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贵女-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为因素带来的都是好事,唯一不顺心的,是天气在捣乱。去冬冷得要命,今夏却很闷热,雨水也多,文瑾很担心水稻产量不及去年,但农业本就是靠天吃饭的,她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
  这天又是大雨瓢泼,文瑾穿着蓑衣,头戴斗笠,跟在韦成岚身后查看溪水上涨的情况。幸好去冬修了堤坝,不然上一回大雨,都有可能倒灌进农田了。
  前一阵的忙碌,换来这会儿的安心,鸭棚猪圈的地势,重修的时候垫高的许多,文瑾不怕雨水倒灌了。
  两人巡视一圈,往回走去,前面似乎有人说话,大雨阻隔视线,看不清楚,似乎又人影在前面。
  “看看去!”
  “嗯!”
  等他俩走近,碰上一身是水的汪晗。
  “文瑾你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去年养猪,天气晴好,一点绊子都没有,今年修好了猪圈,还弄了排水沟,这雨就没完没了的。尽累我了。”原来他见文瑾养猪有粪肥田,他也匆匆砌了个猪圈,汪家地多,今年全种了水稻,本想肥地能好好收一茬庄稼,却没想到现在猪圈里都可以游泳了,半大的小猪没地方去,他只能打算把猪弄回家去。
  “汪大叔信得过,放我家猪圈养两天,我最东边那一圈,刚刚空出来。”
  每回空出来,文瑾都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半个月是不会放入猪仔的,刚好借汪晗使用了。
  “谢了,谢了。”汪晗喜不自禁,“等雨停了,我也跟你一样,好好砌个猪圈。”
  汪晗和韦成岚每人提着两条猪腿,把猪抬到空猪圈里,这才告别,各自回家。
  钱先诚正在上房的屋檐下看书,见韦成岚身上都是泥水,十分担心:“水漫过来了?”
  “不是,汪晗家猪圈淹了,帮他暂时放咱家那空的里面养。”文瑾替韦成岚回答。
  “要得,要得,能帮人一把,就帮吧。”他现在已经相信文瑾不是个吝啬的人了。
  大雨下下停停,地里都是人影,稻田里的水太多也不行,好多人打开地垄排水。汪晗见人就夸文瑾有先见,去年冬天大家不光修渠,还修了排洪沟,现在旱涝都不怕,听见的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大雨终于过去,天气一下子热起来,太阳好好晒了几天,麦子成熟了。山窝村的人,忐忑好久的心终于放下,若是麦收期间没完没了的下雨,半年的辛劳可就泡汤了。
  荷叶已经长大,文瑾也把水面提到了二尺多高,然后放入鱼苗,小鸭子也嘎嘎地在蒲扇大的叶子下钻来钻去,水面大,荷叶少,鸭子更少,韦成岚站在堤坝上看着,感慨地给文瑾道:“你这一片水,养它个上万只鸭子都不成问题。
  “那得一步一步来的。”文瑾顿了一下,“我最遗憾的就是鱼不好卖,不然,这一片水,产出该多大呀。”
  “人还是穷啊,吃不起。”
  文瑾也有同感,她穿来那个世界,有的地区养殖水面数万亩,每天运输的汽车来回穿梭,她这才多大点水面,竟然没销路。
  “舅舅,咱们的鱼也没养起来,等多了,我自会想办法卖的。”
  “哈哈,你有什么办法?”
  “不能卖鲜鱼,还能卖咸鱼呀,我现在就琢磨腌鱼的法子。”
  韦成岚想了想:“你还不如多种些莲子,那个携带轻便,好卖。”
  文瑾咧嘴笑,和韦成岚说话就是令人愉悦,他脑子活,人好,果然有收获。“对呀,舅舅,我一方面养莲,另外养鸭,两不耽误,咱家还有鱼吃。比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好多了。”


第四十三章 韦家湾改造
  韦成岚的眼神,转向莲池边上的稻田,去年他来的时候,那里还是稀拉拉的苜蓿,连地皮都盖不住,现在,稻苗碧绿茁壮,不出意外,今年没有一万斤的稻子,也能收他个八、九千斤。那要养活多少人呀,他想起韦家湾被饥饿折磨的族人。
  “我若能把那沙土田,改良成稻田就好了。”这个念头一贯入脑,他立刻热血沸腾。
  韦家湾在河滩,不愁没水的,像文瑾这样,弄来大石砌坝,然后修水渠到河里,用水车车水,何愁不能种稻子?他站在水塘边上,禁不住痴了。
  韦成岚是急性子,有想法,恨不能立刻就去做。可,姐姐家怎么办?靠姐夫吗?干活虽然不偷懒,可眼里却没活儿,说一句动一下,根本指望不上。文翰和文瑾又太小。辗转反侧,韦成岚半夜也没睡着,忽然脑子里灵光一现,禁不住咧嘴笑了。
  第二天,韦成岚给姐姐打了声招呼,就回了韦家湾,赶中午的时候,带来一个人。
  葛氏一看就急了,拉着男人小声质问:“你把哑巴弄来做什么?”
  “干活呀。”
  “咱都是白吃饭,你还叫来哑巴,他多能吃呀。”
  “可他就一个人,咱俩人干活,一家子吃饭,亮工和亮晴还读书,哪个更费?”
  葛氏无语,但她的脸色却有些愤然,好容易一家人有吃有喝,儿子女儿还能去读书,男人却又想折腾了,为了他的那些族人,一家人付出多少了呀。
  钱家人却不知韦成岚的打算,见他带来的人是个哑巴,很勤快能干,便没多说什么,反正家里的事儿太多了,总是忙不完,多一个人,也多一份力量。
  哑巴有微弱的听力,人也挺聪明,没几天便学会了韦成岚平日做的活儿。
  这天吃过早饭,韦成岚一边帮忙弄猪食,一边和韦氏说话:“姐姐,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你说!”见弟弟如此郑重,韦氏有些惶然。
  “我想回去。文瑾一个小孩子都能把荒滩变良田,我想回家试一试。”
  韦氏无语。
  “我不答应!”葛氏一直瞄着丈夫的行动,此刻早就悄悄在外面听着了。只见她泪流满面地冲进来,哽咽着诉说道,“文瑾当时说,亮曦头大身子小,是吃的不好,我还说孩子天生就是那样的,可现在,才半年呐,亮曦就变了,人也聪明了,完全没了傻傻呆呆的样儿,谁见谁喜欢。不光亮曦,还有亮工和亮晴呀,他们多喜欢读书呀,两个孩子每天晚上都把先生教的,给两个哥哥学一遍,唯恐有丝毫差错,怕学得不好,辜负两位哥哥的期待,辜负了姑姑姑父的好心。”
  她用帕子抹了一下眼睛,继续哭诉:“你,你不能再带我们回去,哦,不,我回去可以,亮曦他们还小呀,这个不行,你带着孩子在这里,我回去照顾咱族里的几个孤老……”
  韦成岚刚开始非常惊讶,葛氏娘家也算小康,嫁给他之前,可以说衣食无忧,但她自从进了韦家的门,从来没叫过苦和累,哪怕没吃没喝,野菜树叶糠团子,也从来没有抱怨,更没和他闹过别扭,今天这样,还是第一次呢。
  他刚开始认为,她大概是实在忍不住了,听到后面,见没有一句是为自己抱屈,满心都是三个孩子,韦成岚也难过了。
  是啊,三个孩子跟着自己吃苦了。
  可韦成岚不是心软的人,他忘不了爹爹临死,期待地看着他那目光,韦家本是个大家族,经过津河改道那场灾难,只剩不到一半的人,还四分五裂,一百多户剩下这三四十户,他实在没法丢下不管。
  刚迁居到韦家湾时,还有外姓依附,村子不下千人,那时土地还算肥沃,又地多人少,日子何等兴旺。
  可惜好景不长,河滩地迅速失去了肥力,人们不得不四处迁徙。
  葛氏见男人一脸难过,心里也十分不忍,可又不舍得孩子受苦,为难了半天,抽抽噎噎地哭上了,文翰听见了,赶紧跑过来找文瑾:“怎么办?舅舅闹着回韦家湾呢。”
  “为什么?”文瑾也吓了一跳,第一反应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为了韦家族人,舅舅放不下他们。”
  两人来到厨房门口,舅母还在哭,韦成岚一句话也没有。
  他怎可能自己离开,把妻子孩子留给姐姐抚养?可不留下,葛氏如何肯依?她做母亲的,实在没法回到大的孩子读不起书,小的孩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那种日子里去。
  文瑾想了想,拉着文翰进了屋。
  “二伯母,舅舅,舅母,我有话说。”
  三个人没觉得她这样有什么不对,现在,文瑾在他们眼里,和一个成人说话的分量一样重。
  “舅舅,你想回韦家湾,我也不反对,不过,不是回去常住,而是暂时做个安排。”
  韦成岚没说话,眼光平静地听文瑾往下说。
  “韦家湾还不具有种水稻的条件。虽然它靠河,但旧河道太宽,现在的水流很窄,你们想修一条水渠,那得多长?那里又没有现成的石头,你们若是从山前运石头,再加上石灰,这个工程量多大,想必舅舅心里有考量。”
  “我们一点一点做起来,总有一天能完成。”
  “舅舅,韦家湾不能这么发展。你们应该停止垦荒,河滩自然会长荒草,邻近河水的地界,可以移栽芦苇。
  芦苇荡能够蓄水,还能防风,有了它们,秋冬季节整个旧河道风沙弥漫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改善,过上几年,芦苇荡就能形成沼泽,你们可以养鸭、养鱼。还有,离河水远一点的河滩,就由荒草去生长,甚至可以在夏天水多的时候,种些不怕水,还耐旱的草类,然后,你们可以养羊,养猪,羊粪猪粪又能肥田,慢慢积累,河滩的沙土地就不那么贫瘠,这个时候,才可以考虑种水稻。但自始至终,你们都要把握草多田少的原则,还有,不许散养牲畜,而是割草回家,不然,草根本长不上来,就被羊吃光了。”文瑾也不是环境保护专家,她只能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


第四十四章 倾心相交
  过了一会儿,韦成岚才低声问:“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是啊。听二伯母说,韦家湾以前还挺好的,就是地越种越薄,才越来越穷,成了现在的样子。我就仔细想了,冬天地表没有植物覆盖,风把细小的尘土刮走,夏天雨水又冲走一部分沃土,这才使得地力越发贫瘠。要想改变这个状况,必须让地好好休养生息,不能再那么过渡耕种下去。”
  “可,那里的人怎么办?”韦成岚回家种稻,重振韦家湾的美好愿望,被文瑾一瓢凉水泼下来,心都寒了,照文瑾说的,得多少年才能实现呢?
  “舅舅,若是让河滩长芦苇,很快的吧?你现在回去,带人先在村子前面的河滩栽种。植株稀一些,芦苇自然繁育非常快,有个两三年就是一大片了,然后,明年不再耕种,一场春雨,荒草自然就长出来,草滩可以养鸡,荒草可以养羊,人也不是一点收入都没有。”
  韦成岚眉头紧皱,心情别提多忧虑了。这段时间,村民的吃饭怎么解决呢?
  “舅舅,你们村里人,秋天也可以上山来呀,我知道当地人排外,他们不准你们来,镇上的商人,也不肯收购山货。不如你把他们组织起来去后山,并且,主要采摘核桃、山菇等等可以晒干存放的山货,过了采摘季再出售。至于现在,你们为何不发展藤编呀?只自己给自己编个桌子板凳凉席什么,简直是浪费人力资源。”
  “卖给谁呀?”韦氏都急了,这里的人,家家都会的。
  “卖给城里人呀,他们喜欢咱们的藤箱,又轻便又好看。”
  韦成岚没说话,这个销售很成问题。
  文瑾也意识到了,她两手来回搓着,黑黑的长眉微微皱起,眼珠子一转,忽然想起一件事:“哎呀,对了,我想起一个办法,明年不是大比之年吗?从春天开始,便有县里、府里的考试,你们不妨编些带盖的藤篮,考生既可以用了装考试用品,也能在考场里,盖好盖子,当桌子用。”文瑾一边说,一边比划。
  韦成岚进过考场,那里面一无所有,考生不得不自己带个板凳,席地而坐,趴上面写字。若是能做些藤编的桌子,轻便好带,不大大方便了考生?
  “你们现在开始编,存到库房里,到时候拿出来卖,就是有人想模仿,也一时编不出来。”
  “好!”韦成岚点头称赞,随即眉头又皱起来。
  “舅舅,今年若是水稻丰收,除了留下千把斤够我们明年的口粮和种子,其他全借给你们,等卖了藤器,你们再还我,这个总行了吧?”
  县试从明年二月就开始了,然后就是府试,韦成岚算了算,到时候他的族人带着东西,分别在附近几个县出售多用藤篮,然后追着考试,一路卖到省里的院试,应该收入不错。没法出去售卖的老人妇孺,就在家搞编织、养殖,多方经营,应该能挣出一年的吃食。
  “舅舅,过了明年,芦苇多起来,你们秋天的时候可以适当收割一部分,冬天编苇席来卖,这虽然不如藤席价钱高,但便宜,用的人多,好卖。”
  “嗯!”韦成岚高兴起来,拍了拍文瑾的头:“你个小脑袋瓜儿,咱们这么多主意呀,我想了好几年也没想出办法来。”
  “哎呀舅舅,你的不管怎么想,也舍不得放弃耕种的,只要这一步走不出来,其他都免谈,怎会有好的办法?关己则乱,当然没我的主意好。”文瑾身子一晃躲避了一下,辩解道。
  葛氏在一边听着,眼光从男人脸上,转到文瑾脸上,然后又转回去,眼巴巴地等结果,可说了半天,也没一句关于她娘儿几个的话,都有些急了,文翰给了舅母一个安慰的眼神,让她稍安勿躁,文瑾看见了。
  “舅舅,不管你去做什么,表弟和表妹不能走,他俩刚开始念书,不能这么中断了。”
  葛氏赶紧说了一句:“我跟你回去。”
  “大姐这儿忙,你回去扔三个孩子?”韦成岚白了老婆一眼,“留下吧。”
  葛氏长出一口气。
  韦成岚性子多急呀,话一结束,拿了个贴饼子就到山上砍藤蔓去了,半下午回来,吃了一大碗剩面条,和哑巴蹲在院子里开始剥藤皮。
  “藤芯也有用的。”文瑾拿着洁白的藤芯,编出一个小篮子。
  哑巴看着她的篮子圆不圆方不方,丑歪歪的,扭头悄悄笑了一下。
  文瑾脸红了,没办法,她和这藤编犯冲,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法做出漂亮的活儿,她跑到后院,把篮子藏起来,这才跑回韦成岚他们身边:“舅舅,这藤芯也能编个篮子什么的,虽然不如藤皮儿结实,可容易编出漂亮的效果来。”
  文翰立刻赞成道:“就是,去年冬天,我们把鱼放在盒子里当节日礼物卖,效果就很好,一塘鱼都卖完了呢。”
  韦成岚见过的,只是他很奇怪,两个孩子怎么能想到那样的主意,确实新颖,吸引人。
  文翰很骄傲地解释:“我当时想啊,拿个草绳穿两条鱼去别人家,多难看。文瑾就琢磨着弄个藤盒。藤芯编的,洁白好看,再拓上花纹,本来不想买的人,都忍不住了呢。”
  韦成岚苦笑:“你们才能用多少?”
  “这样吧,我们不妨去王继善那儿,把做礼盒的想法和他谈,今年秋天的山货,自己留下些装在礼盒里出售,试试能不能要上价钱。”
  “行!”
  韦成岚和哑巴大哥一下午时间,编出了好几种礼盒,圆的、四方的、六方的,文翰在上面画了图案,韦成岚带着文瑾和文翰,去了王继善家里。
  王继善好说话,就是做不了主,只答应送到省城试试看。
  “舅舅,你带着哑巴回去几天,趁着河面水宽,移栽些芦苇。”文翰提议。
  “我一个人回去。”
  “还是一起回去吧,早动手,早受益呢。”文瑾说道,“这几天田里也没什么事,不就喂猪喂鸭车个水嘛,我们干得来。”
  韦成岚没说话,但他还是觉得活儿太多,第二天一个人走了,文翰发现后,打发哑巴后面追了上去。
  葛氏的藤编也很出色,文瑾和她在一起琢磨出一种方形提篮,可以双肩背在身后当背篓,还能拆开,组合出蒲团和小桌子,专供那些赶考的学生用。
  韦成岚一走就是一个月,回来时,家里到处都摆的是藤篮。
  山窝村的水稻,比王家的成熟晚,文瑾和韦成岚、哑巴带着简易脱粒机,去镇上帮忙。
  大山家只有十二亩稻子,劳力充足,两天收割三天脱粒,很快完工,稻子有点湿,还不能知道准确的产量,但四五千斤是肯定有的,王家人特别高兴,他家地少,这下可解决吃饭问题了。
  王家兄弟又来山窝帮文瑾,山窝村闲着的人,也跑到钱家的地里,结果二十多亩,一天割完,文瑾一看这么多人,晚上就把地里灌上了水。接下来打麦场脱粒人也很多,文瑾趁机把人分班,一半儿脱粒翻晒,一半儿把稻田耕了,帮着种下了萝卜白菜。
  很多人不明白文瑾为何种这么多菜,只有韦成岚明白,心里别提多感激了。文翰整天在他跟前夸文瑾,到了现在,他才真正看明白,文瑾和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对他,真心相待,有幸遇到这样有情意又有智谋的孩子,韦成岚觉得自己实在是幸运。这是老天安排在他身边的贵人。
  韦成岚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人那才叫一个肝胆相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