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贵女-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仁亲王坐在书房,却沉吟起来,不知道自己逼迫会不会令儿子让步——反正萧大小姐孩子都生了,儿子对她应该就没那么迷恋了,喜新厌旧乃人之常情,他的给儿子重新娶亲的提议,应该能施行吧?
本来,仁亲王在皇上面前只是一时气愤,嫌萧逸趁人之虚,回到王府,说不定冷静下来,权衡利弊,会接受已成事实,但因为两个女人都太过关心他是不是请皇上另立世子的事儿,都派人在门口盯着,仁亲王一进内院,那两个女人便闻风而至。
仁亲王一贯拒绝不了自己喜欢的女人,没几下就把实话说了出来:“世子还活着,就是他和萧大小姐成的亲,孩子都有了,这就要回来了。”
“什么——”两个女人惊讶得嘴里能塞下鸭蛋。
仁亲王妃第一反应就是要破坏这门亲事,二十年的习惯如此,凡是钱隽的事情,她都要插上一手,哪怕没有任何好处,只要能膈应对方,损人不利己她都干。
董侧妃自然也是反对的,现在,仁亲王妃的视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她虽然名义上主持中匮,但又根本管不过来,仁亲王便让她辅佐,等于这个家的内宅,她有一半的权利,若是世子带妻子回家,辅佐王妃的,便是世子夫人,哪有她这个侧妃的戏?
董侧妃对钱隽的事情知道的很清楚——京城的人没人不知道的,何况和她利益密切相关?进了王府,她通过各种方式,把钱隽当年为何出走打听得一清二楚,莫说仁亲王现在记恨萧逸,觉得被算计了,就是他完全抛弃前嫌,董侧妃都要挑拨离间一番,想办法阻止世子进府。
两个女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一致。
“王爷,你好好的活着,这萧逸却瞒着您,明修栈道渡陈仓,把女儿嫁给世子,他这是什么意思?”仁亲王妃先开始挑拨。
这一句一下就说到了仁亲王的心坎里,他的脸色立刻就阴沉了。
董侧妃在一边察言观色,心里暗喜。
仁亲王妃见男人没有驳斥自己的话,便不遗余力地继续挑拨:“哼,他是见你看不上这门亲事,耍了个手段想强迫呢,哼,我们又没有明媒正娶她,现在,有孩子又怎样?充其量也就是个外室。”
说到孩子,仁亲王的心里还是忍不住一软,隔辈亲,他是当祖父的人了,这个念头一闪,他忽然想要看到孙子了,便摇摇头:“萧逸也是有爵位的人,不许他女儿进门,有点难堪……”
两个女人都紧张地要死,董侧妃急忙说道:“娶则为妻奔为妾,她肯低头做妾还好说,这个正妻之位,王爷决不能就这么便宜她了。”
仁亲王妃连忙帮腔:“嗯,不然别人该怎么看咱们?仁亲王府难道是菜园子么?谁想怎样就怎样啊。”
仁亲王忍不住点头。
董侧妃还担心男人不管内院,唯恐仁亲王操作不当,便替他把后面的事情都考虑了:“王爷,若是世子非要带萧大小姐和她的孩子回来,该怎么办?”
“不开门,不信他还敢硬闯。”仁亲王妃道。
“不不,就让她进来,开小门让她进来,那就名副其实是妾了,她今后再也别想觊觎世子夫人的位子。”董侧妃眼里闪过一丝狰狞,有萧大小姐这样身份,还生了儿子的妾室,京城贵女哪个还肯嫁过来?没有一个得力的妻子,世子就算将来承袭了爵位,这内宅也难安宁,自己才能浑水摸鱼。
她是个比较冷静的人,儿子是庶出,前面压了两个嫡子,想要世子之位就更难了,不过她不发愁儿子将来的出路,只要儿子有出息,有做阁臣的舅舅帮衬,又有皇家这高贵的出身,说不定能让皇上再给个爵位。尤其是仁亲王府这一块,最好闹哄哄乱成一团,皇上即没法赏又没法处置,势必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再给个爵位的可能就更大了。
眼下,她不能让仁亲王府铁板一块,尤其是这个世子和妻子,更不能和世子夫唱妇随相互辅助,那样她的日子就艰难了。
仁亲王妃恨不能钱隽终身打光棍,对董侧妃的提议还有些不满意,她强调道:“哼,还让这样的女人进门,也太丢皇家的脸面了。”
仁亲王摆摆手:“世子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他说萧家大小姐还有辅助之力,就借着这个理由,让她进门吧,那两个孩子,决不能让流落在外了。”
男人一句话定下了基调,仁亲王妃只好闭上嘴巴,董侧妃在心里暗笑,听说萧家大小姐也是个性子刚硬的,说不定不肯低头呢,这两个孩子能不能进门,还真很难说。
最好世子为了萧大小姐,也不肯进门,两人再上演一次十年前的“出走”大戏,这日子,可就有过头了。
不说仁亲王府这三个人在一起如何计较,他们的商议,肯定不会那么容易便付诸实施。钱隽出走,沈明昭沈明熙心里有多苦,听闻外甥命丧黄泉,他俩有多悲伤,如今,外甥回来,他们就有多欣喜。
沈明熙这几年,还有机会见过钱隽几面,也帮了外甥不少的忙,沈明昭可是一直都在为他的疏忽,逼得外甥差点丧命后悔莫及,如今,仁亲王是什么态度,仁亲王府会有怎样的反应,他怎会不估计不出?任凭外甥再受一次伤害呢?
接到钱隽已经到了京城外,明天便会回家的消息,沈明昭和沈明熙兄弟联袂,去见皇帝。
经过这么多年的调养,沈明熙的头发有一多半恢复了黑色,但沈明昭却白了多半,兄弟俩这么多年,头一回一起进宫,当他们同时脱下帽子,跪在永昌帝面前行礼,就算一句话不说,光这两人花白的头发,都让皇帝不好说出拒绝的话。
永昌帝也不是笨人,钱隽一路的行程,郭公公每天都会报过来,他早就知道钱隽到了京城外面,这会儿,也正在考虑如何善后呢。
但做皇帝的人,决不能这么容易说话,尤其是钱隽在知道自己身份,竟然过了两年才给自己报告,这个帐,他肯定是要算一算的。
沈明熙先说话:“臣今日叩见陛下,是有一事相求,关于微臣的外甥钱隽的婚姻家庭事,还需皇上帮扶一把。”
“我不好帮扶啊,毕竟没有明媒正娶,这皇家宗脉——”永昌帝沉吟。
“皇上,这一回,你若和太后还是不肯出面的话,我沈明熙便不得不出头了,钱隽是我外甥,我这个当舅舅的,为外甥娶亲,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在民间,这事情的确是天经地义,可钱隽不是普通人,他是皇室近亲,沈明熙这样做,就是与整个皇家宗亲为敌。
“你——”皇上气得笑起来,“好好好,你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是的,皇上,钱隽冒着生命危险,三赴鞑子部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别人看不见他的努力,我这个做舅舅的不能不管了,他是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我岂能眼看着他再一次被置于死地!”
永昌帝知道沈明熙是在变相地骂他呢,气哼哼地伸脚去踢沈明熙:“我钱家人的事情,岂容你乱插手?你还真当自己是盘菜了。”
一句话让上书房的气氛轻快起来,沈明熙惊喜地咧嘴一笑:“皇上这是答应给他撑腰了?”
“哼,这个时候想起朕来了?当年他成亲时,你如何不肯给朕通个气?若是那时我赐婚,不比现在更名正言顺?”
见自己的前事暴露,沈明熙反而坦然了,他皮皮地一笑:“那一回,我才去辨认是不是外甥呢,他根本就不认识我啊。”
沈明昭在一边,一直没有什么表情,但这个时候,却很快地用手抹了一下眼睛,永昌帝注意到他眼圈发红,心里忍不住有些恻然,他可以和沈明熙斤斤计较,但对沈明昭,却不得不说,是心怀愧疚——造成钱隽出走的原因,难道他永昌帝没责任吗?现在不追根问底,他还能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捞点面子,若是较真起来,他可真无话可说。
永昌帝认真起来,问沈明昭:“沈爱卿,此事有些棘手,现在如何做,才能堵住这悠悠之口?”
沈明熙嘴快,不等大哥说话,便先抢了话头:“就说钱隽是奉旨成婚呗,他为了北疆的事情,不得不隐姓埋名,是你让他这么做的。”
这样,宗亲那边,也会无话可说的,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永昌帝见沈明熙让自己背下所有的事情,气恼地瞪了一眼,沈明熙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低声说了一句:“我答应陛下,让儿子去陪两位王子读书。”
“哼!谅你也不敢拒绝。”
见皇帝松口,沈明熙长出一口气:“皇上,是不是现在就让宗令大人过来呢?”“依你!”永昌帝无奈地道。沈明昭从头至尾,就像一个陪衬,既不说话,也没什么表情,但他就像一个标志,连宗令到了,都不能把他视为无物。
第二百四十章 回府
宗令虽然比较讲原则,不能使皇家血脉受到玷污,但既然是奉命隐婚,那就只能完全接受,何况,还有沈明昭这朝廷第一文臣站在一边,他更不会做既得罪皇上、又得罪沈家的事情。
“仁亲王那里,你也去说一声吧,若是老王爷有什么想不通,还请宗老多多担待。”永昌帝把球踢了出去。
宗令转回头给沈明昭行礼:“此事万万少不了沈大人出头。”
“自当为皇上分忧。”沈明昭对皇帝行礼,然后又对宗令大人行礼,宗令也赶忙还礼,沈明熙上前,挽着宗令的胳膊:“大人若是有事,明熙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沈明熙就是个没有官位的阁臣,在京城的官员圈子里,谁都知道他和皇帝关系不一般,有人宁愿惹沈明昭,也不敢公开惹他。
沈明昭做人讲究正大光明、胸怀宽广,沈明熙却什么都不顾,只要不令皇帝发怒,他什么损招阴招都敢用,而且睚眦必报,久而久之,只要没到性命攸关的程度,人们对他能躲就躲。
不过,沈明熙也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只扫自家门前雪,针对兄长的事情,他不管,他不是官员,和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也很少。
不然沈明昭的官儿也当不下去了,兄弟联手,皇上都不允许的,除了这一回,事关钱隽—沈家的外甥,兄弟俩共同的亲戚。
宗令也是聪明人,这几个人之间暗流涌动,他当然能感觉出此事非同一般,从上书房退出,他并没有立刻去仁亲王府,他不愿意招惹仁亲王,因此,这一趟王府之行,必须有所准备。老头儿晚上坐在书房,从如何开口,到怎样过渡,连仁亲王有可能的态度,都想了又想,然后才写了帖子,第二天让人送了过去。
宗令少年时,也是个纨绔,不喜欢读书,后来,就是在处理家务事情中,他善于兼顾各方利益,又口才出众,总能说服方方面面做出适当妥协,完美地维护宗族的和睦和体面,才渐渐得到族人的拥护,直至老宗令去世,推举他接任。
仁亲王见宗令来访,直觉不是和自己商量宗亲事务的,而是关于儿子之事来当说客,他以为肯定是受了沈家所托,心里非常不满意,前妻已经去世多年,沈家借着儿子,一直和他拉拉扯扯,甚至还暗地里指手画脚,令仁亲王总是想起当年那段婚姻中,妻子对他的巨大压力,虽然那些让他进步,赢得朝廷上下一致的尊重,但一个男人的自尊心,还是受到很大的伤害,他讨厌沈家兄弟。钱隽多少也受了舅舅的拖累,不被父亲喜爱。
不管仁亲王多么反感,他还是邀请了宗令进门。
宗令大人钱广,比仁亲王还长了一辈,爵位没他高,品级却一样,因此,仁亲王先行礼,宗令还礼,两人你来我往客气一番,这才落座,开始说话。
“宗令大人今日贵履赐踹贱地,可是为犬子之事而来?”
宗令一愣,所有的准备都被打破,他了然一笑,既然不用绕圈儿,那就直来吧,他点点头:“是的,是皇上托我来的。”
“皇上?”这和仁亲王推测的沈家兄弟有出入,他很是意外,随即便猜想是沈家兄弟求皇上帮忙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宗令见他面色不虞,小心翼翼地道:“皇上也觉得这事儿很对不起你,当年世子头部受伤,忘记前事,跟随一班茶叶商去了鞑子部族,还和呼伦尔的小王子成了朋友,为了让他完成离间分化鞑子的目的,皇上让他隐姓埋名。这个,你可别怪罪孩子,忠孝不能两全的。”
仁亲王很意外地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儿子竟然是奉了皇上的命令。
宗令大人略停了停,继续道:“令郎和萧大小姐的婚事,也是皇上首肯的,这几天,皇上就会公开此事,也准备给他俩赐婚,恢复名誉。”
一提起婚事,仁亲王的脸色就很不好看。
宗令补充道:“世子当年已经不小了,还要隐姓埋名,如何娶一个门当户对的贵女呢?刚好他不是心悦萧家大小姐吗?皇上为了让他安心为朝廷办事,便让萧逸把女儿嫁过去了。”
“哼!”想到和皇上前几天说的话有点不一样,仁亲王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现在,他也不敢和皇上对质,只能苦涩地咽了一口唾沫。
“仁亲王爷,萧逸也是个好样的啊,听说他女儿美貌无双,就算不能嫁给世子这样出色的,也能嫁个好男人的,这么不声不响嫁给世子,若不是皇上的意思,他也定然不甘心的,听说他很爱前妻这对儿女。”
仁亲王脸色略好了些,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萧逸就不算是趁虚而入了。
“皇上让下官负责令郎夫妇回家之事,下官想,您是孩子的父亲,该怎么办,得和你商量商量。”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大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仁亲王对皇上还是很忠诚的,也没有违逆的习惯,但见自己的盘算根本是用不上,他情绪非常不好,沉着脸闷闷地说道:“皇上直接给臣府下旨就是了,为何还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皇上说了,那天你情绪激动,他担心你心疾发作,这些话只好压下没说。”
宗令没说出“皇上于心有愧,不好面对你,只好派老臣来走这一趟”的话,但却暗示仁亲王:“皇上是小辈没错,可他却是咱朝廷至高无上的君,他的深意,不是我们臣下妄自菲薄能够议论的。”
仁亲王闷闷地应了一声,
“皇上不动一兵一卒,便解决了北疆争端,这份远见卓识,历朝历代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令郎机缘巧合,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想必仁亲王也是骄傲的吧?”
看到宗令大人一脸的羡慕之色,仁亲王的心里好受了许多,虽然自己受了被蒙蔽之苦,但收获的可是全宗族,乃至巨荣朝所有臣子的敬慕,这也是很划算的一件事,他不由微微点头,嘴里却还不肯服软:“犬子就那么出门,好几年也没个音讯,若不是为了朝廷事务,又有皇上面子,看我不把他乱棍打出去。”
“呵呵,咱们宗族这么多人,有几人能和你比啊,自身就为朝廷立下大功,儿子再出色,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不像别的人家,若是出了令郎这样的儿子,一家人都不知多骄傲多荣耀,哪里舍得用棍子打啊,早就派人十里长亭迎接去了。”
“哈哈哈”仁亲王本来还想谦虚几句,但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快意,还是被宗令逗笑了,他好容易合拢嘴巴,掩饰地道,“瞧大人说的,为朝廷分忧,乃是咱们宗族人家的本分,犬子只是机缘巧合,碰上了而已。”
“咳咳,瞧仁亲王说的,就算是本分,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做呀。”
“嗯,这倒是。”仁亲王忍不住点头,其实心里对儿子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非常骄傲的,他知道,这样的机会,就算是公平地给予宗族的其他人,不见得能像钱隽做得这么出色。
宗令见仁亲王眼神中的郁色一扫而空,知道时机来了,趁热打铁道:“仁亲王,为了你和令郎的荣誉,皇上要把钱隽隐姓埋名的事情昭告天下,就算引起北疆事务反复也在所不惜,皇上对仁亲王府的这份深情厚谊,真令人羡慕不已呀。”宗令大人能够以宗室旁支的身份掌管宗族事务,没点手段怎么能成?这一通马屁拍下来,仁亲王早就找不到北了。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在名誉面前保持冷静,多数人,总是会飘飘然失去自我,眼下,仁亲王就是这样,前两天的愤懑悲伤,全都一扫而空,他美滋滋地享受着宗令大人的恭维,连同对萧逸的不满,也暂时抛到九霄云外。
宗令大人趁热打铁,对仁亲王道:“王爷不如主动进宫,和皇上商量一下如何安排孩子的婚事。”
“行,好!”
“那,让老叔陪你一起去,如何?少不了还要钦天监好好看看,找个黄道吉日,咱们宗亲也该在一起好好热闹热闹,皇室好久都没有办一场***的喜事了。”
“行,谢谢宗令大人,有您帮忙,想必这件事会更妥当,更热闹。”
宗令立刻扯着仁亲王,两人携手进宫,他决不能给仁亲王和亲王府女人接触的机会,不然,这一胜利成果便保不住了。
皇上很意外宗令大人竟然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连在一旁和皇上商议朝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