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贵女-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翰还是第一次见文瑾这么手足无措,赶忙跑去求助母亲。
  韦氏也没办法,她从来没孵过小鸡。
  “去隔壁的魏大娘那里问一声,她家常年养鸡呢。”
  “哦,好!”
  韦氏还没见儿子这么慌张的,摇了摇头:“怎么越大越不沉稳了。”
  葛氏也没见过外甥这样的,她担心地道:“孩子肯定是遇到大麻烦了。”想了想,“我去后院看看,姐姐注意下,锅开了把火压住。”
  她蹬蹬蹬的来到后院,看到文瑾对着几个老母鸡发呆。一地的小鸭子,摇摇晃晃地满地滚,几个老母鸡,争先恐后地当鸭妈妈。那边还有一窝一窝青色的鸭蛋等孵化。
  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文瑾,先孵化的和后面的老母鸡,你可做了记号?”
  “有的,我记录了。”鸡是别人的,文瑾害怕弄错,在腿上绑了布条,上面写了姓氏和时间。她拿出笔记本,后一批是芦花鸡、大白鸡、黑母鸡。
  文翰先醒悟过来,拿着捕鱼的长杆,前面是麻绳结出的小网,三人都累得满头大汗,才把三只孵蛋鸡捉住,绑住翅膀和腿,放入鸡窝里。
  魏大娘来了,出主意道:“你把这三个鸡窝移我家去,不能总绑着呀,那也没法孵蛋的。”
  “那就谢谢魏大娘了。”连声感谢。
  “谢什么,咱邻里邻居的,还不互相帮衬着?”村里跟着种水稻的,没人不感激文瑾,谁要能帮她一个忙,都忍不住自豪地向人夸耀一番。
  文瑾这段时间忙得恨不能手脚并用,哪里知道这些?她和葛氏抬着鸡窝,搬到魏家厢房和倒座房之间的过道里,过了一会儿,文瑾跑去查看,老母鸡没有小鸭子勾引,便老实下来,文瑾把草绳子解开,它们也没再跑出来,而是划拉了几下鸭蛋,用翅膀把鸭蛋捂在身子底下,认真地孵起蛋来。
  文瑾也算学了一个乖,今后得注意只能把同时开始孵蛋的鸡放在一起。
  那几个迟迟不出来的小鸭子,被这样晾了一番,最后都没命了。
  魏大娘让文瑾把那蒸熟吃,有人特别爱吃毛蛋,去年还找到家里来买呢,文瑾不觉得魏大娘怪异,借口家里人乱,都送给了她。
  魏大娘更是感激,让儿子帮文瑾把水稻田里的野草拔了一遍。钱先诚看见了,切了一块豆腐到隔壁去感谢,文瑾才知道有这回事。
  小荷苗长得挺快的,原来指头蛋大小的叶片,渐渐比铜钱大,现在都有巴掌大了,文瑾便天天给池塘里车点水进去,它们长高,水面也跟着长高。
  没有种荷的地方,文瑾竹篱笆分隔出一块,给小鸭子下水用。今年孵鸭子晚,没必要等那么长时间,鸭子身上的绒毛退去就可以了。
  和去年一样,几只老母鸡在岸边,急得直叫唤,它们不明白孩子怎么去了那么危险的地方,竟然安然无恙。建鸭舍的工匠看到这情景,没有不被逗笑的。
  修建豆腐坊,外带鸭舍、猪圈,听着没多少活儿,但文瑾的规划中,还有连通几个地方的鹅卵石小路,清洗的进水管,排水沟,集粪池等等琐碎,竟然用了四十天才完成。
  这话说起来轻松,具体经办的人,没有不感到疲累的。韦氏和葛氏,天天要做那么多人的饭,好些街坊都是来帮忙的,不要工钱,饭食上就更要当心,两人的劳动量就可想而知了。
  葛氏比来的时候白了,却瘦了一圈,韦氏瘦得更多,她本来就纤弱,这会儿又是夏天,衣服单薄,就更显得羸弱。
  韦成岚的变化却不大,微微黑那么一点儿,身板挺直,出出进进忙个不停,还是那么精神百倍。
  钱先诚比韦成岚干活少多了,操心更少,每天多少活计,得多少木工、瓦工还有小工,尤其是来帮忙的人,更没法估计会有多少,有的时候小工多了,如何安排让人都不闲着,有时候来人少,那又该怎样合理安排,才不至于让工匠不得不干小工的活儿,这些都是很费思量的。韦成岚总是安排的恰到好处,钱先诚根本就一团乱麻,刚开始邻居还当他是主人,有事情寻他拿主意,到了后来,都把韦成岚当“核心领导”了。
  钱先诚也晒黑了些,反而略胖,原来做脑力工作的,猛然改行,饭量增大,又不操心,自然长肉,人看着结实不少。
  家里忙得一团糟,镇上都来了好几拨的人帮忙,王家就不说了,那是没问题,连来大娘都帮着做了几天饭,钱家大房却静悄悄的。
  葛氏不明就里,还问韦氏:“你们和大房闹生分了?”
  “没有。”
  钱先诚听见了,心里很失落,多少能理解些文瑾为何那么讨厌大房。
  韦亮曦每天早饭,都安静地趴在小饭桌上,拿着小木勺,挖木碗里的鸭蛋羹吃,小身子渐渐长起来,不再是一副“大头娃娃”的模样。
  葛氏看着小女儿脸圆了,人也活泼好动,睁着黑亮的大眼睛,尾巴一个跟着几个哥哥姐姐玩闹,心里特别感激。她人利落,又有劲,每天喂猪喂鸭,还有空闲做别的。快的人常常做活粗,韦氏帮来家做的鞋面,她就干不了,可做全家人的衣服却没问题。酷暑来临,她就给文瑾做了一身夏装,月白的无袖对襟褂子,青色细布长裤。裤子又宽又短,跟裙子效果差不多,这一身倒是很凉快,可惜文瑾只敢在屋里穿穿。她毕竟是个女子,过几年,肯定得恢复身份的,这个时候,怎敢穿露双臂的呢?她十二啦,身上已经开始冒出青春期发育的苗头,她计划再用两年时间,把家里的日子过起来,就给韦氏说实话。


第四十一章 丢弃?
  文瑾想要在三年之内,把钱家发展到一定规模,自己有管家帮忙,不用这么里里外外的奔命,就恢复女儿身。
  猪和鸭子数量增加,有韦成岚在,文瑾和史大爷还反而清闲许多。每隔几天,文瑾还会下厨做饭,清蒸鱼,鱼头豆腐汤,酸菜鱼,豆花鱼,她每一样都做得滋味十足,把一家人吃得眉开眼笑。
  葛氏做饭比韦氏天分高,吃过一次,再看过文瑾的做法,她自己琢磨琢磨,便能仿出七八分来。
  不遇节日,鱼不好卖,文瑾又最爱这一口,每个月都要去捞那么五六回,家里的餐桌上,变着花样的上鲜鱼,连小亮曦都能熟练地吐出刺来。
  明山偶尔会送些肥肠来,他家人多,这个便宜又好吃,何况除了炒肥肠,还可以做猪肚汤,凉拌猪肚,灌肠等,花不多的钱,让家人解解馋。一副猪下水,肠子、肚子外加猪蹄、猪头,这在后世都是人们最爱的,这个时代却相对便宜。
  平日里肚子没油水,人们更钟情大肥肉,还有一个原因,当地人做菜,最上档次的就是蒸条子肉,这需要五花肉的,现在,肉摊上就这个最贵。
  明山每次送肥肠过来,文瑾都是捞鱼做回礼,偶尔加块豆腐,让他拿回家炖汤。
  养鱼的人,最讨厌鲶鱼了,它会把小鱼全吞肚子里,大概因此,它的别名叫塘虱。不知什么时候,塘里混了这么一条,文瑾抓了好几回,都没有如愿。
  明山听说了,和文翰拿着网鱼的兜,在快下雨的天气,鱼头频频冒出水面呼吸时,去捕捉,竟然如了心愿。
  这条鲶鱼,足有六七斤,文瑾配好作料,给明山讲了怎么做酸菜鱼,把这当礼物给了他。
  虽然鲶鱼营养好,可她不喜欢那股味儿,油大,腻得很。
  明山听文瑾说油大,十分不理解她为何不喜欢,油多不是代表香吗?但文瑾和他在一起,有一说一,从来不客气,他压下疑惑,高高兴兴提着鱼回家。
  一进镇子,就和焦氏打个对面。钱家就在镇子北端,和王家距离又近,碰个头没什么奇怪。
  焦氏的眼睛立刻就瞪圆了,她酸溜溜地问:“明山呀,鱼是不是从我家鱼塘捞的呀?”
  “你们不是分家了吗?那是钱二叔家的鱼塘。”
  “反正是我们钱家的。”焦氏强词夺理,明山不再搭理她,昂首挺胸地去了。
  焦氏也急急忙忙回到家,在男人跟前嘀咕:“气死我了,二弟把鱼送给王家,竟然也不顺便给咱一条,你看他家搬到山窝村,咱连一根线也沾不着,王家、来家都跟着发财了,听说钱文瑾还把养水稻的法子,传给了村子里的人,一文钱好处都不要。你说,他是不是故意的?这不是打咱的脸么?”
  钱先贵何尝不气恼?老二夫妇好拿捏,他以前屡屡得手,没想到钱文瑾也容易得手啊,现在那两口子,竟然听一个小孩子的,他的索取,每一次都不能得逞。再说还有韦成岚撑腰,钱家大房只能干看着,对二房无可奈何。
  钱先贵好一会儿才咽下这口气,捏紧拳头,咬着牙道:“且再忍耐,王主簿说,已经办得差不多了,不出今年,我就能当官儿,哼,看我到时候怎么修理她。”
  “这都两年了,他总说快了快了,到底得等多久呀,去年他就说不出年,转眼这又是一年了。”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他说了,得等机会,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若是运气没到,强取豪夺,反而坏事,所谓欲速则不达呀,他也很急呢。”
  “相公,不如再去老二家一趟,要几条鱼给王主簿送去,你不是说他是个饕餮佬,最是好吃吗?”
  “行!”
  这一回钱先贵一下子就如了心愿。他碰上了韦成岚:“韦家兄弟,我这急着去县里办事,你能不能帮着捞几条鱼呀?”
  韦成岚的大眼睛,黑黑亮亮的,就那么沉静地望向他,似乎能把人看穿,钱先贵内心不由得慌乱起来,赶紧掏出几个铜子,假惺惺做购买状。
  韦成岚皱眉,心说你的钱就这么大?不过,亲戚之间,他也不好太计较,便接了钱,捞出两条鱼拿根草绳穿了,递过去。
  钱先贵很心疼,觉得亏大发了,一条鱼也就三五文,他掏了八文呢,韦成岚才给了两条:“韦兄弟,你看两条是不是少了?拿着不够大方呀。”
  “钱家大哥,你送礼不会只带鱼吧?不再买个点心提些土产?”韦成岚奇怪地问,一斤鱼三文,这两条鱼都在二斤上下,已经亏本了,他不可能再捞的。
  钱先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走了。
  韦成岚回家,把铜子给了钱先诚。
  “还收什么钱呀,他舅你也是……”钱先诚从来都是怕钱咬手,更是提钱就羞涩。
  文瑾听见了,赶紧过来:“舅舅,若不是大伯作恶,我们能搬到山窝来吗?去年弄那水塘,累死我和文翰了,他连看一眼都没有,更别说伸手帮一把。今天来拿鱼,门都不进,他这是怕给咱家带礼物啊。哼,今后,不要他的钱,咱也不给他鱼。”
  钱先诚对着文瑾:“你,你……”了两声,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本来小舅子一直怪他迂腐,现在两人关系刚刚和解,他不能就这么再把话柄送上门去,大房做事也太薄情了,让他说什么好呢。
  钱先贵以前不知道韦成岚在二哥家住着,回去的路上,心里愤恨不已。他很清楚这是个明白人,和二哥二嫂不是一路的,今后,有韦成岚在,自己的伎俩,恐怕就难以实现了。
  钱先贵雇了驴车,提着两条鱼到县城后,又添了些钱,买了点心、土仪,去了王主簿家。
  王主簿的家门,铁将军守着,院子里静悄悄的。
  钱先贵心里就是一个突突,左右张望了半天,总算碰上一个街坊。“王主簿升官了呀,去了省城的抚台衙门做经历。啧啧,朝里有人好做官哪,十几年都没动窝,这师座刚刚去了吏部,他就升了一级……”


第四十二章 大雨
  钱先贵只觉得两耳嗡嗡响,这人说些什么,一句也听不清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上当了,上当了,王申海这个骗子,拿了我的宝贝巴结上了贵人,回头就把我甩一边了。他木头一般地在王家门口矗立了半晌,才蔫蔫地往回走,脚疼了,这才想起雇的驴车,回头找到,坐着回到家,手里的礼物交给妻子,一头就栽倒在床上。
  钱先贵病了,焦氏惊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急急忙忙往外跑。
  “站住!有什么事儿把你惶急成这样?大夫也是看人的,你这么去,没病也让他诊出病来。”
  “哦!”被婆婆一声呵斥,焦氏才定下心神,勉强稳住,去请了大夫过来。
  大夫只说是郁结难舒,肝气不旺,开了个方子,让抓几副药吃吃看,便走了。
  焦氏熬了药,给钱先贵喝了,才小心翼翼地问:“王主簿不肯帮你吗?”
  “你别管!”钱先贵很不高兴,“都是你个乌鸦嘴,整天讲讲讲,事情不坏,你都难受。”
  焦氏不明所以,委屈地退出去了。
  老焦氏猜出因由,气得在屋里捶胸跺足,感叹自己命运多舛,这辈子做不上官太太,连官儿他娘也没有戏。
  钱先贵拿回家的两条鱼,焦氏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坏掉,只好自家做做,端上餐桌。她也只会清炖,放几片菠菜和豆腐。
  钱先贵没有食欲,这种清淡又鲜香的鱼汤,倒合了胃口,一口气喝了一大碗,心情反而好起来。
  王主簿升官,又不是去了什么天南海北的地方,就在省城,坐船也要不了几天,自己何不去找一找?说不定他手上权力大了,还更好帮自己达成心愿呢。他越想越觉得是这样,跑去和老焦氏商量。
  “孩子,就该这样,不去找他,王申海能记起你是谁?再说,他拿了咱的东西,肯定害怕声张,不管拿什么安抚你,咱也不会更吃亏。”老焦氏拿出几两银子,想了想,又添了一块,“去王家买一件鼠皮氅衣,来家拿一双靴子,再买点核桃大枣,去省城看望他。若是他翻脸,咱也要他好看。”
  “好,娘,我知道了。咱县里的教谕孙先生,也在抚台大人手下,我假意和孙先生相熟,料他姓王的,也不敢做过分的事儿。”
  两人商量好了,钱先贵第二天便买好了礼物,自己也收拾一番,让经常在家打短工的张痴子挑着担子,出了门。
  就是这一天,文瑾和王继善讨论鸭蛋的销售问题。
  “文瑾,不是大叔不尽力,有人从南方大批地送来松花蛋,现在省城里的价钱狂跌,还不如咸鸭蛋的价钱高呢。
  “大叔,这是意料中的事儿,我们能抢得先机,挣一笔钱,已经是很幸运的了。松花蛋我暂时不腌了,过上一阵子再说。运去松花蛋的人,无非想大赚一笔,价钱落得如此之低,他们很可能会赔钱,后续的生意就不会做了,到那时候,咱们再继续做腌了卖。价钱比现在低也无所谓,细水长流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唉!”王继善叹气,“皮靴子也不如以前好卖了,本想送到京城去,没想到那里也有人做,一点也不比咱的差,今年就看鼠皮衣服了,这个说不定价钱还行。”
  “是的,这个价钱肯定还行。山鼠少了啦,捕不到山鼠,就是有价钱,也没货呀。”
  “啊?唉,应该是这样,不光咱这里捕鼠,现在整个山阳,都有人做这个生意,王家还好,立春之后就停手了,我去县里,他们还有人做呢,也不怕那皮子不好,卖不出去。”
  “随他们吧,有些人就喜欢干竭泽而渔的事情。”
  “小秀才,你最近就只能做咸鸭蛋了。”
  “大叔,做生意嘛,不可只图暴利,偶尔挣一笔,已经不错了。”
  “哦!”王继善垂头丧气地走了。以前,他一年忙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去年,忽然鸿运高照,一双皮靴,省城就分给他一两银子的利润,后来又是松花蛋,接着鼠皮大衣,哪一个都让他惊喜不已,一个月就能赚往年一年的钱。
  接着,省城那边先是传来消息,皮靴子有人仿制,价格不涨反跌,接着,鼠皮大衣也有人和他争抢,开春之后,那边忽然传话,暂停收购松花蛋,现在消息确切,是完全停下了。他又少了一个赚钱的门路。
  本来,他王继善不是个贪财的人,可谁又会嫌银子多了咬手呢?轻轻松松赚大钱的日子过了一年,再让他回到辛辛苦苦不赚钱的日子,他有些不习惯了。
  文瑾却很淡定,她早就预料有这么一天的。下一步,她该从哪里入手,再开发新的财源呢?这个她并不着急,反正眼下的日子,也很不错的,去年的鸭子正是高峰期,每天五六十个鸭蛋,自家想吃多少吃多少,其余的才卖掉。钱先诚没有财务头脑,一味讲情面,觉得舅子在自己家吃饭,那就必须得像回事,韦氏是个听话的,男人叫怎样就怎样,葛氏当然不吭声,大姑姐拿来什么她做什么,几个小孩当然巴不得顿顿吃好的,钱家二房的伙食水平,一下子就上了层次。肉不是经常买,但鱼、蛋、豆腐这自己家产的,那是随便吃。
  进入夏天,王大山又常常送来鲜果,还经常有山菇、野菜,饭桌上就更加丰盛。
  当然有来有往,钱家会送王家豆腐或者鸭蛋,等于变相增提高了餐饮水平。
  人为因素带来的都是好事,唯一不顺心的,是天气在捣乱。去冬冷得要命,今夏却很闷热,雨水也多,文瑾很担心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