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贵女-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夫人大惊失色:“什么人?老爷可有眉目?”
  “暂时没有,这个骗子十多年前跟着逃出京城,前不久忽然悄悄潜入,租房开铺子,就骗了咱艳儿一个,前后不过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开铺子哪能来得及,肯定京城有帮手。”霍夫人断定。霍都督让人去东城兵马司查看这个铺子是何人所开,回答是根本就没有办执照,霍都督悄悄把巡街的衙役拘捕过去,秘密审讯。“霍大人,他们说很快就会在衙门补办契照的,让小人行个方便,小人也不知道他们是要行骗啊,大人饶命。”


第三百七十一章 骗子(2)
  “说,谁给你做的保人?没人打招呼,你能这么好说话?”
  “没,真没人做保,小人接了十两银子的好处费。”
  毕竟不是自己手下,霍都督不敢用刑,他逼问再三,这个巡街小吏始终都是那些话,霍都督只好教训了几句,把人放了。
  霍夫人气得在家直骂男人太无能,霍都督阴沉着脸儿没说话,暗地里,却让自己辖区的一个混混悄悄盯上了那个小吏,看有什么人和他接触。
  霍家这边闹得乌烟瘴气,钱浩却在家大发雷霆:“你们真是一群蠢货,为何要写真地址?不然,我们得手的可不是两千多两银子,而是两万多。”
  跪在地上的人哆哆嗦嗦地辩解道:“好三爷啊,霍都督哪里是好糊弄的?他随便派人查一下,就知道那果园子是周家的,就算皇后不得势,皇上也绝不会看着让人欺负,霍都督肯定不会买下来,他若不带人去查封铺子,我们也不会跑路,说不定就让人全抓了,三老爷,霍家,和当年的刘王太妃以及贺氏不一样,那俩都是内宅妇人,什么也不懂,好糊弄。”
  “狡辩,你们只会狡辩,都给我滚出去,今天晚上不许吃饭。”
  几个人不敢再说话,垂头丧气地走出去,回了居住的小院子,他们还要在府里躲避几个月,等风声小了再偷偷出城。
  钱浩坐在椅子上,气哼哼地喘粗气,心说萧氏骗人,怎就一骗一个准,然后还让人抓不到把柄,自己怎就这么背,明明天衣无缝,偏偏就让这几个狗奴才给搞砸了,想起两万多的银子才到手不到三千两,他就一阵恼火。
  傍晚,钱隽踩着霞光回到怡心苑,这里不愧是皇家别院,假山流泉,柳堤凝翠,一湾溪水,从汉白玉的拱桥下潺潺流过,高雅的白鹤,在水湾成的小池边嬉戏,水池边的芦苇,已经长出了一尺高的绿苗,在微风里飒飒作响。
  文谨带着两个女儿,就在不远处迎接家人,子夜已经从宗学回来,正和两个妹妹追逐嬉戏,看到父王,一起欢叫着跑过去。
  斯情斯景,令钱隽十分舒心,一身的疲累,都抛到了爪哇国,他展开双臂,接住两个女儿,然后一个胳膊一个,把她们抱起来。
  “父王,你出去做事,很辛苦吧?你把我们放下来,我和妹妹跟着你走就行。”芒果一张圆圆的苹果脸红扑扑的,扑扇着黑幽幽的大眼,十分乖巧体贴地对父亲说话。
  “父王不累。”
  “父王,我和姐姐牵着你的手,好不?”桂圆虽然不多话,但总能说到人心坎上,她还挣扎着要下地。
  文谨赶紧接过芒果,和丈夫一人抱一个,子夜走在父亲身侧,一家人在微薄的晚霞中,往宴息室而去。
  “我好像开了个坏头。”文谨笑着对丈夫道。
  钱隽有些不解,微微挑起眉头,表示疑惑。
  “钱浩把霍氏骗了,**裸地行骗,他派人盯着霍都督,看到老头气冲冲带着人往福禄天的方向而去,立刻放了报警的烟花,让他的人都逃脱了。”
  “霍氏那边,损失多少?”
  “近三千两银子。”
  “钱浩这是丧心病狂,你当年惩治刘彩琴和贺氏,那是她们惹了你,可霍氏并没招惹钱浩,甚至还深受其害,现在,钱浩竟然柿子捡软的捏,还拿霍氏开刀,这可就是欺负人了,还是欺人太甚。”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霍都督估计已经忍无可忍了。”
  “哈哈,你还会这个词儿啊,不是你说忍无可忍,重新再忍吗?霍都督非要憋到快爆炸时,才最具有爆发力呢。”
  “你的事儿,还差多少。”
  “哦,不少呢,以前大舅行事低调,虽然讨厌董进才,但也不招惹他,因为皇上就是那个心态,一定要给大舅树立一个对手,原来有姚光远,后来又董进才,他都烦了,推倒一个,皇上再树立一个,前赴后继的,防不胜防,再说,董进才有几斤几两,大舅知道得清清楚楚,推倒了,说不定立起一个更狡猾更难对付的,他便懒得动手。”
  “可现在是二舅来了呀。”文谨直觉,沈明昀和沈明昭性格不一样。
  “是的,二舅眼里容不得沙子,他其实比大舅更能干,但外公去世时,却安排人脉支持大舅,就是怕他做事太冲,顾头不顾尾的,捅出大娄子。”
  “现在呢?你怕不怕?”
  钱隽摇头:“此一时彼一时也,二舅就是捅娄子,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捅出来的,皇上老了,等太子接手,二舅就可以缓冲一下,再说,还有我和三舅在这里兜着,二舅能捅多大的篓子?”
  “我觉得二舅十分沉稳的,你看他来京也几个月了,几乎和大舅一样,不声不响。”
  “哼哼”钱隽想笑不笑,哼了声,然后道:“二舅就要出手了,他憋了这么久,估计已经忍无可忍了。”
  “他会不会重新再忍?”
  “不会,他和大舅不一样,哪怕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文谨来了精神,像沈明昀这样的政治家,官吏,还真少见,而且,能升到这样的高位,就更稀少了。
  宴息室到了,文谨指挥仆人端来洗漱用水,两个奶娘带小女儿洗手,文谨帮钱隽脱衣服。以前看演古代的电视剧,觉得那些男人真爱摆谱,竟然举着手让人服侍穿衣服,现在文谨才明白,这衣服确实太娇贵,上面又是玉带又是玉佩、还有荷包、笔袋等等,真的有人帮忙才不至于损坏了什么。文谨把取下的东西一件一件放在小丫鬟端着的黑漆木盘里,最后才帮着脱下官服叠好,让丫鬟端着送到寝室。
  钱隽穿了一身细白纱布的夹衣,进了盥洗室清洗过了,穿上那里放着的便服出来,厨房那边已经送上饭菜,一家人开始晚餐。
  文谨不喜欢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但因为女儿儿子必须得遵守,她不得不为孩子做表率,十分优雅得体地吃饭动作,让芒果和桂圆有样学样,小小年纪,便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子夜十四了,要在外院歇息,一家人走到垂花门,他像父母行礼,一家人兵分两路。
  “金金这几天都没回来,不知在郡王府过得如何?”
  “挺好的,他很本分,对娜仁王太妃也很尊重,昨天跟班还给我送信,说娜仁王太妃送给金金一面双龙抢珠的金线编制的抹额,京城顾善堂出品的,十分珍贵。”
  “娜仁王太妃把他都惯坏了。”儿子招人喜欢,文谨自然是高兴的,这话不过是谦虚而已。
  钱隽自然也以儿子为荣:“他在兵部的差事也做得很好,我以前还担心他没经验,怕他被那些刁吏坑害,没想到这孩子挺细心,凡事即使当面不说,背后也要找人弄明白,他也不像某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高门子弟,恐怕别人笑话他胸无点墨,便不懂装懂,处处捂着盖着,金金但凡有不懂的,总要找那些性子比较和气的兵部老人儿请教,而且,他每次还找合适的借口给这些人谢礼,现在,兵部上上下下,都很喜欢他。”
  文谨拍拍胸脯:“这样我就放心了。”
  “都是你教的好。”这句话,钱隽说得诚心诚意,他年轻的时候,桀骜不驯,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虽然能力过人,可却总被各种嫉妒和不满伤害,现在回想起来,娘亲若是能够多活几年,能够像文谨教儿子一般耐心细致,他不知要少多少磨难。
  文谨笑:“你教的也好,我一直担心,怕自己太过罗嗦,把孩子教得娘气了。”
  听娘和爹爹互相夸赞,桂圆倒是很安静,芒果却有些忍不住,到了住房门前,她挣扎着从文谨怀里溜下地,去追小花园里飞着的蝴蝶,钱隽也放下桂圆,让姐妹俩一起玩儿,缀在后面的奶娘丫鬟赶紧过来,护着小主子别摔着磕着,文谨和钱隽进了卧室。
  “二舅这几天估计会让人弹劾董进才一个门生,那人在江南,处处掣肘,太子和张澜的折子,已经上了三遍了。”
  “你二舅的改革,是和整个士林官员作对,这一回,董进才绝对会四处插手,笼络人心。”
  “是啊,江南那边是成是败,就在这几天了,朝廷很快会有一场大风波。”
  看妻子有些担心,钱隽宽慰地拍拍伸臂把她拢在怀里:“没事的,这一回,董进才打错了算盘,皇上不管多糊涂,都绝不会不支持二舅,江南修堤,若不能就地解决资金,就能把户部掏空。”
  “国库,竟然空虚如此?”“嗯,这几年天灾频繁,皇上虽然糊涂,但还算是仁君的,赈灾、豁免贫民钱粮等等,每年都有好几起,国库因此亏空不少。”文谨没说话,伸出手臂,抱了抱丈夫,她理解钱隽,这是一个受儒家思想教育成长起来的古代贵族,他胸怀天下,体恤百姓,并因此而拥护皇帝,帮着皇帝处理朝事,自己不能以自己的好恶阻拦他,皇帝一定要让他的臣子分成两派或是更多的派别,那是他的理事方式,只要他心里,还有百姓和朝政,就有几分可取之处,钱隽的辅佐,那就是有意义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弹劾风波
  没想到钱隽还是错误地估计了沈明昀的忍耐力,朝廷中发起的弹劾大战,竟然是董进才主导,他见自己的势力远远高于对手,并且,认为沈明昀的改革,和所有的官员心思相左,不会有人支持,因而忽然发难。
  江南总督张彦刚是沈明昀推荐的,乃是他的同年,张彦刚的脾气跟沈明昀有一拼,都十分耿直,并且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虽然明知改人头税为地税,是和众多官僚士子为敌,但他自认是忠君为国,便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弹劾,攻击的第一人,便是张彦刚,只有他倒了,沈明昀的施政纲领才能倒,董进才才能彻底击溃对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巨荣朝的第一权臣。
  永昌帝收到弹劾奏折,一声未发,给压下来了,董进才以为是沈明昀搞鬼,第二天,暗示更多的门徒奋起弹劾,到了第三天,永昌帝手里,已经有四十多个折子,他气得要命,下朝后,把钱隽叫进宫。
  钱隽还在守孝,偶尔上朝堂,也是皇上下旨的,本来永昌帝下旨夺情,被他拒绝,但皇上要他偶尔帮忙,这个就不能再说不了,其实他为了帮助二舅,一直没有停止关注朝廷事物,也一直忙着安排布置,以防二舅初来乍到,不适应京官的工作,被董进才打倒了。
  钱隽匆匆进宫,给皇上行了大礼。
  “起来,起来,说过多少次了,别跟那些酸儒一般,摆形式走过场的跟我看。”
  “皇帝恩典,微臣没齿难忘,但祖宗规矩,微臣不得不遵守。”
  钱隽的话让永昌帝很受用,他摆手示意,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的锦凳上:“叫你来,是让你看看,看看这些贪官污吏,朕给他们地位,给他们官儿,让他们发财,使得他们有了体面,有了威风,他们倒好,报答朕的,就是不肯交税,不肯为国出力,竟然联名弹劾新政,攻击沈大人,简直不知所谓!”
  钱隽拿起奏折匆匆浏览了几份,也禁不住气愤填膺:“皇上,简直欺人太甚!我终于明白沈大人为何痛心疾首,甚至说‘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皇上,你只有下定决心,不为这些浅薄之徒的叫嚣所动,才能实现永昌中兴,才能极大提升国力。”
  “嗯,我是这样想的,可是,官员乃国之根本,若是他们一起抵触新政,新政非但不能实施,还反而深受其害。”
  永昌帝说得很有道理,纵观历次朝代更替,末代之君有昏聩无能的,但也有想要振奋、想要兴国的君主,可惜个人的力量,已经没法改变历史的洪流,或者朝政处理不当,反而使国运更加颓废,以至于最后没法收拾,不得不惨淡下场。
  看到永昌帝的担忧,甚至有些畏怯,钱隽心中警铃大作,沈明昀的新政,不能半途而废,这不仅关乎个人命运,还关系着巨荣朝今后的走向,是一蹶不振,还是焕发新春。
  “皇上请勿担心,朝廷中,虽然有这些蛀虫,为了一己之私,打着圣人的旗号做坏事的,但忠臣、明臣更多,他们肯定会支持皇上,把国家治理更清明,更兴旺。”
  永昌帝依然眉头紧锁,没有办法应对眼下的局势,再表忠心说好话,都不解决实际问题。
  “皇上,微臣认为,这些上折子的,多数都是家里广蓄良田,为富不仁的,只需要找几个臭名昭著、又在朝堂叫嚷很凶的,四下侦查,抓住把柄搂了他的官帽子,才能震慑群臣,让那些盲目跟风的人清醒清醒。”
  永昌帝觉得钱隽所言,可以施行,心情好了许多,他把案头摞有一尺多高的奏折推到钱隽面前:“你看看,我觉得他们有人是真心为国,只是一时想错了,但有人肯定别有用心。”
  “是的。”钱隽一边答应,一边飞快地把这些折子翻阅了一边,大概一个时辰,他挑出了三份来,“皇上,这些人中,果然是有人人云亦云,有几个还真是一心为国的,只是想偏了,微臣挑出三个人,他们的确是有私心。”
  “哦?”
  “皇上,前些天张彦刚送来一份密折,你给微臣看过的,就是说的这三个人啊,他的父母兄弟仗着他官位高企,公开让乡邻的地主把土地挂靠在自己名下,逃避朝廷税收。喏,这个姜国敏,他家有两千顷地,一顷地五十亩,两千顷是多少?三十亩地可以活一家人,姜家,全部人口不足五百人,却使得三千多户百姓流离失所,也使得朝廷一年的税收流失数千两银子。”
  永昌帝眉毛霍得抬起:“张大人那份密折呢?”
  伺候的太监急忙跑过来,帮着皇帝找出那份密折,跪着膝行几步,递了上去。
  永昌帝拿着折子,放到钱隽面前,钱隽指着其中几句:“皇上你看,姜国敏、刘林、王昌,家里都田亩过万,他们自然反对新政,他们这是为了一己之私啊,皇上,这样的臣子,有什么资格弹劾别人?难道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面孔,他们就真的能成忠臣?”
  永昌帝想了想,他见钱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且还有充分的理由驳斥对方,便知道他一定有所准备。
  “明天,我特旨让你上朝,你把这些在朝堂讲出来,刹住这股攻击新政的妖风。”
  “微臣一定尽力,但还得准备几天。”钱隽这是要杀鸡给猴看了,那三个人,他一定要打中他们的七寸。
  永昌帝点头,觉得堂弟乃是真心为国的,想起昔日的种种,心里不由愧疚不已,他看到钱隽一脸疲惫,便体贴地摆摆手:“你跪安吧。”
  “是,皇上。”钱隽退出去,永昌帝心情好了许多,继续处理奏折,没想到他竟然看到一份弹劾姜国敏的,还是个小小的副四品道台。这份奏折写得比较通俗,虽然很长,但很少转圈逢迎拍马的废话,整篇罗列了姜国敏的家人仗势欺人、聚敛财富、强买土地等等罪证,让疲累的永昌帝精神一振,剩下的奏折,他也不想看了,示意伺候的太监,把钱隽挑出的几份奏折,和这一个放在一起:“明天在朝堂上诵读,我倒要看看,姜国敏拿什么脸弹劾别人。”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听审
  永昌帝要去后宫休息,值班的太监管事端出后妃号牌,永昌帝看也不看,便摆手道:“去贵妃那里。”
  随行太监有人低下头,暗暗咬牙,皇上这心情不好要去梅贵妃那里,心情好,也要去梅贵妃那里,他们拿了后宫女人的贿赂,什么时候才能为那些人办事儿?
  听说皇帝又去了梅贵妃的宫里,郑贤妃气得把手边的茶杯、茶壶全摔碎了。这些年,董进才对她不错,甚至把一个老翰林的独生女儿王淑芬弄进宫,做她的宫女,这王淑芬自小爱书成痴,肚子里的墨水,不比她的翰林老爹少,有王淑芬精心教导,她的儿子——四皇子钱灏瑱,从小就比梅贵妃的几个儿子显得聪明,郑贤妃很清楚地记得,两岁半时,儿子口齿不清地给皇上背《悯农》诗,永昌帝一脸惊奇的模样,她坚信,皇帝对她的儿子,远比对梅贵妃几个儿子好,每次皇上和钱灏瑱在一起,总是惊奇惊喜,又欣赏有加。
  钱灏瑱马上就十岁了,越发聪明好学,比和他同岁的三皇子钱灏瑨,不知要强多少倍,四皇子已经开始学论语了,钱灏瑨还在开蒙,每天读什么《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呢,只是钱灏瑨十分好动,跟着武师学了拳脚,这方面比她儿子厉害些罢了,郑贤妃觉得梅贵妃乃是山沟里钻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