨听到很多闲话,那个婶子很厌烦张珏,又恨她带走了生母和祖母两份嫁妆,在家闹得乌烟瘴气。
张澜的夫人当年生了儿子,身体受损,再也不能怀孕,张澜的母亲便给他娶了一个贵妾,生下一儿一女,张夫人的儿子没了,媳妇伤心而死,留下张珏一个孙女,这些年,她的一颗心,全都在孙女身上,唯恐庶出的媳妇虐待孙女,她也一直捏着中匮的大权不放,张澜遇难,张夫人一下子便晕倒在地,昏迷了三天三夜,全靠张珏张罗伺候,那位庶出的婶娘抓住机会,拿走了中匮大权。
但张夫人早有准备,张珏的嫁妆,全都收拾好放在她院子的库房里,钥匙也是她的亲信拿着。
张澜是清官,家境并不充裕,但他和儿子名声很大,当年张珏的母亲出身豪门,嫁妆非常丰厚,那位婶娘刚开始哄着张珏,让她把嫁妆分出一部分,给自己的女儿,被拒绝后,心中不忿,天天找张珏的麻烦,她以为,文谨这边听说张珏名声不好,说不定会退亲,张珏害怕,没了依仗,就会软下来。
这位婶娘,也不是没有依仗,张珏有个致命弱点——命硬,她的父亲和祖父,都死于非命,张家那位婶娘,没少拿这个做文章。
文谨曾经和钱钱讨论命运的问题,钱钱摇头:“母妃,你怎么也信了这个?嫂子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不肯妥协的直性子,被人暗算也在情理中,跟她有什么关系?何况,张大人是受了前太子的拖累。”
“钱钱,你师父教你掐算未来的本事没?”
“没有,师傅说,天机不可泄露,我既然入俗世,便会为情所累,有时候人情会把我逼到死角,不得不做出违心之举,掐算未来,会毁了我的道行。”
“哦,我明白,儿子,母妃会尽人事,听天命的,只有对得起本心,自己努力奋斗,不管是好是坏,母妃都接受。”
“母妃心怀坦荡,光明磊落,神明也会护佑的。”
“好儿子,借你吉言,母妃一定会活得好好的,你哥哥嫂子,也一定长命百岁。”
“是!”
好多贵妇对文谨坚持这门亲事感到不解,甚至玉洁郡主都私下和嫣然讨论过此事,她俩很犹豫,张珏是个好女孩,退亲会被人指责,可毕竟,让儿子娶一个命硬的女子,她们也觉得文谨胆子太大了。
因为张珏命硬的流言,文谨和娜仁王太妃商量过,新房设在怡心苑这边,反正这边够大,房子也够多,挑了个宽敞漂亮,靠近外院,有利于金金出门办差的院子,好好修整了一番,便可以做新房了。
婚后,金金便不再去仁郡王府居住,等于把那边的管家权利,变相全交给了娜仁王太妃,这让太妃特别感激,不惜把大黑山马场出的一匹最好的马,赠送给金金。
金金大方地收下了,钱璋还小,驾驭不了这样的烈马,再说,他这样做,也不会让娜仁王太妃有那么大的人情债压力,大家相处起来,也比较舒服。
娜仁王太妃拥有大黑山马场,好马多得是,别人稀罕难得的好马,对她来说,只能算是珍贵,却不算珍稀,左手送出去,右手还能再拿到新的——虽然大黑山马场所出的骏马,多数给了兵部,但娜仁王太妃依然留下了少部分,给追随她的那些本族的军士,他们就守在大黑山马场,永昌帝都不好意思把全部马匹归了朝廷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金金的婚礼如期举行,张珏的嫁妆,果然令人震撼,她的母亲当年十里红妆,曾经轰动一时,现在,她的还要加上祖母的嫁妆,还有张夫人这些年,为孙女新准备的,一百二十四抬,抬抬的箱子里,都压得满满当当。
张澜身为太子师傅,这些年皇宫和东宫的赏赐,因而,民间难见好东西也有不少,张夫人对庶子夫妇失望透顶,便毫不犹豫地全给孙女陪了嫁妆。
所有参加婚礼的贵妇,没人不注意那些嫁妆,只有女主人,南海亲王妃,在金钱的面前淡定无比,她活了半辈子,原来也曾赤贫过,也曾为了金钱打拼过,但她从来都把钱当做改善生活的必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