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自然是家人在一起共进早膳。吴仲孺总算是完成了女儿的婚事。亲眼见着她进了洞房,心情大好。新人拜过了高堂,李世民也正是改口称呼吴仲孺为岳父,乐得他哈哈大笑。

汉王府里,一时其乐融融。

只是奇怪。这都到快到中午了,李世民也没有见到武琦云与苏菲儿这对人。他心中想道,我成亲了,这两个人……多少会有些吃味吧?不知道躲到哪里长吁短叹去了。虽然她们从来没说过什么,但至从吴月琳进府以后。武琦云就再没有来找过他了。而且,平常就像影子一样在李世民身边寸步不离的苏菲儿,这几天也有些心神恍惚。总是有些心不蔫的样子。

李世民暗自笑了笑:女人,总是这样子的。

吴月琳不愧是大家闺秀,受过极佳地家教的。既然嫁作了人妇,她也马上有了汉王妃的样子。本来李世民预料,像她这样娇生惯养的富家女子,多少会有些懒惰或是难以伺候。没有想到,吴月琳非但十分的随和,对下人也非常地和气。自己也十分的勤快。汉王的饮食起居,她都要亲自过问。有时还亲自送上汤茶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差将李世民伺候得像皇帝一样了。而且与苏菲儿那种无微不至还有些不同,吴月琳毕竟是汉王的名媒正娶的妻室。而且有过了肌肤之亲。二人之间地亲密无间,是苏菲儿也无法比拟的。这样一来。苏菲儿越发的像是被冷落疏忽了。有王妃在旁边地时候,就见不到她的影子。李世民何尝不知道苏菲儿的心思,也将她的事情对吴月琳实话说了。吴月琳十分的大度,就将苏菲儿调到了自己身边,当近侍丫鬟,一起服侍汉王。

苏菲儿毕竟只是下人,心中有些顾忌这个新来的女主人,会不会厌恶她。可是吴月琳的这一举动,顿时让她打消了这个顾虑,又恢复了往日的那种活泼与乐观。毕竟在她地心里,只要能在汉王身边服侍,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就这样,汉王府里,有了女主人。大小的家事,基本上都不用李世民去操心了。吴月琳这个新王妃,成了实际意思上的王府总管,而且十分的称职,极得人心。初来乍到地汉王妃,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王府上下所有人地认同。

大约过了五六天,热闹了一阵的汉王府也恢复了往日的那种宁静。李世民的生活也走上了正轨,开始每天处理公务了。有了家有了亲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每天处理完公务以后,李世民不再感觉空洞无聊了,因为有妻子相陪。吴月琳是一个很低调、很安静也很娴慧的女人,在她身边,就像是如沐春风一般。大家都发现,汉王比以前更加步履轻盈、更加神清气爽了。

这天下午,李世民正在书房里批阅一些各州县送来的秋收报折。俱文珍拿着一个盒子走进了书房,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有人送东西来了。”

李世民眼都没抬只顾看着折子,说道:“无缘无故的,谁会来送东西。给人家退回去就是了,谁让你收下的。”

“退不掉呀!”俱文珍说道,“今日我出门去市上采办食货,有一个汉子飞快的跑了过来,就塞了这个盒子在我手里,同时还有一封信。殿下还是自己看吧!”说罢就将一封信递了出来。

李世民颇感有些奇怪,放下手中的折子,拿起信拆来了来看。刚刚拆开信封的时候,一股淡淡的茶花香,让他心中忍不住轻轻一颤。展开信来,果然是那熟悉的笔迹:“闻君大婚,贺喜来迟,还请勿怪。僻壤之地无好礼相送,亲织金丝披帛一条,赠予王妃。愿伉俪情深,永结同心。东女国,独孤墨衣拜上。”

李世民心中是又惊又喜,想不到,墨衣居然知道了自己的婚事,还派人来送礼了!这么说来,她肯定是收到了我之前写去的那封信,人也自然是平安无事的了?这太好了!

李世民打开了盒子,里面整齐的折叠着一领细绸金丝编成的披帛。看得出,和以前小女王身上穿的那件金丝褛衣,手艺十分的相近,是东女国的人的服饰。只不过,东女国的人是不喜欢在肩头披上披帛的,小女王这也是按大唐的习惯送上了这么一件礼物。

俱文珍在一旁看了半天,见汉王居然有些兴奋,好像还挺喜欢这件礼物,呆呆的说道:“殿下,你可是下过严令,不许王府里的接受外人馈赠的,今天怎么……”说罢,还有些担心的看向了坐在一边的薛存诚。现在汉王府里,是人都知道,薛存诚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连汉王都有些忌惮他。

李世民恨恨的瞪了俱文珍一眼:“出去!”

俱文珍吓得一震,灰溜溜的退了出去。

李世民转头看向薛存诚,呵呵的干笑道:“资明,这个……是我一个挚友的私人馈赠。”

薛存诚做出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还白了李世民一眼:“既然是私事,又何必来问我?”

“哦……”李世民随口应了一声,将披帛折叠好了放回盒子里,朝书房外走去。心中却是在想道:臭石头,其实还是有些近乎人情的。

李世民将那份礼物,交给了吴月琳。吴月琳披戴到了身上,果然越发的显得端庄高贵。当得知了披帛的来历后,吴月琳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妒意,却是有些惊奇的说道:“就是那个,之前住进过汉王府,后来又替你挡剑受伤的女子吗?她”

李世民微笑道:“是的,就是她。”

吴月琳轻抚着披帛,细声说道:“她是个好女子。而且,她肯定是真心的喜欢殿下……”

第三卷 九鼎

第187章 铁血悍师飞龙骑

入蜀数月,经历了当初的动荡与彷徨之后,现在一切总算是安定下来了。李世民暗自吁了一口气,终于是时候,可以着手准备训练属于自己的铁血战师了。

不管吏治如何经营,民生如何稳定,没有一支钢铁般的军队,在现在这个世道,一切都是虚浮的。只有手中握有切实的军权,才有能力、才有可能去谈及做其他的事情。李世民这个马背上出身的皇帝,比谁都清楚的知道这个道理。

这几个月以来,为了剿灭西川境内的盗贼山匪,各州县都被允许征招了雇佣军。现在,治安已经恢复良好,是时候将这些兵权收回了。李世民下发了一道节度使大令,命各州县上交所有兵马,只留律法规定人数的衙役和捕快,维护州县治安。命令下达后,下面的各州各县不敢耽误,在半月之内,将所有征集的兵马都交到了成都。二万兵勇,八千匹滇马,数量居然不在少数。

至从李世民开始着手整顿吏治、大力削除官场的奢靡风气以后,各地官员都提起了精气神,不敢胡来了。以往每个月要在酒宴歌舞上花费的大量资金,都被用到了军政上。从这里购买的滇马,就可以看出一点成效来。起初,西川这些地方基本都是以步兵为主,哪里能有多少马匹。吐蕃的高原铁骑杀来,根本无法抵挡。现在情况大为好转,西川治下的各州县,在李世民的大力倡导之下,也开始购置马匹配备骑兵了。

只不过,滇马虽然耐力极佳,但是身裁短小,爆发力与冲击力不太强。用来当驮马还比较适合,说是要跟吐蕃那样的铁骑对抗。恐怕还远远不足。更何况,蜀中的人本来就不是特别擅长在马背上作战,这让李世民多少有些苦恼。

好在这段时间内,浑也陆续将李世民之前私藏的万余马匹送过来了。加上他自己在成都托吴仲孺的盐号兑换购买的回纥马、滇马,统计一下,数量也有了三万左右。募集地兵勇,总人数也达到了四万人。除一万甲兵留守成都府外。其余的全部调到了军事重镇…………汉州。

这段时间内,成都到汉州一带的官道,变成了最热闹的所在。一天到晚都是人潮熙动,车马云集。从各地赶来的兵马送来的粮草军器,络绎不绝。秋收了。蜀中奇迹般的在战乱之后,迎来了一个大丰之年。百姓们个个喜出望外,惊喜万分。

李世民自己也是十分地欢喜。刚刚入蜀时,入眼所见到处都是荒废的农田。原本还担心,今后这一年恐怕都要吃救济了。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连番重大的举措一推出,居然还及时的挽救了今年的收成。短短地数月时间,成都的民田与汉州的军屯。八成以上的都恢复了生产,收获的粮食早已将仓禀塞得满满当当。

一切就绪,民生安稳。世民带着武元衡、高固,离开了成都汉王府,前往汉州军镇,开始大力整顿军务。时近中秋,吴月琳虽然有点舍不得,想留汉王在家过了佳节再走。但也不敢出声挽留。她知道,像汉王这样地男子,要去办正事的时候,就绝对不要让他有什么牵绊。虽然她希望汉王最好是能够每时每刻都在她身边,但同时也更加清楚。要想得到这样的男子地倾心,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给他带来什么负累。

数月的时间。当初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的汉州州城,现在也一切恢复了正常。唐汉臣不愧是跟随李勉多年的老手,处理起民政来手段也不弱。军队里,这里原有的几千人加上新招募的一些人,大概是万余人。也在他和野诗良辅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维持着州城的治安,进行着一些常规的训练。现在,汉州军镇已经集中了西川节度治下几乎七成的兵力和全部的马匹,顿时变得有些拥挤和忙碌起来。

李世民到达以后,马上着手开始构建军营马场,建造各类房屋。汉州城以西,大片地空地被圈划了出来,用作军寨。三万大军,两万匹马,在最快的时间之内都被安顿了下来。看到这么多地马匹,尤其是从凤翔一带运来的万余匹高大强壮的好马,蜀地的军人们大感惊讶,同时喜笑颜开。唐汉臣也算是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几乎是日夜操劳,都没有睡一个安稳觉。现在好了,汉王亲自来了。

谋定而后动,是李世民做事情的一贯原则。在正式开始整顿军务以前,他将武元衡、唐汉臣、高固这些人都召集到了一起,一起商议进行改制的办法。西川节度以前,兵力其实并不比现在差,甚至还要强。就是因为军令混乱,任命的将领责任模糊,才导致关键时刻军令不通畅,溃不成军。同时,蜀军也受到那些奢靡慵懒的官吏们影响,一贯疏于操练,掉以轻心。甚至有些心术不正之人还变成了兵痞,时常侵犯百姓。为将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制止和制裁。

鉴于这些情况,李世民和众人议定,一定要用严刑重典来约束蜀军。以往松散的军令军规,全都做了一些修改。加重了违令违规的处罚。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军饷与生活开支的预算。称得上是恩威并济。其实,蜀中一直还是很富裕的。仅成都一府,就有近百万人,与长安鼎盛时的人口相差无几。养这几万军队,还是绰绰有余的。只不过李世民不想一开始就以量取胜,而是想打造出一只精良的军队,先做出军队里的表率。

而这支表率,自然只能是飞龙骑,汉王亲自统率下的万骑………飞龙骑!

从凤翔运来的这万余蕃马,全是李世民当初自己精挑细选的好马。身长体大,爆发力极强,最强于冲阵博杀。

由于剑南西川节度以前的兵马,番号称制有些混乱。李世民将西川节度下的兵马,全部改换了番号,统一称为剑川军。李世民自己。亲任剑川帅与大都督。而飞龙骑,则是剑川帅亲自统率下的精锐铁骑。李世民任命了郭钢担任飞龙骑使这个荣誉官职。其他的治下兵马,分成了四部,分别制定了先锋、后军、左营、右营四军兵马使。兵马使以下,另有将军等职务,层层下递,保证每一个人都有人管。每一个人地责任都十分的明确。

大的统筹方略既然已经做好,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了。

首先,当然是将这宝贵的一万飞龙骑,精心打造出来。蜀中其实不乏豪杰健儿。之所以一直少有强大的骑兵。是有几个原因限制的。一个最重要地原因,就是难有好马。众所周知,蜀中的用马,大部份都是被称为矮脚马的滇马。虽然耐力极佳,但根本无法组建具有强大冲击力的骑兵。另一个原因。则是地形约束。蜀中多山,马匹难行,也难得训练出好的骑兵来。所以。一直以来蜀中都是以步兵为主。一旦与强大地敌军骑兵相遇,就会十分的吃力。现在,马匹的巨大难题算是解决了;至于训练的场地,李世民十分大胆的做出了一个设想:将剑川军骑兵地训练场,建设在汉州西北的大片平原空地之上。

汉州位于西川最西面,东面与西面,都是群山环绕;唯有西北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草场,但是与维州毗邻。维州本来也是西川节度治下地州县。但已经失陷在吐蕃人的手中。

说起维州失陷,还有一个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故事。维州古名叫姜维城,因为蜀汉时姜维与马忠在此击败叛羌而得名。后来到了唐时才改称为维州,虽然一直都很贫瘠,但却是蜀中面对吐蕃的门户重镇。吐蕃人多年来累次攻击。都无法攻下。后来想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歪点子。他们派出了妇人,嫁给了维州城里的守城军士。过了二十年。这些妇人们生的儿子长大成人,居然真的在吐蕃来攻地时候,打开了城门纳降。所了,蜀中有一句谚语:维州,是失陷于妇人的肚皮。

可就是这个失陷于妇人肚皮的城池,眼下却成了吐蕃入侵西川的跳板,常年在这里布置下了兵力,随时准备进兵袭扰。由于维州与汉州之间,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吐蕃地铁骑大可以有恃无恐的长驱直入。加上之前西川节度地军力不济,所以这些年来屡屡败绩,让西川变成了吐蕃名符其实的活粮仓。

李世民这一个大胆的决定,无异于就是将战场,选成了训练场。他的想法是,军人就应该时刻都有危机意识。将飞龙骑的训练场建设在汉州西北直接面对维州,有两层意思。一来就是让这支军队,成为嗅觉敏锐、随时都能战斗的铁血之师;二来,也是向西川的军民和吐蕃人发出一个信息:我西川,势必收复维州!

一万名飞龙骑骑士,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在军队里以淘汰竞争的方式,公开选拔。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一万人初步笃定。随后,李世民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袭扰战的形势,掩护汉州兵马出城,修建飞龙骑营寨。他亲自披挂上马,带着新编组的一万飞龙骑,大张旗鼓往维州进兵而去。与此同时,唐汉臣等人则是带足了一万大军与两万民夫,开始在平原地带抓紧时间抢修飞龙骑营寨。

其实李世民也是胆大心细。他清楚的预料到,由于之前吐蕃曾在凤翔惨败于汉王之手,吐蕃人对于现在由汉王统率的剑川军已经有了一些忌惮。加上吐蕃这个时候,也正是高原上的农忙时节,应该不会准备大肆入侵来攻占。维州那里,兵马应该不是太多。而且,就算是真的打了起来,自己也完全可以步步为营,先立于不败之地。果然不出所料,维州的吐蕃兵马,关闭城门紧守不出,任凭李世民如何骂阵,就是没有一兵一卒露头。

唐汉臣等人也知道,汉王在前面多顶一天,就多一分危险。所以军士民夫日夜加班赶工,在短短的五天时间之内,构建出了一个宽逾十里、长达二十里的骑兵大军寨。竣工的消息传来,李世民在半夜不露形迹的撤退了,退守到了军寨里。吐蕃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剑川军耍的什么诡计。

就这样,在汉州军镇的西北方,出现了一个前哨军镇…………由汉王亲自统率的飞龙骑坐镇的大军寨。军寨里日夜训练,热火朝天。到了晚上,则是***通明宛如白昼。各路岗哨络绎不绝,戒备十分森严。吐蕃人直到现在才知道是中了计,居然让剑川军在自己眼皮底下,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同样的,驻扎在这里的一万兵勇,也时刻都是危机意识。白天的训练,就如同是上了战场在亲身博杀,不容他们不认真。不然这随时而来的战争,就会让他们送了命;到了晚上,也不敢解下衣甲,所有人都和甲而睡。可以说,这些人是在前线训练出来的一支铁血悍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李世民亲自坐镇在大军寨里指挥训练,将自己在行军打仗训兵方面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这一支刚刚组建的新嫩军队,发生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李世民依稀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玄甲军的影子…………昔日那一支跟随自己征战天下、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李世民的心中,总算是有了一些安慰:这才是我要的军队!

第三卷 九鼎

第188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到初冬时节。冬天,是练兵的好季节。没有农忙,也很少有疫病。眼看着西川仓禀充实,李世民的雄心也逐渐膨大,又下了一次征兵令,在西川节度治下征兵两万。

征令一下,四方百姓十分踊跃的报名参军。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应召之人居然多达十万之众!

看来蜀中的百姓们,这些日子以来已经是深厚感染了,民风也变得果劲起来。他们清楚,唯有自己武装起来,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