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笙-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却被惠帝赐下了《孝子传》和《史记?五帝本纪》篇。
  这脸打的实在太快太狠,孙管家毫不怀疑这一切本就是太子等人预谋好的陷阱,就等着大皇子自己往里面跳。
  可大皇子自己愿意跳,这谁也没办法。
  但是,在接连吃亏的情况下,大皇子若是还不能收敛自己的脾气,恐怕距离第三次吃亏,也就不远了。
  从禁足到赐下《孝子传》和《史记?五帝本纪》篇,惠帝的惩罚一次比一次重,之后呢?
  孙管家不敢想,若是大皇子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传到了惠帝耳朵里,会招来什么样的责罚。
  他以前从来没有觉得自家殿下愚蠢,可是,近来这些事情,让孙管家也不得不承认,大皇子有时候,真的是不够聪明。
  聪明人懂得在适当时候,隐忍自己的怒火。
  大皇子大概是之前走得太顺了,他一生下来,就有独宠后宫的母妃,偏爱自己的父皇,这两个人,足以让他学不会低头。
  “殿下,您此时发火,皇上一定会误会的,”孙管家咬牙劝道,“老奴知道您委屈,这都是因为有人挑拨您跟皇上的关系,皇上受人蒙蔽,您可不能再中了别人的奸计啊!殿下您一向聪慧,岂能这点道理都不明白,您万万三思啊。”
  孙管家这话说的真假参半。
  他不可能真的说大皇子自己发蠢才走到今日这一步,他是大皇子的人,也离不开这里,他能依仗的,也只有大皇子,所以此刻,他还是要尽心尽力地劝阻大皇子。
  就算不为了大皇子,也当为了他自己。
  不过,孙管家这番话,倒似说到了大皇子的心里,大皇子的怒火,竟然真的慢慢降了下来。
  当然要说完全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但总归冷静了下来。
  冷静了就好,冷静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跟决定。
  最后,那名昏过去的侍女被人抬走了,但是,大皇子却并没有再说要打死她的话了。
  等大皇子离开后,孙管家又让人收拾了被大皇子毁坏大半的屋子,敲打了在场的奴仆们几句,才追着大皇子去了。
  ……
  宫里。
  荣贵妃听说惠帝赐下《孝子传》和《史记?五帝本纪》篇给大皇子后,便立即去求见了惠帝。
  但是,让她担心的是,惠帝仍旧没有见她,而是找了个借口,将她打发了。
  今时不同往日,荣贵妃亦未敢胡搅蛮缠,或许是心中没了完全的依仗,也懂得收敛了。
  荣贵妃从御书房无功而返,惠帝听说她并未多做纠缠,倒是脸色好看了些,大概是觉得荣贵妃还算识大体。
  荣贵妃没见到惠帝,心里不安极了,最后想来想去,竟然去了太后那里。
  荣贵妃本是想到太后这里说说好话,做些可怜样子,让太后帮着在惠帝面前,说几句大皇子的好话,可是,她算盘打的不够精细,还没等说什么呢,就被太后几句话打发回来了。
  她这也是急糊涂了,否则哪里能求到太后跟前去?
  别说太后原本就不怎么喜欢他们母子,就算太后喜欢她们母子喜欢的不得了,也不可能真的为了她们母子,去得罪皇上。
  荣贵妃接连被拒,脸色十分难看,心情也差到了极点。
  左右无门,最后只好再派人去了大皇子府,叮嘱大皇子小心行事,不要再惹麻烦。
  她原是一片苦心,却不想,大皇子听到她这番叮嘱,更加生气。
  不过,荣贵妃并不知道就是了。
  ……
  就在朝堂内外议论纷纷的时候,惠帝拿出了一封信,让朝堂上彻底炸开了锅。
  什么,陆文是被惠帝派出去的,而非陆铮!
  陆文是出使匈奴了?
  匈奴使者刺探南诏军防部署被抓了?匈奴公主意图谋害惠帝也被抓了?
  匈奴王说使者与公主所为与他毫无关系,请求重新派出使者,来南诏详谈和谈协约!!!
  这一个个重大消息砸下来,直将此前猜测不休的众人砸了个头晕眼花。
  陆文的这封信意味着什么,没人会不明白。
  匈奴这一次,算是栽了!
  匈奴王不承认匈奴使者跟公主所为是自己授意,但这话谁又相信呢?
  可是,匈奴王就要厚着脸皮不承认,南诏总也不能强迫他承认吧?
  除非,直接打过去……
  不过,看龙椅上坐着的那位的模样,明显是没有这个打算的,朝臣们也就都没有提。
  这次和谈,能从匈奴那里得到好处是必然的,这才是大家在乎的,也是惠帝在乎的。
  “诸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啊,都说说吧。”惠帝显然心情极好,大有要采纳百家之言的意思。
  不过,朝臣们也都不是傻子,惠帝的心思其实并不难揣摩,无非是想要答应匈奴王的提议而已,所以,他们只要顺着惠帝的话往下说就是了。
  因而,这难得一见的一幕,便出现在了今日的早朝上了。
  朝臣们像是都长着同一条舌头一样,说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话。
  总的来说,就是说二次和谈对南诏好处多多,建议惠帝应该考虑答应。
  惠帝听了朝臣们的话,果真十分高兴,不过,他依旧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做了一个让大家比较意外,但又似乎早有预料的举动。
  在朝臣们纷纷表述了自己的建议后,惠帝又单独将太子叫了出来,问太子对此事的看法。


第596章 尘埃落定
  太子被惠帝单独叫出来问话,似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只不过,这其中多少人欢喜,多少人忧愁不忿,可就说不好了。
  当然相比于这个,众人更关心的,还是惠帝单独将太子叫出来,背后的真正用意。
  此时此刻,无论惠帝叫了谁出来,给出的回答其实几乎都是一样的。
  但是,惠帝却还是叫了太子,这说明什么?
  惠帝想要给太子表现的机会?还是,想要借此向众人说明什么?
  想到这些,众人便不由地,又想到了多日前那次早朝……
  那一日,太子的隐忍,大皇子的咄咄逼人,如今看来真是十分讽刺。
  大皇子被禁足的原因也不再那样扑朔迷离,几乎没有人怀疑,大皇子不是因为太子的原因,而被罚的。
  不过,昨日惠帝赐下《孝子传》和《史记?五帝本纪》篇,又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还是为了提醒大皇子?
  想来想去,众人不禁都暗道一句,圣心难测。
  谁会想到,惠帝这一次,会暗中让太子和陆铮将匈奴使者抓了,又派陆文秘密前往西北,与匈奴王谈判呢?
  太子果真如众人预料的一样,给出了堪称完美的回答。
  惠帝很高兴,摆手让太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既然诸位爱卿意见一致,那么,此事便这么办吧。”
  一切好像都尘埃落定了……
  下朝之后,太子跟陆铮便被一群人围住了。
  官场上最不缺少阿谀奉承,踩高捧低之辈,太子跟陆铮自小便见识多了,虽不耐烦应付,但也不至于应付不了。
  唯一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汪德蒲也凑了过来。
  短暂的惊讶过后,太子的面上又挂起了春风拂面般的笑容。
  汪德蒲面上也挂着得体的笑容,“老臣恭喜太子殿下,殿下高义,为国为民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老臣佩服。”
  汪德蒲这话虽是在赞扬太子,但明显带着些刺,太子焉能听不出来。
  不过,太子也不是好欺负的,闻言笑意不由更甚,“汪尚书客气了,这都是孤应该做的,孤相信,无论是谁,面对这件事,都会跟孤做一样的选择,毕竟,这可是涉及到两国邦交,家国利益之大事么。”
  太子这话暗指大皇子不顾全大全,在场的人几乎都听出来了,不过,谁都没有乱说话。
  太子越懂事识大体,就衬得被禁足的大皇子越是愚蠢不堪。
  汪德蒲又岂会不明白这一点,闻言脸色立即就变了一瞬。
  但他毕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不会像大皇子一样当场发火,气没出来多少,反而让自己难堪。
  既然太子这里刺不到,那就转移下目标么。
  思及此,汪德蒲又想目光转向陆铮,笑里带刺,“陆将军好生深沉,让老朽这样的老东西都自叹不如,可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是说陆铮心眼太多,为人奸猾呢。
  这话若是旁人听了,兴许会生气,但是,陆铮却完全没有感觉。
  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尚书大人谬赞,彼此彼此。”
  是啊,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以为谁没读过聊斋了!
  汪德蒲连说了两句话,都没讨到便宜,也知道不宜再说了,于是,便借口还有差事要办,先离开了。
  汪文正一直跟在汪德蒲身后,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只在临走之前,用黑沉的眸子,看了陆铮一眼,但也只有短短的一眼,随即便收回目光,跟着汪德蒲走了。
  一直到走了很远之后,汪文正才听汪德蒲叹息了一声,沉声道:“这一次,我们失算了……”
  是啊,从没有查清楚陆铮去铁甲巷的真实目的开始,他们就已经失算了。
  错过了最佳的时机,终究导致最终的失败。
  汪德蒲忽然回头看了一眼。
  他们祖孙已经走了很远了,以汪德蒲的眼力,甚至已经看不清楚后面的人了。
  可是,哪怕只是一个轮廓,汪德蒲仍旧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压迫。
  不知为何,他心中忽然有一种索然之感。
  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愿承认的事实,终究还是摊开在眼前了。
  大皇子较之太子,终是差了一等啊……
  汪文正敏感地察觉到汪德蒲的不对劲,他略有些担忧地看向汪德蒲,小心问说:“祖父,您……”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汪德蒲打断了:“我很好,没什么事,走吧。”
  说罢,汪德蒲便率先走了。
  汪文正皱着眉头看了看汪德蒲的背影,纵然疑惑,但终究还是什么都没问,而是提步追了上去。
  一切好似就这样尘埃落定了,大皇子的禁足不知何日能解,萧良的鞭伤也不知何时能好,而陆铭,却在得到这所有消息之后,病了……
  陆铭这一病,着实不轻,高热不退,隐隐都有些呓语了。
  郑氏急的不行,找了许多大夫,甚至连太医都找了好几个,但是,却都没什么用。
  所有大夫说的几乎都一样,皆说陆铭是思虑过重,邪火攻心所致。
  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这样的病,除了静养,就是当事人自己要想开了。
  郑氏听了这些大夫的话,气得险些当场发火。
  什么叫自己想开?
  要是只管叫陆铭自己想开,那还要他们干什么!
  亏得又是太医,又是京都名医的呢,一个个的,都这么不中用,连点儿小病都治不好!
  江妈妈见郑氏脸色不好,知道她这是又要发火,于是,赶紧让芳翠先将大夫们全部都送走了。
  刚送走了大夫们,魏氏跟林氏便来了。
  郑氏见她二人来了,也只是冷着脸朝魏氏行了个礼,至于林氏,却跟没看见似的。
  她寻常也总有这样的时候,每逢陆铭身子不好时,便更是变本加厉,林氏这些年早就习惯了。
  以前她可怜郑氏,所以不愿跟郑氏计较,但是,如今她却不会再像从前那样隐忍了。
  今日过来,不过是因为老太君的意思,否则的话,她才不想来看要害死自己儿子的人呢!
  她有善心,却也要给值得的人,既然有人拿她的善心当成驴肝肺,她又何必自讨没趣!


第597章 苦情牌
  陆铭病了,魏氏是真心疼,也着急,一来就问郑氏,陆铭的病情怎么样,大夫们都怎么说。
  一听魏氏问起这个,郑氏脸色就难看了起来。
  “还能怎么说?那些大夫治不好铭儿,一个个的就只会找借口搪塞,依我看,这些人根本就是一群沽名钓誉之辈,真本事没有,吹嘘的能耐倒是不小!”
  陆铭突发急病,郑氏着急担心,魏氏能理解,但是,也不能因为着急,就什么话都往外说啊。
  “你也不是无知少女了,多大年纪的人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难道不知道么?”魏氏难得对郑氏黑了脸。
  郑氏显然是没想到魏氏会这样对她,闻言整个人就惊住了。
  魏氏一看郑氏的样子,就有些无奈,想要再说两句吧,又觉得这个时候太过苛责郑氏也不好,思来想去,便没有再理会郑氏,而是径自进去看陆铭了。
  郑氏见魏氏走了,忙跟了过去,走之前,还狠狠地瞪了林氏一眼。
  面对郑氏的白眼,林氏其实很想照着回个一模一样的,不过,这种事做出来吃亏的只能是她,她才不会那么冲动。
  林氏暗暗劝了自己几句,也跟了进去。
  陆铭倒真是病的挺重,潮红的面色昭示了他现在可能正在发热,而紧皱的眉心,也许表明了他的难过,又或者,有难解的心结。
  但这仅仅还只是猜测而已。
  吃过陆铭那么大的亏,林氏甚至一时间都没有办法完全相信,陆铭是真的病了。
  这些年,陆铭在她面前所扮演的,可都是牲畜无害,与世无争的角色,但事实上呢?
  在背地里,陆铭联合陆铮的死对头,意欲置陆铮于死地!
  十几年的兄弟情份,在陆铭这里,到底又算什么呢?
  林氏其实是不想来的,如今只要一看到郑氏跟陆铭母子,她就忍不住想到这对母子暗中对陆铮做的那些事。
  她可以不计较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可是,对于郑氏母子想要害死陆铮的事情,她无论如何,也释怀不了!
  一想到这些,林氏心头便一阵翻涌,她用力握紧了自己的手,暗暗劝了自己几句,才稍稍平复下来。
  “大夫到底怎么说的?”魏氏正在问郑氏大夫的诊断。
  郑氏气头上的话,魏氏自然不会当真,那么多大夫过来看过,怎么可能什么都不说呢?
  大概是方才被魏氏训斥了,这一次,郑氏也没敢再说些有的没的,而是不怎么甘愿地回道:“说是心火过盛,郁结于心所致。”
  说这话的时候,郑氏状似不经意地扫了林氏一眼。
  可让郑氏意外的是,林氏并没有如往常一样顺着她的话问下去,不仅什么都没问,甚至连看都没看她一眼。
  郑氏很不高兴。
  林氏这样忽略她,不是明摆着没有将她放在眼里么?
  这个家里,除了老太君,还有谁敢不将她放在眼里?
  护国公夫人又怎么样?
  还不是照样要让她三分!
  当年若不是她让步,林氏又哪里当得上这护国公夫人!
  可如今当上了陆家的女主人,便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郑氏这里因为林氏的忽视而生气,她不知道的是,林氏心里的气,也并不比她少。
  大夫说陆铭这都是因为心火过盛,郁结于心才病了,林氏又岂会不知,陆铭这心火从何而来?
  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害得到陆铮,却不想一步错步步错,到了今日这般田地!
  如今别说想要害陆铮了,他自己都惹上了麻烦!
  林氏性子和软,但是却并不傻,陆铭自以为聪明,打算假借萧良之手,联合大皇子暗害陆铮,却不想功亏一篑,偷鸡不成又蚀了米。
  陆铭大概也是想到了,无论是大皇子还是萧良,恐怕都不会放过他。
  要她说,陆铭这病,多半应该是吓的才对!
  什么郁结于心,要是她来看,肯定是做贼心虚!
  如今才只是这样,陆铭就吓病了,若是他知道自己的阴谋诡计早被他们识破了,又该回如何呢!
  林氏很少会带着恶意去揣测别人,若非真是气极,她也不会这样想。
  魏氏却不知道这些内情,见陆铭病的这样重,魏氏也不免着急。
  “大夫说了什么时候会醒吗?”在魏氏看来,能醒过来,就是好事,病也就算去了大半了。
  陆铭从小到大生过多少次病,每次只要人清醒过来,也就挺过去了,所以,相比较于大夫们如何诊断,魏氏更关心他们有没有说陆铭何时会醒。
  可这个确准的时间,郑氏自己也不知道,又哪里能回答魏氏呢?
  “娘,那些大夫根本就没说铭儿何时会醒过来,若非如此,媳妇方才又岂会说那样的气话,这不都是急糊涂了么!”郑氏在魏氏面前,还是懂的打苦情牌的。
  果然,这牌一打出来,魏氏立刻就接了。
  “这怎么能行呢?要不,我再派人到宫里头去求求太后娘娘,让太后娘娘指派几名太医过来瞧瞧吧。”
  “还是娘您想得周到。”虽然方才还骂那些太医医术不精,尽是些沽名钓誉、招摇撞骗之辈,但是,相比于其他大夫来说,郑氏自然还是更信得过宫里的太医的。
  太医们要是真没点儿本事,又怎么可能在宫中站住脚?
  陆铭迟迟不醒,郑氏早急的不行,能多叫些太医来看看,总好过什么都不做地干等着吧。
  躺在这里昏迷不醒的可是她的宝贝儿子,她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受苦,而无动于衷呢?
  魏氏也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