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之首辅-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知道你厉害。快进来,有话进去说,别在这里阻挡别人进府赴宴了。柴浪,你帮着把马车安置一下。”
“是。”
**
随着宾客到的越来越多,宁砚也清闲不起来了。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出来招待起客人来。
官场里面,他对这样应酬的事情已经熟悉了起来,做起来也能得心应手了。周旋在众宾客之间,既不失礼数,也不会与谁走的太近,引的他人心怀不快。
“太守大人到——”
太守窦良锋亲至,宁砚和所有的宾客都起身亲迎。在金陵的几个月,窦良锋和宁砚搭配的也算和谐。
窦良锋处理的政务大多数宁砚都认同,就算有不赞同的地方,提了意见之后,窦良锋也能接纳。两人联署,一次就过,政务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也正因为两人相处的不错,宁砚儿子的百晬窦良锋也选择了亲自上门赴宴。
“太守大人。”宁砚笑语迎了上去。
窦良锋拱手笑道:“清墨,贺喜贺喜,本官在这里祝令儿长命百岁,一生无灾无忧。”
“清墨多谢大人美言。”
“本来想送上一副长命锁的,但看到你在门口立的牌子,我就只能让人将礼物给送回去了。”
宁砚拱手道:“让大人见笑了。”
初来金陵时收下那几张兑票,应该是这位太守默许那几位商人送的,他收下,就相当于递了一张投名状。
现在,他还是绝了一些想贿赂他的人的心的好。所以他才会在门口立上了那么一块牌子。
将窦良锋带到主席坐下后,宁砚估计着人应该是基本到齐了,就让人去后院请陆秋歌将孩子给抱出来。
百晬一共要行二礼,一为认舅礼,二为命名礼。
宁砚让人从宁安府将管光武请来金陵,其中的一个缘由就是认舅礼。他在大凉,能真心相待的同辈朋友也只有管光武而已。
一会儿后,小宁颂穿着一身喜庆的百家衣被陆秋歌抱了出来。小宁颂也不怕生,趴在陆秋歌的怀里,眼珠子左左右右的打量着周围一切。
宁砚朝小宁颂拍了拍手。“颂儿,来让爹爹抱抱。”
结果小宁颂依旧趴在陆秋歌怀里,丝毫没有搭理宁砚的意思,可见周围的景色比宁砚这个爹有吸引力多了。
窦良锋大笑道:“哈哈哈,清墨,定是你平日忙于公务,甚少与令儿相处。”
“我平日里可不少陪他,怕是刚才将他闹醒,生气不愿意理我了。”说着,宁砚用筷子沾了一点酒点在了小宁颂的嘴唇上。
“我赔罪,颂儿,给我笑一个。”
结果小宁颂在陆秋歌的衣服上蹭了蹭,将嘴上的湿迹蹭掉,缩在陆秋歌怀里连周围的热闹也不看了。
宁砚放下筷子,嘀咕了一句:“臭小子。”
与窦良锋同座一桌的宁远志心下一动,出声问道:“不知令公子之名‘song’是何字?”
宁砚认识宁远志,对他问出这句话心里也有点数,也不隐瞒,朗声道:“取自《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宁颂。”
宁远志放在桌下腿上的手颤了一下,面上一点异常都没有,笑道:“颂,是好名字,好名字。”
公,公字辈,果然是,果然是!
经宁远志这么一问,命名礼也就算是举行了。接下来就是认舅礼。管光武早在来之前,宁砚就告知了他这件事。
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长命锁给小宁颂带上,然后由陆秋歌抱着小宁颂行了认舅礼。
在场的人除了宁家的三个人,没人认识管光武,不由得纷纷猜测起他的身份来。不少人都觉得他应该是宁砚从上元府请来的权贵之人。
行完认舅礼后,管光武朝宁砚抬了抬下巴,说到:“你儿子以后要叫我一声舅舅,你是不是也该叫我一声哥哥。”
宁砚装作没听到,扬声道:“开宴!宁砚先代我儿敬各位一杯,多谢诸位今日来此参加他的百晬。”
“宁大人客气了。”
因为已近腊月,天气已经冷了下来。怕小宁颂冻着,所以出来露了个面后就被陆秋歌抱了回去,回去的时候已经在陆秋歌的怀里睡着了。
**
百日宴后,管光武在金陵待了四天就启程回凤鸣县了。宁砚也开始忙碌起来,临近年末,府衙里要处理的事情也多了起来。
这天,宁砚忙里偷闲,难得空出了一天,准备好好陪陪陆秋歌和小宁颂,但是一大早就有人登门了。
“娘,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见见这位宁家家主?”
白淑兰想了一下后,拒绝了。“你先去看看宁氏一族的态度再说。”
“也好。”
从房间出来后,宁砚便径直去了正堂。金陵宁家来了两个人,族长宁远志,以及其子宁磊。
看到宁砚出现,两人都站了起来。“宁大人。”
宁砚也回道:“宁族长,宁典史。二位请坐。”待两人坐下后,宁砚问道:“不知宁族长来找我所谓何事?”
“我想问问宁大人,十天后,腊月二十五,宁氏开宗祠祭祖,大人是否有意前来?”
※※※※※※※※※※※※※※※※※※※※
在元宵节的末尾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吃了元宵汤圆,全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听说今晚十一点五十四的月亮很圆,熬夜的人可以去看看
第52章
“宁族长说笑了; 你宁氏一族的祭祖仪式为什么邀我前去?”
“宁大……”宁磊正准备起身说话,却被宁远志按住了; 接过话缓缓说到:
“当年的事情宁家确实愧对大伯; 我父亲还有另外两位叔伯兄弟多年来也都心怀愧疚,也派人找寻过大伯; 但人海茫茫,一直苦寻无果,二伯与四叔临去之时都未能放下。”
“你是大伯的孙儿; 对宁家有怨我理解; 但我们毕竟是出自同一宗族,同为嫡脉,身上都留着宁氏先祖的血; 你的根就在金陵宁家。”
“如今我作为宁氏族长; 也知道了的你的身份; 就应当接你认祖归宗。父辈祖辈们的恩怨不应该继续在我们这里延续下去。”
宁砚对宁氏宗族没有什么归属感; 回不回宁家本家其实一点都无所谓。但他的爷爷虽然恨但又念着这个家族。
虽然他没有见过宁伯生; 但却一直受着他的恩。而且他既然已经是宁砚了; 为人子孙,祖辈的心愿他有义务去达成。
两手放在嘴边哈了两口气; 暖和之后拢在袖子中,而后才不紧不慢的说到:
“我爷爷当年自逐家门之时已经在族谱上除名了,现在我在的宁家虽然也是宁家; 但已经是完全脱离金陵宁家了。”
宁远志看着宁砚; 娓娓道:“那为什么你们一家的字辈还跟着本家走?你父亲是; 你是,如今令郎依旧是。”
宁砚笑了笑,他本来没准备让他的儿子继续走宁家字辈的,但白淑兰却劝他还是走的好。现在可别让这边以为他巴着求着想回宁家了。
想了片刻后,宁砚说到:“宁族长,那我就直说了吧,要让我重新归入金陵宁家可以,但我有两个要求。”
宁磊一听,激动的说到:“宁大人,你就尽管说,我父亲肯定都会答应的。”宁远志不说话,表示默认。
“第一,我爷爷和我父亲的墓要迁进宁家祖地,牌位要入宁家祖祠,入祠当日,宁氏全族都要在场相迎。”
宁远志没有什么犹豫便回到:“这是自然,即使你不说,这一点我也会做的。”
“那就好。”宁砚点了点头。“第二,我想让族长父亲在我爷爷的牌位前认个错。”
当初宁家共有四兄弟,以伯、仲、叔、季命名,宁伯生居长,但却不为族长所喜。长房势弱,其余三房就大肆打压、排挤,直到宁伯生怒而离家。
如今数十年过去,仲、季二人也已经去世,只剩下宁远志的父亲宁叔泽还在人世。宁砚想替宁伯生出口气,也只有找宁叔泽了。
这两点达成,应该就做到宁伯生口中的“风光”了吧。
宁远志沉默以了一会儿后说到:“这一点我暂时不能给你回答,我须先得问过我父亲。”
宁砚温和道:“我不急,会一直在这里等着宁族长的回答。”
宁远志点了两下头,然后示意宁磊拿了一个盒子出来,打开后一块质地上佳的玉佩。
“那孩子也是我的侄孙,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宁砚没拒绝,收了下了,起身行了个晚辈礼。“我代颂儿谢谢您的好意。”
宁远志没想到宁砚会来这么一出,连忙伸手将他扶起,眼含复杂之色。“我会尽快给你答复的。”
“清墨静候。”
**
金陵宁家祖宅,一间房间中,须发皆白的老者在听完宁远志的话后,脸色涨红,手中的拐杖在地上重重的砸了两下,吼道:
“让我认错?!不可能!”
宁远志皱眉提声说到:“爹,当年本来就是你们做错了,兄弟阋墙,逼得大伯离家,如今认个错难道不应该吗?”
宁叔泽怒气冲冲喊到:“那宁砚不就是一个五品的审判史吗?!值得你这样去巴结,还让你老子去对着人家的牌位认错?!”
“我是为了宁家,宁家现在是什么情况爹您应该清楚。自祖父那辈起,已经一代不如一代,再这样下去,宁家就要从金陵望族中除名了!”
宁叔泽一拍桌子。“谁敢除我宁家的名!这金陵有谁比我宁家显赫,两名首辅,一名柱国大将军,谁能比得上宁家!”
宁远志对宁叔泽的顽固心里也有气,声音也跟着提了许多。
“那都不知道过去多少年了,如今除了咱们自己家,谁还在乎宁家祖辈是什么人?!要是那些有用,小磊至于现在还是府衙一个小小的典史吗?!”
“我是宁家族长,我不能让宁家继续在我手里继续衰落下去。是,宁砚现在只是正五品的审判史,中兴宁家还有困难。但他前途无量!”
“我已经调查清楚了他从凤鸣县到上元府的所有事情,二十岁出头便高中进士,殿前传胪后入翰林院。”
“在翰林院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参与《大凉字汇》一书的编订,被翰林学士与章阁老联名举荐进内阁,任正六品内阁侍读学士。”
“而后又提出空前绝后的累进税法,在当今圣上的全力支持下,设立田赋司,任正五品的大司卿,掌管天下田赋的征收。”
“也因为累进税法,他在整个大凉都有了名声,不少受益的贫困百姓更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我可以肯定,青史之上肯定有属于他的一笔。”
“他如今才多大,任他如此平步青云下去,谁能想到他能走多远,再现先祖入主内阁之光辉也未必不可能。”
“如果他能回到宁家,有他坐镇,宁家颓势肯定会有所减缓。如果他在出手照拂一二,宁家未必就不能再上几级台阶。”
宁叔泽虽然知道宁远志说的句句在理,但让他拉下面子去认错,他不可能答应。
“我告诉你,任你今天是舌灿莲花,我也不可能答应去认错。”
人越老越固执,宁远志见此,知道自己是说不动宁叔泽了。他是自己父亲,百善孝为先,自己不可能强迫着他去认错。
看来,宁家江河日下,已经无法挽回了。仰头长叹了一口气,宁远志心如死灰的起身,对宁叔泽行了一礼。
“儿子先告退了。”
说完,也不等宁叔泽同意,径自就离开了。宁叔泽一看,更是怒从中来,直接就将自己手中的拐杖扔了出去。
“滚!滚的越远越好。”
次日,宁砚就收到了来自宁叔泽的手书。信上说第二天要求他暂时还做不到,等他能做到的那一天,他再登门。
宁砚收到信后,独自一人来到了祠堂,将信放到了宁伯生的牌位之前。
“您放心,您的遗愿我一定会帮您达成的。只是眼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希望您在那边在耐心等待一段时日。”
现在,要想让宁家答应第二个条件,除了等宁家那边妥协之外,他自己也要加重筹码。
而他加重筹码的方式无非就是他的官位品级。地方官员一般是三年有一次调度,章严维也答应他在金陵任满后,就会将他调回上元府。
只要在这三年任期之内,他无行差踏错,还能作出一定的政绩,回上元府升官是必要的。到时候,他这边的筹码就重了。
**
八个月后,金陵府衙。
宁砚忙完公务,收拾妥当之后就准备离开府衙回家。只是还没等他出公房,主簿冀张弛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大人,出了一件大事!”
宁砚连忙问道:“什么事?”
“安福兑票铺背后的东家昨夜卷走了兑票铺内近三万两白银跑了,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了。”
“在兑票铺内存放白银的数十名个人现在手中的兑票如同废纸一般,无处兑换,刚开衙就一起来击鼓报案了。”
宁砚皱眉问道:“安福兑票铺背后的东家是谁?”
白银三万两,这数字即使是他听了都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他早就有预感,私营兑票铺没有保障,终有一天会出问题的。没想到今天就应验了。
“是金陵有名的陶瓷大户沈家。”冀张弛回道。
“既然是金陵的商贾,那他的家当铺子应该都在金陵,应该能抵押不少的钱,可以先补上一些。”
“哪能啊,沈家的瓷器主要是通过淮河,然后经大江(即长江)外运到其他州府买卖。沈家显然是筹谋不少时间了,沈家烧窑前段时间运出一批瓷器之后,烧窑就基本已经空了。”
“之后继续生产以掩人耳目,但生产的量不大,基本都送到金陵城的各铺子卖。沈家家眷也早就以走亲的名义离开金陵了。”
“因为沈家主要做跨府的生意,在金陵的铺子并不多,加上人走楼空的沈府,还有两处空壳子烧窑,离三万两还差的远呢。”
宁砚沉吟了片刻后,问道:“太守怎么说?”
“太守大人除了发布通缉公告,上书朝廷,让其余各州府配合捉拿人犯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宁砚点了点头。“目前也只能这样了。沈家的所有家财都得尽快处理,先还一部分给那些人,给他们安一下心。”
“现在不止是这些问题,其余四家兑票铺也都闹开了,持有兑票的人纷纷要求兑票铺将他们存入的银钱全部兑换成现钱呢。”
宁砚眸中一亮。
他要等的机会终于等来了。
第53章
窦良锋放下手中的狼毫; 挑眉问道:“兑票务?那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官办兑票铺。”宁砚回到。“金陵共有五家兑票铺; 皆为商人所办; 兑票不统一,而且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祸患。”
“这次东家卷巨款私逃就是祸患之一。另外一个大的祸患就是会扰乱大凉的钱币市场。”
“兑票继续发展下去; 很大程度上会冲击铜、银、金的地位,在将来的某一天,它可能也会成为一种独立的钱币。”
“因为兑票有很多的优势。其一; 方便携带运输与保管; 尤其是对需要大额钱财,或者是路途遥远的交易来说,兑票能提供大大的便利。”
“其二; 兑票能有效的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指的是在铸币流通时; 足两足值的钱币会被人留下; 经过切削或者是熔解重铸之后; 提值之后再次使用。”
“长此以往; 市面之上流通的钱币就会大部分都是不足值的,会导致铸币的混乱。兑票被大量使用之后; 这样的情况会得到很大的减缓与遏制。”
“其三,兑票的印制比铜币、元宝的铸造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少。其优势会一步步增加它的地位。”
“铸币向来都是由朝廷掌握的,相应的; 兑票也最好由朝廷经营; 毫无疑问; 官办兑票铺的信誉会胜过任意一家商办的。”
“兑票铺如果官办,会汇聚起一笔很大的财富。如果在州府有急用的时候,就可以调用这笔财富中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用来解急,又不会对兑票铺有什么影响。”
还有一种宁砚没有说,就是他不知道怎么和窦良锋说清楚,兑票在商人手中,只会是一种货币凭证,而只有到了朝廷的手里,它才会有发展成信用货币的一天。
他前面说的就有好几个偏新颖的名词,都有些怕窦良锋理解不了。再扯上什么纸币,什么信用货币,那就根本说不清了。
这点他自己清楚就行了。有机会了也可以给温梅芷说说,说不定她就能理解。
宁砚不知道的是,他这么一长串说下来,窦良锋感兴趣的也就最后那几句。
大凉对地方财权有很强的控制,如果兑票务能帮他聚拢额外可以动用的钱财,他自然乐见其成。
这样想着,窦良锋便道:“这事你全权来办就行。在你来金陵之前,章阁老就差驿使向本官言明过让你调查兑票一事。”
“如今兑票铺出事,官府也到了出面肃清整顿的时候了。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要帮助的地方就尽管来找本官,本官一定尽力配合。”
宁砚郑重点头。“下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