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绮罗香-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绮罗后退了几步,摇摇头道:“我哪里都不去,我要留在这里陪着我娘。”小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大声对绮罗道:“你娘已经去世了,她已经埋在那棵大梨树下了,你傻不傻,还待在这里干什么?”绮罗脸色苍白,却固执道:“我不走,我要陪着我娘。”
“这样也好,我们师徒二人到底是出家人,带着你多有不便,”慧理似是暗暗舒了一口气,对小宣道,“小宣,不要再缠着绮罗,赶紧去收拾你的东西。”小宣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看到慧理的目光里透着罕见的严厉,便不敢说话,沮丧地低下了头。
绮罗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大师,现在城门都锁上了,你们怎么出城去?”慧理大师心不在焉地抬眼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低声道:“这个不碍事。护城河的西北角下有条暗渠,直通城外,我早已经看好了的。”
绮罗心里“咯噔”一下,却没有再多问,只帮着慧理师徒收拾着包袱。她见小宣垂头丧气的样子,知道他心里不好受,便跑回自己的茅屋里,拿出几个精巧的小玩意递给小宣道:“小宣,这是竹蜻蜓,还有茅草编的小蝈蝈,你瞧着好看不?还有这把小弓箭,这个小鞭子,都送给你带去玩好不好。”
小宣鼻子发酸,看了看那几个小玩意。竹蜻蜓和小蝈蝈他们俩平时老在一起玩的,竹篾都磨得发亮。可他知道那把小弓箭和小鞭子都是绮罗的娘生前亲手做给她的,这两样小东西十分精巧,虽然尺寸颇小,但都和真的一模一样。他平时眼红极了,但绮罗从来不给他玩,总是当宝贝一样收起来,没想到此时竟然要送给他。他忽然心中烦躁,深恨自己不该招惹那个小熙,平白惹出这些事来。他极是郁闷地将那几个小物什都扫落在地,闷声道:“我不要。”
绮罗也不恼,温柔地打开小宣的青布包袱,将几样小玩具都放了进去。她放那小鞭子和小弓箭的时候手抖了一下,极是不舍地摸了摸,嘴上还是大方地说道:“就像你说的,我一个小姑娘家也玩不来这些什么弓箭鞭子的,还是送给你好了。”
小宣背上包袱,和慧理师父站在门外,回头望见绮罗倚着门框站着,忽然忍不住有点想哭。慧理知道两个孩子相处日久,难舍难分,摸着小宣的脑袋叹气道:“都说后会有期,其实这一分离,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面,有话就多说几句吧。”
小宣再也忍不住,他飞奔到绮罗面前,从脖颈上取下一个小小的玉蝉,飞快地套在了绮罗的脖子上,闷声说道:“绮罗,这个送你。以后只要看到它,我就知道你是呼延绮罗!”他叫到她名字的时候,眼睛骤然放亮,仿若蕴了点点星光。
绮罗摸着玉坠,忍泪道:“小宣,以后要听大师的话,不要再惹大师生气了。”
小宣侧过头去,在静谧的夜幕中,隐隐只见微风拂动了那女孩鬓边的碎发,鬓如鸦色,唇似丹蔻,那一瞬的眉目似画,永远镌在他的心上,无论时光荏苒,都不会褪色半分。
“熙儿怎么样了?”刘曜进到大帐内,面上罕见的满是急色。刘胤见到父亲进来,赶忙退到一旁,低声道:“太医已经看过了,太子殿下的右肩脱了臼,如今接上已是不碍事了。”
刘曜的手微微发抖,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历尽生死,至今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可此时幼子近在咫尺,他竟然觉得一颗心都提了起来,满怀都是患得患失的惶恐。刘胤站得极近,早把他的神情瞧在眼里,只见父亲年过半百,头发都有多半花白了,可眼下从灯下望去,便觉那白发刺目的紧。他心中一酸,也不知是什么滋味,默默上前一步,替父亲掀开了床帘。刘曜向内探了探身,只见幼子刘熙双目紧闭躺在床上,面上却是潮红一片,再探手过去,竟然额头滚烫。他顿时吃了一惊,怒道:“还说不碍事,都烧成这样了。”刘胤也未想到一时竟至如此,便忙出去传唤太医进来。
此时忽听榻上的刘熙喃喃道:“母后……母后……我怕……”刘曜心神一颤,便过去握住了幼子的手,连声道,“父皇在这里,莫怕,莫怕。”却听刘熙又迷迷糊糊地喊着,“绮罗……小宣……我……我还要同你们一起玩耍。”刘胤领着太医进帐时,恰听到这句,双肩不由得一抖。
刘曜看到太医来了,忙道:“快瞧瞧太子怎么回事?”太医不敢怠慢,将太子双手的脉象都诊过了,方说道:“太子本就体弱,今日冒了风寒,又受惊吓,外邪内侵,故而才有发热之象。先用冰枕替太子殿下去去热症,小臣已经开过药了,等太子醒来后服下便无碍了。”
刘曜这才放下心来,他见太医忙着替太子施针,便摸了摸床榻旁的药碗,只觉触手冰冷,又皱眉道:“怎么是凉的?”侍候太子刘熙的内官赶忙过来端走药碗:“老奴再去煎一副药来。”刘曜瞧了瞧熟睡的幼子面上的潮红渐渐退了下去,也不再胡言乱语,终是缓了口气:“不急,等太子醒了再煎不迟。”刘胤瞧着父亲的神情,自进屋起就没有正眼看过自己,满心都在太子身上。他自知自己在这里碍眼得很,便后退几步道:“今夜大军驻扎城内,口令还未传下,臣出去安排布置。”刘曜点了点头,只道:“去吧。”
太傅卜泰亦在房中,此时见刘胤退了出去,便凑到刘曜身旁,轻声道:“陛下,今日是南阳王抱着受伤的太子殿下回来的。”
刘曜神色未变:“太子怎么说?”
卜泰面露迟疑之色,略顿了顿,还是实话道:“太子坚称是从马上坠下。可臣问过南阳王身边的人,事发时他们都隔得甚远,只有南阳王与他军中校尉韩钧陪在太子身旁。”
刘曜这才转过脸来,看向他的目光里多了几分不明的意味:“你好大的胆子。”
卜泰心知不妙,当今圣上素来宽厚,鲜见有这般疾言厉色的时候。他立即跪了下来,脑中飞速转过数个念头,竟浮现出那个人的样貌来,于是他斩钉截铁地道:“臣不敢有负陛下和先皇后重托!”
刘曜本已怒极,听他提到“先皇后”三个字忽然心下一软,侧过头去,只见那榻上的幼子虽然闭着眼,可眉眼鼻唇都像极了那人。
“将韩钧拉出去,杖责一百,”刘曜的神色在灯下晦暗不明,淡淡地道,“南阳王仍是中军主将,不可再有下次。”
卜泰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他在南阳王刘胤身边安插了人,想不到陛下竟有这么大的反应。但到底还是太子在陛下心中重要些,韩钧是南阳王形同手足的心腹又如何?只要涉及太子的安危,陛下绝不会手软。他看着刘曜舐犊情深的神态,终是在心里叹了一声:陛下到底是老了。
刘曜在房内略坐了坐,到底惦记着外面堆积如山的军务,起身对卜泰吩咐道:“明日待太子醒来,便将他送回长安去。”
卜泰一怔,这番送太子来前线,便是他们几个东宫的臣子合力为太子保奏的,要知道南阳王本来就年岁长于太子,又屡立战功,如果再不让太子立威,日后如何能够服众?他心有不甘地想为太子再争取两句,可刘曜仿佛早知他的心思,只淡淡地道:“天大的事都没有太子的安危重要。朕还在呢,出不了岔子。”他又看了看幼子熟睡的脸庞,叹了口气道,“将太子交给他的乳娘好好调养,献容留下的只有这一对双生儿女,朕……朕不能对不起她。”
卜泰听他提到先皇后,心中略定,又问道:“太子若是醒来未看到陛下,定要失望。”
刘曜摆了摆手:“朕明日送他到城外。”卜泰这下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想了想又道:“太原王刘隗这次勤王而来,臣与他交谈了几次,十分佩服他的才学。太子如今渐大了,又对易理颇有兴趣,臣在此道上不甚精通,可否请太原王留下来多盘桓几日……”
他话没说完,刘曜已明白了他的意思。太原王刘隗是族中最长,卜泰想让刘隗留下来辅佐太子,含义不言而喻。对这事刘曜倒没有什么意见,点头道:“朕明日就和太原王说。”
卜泰面露喜色,见刘曜要往外走,又忍不住问道:“陛下,可是要撤军了?”刘曜转过头来,头向他淡淡一瞥,目色自厉。卜泰心中狂跳,仿佛那目光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刃。
帝王一怒,山河色变。
卜泰低下头去,哪敢再多半个字。
良久,方听刘曜道:“过两年等熙儿长大些,再带他来吧。”
卜泰大喜过望,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叩头在地时忍不住语声凝噎:“陛下圣明。”
转眼寒暑交替,花草开了又谢,整整又过了两个年头。
今岁正在丙戌,天气反常的寒冷。刚刚入了冬月,已下了好几场大雪。满城素白一片,城中不少有心人都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冬天。两年前虽然一场大战消弭于无形,但孟津城里的人始终惴惴不安,总觉得有些什么事没有了结。
就连开酒肆的姚二婶也一反往日里的泼辣精干,这夜算过了银钱,对绮罗有些发愁地说道:“六丫她爹投南阳王军中四个月了,连封家书也没寄来,我心里乱得很。”
四个月前,大赵的南阳王刘胤来孟津募军,一丁开出了十石粮米的高价。二婶的丈夫眼红不过,毅然不顾哭哭啼啼的二婶和六丫他们姐弟几个,随着大军北去了。
这一走就音信全无,眼瞅着年关将近,连封家书也没寄来,难怪二婶这样焦心。
一听到南阳王,绮罗心里便有几分奇异的感觉。仿若是平静的湖面中投入的一颗小小石子,溅起层层涟漪。自两年前那场风波后,慧理大师带走了小宣,从此音信全无。她时常会怀念起当年的玩伴,自然也不会忘了都是因为那个大赵的南阳王和太子殿下,才让他们经历这样的变故。
可她如今年长些,已多了不少沉着,此时兀自安慰着姚二婶道:“您莫要心慌,南阳王是出了名的爱兵如命,您没见城里的人都赶着去投军?二叔不会有事的,估计着过几天就会有信回来。”
姚二婶叹了口气,抬眼看着眼前秀气的少女。两年过去了,贫寒的幼女如今长成了窈窕之姿,虽是布衣荆钗,依然难掩国色天香。这样品貌的孩子,哪里是寻常市井中能够见到的,只可惜了是个孤女。二婶心里有几分叹息,说道:“这段日子只是苦了你,又要忙活店里的事,又要替我送酒,等你二叔带了银米回来,一定给你好好裁几身衣裳。”
迷迷糊糊睡到天色将明,绮罗被屋外的喧嚣声吵醒。她有些茫然地揉揉眼,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只觉白茫茫一片有些刺眼,竟不知何时又下起雪来。她推门出去,顿时吃了一惊,一夜之间,往日里平静的街市竟然一片狼藉,人们背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地向城门涌去。她随着人群走了没几步,只见姚二婶手里牵着七岁的六丫,怀里还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宝,亦是随着人群向前挤,她回头看到绮罗,便着急地喊道:“绮罗,快逃命吧,乱军要入城了。”
绮罗顿时吓得清醒过来,这样混乱的情形从未见过,她慌忙跑过去问道:“是从哪里来的乱军?”
姚二婶哪里说得清楚,指着南边道:“是外面的大军要打过来了。”此时乱民中有人喊道:“是石王的大军要打来了,那可是个大魔头,他围过的地方都要屠城,高候就是被他屠的城!”此言一出,乱民便静了一瞬,人人目光中流露出极端恐惧的神情。高候离此不过数十里,本是个富庶繁华的小城,然而去年一战之后诺大的城池数万人竟被屠尽,传说城里的尸体叠起来有数丈高,城内血流成河,入夜时凄厉的哀鸣声经久不散,人们都说那是死去的冤魂,那里至今仍然是一座空城。
此时城内百姓听得高候的事,果然越发乱了,人们蜂拥至城门下,互相践踏踩伤无数。绮罗被乱民挤着往前走,哪里分得清方向,她看到人群中姚二婶早被挤得不知去向,而六丫摔倒在地哇哇大哭,眼看就要被人踩上去,她慌忙向前挤了数步,把六丫搂在怀里,好不容易才站稳了脚跟。
六丫哇哇哭着要找娘亲,绮罗忙柔声安慰她:“别哭,别哭,姐姐领你去找你娘。”正说话间,却听身旁的乱民都高声喊叫:“放我们出去,放我们出去。”
此刻城头上重兵把守、如临大敌一般,当中几个守将急得满头大汗,却哪里能拦住这么多的百姓。忽然鼓声一响,刹那若惊雷般直击在众人心上。绮罗抬头看时,却见城头上出来了一人,依旧是铁甲未卸,只沉声喝道:“是谁在闹事。”他此言一出,百姓都安静下来,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站出来。
而城上那个黑甲人一双碧色的眸子澄澈分明,站在城头上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度。
绮罗仰头望着他,忽然呆住了。两年来时时在梦中浮现的那张脸,竟似梦中一样又出现在她眼前。只是他绝不会想起她了吧,当年那个在街头狼狈又忐忑的孤女。
一件墨色的青羽大氅,她珍若至宝。
曾经匆匆的两个照面,两年来从未忘过。眼前人就算是化成了灰她也不会忘记。她倒退了几步,险些脱口喊了出来。
想不到两年过去了,他竟然又来到了孟津。她心神震动,泪水险些要溢出眼眶,下意识地悄悄搂紧了六丫,喜道:“六丫,是你爹爹的军队来了。”
六丫瞬时止住了哭声,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住了绮罗:“爹爹在哪里?”
绮罗指了指城头上的黑甲人,低声道:“你爹爹就是随这个人去投军了,他既然来了咱们孟津,你爹爹定然也快回来了。”
城头上那人的声音颇是低沉,自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气势。乱民被他震住,竟无人敢开口。他见状又朗声道:“百姓们放心,今日是大赵天子驾临城中,定保尔等平安。都快散去,休要听信谣言。”
百姓们面面相觑,忽有一个年纪大些的乡绅站出来奓着胆子问道:“敢问将军,大赵天子陛下可是当年随大汉昭武皇帝起兵的中山王?”并不是百姓无知,实在是这些年混战不止,乱哄哄不知道换了多少朝天子,乍出来一个大赵天子,百姓都要疑惑是谁。
“正是,”那人在城头上镇定道,“如今为讨石贼,我父皇亲临于此,百姓勿要听信谣言。”他心思转动极快,眼见得百姓们对前朝昭武皇帝颇有敬畏,便干脆道出了其中关联,更是摆出了自己的身份,“我父皇身为昭武皇帝从弟,不忍看大好河山落入贼寇之手,这才起兵剿贼,城外的石逆叔侄不过是跳梁小丑,百姓无需畏惧。”
百姓们顿时哗然,当年大汉昭武皇帝刘聪不过是匈奴五部送入洛阳的一个质子,却率兵直入洛阳,夺取大晋江山,厉兵秣马,端然是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名号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而当年追随左右南征北战的中山王刘曜正是他的结义兄弟,也是赫赫声名。百姓们听到他的名头,顿时安定下来,都依言渐渐散去了。
绮罗牵着六丫亦要往回走,却听人群中有人低笑:“这般英雄赫赫又如何?永嘉之事不过十余年,天下却又换了几番主人。”绮罗听得这声音离得甚近,忍不住转头看去,却见此话出自身旁一个青衫布衣的中年人之口。她忍不住发问道:“先生认为昭武皇帝是何许人?”
“自然是个了不得的英雄人物,”那中年人触到绮罗的目光,见是个十四五岁的清丽少女,倒也不以为意,只摇头晃脑道,“百姓只知当年跟随昭武皇帝的中山王是个将才,却不知城外那位石王也是昭武皇帝帐下爱将呢。”
绮罗足下一滞,问道:“城外还有位石王?”
那中年人摇了摇头,却不肯多说。六丫抓着绮罗的手,又开始大声地啼哭:“娘亲和爹爹在哪里?我要娘亲,我要爹爹。”绮罗被她缠得无法,只得抱着她先回去找姚二婶。
刘胤从城头上下来,皱眉问左右道:“陛下怎还没有来?”他本在孟津附近的成皋练兵,几日前接到了长安的奏报,今上这几日要携太子来孟津,他一早便率军入了城,可等到现在也没等到圣驾的消息。
众将领面面相觑,却无人应声。刘胤心下恼怒,目光锋利冰寒:“你们竟敢瞒我?”
太原王刘隗身为宗亲,是随着圣驾一同出京的,此时先行到了孟津,眼看左右都无人敢应,只得硬着头皮上前道:“陛下命臣传信来,路上太子受了风寒,又遣人送回去了,一来一往,路上恐要耽搁。”
刘胤有几分意外,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人:“这是何时的事?”刘隗转开脸去,不敢与他对视:“昨日的事。”
刘胤大惊失色,脸色难看至极,几乎压制不住胸口气血翻滚:“为何现在才报知我?”
“是……是臣来之前,太子太傅交代过的,”刘隗左右为难,艰难吐出实情,“不让我等告知王爷。”他何尝不是为难,这一次陛下筹备了两年,倾国之力与石勒决战,誓要取下洛阳。浩浩荡荡的圣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